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和技巧。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独立获取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日中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多元
文化意识和国际化视角,基本具备灵活运用各种交际技巧和策略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日本语言背后的文化,用实践的方式正确输出所学的日
语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多种语境中所需使用的准确而又地道的日语表达方式。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中日文化知识,培养中日语言文化
对比能力,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应变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3
4
5
6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7
8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 张韶岩(编).中日跨文化交际实用教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2.主要参考书
1. 滝浦真人. ポライトネス入門研究社出版,2008年
2. 周平、陈小芬. 新编日语 1、2册(重排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年
9。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4/2四、考核方式:考查,包括平时与期末,分别占30% 和70%五、先修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等六、适用学科专业:英语七、教学目的: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因素。

本课程的主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概况和英美文化有教为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有较为敏锐的感知。

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八、基本教学内容:本课程选用顾曰国主编的《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为教材。

本课程共八个单元。

主要学习方法包括: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听公开讲座,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翻译练习等。

九、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1. Part On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教学内容:介绍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流模式,交流中的各种意义等。

本单元介绍了交际的5个类型 (types of communic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animal communication;human-animal communication;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交际的基本模式:同文化交际(mono-cultur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介绍各种交际方式中的“意思”的传达。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本科必修课。

英语本科课程是按主题编排的课程,总课程分两个模块:英语语言交际模块和专业倾向模块。

《跨文化交际》是属于语言交际模块八个主题中的一个。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教学的侧重点是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帮助学员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通过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对象国文化的了解,掌握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单元: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语言、文化与交际(建议学时11)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决定交际质量的基本要素,认识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把握交际场合的定义、程式和价值观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Activity 1 Basics of Communication了解交际的基本要素、交际五种的类型。

Activity 2 Models of Communication了解单一语言文化交际、单边语言跨文化交际、双边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模式。

Activity 3 Meanings in Communication重点了解交际中的各种意思:文字的意思、说话者的意思、听话者的意思等;重点了解常规的含义、概念的含义、联想的含义等。

Activity 4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Situations了解社交场合的交际定义;了解构成社交场合的基本要素。

Activity 5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了解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交际者。

第一单元是全书的总体介绍,重点掌握语言、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了解一些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术语、交际模式、交际的意义等知识,为后面几个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pdf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pdf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3G0303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英文名称: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学分:2 适用专业:各学院拓展课程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跨文化交际》是徐州工程学院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第三学期开设的一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功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需要,包括从如何与西方人打交道入手,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简略地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本课程的教学目是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通过阅读与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并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有相对深入的掌握和探讨,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运用英语获取知识信息、表达意见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对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所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更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如何在讨论中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思想;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同时对西方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1.1掌握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核心术语以及一般学术词汇。

1.2理解有关文化的相关定义、功能;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1.3了解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专业技能目标2.1运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能够有效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2.2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能够看懂相关学术文章;2.3运用所学的核心术语及学术词汇,能够有效参与相关研讨;2.4运用所学的跨文化交际的技巧,能够更加准确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是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学科,人们对它的研究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等,在理论上,仍在不断探索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摸索边总结,而不必急于寻求某种定论。

概括说来,专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科就是跨文化交际学。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在全面准确了解中国文化与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起他们的现代人文精神,宏扬中华文化;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精神成人”。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同时十分精练地介绍了英、美、德、法、日五国的文化特性。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外语及其他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正在参预或者将要参预跨文化交际的人们的知识性读物。

本课程教学共54 学时主要以“研究型学习”课程教学法为主,采用教授、讨论、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时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1、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应该掌握了解文化、大众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

2、了解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演变、古今中外学着对交际的认知和了解。

3、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史,以及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状况。

[学时]第一节文化与交际(学时)掌握文化、交际、大众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的形成以及人们对交际的认知。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学时)了解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及其概念,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史。

