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社团课程纲要
语文经典诵读社团课程纲要
2.针对不同体裁进行散文、诗歌等经典作品的诵读。
3.学生之间进行诵读技巧和经验的交流。
4.开展高一语文经典诵读大赛。
课时安排
(计划)
第1—2课时:.师生交流,了解学生诵读经典作品的基本状况,有针性地提出经典诵读方案。
第3—4课时:交给学生诵读技巧和诵读方法
第5—9课时:“经典诵读”第一阶段,针对不同体裁进行散文、诗歌等经典作品的诵读
课程内容
通过社团活动,优化学生的诵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充实学生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加强读书方法指导,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一,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第二,设立自己的读书目标,并有一个专门的读书时间;第三,做一个读书的清单,读经典著作,读名家名篇,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课程实施
第10—14课时:“经典诵读”第二阶段,借助网上名家的诵读,揣摩、体会、提升自己的诵读技巧,达到技巧、情感和经典作品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15—16课时:学生之间进行诵读技巧和经验的交流。
第17—18课时:开展高一语文经典诵读大赛,指导学生饱含深情地诵读,指导学生兴味盎然地读书。
课程编号
01
课程名称
语文经典诵读社团
备课组
高一语文备课组
辅导教师
孙延岭 王鹏程 宋丙彪 张茂胜
课程目标
认知目标:
加强读书方法指导,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感情饱满地诵读经典作品。
技能目标:让学生广泛深入地阅读经典作品,提高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情感目标:用心去感受生活,陶冶情操,涵养情趣,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课程评价
百分制。学生出勤20%;活动中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情况20%;作业及任务完成情况20%;成果展示40%。课程学习结束,评价合格,可获得2学分。
校本课朗诵课程纲要教案
校本课朗诵课程纲要教案第一篇:《校本课程纲要——朗诵课程纲要》《大声学朗诵》课程纲要第二篇:《“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朗诵课程纲要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设计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诵读》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课程指导思想: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函[2010]6号)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和知识积累;让青少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背诵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本学期开始,我校开发“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全校实施。
课程目标: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毅力。
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内容:1、自编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诵读经典诗词、诸子典籍等。
校本课朗诵课程纲要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国学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课程实施:(一)实施原则1、勤于积累,学以致用的原则。
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2024
引言概述:古诗文经典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在当下教育中,将古诗文经典融入校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二)》为题,从五个大点阐述该课程纲要的核心内容,包括背景和意义、纲要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与考核。
正文内容:1.背景和意义1.1古诗文经典诵读的历史渊源1.2古诗文经典诵读对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1.3古诗文经典诵读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促进2.纲要目标2.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经典的喜欢和理解2.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2.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2.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3.课程设置3.1选取经典诗文与现代教育相结合3.2分层次、分模块设置不同难度的诵读内容3.3诗词鉴赏、背诵、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设置3.4注重诗词知识与文化背景的融合3.5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诵读体验4.教学方法与手段4.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2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结构与表达技巧4.3运用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核心内容4.4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4.5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5.评价与考核5.1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诵读能力5.2设计富有创意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5.3结合学科教学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发展5.4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演出,展示自己的才华总结:《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二)》旨在通过诵读古诗文经典,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同时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纲要中明确了背景和意义、纲要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与考核等五个大点。
在实施该课程时,教师应注重选取有代表性的经典诗文,设置不同难度的诵读内容,并运用创设情境、引导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涵。
完整版)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完整版)经典诵读课程纲要通过经典诵读,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包括古诗词、经典著作等内容,同时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情感与态度:经典诵读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情操。
思维与方法:经典诵读通过启发式的活泼的诵读吟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实践与应用:经典诵读不仅要落实于学校,还要落实到家庭,让学生去影响家长,带动家庭的诵读氛围,家校携手,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诵,养成良好的阅读惯和诵读惯。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领略到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培养良好的读书惯。
