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_胡寿松__第四章根轨迹法ppt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 第4章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  第4章

s 令s a=s z1 s z2 s p1 s p2
代入标准形式:
s zm
s pn
nm
s a
K *
(n m) s a (2l 1)
(2l 1) s a (l 0,1, 2,..., n m 1) ( n m)
(s z )
i 1 n i
m
K
*
sm
(s p )
j 1 j
1
sm
zm z1 z2 (1 )(1 ) (1 ) s s s pm p1 p2 (1 )(1 ) (1 )( s pm 1 ) s s s 1 * 0( K * ) K
180 2l 1 a 60,180,300(60) nm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坐标为:
a
p z
i 1 i j 1
n
m
j
nm

0 (1) (2) 0 1 30
• (4)实轴上的根轨迹: • 在s平面实轴上[0,-1]和[-,-2]线段上存在根轨 迹。
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夹角:
( 2l 1) a nm
l 0,1,2,, n m 1
规则5: 实轴上的根轨迹
在实轴上任取一点,若在其右侧的开环实极点与开环实零点 的总数为奇数,则该点所在线段构成实轴上的根轨迹 j
z1 p2 z2
(s z1 ) (s z2 ) (s p1 ) (s p2 ) (2l 1)
规则4:根轨迹的渐近线
s a
n j 1 m
nm
snm (n m) a snm1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根轨迹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根轨迹课件

幅值条件
s z
i 1
Hale Waihona Puke mi s p
j 1
n

j
1 Kg
Kg=0
(s p ) 0
j 1 j
n
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
Kg=∞
(s z ) 0
i 1 i
m
根轨迹终止于开环零点
根轨迹分支数 • n阶系统的根轨迹有n条分支
s z
i 1
m
i
s p
j 1

-p3

j4
K1 G( s) H ( s) s( s 4)( s 2 4s 20)
规则1、2、3、4 根轨迹对称于实轴, 有四条根轨迹分支,分别起 始于极点0,-4和-2±j4,终止 于无限远零点。 实轴上0~-4区段为根轨迹. 相角条件 -p3、-p4的连接线为 根轨迹
-p2
s1 z1 ( z1 p1 )(z1 p2 )
s2 z1 ( z1 p1 )( z1 p2 )
7.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1)

出射角:根轨迹离开复数极点处的切线方向与实轴 正方向的夹角 入射角:而进入开环复数零点处的切线方向与实轴 正方向的夹角
7.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2)
i 1 i 1
每对共轭复数极点所提供的相角 之和为360°; s1右边所有位于实轴上的每一个极 点或零点所提供的相角为180°;
ⅹ ⅹ
-p3 s2
-p4

-θ -z1


-p2 s1

-p1
σ
s1左边所有位于实轴上的每一个极
点或零点所提供的相角为0°。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第四章根轨迹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第四章根轨迹分析法

G k(s)
, 例 4 6 s1 s 0 P ' ) 0.3333 (s 0 s(s 1)(s 2)
2
Kg
P(s 0 )
已 求 : P(s) 3s 6s 2, P(-1) -1 0,P(0) 2 0,故 实 轴 [ 1,0]段 必 有 分 离 点 . 另 在 [ 1,0]区 段 : P (s) 6s 6 0,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一、二、三、四)
CASE.SCUT
五.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根轨迹区 θ 180 (2k 1) , 段其右方实数极点个数、实数零 nm n m 点个数总和应为奇数; ( p j ) ( zi ) 六.根轨迹的渐近线: j 1 i 1 当n>m,Kg→∞时,有n-m条根轨迹 σ a nm 分支沿着与正实轴夾角θ, 截距为式中k 0,1,2, ,n m 1 σa的一组渐近线趋于无穷远处:
2.幅值条件 求K g
: s 2的K g
(s p )
j
n
(s z )
i i1
j1 m
s 2 p1 s 2 p 2 0.5 j 0 0.5 j 1 1.118 1.118 1.25
利用MATLAB进行控制 系统分析 四绘制根轨迹图 例4-27.exp412140.m num=1;den=[1 5 8 6 0];
s平面上满足相角条件 方程的一切点, 都是 对应不同K g 值的闭环特征根, 即根轨迹, 所以 相角条件是确定根轨迹的充要条件。

