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RRT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正解研究
3-RRRT并联机器人鲁棒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Ke r s a a llrb t ah t c i g c n r l l i g mo e c n r l d p ie tc n lg ;f z y c n y wo d :p r l o o ;p t a k n o t ;si n d o t ;a a t e h oo e r o d o v y u z o —
2 Sh o o c ai l n i e n ,U i ri f eh o g i j , ini 3 0 9 ,C ia .c ol f Meh nc g er g nv syo cnly Ta i Taj 0 1 1 hn ) aE n i e t T o nn n
Absr c t a t:A r c d p ie F z si i g mo e c n r lmeh d f ra 3 RRRT a a llr b twa r s n die ta a tv uz ld n d o to t o o - p r le o o s p e e — td.Ac o d n o i y t m y a c d lc a a t r n n t e ba i f L a un v’ tbi t h o y e c r i g t t s se d n mi smo e h r ce ,a d r s i
刘 延斌 张宏 敏 赵 新 华 , ,
( . 南科 技 大 学 机 电工 程 学 院 ,河 南 洛 阳 4 10 ; . 津 理 工 大 学 机 械 5 程 学 院 ,天 津 3 0 9 ) 1河 703 2天 1 2 0 1 1
摘
要 : 对 3R R 针 . R T型搬 运 并联 机 器人 提 出 了一 种 直接 自适 应模 糊 滑模 控 制 方 法。根 据机 器人
平面3-RRR柔性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杜 兆才 , 余 跃 庆等对 平 面 3 - RR R柔 性并 联机 器 人 进 行 了分析 ] , 采 用 KE D方 法 建 立 其 动力 学 模 型 , 该 模 型没有 考虑 刚体 运 动 和 弹 性 运 动 的耦 合 , 对 系 统 约束 方程 考虑 不够 完全 。刘 增善 在其 博 士论文 中系 统地 研究 了空 间 3 - RR S柔性 并 联 机 器人 [ 8 ] , 用 简化 KE D方 法建 立 了柔 性 3 - R RS并 联 机 器 人 动力 学模 型, 并 对动 力学 特 性 进 行 了分 析 。多 伦 多 大学 机械 与工 业工 程学 院 的非线 性控 制实 验室 长期 以来 致力 于并 联 机 器 人 的 研 究 , 其 中 Wa n g X i a o y u n , Mi l l s
张 清 华 ,张宪 民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精密装备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 室 , 广东 广州 5 1 0 6 4 0 )
摘要 : 轻 型、 高速 、 高 精 度 柔 性 并 联 机 器 人 在诸 如 电 子 装 配 、 精密加工与测量 、 航空航 天领域有着 巨大的应用前景 。 研 究 了一 类 平 面 3 - R R R柔 性 并 联 机 器 人 。采 用 有 限元 法 对 柔 性 杆 进 行 离 散 , 运用浮 动坐标系 , 拉 格 朗 日方 程 以 及 虚功原理 , 建 立 了平 面 3 - R R R柔 性并 联机 器人 的 刚一 弹 耦合 非 线 性 动 力 学 方 程 。该 方 程 考 虑 了 各 关 节 和 动 平 台 的 集 中质 量 和 集 中转 动 惯 量 。 详 细研 究 了 弹性 运 动 坐 标 和 刚 体 运 动 坐 标 约 束 关 系 。 通 过 基 于 小 变 形 假 设 的 数 值 仿 真计算 , 并 和 简 化 KE D 方 法进 行 比较 , 结果 表 明 系统 刚体 运 动 的科 氏 力 和 离 心 力 以 及 变 换 矩 阵 的 时变 性 对 系统 动 力 学 特 性 有 着 至关 重要 的影 响 。 关键词 : 并 联 机 器 人 ;弹性 动 力 学 ;刚一 弹耦合 ; KE D方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THu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4 5 2 3 ( 2 0 1 3 ) 0 2 — 0 2 3 9 - 0 7
3-RRRT并联机器人位置正向求解研究
caat n it oi neo h c r dj n tnr g f r ea o m o a 3一R R aal b t teppr u f w r ehdw iht kt u p ̄ R Tprl lo o,h ae to adam t hc o esp o 一 er p r o o h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7 3 期
文章编号 :0 6—94 ( 0 6 0 0 9 0 10 38 2 0 )7— 0 0— 4
计
算
机
仿
真
26 月 0 年7 o
3一RR RT并 联 机 器 人位 置 正 向求解 研 究
刘 延斌 , 秀英 薛玉君 贾现 召 韩 , ,
