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馈线自动化方式
馈线自动化介绍
5、高质量航空接插头 该款开关专门为配电自动化而设计,
安全可靠、工业化程度高。留有配网自动 化接口——采用紫铜镀铬的航空插头,插 针和插孔全部镀金。可方便地与配电终端 设备连接,向自动化升级,实现四遥。
引进东芝技术设计生产
真空自动配电开关VSP5(FZW28-12)特点
6、内置三相CT
开关内置三相保护及测量CT,变比按 600/1或600/5 配置,测量CT精度为 0.5 级,保护CT精度为 3 级。测量CT端子已 引至插座,便于将来升级实现遥测。
密封试验
1、充入1.2大气压N2 2、水中浸泡40分钟 3、换1.0大气压SF6
工频耐压试验
1、相间:50kV 2、相对地:50kV 3、断口间:50kV
馈线自动化控制终端
1. 引进东芝技术设计生产; 2. 与东芝真空自动配电开关VSP5配套使用,
以电压-时限方式实现在线路故障时能不 依赖通讯和后台系统自动完成对线路故障 区段的隔离,恢复非故障区段的供电; 3. 同时还具有远方通信功能,通过通信通道 与系统配合,对开关实现“四遥”功能。
C
D
RTU
PVS4
PVS5
E
F
RTU
RTU
变电站FCB经过5S延时第一次重合,A 区恢复供电, RTU1开始X-延时.
单相接地故障的隔离过程
FCB
PVS1
PVS2
A
B
RTU
RTU
Y延时
X延时
PVS3
C
D
RTU
PVS4
PVS5
E
F
RTU
RTU
XL计时
RTU1延时结束后控制PVS1关合,并开始Y-计时确认; RTU2开始X-延时;
chapter6-2馈线自动化(FA)
a
b
c
d
e
A
B
C
D
E
F
联络开关
图6-8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a
b
c
d
e
A
B
C
D
E
F
联络开关
图6-8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一、馈线终端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有 ①馈线远方终端(包括FTU, Feeder Terminal Unit
和DTU, 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 FTU分为三类:户外柱上FTU,环网柜FTU和开
闭所FTU.所谓DTU,实际上就是开闭所FTU。 ②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TTU,Transformer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a
b
c
d
e
A
B
C
D
E
F
15S
7S
联络开关
图6-8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馈线自动化的实现
36s 7s
C
14s
Ee (f)
AB
15s
ab
A
B
22s 7s
c C
Dd c
C
(c) Ee
(d)
a
A
B
69s 7s
b D 7s d c
闭锁 C
E 14s e (g)
A重合器:一慢二快,第一次重合=15S,第二次重合=5S;
B、D分段器:X=7S,Y=5S;C、E分段器2:020/X6/2=14S,Y=5S
c C
a b Dd
AB 43s 7s
c
C
(e) Ee
(f)
a
b D d Ee
a
b D 7s d E e
AB
15s
ab
A
B
22s 7s
c C
Dd c
C
(c) Ee
(d)
A
B
c 闭锁(g)
43s 7s
a
b CD 7s d
A
B
c
E 14s e
闭锁
69s 7s
C
(h)
A重合器:一慢二快,第一次重合=15S,第二次重合=5S;
器配合,以检测馈线电压为依据进行控制和保 护。
1.电压型方案 1)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1)辐射状网故障区段隔离过程 (2)环状网开环运行时的故障区段隔离 2)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实现故障区段隔离(略) 2.电流型方案 1)重合器与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 2)重合器与熔断器配合(已讲)
3.当地控制方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的不足 1)切断故障时间长 2)频繁动作,减少开关寿命,对用户有影响 3)造成大面积停电(故障侧、联络开关侧) 4)无法完全识别故障(接地、一相和多相断线) 5)无法远方遥控 6)无法实现最优方案
馈线自动化介绍
我国馈线自动化近几年才开始,主要采用电压型 及电流型两种控制模式。 我国配电网是小接地电流系统,欧美、日本等国, 大部分是大接地电流系统。 我国配网设备状况、管理要求不同于国外,照搬 国外电流型或电压型模式,推广用于城网必然带 来问题。 基于重合器能够准确地判断故障区段,并能自动 隔离故障区段。
2013-7-26
故障功率方向 a Q1 过流 b Q2 过流 c
故障功率方向 Q3 过流 d Q4 e 过流
2013-7-26
2. 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算法
采用矩阵算法来实现判断、隔离故障区段。 1)网络描述矩阵D 断路器、分段开关、联络开关作为节点(N),可 构N×N维方阵; 若第i、j节点间存在馈线,则第i行、第j列元素, 第j行、第i列元素均置1;不存在馈线的节点对应 元素置0。 2)故障信息矩阵G 若第i个节点的开关故障电流超过整定值,则第i行 第i列元素置0,反之置1,矩阵的其他元素均置0。 也是N×N维方阵。
定义:集断路器、继电保护、操动机构为一体,具 有控制和保护功能的开关,能按预定开断、重合顺 序自动操作,并可自动复位、闭锁。
2013-7-26
1. 重合器(Recloser)分类和功能-续
功能:故障后重合器跳闸,按预定动作顺序 循环分、合若干次,重合成功则自动终止后 续动作;重合失败则闭锁在分闸状,手动复 位。 动作特性:根据动作时间-电流特性分快速动 作特性(瞬动特性)、慢速动作特性(延时 动作特性)两种。 动作特性整定:“一快二慢”、“二快二 慢”、“一快三慢”。
2013-7-26
自动重合器
2013-7-26
