腔肠动物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腔肠动物门PPT课件
→ 钙、角质骨骼(骨针、骨片);
26
浮浪幼虫
海产种类; 实(空)心、原肠胚, 体表纤毛——游泳; ★ 注意:浮浪幼虫的意义? 联系:多细胞动物起源,
吞噬虫(实球虫)学说
27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
——水螅(Hydra sp.) Hydra,G. hydro水→ hydra; 爱奥尼亚语,hydre, 水蛇
9
1. 消化功能 ● 细胞内消化:为主——原始性; ● 细胞外消化:为辅——进化; ● 有口,无肛门
肛门兼摄食、排遗的功能; 2. 循环功能:消化循环腔
半消化、消化后的物质 → 身体各部分; 特别在群体中:营养个员 → 生殖个员;
10
组织分化
● 多孔动物:细胞水平 仅有细胞分化、无明确的组织;
● 腔肠动物:组织水平 细胞分化 → 明确的组织, 但分化程度低,见下;
神经组织 P90,图5-2;P91,图5-3 ● 多孔动物
无神经组织, 仅有分散的芒状细胞
——最原始的神经细胞; ● 腔肠动物:网状神经系统
无中枢; 弥散性传导——弥散型神经系统; 传导速度慢;
14
皮肌细胞(肌肉的结构)——原始 性
依据:上皮、肌肉成分发达程度 划分为三种类型 P90,图5-1 1. 上皮、肌肉成分发达程度相当 2. 上皮发达、肌肉成分不发达 3. 上皮不发达、肌肉成分发达——肌细胞
腔肠动物门 Cnidaria (Coelenterata)
Cni-刺 Coel(L. coelum天、天空、腔)
1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比较多孔动物、腔肠动物进化上的地位 ● 多孔动物:侧生动物,进化上的侧支; ● 腔肠动物
真正的后生动物; 其他后生动物
26
浮浪幼虫
海产种类; 实(空)心、原肠胚, 体表纤毛——游泳; ★ 注意:浮浪幼虫的意义? 联系:多细胞动物起源,
吞噬虫(实球虫)学说
27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
——水螅(Hydra sp.) Hydra,G. hydro水→ hydra; 爱奥尼亚语,hydre, 水蛇
9
1. 消化功能 ● 细胞内消化:为主——原始性; ● 细胞外消化:为辅——进化; ● 有口,无肛门
肛门兼摄食、排遗的功能; 2. 循环功能:消化循环腔
半消化、消化后的物质 → 身体各部分; 特别在群体中:营养个员 → 生殖个员;
10
组织分化
● 多孔动物:细胞水平 仅有细胞分化、无明确的组织;
● 腔肠动物:组织水平 细胞分化 → 明确的组织, 但分化程度低,见下;
神经组织 P90,图5-2;P91,图5-3 ● 多孔动物
无神经组织, 仅有分散的芒状细胞
——最原始的神经细胞; ● 腔肠动物:网状神经系统
无中枢; 弥散性传导——弥散型神经系统; 传导速度慢;
14
皮肌细胞(肌肉的结构)——原始 性
依据:上皮、肌肉成分发达程度 划分为三种类型 P90,图5-1 1. 上皮、肌肉成分发达程度相当 2. 上皮发达、肌肉成分不发达 3. 上皮不发达、肌肉成分发达——肌细胞
腔肠动物门 Cnidaria (Coelenterata)
Cni-刺 Coel(L. coelum天、天空、腔)
1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比较多孔动物、腔肠动物进化上的地位 ● 多孔动物:侧生动物,进化上的侧支; ● 腔肠动物
真正的后生动物; 其他后生动物
教学课件:第六节-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水母的繁殖方式
水母通过有性繁殖产生浮浪幼虫, 在海洋中漂流后固着在基底上发
育成为新的水母个体。
栉水母类
栉水母的形态特征
栉水母身体呈长条形或椭圆形, 具有8条触手,触手上排列着许多
纤毛,用以捕食和游泳。栉水母 体内含有大量水分和胶质。
栉水母的运动方式
栉水母通过收缩其触手和纤毛的协 调运动,在水中进行波浪式游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可持续利用与生态旅游
可持续利用
合理利用腔肠动物门的资源,如珊瑚礁旅游、水族馆 展示等,同时确保不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生态旅游
发展以腔肠动物门为主的生态旅游,提高公众对生态 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促进生态保护与旅游业的可持 续发展。
06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的应用价
值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演化机制
腔肠动物门的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流、自然选择和生 殖方式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促进了物种 的适应和分化,形成了腔肠动物门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
05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的保护与
可持续利用
濒危物种与栖息地保护
濒危物种
识别和评估腔肠动物门中的濒危物种,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物种保护计划 等。
重要组成部分。
化石记录
化石记录显示,腔肠动物门的早期成员是一些简单的辐射对称的刺胞动物,如水螅和珊 瑚。随着进化,它们逐渐发展出更复杂的组织器官和体型结构,并分化出不同的类群。
系统发育关系与生物地理学
系统发育关系