is s l t n c ou i .T e TL tr t e s l t n p o r m a e n Mo r o h n MA AB i ai ou i r g a b s d o o e—P n o ep e d v r e w sw r e u .D — e v o e rs su oi e a ok do t i n s e t n ma i u r a mu ai f3一RR a a llrb t sd n y u i g MA AB s f a e I p o e h t r c i e t sn me c l i lt n o k c i s o RT p r l o o o e b sn TL o t r . t r v d t a e wa w t e dr c i e t s s l t n meh d a d p o a o h i tk n mai ou i t o n r g m f3一RRR a allr b tp e e td a e ef cie a d r p d e c o r T p r l o o r s ne fe t n a i . e r v KEYW ORDS: aa ll o o ;Di c i e t s s l t n;P e d n e e;No l e r e u t n P l bt r er r t n mai o u i e k c o s u o iv r s n i a q ai s n o
求解3-RRR平面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迭代搜索法
Z u X n—pn ,C i in—k n,Z a g Y a h i ig u a J u hn u n
( o ̄eo eh ncl ni ei ,U i rt o h nh io i c n cnl y S nh i 00 3 hn ) C tg / fm ca i gn r g nv sy fS g frc neadt h o g , h g a 2 0 9 ,C i ae e n e i a a se e o a a
Ab t a t sr c : t e a ay i f r p c o h n l sso k s a e f r3一RRR p rlee o o c a im ,t e i r t e s ac s p tf r r 。 wo a alld rb t me h n s h t ai e r h i u wa d e v o B sd o a e n VB, h a a t cd s n i tra e i b it o 3一R t e p mer e i ne fc ul fr r i g s RR a all b t c a s , n e e rs ac y p o p rlee ro h n m a d t n t e e r h ma r - d o me i h h v d l ee e c sf rp r l l c a im e i n lo ma e a fv r be i tra e f rp r l l c h n s d sg . i e t e r fr n e o a al e me h ns d sg a d as k a o a l n ef c a al e me a im e in l ed n o ed
2 3一I R 平面并联机器人及坐标系 l
基于3-RRRT并联机器人位置反解的精度分析
第2 2卷
第 2期
天
津
理
工
大
学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报
Vo _ l22 No. 2 Ap . 0 r 20 6
20 0 6年 4月
J OURNAL I OF T ANJ N I UNI VERS T OF TECHNOLOGY I Y
o i v r e po iin a lss n n e s sto nay i
MI AO ih a ,ZHAO n— u Zh — u i Xi h a
( col f ehncl nier g Taj nvr t o eh o g , i j 0 1 1 C ia Sho ca i g ei , i i U i sy f cn l y Ta i 3 0 , hn ) oM aE n n n n e i T o n n 9
1 . R T并联机器人机构简 介 3R R
3R R -R T并联 机器 人 由运 动平 台 、 固定平 台及 连 接两 平 台的 3条 支链 组 成 , 平 台均 为 正 三 角形 , 两 每
图 1 3R R - R T并联机器人机构 简图
Fi . Di g a o e 3 RRRT p r l lma i u a o g1 a r m f t - h a al n p ltr e
Ab t a t h eain hp b t e esr cu e er ra d e e uo ro f h - sr c :T er l t s i ewe n t t t r ro n x c tre rro e3 RRR a al l n iu ao a e n su - o h u t T p rl e ma p ltrh sb e td i d t r u h te iv r ep st n a ay i . h ro sa ec n an d i el e t e t smo e w e h y ae mi u e e s e h o g h n es o i o n ss T e e r r o ti e n t i a mah mai d l h n t e n tn s . i l h nr c r I h e r v d t a h g rtm a e a p id t h ro n y i ft e 3 R T p allma i u ao . t a b n p o e h tte a o h c n b p l o t e e rra a sso - RR a l n p ltr s e l i e l h r e Ke r s:p allma i u ao ;i v re p st n a a y i ;a c r c n lss y wo d r a l e n p l tr n e i o l ss c u a y a ay i s o i n
3-RRRT并联机器人运动仿真的SimMechanics实现
Ab tac :Ba e n t i sr t s d o he S mM e ha is Blc e fSm ui k.t s p pe nto u e h eh d o i l t n i r s r hig 3 ~ c nc o ks to i ln hi a r i r d c s t e m t o fsmu ai n eeac n o RRRT r le o o .Afe i ltonmo li ie paal lr b t t rsmu ai de sgv n,alsmu ai r mee sae s to t e k n m aissmu ain o sr b ti a . l i l t pa a t r r e f h i e t i lto ft o o sc r on c hi