2、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和作文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让他们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升阅读感悟。
3、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办学品牌。
3、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4、在低年级学段中,重点培养学生喜爱古诗文的好惯,能读出简单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了解相关历史小故事,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和语言感受。
5、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经典诵读的原则,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
1.对于模糊性原则,可以改写为:在经典诵读中,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诵读技巧,而不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这样可以让学生积累经典篇章,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2.差异性原则可以改写为:虽然整体推进,但是我们允许学生在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层次、有区别地进行要求。
3.自主性原则可以改写为:我们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的同时,也要积极地诵读更多的经典文章,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自主地研究。
4.鼓励性原则可以改写为:我们评比学生的经典诵读,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对经典的热爱,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诵读活动。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经典诵读是一门校本课程,旨在让三到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中国传统经典,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
这门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同时,经典诵读也能够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课程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诗经、论语、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和千字文。
教学实施措施包括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取得家长的支持,充分利用周三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诵读内容的指导研究,以吟诵、表演、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指导学生研究,设立“经典诵读之星”等。
同时,课程实施原则是模糊性原则,即在诵读中不求甚解,只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能够积累一定的经典篇章。
原则:在诵读经典过程中,遵循差异性原则,允许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层次、有区别要求。
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营造鼓励性氛围。
循序渐进原则也很重要,诵读内容由浅入深,篇幅由短而长,篇章有耳熟能详的篇章到有一定难度的篇章。
这样的坡度设计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研究方式方法: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同时,用经典范本中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在欣赏朗读经历中,学生可以掌握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感悟阅读研究的方法。
正确的读书方法也很重要,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升阅读感悟。
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课程评价:学生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教师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准备,有督促学生自主研究的措施,效果好。
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
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经典颂读》校本课程纲要第一部分前言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读书时尚,全面构建儿童的阅读体系和精神世界,打造“书香校园”,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内容是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经典、阅读优秀文本、扎实有效地开展新世纪的读书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神,兴起读书学习热潮,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进步、成长、成材,让祖国母语美丽学生的人生。
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实施,促进书香校园的营造,推进文化校园的建设,打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型学校。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传承读书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为宗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书籍、亲近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爱上阅读,让班级融为一个书香蕴籍的整体。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美文材料,培养阅读、表达、作文能力。
3.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经典读本与人生的关系。
2.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悟阅读学习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成阅读感悟。
4.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八里中心小学一、课程目标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
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
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
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一、前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因人不同会存在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或许可以表述如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程或教学单元。
”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对家庭、社会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杨“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传承着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美德。
对于少儿道德信念、精神价值、人格熏陶、习惯养成、文化基础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作用。
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
