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_康保成

合集下载

梅州戏曲汉剧

梅州戏曲汉剧

梅州戏曲--广东汉剧介绍一、广东汉剧简介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

流行于广东的梅州地区、惠州地区、韶关地区等闽粤赣边区各地。

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汉剧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牡丹”。

梅州的广东汉剧院是演出广东汉剧的主要团体,因此广东梅州又被誉为广东汉剧之乡。

二、历史沿革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外来戏班在广州建立外江梨园会馆,与当地戏班的琼花会馆各立门户。

外江班进入粤东后,吸收当地人入戏班学戏和演出。

之后,又进入操客家语的梅县一带,吸收客家“中军班”艺人参加,在此过程中,融合粤东民间音乐和佛、道乐曲,以及中军班音乐(兴宁、梅县地区民间婚丧喜庆活动的吹奏乐曲),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但它在许多方面仍与徽剧有一脉相承之处。

广东汉剧除在广东的韩江、东江流域流行外,其班社还常到闽西、闽南和赣南活动。

广东汉剧在东南亚一带也颇有影响,早在清光绪初年,就有荣天彩班到泰国演出;1910年,老三多班又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流动演出达3年之久。

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的毛里求斯等华侨聚居地,还有业余演唱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后,潮、汕地区沦陷,广东汉剧艺人迁徙流离,班社解散。

建国后,于1950年成立了大埔民声汉剧社(前身是同艺国乐社)、梅县艺光汉剧团、文光汉剧团等。

1959年成立了广东汉剧团(1959年改组为广东汉剧院)。

1960年以后,汕头、梅县、韶关等地区的专业剧团有十多个,另有不少业余剧团。

三、角色介绍广东汉剧的角色行当有生(小生)、旦、、丑、公(老生)、婆、红净、乌净七大行。

此外还有包单、杂(打杂),俗称小行。

大行中的生、旦、丑、公还可细分为各“当”,如“公”行中分白须、掺白须、乌须老生、武老生等;“生”行中分文生、武生、文武生、娃娃生等;“旦”行分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彩旦等;“丑”行分官袍丑、方巾丑、短衣丑、武丑、童丑、女丑等。

浅析客家文化对广东汉剧的影响

浅析客家文化对广东汉剧的影响

《戏剧之家》2019年第21期 总第321期43戏剧研讨浅析客家文化对广东汉剧的影响林玉莹(广东省梅州市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 广东 梅州 514011)广东汉剧作为客家地方戏曲,其形成、发展过程与客家文化密不可分。

客家文化的群居气息、审美观念、生态语境、人文环境、地域特色影响着汉剧的发展,而汉剧也充分体现了客家文化的特色,两者交融会通。

一、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关系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由清朝雍正至乾隆年间传入广东。

陆路由赣南的赣县,途径寻乌,再到梅州各县,水路从广州至海陆丰,到梅州,再顺梅江、韩江至潮汕。

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外江戏”进入粤东地区,都是先到达了客家地区[1]。

但是“外江戏”初入粤东时,并没有在梅州盛行,而是在潮汕地区得到了充分发展。

同治时期、抗战时期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外江戏”在粤东潮汕地区遍地开花,受到了潮汕人的热情追捧,在民间成立的“外江戏”业余社团就多达近百个。

“外江戏”在潮汕地区的欢迎程度在抗战爆发后逐步减退,“外江戏”逐步向客家地区——梅州转移。

热衷于客家文化艺术事业的前辈肖道斋、罗梅波为挽救和延续“外江戏”组织成立了“新老福顺班”和“同艺国学社”,培养了一批汉剧人才,为恢复、延续汉剧演出的传统和今后汉剧团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汉剧开始复苏,并于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

此时,汉剧团在客家地区已经发展到二三十个有余,成为了广东汉剧新的发展中心。

[2]二、广东汉剧受客家地区的影响一是融合了客家本土声腔。

诞生于17世纪的汉剧,主要的声腔有二黄、西皮。

流传至客家地区后,为了迎合当地受众的需求,逐步融合了客家本土声腔。

在二黄、西皮的基础上融合了佛曲、民间小调、大阪等客家本土声腔,形成了具有客家风味的声腔剧种[3]。

二是吸取了客家地区音乐。

在汉剧改革音乐形式的过程中,汉剧与客家当地音乐相互借鉴吸收。

由于客家地区的汉乐班社在表演过程中为了助兴会表演一些广东汉剧的剧目,为了提高班社的影响力,许多班社采用广东汉乐曲牌作为间奏音乐烘托氛围,使得汉剧的音乐表现力更加多元丰富。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作者:姚伟华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04期摘要广东汉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发展渊源,成为了戏剧史的代表。

广东汉剧属于客家地方戏,与当地的客家文化气息息息相关。

为进一步了解广东汉剧知识,需要积极了解广东汉剧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站在审美的视角分析问题,有效弘扬并推广广东汉剧,促进社会的快速变革。

本文首先分析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关系,然后分析广东汉剧的文化特点,最后分析广东汉剧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广东汉剧文化解读0前言因为广东汉剧属于客家文化中的一部分,同时广东汉剧发展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并与客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客家文化与广东汉剧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及时解读广东汉剧的文化,进一步了解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关系。