第三节跨文化交际研究(学时)了解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基本内容和重要内容。

1、了解英国人的构成,以及英国文化及其文化的演进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1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作用1.2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1.3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机遇第二单元:文化差异与意识2.1文化的定义和特征2.2文化差异的原因和表现2.3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第三单元: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1语言的定义和作用3.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3语言的文化差异和应对策略第四单元:非语言交际与文化4.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和类型4.2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4.3非语言交际的意义和应用第五单元:跨文化沟通技巧5.1有效倾听与观察5.2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5.3解决跨文化沟通中的问题和冲突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

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活动表现等。

2.课堂作业:包括课后练习、案例分析报告等。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参考教材:3. Bennett, M.J. (1993). 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R. M. Paige (Ed.), 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pp. 21-71).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教学大纲制定者:XXX教授。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本科适用专业:英语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1二、课程教学要求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

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2化的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

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

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学时)3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二)Discovering Problems: Slim Is Beautiful?(三)Debate(四)Reading II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五)Writing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Identifying Difference: How We Address Each Other(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Stumbling Block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 Further Reading II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VillageUnit 2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4(一)Reading I What Is Culture.(二)Fill-in Task(三)Sharing Knowledge: More About Culture(四)Writing(五)Reading II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六)Discovering Problems: Misreading Commercial Signs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Identifying Difference Communicating Effectively(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Understanding Culture2. Further Reading II Essentials of Human CommunicationUnit 3 Cultural Diverse(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Different Lands, Different5Friendships(二)Cultural n formation: American Friendship(三)Survey(四)Identifying Difference :Family Structure(五)Reading II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Cultures(六)Interview(七)Sharing Knowledge: Confucian Cultural Patterns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Intercultural insight2. Translation(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Cultural Dimensions2. Further Reading II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s6Unit 4 Language and Culture(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How Is Language Related to Culture(二)Fill-in Task(三)Group Work(四)Identifying difference: Kinship Terms and Mores.(五)Reading II Language-and-Cultu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六)Survey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Discovering Problems: Translating Across Languages2. Translation3. Case Study: Cases 13-16(二)教学难点:71. Further Reading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2. Further Reading II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Unit 5 Culture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of Conversation(二)Fill-in Task(三)Identifying Difference: Compliment Response(四)Interview(五)Reading II The Way People Speak(六)Group Work(七)Cultural Information: Making Telephone Calls二、重、难点提示8(一)教学重点:1. Intercultural insight2. Translation3. Case Study: Cases 17-20(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Cross-Cultural Verbal Communication Styles2. Further Reading II Preferenc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Verbal CodesUnit 6 Cultur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An Overview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二)Matching Task(三)Observation Task(四)Sharing Knowledg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9Touch(五)Reading II Gender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Identifying Difference: Posture and Sitting Habits2. Cultural information: How the Japanese Communicate Nonverbally3. Translation4. Case Study: Cases 21-24(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Functions of NonverbalCommunication2. Further Reading II Sounds and SilencesUnit 7 Time and Space Across Cultures (4学时)一、教学内容10(一)Reading I The Heartbeat of Culture(二)Identifying Difference: What's the Rush?(三)Group Work(四)Intercultural insight(五)Reading II The Language of Space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Cultural information: Home in Various Cultures2. Sharing Knowledge: Cultures Built Into the Landscape3. Translation4. Case Study: Cases 25-28(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Cultural Conceptions of Time2. Further Reading II German Use of Space11Unit 8 Cross-Cultural Percep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French Leave and Dutch Courage(二)Fill-in Task(三)Cultural information: Who Is Gaijin?(四)Survey(五)Reading II Ethnocentrism and Ethno relativism(六)Discovering Problems: Tile Image(七)Group Work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Sharing Knowledge: Culture and Perception2. Translation3. Case Study: Cases 29-32(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Behaviors That Separate Us122. Further Reading |1Stereotype and PrejudiceUnit 9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Adapting to a New Culture(二)Discovering Problems: Chinese Students Abroad(三)Reading II Overcoming Ethnocentrism inCommunication(四)Group Work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Identifying Difference: Little Things Where They Differ2. Debate3. Translation4. Case Study: Cases 33-36(二)教学难点:131. Further Reading I Sojourner Adaptation2. Further Reading II Developing Mindfulness七、学时分配14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成绩评定:笔试占70%,平时考核(出勤、作业,测验,课堂表现)占30% 。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引言:《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有着重要意义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挑战。