以古诗文诵读,走进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让少年儿童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将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实现道德素养、全面素质的提升,从而为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
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校决定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让孩子们在一生学习、生活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让他们拥有熔铸在经典中的中华文化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情操,成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
所以《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目标1、优化儿童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让参与经典诵读的孩子长期在圣贤之道中受到熏陶,使之自然提升儿童的品味与内涵,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
2、提高儿童的专注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经典诵读社团章程
经典诵读社团章程引言概述:经典诵读社团是一个致力于传承经典文化、提升会员修养的学生组织。
本章程旨在规范社团的组织结构、活动内容和成员权益,确保社团的健康发展和会员的全面成长。
一、组织结构1.1 主席团主席团是社团的核心领导机构,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组成。
主席负责社团的整体运营和决策,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秘书负责社团的日常事务管理。
1.2 部门设置社团设有宣传部、活动部和人力资源部。
宣传部负责社团宣传和推广工作,活动部负责组织各类活动,人力资源部负责成员招募和管理。
1.3 会员组织会员分为核心会员和普通会员。
核心会员由主席团推荐产生,负责社团的重要事务和活动组织;普通会员通过面试和选拔加入社团,参预各类活动。
二、活动内容2.1 经典诵读社团每周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活动,会员轮流分享自己爱慕的经典著作,并进行朗读。
活动旨在提升会员的文学素质和口才表达能力。
2.2 名家讲座社团定期邀请知名学者、作家等进行名家讲座,讲解经典著作的内涵和价值。
会员可通过参预讲座学习到更多的经典知识和文化背景。
2.3 读书分享会社团每月举办一次读书分享会,会员分享自己最近读过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其他会员,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分享和交流,会员们能够互相启迪、共同进步。
三、成员权益3.1 学习资源社团为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经典文献、学术论文等。
会员可以通过社团的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3.2 活动支持社团为会员提供各类活动的支持,包括活动经费、场地预约等。
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申请社团的支持,开展各类学术和文化活动。
3.3 交流平台社团为会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会员可以在社团内部进行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等。
社团也鼓励会员与其他学生组织进行交流合作,拓宽自己的视野和人脉。
四、章程修订4.1 修订程序对章程的修订需由主席团提出,并经过全体味员的讨论和投票。
修订需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会员的允许方可生效。
汉语经典诵读教学大纲
汉语经典诵读教学大纲一、引言汉语经典诵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诵读经典,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还能够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汉语经典诵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提升。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和敬畏感,并理解经典与当代的联系与价值。
2.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音韵敏感性,培养优美的语调和节奏感。
3.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演讲能力,培养自信和自我管理能力。
4.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三、教学内容1.经典文本选取: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经典文本,如《论语》、《诗经》、《史记》等。
2.诵读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感,提高诵读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3.音韵教学:讲解汉字的读音、声调和韵律,帮助学生理解汉语音韵的规律。
4.朗读训练:通过大量经典文本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调和节奏感。
5.引导学生理解经典文本:通过分析经典文本的语言特点、意义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典。
6.诵读比赛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和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感。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发音和表达,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和讨论。
3.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诵读的音频和视频,培养学生的听觉敏感性和表现力。
4.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演讲训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演讲训练,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音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进行日常评估。
2.考试评估:设立课后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杨学梅胡雯雯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一、基本项目1. 课程标题:中华经典诵读2. 主讲教师:杨学梅胡雯雯3. 教学材料:自编教材4.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5. 授课时间:每周一节6.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二、具体内容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校本课程必修课。
2.总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
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诵读技能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我校特色。
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营造读书的良好环境,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设普及、促进学校书香文化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3.课程目标1) 借助优美的文字、清新的画面和动听的诵读录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感知、认识、鉴赏美的能力。
2)激发阅读兴趣,加强诵读指导,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3)学会明辨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4)感悟人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提升人文素养。