广东汉剧的语言吸纳了客家方言,延续汉剧传统,以普通话为主要念白,同时相应的剧本还使用了一定的汉腔汉调,更多的吸收了当地的俗语,从而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广东汉剧文化。

广东汉剧的题材源于客家民众的生活,因此多以历史故事为话题,偏向于社会题材,通过采用汉剧的形式来反映出客地民众生活,积极保护广东汉剧,有效传承广东汉剧文化。

1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关系广东汉剧的发展过程也是客家文化与广东汉剧相互融合的过程,广东汉剧的形成与发展与客家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汉剧最早流入广东是在17世纪,随后在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相互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有特色的广东汉剧,它是外江戏的前身。

广东地区人们热衷于客家文化事业,积极研究外江戏,同时成立新老福顺班和国学班,组织并培养了一大批汉剧人才,实现对汉剧文化传统的有效继承和发扬,因此常常活跃于粤东客家地区的表演舞台。

广东汉剧作为客家地方性文化与戏剧声腔文化的结合物,逐渐的广东汉剧走进广东地区,常见的汉剧作品有:二黄声腔、西皮等,为更好的迎合地区人们对文化作品的基本需求,积极了解相关的民间小调、大阪、佛曲等客家文化,游戏造就了现在具有一定客家特色的声腔剧种。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广东汉剧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一个重要剧种,源自广东省,深受当地人民喜爱,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广东汉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表演特色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广东汉剧进行文化解读探讨。

一、历史渊源广东汉剧起源于唐宋时期,发展壮大于明清时代,由粤方言改编的白话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广东汉剧。

传统广东汉剧常见的剧种包括粤剧、潮剧、川剧等。

粤剧是广东汉剧的代表剧种之一,起源于客家地区,兴盛于广州,成为广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

在发展过程中,广东汉剧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的唱腔、舞蹈、表演技巧和曲艺形式,同时与岭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广东汉剧的传统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演员扮演的角色多样,包括宫廷戏、武打戏、生旦净末丑等,剧情内容涵盖历史、传统文化、宗教神话等多个方面,成为广东地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二、表演特色广东汉剧的表演特色主要体现在唱腔、表演技巧和服饰道具等方面。

首先是唱腔,广东汉剧的唱腔多种多样,包括滑腔、滚腔、折子调等,具有独特而饱满的音乐韵味。

演员们在表演时,通过唱、念、做、打等形式,将剧情和角色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精湛的表演技巧。

其次是表演技巧,广东汉剧的表演技巧十分丰富,演员们擅长使用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动作表演,能够生动地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广东汉剧的服饰道具也是其表演特色之一,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戴着精美的首饰,手持各种道具,为戏剧情节增添了戏剧性和艺术感。

三、文化内涵广东汉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历史文化内涵,广东汉剧在表演中常常选取历史典故和历史故事作为剧情题材,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通过具体角色和情节的再现,将历史文化传承下来,使观众对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

广东汉剧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内涵,包括宗教神话、传统礼仪、民俗风情等元素,使观众在欣赏戏剧的也能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摘要】广东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介绍广东汉剧的历史背景、表演特色、服饰道具、音乐舞蹈以及文化内涵,探讨了其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当代社会的影响。

广东汉剧承载着古代粤剧的传统,表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情感体验。

其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以及精美的服饰道具,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广东汉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通过对广东汉剧的了解和传播,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当代社会,广东汉剧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广东汉剧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关键词:广东汉剧、文化解读、历史背景、表演特色、服饰道具、音乐与舞蹈、文化内涵、传统文化传承、社会影响、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介绍广东汉剧广东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广东地区,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广东汉剧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称为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之一。

广东汉剧在表演形式上有许多独特之处,如戏曲唱腔婉转悠扬,配以独特的唱腔技巧和台词演绎,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广东汉剧还注重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运用,通过精美的服饰和道具来营造出戏剧性的氛围。

广东汉剧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

通过深入了解广东汉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魅力。

1.2 文化解读的重要性文化解读是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的过程,通过解读文化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该文化,并从中获取启发和思考。

在当今社会,文化解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广东汉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中,文化解读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广东汉剧是广东传统戏曲中的重要剧种之一,被誉为“岭南第一大戏”。

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关注。

本文将从汉剧的历史背景、演出形式、表演特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广东汉剧进行探讨。

历史背景汉剧起源于17世纪末的潮汕地区,是由当地的歌舞发展而来,后来在广州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流传。

汉剧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广东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

这一时期,演出规模和戏剧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1920年代,汉剧经过改良和演进,形成了现代风格,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艺形式。

演出形式广东汉剧以单口念白和单曲音为主要表现方式,表演形式生动、富有感染力。

演员在表演中通过把台唱、跑板、管弦乐、道具等多种元素的融合,传达情感和思想,让观众在耳目一新的舞台氛围中体验到精神世界的深度。

表演特点广东汉剧的表演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音乐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清晰而细腻;其二是表演形式多样,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曲折丰富,同时注重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广东汉剧作为广东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其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等方面。

