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

合集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24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卷2024.11 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熟人社会”向现代“生疏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转变的根本缘由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予人的自由、独立、同等品德以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契约的普遍建立和契约精神在全社会的被尊崇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更。

人们不再固守传统的乡村生活和熟人圈子,而是走进城市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探寻新的生活世界。

在大规模的人员流淌中,人与人之间也由封闭的熟人关系转向了开放的生疏人关系。

在“熟人社会”转向“生疏人社会”的过程中,自由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和强调。

“生疏人社会”是一个以生疏人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彼此生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而“全部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位置,这就是自由”。

因每个人都是自由者,所以就注定了人与人之间必定选择无差别的相互敬重和同等相待。

但生疏人之间因自由而生的相互敬重和同等相待,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彼此信任。

信任通常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确定性关系的基础之上。

确定性意味着可预期性,而信任则是可预期性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这在环境相对稳定和流淌性较弱的“熟人社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熟人社会”中,失信的后果是相当严峻的,将“信”作为一个人安家立命之本亦不为过。

而在“生疏人社会”中,这种信任得以确立的确定性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更,或者说根本不复存在。

生疏人的自由是以牺牲其完整人格为代价的,而“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正是建立在对彼此完整人格较为熟识的基础之上的。

自由增加了人的流淌性,“从社会学上说明,流淌性造成了人的存在的碎片化,使每一个人与不同的人交往时所呈现的都只是自己的某一个或某一些方面,从而使他们根本不具有相互熟识的基础”,因此,要在生疏人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无疑面临诸多挑战,其首要挑战来自人作为自由的存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的增加。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金华十校2024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数字劳动者是指依赖数字技术知识、数字技能、数字素养或数字伦理等来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劳动者群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劳动者的日常任务正经历深刻的自动化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可以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及时高效处理大量重复性、规则性和复杂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任务,当其应用于数字劳动场景时,诸如文档归类、基础数据分析等以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得以迅速自动化完成,可以显著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使其在基础操作上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获得更多可以自由调配的时间资源。

其次,虚拟助手与远程协作效能提升。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在沟通交流中应用、自动回复邮件系统对信息处理效率提升,以及项目管理软件对跨地区团队协作的支撑等,可以大幅减少传统物理空间对劳动方式的束缚,延伸数字劳动的时空灵活性与机动性,增强远程办公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劳动者创造出更多时间窗口进行休闲活动和自我提升,推动劳动者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共融。

人工智能可以凭借自动化与智能化优势,接手并辅助完成大量低效、重复、易引发疲劳的劳动任务,避免因人为失误造成的返工损失,大幅降低直接劳动成本,显著提升劳动效能。

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调整管理模式,实现工作负载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匹配,既能防止过量用工导致的成本浪费,又能避免人力资源闲置。

在生理风险层面,人工智能通过在高危、高强度、高精度行业,如精密制造、矿山开采等领域取代人工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劳动者遭遇意外伤害的风险。

同时,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如智能办公设施和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劳动者身体状况,前瞻性地预防职业病发生,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在合规和道德风险防控方面,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工作流程,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浙江卷)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答案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浙江卷)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答案

语文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1.C 【解析】A. 遮蔽显露lù B. 险劲jìng 挥毫 D. 孜zī清晰2.A 【解析】此处表示递进关系,宜用“而且”。

3.A 【解析】第三个逗号应该改为分号,表示前后分层。

4.B 【解析】(A.搭配不当,“培养”宜改为“扩大”,“增加”宜改为“培养”;C.否定不当,“不要”应该删去;D.语序不当。

应该是“感染、患病甚至发生肿瘤”。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谦敬词的使用,谦敬词误用会造成语言不得体。

