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超声波探伤(第二节平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合集下载

TB1558-1984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TB1558-1984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Φ1×6mm-9dB Φ1×6mm-6dB
Φ1×6mm-3dB Φ1×6mm 0dB
判废线 Φ2×40mm-4dB Φ2×40mm+2dB Φ1×6mm+2dB Φ1×6mm+5dB Φ1×6mm+10dB
4.11 CSK-ⅡB和CSK-ⅢA试块的选用,由有关方面协商确定,不得混杂使用。
4.12 扫描线的调节在被检焊缝相同或相近声程的反射体上进行,中薄板一般采用水平定
图4 4~46mm焊缝的探头移动区
图5 大于46~120mm焊缝的探头移动区
4.8.3 对于厚板焊缝如因条件限制,只能从一面或一侧探伤时,还应增加大K值探头探测。 4.8.4 如需检验横向缺陷,应将焊缝磨平后探测。 4.9 探头移动方式: 4.9.1 每次前进齿距d不得超过探头晶片直径,在保持探头与焊缝中心线垂直的同时作大致 10~15°的摆动(图6)。
8 TB 1558-84
附录A 表面声能损失差的测定
(参考件) 探伤时,表面声能损失差的计入量,直接关系到被检焊缝缺陷的检出和定量,为保证探 伤质量,推荐用下列方法进行测定: A.1 薄板焊缝表面声能损失差的测定: 制作与被检工件材质相同或相近、厚度相同、上下表面光洁度与CSK-ⅢA试块相同的平 面型试块(见附录A )。 用同型号的两个斜探头沿探伤方向置于工件上(不通过焊缝),探头间距2L,作一发一收 测试,使其最大穿透波幅为萤光屏上3格高;在同样条件下,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将两探头 置于平面型试板间距2L处,只调节衰减器,使其最大穿透波幅也为3格高,此时工件与试板的 衰减dB差,即为薄板焊缝的表面声能损失差,如附录图A1所示。
4.8.1 厚度6~46mm的焊缝探伤面为焊件外壁或内壁焊缝的两则(见图4),探头移动区为: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超声波探伤锅炉压力容器和各种钢结构主要是采用焊接的方法制造。

为了保证焊缝质量,超声波探伤是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在焊缝探伤中。

不但要求探伤人员具备熟练的超声波探伤技术。

而且还要求探伤人员了解有关的焊接基本知识,如焊接接头型式,焊接坡口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缺陷等。

只有这样,探伤人员才能针对各种不同的焊缝,采用适当的探测方法,从而获得比较正确的探测结果。

第一节 焊接加工及常见缺陷锅炉压力容器及一些钢结构件主要是采用焊接加工成形的。

焊缝内部质量一般利用射线和超声波来检测。

对于焊缝中的裂纹、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超声波探伤比射线更容易发现。

一、焊接加工l.焊接过程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等。

焊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冶炼和铸造过程,首先利用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产生高温使金属熔化,形成熔池,熔融金属在熔池中经过冶金反应后冷却,将两母材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氮进入熔融金属,在焊接过程中通常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手工电弧焊是利用焊条外层药皮高温时分解产生的中性或还原性气体作保护层。

埋焊和电渣焊是利用液体焊剂作保护层。

气体保护焊是利用氩气或二氧化碳等保护气体作保护层。

2.接头形式焊接接头形式主要有对接、角接、搭接和T型接头等几种:如图7.1所示。

在锅炉压力容器中,最常见的是对接,其次是角接和T型接头,搭接少见。

3.坡口形式为保证两母材施焊后能完全熔合,焊前应把接合处的母材加工成一定的形状,这种加工后的形状称为坡西,坡口各部分的名称如图7.2所示。

根据板厚、焊接方法、接头形式和要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坡口形式。

常见对接和角接接头的坡口形式如图7.3所示。

二、焊缝中常见缺陷焊缝中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纹等,如图7.4所示。

1.气 孔气孔是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熔池高温时吸收了过量的气体或冶金反应产生的气体,在冷却凝固之前来不及逸出而残留在焊缝金属内所形成的空穴。

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是焊条或焊剂在焊前未烘干,焊件表面污物清理不净等。

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焊缝探伤检测是在焊接过程中对焊缝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1. 超声波探伤检测:通过将超声波传入焊缝中,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检测焊缝内部的缺陷和不良结构。