历史文化广东汉剧中,描写主人公抵抗外侮的剧目较多,例如《英烈传》、《海防霸王》等等。

这些剧目的创作,反映了汉剧人对于自己时代的敬意和爱国情怀。

民俗文化广东汉剧在表演中大量融入了潮汕和广府地区的民俗元素。

例如《六必居》、《香港盘棋》等同样在广东地区广受欢迎的传统民俗在剧中被进行了表现,较好地传承与展示了先民们所积累的民俗文化。

地方文化广东汉剧在演出中强调的是地方特色,尽量体现岭南文化。

例如,潮汕方言在汉剧中是常用而且重要的语言,它与汉剧表演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广东汉剧作为广东传统艺术中的一种代表,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等多方面的内核,深受当地人民和观众的热爱。

在推广传统文化和维护美好社会中,广东汉剧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形式之一,起源于广东省。

汉剧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音乐曲调和引人入胜的剧情而闻名于世。

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不仅可以从其传承历史和民间传说中寻找到答案,还可以从演员表演技巧和剧场舞台设计中寻找文化符号的含义。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可以从其传承历史和民间传说中寻找线索。

汉剧源于古代戏曲,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演形式。

广东汉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

在演出中,常常通过表演身段、唱腔和音乐曲调等来展现剧情。

许多剧目都是根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名著改编而成,如《西王母》、《雷峰塔》等。

这些剧目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的特征,对当地观众有着深厚的情感共鸣。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也可以从演员表演技巧中寻找文化符号的含义。

广东汉剧的演员常常通过强烈的表演风格和技巧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他们运用身段、手势、面部表情等来表达角色内心的感受,通过舞蹈和动作来展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

演员的表演技巧和风格也反映了当地文化的特征和审美观念。

广东汉剧中的花旦角色通常会强调柔媚、婉约的表演风格,而武将角色则注重力量和豪迈的表现。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还可以从剧场舞台设计中寻找线索。

广东汉剧的舞台设计常常注重细节和色彩的搭配,以营造出特定情境和氛围。

剧场中常常建有大型的装饰品和特殊的灯光效果,以增加舞台效果的华丽和戏剧感。

舞台上还会使用各种道具、服装和化妆,以展示角色的身份和特点。

这些舞台设计不仅是为了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还反映了当地文化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析

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析

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析【摘要】广东汉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从广东汉剧的历史背景和在当代的地位入手,探讨了汉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汉剧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传统戏曲形式、表演技巧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艺术资源。

而文化自信则是推动传统艺术传承的关键力量,广东汉剧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东汉剧的文化自信与价值相互促进,文化自信为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动力。

汉剧的舞台表现与文化自信密不可分,文化自信也促进了汉剧的传播与发展。

广东汉剧在文化自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广东汉剧、文化自信、传统艺术、文化传承、文化发展、舞台表现、文化价值、文化自信促进、汉剧传播、文化自信与艺术关系。

1. 引言1.1 广东汉剧的历史背景广东汉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传统中的珍贵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广东汉剧起源于宋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演出形式。

在明清时期,广东汉剧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当时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形式。

广东汉剧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的汉剧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而后在元朝时期逐渐形成了综合戏曲形式。

明清时期,广东汉剧经历了融合多种戏曲元素的发展阶段,形成独特的音乐、舞蹈和表演风格。

在现代,广东汉剧不仅在广东省内广受欢迎,还在全国范围内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广东汉剧的历史背景丰富多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弘扬汉剧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汉剧在当代的地位汉剧作为广东省的传统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深受广东人民喜爱。

在当代社会,汉剧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汉剧在当代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支持。

广东省政府多次出台政策,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也包括汉剧。

一些文化机构和学校也积极开展汉剧的传习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艺术形式。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广东汉剧是广东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广东汉剧在演出形式、剧情内容、表演技艺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宗教、伦理观念和审美情趣,深受广东人民的喜爱。

本文将从广东汉剧的历史渊源、剧种特色、表演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一、历史渊源广东汉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当时在广东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戏曲演出活动。

而正式成型的广东汉剧则是在明清时期,才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据史料记载,广东汉剧最初是在民间流行,后来逐渐演变成专业演出形式,并在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在广东汉剧的演出历史中,有着许多著名的戏曲名家,如梅兰芳、张君秋等,他们的才华横溢和精湛技艺为广东汉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广东汉剧的传承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剧种特色广东汉剧主要包括了粤剧、豫剧、淮剧等多个不同的剧种,其中以粤剧最为著名。

粤剧是广东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唱腔、表演、打击乐器和化装为主要表演元素,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粤剧的唱腔优美动人,表演技艺娴熟高超,化装华丽精美,常常融合了武打等元素,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粤剧的表演中,演员们通过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形式,生动地演绎了各类人物形象,表达了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展现了丰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三、表演形式广东汉剧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唱、念、做、打等几大要素。

“唱”是指演员通过特有的粤剧唱腔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情;“念”是指演员通过念白来讲述剧情和对话内容;“做”则是指演员通过动作、表情和动作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打”则是指演员在剧中进行武打表演,通过对打和舞台技巧来展现人物的斗争和命运。

通过这几大要素的综合表演,广东汉剧能够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着广大观众的目光和赞叹。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广东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它通过音乐、唱腔、表演、舞蹈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广东汉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表演形式和剧情体裁都有着广阔的内涵,深受观众的欢迎。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表演特点、文化内涵和现状发展等方面,对广东汉剧的文化进行解读探讨。