CASE.SCUT §4-1-4幅值条件方程和相角条件方程的应用 例4-2,例4-3
1.相角条件 求根轨迹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版第4章根轨迹法课件35页PPT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版第4章根轨迹法课件35页PPT

令 dK 1 0
ds
s2 2s2 K1 s2 s24s20
求得 s10.58(舍6去)
s23.414
7
(2)
m
1
n
1
i1 szi j1 spi
因为
P (s ) Q (s ) P (s ) Q (s ) 0

P(s) Q(s) P(s) Q(s)
d
d
[lnP(s)] [ln Q(s)]Βιβλιοθήκη dsIm a倾角。
s1
pa
在根轨迹曲线上取试验点s1,与
复极点-pa的距离为 。 当 0时,可近似地 认为s1在切线上,切线
3 p3
1 z1
1
0 p1
Re
的倾角就等于复极点的
p2
出射角。
2
1 (a 1 9 0 3 ) 1 ( 8 2 k 0 1 )
所以 a 的出射角:
a18 (2 0 k1)1(190 3)
d[G1(s)H1(s)]0 或
ds
d[G(s)H(s)]0 ds
以上分析没有考虑 K1 0 (且为实数)的约束条件,所以只有满 足 K1 0的这些解,才是真正的分离点(或会合点)。
2
例: 设系统
R(s)
K1(s 2) s2 2s 2
C(s)
试求该系统根轨迹在实轴上的会合点。
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9
Im
复杂情况用试探法。
在-2-3之间存在一个分离点。
3
2 1
0 Re
1 1 1 1 s1 s s2 s3
s2.4
1 ? 1 1 1
2 .412 .4 2 .42 2 .43
0.715 1.247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 根轨迹法PPT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 根轨迹法PPT

第二节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方法
四、根轨迹的渐近线
趋于无穷远处的根轨迹的渐近线 由下式确定 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 +(2k+1)π K= 0,1,2,3 θ= n-m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σ=
pj zi ∑ ∑ i =1 j=1 n-m
n m
第二节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方法
例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确定 系统的根轨迹图。 Kr G(s)H(s)= s(s+1)(s+2) 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 : jω 解: 1)开环零、极点: +(2k+1)π O+ O p =-3 p =0 p =-2 + 180 60 = , θ= 1 3 2 3 p2 60 p p3 2 )实轴上的根轨迹段: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 0 1 -1 -2 p ~ p1~p-1-2 3 -1 = σ= 2 3 n-m= 3 3 4)根轨迹的渐近线: )系统的根轨迹
‫ב‬-
‫ב‬
‫ב‬
‫ב‬
第二节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方法
2) <T (1)开环零、极点分布 1 1 p1=0 p2=T z1= (2) 实轴上根轨迹段 p1~p2 z1~-∞ ‫ב‬ ‫ב‬

z1
1 ‫ב‬p2 1 -T p
1 0
(3)系统的根轨迹
p1和p2为根轨迹 的起点 Z1和-∞为根轨迹 的终点
第二节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方法
五、根轨迹的分离点和会合点
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在 S 平面上的重合 闭环特征方程式: K B ( s)+A(s)=0 r 注意:只有位于根轨迹上的重根才是 点称为根轨迹的分离点或会合点。 重根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式 分离点或会合点。 一般将根轨迹 KrB'(s)+A'(s)=0 KrB(s)+ A(s)=0 若不在根轨迹上的分离点或会 离开实轴进入复平面的点称为分离点 即 A'(s) 合点应该舍去。 dB ( s ) dA ( s ) 离开复平面进入实轴的点称为会合点 Kr =K + =0 B'(s) ds ds r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解上式得 Kr B(s) G H((s A (s)B' s)= )=A' A((s s))B(s)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根轨迹法(管理PPT)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根轨迹法(管理PPT)