4.2 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1. 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D的组成
浅谈配电网常用的馈线自动化模式(电压型、电流型、环网方式)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浅谈配电网常用的馈线自动化模式浅谈配电网常用的馈线自动化模式摘要:馈线自动化(FA,Feeder Automation)是配网自动化中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实施馈线自动化,使馈线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进行故障定位,实施故障隔离和对非故障段线路及早恢复供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该文通过叙述馈线自动化就地控制模式和远方控制模式的工作原理,并指出这两种馈线自动化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馈线自动化;故障判断;故障隔离由于配电网络的一次接线不同,如放射形线路、环网接线、“手拉手”接线等,以及各类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必须通过配网自动化规划来研究、分析配网自动化方案、馈线自动化方案,进行网络优化,以及选择恰当的配电网开关设备等过程来达到上述目的。
配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其主要意义在于:当配网发生故障时,迅速查出故障区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自动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电,因此缩短了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了停电面积,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馈线自动化有两种实现方式:当地控制方式和远方控制方式。
当地控制方式又叫电压型实现方式,通过重合器来实现,馈线失电压时开关跳开,然后依时间延时顺序试合分段开关,最后确定故障区段再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区供电。
远方控制方式,又叫电流型实现方式,通过负荷开关、FTU加主站系统来实现。
由FTU检测电流以判别故障,故障信息传送到主站,由主站确定故障区段,然后由主站系统发遥控命令控制开关动作,完成故障隔离并恢复非故障区供电。
1 馈线自动化的就地控制模式1.1 重合器与电流型分段器配合应用方案KFE型户外真空自动重合器可以与电流型分段器或时问电压型分段器相配合,无需通讯即可自动分段故障线路,最大限度缩小停电范围。
其中与分段器配合如图1所示。
图1 重合器与分段器配合应用方案电流型分段器可以记录通过的故障电流的次数,设定的最大计数次数为3次,达到设定的计数次数后,在重合器跳闸时,分段器分闸,隔离故障线路段。
馈线自动化概述
馈线自动化概述一、引言馈线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馈线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馈线自动化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馈线自动化概述1. 馈线自动化定义馈线自动化是指对配电网中的馈线进行监测、控制和保护等操作,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它主要包括对馈线状态的监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等功能。
2. 馈线自动化系统组成馈线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馈线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2)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馈线开关状态,实现远程开关操作。
(3)保护装置:用于检测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操作。
(4)通信装置:用于与上级调度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3. 馈线自动化功能(1)监测功能:实时监测馈线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2)控制功能:实现远程开关操作,控制馈线的开通和断开。
(3)保护功能:检测馈线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保证馈线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4)故障定位功能: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定位馈线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5)故障隔离和恢复功能:在发生故障时,自动进行隔离操作,并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三、馈线自动化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基础。
它可以将馈线状态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监测装置中进行处理。
2.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有GPRS、CDMA、以太网等。
3. 控制算法技术控制算法技术是实现远程控制和保护的核心。
它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开关操作或者保护操作。
4. GIS技术GIS技术是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配电网中各个设备的位置、状态和运行情况。