一、历史渊源广东汉剧起源于广东,因此也被称为广东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

广东汉剧的创始者有说法是明代的茂才市民陈耀祖,又有说法是明代的胡三省、胡秀娇。

不管是哪一个版本,都可以看出广东汉剧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广东汉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京剧、越剧和粤剧的一些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剧目丰富多样,表演技巧高超。

在清代,广东汉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剧目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同时也在粤剧和豫剧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尤其是在清代中后期,广东汉剧进入繁盛时期,崭露头角的几位大师使得广东汉剧在表演形式和舞台效果上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与提高。

二、表演特点广东汉剧的表演特点主要体现在唱腔、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

广东汉剧的唱腔具有独特的音韵特色,不同的剧目有着各自独特的唱腔,如“恩仇甘苦鼓瓤堂、裹悲扬、王珠璋、王宝词”等。

这些唱腔具有独特的声腔音律,能够有效地表达剧情和人物的内心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广东汉剧的音乐也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汉剧的音乐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旋律优美、韵律独特,能够有效地配合唱腔和表演,使得剧目更加生动、真实。

广东汉剧的舞蹈技艺也是其独特的表演特点之一。

广东汉剧的舞蹈形式多样,包括扇舞、花鼓舞、弹子戏等,这些舞蹈形式既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又能够有效地丰富剧目的表现形式,使得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

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析

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析

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析广东汉剧作为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当下,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倡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广东汉剧的传承、发展与当代社会的文化自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展开探析。

广东汉剧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自信价值。

当前,中国正处在文化自信的时代,推动文化的自信与自觉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汉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发展的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特色。

通过广东汉剧的传播与弘扬,可以增强中国人对于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建立起广东汉剧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广东汉剧在文化自信的实践中具有艺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通过新的表现形式、创新的语言与审美观念来实现。

广东汉剧作为传统戏曲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也需要进行现代观念的吸收与融合。

只有在这样的实践中,广东汉剧才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具有更广泛的文化自信价值。

通过艺术创新,广东汉剧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更可以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世界影响力。

对于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的探索,需要政府、社会及广大人民共同努力。

政府在文化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应该加大对广东汉剧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资金,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广东汉剧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社会应该加强对广东汉剧的关注与宣传,推动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支持,共同建立起对广东汉剧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广大人民应该积极参与到广东汉剧的传承与弘扬中来,关注其发展动态,支持并参与到汉剧的演出与传播中,敦促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承载起更多的文化自信价值。

广东汉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广东汉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广东汉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广东汉剧是广东省的传统戏曲艺术之一,源于汉剧,与粤剧、客家戏、潮剧、珠剧等一起被称作粤剧系。

在广东汉剧中,唱腔高亢、表演热烈、音乐舞蹈丰富,是一种富有广东民俗特色的戏曲表演形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我们需要对广东汉剧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首先,广东汉剧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广东汉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广东省民间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让广东汉剧得以传承和发展,就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汉剧的美和魅力。

另外,要加强广东汉剧传承者的培训,传承者需要具备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传承广东汉剧的精华,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其次,广东汉剧的发展需要创新。

传承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搬,还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和观众的喜好,进行一定的改变和创新,让广东汉剧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观念。

例如,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融入电影、电视、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创新表演方式,增加观赏性和吸引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为广东汉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举办演出比赛、展览和赛事等。

最后,政府部门在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为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比如,可以在文化领域发放专项基金和奖励,增加文化金融支持,优化政策环境,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宣传和推广广东汉剧,提高广东汉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总之,广东汉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要重视广东汉剧的传统文化价值,坚持传承和发展的双重性,让广东汉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从南戏到正字戏、白字戏——潮州戏剧形成轨迹初探

从南戏到正字戏、白字戏——潮州戏剧形成轨迹初探

从南戏到正字戏、白字戏——潮州戏剧形成轨迹初探
康保成;詹双晖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48)001
【摘要】元末明初南戏在潮汕的活动已蔚然可观.宣德时期的南戏<金钗记>已"错用乡音",到嘉靖年间的<荔镜记>已变异为用闽南方音演唱的潮泉腔,万历年的<金花女>则是用潮州方言写就并用潮调演唱的戏文.从<金钗记>到<荔镜记>再到<金花女>,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外来的南戏从"错用乡音"到"以乡音唱南曲"变异为白字戏的轨迹.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康保成;詹双晖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州,510275;中山大学中文系,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
【相关文献】
1.明出土本《刘希必金钗记》新解--兼谈明代潮州正字戏声腔 [J], 詹双晖
2.乡土祭祀戏剧及其保护——以白字戏为例 [J], 詹双晖
3.容美土司的戏剧活动与南戏的形成 [J], 夏国康
4.容美土司的戏剧活动与南戏的形成 [J], 夏国康
5.从白字戏看乡土祭祀戏剧 [J], 詹双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1. 引言1.1 广东汉剧的历史背景广东汉剧起源于宋代,经过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广东汉剧在历史上曾经历起伏,但始终坚持传统,传承发展至今。

