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三 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三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治疗【实验目的】

1.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2.观察失血性休克发生前后动物症状体征变化。

3.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熟悉休克的治疗措施。

【实验原理】

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微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病理过程。

休克的病因有许多种,本实验采用股动脉放血的方法,直接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复制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由于放血一定程度后可使循环血量不足,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组织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失血性休克。通过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使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抢救休克。

【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家兔。

2.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手术器械一套,气管插管,动脉插管,股动脉插管,呼吸流量换能器。

3.实验药品20%乌拉坦,1%肝素,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1.取家兔1只,称重,从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5ml/kg进行麻醉,将家兔仰卧位固定于兔台上,用剪刀剪去颈部及下腹部的被毛,注意勿伤及皮肤。

2.做颈部手术,分离气管并插管,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记录呼吸

曲线。右侧颈外静脉分离并插管用于输液。再做颈总动脉插管,用于描记动脉血压。

3.分离股动脉进行插管,放血的途径。

4.肝素化从耳缘静脉注射1%肝素2ml/kg。

5.松开动脉夹,从股动脉处缓慢放血,速度小于2ml/min,放血量约为全血的1/10,家兔的全血量按70~80ml/kg来计算,边放血,边观察血压的变化。继续放血,当放血量约为全血量1/5~1/4,血压稳定在30~40mmHg之间,维持10~15min,观察动物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变。

6.根据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按休克发病学的防治原则进行纠酸、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防治细胞损伤等治疗,自行设计抢救方案,观察并比较各项救治措施后血压和微循环的变化。

①建立耳缘静脉通路,5%葡萄糖生理盐水输液(输液量应根据失血量自行确定)。

②血液回输注射器内的血液快速从颈外静脉输回。

③去甲肾上腺素0.5mg去甲肾上腺素溶于25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min输完),与放血前所测得的收缩压高度作比较。

④654-2 2mg654-2溶于25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min输完),观察血压和微循环的变化。

⑤待抢救恢复后,结扎右侧迷走神经,在结扎处远心端剪断迷走神经,观察血压有何变化?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瑞,观察血压有何变化?

⑥处死动物耳缘静脉注射空气。

【注意事项】

1.保护耳缘静脉,注射时应从耳尖部进针,如不成功.再向耳根部移位。

2.实验过程中,均需保持动脉插管与血管平行,以免刺破血管。

3.本实验手术操作多,应尽量减少手术性出血和休克。如失血过多时可先插颈外静脉或耳缘静脉输液。

【结果分析】

休克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历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衰竭期三个时期。在休克早期,各种原因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皮肤、腹腔内脏、肾小管上的α受体结合,使这些脏器微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升高,微循环灌流急剧减少。动-静脉短路β受体结合,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组织发生严重的缺血性缺氧。病情继续发展,进入淤血缺氧期,由于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组织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乳酸堆积,发生酸中毒,导致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下降,局部血管扩张,代谢产物增多,如组织胺释放增多,腺苷增多,钾离子增多,这些物质都可以造成血管扩张,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血液淤滞,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和血压进行性下降。

家兔正常收缩压为105mmHg(14kPa)左右,本实验使家兔失血收缩压降至40 mmHg时,相当于中、重度休克状态。中度失血性休克时,血容量锐减,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张力反射性增高,继而出现心率和呼吸加快;而重度休克时血压进一步下降,心、肺功能抑制,可出现心率减慢、呼吸困难和压力反射消失等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