这种方法非常灵敏,并且可以在不破坏焊缝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2. 射线探伤检测:利用射线(通常是X射线或γ射线)在焊
缝中的吸收和散射来检测焊缝内的缺陷。

这种方法可以探测到非常小的缺陷,并且可以用于检测深部焊缝。

3. 磁粉探伤检测:将磁性材料(如铁粉)喷洒在焊缝表面,通过施加磁场来检测焊缝中的裂纹和断裂。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表面缺陷,并且可以快速、经济地进行。

4. 渗透探伤检测:将渗透剂涂覆在焊缝表面,待其渗透入表面裂纹或孔洞中,随后用显色剂着色,可看到颜色变化,以检测表面缺陷。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焊缝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进行焊缝探伤检测时,应根据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有限责任公司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号:HHR/ZD-02编制:现场检测室审批:年月日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的检测。

2、依据标准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要求3。

1 钢结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和量具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检定(校准)证书,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检测所用检测试剂应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2 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进行相应级别的培训、考核,并持有相应考核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3.3 从事焊缝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技术,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3。

4 焊缝超声检测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的规定经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考试组织颁发的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对考核项目的检验工作。

注:一般焊接检验专业考核项目分为板对接焊缝;管件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节点焊缝等四种。

3.5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不得从事于该方法和技术等级以外的无损检测工作。

3.6 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3。

7 超声检验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

0。

4、检测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时,基本要求4.1 现场调查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1 收集被检测钢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2 调查被检测钢结构现状,环境条件,使用期间是否已进行过检测或维修加固情况以及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3 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4 进一步明确委托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4.2 检测项目应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概况,主要包括设计依据、结构形式、建筑面积、总层数,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等;2 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3 检测依据,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4 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数量;5 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6 检测工作进度计划;7 所需要委托方与检测单位的配合工作;8 检测中的安全措施;9 检测中的环境措施。

超声波探伤的通用方法和基础技术——(第二节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方法)

超声波探伤的通用方法和基础技术——(第二节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超声波探伤的通用方法和基础技术第二节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方法一、超声波探伤的缺陷定位原理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中对缺陷位置的确定,通常以探头所在的探测面作为测量基准。

由于示波管水平刻度线经时间轴比例适当调整后,它就能指示相应的距离,所以时间轴比例的调整(即探测范围调整)是缺陷定位中的重要环节。

1. 直探头纵波探伤直探头纵波探伤时,探测范围的调整可借助标准试块或对比试块进行,也可直接利用工件大平底面。

调节时应同时校正零位,使声程原点与水平刻度零位相互一致,按照需要调整的探测范围选择适当厚度的试块,以便得到两个以上的底面回波。

这是因为发射脉冲前沿位置与声程原点不一定一致,用一次底面反射(一个基准回波)不能正确调整探测范围和校正零位的缘故。

例如,调整钢中200mm的探测范围时,可用IIW试块厚度100mm作探测基准,调节深度粗调与细调,以及水平旋钮,使测距为100mm的一次底波B1和二次底波B2分别位于水平刻度的5格和10格处(见图3–16所示),此时,时间轴水平刻度每格代表钢中声程20mm。

图3–16 直探头纵波探伤时探测范围调整2. 斜探头横波探伤斜探头横波探伤的定位方法不像直探头纵波探伤那样只用单一的声程定位,而有声程定位、水平定位和深度定位之分。

同时,为使定位计算方便,通常将斜探头入射点作为声程原点,并经零位校正后,声程原点与时间轴零位相一致。

这样,有机玻璃中一段纵波声程移在零位左边,零位右边的时间轴刻度直接表示了工件中反射体的声程、水平距或深度距离,读数方便。

图3–17为用斜探头横波进行焊缝探伤的示例。

图3–17 焊缝中缺陷的定位方法由图可知,所谓声程定位,即示波屏上显示的缺陷波前沿所对应的时间轴刻度,表示了缺陷距入射点的斜声程W ;水平定位则表示缺陷距入射点的水平距离x ;深度定位则表示缺陷距探测面的深度y 。

虽然它们确定缺陷位置的方法有所区别,但实际上经过简单的三角关系计算,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相互换算。