5)在诵读中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课程具体内容《中华经典诵读》教材是由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搜集整理而成的,主要包括美文、古诗词等内容。
教材编写的原则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古今结合、中外结合,体现时代特征。
开拓老师、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精美诗歌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经典及美文的长期学习的兴趣。
现代诗部分:目录1 《你的名字》纪弦2 《当你年老时》叶芝3 《兰花草》胡适4 《忆什刹海》张秀亚5 《乡愁》余光中6 《乡愁四韵》余光中7 《雨巷》戴望舒8 《系一根心弦》泰戈尔9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度]泰戈尔10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汪国真1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2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拜伦13 《沪杭车中》徐志摩14 《对镜》哈代15 《这句话》叶志祥16 《像这样细细地听》茨维塔耶娃17 《你相信爱情吗?》佚名18 《我已不再归去》西梅内斯19 《夜风》慕清20 《百年孤寂》林夕21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22 《月下》费特[俄]23 《寒武纪》林夕24 《那不是我的天堂》忆明珠25 《再别康桥》徐志摩26 《当你》罗洛27 《亚玛儿菲夜曲》蒂丝黛尔28 《两天》许由29 《秋天》顾城30 《远方》安德鲁·怀斯31 《独吟秋潭》何阳32 《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汪国真33 《昨夜有雾》尹玲34 《一个人》一禾诗社35 《流星》余婷娜36 《菊》唐突37 《热爱生命》汪国真38 《爱在身边》歌德39 《门前》顾城40 《在我心灵深处》岛崎藤村41 《我就要沉默了》普希金42 《我曾经爱过你》普希金古代诗歌部分:目录一、爱国篇1.《满江红》2.《示儿》3.《过零丁洋》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二、劝学篇7.《劝学》(孟郊)8.《劝学》(荀子)三、励志篇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0.《少年中国说》11.《岳阳楼记》12.《诫子书》13.《前出师表》14.《兰亭集序》15.《爱莲说》16.《师说》四、感恩篇17.《游子吟》18.《墨萱图》19.《纸船——寄母亲》20.《再别康桥》21.《我爱这土地》五、红色经典22.《贺新郎》23.《忆秦娥娄山关》24.《长征》25.《沁园春·雪》26.《西江月·井冈山》27.《七律·长征》28.《卜算子·咏梅》29.《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5.课程实施建议组织形式:班级授课课时安排:每周一节场地:八年级四班教室。
经典诵读社团章程
经典诵读社团章程引言概述:经典诵读社团是一个致力于传承和弘扬经典文化的组织。
本章程旨在规范社团的运作和管理,确保社团成员的权益,促进社团的发展和成长。
一、社团宗旨1.1 传承经典文化:社团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诵读。
1.2 弘扬精神价值:社团通过经典诵读活动,传递正能量,培养社团成员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1.3 提升个人素养:社团鼓励社员通过诵读经典,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修养和思维能力。
二、社团组织架构2.1 社长:负责社团整体运营和管理,组织并主持社团会议。
2.2 副社长:协助社长工作,负责社团内部事务的协调和处理。
2.3 部长:负责社团的具体工作部门,如活动策划、宣传推广等。
三、社团会员管理3.1 入会条件:对经典文化有浓厚兴趣,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2 入会程序:申请入会→参加面试→通过面试→缴纳会费→正式成为社团会员。
3.3 会员权益:享有参与社团活动的权利,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社团决策。
四、社团活动安排4.1 经典诵读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经典文化讲解和诵读指导。
4.2 经典诵读比赛:组织内部和外部比赛,提供展示和竞技平台,激发社员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4.3 经典文化推广活动:举办专题展览、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向社会传播经典文化的魅力。
五、社团管理与运作5.1 会费管理:社团会费用于社团日常运作和活动筹备,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
5.2 决策机制:社团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决策,重要事项需要经过全体会员讨论和表决。
5.3 社团宣传推广:社团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宣传,包括社交媒体、校内广播、海报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
结语:经典诵读社团章程旨在规范社团的运作和管理,促进社团成员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精神价值,提升个人素养,我们相信经典诵读社团能够为社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为传承和发展经典文化贡献力量。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国学典型诵读》校本课程纲要普通项目课程名称:国学典型诵读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主讲教师:各年级班主任教学材料:典型《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等内容为主;辅以名言、对联、谚语、古诗词名句、歇后语等内容。
授学时间:每七天一学时,每学期16学时。
授课对象:一——六年级全体学生具体方案一、课程目的(一)总体目的: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足运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激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发明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探索出传承典型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办法,能在一定范畴内得到推广。
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具体目的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窗们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同窗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典型诵读资料,培养阅读、体现、作文能力。
3、教师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
过程与办法:1、全体学生能背诵弟子规,唱弟子规歌,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2、用《弟子规》的规定来规范自已的言行,践行弟子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3、在观赏朗诵经历中掌握学习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悟阅读学习的办法。
4、掌握对的的读书办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典型、分成阅读感悟。
5、让学生在朗诵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6、营造“典型诵读“的氛围,增进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情感与价值观:1、主动营造学习氛围,兴起爱书、读书热潮,培养学习情趣,提高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2、让学生在“爱好教学”、“特色活动”中,陶冶情操,学会学习;感悟到读书的乐趣。
3、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典型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1)