汉剧是广东地区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南国第一戏”。

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宋代南宋大观历年的“嘉禾戏”,在元代时又吸收了政治性的元曲。

明清时期,广东汉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京剧、黄梅戏、更替剧等。

广东汉剧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注。

在当代社会,广东汉剧仍然保持着活跃的表演形式,并且在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现了这一剧种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为我们深入理解广东汉剧的文化内涵奠定了基础。

1.2 汉剧的文化意义汉剧作为广东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在传承和发展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剧是广东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民俗和人文情感,反映了广东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貌。

汉剧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汉剧在表演形式、音乐特色、服饰道具等方面展现了广东独特的文化风格。

汉剧的表演形式注重身段、眼神、动作的协调,音乐表演则以打击乐器为主,节奏明快、激昂,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演员的服饰和道具也反映出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审美趣味,从而展现出广东独特的文化魅力。

汉剧作为广东传统戏曲形式,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传承和表达作用。

通过对汉剧的研究和传承,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对广东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促进广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正文2.1 广东汉剧的传统表演形式"广东汉剧的传统表演形式主要包括三大类:正旦、旦角、生角。

正旦是男性扮演的角色,通常扮演男性角色,如君子、将领等;旦角是女性扮演的角色,演绎女性角色,如贵妇、少女等;生角则是男性扮演女性角色,演绎妇女、丫鬟等。

广东汉剧与广东其他官话戏音韵的关系

广东汉剧与广东其他官话戏音韵的关系

广东汉剧与广东其他官话戏音韵的关系
邓秋玲
【期刊名称】《文化遗产》
【年(卷),期】2022()6
【摘要】广东汉剧传统戏唱念所使用的舞台音韵一直以来称为“中州韵”“湖广音”。

广东省内的其他三类官话戏——古腔粤曲以及西秦戏、正字戏,舞台音韵也多称为“中州韵”。

本文在对广东汉剧传统戏舞台音韵加以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学界对广东省其他官话戏舞台音韵研究的成果,做出综合比较分析,探讨广东省内这些传统戏舞台音韵的异同关系。

本文发现,广东汉剧音韵在整体上具有更显著的官话性质,并且与黄孝方言的相关度甚高;古腔粤曲具有多项与河南官话不同而与桂林官话相关的语音特点,但不能简单地视为以桂林官话为标准音;不同于广东汉剧、古腔粤曲,西秦戏音韵没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南方官话特点。

古腔粤曲、西秦戏音韵分别受到当地粤、闽方音的影响较为显著。

【总页数】8页(P80-87)
【作者】邓秋玲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6
【相关文献】
1.广东汉乐与广东汉剧的相互影响
2.谈广东汉剧音乐唱腔的创新与发展--以新编广东汉剧《金莲》的音乐唱腔为例
3.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析
4.广东汉剧的价值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析
5.广东汉剧不是源于徽剧而是源于湖北汉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广东汉剧是粤剧的一种,起源于广东地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广东省的传统戏曲形式之一,广东汉剧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与传承。

在此,我们将从音乐、服饰、表演等多个方面,对广东汉剧进行文化解读探讨。

首先是广东汉剧的音乐。

音乐是戏曲表演的灵魂,也是广东汉剧的重要特色之一。

广东汉剧的音乐多用传统的广东音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乐器是“弹词”,它是古代广东音乐的一种形式,以单簧管为主要乐器,与说唱相结合,传达戏曲剧情和人物心情。

弹词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和韵味,能够深入人心,让观众感受到戏曲的魅力与韵味。

广东汉剧的音乐风格大多以悠扬柔美、婉转缠绵为主,表现出一种典雅、婉约的美感。

其次是广东汉剧的服饰。

广东汉剧的服饰以华丽、富丽堂皇而闻名。

演员们在舞台上所穿着的戏服都是根据不同的剧情和角色特点而进行设计,既能够表现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又能够考虑美学与实用的结合。

而且广东汉剧的服饰大多采用明清古代的装束元素,使得广东汉剧的服饰呈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充满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底蕴。

再者是广东汉剧的表演。

广东汉剧有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主要表现在唱功和表演功底上。

在唱功方面,广东汉剧的表演者要求具备婉转缠绵、高亢婉转的美声,这对演员的身体素质和声音控制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表演功底方面,广东汉剧的表演技巧主要体现在腔调、节奏、手势、眼神等方面,这些表演技巧要求演员富有弹性和变化,富有感染力和戏剧张力。

广东汉剧的表演方式也注重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演员需要对剧情、人物的内心感情进行深刻把握和诠释,使得观众能够深受感染,产生共鸣。

广东汉剧作为广东的传统文化形式,融合了地方的历史、地理、宗教、风俗等多种元素,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我们了解到广东汉剧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广东地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

从“戏棚官话”到粤白到韵白——关于粤剧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从“戏棚官话”到粤白到韵白——关于粤剧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作者: 康保成[1]
作者机构: [1]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出版物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页码: 24-27页
主题词: 粤剧;戏棚官话;广州方言;韵白;历史;改革
摘要:本文对广东最大的剧种——粤剧的历史与未来改革思路进行讨论,指出:一、最迟明成化年问已存在的本地酬神土戏,先后受到弋阳腔、昆腔、梆黄等比较完美的戏剧形态与唱腔的影响,采用“戏棚官话”演唱梆黄腔调,清中叶以后逐渐加入广州方言和本地音乐成分,成为现在以粤语演唱的粤剧。