腔肠动物门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基于形 态学、胚胎发育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 证据。根据这些证据,腔肠动物门被分 为两个纲:刺胞纲和栉水母纲。刺胞纲 又可进一步分为水螅纲和珊瑚纲。
《腔肠动物》PPT课件
五.刺细胞
刺细胞分布于外胚层细胞中,以触手最多。 由刺针(接受刺激),刺丝(毒液)组成。
六.水螅型和水母型
水螅型:圆筒形, 固着生活。
水母型:盘形浮 游生活。
七.生殖和世代交替
出芽生殖,有性生殖
世代交替——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 进行的生活史类型。
二.代表动物——水螅(Hydra)
运动:移动,翻筋斗 的方式
摄食和消化:用刺细 胞和触手获食物,有 口无肛门。
呼吸和排泄:体表, 代谢物质以氨形式排 出。
感觉和行为:网状神 经系统,避开强光和 弱光,18-20度最适合。
生殖
无性生殖——出芽(适合环境)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雌雄同体或异体
(环境差时)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
僧帽水母 群体 多态现象
第四节 钵水母纲
一、代表动物——海月水母 1.形态:伞形,圆盘状,分为外伞和内 伞,内伞中央有口,口的4角悬有4条口 腕,口腕上有口沟。伞缘分布有触手, 间隔有八个缺刻,缺刻中有触手囊(感 觉)。
水螅水母
钵水母
2.消化系统
由消化道(口、胃、四个胃囊)和循环管道(辐管 和环管)组成。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慨述
一、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二、具有两胚层和原始消化循环腔 三、出现初步的组织分化 四、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 五、具有刺细胞 六、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体型 七、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过浮浪幼虫阶段
一.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从口面 到反口面),有两个以上切面可以把身体 分为两个相等的部份.具有这样体型的 动物适于固着或漂流生活。 两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只 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 部份如海葵。
腔肠动物 ppt课件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第一节 腔肠பைடு நூலகம்物门慨述
• • • • • • 一、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二、具有两胚层和原始消化循环腔 三、出现初步的组织分化 四、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 五、具有刺细胞 六、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体型
医学资料 1
• 七、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过浮浪幼虫阶段
一.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从口面到 反口面),有两个以上切面可以把身体分 为两个相等的部份.具有这样体型的动 物适于固着或漂流生活。 两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 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 份如海葵。
医学资料
10
二.代表动物——水螅(Hydra)
• 1. 生态:单独生 活在较清洁而富 有水草的淡水池 和流溪的水草, 以水蚤,蠕虫等 小动物为食。
医学资料
11
• • • • • • • • •
•
体型:细管形,有触手. 体壁: 1.外胚层: 外皮肌细胞——最多, 具身体长轴排列的肌原纤维 感觉细胞——分布在口,触手,基盘位置多,体积小,端 部有感觉毛 神经细胞——位于外胚层细胞的基部 刺细胞——触手最多 腺细胞——分泌粘液 间细胞 — 未分化的细胞,较小,比皮肌细胞的核略 大,常数个聚在一起 2.中胶层:有胶状物质,无细胞
医学资料
17
医学资料
18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
• 一、水螅纲 具水螅型和水母型,体较小,结构简单。水母型具缘 膜,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如僧帽水母、筒螅、水螅、 桃花水母。 • 二、钵水母纲 水螅型退化水母型发达,大型水母,结构复杂,不具 缘膜,具胃囊和胃丝,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如海月 水母、海哲、霞水母。 • 三、珊瑚纲 只有水螅型,结构复杂,口道发达,具隔膜,多具骨 胳,单体或群体,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如海葵、珊 瑚。
第一节 腔肠பைடு நூலகம்物门慨述
• • • • • • 一、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二、具有两胚层和原始消化循环腔 三、出现初步的组织分化 四、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 五、具有刺细胞 六、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体型
