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
如何评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并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寻找解决方案,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意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是对国家或地区资源和环境状况的定量分析,旨在评估其能够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项评估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政府和决策者了解资源的消耗速度和环境的容忍度,为提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以能源资源为例,评估其承载力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能源利用的上限,避免超出环境所能容纳的负荷,从而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对其他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承载力评估,也可以为资源分配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其中最核心的还是对资源的消耗速度和环境的容忍度进行量化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生态足迹法、环境影响评价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等。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方法,旨在评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通过计算资源的需求和提供能力,可以得出一个指标,用于衡量人类社会对资源的消耗速度。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则是通过对特定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来评估其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程度。
而系统动力学模型则可以模拟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资源系统的运行规律。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需求的发展方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和决策者需要在资源分配、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资源分配方面,需要建立合理的资源管理机制,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高效性。
同时,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与损耗。
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而在经济增长方面,则需要转变发展模式,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资源高效利用。
第六章资源承载力分析
第六章资源承载力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规划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即规划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指要在不超出规划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对环境可支撑的人口、经济规模和容纳污染物的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规划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承载水平,论证规划实施的优势和限制因素,咨询相关方面专家和产业园规划决策方意见,提出解决的途径,对产业园规划产业定位、产业结构和规模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6.1 评价体系6.1.1 评价指标区域环境与资源承载力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又相互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构成,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必须体现出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联系,本次评价采用指标评价法来评价区域的环境承载力。
具体分析评价指标见表6.1-1。
表6.1-1 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一览表6.1.2 评价方法本次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为:资源承载力=Pi Qi环境承载力=Ei Ei式中:Pi:当前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对某种资源的需求量;Qi:该区域现有自然环境可提供的某种资源量;Ei:当前人们所需求的某生态因子的容量;Ei′:该区域现有环境容量。
当Pi>Qi,资源承载力>1,表示某种资源处于不可承载状态;Pi<Qi,资源承载力<1,表示某种资源处于可承载状态;Pi=Qi,资源承载力=1,表示某种资源处于临界状态。
当E>Ei′,环境承载力>1,表示环境质量处于不可承载状态;E<Ei′,环境承载力<1,表示环境质量处于可承载状态;E=Ei′,环境承载力=1,表示环境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6.2 规划区域资源承载力分析6.2.1 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区域内各行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而耕地作为一个区域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其数量的变化及其原来的存量关系到当地的粮食安全和居民生存。
资源环境承载力
3.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要素
进行环境承载力研究就必须分清承载体和环 境承载对象,并计算出承载体的承载率,即承 载体、承载对象和承载率是进行承载力研究 的三要素。
承载力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生态足迹法(ecological footprint)、能值分析法(emergy analysis)、AHP层次分析法、聚 类分析法等,以及在以上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综合使用。
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计算和评价方法
“生态足迹法”是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和评价 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最常用的评价方法 之一。
5.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综合分析国内外承载力文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研究范式以实证 研究为主,其中大部分文献是基于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文献综述、 数据统计、实验、GIS、模拟仿真等研究方法,以某一国家或某一区 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评价方法,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单因 素或多因素的综合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和评价模型与计算和评价方法一样 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既有像物流(logistic)增长模型、神 经网络模型等传统模型;又有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 等基于资源承载力自身构建的改进或创新模型。
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计算和评价模型
1.承载力 2.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 3.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要素 4.资源环境承载力 5.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6.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和评价模型
