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与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化

马克思与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化
21 0 1年 3月
渭南师 范学院学报
Ju a fW en n T a h r nv ri o r l ia ec es U ies y n o t
Ma .2 1 r 01
第2 6卷 第 3期
Vo . 6 N . I2 o 3
马克 思 与 中国文 艺理 论 的现 代 化
国的文艺理论就是根 据这两种需要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逆 向接受 。当代 的马克思 主义 文艺理论 建设 , 该根据建设 对 应
和谐社会 的需要 , 用马克思 的大美学思想 , 对话语理论进行 马克 思主义 的美学 阐释 , 创造各 种文 艺话语平 等交往 的和谐 空
间。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艺术 生产 ; 社会需要 ; 审美需要 ; 陌生化
崔 康 柱
(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 院, 陕西 渭南 74 0 ) 10 0 摘 要: 用历史 的眼光重新认 识经典马克思的文学思想 , 可以看出 , 马克思看来 , 在 艺术生产 是社会需要 和审美需 要的
合力作用 的结果 。作 为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必须 牢牢把 握人 民群众在 不 同历 史时期 的两种 需要 。五 四以来 , 我
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潮流 , 流派众多 , 异彩纷呈, 但值得注意的是 : 他们之中的有识之士 , 都找到 了
和马 克思 文艺思 想 的关联 , 是就有 了存 在 主义 的 于
马克思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 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 , 这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
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西方许多学者总想超越 马克思 , 但他们发现马克思总走在 自己的前面。在
识 形 态形 式 , 这是 迄今 为止 对文 艺 的社会 性 质做 出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嬗变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嬗变

、 广 二十 多年来 ,王元骧 的文 艺思想 经过了两个
1 l 发展阶段, J 即从认识论文艺观到价值论文艺

观 ,再从价值论文艺观到本体论 文艺观 。 同
样,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 的发展也经过了这样两个发展阶 段。因此 , 我们深 入地 反思和批判王元骧文艺思想的发
展无疑有助于把握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

非只是由于作家的创作活动 , 作家的审美情感 激发下 的
艺术想像所赋予的 ; 它同时也是人的本真生存状态 的显 现, 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 于人们 心灵中的一个真实 的世 界。一个文学作品 , 只有当它真 实地显现了人 的这种生 存 的本真状 态 , 才有可能是 美的 。” 元骧对 这种 它 ⑤王 “ 应是的人生” 了全面 地概括 。王元骧认为 , 作 作为真正 意义上的人的生活必然具有 的两个世界 , 即经验 的世界 和超验的世界 , 经验 的世界是一个相对于人 的自然需要 而言 的物 质的世界 , 在这 个世界 中 , 人所追求 的是 一种 “ 有限的 目的”而超验 的世界是相对于人的文化需要而 ;
艺理论 的发展过程 中仍然没有避免这种失误。