医学资料 1
• 七、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过浮浪幼虫阶段
一.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从口面到 反口面),有两个以上切面可以把身体分 为两个相等的部份.具有这样体型的动 物适于固着或漂流生活。 两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 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 份如海葵。
医学资料
10
二.代表动物——水螅(Hydra)
• 1. 生态:单独生 活在较清洁而富 有水草的淡水池 和流溪的水草, 以水蚤,蠕虫等 小动物为食。
医学资料
11
• • • • • • • • •
•
体型:细管形,有触手. 体壁: 1.外胚层: 外皮肌细胞——最多, 具身体长轴排列的肌原纤维 感觉细胞——分布在口,触手,基盘位置多,体积小,端 部有感觉毛 神经细胞——位于外胚层细胞的基部 刺细胞——触手最多 腺细胞——分泌粘液 间细胞 — 未分化的细胞,较小,比皮肌细胞的核略 大,常数个聚在一起 2.中胶层:有胶状物质,无细胞
医学资料
17
医学资料
18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
• 一、水螅纲 具水螅型和水母型,体较小,结构简单。水母型具缘 膜,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如僧帽水母、筒螅、水螅、 桃花水母。 • 二、钵水母纲 水螅型退化水母型发达,大型水母,结构复杂,不具 缘膜,具胃囊和胃丝,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如海月 水母、海哲、霞水母。 • 三、珊瑚纲 只有水螅型,结构复杂,口道发达,具隔膜,多具骨 胳,单体或群体,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如海葵、珊 瑚。
《腔肠动物门》课件
深入了解腔肠动物门的生态习性、繁殖特点等,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捞、采集和贸易腔肠动物门生物。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腔肠动物门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利用建议
合理开发利用
01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腔肠动物门的经济价值,如药
用、观赏等。
生态修复
净化水质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如水母和珊瑚,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有 助于净化水质。
03
减缓气候变化
珊瑚礁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药用价值
提取生物碱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含有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可用于提取药物,如治疗癌症、心血 管疾病等。
提取胶原蛋白
一些腔肠动物门生物的体壁富含胶原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 原性,可用于医学美容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腔肠动物门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01
02
03
生态作用
腔肠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 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些种 类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 环节。
生物多样性
腔肠动物门种类繁多,形 态各异,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价值
一些腔肠动物,如珊瑚, 具有观赏和商业价值,对 旅游业和渔业有重要意义 。
0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 类群
珊瑚纲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分泌的钙质骨 骼堆积而成,是地球上最古老、 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珊瑚虫的生活史
珊瑚虫通过无性和有性繁殖的方 式繁衍后代,它们建造石灰质的 骨骼,形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生态价值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来源,为鱼类、贝类、海龟等提 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同时对维 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捞、采集和贸易腔肠动物门生物。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腔肠动物门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利用建议
合理开发利用