7.评价方法和模型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1.承载力
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衡量环境 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 个重要指标。
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如何研究这个问题。
一、城市化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城市化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首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住宅、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等,使得可用土地面积急剧减少。
由此可见,城市化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局势。
其次,城市化还带来了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现象。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量农田和生态环境被破坏或消失,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此外,城市建设还带来了大量的土地污染问题,这进一步削弱了土地的资源承载能力。
二、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城市化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
GIS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从而深入了解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消耗情况。
此外,数学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中。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构建合适的模型,模拟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的土地承载能力。
这些数学模型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缓解城市化给土地资源带来的压力为了缓解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监管,防止乱占乱用土地资源的行为,加强土地保护和治理。
其次,推动城市建设的绿色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可以采取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措施,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此外,发展循环经济也是缓解城市化对土地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回收再利用废物和资源,可以节约和循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相对资源承载力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7
推荐指数 3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4年 科研热词 经济发展度 社会协调度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系统发展能力 生态承载力 洞庭湖区 城镇化 响应 可持续发展度 可持续发展 "城市病" "农村病"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科研热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陕南 迁移区划 跨越式发展 评价分析 西部山地灾害多发区 虚拟人口容量 苏北 综合承载力 粮食 生态环境脆弱性 模型改进 新疆 应用 层次分析法 土地承载力 兰州市 人口分布 主体功能区
推荐指数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模型改进 新疆 实证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1年 科研热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西宁 茶陵县 能值分析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生态承载力 模型改进 实证分析 两型农业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实证分析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实证分析摘要: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普遍采用加权线性和模型,其弊端在于通过经验赋权产生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影响了测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样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虽然避免了权重的使用,但是仅适合资源相对均衡的区域,对资源禀赋不均衡区域的测算误差较大;基于此对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几种模型的比较提出了分阶段层次分析模型,并利用新模型,以全国为理想状态参考区,对新疆1978-2011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新疆处于人口富余,经济发展不足阶段。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改进;实证分析引言当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研究时,加强了中长时间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规律,但是目前对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方法尚不成熟,多数文献采用的是加权线性和法,李泽红等(2008)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线性加权和的方法研究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孙卫青(2007)对土地资源和经济资源利用线性加权和的方法研究了兵团资源承载力。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因为权重值是通过经验赋值,由于主观的因素影响导致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为了避免权重的应用,李泽红等(2008)提出了构建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这样有效地避免了权重的使用,但是该方法忽视了不同类型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了模型的科学性;吴荷青(2009)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新疆自然资源与人口发展的互动关系,此种方法是将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确定权重,比单一使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较为准确。
但是,作者认为对于时间序列的指标体系,赋予的权重同样也是动态过程,要结合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影响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形成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主客观的干扰因素。
因此,作者提出了分阶段层次分析模型。
一、指标体系设计及权重方法(一)指标体系设计本文选取以下指标作为研究工具。
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状况及其改善的思路建议
天津行政学院课题组 2013-03
一、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 为全面评价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状况, 报告设计的指标体系涵盖生态 承载力所包含的三个方面内容, 即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并分别用 具体指标对其压力和承载能力进行描述。
2001-201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