根轨迹法的优化建议
结合其他方法
将根轨迹法与其他分析方 法(如频率响应法)相结 合,以获得更全面的系统 性能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开发软件工具
开发专门用于根轨迹分析 的软件工具,以提高分析 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实践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加强根轨迹 法的应用,通过实践不断 优化和完善该方法。
05
CATALOGUE
根轨迹法与其他控制方法的比较
根轨迹分析的实例
假设一个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 (s+1)(s+2)/(s^2+2s+5),对其进行 根轨迹分析。
分析根轨迹图,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动态性能和系统参数的影响。
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绘制出根轨迹图 ,并标注出系统的极点和零点。
根据根轨迹图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例如调整开环传递函数的增益参数, 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对于非线性系统,根轨迹法可能无法给出准确的描述和分析。
04
CATALOGUE
根轨迹法的改进与优化
根轨迹法的局限性与挑战
参数敏感性
根轨迹法对系统参数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可能导致根轨迹的剧 烈变化,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无法处理非线性系统
根轨迹法主要适用于线性系统,对于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存在局限性 。
计算复杂度较高
和设计。
对于具有特定性能指标要求的系统,如 快速响应、低超调量等,可以根据系统 特性和性能要求选择适合的控制方法,
如状态反馈控制器等。
06
CATALOGUE
根轨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根轨迹法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根轨迹法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于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通过绘制根轨迹图,可以直观地 了解系统性能的变化,如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超调量等。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课件__胡寿松版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课件__胡寿松版

• 课件11 、12 、13是直接在结构图上应用梅逊公式,
制作者认为没必要将结构图变为信号流图后再用
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
2
说明3
• 课件17~30为第三章的内容。
• 课件17~19中的误差带均取为稳态值的5%,有超 调的阶跃响应曲线的上升时间为第一次到达稳态 值的时间。
• 课件20要讲清T的求法,T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R(s)
E(SG)GG3(33s(()ss))
RR(Rs(()ss)) EE(ES((S)S))
P2= - G3G2H3
GGG1(11s(()ss))
△2= 1 P2△2=?
HHH1(11s(()ss))
G1(s)
NNN((s(ss)))
G2(s)
GGG2(22s(()ss))
CCC(s(()ss))
ess=
A
k lim
s→0
s2·
k sν
31
a
取不同的ν 稳态误差
静态误差系数
R·1(t) V·t At2/2 R·1(t) V·t At2/2
R
0型 1+ k
∞∞
k 00
Ⅰ型 0
V
k


k0
Ⅱ型 0
0
A
k
∞ ∞k
小erss(=结t)=1R:+·1(23tRl1si)→m0KKKskpvaν===???ess=表r中(tl非)误si啥→=m单V0差V时s·位·为t能反s无k用ν馈穷表怎e时么格ss=办系?r?统(tl)s还i→=mA0A稳st22定/·232吗skν?
6
飞机示意图
给定电位器
反馈电位器
7
给 θ0 定

自动控制原理_胡寿松_第四章ppt

自动控制原理_胡寿松_第四章ppt

f
l
(s zi ) (s z j )
G(s)H(s) K*
i 1 q
j 1 h
(s pi ) (s pj )
i 1
j 1
K*

K
* G
K
* H
称为开环系统根轨迹增益。
14
3. 闭环零、极点与 开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
对于有 m 个开环零点和 n 个开环极点的系统, 必有 f+l=m 和 q+h=n 。则 :
bm1s bm an1s an
当 K * , s 时有 G(s)H(s) 近似为:
K* G(s)H(s) snm (a1 b1)snm1
32
由根轨迹方程: G(s)H(s) 1 得:
snm (1 a1 b1 ) K *

s(1
2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1948年,W·R·伊凡思在他的一篇论文 “控制系统的图解分析”中提出了在复平面上 由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 这就是根轨迹法。当开环增益或其它参数改变 时,其全部数值对应的闭环极点均可在根轨迹 图上简便地确定,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
i 1
j 1
nm
31
证明:渐近线可以理解为|s|很大时的根轨迹,故其 必对称于实轴。
m
由于:G(s)H(s) K*
j 1 n
(s (s
zj) pi )