从认识论 文艺观到价值论文艺观 。王元骧高度
肯定了“ 审美反映论” 审美意识形态论 ” 王元骧认为 和“ 。 这两个概念是互相联 系的 :审美反映” “ 是就 文学与现 实 的关系而言 , “ 而 审美意识形态” 则就审美反映的成 果而 言, 它以审美反映论为基础和前提。 元骧认为“ 王 审美反
二、 从价值论文艺观到本体论文艺观。王元骧认 为 价值论文艺观肯定了个人的需要 、 想 、 望 、 人存在 理 愿 个
的价值 , 与传统 认识论文艺观相 比 , 就大大深化 和推进 了人们对文艺本 陛的认识 。 是 ,当今我们所处的是一 但 “ 个价值多元的社会 , 不同的利益集 团都有他们各 自不 同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以 马 ”“ 、以马论马” 大为不同 , 该著综合吸收了 以下各种研 物辩证法上升 到系统辩证法 ;讨论多元对话思维时 , 究资源 , 使之更为准确深刻 、 更加令人信服 。其一 , 文艺 社会进步和文艺进步 的复杂关系为例 ,强调其重要性 ,
核心地位 , 可以说 , 楚了这 些命题 , 搞清 也就抓住了马克
思主义文艺理论 的精髓 ; 另一方面 , 这些命题 , 一直也是 现 当代中 国文艺理论 界 、 美学 界的探索热点 、 争议焦点 。 正基于此 , 该著对这三项命题 , 进行了系统梳理 、 深入分 析、 集中反思 。 下编为 “ 向论” 主要是对新 世纪马克思 走 , 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预 测与展望 , 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主 义文艺理论研究 “ 走向多元对话思维 ”“ 向多重资源 、走
整合 ”“ 向多种方法综合” 、走 的三种主要走 向。总之 , 就
以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的文艺理论 、 全面探讨马克
思主义文艺理论 为核心 ,该著 旨在集 中梳理 新中国 5 5 年马克思 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史 , 侧重于马克思主义文艺 理论在 中国的传播史 、 接受史和研究史的探讨 。作者站 在 历史 、 实 、 现 未来 的交汇点 上 , 思考 历史具 有现 代意
前减 少”新世纪文学理论本体探讨的成 果尤显珍 贵 , , 同
时 ,写 当代史离得太近 ,对于 许多 问题 的把握难 以确 “ 切, 何况还有一些敏 感问题 ”新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 论研 究又具有相当难度和富于挑战性 。因此 , 回顾新 中
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 展 、 前行 的历 史进程 , 反思新
典 著作译 注期 ” “ 、理论体系探讨期” “ 、当代 形态建构期 ”
三个时期的不同特 点和代表性成果 。值得 注意的是 , 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性问题

VO1 15 N O. . 3
J 1 。2 0 u. 0 2
马 克 思 主 义 文 艺 理 论 的 当代 性 问题
郑 玉 明
( 江 大 学 中 文 系 ,浙 江 杭 州 3 0 2 ) 浙 1 0 8
[ 摘
要 ]马 克 思 主 义 文 艺 理 论 在 新 形 式 下 的 生 命 力 是 需 要 予 以 思 考 的 重 要 问 题 。 因 此 需 要 从 感 性 实 践 主 体
维普资讯
第 1 5卷 第 3期
20 0 2年 7月
烟 台大学 学报 ( 学社 会科学 版 ) 哲
J u n l fYa t i ie s y( hl, h n oil ce c ) o r a na v ri P irp ya d S ca S in e o Un t co
种 程 度 上 承 认 理 论 研 究 的 实 践 性 意 义 , 不 是 追 求 而

种 浮 躁 的 众 声 喧 哗 , 定 限 度 的 强 制 性 命 名 是 必 一
马 克 思 主 义 文 艺 理 论 的 阐释 力有 了 问题 。 面对 当今 复杂的文艺现象 , 似乎 失去 了说 明、 价 的能力。 它 评
义文 艺 理 论 命 名 为 文 学 与 社 会 生 活 关 系 的 命 题 研
究 , 将 新 时 期 以 来 的 认 识 命 名 为 在 社 会 生 活 实 践 而
本 体 论 基 础 上 对 前 一 命题 的深 化研 究 。这 样社 会 生
活 实 践 的 人 和 人 的 社 会 生 活 实 践 必 然成 为 我 们 的研 究 出 发点 , 们将 由 此 出 发 重 新 认 识 文 学 与 社 会 生 我 活 的关 系 命 题 。 我 们准 备 提 到 的 问 题 有 以 下 几 个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展开讨论。

引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

在首先阐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然后探讨了其在当代的创新和应用,以及对外的影响。

最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未来发展前景。

结论部分再次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发展、重要性、历史背景、基本观点、当代应用、对外影响、发展前景、结论、回顾、展望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对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中。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对文艺创作的主题、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对文艺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和作用进行全面评价。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强调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更加重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将文艺作品与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使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其能够引导文艺创作者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追求,推动文艺创作走向人民、走向现实,提高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社会效益。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在创作时找到正确的创作方向和创作内容,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从而推动文艺创作与文艺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文艺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1.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欧洲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阶级分化加剧,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为后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导航文艺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导航文艺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导航文艺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每个社会主义艺术作者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成长之魂,是指导艺术创作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引导着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谱写我国文艺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马史思的文艺理论在新的文艺实践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把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同他们在改造世界中的审美活动新结合,通过伟大实践有着许多新的美学特征和优秀的思想的艺术的传统,同时,它又是不断吸取人类文化一切有价值的思想艺术成果创造出新型创意的文艺形式,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体系。