二、粤剧的改革应考虑克服方言障碍,在保留粤剧的本质特征——粤曲的前提下,在对白中加入类似京、昆剧种的韵白,以利于非粤语方言区的广大观众的接受和认同。

“戏棚官话”的历史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可行性。

广佛地区古戏台钩沉

广佛地区古戏台钩沉

广佛地区古戏台钩沉
康保成
【期刊名称】《文化遗产》
【年(卷),期】2023()1
【摘要】广佛地区古戏台向称较少,但其实不然。

就迄今看到的文献史料而论,广佛地区寺庙戏台密集,北方那种“村村有庙,庙庙有台”的情况在广佛地区也存在。

此外,广州的衙署戏台、广佛两地的会馆戏台,成为这一地区古戏台的两个亮点。

其中,作为古戏台一个类别的衙署戏台以往被忽略,而道光时期佛山的“班馆”因市场需求而产生,近似于现代剧场,迄今尚未受到关注。

而西方人笔下、镜头下的广州戏台资料,对于剧场史的研究也足资参考。

【总页数】12页(P55-66)
【作者】康保成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
【相关文献】
1.皖南地区古戏台类型及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2.古灵宝经与《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佛经关系考释
3.浅析上党地区古戏台空间演变
4.武安地区古戏台活化研究初探
5.试论以古戏台为旅游资源带动上党地区乡村旅游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江班”与“外江戏”

“外江班”与“外江戏”

“外江班”与“外江戏”康保成【摘要】清代文献中的“外江班”有三种不同的意义.《扬州画舫录》里的“外江班”指的是盐商江春蓄养的花部戏班春台班,与昆班称“内江班”相对而言.广府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外省来广东演出的戏班,与“本地班”相对而称.粤东潮梅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专演“外江戏”(即后来被称作广东汉剧)的戏班,与“潮音班”相对而称.“外江戏”的源头是湖北汉剧,但汉剧在向南传播的过程中,或带上了湖南祁剧、湘剧的某些因子.所谓“闽西汉剧”、“广东汉剧”其实是一个剧种.从地缘关系看,“外江戏”的传播路线应该是顺汀江从闽西顺流而下到粤东.【期刊名称】《文化遗产》【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外江班;外江戏;广东汉剧;闽西汉剧;汉剧;粤剧【作者】康保成【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2在清代文献中,“外江班”这一术语其实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意思。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记云:“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

而黄元德、张大安、汪启源、程谦德各有班。

洪充实为大洪班,江广达为德音班。

复征花部为春台班。

自是德音为内江班,春台为外江班。

今内江班归洪箴远。

外江班隶于罗荣泰。

此皆谓之内班,所以备演大戏也。

”*(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7页。

《扬州画舫录》成书于乾隆六十年,这里记载的乾隆年间的扬州戏班,被后人称之为“七大内班”。

*详参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而“内江班”、“外江班”均是江广达所主持的戏班。

江广达即江春(1720-1789),字颖长,号鹤亭,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清代著名盐商,因其行盐的旗号为“广达”,又号广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到广东汉剧,任何人无法回避这样一个命题: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关系。

然而,二者的关系,在不同年龄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青年一代,因为广东汉剧不以客家话道白,已经不认同它为客家戏;但老一代客家人不仅对广东汉剧感情很深,而且普遍认同“外江戏”(广东汉剧的前身)为客地的剧种,并形成“演剧向雇请潮州之外江班”[1](卷八)的惯例。

因此,看待这个问题,应该持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眼光。

同时,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大背景下讨论这个问题,尤具新的时代意义。

一、广东汉剧历史与客家文化外江皮黄戏,在清中叶的乾隆年间,已经开始进入粤东地区。

“外江戏”自进入粤东开始,就一直与客家族群、客家文化发生着深刻的联系。

广东汉剧两百多年的发展与变迁历史,就是与客家文化交融会通的历史过程。

1.外江戏进入粤东路线与客族南迁。

粤东客家族群,是历史上五次大规模南迁的结果,从东晋五胡乱华到南宋末年元蒙南侵,前后其南迁过程近千年。

关于客家人从中原腹地南迁粤东的路线,近代著名客家学者罗香林,对梅州诸族的家乘谱系进行考察后发现,自东晋以降特别是宋末以来定居梅州的客家人,他们南迁的路线都是从赣南经闽西,抵达客地梅州的。

[2](P55-57)历史是如此巧合:“外江戏”进入粤东,其中一条重要的路线也是从赣南,经闽西,再至大埔、梅县,最终抵达潮、汕。

潮籍地方戏研究专家萧遥天,在民国时期就撰文多次提及,外江戏进入粤东必先经客居地,“外江戏之入广东……其流入之路线必由闽西赣南经客家繁布之梅属诸县。

”[3](P90)“外江则自安徽播赣南、闽西,经客族嘉应州而至。

”[4](P3560)萧先生这一看法的目的无非是强调客家人对外江戏在潮汕地区繁荣所作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80年代,闽西戏剧工作者在客家人南迁闽、粤的重要通道宁化县发现了清乾隆年间,湖南“楚南戏”新喜堂班到此地流动演出时留下的历史记录。