它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管理和监测。
四、馈线自动化应用1. 馈线自动化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城市配电网中,馈线自动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供电质量。
6、第六章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二、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2.故障信息矩阵G
• 如果节点的开关经历了超过整定值的故障电流,则故障信息 矩阵G的第行第列的元素置0;反之则第行第列的元素置1;
• 故障信息矩阵G的其他元素均置0。
• 也即故障信息反映在矩阵G的对角线上。 • 如图6-4所示,节点3和节点4之间发生故障,则相应的故障 0 0 0 0 0 0 0 信息矩阵G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G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6.2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
• 采用配电网自动化开关设备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不需要建 设通信通道,利用开关设备的相互配合,实现隔离故障区 域和恢复健全区域供电。 • 重合器和重合器配合模式,重合器和电压-时间型分段器 配合模式及重合器和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模式。
一、重合器的功能
• 当故障发生后,若重合器监测到超过设定值的故障电流, 则重合器跳闸,并按预先整定的动作顺序做若干次合、分 的循环操作。 • 若重合成功则自动终止后序动作,并经一段延时后恢复到 预先整定状态,为下一次故障做好准备。 • 若经若干次合、分的循环操作后重合失败则闭锁在分闸状 态,只有通过手动复位才能解除闭锁。
D d C c
B 7s 闭锁 C c 14s f) a b E e 7s 14s D d c
D d C c
E e
A 5s
B 7s 闭锁 C g)
三、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2.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的故障区段隔离
• A采用重合器,整定 为一慢二快,即第一 次重合时间为15s, 第二次重合时间为5s。
第五章馈线自动化
第五章馈线自动化在现代电力系统中,馈线自动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它就像是电力输送网络中的“智能管家”,能够实时监测、控制和优化电力的分配,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馈线。
简单来说,馈线就是将电力从变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终端的线路。
而馈线自动化,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让这些线路能够自动地完成监测、故障诊断、隔离以及恢复供电等一系列操作,无需人工过多干预。
那么,馈线自动化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其中涉及到众多的技术和设备。
比如说,先进的传感器被安装在馈线上,它们就像是电力线路的“眼睛”,能够实时感知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快速传递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则像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接收到这些信息后,通过复杂的算法和逻辑判断,对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
当馈线发生故障时,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并将故障区域与正常区域隔离开来。
这一过程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减少了对用户的影响。
而且,在隔离故障后,系统还能够自动地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使得电力供应尽快恢复正常。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馈线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了几种常见的模式。
一种是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的模式。
重合器具有多次重合的功能,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重合器会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多次重合操作。
分段器则能够根据通过的电流大小和时间来判断是否动作,从而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
另一种常见的模式是基于远方终端单元(RTU)和主站系统的模式。
RTU 安装在馈线上的各个监测点,负责采集数据并将其传输给主站系统。
主站系统则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下达控制指令。
除了上述两种模式,还有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和通信网络的模式。
这种模式利用了先进的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断路器、智能传感器等,它们具备更强的计算和通信能力。