艺术,这是马克思揭示的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法之一,艺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是一种重要方面,并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正确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艺历史传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艺术是按一定审美观念,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把握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它本质上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的艺术再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结合艺术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这种客观历史现象,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不能机械地,直观地理解,而必须结合某种社会意识形式发生,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予以科学的说明。

近几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遍及全国各地,旅游文化形成了当地经济的产业链,如今著名的风景旅游圣地张家界就产生了演艺业新型创意文化产业现象,盘活了旅游市场,形成了“白天看美景,晚上赏大戏”的新文化消费方式。

张家界市的演艺业始于世纪90年代,到目前全市共有演艺剧场11个,演艺产品除剧院类、实景类、景区综艺类之外,两年一届的“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更是让张家界整体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首先,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演艺业生成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2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2
会整体化和创造团结互助的功能;
3.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交往行为是为了造
成个人独有的特征和本质。


三.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文学理论的指导思 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为指导,去考察新的情况,回答新的问 题,作出新的结论。同时,对马克思主义
审美判断(趣味判断):无利害感; 没有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 的性;没有概念的必然性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 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 义者主要著作: 《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 《法哲学原理》 《历史哲学》 《美学》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伟 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 主要著作: 《黑格尔哲学批判》 《基督教的本质》 《未来哲学原理》
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
点。


(三)应该具有当代性
所谓当代性指建设文学理论新形态应体现时代
精神。具体说,当代性应概括社会主义文学实
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
的新问题,敢于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敢于吸收新的方法。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试作简要的说明。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 特点。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 方面的问题?

4. 审美意识形态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布洛夫和斯托洛 维奇等人,以“审美”取代“形象”,
提出艺术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在他们
看来,审美就是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
相区别的特殊本质所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是审美
的意识形态的提法在我国文艺学界 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并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自19世纪末兴起至今已经历了百年发展,对文学艺术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起源与发展、核心观点、方法论、当代影响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其历史地位的剖析,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推动文艺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当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文艺实践,可以认识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于指导文艺创作、拓展文艺表现形式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

弘扬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探索其未来发展方向,将有助于文艺事业的繁荣和社会文明的提升。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历史地位,当代意义,起源,发展,核心观点,方法论,影响,现实意义,重要性,未来发展,价值。

1. 引言1.1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意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欧洲开始兴起并对文艺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文艺作品应当反映阶级矛盾和社会现实,为劳动人民服务。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许多文艺理论家如卢卡奇、布雷希特等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重要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文艺界的阶级意识觉醒,培养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影响了20世纪的文艺创作,也对当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拓宽了文艺创作的视野,提倡了多样性和包容性,强调文艺作品应当服务于人民大众,而不是某一特定阶级或群体。

这种立场在当代世界的文化发展中仍然具有启示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意义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学、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的学说,它从19世纪开始在欧洲兴起,经过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之一。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历史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改变社会、消除压迫的社会主义理想。

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独特的历史,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发展提供了根本理论基础,而且在中国自身的解释和运用中也产生了自己的特色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期。

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人民,民族危机与阶级矛盾交织并存。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革命和思想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社会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引入,离不开一批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比如胡适、陈独秀等人。

他们历经艰辛,经过多方面活动,相继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入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

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扮演了领导地位。

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负责马克思主义的翻译、解说和扩散,另一方面组织和号召群众走向革命,通过武装斗争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共产主义在中国取得了胜利。

其间,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逐渐成为新中国的领导性政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又开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新政策,开启了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进程的新篇章。

自此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进入了工具理性和社会批判的重要阶段,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运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崇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在中国的社会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反腐倡廉等方面均有深入的实践应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刘德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老师和本学科点研究生必须认真对待与搞明白的问题。