第4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夏之歌1-4首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夏天的四首古诗。读懂古诗,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5课时:《经典诵读》诗中之夏歌5-8首
第8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冬之歌1-4首
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诵古诗;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冬天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9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冬之歌5-8首
诵读的过程中,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也增加了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第10课时:课程展示:诗歌诵读比赛
资源分析:
以中华民族千古传诵的优秀经典诗歌为主。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分级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程目标
1、在欣赏、朗诵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
2、在大量的朗诵中,体验诗词的意义与价值。
3、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6课时:《经典诵读》诗中秋之歌1-4首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诵古诗;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秋天古诗的意境。
第7课时:《经典诵读》诗中秋之歌5-8首
通过实行经典诵读诗中秋5--8首诗,让学生理解到古诗文语言的精妙,背诵积累古诗
《 经典诵读 》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
适用年级
五年级
总课时
10课时
课程简介(200字内)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科目名称:经典诵读负责教师:授课对象:三四五年级学生授课时间:校本课程授课地点:阅览室课程开发背景及意义:国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是提高中学生语言文化素质重要途径。
通过经典诵读让全体学生从小日日享受经典润物无声般的熏陶,从而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提升智力。
随着学生慢慢长大,历代文人的思想精髓,一字一句中所蕴涵的力量,会与他们形影相随,使他们博古通今、懂事明理,逐渐养成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并对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学内容1.弟子规2.三字经3.诗经4.论语5.笠翁对韵6.声律启蒙7.千字文授课目的: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
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课程实施措施:1、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
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2、取得家长的支持。
课外阅读,就其形式来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
因此与家长配合与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教师要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家长要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读书的情况。
3、充分利用周三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诵读内容的指导学习,以吟诵、表演、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指导学生学习,定期播放有关视频,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参与度。
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一系列的展示平台,为诵读社团的成员提供展示的舞台,呈现丰富多彩的诵读节目,以此获得家长和学校的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琥珀中学五里墩校区经典诵读社团
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经典诵读课
所属门类:语言类
适合对象:七八年级,具有朗诵兴趣和基础的学生
【课程背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诗经》到诸子百家的典籍贤文,到唐诗宋词元曲,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中国的经典诗文,它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思想内容上无不闪耀着灿烂的民族特色。
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正是一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史。
其闪光的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文化之魂,道德之根,无论对古人还是后来人,都产生了不可摇撼的力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能一脉相承,长盛不衰,也正是这蕴含了几千年的巨大凝聚力和民族自尊自信精神,把中华民族这艘巨舸从惊涛骇浪中一次次推向前进。
为了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益学生之心智、怡学生之性情、变化学生之气质、滋养学生之人生。
我校开展了“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课程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
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操,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课程内容】
通过社团活动,优化学生的诵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充实学生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加强读书方法指导,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一,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第二,设立自己的读书目标,并有一个专门的读书时间;第三,做一个读书的清单,读经典著作,读名家名篇,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课程实施】
1.教给学生诵读技巧和诵读方法。
2.针对不同体裁进行散文、诗歌等经典作品的诵读。
3.学生之间进行诵读技巧和经验的交流。
4.开展经典诵读大赛。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师生交流,了解学生诵读经典作品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经典诵读方案。
第3—4课时:交给学生诵读技巧和诵读方法。
第5—9课时:“经典诵读”第一阶段,针对不同体裁进行散文、诗歌等经典作品的诵读。
第10—14课时:“经典诵读”第二阶段,借助网上名家的诵读,
揣摩、体会、提升自己的诵读技巧达到技巧、情感和经典作品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15—16课时:学生之间进行诵读技巧和经验的交流。
第17—18课时:开展社团成员经典诵读大赛,指导学生饱含深
情地诵读,指导学生兴味盎然地读书。
【课程评价】
通过学生学习态度,课内表现和反映,根据课内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百分制评价:学生出勤20%;活动中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情况20%;作业及任务完成情况20%;成果展示40%。
课程结束,根据得分情况选出优秀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