超声波探伤仪的焊缝检验规范

超声波探伤仪的焊缝检验规范

超声波探伤仪的焊缝检验规范发布时间:10-09-20 来源:点击量:2187 字段选择:大中小超声波探伤仪主要用来探铸件、锻件、板材、管件及焊缝等工件;超声波探伤仪探铸件铸件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其所用金属材料的不同,分为铸钢件、铸铁件、铸铜件、铸铝件、铸镁件、铸锌件、铸钛件等。

铸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常常会出现气孔、针孔、夹渣、裂纹、凹坑等缺陷。

常用的修补设备为氩弧焊机、电阻焊机、冷焊机等。

对于质量与外观要求不高的铸件缺陷可以用氩弧焊机等发热量大、速度快的焊机来修补。

但在精密铸铜件缺陷修补领域,由于氩焊热影响大,修补时会造成铸件变形、硬度降低、砂眼、局部退火、开裂、针孔、磨损、划伤、咬边、或者是结合力不够及内应力损伤等二次缺陷。

冷焊机正好克服了以上缺点,其优点主要表现在热影响区域小,铸件无需预热,常温冷焊修补,因而无变形、咬边和残余应力,不会产生局部退火,不改变铸件的金属组织状态。

因而冷焊机适用于精密铸铜件的表面缺陷修补。

铸件有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它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强度、硬度、韧性配合的综合性能,还可兼具一种或多种特殊性能,如耐磨、耐高温和低温、耐腐蚀等。

铸件的重量和尺寸范围都很宽,重量最轻的只有几克,最重的可达到400吨,壁厚最薄的只有0.5毫米,最厚可超过1米,长度可由几毫米到十几米,可满足不同工业部门的使用要求。

超声波探伤仪探锻件:锻件(forging)用银造方法生产的金属制件。

锻件因锻造生产方法的不同分为自由锻件和模锻件。

模锻件又因模锻时所用设备不同分为锤上模锻件、曲柄压力机模锻件和液压机模锻件等,以锤上模锻件比较典型。

锤上模锻件的模锻工艺方案的制定取决于锻或短,或不带杆部。

除可采用拔长、滚挤制坯外,还要进行弯曲制坯。

若锻件杆部较长,还应采用带有劈开坪台的预锻工步。

饼类在分模面上的投影为圆形、长宽尺寸相差不大的方形或近似方形。

模锻时,坯料轴线方向和打击方向相同,金属沿高度、宽度方向同时流动。

焊缝的无损检测方法

焊缝的无损检测方法

焊缝的无损检测方法,一股包括射线探伤(X、γ)、超声波探伤、磁粉、渗透和涡流探伤等,其中射线探伤和超声探伤适合于焊缝内部缺陷的检测,磁粉,渗透和涡流适用于焊缝表面质量的检验,无损检测方法应根据焊缝材质与结构特性来选择。

(1)射线探伤(X、γ)方法(RT):是利用X、γ,射线源发出的贯穿辐射线穿透焊缝后使胶片感光,焊缝中的缺陷影像便显示在经过处理后的射线照相底片上,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无损检验方法,能发现焊缝内部气孔、夹渣、裂纹及未焊透等缺陷,射线探伤基本不受焊缝厚度限制。

但无法测量缺陷深度,检验成本较高,时间长,射线对探伤操作人员有损伤。

(2)超声波探伤(UT):是利用压电换能器通过瞬间电激发产生脉冲振动,借助于声耦合介质传入金属中形成超声波,并在传播时遇到缺陷反射并返回到换能器,再把声脉冲转换成电脉冲,测量该信号的幅度及传播时间就可评定工件中缺陷的位置及严重程度。

超声波比射线探伤灵敏度高、灵活方便、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对人体无害,但显示缺陷不直观,对缺陷判断不精确,靠探伤人员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影响较大。

(3)磁性探伤(MT):是利用铁磁性材料表面与近表面缺陷引起磁率发生变化,磁化时在表面上产生漏磁场,再采用磁粉、磁带或其他磁场测量方法记录与显示缺陷。

主要用于检测焊缝表面或近表面缺陷。

(4)渗透探伤(PT):采用含有颜料或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喷洒或涂敷在被检焊缝表面上,利用液体的毛细作用,使其渗入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然后清洗去除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干燥后施加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到焊缝表面上,观察缺陷的显示痕迹。