通过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这些智能终端能够与控制中心实现实时交互,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和快速的馈线自动化控制。
馈线自动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chapter6-2馈线自动化(FA)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五、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 • (一)辐射状网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五、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 • (一)辐射状网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五、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 • (一)辐射状网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五、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 • (一)辐射状网的故障隔离
a A B
b C
c D
d
e F
E 联络开关
图6-8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a A B
b C
c D
d
e F
E 联络开关
7s 5s X Y
7s 5s X Y
7s X Y
合于永久性故障 闭锁于分闸状态
7s X Y 合 E 第二次合闸由右侧决定 5s Y
B
分
45s XL 图6-9
图6-6中各开关的动作时序图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六、远方控制的馈线自动化
a A B
b C
c D
d
e F
E 联络开关
图6-8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a A B
b C
c D
d
典型馈线自动化工作模式及其特点
典型馈线自动化工作模式及其特点(1.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 255000;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青供电公司山东高青 25630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阳信供电公司山东阳信 251800;4.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2)引言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快速确定故障区段并且进行隔离,然后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与供电可靠性。
实施馈线自动化的目的:一是当配电网某馈线发生故障时,能够对故障区间进行快速的定位并且进行隔离,然后对非故障区域进行供电恢复,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停电时间,尽可能的减少停电面积;二是实时的监控配电网运行状态。
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有多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馈线自动化分为四种:就地型、集中型、用户分界型与智能分布型。
1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模式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的实现过程需要分段装置与自动重合装置相互配合来完成。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各分段器根据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与配置在变电站线路出口的自动重合闸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逻辑顺序动作,不需要主站的参与就可以完成故障区间的定位与隔离操作以及非故障区间的供电恢复的操作。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可以分为电压-时间型、电流-计数型和电压-电流型,下文以电压-时间型为例介绍。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模式的实现需要电压型馈线终端设备和电压型负荷开关的配合。
该馈线自动化的实现原理主要依据“电压-时间型”负荷开关具有“来电合闸、无压分闸”的工作性质,再配合变电站配置的一次重合闸设备,利用时间顺序通过逻辑检测,不需要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参与就能确定故障区段位置,并能够闭锁与故障所在位置相连的电压型负荷开关的来电合闸功能,从而实现故障区间的就地隔离功能。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不需要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参与而且不依赖通信就可以实现故障的隔离。
但是由于该模式的实现需要变电站延时自动重合闸参与才能完成,而且各负荷开关以此合闸并带有一定的延时,因此该模式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
配电自动化中的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式详细介绍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式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是指通过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的配合,借助通信网络,将故障后的配电终端信息汇集到配电主站,由配电主站对各种故障信息进行研判,实现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的馈线自动化处理模式。