01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腔肠动物门的经济价值,如药
用、观赏等。
生态修复
净化水质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如水母和珊瑚,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有 助于净化水质。
03
减缓气候变化
珊瑚礁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药用价值
提取生物碱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含有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可用于提取药物,如治疗癌症、心血 管疾病等。
提取胶原蛋白
一些腔肠动物门生物的体壁富含胶原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 原性,可用于医学美容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腔肠动物门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01
02
03
生态作用
腔肠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 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些种 类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 环节。
生物多样性
腔肠动物门种类繁多,形 态各异,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价值
一些腔肠动物,如珊瑚, 具有观赏和商业价值,对 旅游业和渔业有重要意义 。
0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 类群
珊瑚纲
珊瑚礁的形成
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分泌的钙质骨 骼堆积而成,是地球上最古老、 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珊瑚虫的生活史
珊瑚虫通过无性和有性繁殖的方 式繁衍后代,它们建造石灰质的 骨骼,形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生态价值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来源,为鱼类、贝类、海龟等提 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同时对维 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腔肠动物门ppt课件
经济价值
部分腔肠动物门的物种具 有经济价值,如水母和珊 瑚可用于观赏或制作工艺 品。
科学价值
腔肠动物门的物种具有很 高的科学价值,是研究生 物学、生态学和进化论的 重要对象。
02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形态特征
对称性
腔肠动物门生物多为辐射对称或 两侧对称,这种对称方式有利于 它们感知周围环境并作出反应。
海葵类
01 02 03 04
海葵类是腔肠动物门中构造较为简单的一类,它们通常固着在岩石或 其他坚硬表面上,身体呈圆柱状或圆锥状。
海葵通过触手上的刺细胞来捕获食物,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小鱼。
海葵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分裂产生新个 体,有性繁殖则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
海葵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中的 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腔肠动物采用多种方式 捕食,包括刺杀、吸附
和捕网等。
繁殖
腔肠动物的繁殖方式多 样,包括无性繁殖、有 性繁殖和两者兼有的混
合繁殖。
适应性
腔肠动物具有很强的适 应性,能够在各种不同 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03 腔肠动物门的代表生物
水母类
水母类是腔肠动物门中数量最多、分 布最广的类群,它们具有透明或半透 明的身体,形状多样,有的呈伞状, 有的呈球状或钟状。
水母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 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分裂或出芽产 生新个体,有性繁殖则是通过精子和 卵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
水母通过触手上的刺细胞释放刺丝来 捕获食物,主要捕食浮游动物和小鱼。
水母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 地位,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环 节,同时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组成部分。
腔肠动物课件PPT课件
骨骼
由碳酸钙或有机质组成,用于 支撑身体和保护内部器官。
内部结构
循环系统
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用于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排 除废物。