此法主要用于焊缝表面检测或气刨清根后的根部缺陷检测。

(5)涡流探伤(ET):是利用探头线圈内流动的高频电流可在焊缝表面感应出涡流的效应,有缺陷会改变涡流磁场,引起线圈输出(如电压或相位)变化来反映缺陷。

其检验参数控制相对困难,可检验导电材料表面或焊缝与堆焊层表面或近表面缺陷。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脚动超声波探伤之阳早格格创做锅炉压力容器战百般钢结构主要采与焊交要领治制.射线探伤战超声波探伤是对付焊缝举止无益检测的主要要领.对付于焊缝中的裂纹、已熔合等里状妨害性缺陷,超声波比射线有更下的检出率.随着新颖科技赶快死少,技能先进.超声仪器数字化,探头品种典型减少,使得超声波检测工艺不妨越收完备,检测技能更为老练.但是寡所周知:超声波探伤经纪为果素对付检测截止效用甚大;工艺性强;故此对付超声波检测人员的素量央供下.检测人员不但是要具备流利的超声波探伤技能,还应相识有闭的焊交基础知识;如焊交交头形式、坡心形式、焊交要领战大概爆收的缺陷目标、本量等.针对付分歧的检测对付象制定相映的探伤工艺,采用符合的探伤要领,进而赢得透彻的检测截止.射线检测限制性:1.辐射效用,正在检测场合附近,防备不当会对付人体制成伤害.2.受脱透力等限制效用,对付薄截里及薄度变更大的被检物检测效验短好.3.里状缺陷受目标效用检出率矮.4.不克不迭提供缺陷的深度疑息.5.需交近被检物体的二里.6.检测周期少,截止反馈缓.设备较超声笨重.成本下.惯例超声波检测不存留对付人体的妨害,它能提供缺陷的深度疑息战检出射线照相简单疏漏的笔直于射线进射目标的里积型缺陷.能立即出截止;与射线检测互补.超声检测限制性:1.由于支配者支配缺面引导检测截止的好别.2.对付支配者的主瞅果素(本领、体味、状态)央供很下.3.定性艰易.4.无直交睹证记录(有些自动化扫查拆置可做永暂性记录).5.对付小的(但是有大概超目标缺陷)不连绝性沉复检测截止的大概性小.6.对付细糙、形状不准则、小而薄及不均量的整件易以查看.7.需使用耦合剂使波能量正在换能器战被检工件之间灵验传播.超声波的普遍个性:超声波是板滞波(光战X射线是电磁波).超声波基础上具备与可听见波相共的本量.它们能正在固态、液态大概气态的弹性介量中传播.但是不克不迭正在真空中传播.正在很多圆里,一束超声波类似一束光.背光束一般,超声波不妨从表面被反射;当其脱过二种声速分歧物量的鸿沟时可被合射(真施横波检测基理);正在边沿处大概正在障碍物周围可被衍射(裂纹测下;端面衍射法基理).第一节焊交加工及罕睹缺陷一、焊交加工1、焊交要领:有脚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呵护焊、电渣焊、气焊(氧气+乙炔).焊交历程本量上是一个冶炼战铸制历程.利用电能大概其余能量爆收下温熔化金属,产死熔池,熔融金属正在熔池中经冶金反应后热却,将二母材坚韧的分离正在所有,产死焊交交头.焊交历程中,其焊弧温度下达6000℃,相称于太阳表面温度.熔池温度也正在1200℃以上.果局部下温戴去以下问题:易氧化;爆收夹渣;渗进气体(气氛中氧、氮);爆收应力.为预防有害气体渗进,脚工电弧焊是利用中层药皮下温时领会爆收的气体产死呵护.埋弧焊战电渣焊是利用固体大概液体焊剂动做呵护层.气体呵护焊是利用氩气大概二氧化碳气(惰性气体)做呵护层.2、交头形式:有对付交交头、角交交头、T型交头战拆交(拆交交头正在锅炉压力容器中不允许采与).对付交交头角交交头T型交头拆交交头3、坡心形式:I型、V型、U型、X型、K型为包管二母材焊交时能真足熔合,焊前将母材加工成一定的坡心形状,使其有好处焊交真施.