本教学大纲旨在修订原有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课程目标:1.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礼仪。

3.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

4.了解不同文化在商务、教育和社交等领域的影响。

5.提高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a.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范围。

b.分析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意义。

c.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2.文化差异的认知a.介绍文化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b.分析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

c.比较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和非语言交际。

3.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a.介绍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b.探讨有效的交际策略和技巧。

c.培养学生的非言语交际和倾听技巧。

4.跨文化冲突与解决a.分析跨文化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b.介绍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c.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解决冲突的能力。

5.文化影响与应用a.介绍不同文化在商务、教育和社交等领域的影响。

b.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独特性。

c.讨论如何在不同文化场景中合理应用文化差异。

6.跨文化适应和文化敏感性培养a.介绍跨文化适应的重要性和方法。

b.探讨培养文化敏感性的途径和技巧。

c.组织跨文化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和教学软件引入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案例。

2.讨论和演练: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策略。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4.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跨文化交际的经验和故事。

5.实践活动:组织跨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挑战。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河南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_____ 跨文化交际_________ 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专业:_____ 英语语言文学________ 学制:________ 4 ____ 年____________ 所属系部:________ 外语系______________ 制订日期:_2012—年_4—月_15 日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编制二0—二年四月十日河南工程学院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英文名称:跨文化交际,In tercultural Commu nicati on课程编码: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英语本科学时数:_32_;其中:讲课学时:_16_ ;实验学时:_16_ ;学分数:2_ ;编写人:_靳爱心审定人:_屈平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第3学期开设,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及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对当代世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形成和发展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宽容以及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灵活性,提高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培养学生与英语本族人通过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浅easy、宽wide、精elite 、新new、用useful ”的教学思想。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提高外语的理解能力,在与英语本族人交流时准确深刻地理解对方和得体地表达自己。

同时,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训练语言基本功,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掌握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特征。

2 •了解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种因素。

3 •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等。

4. 对语言与跨文化研究的有关理论有初步的了解;5 •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异同的比较,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跨文化交际是指在多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增进国际间的理解与友谊。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1.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2.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培养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4.增进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欣赏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1.文化概论a) 文化的定义和特点b) 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c)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和重要性2.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a) 文化差异的原因和表现形式b) 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误解c) 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3.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a) 尊重他人的文化和价值观b) 适应不同的礼节和行为准则c) 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4.误解和歧视a) 语言和行为的误解b) 非理性的偏见和歧视c) 打破误解和歧视的方法和策略5.跨文化交际的实践a) 跨文化团队合作b) 跨文化销售与市场营销c) 跨文化外交与国际关系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教师通过讲解理论和案例,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问题;3.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思考和理解;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5.案例研究:学生将选择一个真实的跨文化案例,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参与度和小组合作等;2.课堂作业: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案例分析等;3.个人报告:学生需选择一个跨文化交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4.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原理和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社交礼仪的实用性课程, 包括礼仪的概论、社交礼仪、涉外礼仪以及不同场合的礼节和规范。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相关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1、通过对现代礼仪以及外事礼仪和商务礼仪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人们在不同场合的得体的举止,学会如何有效地展现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2、体现出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

能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五、教学内容Unit 1Language Tools: Suggesting PossibilitiesEncounter: The Taxi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Projected Cultural Similarity六、教学安排该课程每周32学时,16周,16学时为课堂授课教学时间,14学时为课内实验教学时 间,2学时为期末复习答疑。