排泄系统
包括肾管和肾孔,用于排除代 谢废物。
消化系统
包括口、食道、胃、肠和肛门, 用于摄取食物、消化和吸收营 养物质。
呼吸系统
包括气孔和呼吸树,用于交换 气体。
生殖系统
03
繁殖周期
腔肠动物的繁殖周期因种类而异,一些种类具有固定的繁殖季节,而其
他种类则全年均可繁殖。
栖息环境
水域分布
腔肠动物广泛分布于各种水域环 境中,包括海洋、淡水、沼泽和 湖泊等。它们通常栖息在浅水区
或深海中。
温度适应性
腔肠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因种类 而异,一些种类适应于低温环境, 而其他种类则适应于温暖或热带
包括生殖腺、生殖导管和受精 囊,用于繁殖后代。
生理机能
感应性
腔肠动物具有高度灵敏的感应性, 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刺激。
再生能力
部分腔肠动物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能够再生失去的身体部分或全部器 官。
刺细胞的毒性
刺细胞内的毒液能够麻痹或杀死捕 获的食物或攻击者。
03
腔肠动物的生活习性
食性
食性概述
生态意义
生态平衡
腔肠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对维 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
某些腔肠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生物指标,帮助科学家评 估海洋环境的健康状况。
保护与利用
保护措施
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恶化,部分腔肠动物种群数量下降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如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捕捞量等。
《腔肠动物门》课件
有性生殖:通过精 子和卵子的结合, 形成受精卵,然后 发育成新的个体
无性生殖:通过分 裂、出芽等方式, 形成新的个体
腔肠动物门的繁殖 方式多样,适应性 强,有利于种群的 繁衍和生存
腔肠动物门的生理结构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是消化食 物,吸收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由口、咽、食道、 胃、肠、肛门等部分组成
腔肠动物门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腔肠动物门的概述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类群 腔肠动物门的生活习性 腔肠动物门的生理结构 腔肠动物门与人类的关系
添加章节标题
腔肠动物门的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腔肠动 物门是动物界 中最原始的门 之一,属于多
细胞动物
特征:身体呈 辐射对称,具 有消化腔,无 体腔,有口无
对人类的威胁与危害
海洋生物入侵: 腔肠动物门中 的一些物种可 能会入侵海洋 生态系统,对 海洋生物多样 性造成威胁。
疾病传播:一 些腔肠动物门 中的物种可能 会携带病原体, 对人类健康造
成威胁。
生态破坏:一 些腔肠动物门 中的物种可能 会破坏海洋生 态系统,影响 人类渔业资源。
生物污染:一 些腔肠动物门 中的物种可能 会污染海洋环 境,影响人类
腔肠动物门的未来展望
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发展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利用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如药用、食用、观赏等 科研价值: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腔肠动物门的认识和利用水平 教育宣传: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腔肠动物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深入研究腔肠动物门的生态与进化
研究腔肠动物 门的生态分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肌肉收缩和舒张可以带动身体进行 蠕动、伸缩等运动
腔肠动物门 ppt课件
3
1)僧帽水母 • 药用部位一般为刺丝囊,其毒
液可用作心血管和神经肌肉类 疾病的治疗药物
4
2)羽螅 • 羽螅的提取物对神经系统有明
显的镇静作用
5
2、钵水母纲
• 常见药用品种有: • 海蜇Rholt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 • 黄斑海蜇Rholtilema hispidium Vanhdeffen •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17
• 2000年,Edwards等发现僧帽水母 Physalia physalis刺丝囊毒素对L929、GH4C1、FRL以及鸡胚心肌 细胞中Ca2+的内流具有明显的刺激 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
• 该种毒素还可促进胞内乳酸脱氢 酶的释放
18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参与多种病理和生理反应,抑制肿瘤 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他们随后又从华丽海葵Anthopleura elegantissima中分离到另一种海葵毒素 Ap-C,具有增强心肌收缩的活性
