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自主学习任务单
《琵琶行》的详细教案
《琵琶行》的详细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白居易的生平等基本知识。
2. 能够分析并欣赏《琵琶行》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3.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琵琶行》。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琵琶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并理解诗中对琵琶女生活的同情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1.2 诗的结构分析(起承转合)2.1.3 诗的意象和意境分析2.1.4 诗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2.2 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翻译2.2.3 诗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与体会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白居易会在夜晚听到琵琶声而感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3.2 自主学习3.2.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2.2 学生自主探究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3.3 合作学习3.3.1 分组讨论诗的结构、意象、意境等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3.2 各组汇报学习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3.4 探究学习3.4.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中的情感和寓意。
3.4.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的理解和感悟。
3.5 课堂小结3.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3.5.2 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审美价值。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翻译并背诵《琵琶行》。
4.2 写一篇关于《琵琶行》的读后感,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等。
《琵琶行》教案设计范例
《琵琶行》教案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全文。
(2)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
(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琵琶音乐的韵味。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意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古代音乐文化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琵琶行》,感受诗的韵律美,并初步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4. 讲解解析: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解析。
5.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古代音乐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朗读和背诵《琵琶行》,了解古代音乐文化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诗句为例,分析诗人的创作特点。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古代音乐的魅力,增强课堂趣味性。
4.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课堂互动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琵琶行》的情况。
2. 学生对诗中意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古代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融入实际案例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写一份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来进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琵琶行》导学工具单正式版
《琵琶行》(其一)问题导读-评价单高一年级语文组设计人:陈安祝审核人:陈安祝班级姓名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诗歌知识。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声情并茂地朗读,流畅地背诵。
3、理解《琵琶行》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诗人深沉的感情。
4、欣赏诗中运用比喻、通感、烘托等手法形象地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重点难点】理解《琵琶行》的内容、欣赏诗中运用比喻、通感、烘托等手法形象地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关键问题】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诵读、感悟、理解、鉴赏、比较【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自号“酔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时迁居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小时候聪颖过人,5/6岁即学作诗,9岁便懂音韵由于“家贫多故”,11/12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后到长安应试,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得顾况赏识落第后回家伏案苦读,竟至口舌生疮,手肘结茧27岁中进士,因取中“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掌讽谏太子过失)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出任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以44岁为界,之前抱定“兼济天下”之思,之后则“独善其身”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人称“诗魔”,和好友元稹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即所谓“讽喻诗”(《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当时对外国也有一定影响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2、写作背景《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3、文体知识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琵琶行》的教案5篇
《琵琶行》的教案5篇教学目标:1、学生自读课文,可以表达诗歌的根本内容。
2、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
3、可以利用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比照分析内容。
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
2、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比照。
教学方法:自读、朗读、点拨、研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短小的抒情性诗歌作品,今日我们学习一首长篇叙事诗,白居易的《琵琶行》。
教师板书:《琵琶行》白居易二、朗读小序请一位同学朗读序言。
目的是从序言中了解诗人创作作品的缘由。
三、分析内容1、创作《琵琶行》的由来。