“寄呈”改为“寄来”或“惠赐”,“过目”改为“拜读”,“惠存”改为“珍藏”,“亲临”改为“前往”、“拜访”或“造访”等。

(改对一处给1分)6.(1)大城市上演“抢人大戏”或大城市又见“抢人大战”(得分点,“大城市”和“抢人大战”,如答“大学毕业生继续‘走俏’”也可给满分)(2)肯定:①“抢人大战”体现了城市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它承载了优化城市的人才和人口结构的功能;②尊重人才,吸引和留住人才,为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城市增添活力和生机。

质疑:①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过于集中增长城市人口,会进一步挤压城市的公共资源;②许多城市加入“抢人大战”,有盲目跟风的嫌疑,会加剧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人才外流,不利于全国经济增长和平衡发展。

(不管是“肯定”或“质疑”,都要求言之成理,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7.D【解析】A项,材料一原文“设计存在千篇一律的的弊病,抑制了学生应有的创造力和对美感的积极追求”,无法体现校服的审美功能。

B项,材料二原文为“校服不只是一种穿着的属性,它更多的是承载着育人的功能”,舒适度也不是最主要的。

C项,从表格看,家长最为注重的是“面料舒适”与“款式美观”,不是“使用功能”。

8.C【解析】从材料四原文看,“好看的校服未必是舒服的校服,舒服的校服也未必是好看的校服,关键在于找准两者的平衡点”,并没有“学生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的意思。

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卷附答案

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卷附答案

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卷附答案(全卷共8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近日,汲.(xī)取各地经验的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起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杭州萧山机场扩建如火如荼.(tú),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shū)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浙江在东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nà)寡言不黯.(àn)世事。

D.王健林老师磨砺三十年,其书法熔真、草、篆、隶于一炉,走出窠臼,自成风骨,其作品集《观云》“提顿藏露,张弛有度”,已初臻.(zhēn)“拙、重”真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 题。

[甲]《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

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切忌心.浮.气.躁.,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静心的观察,才能让你的作品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

[乙]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感动自己,震撼世人。

然而,[丙]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及.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提不高、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2.文段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心浮气躁B.清芬可挹C.及时D.从而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3 分)A.2016 年1 月1 日起,我国将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3 分钱,打出了去产能、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性优化的“实招”。

浙江省宁波市 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 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3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对于中国动画电影而言,民族风格既是起点,也是高峰,同时还是整个行业的一大执念,各个时期价动画电影的标准都离不开民族风格这一标尺。

尤其是21 世纪之交,面对好莱坞“狼来了”的生死冲击中国动画电影在《宝莲灯》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低迷。

直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前,中国动画电影甚至没有一部可以达到这一基本考核标准的作品。

对于出品方追光动画而言,在《长安三万里》之前也创作了《白蛇: 缘起》《新神榜:杨》等作品,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其小切口实践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第一阶段,《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等相对中小成本影片,就呈现出了非常清晰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融会贯通的尝试,并且在现代动画技术上完成了多维度的经验积累。

在完成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初步积累进入到第二阶段之后,《白蛇: 缘起》《新神榜:哪重生》等影片呈现出了“重工业化”的样貌,除了动画视效上接近世界主流动画电影的水平,在类型上也非常大胆地尝试了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和废土朋克等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北美的通俗流行文化类型。

这种整体性“突进”的尝试,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还是首次。

所以在经过第二阶段类型、风格等“极限”式探索之后,到了第三阶段,《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 杨》等影片尽管作为各自系列影片前作的延续,但在题材和类型上都已经呈现出相对“回撤”的艺术上的均衡性,更注重整体的协调度和完成度,特别是《新神榜: 杨》在动画的视觉特效上又默默将行业标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不仅有着稳定的票房表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并且登陆奈飞等知名流媒体平台。

据此,我们再回看《长安三万里》,其意义就不仅仅是合家欢、全年龄向等所能简单概括的。

(word)浙江省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

(word)浙江省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

浙江省2021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一〕语文试题题第一卷第二卷总分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得分本卷须知: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题3分〕王国维的“阙疑〞精神李学勤王国维先生的研究领域广博,成就卓越,在学术史上早有公论。