K*
sm sn
b1sm1 a1sn1

i 1
n
式中: a1 pi i 1
m
b1 z j j 1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根轨迹小结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根轨迹小结课件

绘制根轨迹的条件
存在开环传递函数
01
根轨迹的绘制需要知道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参数可调
02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中的参数必须是可调的,以便观察不同参
数值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无闭环零点
03
根轨迹的绘制要求系统没有闭环零点,即系统的闭环极点必须
是实数。
根轨迹的分类
根据参数变化情况分类
可以分为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周期性和非单 调性根轨迹。
无法分析多输入多输出系 统
根轨迹分析方法只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需要采用其他方
法进行分析。
04
CATALOGUE
根轨迹的拓展知识
多变量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根轨迹分析在多变量系统中,可以用于研究系统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 系。
通过绘制多变量系统的根轨迹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系统各极点、零点的 变化情况,进而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在多变量系统中,根轨迹分析可以帮助确定系统参数的最优配置,以实现 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
非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对于非线性系统,根轨迹分析同样适用,但需要采用适当的坐标变换或状态反馈方法将非线性系统转 化为线性系统进行处理。
非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如饱和、死区等,以及这些特性对系统稳 定性和性能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高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总结词
高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相对复杂,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 极点、零点和增益等参数。
详细描述
高阶系统是线性控制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其根轨迹 分析需要考虑系统的极点、零点和增益等参数。通过绘 制高阶系统的根轨迹图,可以帮助设计者了解系统性能 的细节,并找到最优的系统参数配置。在进行高阶系统 根轨迹分析时,需要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计算和绘 图。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胡寿松ppt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胡寿松ppt

求模求角例题
78.8o -1.09+j2.07
66.27o
2.26 2.112.072
-2 -1.5 -1
模值条件与相 角条件的应用
92.49o
2.61
127.53o
-0.825
=0.466
ω n=2.34
s1=-0.825
0.5
s2,3= -1.09±j2.07
K*=
2.26×2.11×2.61 = 6.0068
s4+5s3+7s2+5s+6=0
特征根时会出现零行
劳 s4 1 7 6
② 由零行的上一行构成 辅助方程:
s3 51 51
思 s2 61 61
s2+1=0
对其求导得零行系数: 2s1
表 s1 02
继续计算劳斯表
s0 1
劳斯表出现零行
1 2
出劳系斯 现统表零一何行定时怎不会么出办稳现?定零行?
第一列全大于零,所以系统稳定
24
二阶系统单位
阶跃响应定性分析 Φ(s)=
ωn2 s2+2 ωns+ωn2 2
j
- >1
1
= S1,2 T2
1
ωT1 n
j±ωn √
2 - 1=1
j 0
0
0 j
t
t
= - h(=t) 1 1 +
e = + eω = STT211,过2 1T阻1 尼
T1 T2
T2
n
1
-ωhn(t)= 1 -(1临+ω界n阻t)尼0e-ω tn
△1=1
△2=1+G1H1
G4(s)

第4章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胡寿松..

第4章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胡寿松..

2.零极点表示法主要用于根轨迹分析中。
2018年10月5日
EXIT
第4章第7页
开环有两个极点:
开环没有零点。 闭环特征方程为:
p1= 0, p2=-2
D(s) = s2 +2s + Kg = 0
解得闭环特征根(亦即闭环极点)
s1 1 1 K g , s2 1 1 K g
s2 : 0 (s2 p1 ) (s2 p2 ) (116.6 ) (63.4 ) 180
满足相角条件, s2在根轨迹上。
2018年10月5日 EXIT 第4章第16页
(2). 用幅值条件确定kg的值
Kg
s p sz
i 1 j 1 m
n
j

