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2018年集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集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50bc295a8102d276a22f55.png)
2018年集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从供需增速差角度看16 年运价变化 (6)第二节集运行业变局分析 (10)一、并购在行业前20 的船东之间频繁发生 (10)二、集运联盟重新洗牌,联盟实力进一步提升 (12)三、行业格局预计进入一段较长的稳定期 (13)第三节集运行业供给分析 (14)一、短期来看,过激的大船化竞争是16 年运价暴跌的主因之一 (14)二、长期来看,大船化是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也促进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16)第四节集运行业需求分析 (22)一、欧美市场:16 年下半年起制造业指标走强,欧洲复苏略强于美国 (22)二、国内经济:进出口两旺,经济指标恢复明显 (26)三、集运需求:预计17 年集装箱贸易量增速略高于运力供给增速 (27)第五节集运行业运价逻辑分析 (29)一、产能利用率显著影响运价中枢与运价弹性 (29)二、运价在盈亏平衡线附近拥有较大的向上弹性 (32)第六节集运行业趋势判断 (35)第七节中国集运龙头之中远海控分析 (36)一、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船队运营商,大体量带来盈利高弹性 (36)二、收购东方海外,集装箱船队规模跻身前三甲 (37)图表目录图表1:供需增速差是衡量供需关系的重要指标 (6)图表2:供需增速差一般情况下与运价呈显著正相关 (7)图表3:16年供给增速前高后低,需求增速前低后高 (7)图表4:供需关系很好的解释了16年的运价走向 (8)图表5:长期来看,供需关系显著影响到运价的变化方向 (9)图表6:以上事件未发生时的行业格局(2015年6月) (10)图表7:现在的行业格局(2017年6月) (11)图表8:假设以上并购事件完成后的行业格局 (11)图表9:2015-2017年的2年间,集运联盟重新洗牌 (12)图表10:08年之后大船订单爆发性增长(单位:千TEU) (14)图表11:16年之前运力供给增速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14)图表12:8000+TEU船型在主航线中占比逐年提升 (15)图表13:大船单箱成本下降显著(美线来回,15年行业平均数据) (17)图表14:集装箱船大型化趋势明显 (17)图表15:拥有15000T以上集装箱船(自营+订单)的企业不到20家(单位:艘).18图表16:16年行业新增造船订单断崖式下跌 (18)图表17:集装箱运力交付计划(17Q2之后为预测,未考虑延迟交付,单位TEU).19图表18:集装箱船拆解量高位回落 (20)图表19:现役运力的建造时间分布(千TEU) (20)图表20:集装箱船队运力供给测算 (21)图表21: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与欧线运价指数正相关 (22)图表22:美国经济景气指数与美线运价指数正相关 (23)图表23:欧美失业率已经回归经济危机前水平 (23)图表24:欧元区PMI与欧线运价指数正相关 (24)图表25:美国PMI指数与美线运价指数正相关 (24)图表26:IMF上修了欧元区增长率 (25)图表27:IMF下修了美国GDP增长率 (25)图表28:我国17年初至今的进出口增速超预期(单位:亿美元) (26)图表29: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持续回升 (26)图表30:IMF上修中国GDP增速 (27)图表31:克拉克森预计全球集装箱贸易量17、18年的增速分别为4.2%和4.8% (28)图表32:20年间只有5年需求增速高于供给增速 (29)图表33:06-08年间,行业产能利用率断崖式下跌 (30)图表34:集装箱航运业的长期运价中枢与行业产能利用率高度相关 (31)图表35:干散货航运业的长期运价中枢与行业产能利用率高度相关 (31)图表36:欧线运价低于盈亏平衡线后常迎来明显反弹 (32)图表37:美线运价较少低于盈亏平衡线 (33)图表38:中远海控各区域航线货运量占比(千TEU) (37)图表39:中远海控各区域航线收入占比(百万元) (37)图表40:东方海外运力规模稳健提升 (38)图表41:东方海外货运结构与中远海控类似 (38)图表42:东方海外单箱毛利多年来高于中远海控 (39)图表43:扣非后ROE东方海外领先中远海控 (39)表格目录表格1:15-17 年间行业并购整合显著提速 (10)表格2:集装箱船造价高昂,但单位容量造价随船只增大而下降 (16)表格3:中远海控运营世界第四大集装箱船队(2016年年末) (36)第一节从供需增速差角度看16 年运价变化2016年对于航运业来说是非常揪心的一年,集运业运价在上半年一路下行,ccfi、scfi触及有记录以来最低点。
2018年集装箱船舶市场供需分析
![2018年集装箱船舶市场供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06dc327375a417866f8f55.png)
2018年集装箱船舶市场供需分析摘要:本文通过CLARKSON统计,观察2018年集装箱船舶市场供需的相关情况,分析原因并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
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集装箱船舶船舶市场1.目前市场存量船舶及订单船舶根??CLARKSON统计,截止2018年2月底,全球市场现有集装箱船舶共5192艘,合计运力约2106万TEU;待交付的新造集装箱船舶共383艘,合计运力约267万TEU。
各种船型的现有艘数与运力、订单艘数与运力参考表1、表2。
2.2018年1-12月新船交付情况根据CLARKSON统计(如表3),2018年1-12月全球市场预计交付的新船总量合计为198艘,约136万TEU运力,约占目前市场总运力的6.4%。
从船型来看,新交付的船型主要集中在3000TEU以内的支线/区域航线船舶和8000TEU以上的大型船舶,总体呈“两头多,中间少”的特征。
如表4。
从交付时间来看,1月、3-6月和8月新船交付相对集中,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1月份为春节前出运旺季,承运人运力需求集中。
②各班轮公司航线调整、运力升级计划一般在4月份开始集中启动,这也直接导致了各班轮公司在2季度对新增运力的额外需求。
③8月份开始部分远程航线圣诞货物出运进入旺季,且9月份为国庆前的传统出口旺季,故各班轮公司与船东会选择在8月份集中接收新船,补充航线运力。
如表5。
从订造方身份属性来看,80%新交付运力的船舶订造方为承运人。
其中11000TEU以上的大型船舶绝大部分为承运人自行订造。
3.2017年全年及2018年1-2月市场退役拆解船舶情况根据CLARKSON统计,2017年全年及2018年1-2月全球市场已退役拆解的老旧船舶总量合计为153艘,约42.5万TEU运力,约占目前市场总运力的2%。
如表6。