石 北天家 京津庄
秦 唐皇 山岛
张 邯 邢保家 郸 台定口
承沧 廊衡 德州 坊水
压力指 0. 0. 0.3 0. 0.1 0. 0. 0. 0.2 0. 0. 0. 0. 数 55 48 9 46 3 35 33 29 0 23 10 10 15
支撑力 0. 0. 0.3 0. 0.4 0. 0. 0. 0.2 0. 0. 0. 0. 指数 63 34 0 36 3 27 22 25 0 40 23 23 19
集中表现在: (1)整体绿化水平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2)生态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三)区域生态建设整体推进机制 不完善, 制约因素较多
1. 从国家层面上看
目前还没有制定京津冀区域生态建设 整体规
划,在绿色生态建设上的支持力度仍 不够,也没有一个较完备的区域生态 协调与治理机构。
(二)京津冀地区13城市生态承载力比 较研究
• 本文利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法 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10年生态压力 、生态支撑力及生态承载力总体状况进行 了计算。根据数据分析和计算结果, 得出 2010年京津冀地区13城市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支撑力指数以及生态承载力指数如 下表所示。
2010年京津冀地区13城市生态承载力指数
(二)积极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和低碳发展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与管理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与管理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日益减弱,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和管理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成为了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土地资源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和对环境造成的容忍度。
简单来说,就是指一块土地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承载的人口和生产力。
而这个承载能力的大小与土地面积、土地肥力、气候、水资源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如何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在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 应用模型法。
将所研究的土地区域抽象成模型,并在模型中设定各种因素,例如经济水平、人口数量、环境状况等,从而进行量化分析。
2. SWOT分析法。
对土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结合土地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权衡。
3. 灰色系统理论法。
将各种不确定、模糊的因素进行模型化,然后由该理论所提出的相关理论模型,通过数据处理找出其内部规律,从而评估土地资源承载力。
4. 生态足迹法。
该方法主要是从生态角度出发,考察土地的生态保护能力,进而评估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工具进行综合评估,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和LCA(生命周期评价)等。
三、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管理了解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不仅有助于经济和人口发展,更有助于环境的保护。
在具体的土地管理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农业绿色发展。
采用有机农业和节约型农业模式,降低农业对土地、水资源的依赖,保护农业景观生态系统。
2. 建设城市绿地和生态廊道。
适度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以增加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同时建设生态廊道,使城市与自然环境合理地结合。
3. 节约用水。
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不乱排放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积极组织群众节约用水。
4. 发展清洁能源。
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和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必须要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
基于改进DEA的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实证分析
大小 的争 议 以及 参 数 与非 参数 方 法 对 样本 数 据 精 度要 求 不 同的 问题 。具 体解决 思 路是 : 择某 项 投入 不 同滞后 产 选
出中相对 有 效 的产 出作为 该投 入 的滞后 产 出 。据此 , 文 本
D A是 数据 包络 分 析 ( aa E vlp n n l i) E D t neome tA a s 的 ys 简称 , 1 7 于 9 8年 由 A C an s和 W. C o e 创 建 。 .h re W.o pr 它在 同
D MU效 率 时方 法上 的一致 ,从 而避免 上 述有 关样 本容 量
总体 情况 。据 此 ,本 文立 足 于 企业 ,从 区域 对 比视 角 对 R D 资源 配 置效 率 进行 分 析 , 图发 现各 地 企 业 间 R D & 力 & 效 率 差别 的 主要 原 因 、 主要 表 现 以及改 进 策 略 。
收稿 日期 :0 8 0 — 3 20 — 2 1
对传 统 的基 于投 入 的 CR模 型 加 以改进 , 出从 相 对效 率 2 给
角度判定滞后期问题 的 2 阶段 D A求解方法, ( )令 E 即: I
基 金项 目 : 苏省 高校 哲 学社 会 科 学基 金 资助 项 目(6 J 6 0 0 ) 江 0 SD 30 7 第一 作 者 简介 : 勇 ̄ (94 ) 男 , 南 平舆 人 , 读 硕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业战 略 与核 心 竞 争 力 杨 18 一 , 河 在 研 企
类型 多输 入 、 特别 是 多输 出决 策单 元 ( MU) D 的相对 效率 评 价方 面具 有独 到之 处 。但 传 统 的 D A模 型未 考虑 到投 入 E 产 出的 时 间滞 后 性 , 文献 【】 出 了 由修 正判 定 系 数 R 大 6提 小确 定滞 后 期的 多元 线性 回归方 法 。考 虑 到 D A方 法本 E 身是 一 种 非参 数 的 统计 估 计方 法 , 而且 对 D MU的数 量 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区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区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地区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资源环境承载力成为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承受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的上限。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资源水平、环境容量等因素。
当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就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从而威胁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影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取得平衡。
只有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区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首先,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果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依赖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
只有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发展,才能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从而保护地区的资源和环境。