• Tanaka等随后证明这3种活性物质属于 多肽类,其中Ap-A和Ap-B由49个氨基 酸残基组成,而Ap-C则由47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
12
二、腔肠动物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
• 1、水母类
• Corallium在印度被用于动脉粥样
硬化疾病的治疗 • 目前主要集中在毒素类的研究方面
13
• Faisal等(2001)比较了红海海 域中Cassiopea和Aurelia两类水 母毒素的粗提液对一些细胞株增 殖的影响,发现它们均可以刺激 人肝细胞的增殖,并能刺激T-淋 巴细胞的增生
21
• 从珊瑚类动物的体内可以分离 到很多次生代谢产物,如:前 列腺素、萜类、甾醇和核苷等
1)僧帽水母 • 药用部位一般为刺丝囊,其毒
液可用作心血管和神经肌肉类 疾病的治疗药物
4
2)羽螅 • 羽螅的提取物对神经系统有明
显的镇静作用
5
2、钵水母纲
• 常见药用品种有: • 海蜇Rholt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 • 黄斑海蜇Rholtilema hispidium Vanhdeffen •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17
• 2000年,Edwards等发现僧帽水母 Physalia physalis刺丝囊毒素对L929、GH4C1、FRL以及鸡胚心肌 细胞中Ca2+的内流具有明显的刺激 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
• 该种毒素还可促进胞内乳酸脱氢 酶的释放
18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参与多种病理和生理反应,抑制肿瘤 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他们随后又从华丽海葵Anthopleura elegantissima中分离到另一种海葵毒素 Ap-C,具有增强心肌收缩的活性
• Tanaka等随后证明这3种活性物质属于 多肽类,其中Ap-A和Ap-B由49个氨基 酸残基组成,而Ap-C则由47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
12
二、腔肠动物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
• 1、水母类
• Corallium在印度被用于动脉粥样
硬化疾病的治疗 • 目前主要集中在毒素类的研究方面
13
• Faisal等(2001)比较了红海海 域中Cassiopea和Aurelia两类水 母毒素的粗提液对一些细胞株增 殖的影响,发现它们均可以刺激 人肝细胞的增殖,并能刺激T-淋 巴细胞的增生
21
• 从珊瑚类动物的体内可以分离 到很多次生代谢产物,如:前 列腺素、萜类、甾醇和核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辐射对称(biradial symmetry) 即通过身体 中轴,只有两个切面能把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之间的一种体制, 仅见于某些腔肠动物(如海葵)。
腔肠动物门
7
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门
8
腔肠动物门
9
图5-13 海葵的结构
腔肠动物门
10
(三)两胚层的体壁和原始消化腔
腔肠动物门
35
腔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门
36
三、 生殖
水螅在环境适宜时进行无性的出芽生殖。
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低温、缺氧等)进行有性 生殖。大多为雌雄异体。生殖腺是由外胚层的间 细胞产生的临时性突起。精巢呈圆锥状,卵巢呈 卵圆形。受精卵发育形成实心原肠胚,由外胚层 分泌一层保护性外壳。此时发育停止,从母体脱 离下来,沉入水底,渡过不良环境。待环境适宜 时,胚体破壳而出,并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20
水螅的出芽生殖
腔肠动物门
21
世代交替
兼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体型的种类有世 代交替现象。世代交替表现为水螅型和水 母型交替出现。
水螅期:水螅型个体以无性生殖—出芽或 横裂的方式产生水母型个体。
水母期:水母型个体脱离母体长大成熟之 后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
例如薮枝螅(Obrlia)
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基本结构相同,所不同的 是:水母型伞较扁平,中胶层比较厚,可以 减轻比重,增加浮力,此特点与水母型营漂 浮生活有密切关系。(图5-1)
腔肠动物门
5
垂唇
体型
腔肠动物门
6
(二) 体制:辐射对称 两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radial symmetry) 即通过身体的中 轴有很多切面,都可能将动物体分成相等的两部 分。这是一种原始低级的对称形式。这种体制是 腔肠动物对水中固着生活或漂浮生活的一种适应。
腔肠动物门
13
腔肠动物门
14
腔肠动物门
15
(五)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 网(nerve net)或网状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神经细胞具有2个或多个突起,彼此 以突起相互连接,呈网状,称神经网或网状神 经系统。神经细胞又与内、外胚层的感觉细胞, 皮肌细胞等相连系,这种结合形成了神经—— 肌肉体系(neuro-muscular system),对外 界的刺激能产生有效的反应。(图5-5)