从船型分布结构来看,退役拆解的船舶主要是3000-6000TEU的传统巴拿马型船舶和3000TEU以内的支线/区域航线老旧船舶。
2018-2024年中 国海运行业分析报告
![2018-2024年中 国海运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66995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c.png)
2018-2024年中国海运行业分析报告海运,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过去的几年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海运行业经历并将继续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和挑战。
从 2018 年到 2024 年,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这为海运行业提供了坚实的需求基础。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带动了海运量的稳步上升。
然而,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也给海运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贸易摩擦的加剧、部分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都使得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海运的航线布局和货物运输量。
在运力方面,过去几年中国海运船队规模持续扩大。
大型集装箱船、油轮和散货船的数量不断增加,船队的现代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但同时,运力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运价波动频繁。
这对于海运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为了应对运力过剩,一些企业通过拆解老旧船舶、调整航线、优化船舶运营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技术创新在这一时期也对海运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船舶的自动化驾驶、航运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电子提单的推广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海运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还降低了运营成本。
但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提高、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投资压力等。
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也是中国海运行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国际海事组织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对船舶的排放标准、能耗要求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这促使海运企业加大在环保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入,研发和使用更环保的船舶燃料,以满足环保要求。
虽然这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中国的海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些大型海运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2018年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2018年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de79fb6f1aff00bed51ee9.png)
2018年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一、1至6月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我县交通运输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虽然公路客运有所下降,但货运量延续较快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一)客货运周转量稳步上升。
截至6月底,我县共完成客运量xx万人,客运周转量xx万人公里,同比下降20.13%;共完成货运量xx万吨,货运周转量xx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4.15%;折合比增9.1%。
客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动车开通后,更多的民众愿意选择动车出行,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拥有了私家车,也对客运市场造成影响,导致公路客运量明显下降;货运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快递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二是我县招商引资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带动货运量及周转量不断提升。
(二)邮政业务指标未达。
2018年1-6月份,xx县邮政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8.34%。
但与指标还差xx个百分点。
未达标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当前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网络节点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不集约、功能不完善、人口分布散等,导致城乡邮件快件货量少、配送难度大、配送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农村电商、网络购物意识薄弱,邮件量上升缓慢;三是电商企业不多,专业化电商服务机构缺乏,也对邮政业务量造成了影响。
(三)交通固投有所提高。