今天,我借学校论坛的机会,着重讲一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前沿的几个问题,以供老师与同学们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发展概况(一)学科发展现状中共中央决定: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

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中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

据了解,全国目前已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2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个,总计46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点9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3个,总计168个。

如此庞大的研究队伍,如此众多的招生数量,再加上在各地的宣传部、党校、社科院、军队院校中,还有一支颇为壮大的研究队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成为研究人员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学科之一。

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会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搞得不好,则只能适得其反。

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含量亟待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亟待规范。

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生命力所在。

(二)学科建设总体思路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郭建宁教授,就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郭教授认为,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品位,规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他提出的总体思路主要有以下五点:1、以历史为线索。

即在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从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线索、发展格局、经验教训和当代走势。

2、以实践为基础。

即紧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当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质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质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唯 物运 动论 ,它离 不 开人 的主体性 地位 和积极 参 与 马克思 正是 在劳 动 中发现 了人 的地位 和作用 . 其 最大
的理论 成就 就是发 现 了人 的存 在 和创造 性价值 文学
了争 鸣 。 归纳起 来 , 主要 观点有 三个 : 一是 认 为文学 艺
术 归 根 到底 只能 从 一 定 的社 会 经 济关 系 中去求 得 解 释。 不 能 把决 定 文 艺 的政 治 、 经 济 的 因素 和 其他 因素
只能从 人 的本质 及其 发展 中得 到完 全 的解 释 三是 认
为 不 能脱离 文艺 本身 去正 确 阐明文 艺 的本 质
二、 如 何 认 识 马克 思 主义 文艺 理 论 的本 质
文 艺作 为一种 意识 形态 。是 观念 的上层 建筑 . 属 于 精神 领域 的特殊 活 动 . 这正 是 马克思 主义经 典作 家
对 文艺 的逻辑 结论 把 文 学的创 造 和欣 赏 归结为 一种 特 殊 的精 神 活动 . 即人 的 生活 活 动 . 强 调意 识形 态 的
重庆科 技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 0 1 3 年 第1 期
J o u na r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N o . 1 2 0 1 3
学艺 术 起源 于劳 动. 来源 于生 活. 同时 又反 映着 一定 社
会、 一 定 阶级 的 思 想感 情 和 作 者 的 创造 性 思 维 , 因而
从 本质 上说 。 它是一 种社 会意 识形 态 。 上 世纪 8 0年 代 以来 .我 国文艺 理论 界对 文艺 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艺术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艺术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艺术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它的基本原理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在文艺创作领域,马克思主义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对于深入理解和分析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学艺术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是人民的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产物。

文学艺术对于传递思想、展现社会冲突与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学艺术要服务于人民、反映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历史进程,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概念1. 社会基础与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受到社会基础的决定和制约。

社会基础包括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它们对于文艺的创作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实践性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着重强调文学艺术与实践的联系,文学艺术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斗争经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艺创作的发展和演变是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 人民性与大众性: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学艺术是为了人民群众创作的,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要具备普通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特点。

三、实践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特点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实践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特点。

实践是文艺创作和发展的动力所在,只有深入实践,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才能真正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要求,要求文学艺术不断追求新的形式和内容,推动文艺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对当代文艺创作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对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首先,应该坚持立足于人民、反映人民内心世界和社会真实;其次,要追求艺术的创新,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第三,要注重实践、关注社会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通过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可以引导当代文艺创作者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推动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形态:从经典到当代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形态:从经典到当代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形态:从经典到当代作者:李永新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第02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现代性做出深入诊断和批判的重要成果。