腔肠动物门
22
腔肠动物门
薮枝螅 的生活史
23
薮枝螅的生活史
腔肠动物门
24
腔肠动物门
25
第二节 代表动物——水螅(Hydra)
腔肠动物门
26
一、形态结构
水螅生活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水中。 (一)外形
水螅体长约1cm,身体呈管状,一端是口, 口长在圆锥状突起---垂唇(Hypostome)上, 口周围有6-12个触手(Tentacle),另一端是 基盘(basal disk),以基盘附着于池塘,溪流 内的水草等物体上。(图5-2A)
最近有人报道水螅在基盘中央有反口孔,可排出 废物和气体。(图5-2 5-3)
腔肠动物门
11
水螅
腔肠动物门
12
(四)细胞和组织的分化
细胞分化:体细胞分化为皮肌细胞、刺细胞、 间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等。
简单的组织分化:上皮——肌肉组织 (epithelio-muscular) 腔肠动物主要由皮肌 细胞形成内、外胚层。皮肌细胞的特点是:在 上皮细胞基部有肌原纤维,同时具有上皮和肌 肉的功能。近年来发现腔肠动物的上皮还有像 神经一样的传导功能。非神经的传导或类神经 传导首先在腔肠动物得到了证实。(图 5-4)
腔肠动物相当于胚胎发育的原肠胚阶段。是具有 真正两胚层的动物,即内胚层和外胚层,在二胚 层之间有中胶层。原肠腔具有消化功能,能够行 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因此从这类动物开始 出现了原始消化腔。它又兼有循环作用,所以又 称为消化循环腔(gastrovascular cavity)。原肠 腔只有一个口孔与外界相通,食物残渣仍由口排 出,口兼有摄食和排遗的作用。口即为胚胎发育 时的原口。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的动物大多数为海产,少数生 活于淡水中。营固着或漂浮生活。有的是 独立的个体,有的形成群体。腔肠动物是 真正的双胚层多细胞动物。在动物界的系 统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有的高等多 细胞动物都是经过这种双胚层的结构阶段 发展而来的。常见种类有水螅、水母、海 葵、珊瑚虫等。
腔肠动物门
1
水 螅
海葵
腔肠动物门
水母
2
玫瑰珊瑚
红珊瑚 (Corallium )
腔肠动物门 脑珊瑚(Meandrina) 3
鹿 角 珊 瑚 (
Acropora
) 腔肠动物门
4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体型—水螅型和水母型
水螅型:身体呈圆筒型,适应于固着生活。
水母型:呈圆盘状,像一把伞。适应于漂浮 生活。
内胚层:具营养(消化)功能。包括:内皮肌 细胞、腺细胞和少量的间细胞、感觉细胞、神 经细胞。
腔肠动物门
31
腔肠动物门
32
触手
腔肠动物门
33
(左)水螅的横切
(右)水螅的纵切
腔肠动物门
34
二、 再生能力很强
如果把水螅的身体切成几小段,每一段都 能发育为一个完整个体。沿垂唇和口切开, 能长成双头水螅。但是只有单独的触手不 能长成完整的动物。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身体上某个部位长 出芽体,芽体脱离母体营个体生活,或不脱 离母体而形成群体。
有性生殖——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 性细胞由间细胞形成,起源于外胚层的间细 胞(如水螅纲),或起源于内胚层的间细胞 (如钵水母纲、珊瑚纲)。许多种类个体发 育中需要经过一个浮浪幼虫期。
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16
腔肠动物门
17
水螅
水螅的神经网
腔肠动物门
18
网状神经系统的原始性特点:
①没有神经中枢,神经的传导一般是不定 向的 。身体上某一部分受到刺激时,全 身都发生反应,所以又称为扩散(漫散) 神经系统。
②神经传导速度较慢,约比人的神经传导 慢1000倍以上。
腔肠动物门
19
(六)生殖与世代交替
腔肠动物门
27
腔肠动物门
28
水螅的外形
腔肠动物门
29
水螅捕食
腔肠动物门
30
(二)体壁
水螅身体内部是一个空腔,由口与外界相通, 这一空腔也与触手相通,称消化腔或消化循环 腔。体壁由三部分组成:
外胚层:具保护和感觉功能。包括:外皮肌细 胞 、感觉细胞、神经细胞、刺细胞、间细胞、 腺细胞。
中胶层:对身体起支持作用。一层胶状物质。
腔肠动物门
7
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门
8
腔肠动物门
9
图5-13 海葵的结构
腔肠动物门
10
(三)两胚层的体壁和原始消化腔
腔肠动物门
35
腔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门
36
三、 生殖
水螅在环境适宜时进行无性的出芽生殖。
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低温、缺氧等)进行有性 生殖。大多为雌雄异体。生殖腺是由外胚层的间 细胞产生的临时性突起。精巢呈圆锥状,卵巢呈 卵圆形。受精卵发育形成实心原肠胚,由外胚层 分泌一层保护性外壳。此时发育停止,从母体脱 离下来,沉入水底,渡过不良环境。待环境适宜 时,胚体破壳而出,并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20
水螅的出芽生殖
腔肠动物门
21
世代交替
兼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体型的种类有世 代交替现象。世代交替表现为水螅型和水 母型交替出现。
水螅期:水螅型个体以无性生殖—出芽或 横裂的方式产生水母型个体。