可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2种实现方式:全自动方式:线路发生故障后,配电主站通过快速收集区域内配电终端的信息,判断配电网运行状态,集中进行故障识别、定位,配电主站根据故障处理策略自动完成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半自动方式:线路发生故障后,配电主站通过收集区域内配电终端的信息,判断配电网运行状态,集中进行故障识别、定位,由人工介入完成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按供电区域划分属于A+、A类、B类区域的供电线路,馈线自动化处理模式应采用主站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三遥”自动化终端优先采用光纤通信方式,配置一条具备自愈功能的专线通道或网络通道,配电自动化光纤通信终端宜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对已实现光纤通信的三遥终端线路采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处理模式。
变电站出线开关开关分段开关联络开关分段开关分段开关变电站出线开关终端DTU/FTU配网主站故障处理的相关遥控命令等1.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设备建设配置方案1.1.柱上开关配置方案:新建柱上开关按弹簧储能型柱上断路器建设,柱上断路器额定电流630A ,短路电流容量不应低于20kA ;断路器可实现电动手动操作,能实现就地及远方分、合闸操作。
断路器配置PT ,接线形式为VV 接线,可采集线电压及提供工作电源。
内置A 、C 两相CT 和零序CT ;开关控制回路电压与储能电压相同,采用直流24V 电压;断路器具有自动化信号输入/输出接口;10kV 断路器需提供至少2常开2常闭开关位置辅助触点、SF6气压低、机构未储能等报警与闭锁节点;各遥测、遥信及电源用专用插头(防水、防尘)与FTU 连接。
对不具备自动化接口的老旧柱上开关,按上述柱上开关配置原则进行更换。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
配电网的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力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的馈线
进行监控、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馈线的运行状态,提高配电
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馈线监控和馈线控制。
馈线监控是指利用传感器、测量仪表等设备对馈线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
测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实现对馈线状态的全方位掌握。
馈线监控主要包括电流、电压、
功率因数、功率负荷等参数的监测,还可以对损耗、故障和负荷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
监
测数据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实现对馈线状态的实时监测。
馈线控制是指通过控制设备,对馈线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对馈线的智
能化管理。
馈线控制主要包括对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的调节和控制,以及对开关、断路器等设备的开闭控制。
通过对馈线的调节和控制,可以实现对馈线的负荷均衡、功率
因数的调整、故障的快速隔离和恢复等功能。
1.提高馈线的可靠性。
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隔离馈线的故障,减少
停电时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提高馈线的经济性。
通过对馈线的负荷均衡和功率因数的调整,可以有效减少功率
损耗,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4.提高调度的灵活性。
通过对馈线的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对馈线的即时调度,根据
需求进行负荷调整,提高供电的灵活性。
馈线自动化介绍
馈线自动化介绍什么是馈线自动化馈线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电力系统中馈线操作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通过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馈线的远程监测、调度、控制和保护,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馈线操作和管理通常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如人工巡视、手动开关操作等。
馈线自动化的引入可以大大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人为操作错误的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馈线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应用遥测与遥信技术遥测与遥信技术是馈线自动化的基础技术。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测控设备,可以实时获取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和状态信息,如电流、电压、功率、温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远程监测中心,实现对馈线的远程监测和数据采集。