m 连 杆 2长度为 10m , m, 0 m 连杆 3 度为 80m 上平 台 长 0 m,
半 径 r 5 =2 1mm。仿 真起始位 置为 = = = 0 , 3 。上平
台中心点坐标为( ,, 6 。对该机构进行 的运动学仿真。 008 ) 3
联机 构运动分 析可 以确定某 些构件 运动所 需 的空 间 , 校验 它们运 动是否 干涉 , 动仿 真 动 画 则更 为形 象 直 观 , 度 运 速 分析 可以确定 机构从 动件 的速度是 否合乎 要求 , 速 度分 加 析 可 以为 惯 性 力 计 算 提供 加 速 度 数 据 。Mal t b是 Ma — a t h w rs ok 公司推 出的 当今 国际 上最 为 流行 的软 件 之一 。Ma— t
lb的 Sm c a i 是一 个 对动 态 系统 进 行 建模 、 真 和 a i Me hnc s 仿 分析 的软 件包 , 主要功能 是对机 构动态 系统进 行仿 真 和 其 分析 , 文 以 3一R R 本 R T并 联 机 构 为例 , 研究 Ma a t b中的 l Sm ca is i Meh n 机构运 动仿真方 法 。 c
基于条件数的3-RRRT并联机器人设计优化
第2 2卷 第 6期 20 0 6年 l 2月
天
津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Vo. 2 N . I2 o 6
D c2 o e .o6
J OURNAL I OF T ANJ N I UNI VERS T OF 'ECHNOLOGY I Y r
LI AN — u ,ZHAO n h a Ye h i Xi — u
( col f ehncl nier g i j nvr t o eh o g , i j 0 1 1 C ia S ho o ca i g e n ,Ta i U i sy f cnl y Ta i 3 0 9 , hn ) M aE n i n n e i T o n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章编号 : 7 -9 X 20 )60 4 .3 1 30 5 ( 06 0 .04 0 6
基 于条 件 数 的 3一R R R T并 联 机 器 人 设 计 优 化
连 业辉 , 新华 赵
( 天津理 工大学 机械 工程 学院 , 天津 30 9 ) 0 1 1 摘 要: 基于 3一R R R T并联机 器人 的输入输 出方程, 出其雅 可比矩 阵, 出 了机构 的局部条件 数表 达式 ; 得 求 当结构
tie i ep c a o inmar ,w ihC l b o ue yteip t d o tu q ain o h c a im. an d wt rs ett J c ba t x h o i hc al ec mp td b h n u up te u t fteme h ns n a o Ke r s:p allma iuao ;J cba tx;c n io igid x ein o t zt n y wo d r e a l np ltr a o in mar i o dt nn n e ;d sg pi ai i mi o
3-RRR并联机器人的精度分析与仿真
建 立 如 图 2所示 的 坐标 系 : 先 在 机 构 的动 、 平 台上 分 别 首 静 建 立 一 个 固 定 坐 标 系 O一 Y × Z和 动 坐 标 系 M— Y X Z,静 坐 标 系 O一 Y × Z原 点 O 建 立 在 三 角 形 PPP 的几 何 中心 处 , 轴 垂 直 23 Z 于静平 台, 向指向动平台。 方 Y轴 沿 着 OP 方 向经 过 P 点 。 右 、 由 手 笛 卡 尔 坐 标 系 法 则 , 以 确 定 出 X轴 , 为 三 角 形 PPP 是 可 因 2。 等 边 三 角 形 , 据 三 角 形 的性 质 可 知 , 根 X轴 平 行 底 边 PP ; 2。同样 , 动 坐 标 系 建 立 在 动 平 台 上 , 为 三 角 形 M M3 几 何 中 心 , M M2 的 Z 轴 垂 直 于 动 平 台 , 向为 上 平 台 面 法 线 方 向 。 方 在 上述 坐标 系下 , 得 并 联 机 器 人 的 运 动 学 方程 为 : 可
Ke wors: r l r ot cuac alsi, e rorsmult y d pa al ob . el ac r y an y spos e r ,i a i on
目前 有 关 并 联 机 器 人 精 度 方 面 的 研 究 工 作 还 比较 薄 弱 , 关
布 。 曲柄 长 1 0 8 mm, 连杆 长 4 0 0 mm 。 2 并 联 机 器 人 的误 差 分 析
c yAc o dn o o e o h i s mut l t cu e p r me e su i c mp t r smu t n te if e c h t S r c u e p — r c r ig t n f t e Lmb l e r t r a a t r ,sn i S u p g o u e i l i , n l n e t a t t r a ao h u u
3RRR并联机器人的优化设计研究
0 引 言
递 推方 程式 ,算 法 实现起 来也 比较 容易 。
1 2 机 器人 灵巧 度及其 性 能指标 .
并联机 器人 的尺 寸优 化问题 一 直受到 众 多研究人 员关 注[ ] 目前 , 尺寸优 化领域 常 用 的研 究方 法是 : 1。 在 根据 具体 问题提 出设计 指 标 ,然 后针 对 这些设 计指 标 进行 优化研 究 。 在该 领 域 中 , 主要 有两 大研究 方 向 : 一
机 器人 的雅可 比矩 阵定 义为 关节空 间到操 作 空 间 之 间速度 的映 射矩 阵 ,它是 描述 机器人 运动 学特 征 的 重要 参量 。当机器 人接 近奇 异形 位时 ,其雅 可 比矩 阵
个是设 计指 标研 究 ,主要 研究 新 的设 计 指标 以及设 计
指标 之 间的相互 关 系等 ;另一 个是 优化 方法研 究 ,主 要研 究各 种不 同 的优 化方 法 以及改 进等 在并 联机器 人 设计 中的应用 。
维普资讯
第 4期 ( 第 1 7期 ) 总 3
20 0 6年 8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 ECHANI CAL ENGI NEERI NG & AU T0M AT1 0N
N o. 4 A ug .