其形状战各部称呼如下:坡心角度坡心里钝边根部间隙坡心脚段————包管齐熔透,缩小补充量.钝边脚段————包管齐熔透,预防咬边.间隙脚段————包管齐熔透,统制内凸、已焊透.二、焊缝中罕睹缺陷及爆收本果1、焊缝罕睹缺陷:气孔、夹渣、夹钨、内凸、焊瘤、烧脱、已焊透、已熔合、裂纹等.2、缺陷产死及爆收本果:a. 气孔——熔池热却凝固之前去不迭劳出残留气体(一氧化碳、氢气)而产死的空穴.果焊条焊剂烘搞不敷;坡心油污不搞洁;防风不利引导电弧偏偏吹;呵护气体效用做兴等本果所至.b. 夹渣——残留正在焊缝内的溶渣大概非金属夹杂物(氮化物、硅酸盐).果坡心不搞洁;层间浑渣不洁;焊交电流过小;焊交速度过快;熔池热却过快,熔渣及夹杂物去不迭浮起等本果引导.c. 已焊透——交头部分金属已真足熔透.果焊交电流小;焊速过快;坡心角度小;间隙小;坡心加工不典型;焊偏偏;钝边过大等本果所至.d. 已熔合——补充金属与母材大概补充金属之间已熔合正在所有.果坡心不搞洁;电流小;运条速度快;焊条角度不当(焊偏偏)等本果所至.e. 夹钨——钨熔面下,已熔化并凝固正在焊缝中.果不熔化极氩弧焊极脱降引导.f. 内凸——表面补充不良.果焊条拔出不到位.g. 裂纹——焊交中大概焊交后,正在焊缝大概母材的热效用区局部的漏洞破裂.热裂纹——焊缝金属从液态凝固到固体时爆收的裂纹(晶间裂纹);果交头中存留矮熔面共晶体,偏偏析;由于焊交工艺不当所至.热裂纹——焊交成形后,几小时以至几天后爆收(延缓裂纹).爆收本果:相变应力(碳钢热却过快时,爆收马氏体背珠光体、铁素体过度时爆收);结构应力(热胀热缩的应力、拘束力越下应力越大,那是矮碳钢爆收热裂纹的主要本果.忌强力拆置)战氢坚(氢气效用使资料变坚,壁薄较大时易出现)所至.再热裂纹——再次加热爆收.3、缺陷正在设备服役中的妨害:普遍妨害——气孔;夹渣;内凸(焊缝截里强度降矮,腐蚀后制成脱孔、揭收)宽沉妨害——裂纹;已熔合;已焊透已熔合:里状缺陷,应力集结,易爆收裂纹.已焊透:笔直于焊缝,根部已焊透易腐蚀;有死少裂纹趋势.裂纹:尖钝的里状缺陷,达临界深度即断裂做兴.第二节仄板对付交焊缝超声波探伤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可用直射声束法大概斜射声束法(无需磨仄余下)举止检测.本量探伤中,超声波正在匀称物量中传播,逢缺陷存留时,产死反射.此时缺陷即可瞅动做新的波源,它收出的波被探头交支,正在荧光屏上被解读.JB/T4730-2005尺度确定缺陷少度的测定是以缺陷波端面正在某一敏捷度(定量线)下,移动探头,该波降至50%时为缺陷指示少度,以此动做判决依据.而此时正是探头核心对付准缺陷边沿时的位子.缺陷越小,缺陷回波越不扰治探头的声场;由扫查法(此时用移动探头测定缺陷少度)测定缺陷尺寸不透彻(适用当量法).此法测定的不是缺陷尺寸,而是声束宽度.惠更斯本理称:动摇是振荡状态的传播,如果介量是连绝的(匀称介量可连绝传播动摇),那么介量中所有量面的振荡皆将引起相近量面的振荡,相近量面的振荡又会引起较近量面的振荡.果此动摇中所有量面皆不妨瞅做是新的波源.(当探测小于探头晶片尺寸的缺陷时,其指示少度与探头直径相近)一、探伤条件采用1. 根据图纸、合共央供采用典型、尺度(JB/T4730-2005).决定检测技能等第(A级;B级;C级)2. 频次采用:普遍焊缝的晶粒较细,可采用较下频次;2.5~5.0MHz对付板薄较薄焊缝,采与下频次,普及辨别力.对付薄板焊缝战材量衰减明隐的焊缝,应采与较矮频次探伤,以包管探伤敏捷度.3. K值采用:①使主声束能扫到所有焊缝截里;a. 