同时,通过遥信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开关状态、故障信号等的远程获取,从而实现对馈线的远程控制和保护。
遥控技术遥控技术是实现对馈线远程操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遥控装置,可以远程控制电力系统中的开关、刀闸和隔离开关等设备的操作。
这样,无需人工现场操作,即可实现对馈线的远程开关操作,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自动化调度与管理技术自动化调度与管理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馈线运行状态的自动化调度和管理。
通过采集和处理遥测数据,可以实现对馈线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自动进行报警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通过自动化调度算法,可以实现对馈线电量的合理分配和调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馈线自动化的优势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馈线自动化可以实现对馈线的远程监测、调度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无论是对馈线参数的实时监测,还是对开关操作和故障保护的快速响应,馈线自动化都能够大大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降低人为操作错误风险传统的馈线操作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容易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带来隐患。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方式及应用(2)
2实馈 自化 方 现 线 动 的式
能
。
耋 为肝发、 长直实馈自化 着来自展 足远接现线动 立 目前 , 国 内 在 馈 线 自动 化 系 统 的 应 用 上 大 致 分 为 电 压 型 系 统 和 电 流 型 系 统 。2个 系 统 各 有 优 缺 点 , 电压 型 系 统 比 较 适
关 设 备 的 费 用 ,以及 控 制 系统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和通 讯 系 统
的费 用 。就 我 国 国情 而 言 , 目前 还 缺 乏 大 规模 实 现 中低 压 配 电 网 络 自动化 的物 质 基 础 。 为 了实 现 配 电 自动 化 ,应 充 分 考 虑 本 地 区社 会 经 济 的发 展 水 平 ,根 据 配 网的 实 际情 况 及 远 景 规 划 ,在 经 济 能 力 能够 承受 的范 围内 运 作 ,有 目的
● 广 东省佛 山三水供 电局 张 卫东
1 己自化 发方 程 电动 的展 过 酉
配 电 自动 化 主要 是 针 对 中低 压 系统 而 言 的 。配 电 自动 化 又 称 为 馈 线 自动 化 ,一 般 实 现 配 电 自动化 是 指 1k 配 0V 电 网 实 现 馈 线 自动 化 。配 电 系统 及 其 设 备 的 分 布 量 大 面 广 ,配 电 自动 化 系 统 涉 及 的费 用 大 部 分 为 可 遥控 操 作 的开
地 进 行 城 网 改造 ,分 阶 段 投 资 和 分 阶段 实施 配 电 自动 化 , 并 使 各 配 电 自动 化子 系 统 最终 有可 能 构 成 一 个 健 全 的 配 电
自动 化 大 系统 。
到 监 控 作 用 ; 能 优 化 网 络 运 行 方 式 ; 次 重 合 , 设 备 不 多 对 冲 击 大 等 缺 点 。 但 它 因 较 低 的 建 设 成 本 和 方 便 的 维 护 措
几种馈线自动化方式
1.集中控制式集中控制式的故障处理方案是基于主站、通信系统、终端设备均已建成并运行完好的情况下的一种方案,它是由主站通过通信系统来收集所有终端设备的信息,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确定故障位置,最后下发命令遥控各开关,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优点:非故障区域的转供有着更大的优势,准确率高,负荷调配合理。
缺点:终端数量众多易拥堵,任一环节出错即失败。
案例:假设F2处发生永久性故障,则变电站1处断路器CB1因检测到故障电流而分闸,重合不成功然后分闸闭锁。
定位:位于变电站内的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因检测到线路上各个FTU的状态及信息,发现只有FTU1流过故障电流而FTU2~FTU5没有。
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判断出故障发生在FTU1~FTU2之间。
隔离: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发出命令让FTU1与FTU2跳闸,实现故障隔离。
恢复: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发出命令让FTU3合闸,实现部分被甩掉的负荷的供电。
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将故障信息上传配调中心,请求合变电站1处断路器CB1,实现部分被甩掉的负荷的供电。
配调中心启动故障处理软件,产生恢复供电方案,自动或由调度员确认。
配调中心下发遥控命令,合变电站1处断路器CB1,实现部分被甩掉的负荷的供电。
等故障线路修复后,由人工操作,遥控恢复原来的供电方式。
2.就地自动控制2.1负荷开关(分段器)主要依靠自具一定功能的开关本身来完成简单的自动化,它与电源侧前级开关配合,在线路具备其本身特有的功能特性时,在失压或无流的情况下自动分闸,达到隔离故障恢复部分供电的目的。