他一生学风笃实矜慎,不轻易立说,也不任意争辩,虽已多年闻名于海内外,仍然保持谦虚的态度。

大家知道,王国维先生对?尚书?有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奉献。

他的论文集?观堂集林? ,开卷?生霸死霸考?、?高宗肜日说?、?洛诰解?,一直到?〈书〉顾命同瑁说?等好多篇,都是关于?尚书?的,可说到达了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

尽管如此,他却再三声明?尚书?有许多地方“不能解〞。

?观堂集林?卷二收有?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其中王国维先生自述说:“?诗??书?为人人诵习之书,然于六艺中最难读。

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

此非独弟所不能解也,汉魏以来诸大师未尝不强为之说,然其说终不可通,以是知失儒亦不能解也。

〞王国维坦承他对?尚书?好多文句“不能解〞,并且指出前人的解释“不可通〞,是“强为之说〞,他不能与之苟同。

1924年夏,王国维先生为容庚先生的?金文编?撰序,首先引用孔子讲的“多闻阙疑〞和“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二语,认为:“阙疑之说出于孔子,盖为一切学问言。

〞接着他讲到?易?和?书?的“难解〞,并说:“余尝欲撰?尚书?注,尽阙其不可解者,而但取其可解者著之,以自附于孔氏阙疑之义。

〞他于1925年到清华研究院任导师,曾专讲?尚书? ,确实表达了“阙疑〞这一点。

据当时听课的学生吴其昌先生的?王观堂先生〈尚书〉讲授记?和刘盼遂先生的?观堂学〈书〉记? ,他上课先讲述历代?尚书?传流和注释的历史,其间便强调“其不可通音,终不可通也〞。

2024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4.11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越发深入影响人类命运。

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可能是造福人类的“利器”,也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的“凶器”。

科技伦理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活动的规范发展提供价值理念,保障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文化价值是科技伦理的内核,基于何种文化价值决定着秉持怎样的科技伦理,影响着科技发展的方向。

一、向善:科技伦理的底线价值数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仁爱精神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既包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科技伦理的文化价值中,“仁爱”应处于核心位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步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如果科技受“个人至上”的文化价值影响,那么个人的私心、欲望会越发膨胀,科技活动则容易失控而带来灾难。

科技伦理要注重“仁爱”的文化价值,怀有“仁者爱人”的仁善之心。

科技活动要以人类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美好幸福为目的。

在看待“天人关系”的问题上,西方文化是一种“分”的文化,主张“主客二分,天人对立”,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简单的主客体关系。

在此文化价值下,科技活动很容易破坏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带来诸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生态问题。

中国文化是一种“合”的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作密不可分的生命整体,即“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可以在科技伦理中弘扬和发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做到守“善道”、走“正道”。

树立“以道驭技,道技合一”的科技伦理精神,用“道”来引领和规范技术向“善”发展。

中国儒家还讲究“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是一种“成己达人”的善行,同时也是一种“内省自律”的慎行。

在科技活动中,特别是在高尖前沿领域,科技人员很多时候独处于“无人在之处”“无人知之时”,能否做到“慎独而行”则显得尤为重要。

2025届浙江省宁波中学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宁波中学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宁波中学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处士故居王建①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千柳拂堤。

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

风景宛然人自改,却经门外马频嘶。

注:①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

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沧于下僚,世称王司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通过写露浓烟重杂草繁茂的景象,表现出李处士故居的衰败,烘托出一种冷清的氛围,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

B.颔联赋予花月以人的情态,写院中的花儿凋落,月也是残缺的,暗示李处士故居这里已人迹罕至,表现一种落寞的情怀。

C.尾联中作者写李处士故居虽“风景宛然”,可宾、主已不在,最后一句写马的嘶鸣来抒情,表现出自己的感慨和伤怀。

D.这首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通过烟露、草树、柳堤、花月、榭、马等多种意象来表现李处士故居夜晚的阴冷凄清。