建议教学进度如下:难点内容: Ethnocentrism 教学内容: Unit 5, Unit 6 第7, 8章 Dealing with Conflict (支撑课程目标1、2、3)重点内容: K'ar Stories 难点内容: Dealing with Conflict 教学内容: Unit 7, Unit第9, 10章 Friendship Pa tterns (支撑课程目标4、5)重点内容: Friendship Patterns 难点内容: Friendship Patterns 教学内容:Unit 9, Unit 10第1, 2章Intercultural Communica tion and Understanding Wes terners(支撑课程目标1、2、3)重点内容: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Cultures 难点内容: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Cuiturcs教学内容: Unit 1, Unit第3, 4章 Generalizations and stereotypes (支撑课程目标1、2、3)重点内容: Di fference in Rank and Power 难点内容: Difference in Rank and Power教学内容: Unit 3, Unit 4第5, 6章 Conformity in Wes torn Cui turcs (支撑课程目标4、5)重点内容:li'osterncrsUnit 1Language Tools: Suggesting PossibilitiesEncounter: The Taxi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Unit 6Letter To Fran: CarsFran's Response: CarsCulture Difference Reading: Family Relationship in the USUnit 7Language Tools: Acknowledging Other Points of ViewEncounter: The English ClubT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Tn^groups and Out-GroupsUnit 7Letter To Fran::CriticsFran's Response: CriticsCulture Difference Reading: In / Out-Groups i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Unit 8Language Tools: Conceding a PointEncounter: Borrowi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War StoriesUnit 8Letter To Fran::ExceptionsFran's Response: ExceptionsCulture Difference Reading: Dealing with ConflictUnit 9Language Tools: Checking and ClarifyingEncounter: Left out of the Conversation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War StoriesUnit 9Letter To Fran::An American FriendFran's Response: An American FriendCuiture Difference Reading: Friendship Patterns七、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无课内实验内容。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导言:跨文化交际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日益频繁和紧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和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互动。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2. 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

3. 培养学生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文化意识和认知- 教学内容:- 介绍不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探讨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

2. 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教学内容:- 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 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的技巧。

- 教学方法:- 结合真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

- 利用录像和音频材料进行听力和口语练习。

3. 文化冲突的解决- 教学内容:- 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和误解。

- 探讨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和策略。

- 教学方法:- 开展小组讨论和团体项目,鼓励学生共同探寻解决方案。

- 分析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

4. 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教学内容:- 学习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和策略。

- 讨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 教学方法:- 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提供实践机会。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交际方式,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估- 监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 按照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等因素进行评估。

2. 书面作业评估- 布置书面作业,包括文化分析和跨文化交际方案设计。

- 根据作业的内容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

3. 期末考核- 设计综合性的跨文化沟通项目,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在跨文化环境中遇到的挑战,并在国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主要文化概念和理论,包括文化维度、文化价值观等。

2. 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文化沟通、文化适应等。

3. 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文化智慧。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国际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课程安排1.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2. 课程学时:36学时3.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4. 主要内容:- 文化概念和理论-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 文化差异分析与比较- 文化冲突与解决- 跨文化沟通技巧- 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 跨文化合作案例研究四、评估方式1. 期中考试2. 课堂表现3. 作业4. 期末论文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跨文化交际》2. 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全球商务交际实务》 - 《国际文化比较》六、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师将由具有丰富跨文化交际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七、总结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文化广度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愿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我跨文化交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ENGL2046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俄英双语、法英双语学生开课学期:英语第6学期、双语第8学期学分:2 学分主讲教师:指定教材:《跨文化交流入门》,浙江大学出版社,许力生主编,2004年。

《文化与交际》,暨南大学出版社,胡穗鄂编。

教学目的: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

江、浙、沪地区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

跨文化交际现象已经成为苏州本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在众多的跨文化交际中,一些人员出现文化误解,或者表现出不自信,降低了交际的效益,直接的后果往往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