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挑战,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寻找解决之道。
一方面,要加强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此外,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除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地区可持续发展还面临其他挑战。
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不公平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总之,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区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
1资源环境承载 力评价 方法
综合 分析 国内外承 载力 文献 ,资源环境 承载力 的主要 研 究范 式 以实证研究 为主 ,其 中大部分 文献是基 于调查 问 卷 、实地 调研 、文 献综述 、数据 统计 、实验 、GI S、模 拟 仿 真等 研究方 法 ,以某 一 国家或某 一 区域为研究 对象 ,结 合 具体 的评价 方法 ,对 其资 源环境 承载力进 行单 因素 或多 因素 的综合评价 。承 载力 的评价方法 多种多 样 ,例如 :生
中图分 类号 :F 0 6 2 . 1 ;F 0 6 2 . 2 文献标 识 码 :C 文章编 号 :1 6 7 2 — 6 9 9 5 ( 2 0 1 3 ) 0 8 一 o 0 6 5 — 0 4
“ 承载力”这一概 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 8 8 0 —1 8 8 5 年…。 承载 力 概 念 的 引人 为 可持 续 发 展 的规 划 提供 了一 个 集 物 理 、社 会 经济 、环境 系 统等 于一 体 的综合 框架 。国 内学 者2 0 世纪 9 0 年代 开始关注 资源承 载力 和环境 承载力 的相 关研 究 。2 1 世纪初 期 ,国 内的研 究视 角才 逐步转移 到对 于 资源环 境承载力 的综合研究 。此后 十多 年 ,受到 了大量 的 关 注 ,社 会各 界学者 开始对 人 口、生态 、土地 、水 资源 、
▲ 作 者简 介 : 李华妓 ( 1 9 8 6 一) , 女, 山东省烟 台市人, 中国地 质大学 ( 北京) 管理科 学与工 程专业博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 向: 信息服 务、 系统 分
方 法 、信息熵 法 、基 于动态 的反 应法 ( d Yn a mi c — ba s e d a p p r O a c h)、灰色妥协规划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时间序 f ] t ( T i me S e r i e s ) 等 ,以及在 以上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综合 使用 ,如表 1 所示。 “ 生态足 迹法 ”是 国内外学者在研 究和 评价各地 区资 源环 境承载力 时最常用的评价 方法之一 ( 参 见图1 )。 “ 生
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生态社区ecocity2010 整理一、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1、承载力承载力在生态学中的最早应用始见于1921年。
在这一年,帕克(Park)和伯吉斯(Burgess)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杂志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在讨论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时,承载力便成为了一个探讨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概念。
承载力在人口、环境规划和管理、畜牧系统管理、农业、旅游、自然资源管理、森林管理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承载力,研究的目标仍以人口为主流,主要的有土地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物物理承载力、文化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等。
2、资源承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资源承载力(Resource Bearing Capacity)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到的期间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承载量一是取决于资源系统本身,包括资源的数量、质量、资源的开采条件以及人们利用资源的程度、方式与手段等;二是取决于资源系统与人口、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协调程度。
3、环境承载力在充分认识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并在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概念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国内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北京大学完成的《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即“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显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现状与分析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现状与分析摘要: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概括为:某地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阶段,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最大规模。
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区域性、动态性、有限性、模糊性和可增强型等特点。
它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既反映了水资源系统满足社会经济系统的能力,也与社会经济系统开发水资源系统的深度有关。
它的大小取决于区域自然环境、水资源量、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和承载驱动力大小等方面。
分析方法有供需平衡分析法、背景分析法、综合指标法、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及动态模拟递推算法等。
关键词:承载能力;内涵;特点;水资源中图分类号:P64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36-02随着水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持续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往往是水资源紧缺和贫水地区支持人口与发展的“瓶颈”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和发展规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是共识,而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则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1]。
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我国许多学者在土地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等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有两个主要热点问题:其一是针对水资源的承载对象。
水资源的承载对象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
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水资源问题,其承载对象不同。
其二是针对水资源的承载形势。
目前水资源的承载形势有水资源开发规模论和水资源支持持续发展能力论两类。
前者认为通过水资源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使得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规模。