截至6月底,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含铁路、高速公路)完成投资xx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xx万元的37.59%,同比增加xx万元,完成比例下降20多个百分点。
其中:国省干线新改建完成投资xx万元,占年计划xx万元的57.3%;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x万元,占年计划xx万元的37.59%;农村路网改造完成投资xx万元,占年计划xx万元的50.6%;危桥改造完成投资xx万元,占年计划xx万元的87.29%;站场建设完成投资xx万元,占年计划xx万元的0.1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年度目标进度缓慢。
xx工程(二期),由于该工程方案线路走向涉及铁路上下跨有五处并涉及到部分路段有基本农田,合理线路走向方案尚未确定;xx工程(一期),xx 镇xx村对经过该村路线走向存在争议且林地报批需国家林业部审批,审批周期较长;xx公路工程,省xx院还差xx公里施工用地红线图未交付,使用地、林地无法报批。
2018年上半年卡车市场分析
![2018年上半年卡车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6c8e09102de2bd9705883a.png)
2018年上半年卡车市场分析作者:唐宝安,王芳来源:《专用汽车》 2018年第8期201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部分指标稳中向好,而且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产能过剩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内需呈现疲软态势等问题也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
得益于大量基建项目开工、国家及各地环保政策趋严、新能源政策不断加码等因素影响.2018年上半年卡车市场延续了2017年的增长态势。
根据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终端零售数据显示(见图1).2018年上半年,卡车累计销量165.8万辆,同比增长6.8%。
其中,重型卡车累计销量56.6万辆,同比增长7.2%.占比34.1%;中型卡车累计销量4.7万辆,同比下滑17.5%,占比2.8%;轻型卡车累计销量103.6万辆,同比增长7.9%,占比62.4%;微型卡车累计销量1.0万辆,同比增长8.8%.占比0.6%。
从功能结构来看(见图2).载货车累计销量10 2.1万辆,同比增长4.2%,占比61.6%;牵引车累计销量21.3万辆,同比下滑24.6%,占比12.8%;专用车累计销量22.9万辆,同比增长56.9%,占比13.8%;自卸车累计销量19.6万辆,同比增长34.8%.占比11.8%。
2018年上半年,受基建陆续开工、各地环保趋严带动的换购等因素影响,卡车市场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从月度销量走势来看(见图3).2月和6月份同比下滑,其余各月的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月份主要受春节假期错位影响,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6月份同比下滑主要体现在占比较高的重型卡车和轻型卡车均出现了下滑。
重型卡车方面,由于治理超载超限对牵引车市场拉动作用持续减弱,牵引车在去年同期市场高基数基础上,销量同比下滑;基建投资下滑,拉动作用减弱,自卸车出现年内首月同比下滑。
轻型卡车方面,由于2017年7月1日实施国V排放,带动了部分需求在6月份提前释放,形成的较高基数是今年同期销量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2018年前三季度干散货航运市场回顾及后期展望
![2018年前三季度干散货航运市场回顾及后期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8aea25243323968011c92be.png)
2018年前三季度干散货航运市场回顾及后期展望孙兴源王群山摘要:回顾2018年前三季度干散货运输市场运行情况,对各船型市场走势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展望后期的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对全球经济的风险点和增长点进行归纳。
在分析各货种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后期各货种的海运需求进行预测。
分析运力交付、拆解以及超大型矿砂船等影响运力供给的主要因素,预测全年各船型运力变化情况。
最后结合宏观经济形势、海运供需情况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后期干散货市场走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前三季度;干散货运输;航运市场;供给;需求DOI:10.16176/ki.21-1284.2018.12.001一、前三季度市场回顾2018年前三季度,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延续从2016年触底反弹之后,走出震荡上升态势,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均值为1 349点,同比上涨31%,各船型运价呈普涨态势。
新年伊始,BDI指数延续上年末的下跌态势,最低下探至1 082点;春节过后,我国进口运输需求恢复,市场有所反弹;3月9日,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进口钢、铝征收重税,开启中美贸易纠纷,全球贸易战一触即发。
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和市场信心受到影响,BDI指数震荡下跌,于4月6日下探至年内最低的948点。
4月10日,习总书记在博鳌论坛发表演讲,表明了我国将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心,市场忧虑情绪大幅缓解,BDI指数一路震荡走高,其后受中美贸易战发展而呈宽幅震荡态势。
主要影响因素有:主要经济体表现稳健,新兴经济体继续发力,IMF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7%;全球贸易在亚洲和北美带动下WTO预测2018年世界贸易增速为3.9%,为国际干散货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需求方面:全球粗钢产量增速回升,铁矿石海运贸易需求旺盛;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国煤炭进口强劲;全球粮食海运贸易和其他小宗干散货运输需求稳定。
供给方面:新船交付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拆解运力大幅放缓,净运力增速处于低水平。
2018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及2019年展望