文 章 编 号 :6 26 1 (0 60 —0 20 1 7 —4 3 2 0 ) 40 9—2
度在参 数空 间 中进行 优化 计算 ,并 结合 对机 器人 工作
为评 价指 标来 评 价机器 人 的灵巧 度 。且认 为 当条件 数 为 1时机 器人 处 于最佳 的运动 学传 递状态 ,并把此 时
的机 器人 位形 称 为运 动学 各 向同性 。 条件 数越 接近 1 , 机 器人 的性 能越 好 [ 。 4 同时 , 因为 这个原 因 , ] 也 使用 灵 巧度 指标 进行 分 析也 被称 为各 向 同性 分析 。
3RRRT并联机器人传动性能与尺度综合解读
3RRRT并联机器人传动性能与尺度综合本文对3-RRRT并联机器人的传动性能与尺度综合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3-RRRT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位置反解分析,建立了3-RRRT并联机器人速度输入、输出方程,构造出机器人雅可比矩阵,从而得到传动性能评价指标的表达式。
通过空间点条件判别,确定了3-RRRT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运用瞬时运动分析法,建立了机构的奇异位形判别矩阵,得到了机构的奇异位形空间,并应用MATLAB软件对工作空间及奇异位形进行数值仿真。
以全域条件数为衡量指标,对3-RRRT并联机器人结构参数对其传动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结合结构参数对其工作空间的影响,对3-RRRT并联机器人进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最后,应用ADAMS软件对3-RRRT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进行仿真,得到了运动学及动力学输入、输出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分析对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性能给予评价。
同主题文章[1].李云峰,杨兆宜,李长峰. 精密并联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的研究' [J]. 机床与液压. 2009.(10)[2].陈柏,陈笋,杨朋飞,吴洪涛. 一种基于腹足动物运动机理的介入机器人' [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05)[3].陈辉. 浅析全自动包装码垛机器人' [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10)[4].巩明德,赵丁选. 电液伺服控制六自由度力反馈手柄设计' [J]. 液压与气动. 2009.(09)[5].索阳阳,周凤颖. 基于双模糊协调控制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6].王欣欣,齐永奇,赵建林,王宗伟. 慧鱼点焊机器人的PLC控制系统实现' [J]. 机电工程技术. 2009.(09)[7].李玮燕,张赟,陈进军,能昌信,董路. 渗滤液导排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研究' [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21)[8].黄建民,杨军,薛卉. 装备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J]. 上海电气技术. 2008.(02)[9].王桂娜,於星,陶燕. 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的构建' [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31)[10].代小林,黄其涛,韩俊伟,李洪人. 基于运动学正解的三转动并联机构迭代补偿控制' [J]. 机器人. 2009.(06)【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机械电子工程; 并联机器人; 传动性能; 尺度综合; 位置反解; 工作空间【作者相关信息搜索】:天津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赵新华;徐鹏;。
3-RRR平面柔性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
摘 要:针对柔性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时变、刚-柔耦合、非线性的特点,以 3-RRR 平面柔性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 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浮点坐标系和 KED 法的机构弹性动力学方程。首先,运用有限元法的理论,将机构的柔性杆件划 分为一系列离散的梁单元模型,建立梁单元的动力学方程。然后,运用 KED 法,得到机构的约束关系式和装配关系式,从 而得到机构在浮点坐标系下的弹性动力学方程。最后,分别对采用简化 KED 法和这里方法建立的机构动力学模型进行 仿真分析,对比机构动平台的弹性位移/转角曲线和最大应力曲线,验证了这里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柔性并联机构;有限元法;KED 法;弹性动力学;仿真分析 中图分类号:TH16;TH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员园园员-3997(圆园19)06-0197-04
文献[4]采用 KED 法和 Lagrange 方程,建立了空间 3-RRS 柔 性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机构的动力 学响应规律,但没有考虑系统的约束方程。文献[5]采用假设模态 法,建立了一种三自由度柔性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与 简化 KED 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假设模态法建立的机构动 力学模型弹性振动较小,但假设模态法型函数的选择较难。文献[6] 针对平面 3-PRR 柔性并联机构,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机构的动 力学方程,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但采用有限元 法需要考虑大量不确定性的边界条件。为了改善传统柔性并联机 构建模的弊端,以便于分析机构动力学的本质特性。以 3-RRR 平 面柔性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和 KED 法,建立了机 构在浮点坐标系下的弹性动力学方程。通过 MATLB 软件对建立 的弹性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机构动平台分别采用简化
第6期
3-RRRT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研究
3R R - R T并 联 机 器 人 的动 力学 研 究
王 磊, 赵新 华
( 天津 理工大学 机 械工程学院 , 天津 30 9 ) 0 1 1
摘 要 : 于达朗伯 原理和等 效力方法建立 了3R R 基 - R T型并联机器人的动力 学模 型 , 出其 正向动力 学与反 向动 力 得
学方程 , 并给 出反 向动力学的 M T A A L B数值 仿真. 关键词 : 朗伯原理 ;并联机 器人 ; 达 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 P 4 T 2 文献标识码 : A
S u y o h y a c f3 RRRT p r l lma i u a o t d n t e d n miso - a al np ltr e
W ANG e ,ZHAO n h a Li Xi — u
图 1所示.
格朗 日 方程法 、 牛顿 一 欧拉法、 朗伯原 理法等.在 达 用牛顿 一 欧拉法建立的动力学方程中会 出现副反力, 故在不需求关节力时 , 此法过于繁琐 ; 拉格朗 日法需 要大量的矩阵运算 , 也很复杂 ; 而达朗伯法则可 以较 为简洁地写出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方 程, 不出现附加 方程 , 因此不失 为一种 有效 的方法 ¨ . J 机 器人 的动力 学 分 为 正 向和 反 向两 类 问题 , 正
向问题即已知驱动力或力矩, 求其 关节变量在关节 变量 空 间的 轨 迹 或 末 端 执 行 器 在 笛 卡 尔 空 间 的 轨
迹 ; 向问题 即关节变量在关节变量空间的轨迹 或 反 末端执行器在笛卡尔空间的轨迹 已确定 , 求驱动 力 或 力矩.本 论文 将结 合 天 津理 工 大学 研 制 的一种 新 型高速 3R R - R T型并 联机器人 , 运用达朗伯法进行 动力 学研究 .