诗人创作这首长诗的目的是什么?文中的小序里说“歌以赠之”,要赠送给琵琶女。
那为什么要赠送给她?这里有两个缘由,一个是自己从她那里听到了奇妙的音乐,这是久违的事情。
由于文中说“京都声”,这是喜爱听的京城流行的乐调;又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又说“举酒欲饮无管弦”,这些琵琶女都一一满意了她。
另一个缘由是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相像,流露出了同病相怜的心情。
诗中说“感斯人言,始觉有迁谪意”。
所以赠送她长句,一是为了表达感谢,二是为了劝慰彼此的心情。
这是诗人单方面的思绪,那琵琶女对诗人如何?对于诗人的心情流露,琵琶女内心有没有触动?有。
琵琶女的反响是“感我此言良久立”。
这里的“此言”指什么?诗中说“如听仙乐耳暂明”“为君翻作琵琶行”,概括地讲就是身世的认同和音乐的欣赏。
良久立之后琵琶女的反响,“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
这样一来两个人欣慰的是他乡觅知音,还有知音之外心情的共鸣。
教师板书:知音共鸣而这种知音和共鸣,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同是天际沦落人。
教师板书:同是天际沦落人2、“沦落人”的叙说一是琵琶女的身世。
教师板书:琵琶女请一位同学读相关琵琶女的诗句,其他同学概括她的身世。
如:开头生活环境优裕,演奏技艺超群,容貌娇美,受人捧爱;后来年长色衰,嫁作商人,生活孤独。
既然我们说“沦落”,那身世前后确定会形成比照,都是前面好后面不好的没落,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琵琶行》创新教案
《琵琶行》的主题思想
总结词:主题思想
详细描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挖掘《琵琶行》的主题思想,包括对人生、命运、社会现实的思 考,以及白居易如何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03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
总结词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小组 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总结词:巩固提高
详细描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相关作业,让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 阅读和思考。
05
教学评价
学生自评
01
02
03
自我认知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了解 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 己的不足之处,明确改进 方向。
培养责任感
学生自评有助于培养他们 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 参与学习过程。
激励学生
教师积极的评价能够激励学生更加 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 极性。
家长评价
了解孩子学习状况
家长通过参与评价,了解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
家长评价能够促进家校之 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 持。
促进亲子交流
家长评价的过程也是亲子 交流的过程,能够增强亲 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 进家庭和谐。
情境模拟教学
总结词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感性认识。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 情境,如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让 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 景和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
21-22版:第8课 (2)琵琶行并序(步步高)
地位
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少年就以诗成名,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曾以《赋 得古原草送别》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青年时期家 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29 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 主要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_文__章__合__为__时__而__著__,__歌__诗__合__为___ 经历 __事__而__作___”。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 诗篇,即他所称的“讽喻诗”。 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 司马,晚年好佛。卒于洛阳香山。
⑦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凄厉
2.找出文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句子,一共弹了几次?诗人有何感受? 有何作用?
答案 一共弹了三次。
诗句
感受
作用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 诗人被深深吸引(一闻
从侧面烘托琵琶女的琴技
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邀相见)
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琴技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 同情琵琶女,顿感迁谪
第三单元 生命的诗意·文学阅读与写作
第8课 (2)琵琶行并序
内
预学 任务单
容
研学 任务单
索
引
固学 任务单
预学 任务单
一 知人论世
1.认识作者
“诗魔”——白居易
姓名:白居易,字乐
籍贯:祖籍太原(今
生卒:772—
天,晚年号“__香__山__
属山西),生于新郑
846
_居__士__”,谥曰“文”
(今属河南)
由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在政治上的坎坷,顿时有一种同是天涯沦 落人的心情,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于是创作出了这一传世名篇。诗篇 一问世,即广为传诵,远扬塞外。唐宣宗曾在白居易去世后作悼诗: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直至今天,这首诗仍传诵不衰。
《琵琶行》教学教案
《琵琶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2)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3)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琵琶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琵琶行》的诗意和诗韵;(2)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对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琵琶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诗下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美景、美情、美意;(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琵琶行》;3. 收集有关白居易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2. 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3. 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2. 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3.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体会诗歌所传达的人文精神。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2. 利用多媒体展示《琵琶行》相关的图片和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3.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琵琶行》导学案学生版