苏州大学作为本地的人才高地,有责任、有条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们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文化、教育、经济活动,我们的课程也应适应这社会需要,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情感的开放和技能的培养形成以自我文化又和他国文化保持一定距离的跨文化意识,也就是说一种能以局外者的眼光看待自己文化的能力;局内者的眼光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对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怀有好奇、开放和宽容的态度。

从而在国际交往中提高交际的效益,提升个人的自信心。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学期作业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法综合进行教学。

课堂语言为英语。

采用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探讨理论。

参插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的活动方式,进行情景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发表观点。

另外有录音、录像供学生观摩讨论。

学期作业的形式是一篇千字以上的论文,内容是运用学到的某些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对现实生活案例、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阐释、分析、比较和反思。

学生必须自己选题、规划。

文章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教师的工作是建议、修改、监督和评估,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完成学期论文。

该课程有两个网站:一个是在外国语学院服务器上的课程资源网站,网站上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度表、备课教案,另设有通知板、网上跨文化交际咖啡俱乐部、学习工具等帮助学生完成科目的服务性网站。

另一个网站是新浪博客上的学期作业网站。

所有学生的学期作业从开题、大纲创建开始,就直接与课程教师、同班同学见面。

所以,学生论文的完成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地修改、同学建议、学生本人反馈、修正的过程,直至最后作业完成。

此外,该课程联系了国外大学跨文化交际专业的师生,进行网络实时联合授课,每学期四次,让师生们有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体验。

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发挥教师的主动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外语专业人才。