平面3RRR柔性并联机器人机构弹性动力学建模与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基本内容
未来研究方向方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对机器人动态特性的进一步研究:通过对机器人动态特性的深入研究,可 以更加准确地建立机器人弹性动力学模型。这有助于提高模型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进一步优化振动主动控制效果。
基本内容
2、多目标优化控制研究:在本次演示所提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 入多目标优化策略,实现对机器人运动的全面优化。例如,可以同时考虑机器人 的运动精度、振动抑制、能量消耗等多个目标,实现多目标优化控制。
基本内容
3、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问题: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机器人可能面临的各种复杂 环境,研究机器人在这些环境下的适应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可以考虑研 究机器人在不同地形、不同温度、不同湿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领域之一。柔 性机器人机构作为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例如,在医疗、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等领域中,柔性机器人机构可以适应 各种复杂的环境和任务。然而,柔性机器人机构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受到动力学 特性和振动模式的影响较大,因此,对柔性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及振动控制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
讨论
本次演示对柔性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及振动控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次演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振动模态分析结果 都是基于理想状态下的假设,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 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讨论
其次,PID控制器虽然能够有效地抑制柔性机器人机构的振动,但在实际应用 中还需要考虑控制器的参数调节和自适应性等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探索 更加智能和适应性的控制策略,以应对更加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3-RRRT并联机器入位置正解的快速解法
0-oo , 。x  ̄ 其坐标 原点位于动平 台在初始位置 ( 与基础平 台平 y。 设
( c ol f e hn cl n ier g U i ri eh ooy i j , i j 0 C ia 2 ho o c a i g ei , nv s y f c n l a i Ta i 3 0 1 h ) S M aE n n e toT g T nn nn 1 , n 9
中图分 类号 : H12 文献 标识 码 : T 1 A
—
L
—— 一 L
1刖 舌
模 型 ,然后通 过消 除中间变量 等方 法得到 了只包含 驱动关节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位置正 向求解是并联机器人研究 的重要 广义坐标和动平台位置广义坐标 的约束方程组 ,并提出一种位 T AB软件进 行仿 领域之一 , 它是实现并联机器人优 良控制 的基础 。 一种新 型高速 置 正解快速数 值求解 的方法 ,最后 利用 MA L
搬运 3 R R - R T型并联机器人 ( 如图 1 所示 ) 为对象 , 利用相对运 真 。
动坐标 和动平 台绝对运 动坐标作 为系统 广义坐标 , 建立运 动学
2 一 R T型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RR 3
21 。 坐标 系统及广义坐标
3R R - R T型并联机器人是 由三条支链将 基础 平台和动平 台
(n一 + —A+L/ " - z Ll a b y ( ̄一l H— j】 l1 l )
3-RRR平面并联微动机器人的位姿建模
当输 出平 台位 移 为 0 时其 两 坐标 轴 与 X Y坐 标 O
系 的 两轴 相 重合 , 当平 台 运 动 到 新 位 置 时 , 中
3 ,Q e 手 y s i n
陈 秀蓉
( 福建 广播 电视 大学 ,福建福 州 ,3 0 0 ) 5 0 3
摘 要 :并 联 微 动机 器 人具 有 无 摩 擦 无 间 隙 、响 应快 、结 构 紧凑 、 刚 性好 、误 差 积 累 小 等特 点 ,在 生物 工 程 、
医 学 工 程及 微 加 工 等 领 域 的微 操 作 机 器 人 得 到广 泛 的 应 用 。 本 文 介 绍 了三 自由度 平 面 并联 机 器 人 ( 一 R 3 R R型 ) 的 位 姿 反 解 和 正 解 建 模 过 程 . 并利 用 数 学 软 件 M T A 7. A L B 1编 程 , 通 过 实 例 计 算 说 明 了其 应 用 。 对 于 平 面 并 联
2 1 第 2期 0 2年 总第 9 2期
福 建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u a o  ̄i ai & T n es or l fF a R d n n o V Uir v
No. 2 2 2, 01
Ge r l No9 ne a , .2
3 R R R平 面 并联 微 动机 器人 的位 姿 建模
2 1 第 2期 0 2年
陈 秀 蓉 :一 R 平 面 并联 微 动 机器 人 的位 姿 建模 3R R
CCG,再 在 其 三 顶 点 上 铰 链 机 构 的其 它 部 分 ,
运 动 学 反 解 问 题 为 给 定 机 构 的 输 出 即 已 知
3_RRR并联机器人含间隙的运动学标定及误差补偿_张宪民
器人终端全部自由度的误差. 针对关节间隙对机器人定位精确度的影响问
[9 ] 题, 宋月娥等 基于概率密度函数模型分析了机器 [10 ] 人关节间隙对重复定位精度的影响; Chen 等 讨
论了输入不确定性与关节间隙对机器人终端精度的 影响; 王锋等
[11 ]
在串联机械臂在线校准中提出了一
种矫正关节偏移的方法, 并指出关节的偏移可以通 过分析机器人的工作特点进行补偿 . 综上所述, 构件几何误差主要影响定位准确度 , 关节间隙主要影响定位精确度. 虽然运动学标定已 有丰富的研究成果, 但罕有考虑关节间隙识别与补 定位精确度与准确度往 偿的研究文献. 精密定位中, 往同等重要, 因此有必要讨论关节间隙对定位精确 关节间隙的识别方法以及对关节间隙引 度的影响、 起的重复定位误差的补偿方法.