后者认为,水资源的最大开发规模相对水资源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而言,范围要小得多,含义也不尽相同,更为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旨在评估某个地区或系统所能够承载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而系统动力学模型作为一种强大的定量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中。
本文将介绍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包括模型构建、参数估计、模型验证和应用案例等内容。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核心是量化资源和环境的供给与需求,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描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资源和环境的演化过程。
首先,模型构建是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的关键步骤。
在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时,需要明确系统边界、要素层次和关系,并对各个要素进行参数化和量化。
例如,可以将资源和环境按照不同的分类指标进行划分,如人口、土地、水资源等,然后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
参数估计是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估需要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因此准确的参数估计是模型构建的基础。
可以利用历史数据、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所需数据,并通过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修正,以获得可靠的参数估计结果。
此外,模型的初始条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模型验证是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的关键环节。
在验证阶段,需要将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
如果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并预测实际情况,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如果模型存在偏差或误差,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和改进,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预测能力。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中的应用案例众多。
以城市资源承载力为例,通过建立城市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为城市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系统动力学模型还可以应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管理等领域。
通过定量分析资源和环境相互关系的变化和演化,可以更好地指导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_顾康康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2): 389-396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66)作者简介:顾康康(1982年生),男,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E-mail: kangkanggu@ 收稿日期:2011-11-17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顾康康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摘要:生态承载力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判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分析手段,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与完善。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进行了总结,并深入探讨了不同学者对于生态承载力概念达成的共识及存在的分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承载力概念的内涵。
依据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思路,将国内外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分为3类,第1类是指标体系评价法,第2类是以能量、物质流为基础的产品周期评价,第3类是综合性评价。
上述评价方法在处理复杂系统问题上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采用互补的方式对方法进行集成,加强综合集成的方法在生态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最后,结合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生态承载力中主动因子与被动因子、生态承载力预测及其与区域规划的结合、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生态承载力方法改进等亟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可持续发展;研究展望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2)02-0389-08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增大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超常规地利用而削弱或破坏了生态环境系统功能,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承载力 评估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承载力评估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承载力评估模型是用来评估系统或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承载能力的工具。
在工程领域中,承载力评估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交通规划、土壤力学、材料力学等领域。
通过对系统或结构的承载力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承载力评估模型的相关要点,包括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评估方法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承载力评估模型。
同时,也将展望未来承载力评估模型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承载力评估模型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承载力评估模型的要点,包括其原理、方法和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承载力评估模型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承载力评估模型的相关知识,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承载力评估模型在各种情境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我们将深入探讨承载力评估模型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优缺点等方面,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承载力评估模型。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承载力评估模型在不同行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探讨其在实际项目中的效果和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承载力评估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启发,促进承载力评估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承载力评估模型要点1承载力评估模型要点1部分主要介绍了承载力评估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承载力是指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是评估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和规划中,承载力评估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系统的极限负荷,从而有效地预防系统崩溃和过载。