2.颈联是如何来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电影《流浪地球》一经出现,成为电影春节档口碑第一的黑马,刷爆了社交媒体。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

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科技向善”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

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福祉。

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

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

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

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或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哀吾生之须臾,______。

(苏轼《赤壁赋》)(2)______,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

(杜甫《登高》)(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喧嚣.(xiāo)濡.染(rú)教诲.(huǐ)胡诌.(zhōu)B. 剥蚀.(shí)蓓.蕾(pèi)隽.永(juàn)矗.立(chù)C. 桦.树(huà)老饕.(tāo)铿.锵(kēng)猝.然(cù)D. 昵.称(ní)谗.言(chán)气氛.(fēn)嗜.好(shì)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甘之如怡自我安慰哀怨截瘫B. 半途而费窸窸窣窣祭坛雕栏C. 旁征博引九坛八庙安详车辙D. 撕叫不停骄阳高悬倔强羞涩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如果我们想在疾病________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

(2)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中不容________的组成部分。

(3)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就开始密切________太阳的活动。

A. 蔓延置疑监测B. 曼延置疑观测C. 蔓延质疑观测D. 曼延质疑监测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水平,会议决定,从秋季学期起,实施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浙江省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任何语言表达的内涵都不单一的 (2). ②如果要还原文本中的作者原意 (3). ③作者的创作原意根本不可能还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浙江省202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B. 本次大赛的优胜作品“阿璞”像是中国青年文化的一个萌芽与新生希望的代表,未来旨在扩大更多优质的年轻化的内容,代表中国青年的声音,增强中华文化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
C.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消费层次的提升,将带来人们收入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的收入,反过来也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规模,从而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别人背后议论人或者挑别人的毛病、说坏话,贬义词,语境是“人们说他的脸是在那种地方见过的最平静的脸”,这里可以用“谈论”。
B项,“旨在扩大更多优质的年轻化的内容”搭配不当,可将“扩大”改为“创造”;
C项,“从而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成分残缺,句中缺少使役动词,可加入“驱动国民经济……”;D项,“现阶段的中国足球,对于参加世界杯来说”主客倒置,句中“对于”的主宾应相反,应为“参加世界杯,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足球来说”。

浙江省高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高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高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不断加强。

各行各业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贸易合作中不断寻找竞争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挖掘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相关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一带一路”为关键词的博文达到1526771条,其中网友最在关注的是什么呢?(摘编自《一带一路把握概念投资热点,最受网友关注的关键词TOP10》,新浪财经2017年5月12日)材料二: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和世界。

“一带一路”被誉为“几十年来由一个国家发起的最广泛、最全面的国际性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则是三年多来由官方举办的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目前已经有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与会,参会代表将达1200多人。

外媒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背后还是对借助论坛推动经济更加平衡、协调、联动发展的深情期待。

“一带一路”把世界的机遇变为中国的机遇,也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

三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有近40个国家与中国商签了“共建合作协议”,国际产能合作也拓展到近30个国家。

截至今年1月,3年多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已高达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这也吸引着国外媒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黑天鹅”频飞的2016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保持了平衡健康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稳定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模拟考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写到元妃省亲,宝玉应命作诗,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一眼瞥见,便劝他改去。

且不说宝玉胶柱鼓瑟地有些学究气,也不说宝钗自呈才博地把钱翊的诗张冠李戴地算到了韩翊名下,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诗论里尽管有那么多对用典的讽刺贬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却依然那么喜欢用典。

②一般说来,中国诗,尤其是山水诗乃是一幅幅“以文字构成的图像”的有意味的缀合。

读诗的人在接触这些文字的时候,脑荧屏出现的不是文字而是直接出现了一组组连续不断的流动图像,在这组图像的依次流动中,它所伴生的情感内核也随之凸现,而诗的韵律及内部节奏又调节与控制着这些意象的流动频率。