水母期:水母型个体脱离母体长大成熟之 后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
例如薮枝螅(Obrlia)
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基本结构相同,所不同的 是:水母型伞较扁平,中胶层比较厚,可以 减轻比重,增加浮力,此特点与水母型营漂 浮生活有密切关系。(图5-1)
腔肠动物门
5
垂唇
体型
腔肠动物门
6
(二) 体制:辐射对称 两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radial symmetry) 即通过身体的中 轴有很多切面,都可能将动物体分成相等的两部 分。这是一种原始低级的对称形式。这种体制是 腔肠动物对水中固着生活或漂浮生活的一种适应。
腔肠动物门
13
腔肠动物门
14
腔肠动物门
15
(五)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 网(nerve net)或网状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神经细胞具有2个或多个突起,彼此 以突起相互连接,呈网状,称神经网或网状神 经系统。神经细胞又与内、外胚层的感觉细胞, 皮肌细胞等相连系,这种结合形成了神经—— 肌肉体系(neuro-muscular system),对外 界的刺激能产生有效的反应。(图5-5)
腔肠动物门
22
腔肠动物门
薮枝螅 的生活史
23
薮枝螅的生活史
腔肠动物门
24
腔肠动物门
25
第二节 代表动物——水螅(Hydra)
腔肠动物门
26
一、形态结构
水螅生活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水中。 (一)外形
水螅体长约1cm,身体呈管状,一端是口, 口长在圆锥状突起---垂唇(Hypostome)上, 口周围有6-12个触手(Tentacle),另一端是 基盘(basal disk),以基盘附着于池塘,溪流 内的水草等物体上。(图5-2A)
最近有人报道水螅在基盘中央有反口孔,可排出 废物和气体。(图5-2 5-3)
腔肠动物门
11
水螅
腔肠动物门
12
(四)细胞和组织的分化
细胞分化:体细胞分化为皮肌细胞、刺细胞、 间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等。
简单的组织分化:上皮——肌肉组织 (epithelio-muscular) 腔肠动物主要由皮肌 细胞形成内、外胚层。皮肌细胞的特点是:在 上皮细胞基部有肌原纤维,同时具有上皮和肌 肉的功能。近年来发现腔肠动物的上皮还有像 神经一样的传导功能。非神经的传导或类神经 传导首先在腔肠动物得到了证实。(图 5-4)
腔肠动物相当于胚胎发育的原肠胚阶段。是具有 真正两胚层的动物,即内胚层和外胚层,在二胚 层之间有中胶层。原肠腔具有消化功能,能够行 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因此从这类动物开始 出现了原始消化腔。它又兼有循环作用,所以又 称为消化循环腔(gastrovascular cavity)。原肠 腔只有一个口孔与外界相通,食物残渣仍由口排 出,口兼有摄食和排遗的作用。口即为胚胎发育 时的原口。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的动物大多数为海产,少数生 活于淡水中。营固着或漂浮生活。有的是 独立的个体,有的形成群体。腔肠动物是 真正的双胚层多细胞动物。在动物界的系 统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有的高等多 细胞动物都是经过这种双胚层的结构阶段 发展而来的。常见种类有水螅、水母、海 葵、珊瑚虫等。
腔肠动物门
1
水 螅
海葵
腔肠动物门
水母
2
玫瑰珊瑚
红珊瑚 (Corallium )
腔肠动物门 脑珊瑚(Meandrina) 3
鹿 角 珊 瑚 (
Acropora
) 腔肠动物门
4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体型—水螅型和水母型
水螅型:身体呈圆筒型,适应于固着生活。
水母型:呈圆盘状,像一把伞。适应于漂浮 生活。
内胚层:具营养(消化)功能。包括:内皮肌 细胞、腺细胞和少量的间细胞、感觉细胞、神 经细胞。
腔肠动物门
31
腔肠动物门
32
触手
腔肠动物门
33
(左)水螅的横切
(右)水螅的纵切
腔肠动物门
34
二、 再生能力很强
如果把水螅的身体切成几小段,每一段都 能发育为一个完整个体。沿垂唇和口切开, 能长成双头水螅。但是只有单独的触手不 能长成完整的动物。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身体上某个部位长 出芽体,芽体脱离母体营个体生活,或不脱 离母体而形成群体。
有性生殖——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 性细胞由间细胞形成,起源于外胚层的间细 胞(如水螅纲),或起源于内胚层的间细胞 (如钵水母纲、珊瑚纲)。许多种类个体发 育中需要经过一个浮浪幼虫期。
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16
腔肠动物门
17
水螅
水螅的神经网
腔肠动物门
18
网状神经系统的原始性特点:
①没有神经中枢,神经的传导一般是不定 向的 。身体上某一部分受到刺激时,全 身都发生反应,所以又称为扩散(漫散) 神经系统。
②神经传导速度较慢,约比人的神经传导 慢1000倍以上。
腔肠动物门
19
(六)生殖与世代交替
腔肠动物门
27
腔肠动物门
28
水螅的外形
腔肠动物门
29
水螅捕食
腔肠动物门
30
(二)体壁
水螅身体内部是一个空腔,由口与外界相通, 这一空腔也与触手相通,称消化腔或消化循环 腔。体壁由三部分组成:
外胚层:具保护和感觉功能。包括:外皮肌细 胞 、感觉细胞、神经细胞、刺细胞、间细胞、 腺细胞。
中胶层:对身体起支持作用。一层胶状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