3-RRR 并联机器人含间隙的运动学标定及误差补偿 *
张宪民 刘晗
(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
要: 机器人构件几何 尺寸误差 与 关 节 间 隙 共 同 影响 了机器 人 的 定 位 准确 度与 精 确 度. 文中基于考虑关节间隙的误差模型, 使用运动学标定的方法对上述两误差源进行了识 摘 别, 分析了关节间隙对重复定位中误差分布规律的影响. 通过在逆运动学模型中补偿识别 到的构件几何误差, 以及将标定后的定位误差补偿 到 控 制指 令, 提 高了机 构 定 位 准确 度; 通过在控制中实时补偿关节间隙对定位误差的影响, 提高了重复定位精确度. RRR 并联机器人; 运动学标定; 关节间隙; 定位精度 关键词: 3中图分类号: TH115 ; TP24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0-565X. 2014. 07. 016
基于牛顿-欧拉递推法的3-RRRT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基于牛顿-欧拉递推法的3-RRRT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仿真姜园;赵新华;杨玉维;秦帅华【摘要】研究一种3-RRRT新型高速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建模及分析方法.采用D-H法建立了各构件体坐标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3-RRRT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给出了其位置解析解;基于牛顿欧拉递推动力学方法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并利用MATLAB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值仿真,得出了系统实现既定轨迹跟踪所需的驱动力矩,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该建模方法的优点是计算量小,并可求得杆件的受力情况,便于实时控制,可为3-RRRT并联机器人的研究提供分析数据,进而为改进其控制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期刊名称】《高技术通讯》【年(卷),期】2016(026)008【总页数】6页(P780-785)【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牛顿欧拉方法;仿真【作者】姜园;赵新华;杨玉维;秦帅华【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384;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384;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384;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384;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并联机器人较之于串联机器人而言,构件数目多、构件之间存在高度的耦合,但同时具有负载能力强、惯性小、运动精度高、刚度大、灵巧度高等优点,现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建模分析是并联机器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是实现并联机器人优良控制和系统仿真的基础。
目前关于并联机器人建模方法很多,例如拉格朗日法、凯恩法、最小约束高斯法及广义达朗贝尔法等等,对于3-RRRT机构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研究,如刘延斌等人对3-RRRT机构用拉格朗日法,凯恩法对其进行了建模和仿真[1,2],拉格朗日法推导简单但运算量大,不便于实时控制。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中期报告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多自由度机器人在精密加工、高精度测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多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和控制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同时工作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单一多自由度机器人在某些应用场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应运而生。
整个机器人由三个平面运动的自由度组成,并且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高精度、高刚性等优点。
因此,本文研究了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设计和控制问题,并探索了其在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1. 机构设计在机构设计方面,本文设计了一个三自由度平面并联机器人。
整个机器人由一个固定平台、一个移动平台和三个连接杆组成。
连接杆采用了撑杆结构,具有较好的刚性和重量比。
同时,为了增加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和易制造性,连接杆采用了可制造的标准结构。
2. 运动学分析在运动学分析方面,本文首先推导了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得到了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方程。
然后,我们采用matlab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了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工作空间图像。
3. 动力学建模在动力学建模方面,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
通过仿真结果,我们发现机器人的动态特性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和非线性特性。
4. 控制算法设计在控制算法方面,我们采用了基于PID控制器和反馈线性化控制器的混合控制算法。
针对机器人的动态耦合性和非线性特性,我们采用了反馈线性化控制器进行控制。
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我们采用了PID控制器进行补偿。
三、预期成果1. 完成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并实现机器人的制造。
2. 掌握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并可进行运动学分析。
3. 掌握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的方法。