浅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
浅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邱红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2期【摘要】资源为人类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而资源环境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刚性约束条件。
针对资源环境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展望,运用PRS模型方法分析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状态及社会响应。
讨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介绍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并提出今后研究的趋势方向。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承载力现状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一国或一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区的能源及其它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能维持供养的人口数量”[1] 。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而同时资源、环境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刚性约束条件。
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必须把经济发展的代价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现状PRS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在此将其应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来理清资源环境的现状[2]。
“压力”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与消耗,近些年来资源消耗强度的增大使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降低,资源的减少、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资源环境产生许多矛盾与挑战。
“状态”指不尽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不合理开发的存在都使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响应”指人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研究并针对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建议、相关部门重视资源环境的开发与保护。
通过PRS 模型,我们了解到资源环境问题形势严峻,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也势必走向成熟。
我国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承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相对经济承载力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4年 科研热词 经济发展度 社会协调度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系统发展能力 生态承载力 洞庭湖区 城镇化 响应 可持续发展度 可持续发展 "城市病" "农村病"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科研热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西宁 茶陵县 能值分析 相对剩余环境容量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生态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污染型行业 模型改进 实证分析 区域环境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转移 两型农业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科研热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驱动因素 陕西省 跨越式发展 评价分析 苏北 综合评价 综合承载力 经济人口 生态风险 生态环境脆弱性 水资源 模型改进 新疆 承载力 应用 层次分析法 土地承载力 兰州市 人口分布 产业转移 主体功能区 中部地区 arima模型
推荐指数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科研热词 社会承载力 相对资源承载力 相对承载力 模型改进 新疆 实证 传统村镇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北京市2003年~2012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
承载力一 词原 为物 理力学 中的一 个物理 量 , 指 物体 在不 产生任 何破坏 时所 能承 受 的最 大 负 荷 , 具 有 力 的量 纲 , 可 以 通过野 外 的或 室 内的力 学试验得 到具 体数据 , 在 某 些情 况下
( 如 在材料 弹性 范围 内或 在一 定 试验 资 料基 础 上 ) 也 可 通 过
口数量 , Q 为 参照 区耕地 资源面 积 。
相 对经济 资源 承载力 :
C 一 j ・Q ( 2 )
黄宁生 , 匡耀 求 等 人 较早 提 出 了相 对 资 源 承 载 力 的概 念 。 即, 相对 资源承载 力是 以较之 研究 区域 更 大 的数个 参 照 区域 为对 比标准 , 根据参 照 区的人均 资源拥有量 和消 费量 , 计算 出 研 究区域相 对于参照 区域 的各类资 源的相对承 载力 。
面积, I 一
£ O
为耕地 资源 承载指 数 , 其中, Q 。为参照 区人
赖性将越来 越低 , 传 统 的资源 承载 力研 究将 承 载资 源局 限 于 自然资 源领 域具有 一定 的缺 陷 , 因此 , 必须 拓展 其外 延 , 在 理
论 上 突 破 传 统 的空 间 和 时 间 的局 限 。为 此 , 2 0 0 0年 国 内学 者
区域 经 济 与 产 业 经 济
北 京 市2 0 0 3年  ̄2 0 1 2年 相 对 资 源 承 载 力 分 析
张 奎
( 中国劳动 关 系学院基础 部 , 北京 1 0 0 0 4 8 )
摘要 : 依 据 大量统计 资料 , 研 究 了北 京市 2 0 0 3年 ̄2 0 1 2年相 对 自然 资源 承载 力 、 相 对经 济 资源承 载 力和 综合 承 载 力及其 演化 过程 。结果表 明 参 照 区域 北京 市的经 济资 源承 载力都 处于 富余状 态 , 而 自然资 源承 载 力都处 于严重 的超载 状 态; 以全 国为参 照 区域 北京 市的相 对综合 资 源承 载 力 变化 不 大 , 以 4直辖 市为参 照 区域 北京 市的相 对综合 资源承 载 力处 于缓 慢 上升 阶段 , 但 由于北 京 市人 口的 快速 增 长 , 北京 市综 合
油气资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及发展能力评价
油气资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及发展能力评价作者:彭民闵萍萍朱志红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04期摘要:為了解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占用情况,利用生态足迹法,结合油气资源开发特点、对环境的影响及开发区域的自然情况,增加污染账户,来分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利用生态压力、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等指数来评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大庆油田为例,对1987—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近30年间大庆油田人均生态足迹明显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水平逐年升高,生态压力指数波动式增加,区域生态压力逐年增大,万元GDP生态足迹大幅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区域生态多样性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扩大。