它之所以能够不断被经典化并一直与时代保持紧密关联,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实践性特征,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对话性、开放性的特征。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人类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逐步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轉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把握社会文化发展并总结现实审美经验的过程中,积极从思维方式、研究对象、理论形态与历史逻辑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形成一批亟待正本清源的新的理论成果。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包含着对现实的理性分析与对未来的美好追求的双重维度,这个双重维度成了现代性批判的独特路径:其次,在马克思的身后,由于多种因素,马克思的思想也时常被重新阐释,甚至遭到误读,进而形成依据某种新的知识框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新的理解和重构,这些因素的存在,也使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在从经典到当代的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相异的阐释空间,使理论形态的研究超越了基本的话语分析和思想辨别形式,而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阐释。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从经典到当代的发展是一个存在着多声部的复调过程,这既涵盖马克思的原典著作以及各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又要求努力结合历史语境,深入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从经典形态到当代的理论形态、从西方研究发展到中国经验过程中存在的理论范式、基本问题与成功经验。

从学理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应该被分为两类:基本问题与派生形态。

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留下了数量庞大的经典著作,在这些经典著作中,美学、文学、艺术的研究与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各种政论研究内容交融汇合,这些研究内容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有关艺术与审美的观点,形成了以历史哲学串联起来的文艺和美学命题。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重要的文艺理论体系,其在历史背景下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观点、思想传承、现实意义、创新实践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对文艺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对当代文化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性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在当下的价值与意义,为文艺创作和研究提供新的思想启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在过去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更在未来的发展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带领我们不断迈向文化繁荣与创新的新时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发展、重要性、历史背景、核心观点、思想传承、现实意义、创新实践、未来发展、启示、再思。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分析工具,能够揭示文艺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探究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从而深化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种指导文艺实践的理论体系,能够为文艺工作者提供创作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马克思主义倡导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强调文艺作品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民性,这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创作准则和价值取向,有利于形成高质量、有社会影响力的文艺作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文学艺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理论武器,为我们深入理解文学艺术的本质、推动文艺创作的发展、传承革命文化的精神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持和理论指导。

1.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加剧了社会阶级分化和剥削,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革命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时的文艺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鼓舞了一批思想家和作家投身于社会改革的行动和创作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光辉历程

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光辉历程

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是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传播、发展、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实际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与中国革命文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看到:在这条满布荆棘、坎坷曲折的探求之路上,进步的、革命的思想家、理论家和艺术家们,以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韧的拼搏和奋斗、艰辛的探索和跋涉,建立了一座座理论探索和创造的丰碑,为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宝库贡献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我们应当珍惜先辈们用心血和生命培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科学之花,为它施肥浇灌、除草灭虫,使它在新世纪新时代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开放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是产生在19世纪中叶欧洲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一种异质文化成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明显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要在中华大地上播种、发芽、开花、结果,实现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中国化,就要把来自西方思想文化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文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文艺实践和理论发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创造新的理论成果,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伴随着“西风东渐”的时代洪流而揭开序幕的。

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华大地上播撒、成长,创造了深为世人瞩目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辉煌业绩。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1927年,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初步探索时期。

马克思的学说最早传人中国,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但当时只是作为蜂拥而入的众多西方学说中的一种,并没有形成思想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作为改变中国命运、进行社会革命的指导思想而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选择和接受,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

【文史论丛】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15年11月(第11期,总第223期)Nov.,2015(No.11,General No.223)收稿日期:2015-09-08基金项目: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文化转向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与基本问题研究”(批准号:15Y19)作者简介:齐晓倩(1980-),女,华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齐晓倩(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理论形态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思想体系的宏大与丰富而显得独特。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与体系建设既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丰富性,又要考察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文艺问题上特殊的提问方式与表达方式,在问题视角下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理特征与实践特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问方式;理论形态;当代建构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11-0137-04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体系、理论发展与时代文化变革息息相关,它体现着时代精神,把握着时代脉搏,汲取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也是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

正是在这种时代要求面前,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不断对时代变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敏锐的理论反应和实践把握。

如今,面对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艺术多样化和文艺理论多元化发展现实,特别是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挑战,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范式,深化和拓展当代性的问题领域,这既是时代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创新的要求,也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在发展的学理任务。

一、“问题性”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当代建设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诞生以来,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特殊的文化语境及其思想传统的影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接受程度和接受层面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问题相呼应时,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理论范式和理论表达方式,呈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第二三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文学的性质

第二三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文学的性质

第二三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文学的性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一、形成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