这种开关一般或者有“电压-时间”特性,或者有“过流脉冲计数”特性。
前者是凭借加压、失压的时间长短来控制其动作的,失压后分闸,加压后合闸或闭锁。
后者是在一段时间内,记忆前级开关开断故障电流动作次数,当达到其预先设定的记录次数后,在前级开关跳开又重合的间隙分闸,从而达到隔离故障区域的目的。
在“电压-时间”方案中,开关动作次数多,隔离故障的时间长,变电站出口开关需重合两次,转供时容易有再次故障冲击,但它的优点是控制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集中控制式集中控制式的故障处理方案是基于主站、通信系统、终端设备均已建成并运行完好的情况下的一种方案,它是由主站通过通信系统来收集所有终端设备的信息,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确定故障位置,最后下发命令遥控各开关,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优点:非故障区域的转供有着更大的优势,准确率高,负荷调配合理。
缺点:终端数量众多易拥堵,任一环节出错即失败。
案例:假设F2处发生永久性故障,则变电站1处断路器CB1因检测到故障电流而分闸,重合不成功然后分闸闭锁。
定位:位于变电站内的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因检测到线路上各个FTU的状态及信息,发现只有FTU1流过故障电流而FTU2~FTU5没有。
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判断出故障发生在FTU1~FTU2之间。
隔离: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发出命令让FTU1与FTU2跳闸,实现故障隔离。
恢复: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发出命令让FTU3合闸,实现部分被甩掉的负荷的供电。
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将故障信息上传配调中心,请求合变电站1处断路器CB1,实现部分被甩掉的负荷的供电。
配调中心启动故障处理软件,产生恢复供电方案,自动或由调度员确认。
配调中心下发遥控命令,合变电站1处断路器CB1,实现部分被甩掉的负荷的供电。
等故障线路修复后,由人工操作,遥控恢复原来的供电方式。
2.就地自动控制2.1负荷开关(分段器)主要依靠自具一定功能的开关本身来完成简单的自动化,它与电源侧前级开关配合,在线路具备其本身特有的功能特性时,在失压或无流的情况下自动分闸,达到隔离故障恢复部分供电的目的。
这种开关一般或者有“电压-时间”特性,或者有“过流脉冲计数”特性。
前者是凭借加压、失压的时间长短来控制其动作的,失压后分闸,加压后合闸或闭锁。
后者是在一段时间内,记忆前级开关开断故障电流动作次数,当达到其预先设定的记录次数后,在前级开关跳开又重合的间隙分闸,从而达到隔离故障区域的目的。
在“电压-时间”方案中,开关动作次数多,隔离故障的时间长,变电站出口开关需重合两次,转供时容易有再次故障冲击,但它的优点是控制简单。
(1)基于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分段器方式的馈线自动化基于电压延时方式,对于分段点位置的开关,在正常运行时开关为合闸状态,当线路因停电或故障失压时,所有的开关失压分闸。
在第一次重合后,线路分段一级一级地投入,投到故障段后线路再次跳闸,故障区段两侧的开关因感受到故障电压而闭锁,当站内断路器再次合闸后,正常区间恢复供电,故障区间通过闭锁而隔离。
而对于联络点位置的开关,在正常时感受到两侧有电压时为常开状态,当一侧电源失压时,该联络开关开始延时进行故障确认,在延时时间完成后,联络开关投入,后备电源向故障线路的故障后端正常区间恢复供电。
两侧同时失压时,开关为闭锁状态。
特点:造价低,动作可靠。
该系统适合于辐射状、“手拉手”环状和多分段多连接的简单网格状配电网,一般不宜用于更复杂的网架结构。
应用该系统的关键在于重合器和电压–时间型分段器参数的恰当整定,若整定不当,不仅会扩大故障隔离范围,也会延长健全区域恢复供电的时间。
(2)基于重合器与过流脉冲计数分段器方式的馈线自动化当发生故障时重合器跳闸,分段器维持在合闸位置,但是经历了故障电流的分段器的过流脉冲计数器加一,若计数值达到规定值,则该分段器在无电流间隙分断,当重合器再次重合时,即达到隔离故障区段和恢复健全区段供电的目的。
案例:在处理如图2所示配电网结构,A为重合器,B、C、D为过电流脉冲计数分段器,其计数次数均整定为2次。
正常运行时,重合器A,分段器B、C、D均为合,当C之后的区段发生故障时,重合器A跳闸,分段器C计过电流一次,由于没有达到事先整定的2次,因此分段器保持合闸,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合器进行第一次重合。
若为瞬时性故障,重合成功,恢复系统正常供电,再经过一段确定的时间(与整定有关)后,分段器C的过电流计数值清零,又恢复至其初始状态,为下一次做好准备;若为永久性故障,再次重合到故障点,重合器A再次跳闸,分段器第二次过电流而达到整定值,于是,分段器在重合器跳闸后无电流时期分闸;再经过一段时间,重合器A进行第二次重合,由于此时分段器C处于分闸状态,从而将故障区段隔离开,恢复对健全区段的供电。
(3)电压-电流型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选用GPRS+VPN(虚拟专用网)的通信传输通道,优点为:数据传输速率高;永久在线,空间网络数据传输透明;运行费用低廉,运行经济;安全性高,采用加密技术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见图1),FTU与GPRS通信模块之间采用RS-232接口,数据通过GPRS通信网络传输后,再通过移动通信网关、VPN专线传输到GPRS通信服务器,最后再传输到配电网主站。
FTU传输协议采用IEC60870-5-101通信协议,由于是准实时数据传输,因此,协议数据召唤频度可以适当放慢。
FTU电压—电流型特点:开关本体虽采用电压型自动负荷开关,但FTU具有电压—电流型特点。
电压型特点是指FTU具有电压型开关控制器功能:在馈线全线停电的情况下,当FTU检测到开关一侧带电时,在开关没有被闭锁分闸的情况下,经过Δt延时,自动将开关合闸,而不需要主站发遥控命令;如果开关被闭锁分闸,则开关保持在分闸位置。