4. 开发基于PID和反馈线性化控制的混合控制算法,提高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2095X (2010)022*******32RRRT 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正解研究李耀斌,赵新华(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384)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32RRRT 并联机器人的特点,推导了该机器人的位置反解方程,获得了其位置反解,采用数值方法给出研究了该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运用Ma tlab 软件计算进行了验证.关键词:位置反解;位置正解;并联机器人中图分类号:T P24 文献标识码:AResear ch on the d i r ect k i n e m a ti cs of the 32RRRT pa ra llel m an i pul a torL I Yao 2bin,ZHAO X in 2hua(Sch ool of M echani ca l Enginee ri 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Tianjin 300384,China )Ab stra ct:This pape r introduced the charac teristic s of the new para lle l m ani pulat ors .The inve rs e kinema tic s equati on s of p ara llel m anipul a t or a re deduced,and t he nu m erical value s olution is discuss 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 c s of inverse ki 2nem atic s equa tions .The direc t kinema tics analysis is perfor m ed and ve rified by using a nu m erical m ethod .Key wor ds:inverse kinema tics s oluti on;direct kine m ati c s s oluti on;pa rallel manipula t or 并联机器人(Pa r a lle l Robot)一般是指与具有串连结构的工业机器人(Serie s Mani pulator )相对的具有并联结构的机器人操作手(Parallel Mani pula t or ),其机械结构实质是一个空间并联机构(S patial Pa r a l 2lel Mechanis m ).并联机器人具有结构刚度大、承载能力高、运动精度好以及位置逆解简单和方便力反馈控制等许多串连机器人所没有的优点,近十多年来已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之一.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因其结构简单、经济、应用广泛等优点,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Hunt 首先提出了一种并联式机器人机构,这种机构最初是用于飞行模拟器和轮胎的试验装置.Mac Calli on 等在1979年首次利用这种机构设计出了用于机器人装配的机器人,从此拉开了并联机器人研究的序幕.Hunt 应用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准则及螺旋理论,对这种机器人进行了结构综合研究,给出了许多结构方案,为构造新型并联结构机器人提供了可能.近十余年来,美国的O reg on 大学,法国的I NR I A,我国的燕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先后研制了多台样机.许多国际上重要的机器人杂志和学术组织先后推出了并联机器人的专集并习开了专题讨论会.这标志着对并联机器人理论技术的研究正呈迅猛发展的态势.本文利用闭环矢量法建立了32RRR T 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方程,采用数值迭代方法对该机器人进行了位置正解的研究.1 并联机器人32R RR T 的反解分析1.1 32R RR T 并联机器人机构机器人的位置分析就是求解机器人的输入构件、输出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是机器人运动分析的最基本任务,也是机器人速度、加速度、受力分析、收稿日期:20092112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515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7AA04Z203);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ZD )第一作者李耀斌(5— ),男,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赵新华(6— ),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第26卷 第2期2010年4月天 津 理 工 大 学 学 报JO URNA L O F T IANJ IN UN IVER S IT Y O F TECHN OLO GY Vol .26No .2Apr .201007JC JC09100.:198.:192.误差分析、工作空间分析、动力分析和机器人综合等的基础.由于并联机构的复杂性,使得对并联机构的位置分析要比串联机构的复杂得多.当已知机构的原动件的位置时,求解该机构的输出位置与姿态,称之为位置分析的正解;若已知机构的输出位置和姿态,求解原动件的位置时,称之为位置分析的反解[1].图1 32R RR T 并联机器人机构简图F i g .1 D i a gram of 32RRRT pa ra llel m an i pu l a tor图1是32RRRT 并联机器人第一支链的结构简图,P -D 1D 2D 3为动平台,3个转动副在同一平面上,且ΔD 1D 2D 3为正三角形;O -A 1A 2A 3为固定平台,3个转动副在同一平面上,且ΔA 1A 2A 3为正三角形,3条支链具有相同的结构形式.第一支链中,连杆1(l 1)通过转动副与固定平台和连杆2(l 2)连接,连杆2(l 2)与连杆3(l 3)通过转动副连接,L 3与上平台通过虎克铰连接,向量e 1,e 2为通过回转副轴线的单位矢量,关系如下e 1⊥e 2;l 1⊥e 1;l 2⊥e 1;l 2⊥e 2;l 3⊥e 2固定坐标系O -XYZ 原点在32RRR T 并联机器人的固定平台的中心,O Z 轴垂直于固定平台向上,O X ﹑O Y 轴在固定平台的平面内.动坐标系P -XY Z 原点在32RRRT 并联机器人的动平台的中心,O Z 轴垂直于动平台向上,OX ﹑O Y 轴在动平台的平面内.由于结构限制,该机器人动平台只有移动而无转动.动坐标系和固定坐标系的X 、Y 和Z 轴相互平行.1.2 位置反解如图2所示,第i (i =1,2,3)分支的局部坐标系x y z 在固定平台的点,y 在O 的延长线上,z 轴与OZ 轴平行<是从OX 轴线到x 轴线的夹角,是个常量第分支的关节角和杆长的定义见图2.θ1i 是从x i 轴线到线A i B i 夹角,θ2i 是从x i 轴线到线B i C i 的夹角,θ3i 是从y i 轴线到线C i D i 的夹角.动平台(ΔD 1D 2D 3)和固定平台(ΔA 1A 2A 3)的外接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A i B i 的杆长为l 1,B i C i 的杆长为l 2,C i D i 的杆长为l 3[2].