果素②使声束核心线尽管与主要妨害性缺陷笔直;③包管有脚够的探伤敏捷度.aL0bb. 公式:a+b+L0K≥T(不克不迭谦脚此条件,中间有一主声束扫查不到的菱形天区.那一天区内缺陷大概漏检);副声速也大概扫到,但是找不到最下波,无法定量.焊缝宽度对付K值采用灵验率.正在条件允许(探伤敏捷度脚够)的情况下,应尽管采与大K值探头.c. 根据工件薄度采用K值:薄工件采与大K值探头,预防近场探伤,普及定位、定量细度.薄工件采与小K值探头,以支缩声程,减小衰减,普及探伤敏捷度.共时还可缩小挨磨宽度.JB/T4730-2005推荐K值d. K值会果工件声速变更(斯涅我定律)战探伤中探头的磨益而爆收变更.所以要时常K值举止校验.变更顺序:声速快,K值变大;探头后里磨益大,K值变大.4. 试块采用:JB/T4730-2005尺度中确定的尺度试块有;CSK-ⅠA;CSKⅡA;CSKⅢA;CSKⅣ.CSK-ⅠA试块用于超声波仪器、探头系统本能校准战检测校准.CSKⅡA;CSKⅢA;CSKⅣ试块用于超声波检测校准.CSKⅡA;CSKⅣ试块的人为反射体为少横孔.少横孔反射波正在表里上与焊缝的光润的直线熔渣相似.共时,利用横孔对付分歧的声束合射角也能得到相等的反射里;但是需要分歧深度对付比孔,切合分歧板薄的焊缝检测.少横孔近场变更顺序,果距离变更,其变更顺序更类似于已焊透.正在少横孔试块上画制直线,测定敏捷度,适用已焊透类缺陷的统制.少横孔变更顺序:(不切合近场)Df1 X23△dB = 10lgDf2 X13CSKⅢA试块的人为反射体为短横孔.短横孔近场变更顺序,果距离变更,其变更顺序似球孔.以此画制直线,敏捷度可灵验的统制面状缺陷.但是此敏捷度对付条状缺陷偏偏宽.对付中薄板检测敏捷度偏偏下.短横孔变更顺序:(不切合近场)Df1 X24△dB = 10lgDf2 X14二种反射体试块果反射体典型分歧,二者敏捷度不相共.反射顺序分歧,直线顺序亦分歧.所统制检测对付象分歧.故二者不得混用.5. 耦合剂:正在超声波直交交触法探伤中,探头战被检物之间不加进符合的耦合剂,探伤是无法完成的.耦合剂不妨是液体、半液体大概粘体.并应具备下列本能:a. 正在本量检测中能提供稳当的声耦合;b. 使被检物表面与探头表面之间潮干,与消二者之间的气氛;c. 使用便当;d. 不会很快天从表面流溢;e. 提供符合的润滑,使探头正在被检物表面易于移动;f. 耦合剂应是匀称的,且不含有固体粒子大概气泡;g. 预防传染,而且不腐蚀、毒性大概妨害,阻挡易焚;h. 正在检测条件下,阻挡易冻结大概汽化;i. 检测后易于扫除.时常使用耦合剂有机油;糨糊;苦油;润滑脂(黄油);火.机油不利于扫除,还给焊缝返建戴去不利.糨糊更有好处笔直、顶里探伤.耦合剂的另一要害个性是其声阻抗值应介于探头晶片与被检资料声阻抗值之间(Z2=√Z•Z3,薄层介量声阻抗为1二侧介量阻抗几许仄衡值时,声强透射率等于1,超声齐透射).支配者的技能对付优良的耦合是要害果素,所有历程对付探头施加匀称、牢固压力,有帮于排除气氛泡战赢得匀称的耦合层薄度.6. 探伤里:扫除焊交飞溅、氧化皮、锈蚀、油漆、凸坑(用板滞、化教要领均可)检测表面应仄坦,便于探头扫查移动.表面细糙度≯μm.普遍应挨磨.a. 检测区宽度——焊缝自己加上焊缝二侧各相称于母材薄度30%的一段天区(5~10mm).b. 探头移动区宽度:(P=2KT)一次反射法检测,应大于大概等于1.25P;直射法检测,应大于大概等于0.75P.c. 母材检测:C级检测有央供(较要害工件大概图纸有央供时)应举止母材检测.仅做记录,不属于母材查支.