在宁化坊田公社大罗大队池氏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康保成陈志勇*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社科项目《岭南濒危剧种研究》(项目编号:09160—31423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康保成,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志勇,中山大学中文系2005级博士生(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清代乾隆年间,“外江戏”进入粤东地区,从此与客家人结下不解之缘。

本文从广东汉剧的历史变迁与客家人的关系、客家人对广东汉剧的接受和传播、广东汉剧音乐与客家音乐、广东汉剧剧目与客家事象、广东汉剧演出与客家习俗的关系等层面,全面阐述了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内在历史因缘。

[关键词]广东汉剧历史变迁客家文化〔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2-0146-072008年第2期岭南文化学术研究祠堂后台板壁上题有“清乾隆丙辰年寒食节,湖南‘新喜堂’班曾来此地演出”的题字。

这个历史遗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萧遥天在民国年间所提出“外江戏入潮,必经客属诸地”结论的正确性。

据笔者考察,“外江戏”进入粤东,还有另外两条路线,一条由广州至海陆丰,至梅州,再顺梅江、韩江到潮汕;另一条是直接从陆路,即从赣南的赣县,再经寻乌,陆路80里进入梅属诸县。

对广东汉剧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祁剧,即是从这条路线直接进入客属梅县。

三条不同的路线图都传达出一个共同的信息:即“外江戏”进入粤东,首先到达的就是客属聚居地。

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自从“外江戏”进入粤东时起,就与客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此时进入粤东的大部分有实力的外江戏班,因为梅属客地经济不够发达,最终放弃了盘踞于此的念想,而进入了—潮汕;但可以肯定地讲,它们在客属诸县感受到了客家人对当时粤东、闽西、赣南三地的经济中心——戏剧的渴慕和热情,也为后来抗日战争时在潮汕无法生存,转入客家山区演出,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民国年间外江戏演出中心向客居地转移。

“外江戏”进入潮汕后,在同治至抗日战争爆发之间的百余年,达到演出的高度繁荣。

这其中有本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外部原因,潮州本地戏剧不够发达的客观原因,同时也有官员士子热捧的社会文化氛围,加之包括客家人在内的广大粤东民众对它的喜爱,尤其表现在广大城镇乡村,成立了数以百计的外江戏业余“儒乐社”。

业余“儒乐社”的成立,极大地推广和普及了广东汉剧,也培养了观众。

历史进入民国,潮汕的清朝统治政权土崩瓦解,原来热捧外江戏的外籍清廷官员也纷纷离开粤东地区。

加之,潮音戏与时俱进,锐意革新,以其成熟的艺术和崭新的面貌,赢取了更多潮州语系的观众。

在这种情况下,外江戏开始向山区转移。

此后,他们只是在每年重要的赛神活动时节,才由墟镇赶回潮州,候场待聘。

民国廿四年,谢雪影在《潮梅现象》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情况:“每届春日神游,外江班纷纷由梅属客地莅潮待聘。

”[5](P196)聘金也仅30元,与潮音班200元戏价还被人们争聘的情形相比,却是“昨日黄花”了。

但外江戏演出中心从潮汕转移到客家山区的事实却充分说明,客家人最终在“外江戏”不景气的时期,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它。

3.抗日战争时期客家人挽救和延续了外江戏。

抗日战争爆发后,代表“外江戏”最高艺术水准的四大名班相继解散。

民间小班更是纷纷散班,即使苟存,也是风雨飘摇,艰难维持。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两位客籍人。

一个是大埔籍的乡绅罗梅波。

他看到很多外江艺人纷纷转移到大埔县,就组织他们成立了同艺国乐社,并筹集资金,到上海、潮州购置了汉剧演出的全套衣箱及道具。

这批老艺人有老生詹勋、刘恩隆、郭维正,小生梁才、黄玉兰,乌净乌面鹅、蓝增球,红净萧娘传、郭法清、郭石安,丑角唐冠贤、丘瑞望、罗生照,婆角天生师、黄奎发,花旦丘赛花、黄桂珠、刘巧兰、钟熙懿、梁春梅、萧雪梅、萧霜梅,武旦梁树堂,以及杂角罗木基、赖石吉等演员40多人,还有乐师罗莱俞、郭化眉、詹亚运、詹亚李、李亚四、罗享韶等10余人。

他们都是当时广东汉剧界的艺术精英。

由于有罗梅波出面组织,也经常到边区演出,赚取戏金,也能勉强度日。

罗还聘请教戏师傅,招收学徒,培训了一批汉剧小苗,如黄粦传、黄桂珠等。

他们后来成为了广东汉剧界的顶梁柱。

另一位是“新老福顺班”班主大埔人萧道斋。

1939年,潮汕沦陷,四大名班之一的“老福顺班”也难以维持,遂由大埔商人萧道斋出资承办,改称“新老福顺班”。

为了延续外江班的演剧传统,新班主萧道斋也是想尽办法,勉力维持。

一方面他以家庭戏班的班底组班,自演老生,其妻王妙心演小生行,其长女雪梅演花旦,其次女霜梅演小生,还有其女婿巫玉基(老生)、内侄萧佛祥(小生)、门徒刘锡文(老妈、乌净)、亚豹(丑)、亚钱(乌净)等。