电流型特点是指FTU故障检测依据电流检测判据,而不是依据电压和时延判据。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FTU根据流过的故障电流大小,记录故障标志,并通过GPRS向主站系统发送。
在电压型馈线自动化方案中,由于是利用电压和时限配合进行故障检测,Δt一般设置不小于5s;而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方案中,由于利用电流信号检测故障,为尽快缩短停电时间恢复供电,Δt 可设置为0。
FTU需要配置一定容量的蓄电池,确保失电情况下FTU和通信的正常工作,并采用浮充技术提高电池寿命。
由于开关操作采用交流电源,因此,蓄电池容量可以很小。
实现策略: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实现策略是指故障的检测、定位、隔离等功能的实现采用电流检测判据,而开关的操作采用交流操作电源。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由配电网主站通过GPRS方式收集线路上相关FTU的故障信息,同时,根据线路拓扑关系,进行故障分析,定位故障。
由于电压型自动负荷开关具有“失压脱钩”的特点,此时,处于失电的开关位于分闸位置,远方主站只需发出开关闭锁分闸命令,把故障点两侧开关闭锁在分闸,就可以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
对于馈线上健全区段的恢复供电,由主站提出最佳重构方案,通过遥控变电站出线开关和解除联络开关闭锁分闸状态,并结合电压型自动负荷开关“来电自举”的特点,逐级恢复,完成网络重构。
这种电压—电流型混合配电网自动化方案兼顾了电压型、电流型配电网自动化方案的优点,一方面具有电流型快速、可靠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的优点,避免了电压型方案中因“残压闭锁”不绝对可靠而造成对侧全线停电的缺点,同时具有电压型开关采用交流操作电源的特点,开关操作可靠性大大提高。
同时,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也不需要改造,保留一次重合闸即可。
案例演示:变电站出口断路器设置一次重合功能,延时时间为0.5s,ΔT(ΔT一般取1min~5min)后返回,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Δt=0,另外,考虑到电压型开关的机械合闸特性,开关的固有机械合闸时间Δτ=0.3s。
假如c区发生瞬时性故障,CB1因速断保护动作而分闸,随后B、C、D因失压而分闸。
CB1经过0.5s后重合使a区恢复供电,经过Δτ后B合闸将电送至b区,又经过Δτ后C合闸将电送至c区,再经过Δτ后D合闸将电送至d区。
从发现瞬时性故障,到恢复供电,前后经过的时间约为1.4s。
此后,FTU通过GPRS 向主站汇报各自检测的瞬时故障信息,以便主站了解瞬时故障的发生过程和位置。
假如c区发生永久性故障,如图2(a)所示,则CB1因速断保护动作而分闸,CB1经过一次重合,虽依次合闸送电至c区,由于c区是永久性故障,CB1再次因速断保护动作而闭锁分闸,同时,分段开关B、C、D因失压而分闸。
主站通过GPRS轮询相关FTU的故障标志信息,由于开关B、C有故障电流标志而开关D、E无故障电流,因此,判断永久性故障发生在c区,向分段开关C、D处的FTU发开关闭锁分闸命令,使开关C、D闭锁在分闸位置(见图2(c))。
主站然后将出线开关CB1合上,恢复a区供电,经Δτ延时,B合闸,恢复b区供电。
由于开关C闭锁在分闸位置,从电源侧确保了故障区域c的安全隔离(见图2(d))。
为了恢复失电区域d的供电,解除联络开关E的闭锁合闸命令,E检测到开关一侧有电、一侧无电,经延时Δτ后合闸,恢复失电区域d的供电。
由于开关D 闭锁在分闸位置,从备用电源侧确保了故障区域c的安全隔离。
(4)智能式分布智能分布式的就地式馈线自动化是在重合器方式的就地式馈线自动化的基础上,增加局部光纤通信,使得环网内的各FTU互相交互信息,在故障后ms级的时间内直接跳开离故障点最近的两侧开关,变电站出线开关不需要跳闸,使得停电区域最小,同时联络开关自动合闸转供。
可实现多开关串联无级差保护配合,快速准确地实现故障隔离和转移供电,达到停电范围最小、停电时间最短的目的。
在保护通道故障时,可自动转为重合器方式的就地式馈线自动化工作模式,可靠性高,可应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骨干网络。
配电主站和子站可不参与处理过程。
新型智能分布式控制方式则利用了电压和电流两个信号作为故障段的判据,故又称为U-I-T(电压-电流-时间)型。
此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利用了电压和电流两个信号作为故障段的判据,充分考虑了故障后线路失压和过流次序的规律,制订全面的网络重构方案,方案的参数配置不受线路分段数目和联络开关位置的影响。
当利用智能负荷开关组网时,线路上各个开关按预先整定的功能相互配合自动隔离故障自动进行故障后网络重构;当采用重合器或断路器组网时,能够发挥重合器或断路器的开断和重合能力,迅速切除并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线路供电。
采用“残压检测”功能使故障点负荷侧的开关提前分闸闭锁,避免另一侧电源向故障线路转移供电时受到短路冲击和不必要的停电。
在有局部光纤通信的条件下,可以自动升级为“协作模式”,从而进一步加快网络重构速度,减少线路受到的短路冲击。
分布式智能控制有两种实现方式:1)基于终端的方式。
终端通过对等通信(IP)网络获取相关站点终端数据,自行决策。
不需要安装专门的装置,具有很高的实时性(最快达到200ms以内),但对终端处理能力要求高,且仅能用于IP通信网。
2)采用分布式智能控制器(DistributedIntelligentController,DIC)的方式。
DIC安装在变电站、开关站或者其他选定的站点内,其作用类似于传统的配电子站,收集并处理附近小区内相关站点的终端信息,完成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现场控制功能,能够有力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处理速度,减轻SCADA系统的处理数据能力,使得配电系统进一步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