180 2k 1 180 2k 1 nm 3
-5
θ1
-2 -1 0
σ
k时, 0 k 时, 1 1 60 2 180 当 ;当 ;当 根轨迹的起点和三条渐近线如图4.4所示。
s p1 s p2 s z1 s z2
s pn s zm

各开环极点至测试点向量长度之积 各开环零点至测试点向量长度之积
i
例:求上例中根轨迹上 解:
s2 (0.5, j1) 点对应的Kg 。
K g s2 p1 s2 p2 0.5 j 0 0.5 j 1 1.118 1.118 1.25
EXIT
第4章第10页
由上述分析过程可知,系统的根轨迹分析的意义在于:
由较易获取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分析闭环极点的性质,从而, 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进行分析。 但是,试探法不是绘制根轨迹的最合适方法,而且也 太费时间。对于高阶系统,用这种解析的方法绘制出系统 的根轨迹图是很麻烦的。实际上,闭环系统的特征根的轨 迹都是根据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特征根的关系,以及已知 的开环极点和零点在根平面上的分布,按照一定的规则用

根轨迹法(自动控制原理)ppt课件

根轨迹法(自动控制原理)ppt课件

零点处根轨迹的走向,稍远一点就不起作用了。
显然,位于实轴上的两个相邻的开环极点之间一定有分离 点,因为任何一条根轨迹不可能开始于一个开环极点终止 于另一个开环极点。同理,位于实轴上的两个相邻的开环 零点之间也一定有分离点。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第4章 根轨迹法
规则6:根轨迹的分离点
❖ 当从K零变到无穷大时,根轨迹可能出现先会合后分离, 这样的点称分离点。分离点对应重闭环极点。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第4章 根轨迹法
➢ 用根轨迹法分析控制系统时,主要是研究系统的一个可调 参数的变动对系统闭环极点的影响,而最常见的可调参数 就是开环增益K。
➢ 如果令G(s)=KG0(s),显然K的变动只影响幅值条件,不影响 相角条件。也就是说,根轨迹上的所有点都满足相同的相 角条件且不受K值变动的影响,但其幅值与K 值有关。所以, 绘制根轨迹可以这样进行:
可见,根轨迹可以清晰地描绘闭环极点与开环增益K之间的 关系。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第4章 根轨迹法
2.根轨迹的基本条件
❖ 考察图示系统,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Y(s) G(s) R(s) 1 G(s)H(s)
闭环特征方程为:
1 G(s)H(s) 0
➢ 因为根轨迹上的每一点s都是闭环特征方程的根,所以根轨 迹上的每一点都应满足:
➢ 2)图解加计算画准确图。此方法不仅繁琐,精度也差,在 实际应用中已逐步淘汰。
➢ 3)计算机绘制精确图,目前主要指用Matlab工具绘制根轨 迹图。它准确快捷,短时间内可以对多个可调参数进行 研究,能够有效地指导设计与调试。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第4章 根轨迹法
1.开环零极点与相角条件
❖ 以开环增益K为参变量的根轨迹,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 根轨迹,为了便于区别将其称之为‘典型根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根轨迹法
§4-1
§4-2 §4-3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
学习指导与小结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1.1 根轨迹
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质取决于闭环传递函数。只要求解
出闭环系统的特征根,系统响应的变化规律就知道了。但 是对于3阶以上的系统求根比较困难。如果系统中有一个可 变参数时,求根就更困难了。
闭环特征根s1,s2是Kg函数, 随着Kg的改变而变化。 j
(1) Kg= 0:s1 = 0,s2 = 2,是根迹的起点(开环极点),用“”表
(2) 0 < Kg< 1 :s1 ,s2 均是 负实数。 Kg s1 ,s2 。 s1从坐标原点开始沿负实轴 向左移动; s2从(2,j0) 点开始沿负实轴向右移动。
式中,K为系统的开环比例系数。 Kg = 2K 称为系统的开 环根轨迹增益。 Kg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s ) 2 s 2s K g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s2 + 2s + Kg = 0 求得闭环特征根为:
s1, 2 1 1 K g
示。
G s
Kg s ( s 2)
( s zi ) (s p j )
j 1 i 1 n
m