这批人无需发戏酬。

另一方面,设法聘请外江科班出身、曾在荣天彩教戏的老艺人李祝三执教,办“细仔班”,以充实艺员队伍,采取边培训边演出的办法维持戏班。

萧道斋也“被誉为在困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广东汉剧承先启后作出贡献的有识之士”。

[6](P370)诚然,正是罗梅波的“同艺国乐社”和萧道斋的“新老福顺班”,不仅延续了广东汉剧演出的传统,而且在最艰难时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外江戏的主要演出骨干,为建国后重组汉剧团提供了人才准备。

1950年,大埔的“大埔民声汉剧社”、梅县的“梅县业余汉剧研究会”,就是在以上“同艺国乐社”和“新老福顺班”汉剧艺人基础上组建的。

后来,“大埔民声汉剧社”和“梅县业余汉剧研究会”,逐步演变成为今天的广东汉剧院。

4.建国之后,客都梅州成为广东汉剧新的中心。

建国初期,粤东各个县都建立了汉剧团,有二三十个之多,但绝大部分建团在客属诸县。

即使在戏曲不景气的今天,大浪淘沙,广东汉剧仅存的两个演出团体(一为梅州的广东汉剧院,一为大埔汉剧团),也是立足于客家人聚居地的。

广东汉剧选择梅州客地作为自己的艺术中心,绝对不是简单的历史偶合,而是历史的选择。

二、客家人对广东汉剧的接受与传播外江戏进入粤东后,不仅在客属地(如大埔)城乡形成“吾邑演剧向雇请潮州之外江班”的民俗惯例;而且客家人还通过组建外江戏班或业余“儒乐社”,推动外江戏在粤东客地的发展,甚至在外江戏存亡续绝之时,毅然出手挽救、扶持它。

这些现象的背后,不仅说明客家人对广东汉剧的热爱,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客家文化意蕴。

1.客家人视外江戏为客家戏的认同感。

无论粤东还是港澳或海外的客家人,都认同“外江戏”为客家戏。

这种“认同感”,首先源于广东汉剧南迁的背景和客家人对祖地怀想的情感联系。

关于广东汉剧的源头,有多种说法;但实质上是湖北与安徽二说的分歧。

笔者认为,广东汉剧的前身“外江戏”之“外江”,其实是粤东人对长江的俗称。

考察广东汉剧的形成史会发现,在建国前的粤东人基本上认为“外江戏”来自内地的湖北。

“湖北汉剧说”的始作俑者,是民国时客家人钱热储。

他在1933年出版的《汉剧提纲》“写作缘起”中开篇名义:“何谓汉剧?即吾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

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此种戏剧创于汉口故也。

”随后他还讲,“汉剧作于汉口,……惟在赣之南,岭之东,及闽之西部者,皆本其原音,不加增易,故特标其名曰外江。

”在这里,钱热储特别强调,外江戏源于湖北,而且在赣南、岭东、闽西(此三地正是客家聚居区),“皆本其原音,不加增易”,原封不动地接受。

我们认为,赣南、岭东、闽西客家人原汁原味接受外江戏,出于他们对外江戏发祥地和客家人对祖地怀想的情感迁移。

这种情感迁移,还表现在客家人对外江戏舞台语言以及古朴典雅审美风格的认同。

其次,外江戏以中原音韵作为自己的舞台语言,在远渡海隅的客家人看来,这无疑是乡音。

有语言学家在描述客家话时说,“他们(客家人)说的是混杂着土话的官话。

在他们迁徙的远途中,时而损坏了他们的语言,时而为各地的方言所影响而其语言变为更丰富;他们因山居之故,使语言变为富于特征,与别的方言有分别。

”[7](P665)正是这种与粤方言、潮方言判然有别的语言情态,让粤东的客家人认为,他们在语言上保留着中州音的特点。

如《光绪嘉应州志》卷七云:“客家多中原衣冠之遗,或避汉末之乱,或随东晋、南宋渡江而来。

……其语言多合中原之音韵,其说皆有所考据。

”近代潮阳人饶锷在研究客家方言后认为,客家话虽“间杂蛮语,与中原语音殊绝,然穷其声变,察其本柢,旧音雅训往往而存。

”[8](卷三)粤东人黄遵宪在光绪十七年的《与胡晓岑书》中也指出,“客民者,中原之旧族,三代之遗民。

……吾乡之土音,多与中原音韵符合。

”民国时期的梅县客家乡土教材,更是明确表达了客话与普通话的关系,“我们所说的话,都是客话,也叫做老官话。

和兴宁、五华、平远、蕉岭四县,及原日潮属大埔、丰顺,惠州属之各县,言语均可相通;因为我们都是中原迁来的。

客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很近,不过与广州潮州土人所说的话,却大相悬殊。

”[9](P12)缘于对外江戏以中州音和韵为舞台语言的认同心理,在粤东地区生活的潮汕人、客家人,对于外江戏的接受观念截然二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