![2018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及2019年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aee836aec1c708a1294a4402.png)
2019年第1期总第330期DOI: 10.13340/j.cont. 2019.01.0092018年集装掮达输市飧®颜氙2019年展f上海航运交易所12018年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1.1经贸形势日益复杂,运输需求增势放缓2018年以来,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以及由此带来 的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全球贸易和商业环境造成不 利影响,并进而影响各国经济走势。
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2018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18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7%,较2018年4月发 布的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 长率预计为2.9%,与4月预测值相比保持不变;欧 元区、英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0%、1.4%和1.1%,与4月预测值相比分别下调0.4个百 分点、0.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而受贸易壁垒、能源价格和区域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 家经济增长势头均有不同程度放缓。
在此背景下,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恢复势头亦 有所放缓。
根据克拉克森2018年11月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集装箱运量预计增长约4.5%,较2018年 初预测值下调0.5个百分点,其中:远东一欧洲航线 西行运量预计为1600万TEU,较2017年增长1.1%,增幅较年初预测值下调2.4个百分点;泛太平洋航线东行运量预计为1 790万TEU,较2017年增长5.2%,增幅较年初预测值下调0.5个百分点;亚洲区域内航线运量预计为5 940万TEU,较2017年增长6.4%,增幅较年初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
1.2船舶运力增速放缓,闲置运力逐步回升2018年上半年,由于市场预期良好,运力保持较快增长;进入下半年,随着国际经贸形势发生变化,多条航线行情遇冷,运力增速明显趋缓。
据克拉克森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末、第三季度末和11月末全球集装箱船舶运力增量分别为34.7 万 TEU、47.0 万 TEU、27.3 万 TEU和 8.0 万 TEU。
2018年上半年浙江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报告出炉!
![2018年上半年浙江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报告出炉!](https://img.taocdn.com/s3/m/53ef2ed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8.png)
2018年上半年浙江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报告出炉!2018年,浙江省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江海河联运综合枢纽港、国家大宗物资储运基地为目标,紧紧围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内河集装箱码头泊位建设,合理配置港口资源,加快推进干线航道和主要支线航道建设,充分发挥浙江省内河水运优势,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实现全省内河集装箱运输较快发展。
上半年,浙江省内河集装箱运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吞吐量和运输量同比增幅分别为24.1%和11.2%,吞吐量增幅保持平稳,运输量增幅进一步提升。
清爽滋养不粘腻,我选艾诗广告发展现状【集装箱运力规模小幅上升】1、集装箱运力总体情况截至2018年6月,全省共有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17家,拥有集装箱船舶共计127艘,总运力达到5483TEU,平均船舶箱位为43.2TEU,平均每家企业拥有运力322.5TEU。
与去年末相比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增加3家,集装箱船舶增加14艘、总运力增加477TEU,运力规模小幅增长,具体情况如表1、图1所示。
展开剩余85%表1 2013-2018年上半年内河集装箱运力发展情况图1 2013-2018年上半年内河集装箱运力发展情况2、集装箱运输企业分布情况上半年全省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营效益良好,总运力规模稳中有升,新增运力来自于杭州三阳航运公司3艘光租多用途船舶、杭州阿云运输公司2艘多用途船舶、诸暨天启船运公司1艘多用途船舶、嘉兴市鼎达航运公司2艘集装箱船和嘉兴市运得物流公司4艘集装箱船舶的加入,运力较去年末增加477TEU。
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详见附录。
表2 2018年上半年各地区内河集装箱运力分布情况单位:TEU图2 2017年-2018年上半年各地区内河集装箱运力情况【集装箱运输航线网络不断完善】上半年,适箱货种不断扩充,企业集装箱运力规模扩大,湖州、嘉兴等地外贸集装箱航线不断开辟,运输需求进一步上升。
截至6月底,总航线数达到22条,共新增1条内河集装箱航线,2月新增乍浦-苏州航线,我省海河联运集装箱首次开拓了苏南腹地,总体航线数量稳中有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半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及下半年展望1 2018年上半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1.1 世界经济回升态势稳健,运输需求受益增长2018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回升态势更为强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8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1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9%,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5%,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9%,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