琵琶行导学案【学习目标】一、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二、欣赏诗歌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
三、品味诗歌意境,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一、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二、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三、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预习案【自主学习】熟读课文,掌握字词读音及其解释。
【预习检测】一、作者介绍:1、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为官曾于晚年担任太子少傅,去世后,赐谥号为“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盏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问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
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并且借机大肆攻击、中伤白居易,白居易终因此事被贬为江州司马。
实际上他获罪的根本原因还是那些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也就是在这一年,白居易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
但当朝大臣间争权夺利,穆宗不听劝谏,于是竭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
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他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逝世时,时年75岁。
学习任务单2:《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任务设计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核心素养任务群学习目标1.体会诗歌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
3.赏析诗歌中比喻、反衬、侧面烘托等艺术手法。
主题时文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近日,一位名叫李明勇的高校老师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老师在校园里教书,能有什么稀奇的?原来是这位老师的经历让人感叹:16岁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上学了,22岁当保安,30岁考上研究生,41岁博士毕业并成为大学老师。
网友纷纷点赞:勇哥,好样的!还有人认为他是励志传奇。
但李明勇觉得自己算不上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里,蕴含着一个精确控制的过程——不断调整步伐、坚持向着目标前行的过程。
控制论中有个原理叫负反馈调节,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老鹰捉兔子。
试想一下,飞在空中的老鹰,地上奔跑的兔子,二者距离很远,老鹰本事再大也没法一下算出兔子的行进轨迹。
可事实却是老鹰一个俯冲,任兔子跑得再快,一般都能抓住。
其中关键在于老鹰发现目标后,用眼睛估计大致位置,之后随着两者间距缩短不断调整飞行方向和速度,最终成功抓到兔子。
做事的时候,很多人常想着一口吃个胖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想要达成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必须有严格的过程控制。
不妨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发挥“日拱一卒”的精神,边做边观察,随时完善自己的策略和行为——这也就是李明勇所说的“不断接近目标”。
坚持下去,目标可能就达成了。
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难就难在“不断”上。
为目标而奋斗跟打游戏不同,在游戏中,每打倒一个对手、得到一件装备、完成一个任务,都能及时得到正面的反馈。
可奋斗不是,比如想要学好外语,背8 000 个单词,一口气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把这个大目标分割成若干个小目标,努力的过程仍然是艰辛的,有时也不能获得及时的反馈,时间长了,就容易放弃。
这时就要向长跑者学习。
每个人都经历过跑步,刚开始时一定不容易,但一点点适应,一天天坚持,一开始靠自律克服懈怠,慢慢地,跑步本身的快乐就会来帮忙了。
《琵琶行》学习单
第十一课、《琵琶行》学习单A.学习目标1.能掌握叙事诗和歌行体的特色。
2.能了解乐府诗和新乐府诗的区别,也能掌握新乐府运动意义。
3.能了解白居易生平、诗歌风格、诗歌主张和被贬理由。
4.能掌握全文大意,也能了解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的写法。
5.能理解作者借助生动的比喻摹写音乐的形象性,也能清楚知道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手法。
B.作者简介1.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_____,晚年号____________,因 ____________(原因) 被贬为江州________(官职),《____________》就是他被贬后的第二年写的。
此后升任为________ (地方)刺史,现在杭州的________,就是后人为纪念他治杭而命名的。
2.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中青年时期所写的诗歌,希望反映百姓的困境,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以求唐天子力图整治这些问题,使国泰民安。
3.白居易等人发起“____________”运动,创立中唐一个社会写实诗派,以学习汉________诗的精神,以通俗的语言来反映现实。
因不能____________,有别于汉乐府,故称为“新”。
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的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________诗正体现这样的主张。
4.白居易诗歌现存近________首。
他的诗歌风格________________,连不识字的老妪也能吟诵他的诗。
5.《琵琶行》历来为人所传颂,就其内容说,是________诗,就其体裁说,属古体诗中的________体。
D.课文理解1.元和十年________(季节),白居易因________来至________江,闻琵琶女夜弹琵琶,并叙述她的不幸遭遇,作者由此想起自身在政治上的浮沉经历,由怜人而自怜,引发无限的感慨,因此作____言诗,歌以赠之,共有________字,命曰《____________》。
琵琶行导学案
琵琶行并序主备人:张莉审核:高一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1、解决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白居易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默写全诗。
2、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3、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4、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白居易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默写全诗。
互助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及诗人深沉的感情。
了解和掌握作者描摹音乐的手法。
教师点拨: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完成《名师一号》“基础预练”部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了解作品写作背景,以及理清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行文脉络。