研究认为进入开发中后期阶段的油田,既面临地区生态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又面临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考验,需要采取均衡化、生态化、智慧化的策略,对油田土地进行综合开发与再利用。
关键词:油气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发展能力中图分类号:F407.22;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21)04-0010-08自Rees提出生态足迹研究方法以来,因其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方面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1]该方法引入中国后,引起了学者的研究兴趣,利用该方法及对该方法的改进,在不同尺度、行业领域生态承载力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如黄宝荣等[2]在全国尺度上用该方法测算2000—2010年我国的生态足迹时发现,人均生态足迹由1.40gha增加到2.43gha,低于2.60gha的世界平均水平。
一些学者还对该方法不断改进,特别是在地区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指标选择等方面,以适应区域方面的研究要求。
如郝海广等[3]关于农牧交错区草地消费足迹与收入水平关系的研究;荣傲登等[4]利用耕地、草地、化石能源、建筑用地及水域等指标,对河流流域生产性土地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Liu等[5]基于净初级生产力改进的生态足迹评价模型(EF-NPP模型),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曹威威等[6]从消费端和供给端构建生态足迹账户体系,对能值生态足迹和能值生态承载力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对省域生态经济系统变化特征的研究;赵鹏宇等[7]在现有生态足迹模型中通过增加污染排放、水资源账户,重新确定各项生物账户全球平均产量与土地均衡因子,对市县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9期2008年9月资 源 科 学RESOURCES SCIENCE Vol.30,No.9Sep tember,2008文章编号:1007-7588(2008)09-1336-07收稿日期:2008-01-07;修订日期:2008-04-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67106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中部粮食主产区生态经济矛盾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
作者简介:李泽红,男,湖北天门市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E -mail :liz h.06b@igsnrr ac cn 。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李泽红1,2,董锁成1,汤尚颖3(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武汉 430074)摘 要:对比区域相对资源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理论值与实际人口和经济量,有助于了解案例区相对于参照区的发展状态,并能为合理调控案例区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确定其未来开发策略提供指导性认识。
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普遍采用加权线性和模型,其弊端主要在于过多的权重选择和对不同类型资源之间匹配关系的忽视影响了测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基于此对传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新模型,以全国为参照区,对湖北省1978年~2006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目前湖北省正处于人口超载,经济发展不足的阶段,经济发展不足制约了对人口的容纳能力,未来应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省份和经济活动集聚的地区之一。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改进;实证分析1 引言承载力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758年法国经济学家魁奈(Francois Quesnay)的 经济核算表 关于土地生产力与经济财富关系的研究和1798年马尔萨斯(T.Malthus)的 人口原则 关于自然因素对人口增长限制作用的研究[1]。
但直到1921年,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这一科学概念才由人类生态学家帕克(Park)和伯吉斯(Burgess)明确提出,即 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2]。
该理论最初被引入草原管理应用中,相应提出了草地承载力、最大载畜量等相关概念[3]。
随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资源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但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土地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较长,取得的成果也较多[4]。
国内学者在总结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源承载力展开了广泛研究,任美锷先生20世纪40年代末通过对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分布的地理研究,计算了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土地承载力,是国内最早关注承载力研究的学者。
1986年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的 中国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 是国内迄今为止进行得较为全面的土地承载力研究[5]。
20世纪末以来,资源承载力概念不断丰富,其测算方法也不断改进,形成了一套利用国际标准确定不同时期区域资源承载力理想状况的方法和模型,典型代表有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等[6,7]。
目前这些方法在国内广泛应用于区域可持续性评价领域。
然而,传统承载力方法在对我国实证分析时,其功能并没有如在国外那么强大,面临着困境。
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总量大,资源总量有限,利用国际标准衡量出的资源可承载人口量几乎总是低于实际人口总量,实际人口超载甚至严重超载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结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
我国总人口已经达到很大规模,短期内难以改变,而年度可利用资源量基本是稳定的,但各区域分布不均,人类活动应如何分布在既定面积但区域异质的国土范围内,才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000年国内学者黄宁生,匡耀求等人较早提出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即 以比具体研究区更大的一个或数个区域(参照区)作为对比标准,根据参照区的人均资源拥有量或消费量、研究区的资源存量,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 [8]。
该方法作为区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提出后,得到了普遍关注。
但笔者认为,相对资源承载力作为国内区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并不妥当,因为在国内很难找到一个相对大的区域作为理想参照标准,如在计算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往往选择全国水平作为参照标准,但全国总体水平并不一定是可持续的,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值得商榷。