据克拉克森预计,2018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运量约9960万TEU,同比增长7.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其中:太平洋航线集装箱运量约1367.7万TEU,同比增长12.1%,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远东一欧洲航线集装箱运量约1222.0万TEU,同比增长8.0%,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4.7个百分点。
1.2 运力增速加快,拆解量大幅下降2018年上半年,在市场行情复苏以及船公司采取提升市场竞争力措施的背景下,运力保持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较快增速。
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2018年5月底,全球集装箱船数量为5230艘,运力为2149.4万TEU,同比增长6.7%,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5.6个百分点,其中:8000TEU以下集装箱船运力同比减少0.3%;8000TEU及以上集装箱船运力同比增?L14.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5.3个百分点,占集装箱船总运力的比重为50.3%。
运力需求增长以及租赁市场活跃使得船舶所有人的拆船意愿减弱。
据克拉克森统计,2018年1一4月,全球共拆解集装箱船运力2.58万TEU,较2017年同期锐减89.2%。
随着运输需求持续回升,闲置集装箱船运力规模和比例维持低位。
在2018年初我国春节前的传统出货高峰期间,市场运力需求提升,闲置运力规模持续下降并创2015年2月以来新低;节后市场进入传统淡季,船公司加大临时停航措施的执行力度,促使闲置运力快速回升;此后,在市场需求快速恢复的情况下,闲置运力规模再次下滑并接近低位。
据Alphaliner统计:截至2018年4月底,全球闲置集装箱船运力规模为22.4万TEU,同比下降62.7%;闲置集装箱船运力占集装箱船总运力的比重为1.0%,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
1.3 行情稳定促使需求提升,船舶租金持续攀高2018年上半年,在收益和运输市场基本面稳定以及市场运力需求增长的背景下,集装箱船租赁市场行情持续走高。
年初,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各船型租金延续上年末以来的走势继续攀高。
虽然市场自春节起进入传统淡季,但由于船公司对市场保持良好预期,租船市场仍然活跃,租金水平维持上升趋势,只是升幅略有收窄。
克拉克森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4月底,各船型租金较2017年底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多数船型租金创2015年底以来新高,其中:4400TEU、3500TEU、1000TEU和1700TEU集装箱船租金涨幅居前,分别为50.0%、35.3%、32.3%和27.1%;9000TEU集装箱船租金较2017年底上涨4000美元/d,涨幅为13.3%。
2 2018年上半年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2.1 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2.1.1 总体市场情况2018年1―5月,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势头稳健,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959.30万TEU,同比增长5.4%,其中: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完成8856.08万TEU,同比增长5.5%;内河规模以上港口完成1103.22万TEU,同比增长4.4%。
201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且国际贸易活跃,带动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增长;但受同期新增运力的影响,运价于年初短暂冲高后即现疲软(见图1),多数航线运价震荡。
年初正值春节前的传统旺季,多条航线出现爆舱甩货情况,市场运价提升。
节后,市场进入淡季和恢复期,运价逐周回落。
直至4月初,部分航线运价推涨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此后,运价进入震荡爬升阶段;但受运力扩张的影响,运价涨势缓慢。
直至6月,多数航线运价仍未恢复至节前水平。
2018年6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和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分别为814.83点和915.22点,分别较年初上涨5.4%和24.0%。
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为795.13点,同比下跌4.0%;同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为775.39点,同比下跌14.0%。
2.1.2 分航线市场情况(1)欧地航线市场运价总体疲软。
年初,我国与欧洲国家贸易往来活跃,进出口贸易额增幅均保持在2位数。
受此带动,运输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但受市场运力扩张的影响,航线供需基本面未能进一步改善。
在春节前的出货高峰期,市场运力供给紧张,时有航班满载出运,即期市场运价小幅上涨;但受船公司临时加开班次以及预囤节后淡季货源的影响,运价涨势疲弱且时有波动。
节后淡季期间,受益于船公司的运力控制措施,市场供需状况总体稳定,运价缓慢下行。
4月初,随着海洋网联正式运营,市场迎来新一轮经营主体结构调整。
船公司为维护各自市场份额而削价竞争,导致市场运价下行探底。
4月中旬,欧洲和地中海航线运价均跌至600美元/TEU的年内低点。
此后,随着运输需求的恢复,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行情趋稳。
船公司自4月下旬起多次执行运价推涨计划,推动即期市场运价小幅回升。
2018年6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至欧洲和地中海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1049.98点和1159.05点,分别较年初下跌0.5%和上涨34.7%(见图2)。