考试方式:学期论文(70%)(课本内容)+平时成绩(30%)(上课讨论发言、出勤率、网上参与率)第一课Communication in Global Village课时:第一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第一节What is communication?The era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Discovering problem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in today’s world思考题:1.What kind of problems are people likely to have when they visit a foreign country?2.What changes have occurred to people’s way of life in modern era?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lead to these changes?第二课课时:第二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Communication definitions第一节A wide-angle view of communicationDefining communication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Understanding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思考题:1.Why does the author say a global village is technologically feasible now?2.What are the essential ingredients of communication? What kind of function does each servein the communicative process?第三课课时:第3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第一节Communic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Introduction to culture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the crucial link思考题:1.What does the term ‘culture’ or 文化usually mean to you?2.What kind of human behavior may cause misunderstanding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四课课时:第4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Avoiding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第一节Aspects of culture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Cultural differencesCultural dimensions思考题:1.Why is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mportant and useful?2.How is the mainstream American culture different from other traditional cultures, such aseastern cultures?第五课课时:第5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Cultural differences第一节Cultural valuesModels of culture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Cultural appropriateness思考题:1.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appropriate way we should treat our foreign friends?2.What differences are there between the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friendship and theAmerican one?第六课课时:第6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Introduction to the American culture第一节The basic unit of society: the individual or the collectiv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Language and its cultural influence思考题:1.Do cultural distance and geographical distance coincide?2.Does contact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necessarily increase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第七课课时:第7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Hypothe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第一节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Interactions between word, meaning and culture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We are at the mercy of our language思考题:1.How does the language we use influence our perception and our view of the world?2.Have it ever occurred to you that you may have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language youuse?第八课课时:第8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Different linguistic backgrounds第一节Misunderstandings resulted from language translation problemsMisunderstandings in communications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思考题:1.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eaning of the Japanese proverb “the nail that sticks up will bepounded down”? Do you have a similar saying in Chinese?2.Find a Chinese poem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ed version. Compare the translated version withthe original one.第九课课时:第9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第一节Achieving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Language shapes our thought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Problems in translation思考题:1.What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are people likely to encounter?2.Why are direct translations difficult in some cases? What can we do about it?第十课课时:第10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Culture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第一节Verbal patternsConsiderations in acquiring a new language in addition to its grammar, pronunciation and spelling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Verbal pattern differences思考题:1.Do you think you can always talk about anything you know and in any manner you prefer?2.After years of learning English, do you still have any difficulty talking with English-speakingpeople?第十一课课时:第11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Cultural attitudes toward verbal communication第一节Attitude toward verbal communication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people with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verbal behavior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Western attitudes towards verbal communication思考题:1.Why do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tend to be more direct and explicit in communicationthan people of East Asian countries?2.What misunderstanding may arise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ith different attitudestoward verbal behavior?第十一课课时:第11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Communication is culturally relative第一节The impact of Confucianism on communicationTypes of communication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Differences in the Eastern and American communication思考题:1.Is talking more or less a cultural matter as well as a personal preference?2.How should we behave when we are listening to others?第十二课课时:第12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Cultur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第一节The silent language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culture?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The Chines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思考题:1.How do you use the nonverbal means to communicate in everyday life?2.Are there any cultural or sub-cultural differences you have ever noticed in your experiencesof communication?第十三课课时:第13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Some nonverbal behaviors in different cultures第一节Nonverbal behaviorsLaughter and embarrassment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Black walk and Japanese bow思考题:1.Why i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mportant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Can you illustrate how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reveal basic cultural trait?第十四课课时:第14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Functions of nonverbal behavior in communication第一节Functions of nonverbal behaviorMeans for communication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Roles tha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lays思考题:1.Are you accustomed to being hugged by other people? Do you like it?2.Is there any cultural behavior acceptable in one culture and not completely unacceptable inanother?第十五课课时:第15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Time and culture第一节The heart beat of cultureCultural conceptions of time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Patterning of time in different cultures思考题:1.Is time everything in our life?2.Are you mainly past-oriented, present-oriented or future-oriented?第十六课课时:第16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Generation gap in communication第一节World War II and generation gapLiving generations of Americans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The disappearing generation gap?思考题:1.Have you had the experiences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of older ages?2.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are confronted with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第十七课课时:第17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第一节Rapport-talk and report talk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communication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Miscommunication思考题:1.What are the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s?2.How do men and women usually talk and why do they talk so differently?第十八课课时:第18周,共2课时教学内容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第一节Cultural views toward managementCross-cultural negotiation第二节Cases for discussionThe globalization of business思考题:1.What should business persons do if they want to be successful in international trade?2.Does globalization mean that lo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no longer count in today’sinternational business exchanges?参考书目Adler, P. S. 1975. The transition experience: An alternative view of culture shock.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5(4), 13–23.Bhawuk, D. P. S., & Brislin, R. 1992.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using the concept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6, 413–436.Birdwhistell,Ray. 1970. Kinesics and Contex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Bochner, S. 1994.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self concept: A test of Hofstede’s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distinc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5, 273–283. Daly, J. A., Vangelisti, A. L., & Daughton, S. M. 1987. The nature and correlates of conversational sensitivity.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 167–202.Davis, P. and Pearse, E. 2000.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M. and Johnson, C.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umperz, J. J.,&Hernandez-Chavez, E. 1972. Bilingualism, bidialectalism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C. B. Casden, V. P. John, & D. Hymes (Eds.), Functions of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pp. 84–104).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Holland, D., & Quinn, N. (Eds.) 1997. Cultural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ramsch, C. 1994.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dis,D. and Bhagat, R.S. (Eds.) 1996.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Snow, D. 2004. Encounters with Westerners: Improving Skills in English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Tarone, E. and Yule, G. 1999. Focus on the Language Learn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eves, R. 1992. American Journe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范征.2004. 跨文化管理: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平衡.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顾家祖、陆升.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许力生. 2004.跨文化交流入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徐力生. 2oo4.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宗炎. 1993. 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王宗炎. 1998. 英语与英国文化.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执笔人:2009年11月1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