这种象、意、节奏乃是融于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视境流动与心理快感。

如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头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

在读者的视境中立刻凸现出的就是乌云、乌云翻滚、(未)遮住山头这样一幅连续呈现的动态画面。

这种节奏流畅的视境依次呈现——尤其是全诗引起的连续流动的视觉呈现——在引起读者心理快感上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说,看电影正看到赏心悦目时突然灯光大亮,屏幕上打出“片子未来,请稍候”,或者吃饭吃得正香时忽然来个石头硌牙,必然令人大为扫兴。

事实上读诗也是如此,视境有节奏地连续,就令人感到自然、轻松,就容易“神入”诗境,而视觉突然中断或节奏被突然打乱,则令人感到别扭、难受,也就无法很舒适地进入境界。

③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便常常造成了读者读诗时的“视境中断”,比如李贺《感讽五首》之二中有四句: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王国维的“阙疑”精神李学勤王国维先生的研究领域广博,成就卓越,在学术史上早有公论。

他一生学风笃实矜慎,不轻易立说,也不任意争辩,虽已多年闻名于海内外,仍然保持谦虚的态度。

大家知道,王国维先生对《尚书》有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贡献。

他的论文集《观堂集林》,开卷《生霸死霸考》、《高宗肜日说》、《洛诰解》,一直到《〈书〉顾命同瑁说》等好多篇,都是关于《尚书》的,可说达到了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

尽管如此,他却再三声明《尚书》有许多地方“不能解”。

《观堂集林》卷二收有《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其中王国维先生自述说:“《诗》《书》为人人诵习之书,然于六艺中最难读。

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

此非独弟所不能解也,汉魏以来诸大师未尝不强为之说,然其说终不可通,以是知失儒亦不能解也。

”王国维坦承他对《尚书》好多文句“不能解”,并且指出前人的解释“不可通”,是“强为之说”,他不能与之苟同。

1924年夏,王国维先生为容庚先生的《金文编》撰序,首先引用孔子讲的“多闻阙疑”和“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二语,认为:“阙疑之说出于孔子,盖为一切学问言。

”接着他讲到《易》和《书》的“难解”,并说:“余尝欲撰《尚书》注,尽阙其不可解者,而但取其可解者著之,以自附于孔氏阙疑之义。

”他于1925年到清华研究院任导师,曾专讲《尚书》,确实体现了“阙疑”这一点。

据当时听课的学生吴其昌先生的《王观堂先生〈尚书〉讲授记》和刘盼遂先生的《观堂学〈书〉记》,他上课先讲述历代《尚书》传流和注释的历史,其间便强调“其不可通音,终不可通也”。

他讲授《尚书》各篇,于各家学说择善而从,同时结合自己甲骨金文研究的心得,提出很多新颖见解。

例如讲《高宗肜日》,即以甲骨文“肜日”为据,论证元代金履祥以该篇为“祖庚时文”的正确。

类似的精彩之处,不胜枚举。

王国维指出前人注解《尚书》多“强为之说”,许多文句“终不可通”,并不是抹杀历代学者的成就。

相反的,他认为《尚书》的研究不断前进,各时期的著作都有应当肯定之处。

这从他最后一篇有关古代研究的作品《〈尚书覈诂〉序》可以看得很清楚。

《尚书覈诂》的著者杨筠如先生也是王国维在清华的学生。

他听了王国维的《尚书》课,编著《覈诂》四卷,得到王国维,还有也任导师的梁启超的奖励,经修改后,从南方寄给王国维,王国维给他写了序。

这个时候是在1927年的农历四月,离王国维的去世已经没有几天了。

这篇序文,把历代《尚书》之学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西汉伏生到欧阳、大小夏侯章句,是今文之学;从孔安国到贾逵、马融、郑玄、王肃,是古文之学。