尽管如此,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仍然是有意义的,通过测算出的区域相对资源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值与相应区域实际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进行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地区相对于上级区域的资源承载状态,能为合理调控区域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确定其未来开发策略提供指导性认识;通过区域内部各地区相对资源承载状况的具体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协调地区间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流向提供参考。
国家 十一五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正式提出把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对于不同的功能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
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而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可以作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初步依据之一。
基于这一思想,在回顾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基础上,尝试对现有测算模型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了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2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起步较晚,但成果颇丰,主要在3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从研究单一的土地资源或水资源相对资源承载力向水土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和以GDP为衡量标准的经济资源综合资源承载力转变。
如景跃军较早研究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类资源共同支撑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9]; 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加强了中长时间尺度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如王宗明较早分析了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情况[10]; 从单一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转向人口与经济双重考量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如周亮广较早研究了卡斯特地区的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11]。
迄今为止,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方法尚不成熟,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加权线性和法,不妨称之为加权线性和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
表述如下: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C sp=W l C n pl+W w C npw+W ec C ecp(1) 相对资源经济(GDP)承载力C s g=W l C gl+W w C gw(2)式中:C s p、C n pl、C npw、C ec p、C sg、C gl、C gw分别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对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相对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相对水资源经济承载力;W l、W w、W ec分别为相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权重。
现有模型实际上是各类资源相对承载力的加权线性和,其最大缺陷在于权重选择的随意性,忽视了不同类型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了模型的科学性。
基于此模型的改进在于尽量避免权重的应用,减少或者不使用权重,为此初步构建了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
指标选取如下:选择人口和经济总量作为资源的承载对象,反映经济资源的指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 DP,自然资源领域主要选取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研究重点。
为消除各地区在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代表土地资源总量指标,同时选取供水总量代表水资源量。
模型构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C n p)C s p=3C npl C npw C ecp(3)C n pl=I pl Q l(4)C n pw=I pw Q w(5)C ec p=I pec Q ec(6)式中:C s p、C n pl、C npw、C ecp意义同上;I pl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指数,I pl=P o Q lo,其中P o为参照区人口数量,Q lo为参照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Q l为研究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I pw为水资源人口承载指数,I pw= P o Q wo,Q wo为参照区供水总量,Q w为研究区供水总量;I pec为经济资源人口承载指数,I pec=P o Q eco,Q eco 为参照区国内生产总值,Q ec为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
相对资源经济(G DP)承载力(C sg)C sg=C gl C g w(7) C gl=I gl Q l(8) C gw=I gw Q w(9)1337第30卷第9期李泽红等: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式中:C sg、C gl、C g w、Q l、Q w意义同上;I gl、I g w分别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承载指数,I gl=G o Q lo、I gw= G o Q wo;G o为参照区GDP。
将计算得到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对资源经济(G DP)承载力值分别与实际人口规模、经济(GDP)规模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研究区域相对于参照区域的承载状态,并为未来功能定位提供借鉴。
假设实际人口规模为P,实际G DP为G,根据笔者对2005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初步确定了如下9种判断情景(表1)。
表1 相对资源承载力结果的9种情景Ta ble1 Scenario s o f carry ing ca pacity o f rela tiv e reso urces.情景状态未来发展方向定位P>C s p,G>C s g人口与GDP双重超载,人口密度相对大,经济发展相对充分优化开发,提高发展质量P>C s p,G<C s g人口超载,GDP承载力富余,人口密度相对大,经济发展不足重点开发,通过经济发展提高人口容纳力P>C s p,G=C s g人口超载,GDP满载,人口密度相对大,经济发展相对适中适度开发,适当引导人口流出P<C s p,G>C s g人口承载力富余,GDP超载,人口密度相对小,经济发展相对充分优化开发,适当引导人口流入P<C s p,G<C s g人口与GDP承载力双重富余,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相对小,经济发展严重不足有计划地、科学地逐步开发P<C s p,G=C s g人口承载力富余,GDP满载,人口密度相对小,经济发展相对适中适度开发,适当引导人口流入P=C s p,G>C s g人口满载,GDP超载,人口密度相对适中,经济发展相对充分优化开发P=Csp,G<Csg人口满载,GDP承载力富余,人口密度相对适中,经济发展不足重点开发P=Csp,G=Csg人口与GDP满载,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与参照区相当适度开发相比加权线性和模型,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避免了权重的应用和选择,同时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不同资源之间的相对匹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