1 Kg
“-”号,对应负反馈, “+”号对应正反馈。
由于满足上式的任何s都是系统的闭环极点,所以当系统的结构
参数,如Kg在某一范围内连续变化时,由上式制约的s在s平面上描 画的轨迹就是系统的根轨迹。因此上式称之为系统的根轨迹方程。 根轨迹的幅值方程:
j
根轨迹与系统性能
1. 稳定性
当Kg从0 时,图中 的根轨迹不会越过虚轴进入 s右半平面,因此二阶系统 对所有的Kg值都是稳定的。
Kg Kg= 0
Kg=1
Kg= 0 0
2
1

如果高阶系统的根轨迹 有可能进入s 右半平面,此 时根迹与虚轴交点处的Kg 值, 成为临界开环增益。
2.稳态性能 开环系统在坐标原点有 一个极点,系统属于1 型系统, 因而根规迹上的Kg 值就是静 态速度误差系数Kv。如果给 定系统对ess 有要求,则对Kg 有要求,由根迹图可以确定 闭环极点位置的容许范围。
根据法则4,当开环传递函数中m < n 时,将有n m 条
根轨迹分支沿着与实轴夹角为a ,交点为a 的一组渐近
线趋于无穷远处,且有:
( 2k 1) a nm
(k = 0,1, … , n m 1)
a
p z
j 1 j i 1
n
m
i
nm
法则6 实轴上的根轨迹分布 实轴上的某一区域,若 2 其右边开环实数零、极点 个数之和为奇数,则该区 1 =0 域必是根轨迹。 z1 s1 “奇是偶不是”
j Kg=0 p1 j1 Kg A Kg z1 0

p2 Kg=0
分离点的性质:
1)分离点是系统闭环重根;
2)由于根轨迹是对称的,所以分离点或位于实轴上, 或以共轭形式成对出现在复平面上; 3)实轴上相邻两个开环零(极)点之间(其中之一可 为无穷零(极)点)若为根轨迹,则必有一个分离点;
证明:设零、极点分 布如图示:
j p2
1
p1 0

3
p3
在实轴上取一测试点s1 。
由图可见,复数共轭极点到实轴s1 点的向量幅角和为 2,复数共轭零点如此。因此在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时, 可以不考虑复数零、极点的影响。
s1 点左边开环实数零、极点到s1 点的向量幅角均为零, 也不影响实轴上根轨迹的幅角条件。 而s1 点右边开环实数零、极点到s1 点的向量幅角为。
j 1
n
( s z i ) ( s p j ) 2k
i 1 j 1
m
n
(4 7)
式中,k=0,±1,±2,…(全部整数)。 (4-6)通常称为180 根轨迹;(4-7)称作 0 根轨迹。 根据这两个条件,可完全确定s平面上根轨迹及根轨迹上任一 点对应的Kg值。幅角条件是确定s平面上根轨迹的充要条件,因此, 绘制根轨迹时,只需要使用幅角条件;而当需要确定根轨迹上各点 的Kg值时,才使用幅值条件。
变参数。
举例说明: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分析0 < K < ,闭环特 征根在s平面上的移动路径及其特征。
R(s)
+

K s(0.5s+1)
C(s)
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g K 2K G s s(0.5 s 1) s( s 2) s( s 2)
一定要写 成零极点 表达式
= 1 1 2 3 = (2k+1)
??
如果s1点满足幅角条件,则是根轨迹上的一点。寻找
在s 平面内满足幅角条件的所有s1 点,将这些点连成光滑
曲线,即是闭环系统根轨迹。
在1948年,伊凡思(W.R.Evdns)提出了用图解法绘 制根迹的一些基本法则,可以迅速绘制闭环系统的根轨 迹草图,在根轨迹草图的基础上,必要时可用幅角条件 使其精确化,从而使整个根规迹的绘制过程大为简化。
(3) Kg= 1: s1 = s2 = 1,重根。
Kg
Kg= 0
Kg=1
Kg= 0
0
2
1