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至欧洲和地中海航线运价指数均值分别为1045.67点和998.56点,同比分别下跌4.5%和10.6%。
(2)北美航线货量上升利好难抵运力扩张的冲击,市场运价的提升势头不足。
Alphaliner的统计数据显本,2018年1一4月,远东一北美航线货量同比增长13.5%。
虽然运输需求增长势头良好,但由于船舶大型化进程加快,供需状况不容乐观。
据Alphaliner统计:2018年4月底,远东-北美航线1万TEU 以上集装箱船运力同比增长62.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6.1个百分点;1万TEU以上集装箱船运力占该航线总运力的比重上升至34.1%,较上年同期扩大12.1个百分点。
年初,春节前出货高峰带动市场行情走高,但美西和美东航线表现略有分化:美西航线运力持续扩张,船公司的运价推涨计划未取得实质性效果,即期市场运价小幅波动;美东航线舱位紧张,运价推涨后获得市场需求的支撑并维持在高位。
进入3月,虽然航班已基本恢复正常运营,但货主复工进度缓慢,导致运力过剩情况较为严重,运价快速下滑。
3月下旬,美西和美东航线市场运价分别比2月下旬下跌33.1%和28.6%。
进入4月,船公司为迎接5月的年度合约谈判而积极提振市场行情,执行多轮运价推涨计划,但运价总体涨幅有限。
由于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未能改善,市场运价自5月起再次下行。
2018年6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至美西和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634.10点和839.61点,分别较年初上涨3.6%和7.2%(见图3)。
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至美西和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均值分别为625.86点和857.96点,同比分别下跌4.8%和3.0%。
(3)澳新航线贸易回升带动运输需求增长,市场运价冲高回落。
2018年初,在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贸易大幅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运输需求稳定增长。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一4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5.5%。
年初,市场运价走高,并于1月下旬达到2010年4月以来高位。
节后,由于运输需求恢复较慢,加之航线运力持续过剩,上海港出运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仅保持在80%左右。
受此影响,即期市场运价一路下跌。
5月初,运价迎来首次回升;但由于运力供需失衡,涨后运价未能企稳并再次下行。
2018年6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至澳新航线运价指数为784.94点,较年初下跌11.9%(见图4)。
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至澳新航线运价指数均值为870.23点,同比上涨32.1%。
(4)南美航线运输需求总体稳定;但受船型升级的影响,运力明显扩张,导致航线基本面承压,市场运价震荡走低。
年初,即期市场运价连续回落。
直至春节前,因舱位供给紧张,市场运价才获得小幅提振,部分收复年初以来跌幅。
2月中下旬,由于船公司采取运力控制措施,市场供需关系总体稳定,运价保持平稳。
此后,随着船公司恢复航班,运力过剩情况加剧,即期市场运价快速下滑。
4月初,市场运价较节前下跌33.4%。
此后,船公司多次尝试推涨运价;但由于需求不足,涨后运价大多未能企稳,市场运价总体震荡下行。
2018年6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至南美航线运价指数为567.49点,较年初下跌26.1%(见图5)。
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至南美航线运价指数均值为651.85点,同比下跌7.2%。
(5)日本航线中日贸易持续复苏,带动运输需求回升,运价回暖并基本企稳。
节前市场处于出货高峰期,市场运价获得提振。
虽然运价在春节期间略有下滑,但随着节后运输需求恢复,市场运价再次回升并基本企稳。
2018年6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739.97点,较年初上涨9.1%(见图6)。
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均值为719.56点,同比上涨8.3%。
2.2 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2018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1―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5%。
在此背景下,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平稳增长。
2018年1―5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2710.0万TEU,同比增长6.3%,其中:华北地区主要港口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1164.7万TEU,同比增长3.0%;华东地区主要港口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824.6万TEU,同比增长4.2%;华南地区主要港口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677.0万TEU,同比增长15.9%;长江沿岸地区主要港口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43.7万TEU,同比增长2.0%。
此外,据上海航运交易所不完全统计,2018年1一5月,全国主要内支线港口完成内支线集装箱吞吐量657.9万TEU,同比增长4.3%。
3 2018年下半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展望3.1 世界经济平稳复苏,运输需求保持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8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8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9%,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