“今古文诸家之学并亡,然传世之伪《孔传》,殆可视为集其大成者也”。

第二阶段始于北宋欧阳修、刘攽,苏轼、王安石、林之奇等“皆脱注疏束缚而以己意说经”。

蔡沈受朱子之命所编《书集传》,“可谓集其大成者也”。

在这以后,王国维历数清代阎若璩以来各家成绩,一直讲到俞樾和孙诒让,“惜未有荟萃而画一之如孔、蔡二传者”,希望杨筠如“异日当加研求,著为定本,使人人闻商周人之言,如乡人之相与语,而不苦古书之难读,则孔、蔡二传又不足道矣”。

(摘自《中华读书报》)1.下列不能表明王国维“笃实矜慎”的一项是()A.尽管王国维先生在《尚书》研究方面达到了最高的水平,但他仍声明有许多地方“不能解”。

B.为容庚先生的《金文编》撰序,王国维首先引用“多闻阙疑”和“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二语。

C.在清华研究院任导师时,王国维讲述历代《尚书》传统和注释的历史,强调“其不可通音,终不可通也”。

D.在讲授《高宗肜日》时,即以甲骨文“肜日”为据,论证元代金履祥以该篇为“祖庚时文”的正确。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王国维在自己严谨治学的同时,也告诫友人做学问须谨慎,不可“强为之说”。

B.对于《诗》《书》的难读,他也坦陈自己“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

C.王国维以“诸大师未尝不强为之说,然其说终不可通”这样的《尚书》研究状况来劝慰友人。

D.在为《尚书》作注时,王国维以“尽阙其不可解者,而但取其可解者著之”作为编纂思想。

3.下列有关《〈尚书覈诂〉序》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篇序言是王国维应学生杨筠如的请托而写的,杨的四卷编著深受王国维治《尚书》的影响。

B.在序言中,王国维把历代《尚书》之学分为分别以西汉、北宋、近代为起始的三个重要阶段。

C.王国维认为《孔传》和《书集传》是有关《尚书》研究的前两个阶段的集大成者。

D.王国维认为“古书之难读”是因为《尚书》本身深奥难懂,他希望杨筠如有所突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

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

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

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

卒有变,足以相当。

”恂曰:“不然。

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

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

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

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

”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

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

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

恂怒,将诛文。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

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

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

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

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

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

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

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

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营犯法,率多相容率:大多B.恂遣谷崇以状闻状:罪状C.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相:代指贾复D.恂奉玺书至第一奉:通“捧”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寇恂“威望素著”的一组是(3分)()①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②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③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④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⑤诸将皆曰:“非所及也⑥时人归其长者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⑤⑥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攻打高峻时,寇恂违背光武帝旨意,擅自斩杀了高峻的使者皇甫文,但事如光武所愿,光武帝没有责罚寇恂。

B.寇恂明习经术,德行高尚。

朝廷倚重,遐迩闻名;一生戎马,奋其智勇。

可谓忠心耿耿。

C.他所得俸禄,往往厚施亲友、故旧和从征将士。

他常说:“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D.他屈己为国,顾全大局,人们无不景仰他的长者之风,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能。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11分)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释】耒阳,即今湖南省耒阳县。

张处父生平不详,为词人好友。

推官,是州郡的属官。

据考,淳熙六年(1179)或七年,作者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时写了这首词。

8.“山前灯火欲黄昏”中的“欲”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简析“鹧鸪”在词中的意蕴(5分)9.词的下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填写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每处1分。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___,若出其中;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分)优哉游哉伯尔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衣着寒伧的人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

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迅速把一卷新的彩色胶卷装进照相机,准备拍下面前这美妙的景色: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黑色的渔艇、红色的渔帽。

咔嚓!再来一下,咔嚓!德国人有句俗语:好事成三。

为保险起见,再来个第三下,咔嚓!这清脆但又扰人的声响,把正在闭目养神的渔夫吵醒了。

他睡眼惺忪地直起身来,开始找他的烟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