二、反复诵读,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查:《名师一号》“基础预练”部分二、自学引导1、简介作者:《名师一号》文本探究2、简介写作背景:《名师一号》文本探究3.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三、注意读音湓(pén)铮(zhēng)贾(gǔ)谪(zhã)悯然(mǐn)转徙(xǐ)浔阳(xún)浸(jìn)枫叶(fēng)瑟(sâ)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 cháng)衣裳(cháng)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 bì)整顿衣裳——(cháng)还独倾——(huán)间关——(jiān)六幺(yāo)嘈嘈(cáo)虾(há)蟆(má)教坊(fāng)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四、疏通积累字词,理清诗意左迁:贬官,降职。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教案【学习目标】1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有效开展学生活动,完成基于情境的语文典型任务。
2、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一一“读诗、读情、读人”,把握《琵琶行》基本内容,体会古诗词之美。
【必备知识】1>知人论世: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
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琵琶行》作于他遭遇仕途挫折,贬官江州司马后。
2《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古体诗。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琵琶行》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预习任务】1、反复通读课文,疏通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重点文言知识。
2、《琵琶行》小序写了哪些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自读课文,梳理概括诗文内容。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全诗情绪饱满,意境沉郁,格调凄伤,浓郁的情感寄托在优秀的叙述中。
全诗以人物为中心,叙说人生故事,讲述人生遭际。
此类型诗歌的教学,很容易忽略有效结合其叙事特征去把握。
第一课时活动一:布置基于真实情境的典型任务一一完成一期《朗读者》节目。
明确“读诗文,读故事、读人情”学习目标指向。
典型活动任务校园电视台专题节目《朗读者》第十期朗读篇目:《琵琶行》要求:读好诗文、读出故事、读懂人情承办、朗读:高一某班级通过试读,明确学生还达不到《朗读者》节目要求,还需要进一步走进诗的世界。
活动二:分解活动任务,读诗而知情。
主要指向文学鉴赏“立足语言,学会梳理、整合、交流、表达,获得对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等核心素养。
活动任务单1: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回答。
《琵琶行》教案模板汇总6篇
《琵琶行》教案《琵琶行》教案模板汇总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琵琶行》教案篇1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诵读古代诗歌,阅读前线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品味。
课前预习:朗读该诗,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课时:琵琶行(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3·翻译该诗。
评价任务:1·初读课文,度准字音和节奏。
2·再读课文,掌握词义理解内容。
3·能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字词,注意读音铮(zhēng)悯然(mǐng)转徙(xǐ)浔阳(xún)枫叶(fēng)瑟(sè)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秋月白(bó)衣裳(cháng)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 bì)谪居(zhé)整顿衣裳——(cháng)还独倾——(huán)间关——(jiān)2、听配乐朗读3、自由散读二、译一译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
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
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
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
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
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思曲,冷涩凝绝——生活变故,由人妒人捧至门庭冷落直至如今独守空船,心情越来越沉痛;
悲愤曲,高亢激越——沉思过后的顿悟,都是这个社会重色轻才重利寡情啊,于是不平愤懑化为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
4.梳理第四小节:
结合诗前小序内容,与琵琶女的心事对应,设想自己就是诗人,在欣赏琵琶时想到了自己的什么经历以至泪湿青衫呢?
(1)低沉抑郁——独守空船——送客惨别
(2)清脆流畅——醉酒欢歌——高朋满座
(3)冷涩凝绝——年老色衰——进谏被贬
(4)高亢激越——不平愤懑——抑郁寡欢
高级任务:所写音乐的具体特点,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
三、疑问和困惑
1.在蓝墨云班课讨论版写上自己对本课的疑问和困惑。
2.谈谈自己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琵琶行》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琵琶行》
2.达成目标:
①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②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③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抒情艺术。
3.学习方法建议:
要结合微课指导来理解课文,有疑问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同伴谈论、qq交流等形式来解决。随时可以向老师提出疑问,非常乐意为大家答疑解惑。
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有《白氏长庆集》71卷。
②解题: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江浸月(jìn)慢捻(niǎn)
霓裳(nícháng)声声思(sì)嘈嘈(cáo)
乍破(zhà)裂帛(bó)东船西舫(fǎng)
虾蟆陵(há)红绡(xiāo)钿头(dià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云篦(bì)呕哑嘲哳(ōuyā zhāozhā)
2.识记并抄写相关文学常识。(2分)
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 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卖炭翁》为代表的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4.课堂学习流程:
教师检查测试自主学习内容→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展示,教师质疑释疑→欣赏琵琶曲。
二、学习任务
初级任务:诵读诗文,完成下列任务。
1.认真诵读诗文,将下列拼音标注到课本上。
湓浦口(pén)铮铮然(zhēng) 倡女(chāng)
贾人(gǔ)转徙(xǐ)迁谪(zhé)
浔阳(xún)荻花(dí)瑟瑟(sè)
品读第二节中音乐描写的精彩片段,根据音乐的起伏变化划分乐段并用四字词语概括每个乐段的特点。
明确:前奏曲,低沉抑郁;欢乐曲,清脆圆润,流畅婉转;沉思曲,冷涩凝绝;悲愤曲,高亢激越。
3.梳理第三小节:
分析每个乐段抒发了琵琶女什么样的情感,这些情感和她的身世经历有何关联?
前奏曲,低沉抑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独守空船孤单凄凉,强烈的生活反差勾起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
中级任务:根据要求查看课件,完成下列试题。
1.整体感知,并思考:
①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②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即琵琶共写了几次弹奏?
③三次琵琶弹奏各有什么样的听众反应?
④一样的氛围,一样的琵琶,为什么江州司马泣下最多?如何理解“我闻琵琶已叹息”?
2.梳理第二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