(4) Kg >1: s1, 2 1 j K g 1
Kg
根据2阶系统根轨迹的特点,可以推得n阶系统,会有如下的 结论: (1)n阶系统有n个根,根轨迹有n条分支 ; (2)每条分支的起点 (Kg= 0)位于开环极点处; (3)各分支的终点(Kg )或为开环零点处或为无限点; (4)重根点,称为分离点或汇合点。 Kg
j
j
0

2
1
j 1 0

法则4 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始于系统开环极点, 终止于系统开环零点。
根轨迹上Kg= 0的点为起点,Kg时的点为终点。 证明:
M ( s) G( s) H ( s) K g N ( s) K g ( s zi )
i 1 m
(s p )
( s)
C ( s ) b0 R( s ) a 0
(s z
j 1 r
m
j
)
( s p ) ( s
i 1 i k 1
q
2
2 2 k k s k )
c( t ) A0 Ai e
i 1
q
pi t
Bk e k k t sin( dk t k )
j 1 j
n
1 + G(s)H(s) = 0
(s p ) K (s z ) 0
j 1 j g i i
n
m
当 Kg= 0 时,有 s = pj ( j =1, 2, … , n) 上式说明Kg= 0时,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就是开环极点。
将特征方程改写为:
1 Kg
(s p ) (s z ) 0
j 1 j i 1 i
n
m
当 Kg 时,有 s = zi ( i =1, 2, … , m) 所以根轨迹必终止于开环零点。 在实际系统中,开环传函中 m n ,有m 条根轨迹终 可以认为有nm 个无穷远处的开环零点。
点为开环零点处,另有nm条根轨迹的终点将在无穷远处,
法则5 根轨迹的渐近线
Kg
j
Kg= 0
Kg=1
Kg= 0 0
2
1

Kg
4.1.2 根轨迹方程
研究下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 C(s) R(s) +± G(s)
H(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C ( s) G( s ) ( s ) R( s ) 1 G( s ) H ( s ) 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D(s) = 1 ± G(s)H(s) = 0 或 G(s)H(s) = ±1
4-2 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180º 根轨迹的幅值方程:
根轨迹的幅角方程:
m n i 1 j 1
sz
i 1 n j 1
m
i
s p
1 Kg
j
( s zi ) ( s p j ) (2k 1)
(4 6)
在下面的讨论中,假定系统变化的参数是开环根轨迹增益Kg, 这种根轨迹习惯上称之为常规根轨迹。绘制常规根轨迹的基本方法 如下:
4.2.1
绘制180º 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法则1 根轨迹的连续性
由于根轨迹增益是连续的,根也是连续的,根轨迹当然也是连 续的。利用这一性质,只要精确画出几个特征点,描点连线即可 画出整个根轨迹。
法则2 根轨迹的对称性 由于闭环特征根是实数或者共轭复数,因此根轨迹是 关于实轴对称的。利用这一性质,只要绘制出实轴上部
如果s1 是根轨迹,则只有当零极点数目之和为奇数时, 才满足幅角条件: j
j i = (2k + 1) 即如果s1 所在的区域为 根轨迹,其右边开环实 数零、 极点个数之和必 须为奇数。
2
p2
1 =0
z1
s1 p3
1
p1 0

3
例4-1 设某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g G( s) H ( s) s( s 1)( s 5) 试确定系统根轨迹条数、起点和终点、渐近线及根轨迹 在实轴上的分布。 解:开环极点 p1= 0、p2= 1、p3= 5。 系统的根轨迹有三条分支,分别起始于系统的三个 有限的开环极点,由于不存在有限的开环零点,当Kg 时,沿着三条渐近线趋向无穷远处;三条渐近线在 实轴上的交点 n m p j zi 0 1 5 j 1 i 1 a 2 nm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