图2 32R RRT 并联机器人第i 分支的关节角和杆长的示意图F i g .2 Schema tic D i a gr am of jo i n t angels an dli nk len gths for leg i图2中,把第i 支链的矢量闭环OA i B i C i D i P 写成在局部坐标系A i -x i y i z i 下的方程O P +PD i -OA i =A i B i +B i C i +C i D i(1)把方程(1)写成矩阵形式为c os <i sin <i 0-sin <icos <i0001p x p y p z+0r 0-0R 0=l 1cos θ1isin θ1i+l 2c os θ1isin θ2i+l 3cos θ2i sin θ3icos θ3isin θ2i sin θ3i(2)展开方程(2)得:p x cos <i +p y sin <i =l 1cos θ1i +l 2cos θ2i +l 3cos θ2isin θ3i(3)-p x sin <i +p y cos <i +r -R =l 3cos θ3i(4)p z =l 1sin θ1i +l 2sin θ2i +l 3sin θ2i sin θ3i(5)由方程(4)得cos θ3i =(-p x sin <i +p y cos <i +r -R )/l 3令式中d yi =-p x sin <i +p y c os <i +r -R得θ3i =±cos -1(d yi /l 3)(6)由方程(3)2+(5)2得(x <+y <+R )+z =(θ+θ+3θθ3)+(θ+θ+3θθ3)61 天 津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第26卷 第2期A i -i i i A i i A i i .i i .i p c os i p sin i r -2p 2l 1cos 1i l 2cos 2i l cos 2i sin i 2l 1sin 1i l 2sin 2i l sin 2i sin i 2令式中:dxi =-pxsin<i+pycos<i,dz i=pz得d2 xi +d2z i-2l1dz isinθ1i-2l1dxicosθ1i+l21=(l2+l 3sinθ3i)2(7)利用三角函数的半角正切公式,令u1i=tan(θ1i/2)则sinθ1i=2u1i/(1+u21i),cosθ1i=(1-u21i)/(1 +u21i)把sinθ1i 、cosθ1i代入方程(7)得:j k1i u21i+j k2iu1i+j k3i=0(8)其中 j=1,2.当j=1时,sinθ3i取正;当j=2时,sinθ3i取负.式中j k1i =d2xi+d2zi+l21+2dxil1-(l2+l3sinθ3i)2j k2i =-4dz il1j k3i=d2xi+d2zi+l21-2d xi l1-(l2+l3sinθ3i)2当j=1,即sinθ3i取正,得1k1iu21i+1k2i u1i+1k3i=0(9)式中j k1i =(l2+l3sinθ3i)2-d2xi-d2zi-l21-2dxil1j k2i=4d zi l1j k3i=(l2+l3sinθ3i)2-d2xi-d2zi-l21+2d xi l1当j=2,即sinθ3i取负,得2k1i u21i+2k2iu1i+2k3i=0(10)式中2k1i =(l2-l23-d2yi)2-d2xi-d2zi-l2l-2dxil12k2i=4dz il12k3i=(l2-l23-d2yi)2-d2xi-d2zi-l21+2dxil1)对于并联机器人的逆运动学,当给定位置向量p=[p x p y p z]T,利用方程(9)和(10)就可求出θ1i的全部结果,反解完毕.2 并联机器人32RRR T的正解分析由位置反解的方程(6)和(7):式(6):θ3i=±cos-1(dyi/l3)得sinθ3i=±1l3l23-d2yi式(7):d2xi+d2zi-2l1dzisinθ1i-2l1dxicosθ1i+l21=(l2+l3sinθ3i)2可得:d2x i+d2z i-2l1d z i sinθ1i-2l1d xi cosθ1i+l21=(l2+K l23-d2yi)2(11)式中d xi=-p x sin<i+p y c os<i,d yi=-p x sin<i+p y cos<i+r-R,d zi=p z,K=±1本文只研究一种构型位置正解,即:K=1当K=1时,式(11)可得d2xi+d2zi-2l1dzisinθ1i-2l1dxicosθ1i+l21=(l2+l23-d2yi)2把其写成矩阵形式为d2 x1+d2z1-2l1dz1sinθ11-2l1dx1cosθ11+l21-(l2+l23-d2y1)2d2x2+d2z2-2l1d z2sinθ12-2l1d x2cosθ12+l21-(l2+l23-d2y2)2 d2x3+d2z3-2l1d z3sinθ13-2l1d x3cosθ13+l21-(l2+l23-d2y3)2=(12) 矩阵方程(12)是位置(px ,py,pz)与输入构件转角(θ11,θ12,θ13)之间的非线性方程组.由于并联机构的复杂性,位置正解采用解析法求解难度大,因此这里采用数值法求解该并联机构的位置正解[3].运用数值法的迭代格式为xk+1=xk-λf(x k)f′(x k) (0<λ≤1)应用数值法编写MATLAB算法,其大体可分为如下4个部分:(1)选择一个初始点P,P表示当输入角给定的情况下,假设动平台几何中心在绝对坐标系下的度量;()利用反解验证所选择的初始点是不是最优解,当不是时,先取λ=1,根据xk+1=xk-λf(xk)f′(xk),求x k+1;(3)判断是否满足下降条件|f(xk+1)|<|f(xk)|;不满足的时,再取λ=12λ;(4)然后验证条件是否满足|f(xk+1)|<|f(xk)|,当满足此条件时,此时就可得出该并联机构的正解迭代过程终止;否则转入(2)继续迭代,直到满足此条件得出该并联机构的位置正解.给定32RRRT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参数如表所示,给定的动平台第一、二组初始位置和输入角参数如表所示,把表和表的参数代入到方程()712010年4月 李耀斌,等:32RRRT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正解研究2P1 21212得出的第一、二组32RRR T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正解如表3所示.表1 32RR RT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参数Ta b.1 Str uc tura l pa ram eter s of32RRR Tpa ra llel m an i pula tor连杆1l1连杆2l2连杆3l3上平台半径r下平台半径R<1<2<3400mm100mm800mm100mm400mm0°120°240°表2 32RR RT并联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和输入角参数Ta b.2 In iti a l posi t i on s a nd i npu t an gle pa ram e ter s of32R RRT pa r a ll e l m an i pul a tor初始点:P=[px py pz]T输入角:θ11,θ12,θ13p x pypzθ11θ12θ13第一组50mm50m m600mm0.3491rad1.0297rad0.5061rad第二组100mm100m m600mm-2.9592rad-2.9431rad-2.8945rad 表3 32RR RT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正解仿真结果Ta b.3 P ositi on si m ula t i on r e s u lts of posit i ve solut i on s of 32R RRT pa r a ll e l m an i pul a torp=[px py pz]Tp x pypz第一组158.21mm-183.65mm846.75mm 第二组100.03mm99.94mm800.00mm表4 32R RRT并联机器人的位置反解验算Ta b.4 Inver se s olu ti on check i ng of32RRR Tpa ra llel m a n i pu l a torθ11θ12θ13第一组解0.3491rad1.0297rad0.5061rad 第二组解-2.9592rad-2.9431rad-2.8945rad 表2与表4相比较,可知正解与反解的结果相符合,从而说明正解的正确性.3 结 论本文利用矢量法建立了32RRRT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并得出该机构每个支链的逆运动学有4个反解,因此机器人具有64组反解.采用数值方法求取32RRRT并联机构的正解,并且利用反解模型验证了正解的正确性.参 考 文 献:[1] 黄 真,孔令富,方跃法.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 赵新华.并联机器人运动学理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0.[3] 赵新华.一种分析并联机器人位置正解的高效算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0,33(2):134-137.81 天 津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第26卷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