1、首先,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1)五四运动前: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和话语体系。

(2)五四运动时:选择马克思主义。

2、其次,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结晶(1)毛泽东以前的思考者:李大钊、瞿秋白、矛盾、鲁迅等。

(2)毛泽东3、再次,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与新文艺经验的科学总结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毛泽东文艺思想建立在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其基本精神是实事求是。

1、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确立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

(2)文艺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服务:关键在于解决好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问题。

2、全面阐明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为革命和社会主义文艺实践指明了道路。

(1)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2)关于文艺的源与流的关系(3)文艺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社会生活是文艺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

3、深刻揭示了文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作用,回答了文艺与社会、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事业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1)文艺与社会:文艺有社会性,完全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文艺是不存在的。

(2)文与政: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

(3)文与革命: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4、深入阐释文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的基本艺术规律。

(1)文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

(2)文艺批评应坚持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统一的原则,文艺作品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
王沁荷
【期刊名称】《思想战线》
【年(卷),期】2022(48)5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兼具理性批判与感性审美,融合了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理论立场、创作尺度与评价标准三个层面的中国形态:一是文艺理论内在的人民立场与政治向性;二是文艺创作尺度的现实主义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遵循;三是文艺评价标准的大众化倾向与时代化特征。

三个维度相互交织,回答了文艺是为什么人、文艺创作应该遵循什么、文艺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等根本性问题,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充分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场域的强盛生命力和强大创造力。

【总页数】7页(P11-17)
【作者】王沁荷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相关文献】
1.在实践中铸就中国当代文论的风格——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点滴思考
2.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成果——论冯宪光的“人民文学论”
研究3.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实践与历史反思--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4.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当代文艺学的创新建构5.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对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经过不断的分析,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取到了较大的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但我国在发展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众多研究者也在不断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各界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入
早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已经传入了我国,但在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开始传入我国,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进行转译和介绍,随着《近世社会主义》一书的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倾向的态度在我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周扬、陈受颐等人开始对经典的著作进行评注阅读。

随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次胜利让人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所以马克思文艺理论在当时能够受到人们的追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欧洲、日本、苏联三个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我国的重要途径,它们三个国家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时也为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运动”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开始蓬勃发展,我国文艺史上出现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一批支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这时,其他国家的文艺理论也开始传入我国。

因此造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相对立的局面,但20世纪4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成为主流。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成体系进行探究,主要是分为两种探讨,一方面是针对马克
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否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的问题,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经济等其它方面进行分析之后,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个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的探究,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在西方人看来,大家都在实行不肯定政策,而且对此持有否定态度。

而这些使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陷入了僵局,随着一些新的文学现实的出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入了一种焦热化的状态,进入了一种逐渐退化的境地。

很多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都已经逐渐的甩开了传统的规定,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重新面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太强大,众多研究者都希望从中找寻一些更加新奇的思想,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和某些谈话的形式结合起来。

但同时,有的研究人员也表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理应从西方的文学理论中得到点什么启示,进而提升我们自己的理论结构意识。

从别的方面来看,还有人觉得,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式上也应该有一些发展,而这些,不单单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得到拓展,而且还使它的各种性质得到了强化,整体来说,各方面都在为马克思的发展助力。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影响力
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大家都可以看得出,论著不是从以前到现在,从我们的角度去看国外的角度,更不要坐井观天,最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发展下,融会贯通各个方面,采取相互学习和吸收的模式,逐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文化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直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干,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结合当今时代面临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前提,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而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断的在发展其多元化和不同性质特性,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断做出创新。

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通过把当今西方社会的发展现状
和文艺现状联系起来,逐步的吸取其中的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去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各种文学派别。

虽然,众多研究者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方面有着不同看法,不过,比起传统马克思主义,它显得更新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众多研究者不断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为了走向未来,进而不断的创造新的思想来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综合了我国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这方面的所有想法,归结了众多研究者的实践经验,从其中不断的总结规律,把实践经验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进而解决这么多年来在探究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都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面对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解,更重要的是,这些有效地帮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在当今时代下的顺利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