瞅其是可灵验率斜探头检测截止的分层类缺陷.母材检测央供:①. 2~5MHz直探头,晶片直径10~25mm;②. 检测敏捷度:无缺陷处第二次底波调为屏幕谦刻度的100%;③. 缺陷旗号幅度超出20%时,应标记表记标帜记录.7. 探测目标采用根据工件结构;坡心角度、形式;焊交中大概出现缺陷的目标性以及妨害性缺陷.采用主声束尽管与其笔直的进射目标.B级考验:a.纵背缺陷检测:①.T=8~46mm时,单里单侧(一种K值探头,直射波战一次反射波法)检测;②.T>46~120mm时,单里单侧(一种K值,直射波法)检测.如受几许条件节制,也可正在单里单侧大概单里单侧采与二种K值探头检测.③.T>120~400mm时,单里单侧(二种K值,直射波法)检测.二探头合射角出进≮100 .b. 横背缺陷检测:①.正在焊缝二侧,声束轴线与焊缝核心线夹角10~200做斜仄止探测(正反二个目标);②.若焊缝磨仄,可正在焊缝及热效用区上做二个目标的扫查;③. 电渣焊易出现人字形横裂纹,可用K1探头以450夹角正在焊缝二侧,做正反二个目标的斜仄止扫查.C级考验:a. 应将焊缝余下磨仄;焊缝二侧的斜探头扫查天区之母材用直探头举止检测;b. T=8~46mm时,单里单侧(二种K值,探头合射角出进≮100,其中一个为450;一次反射法)检测;c. T>46~400mm时,单里单侧(二种K值,探头合射角出进≮100,一次反射波)检测;对付于单侧坡心小于50的窄间隙焊缝,如有大概应减少对付与坡心表面仄止缺陷的灵验检测要领(如串列扫查);d. 应举止横背缺陷检测.8. 前沿、K值测定a.前沿测定:可正在CSK-IA试块上,利用R50;R100圆弧测定.将探头搁置正在IA试块上,前后移动探头,找到最下波,量出探头前端至试块R100端距离X;此探头前沿尺寸L0=100-X.b. K值测定:①.利用CSK-IA试块上Φ50反射体;前后移动探头,找到最下波,量出探头前沿距试块端部火仄距离L;L+ L0-35K=30②.利用CSK-ⅢA试块上Φ1×6孔,深20mm较好(躲启近场).找到最下波;量火仄距离L.L+ L0-40K=209. 扫描速度(时基线)安排声程法:屏幕时基线隐现为超声波传播距离(非K值探头用此法).火仄法:屏幕时基线隐现为探头进射面至反射体投影到检测里的火仄距离.(δ≤20mm时采与此法)深度法:屏幕时基线隐现为反射体距检测里深度距离.(δ>20mm时采与此法)a. 利用CSK-IA试块上,R50、R100共心圆弧安排.正在IA试块上,安排移动探头;屏幕上共时隐现出R50、R100二反射波,找到最下波,波下80%(探头做前后移动,使二反射波下度相共).按住探头不动,安排脉冲移位战深度旋钮,使R50;R100反射波前沿分别对付准h1;h2(估计得出).扫描速度即安排完成.. 火仄法: h1= sinβ*50mm ;h2= sinβ*100mm供 h1;h2深度法:h1=cosβ*50mm ;h2=cosβ*100mmb. 利用CSK-ⅢA试块上,Φ1×6孔安排.①.正在ⅢA试块上,选定二倍闭系分歧深度A、B二孔;(A孔深度20mm;B孔深40mm);移动探头,找到A孔最下波(波下80%);调脉冲移位旋钮,使A波前沿对付准h1;②.挪动探头,找到B孔最下波,波下80%;B 孔读数为Y;若Y不等于2h1,供二者之间的好X. X=︱2h1-Y ︴③.探头不动.调深度(微调)旋钮,移动B孔至Y±2X.再调脉冲移位旋钮,使B波回至2h1.④. 挪动探头,找到A孔最下波,若正对付h1,即安排完成.可则需沉复上述步调.注:此法受反射体形状、尺寸效用,透彻探伤时需举止建正.A孔B孔X10. 距离——波幅直线的画制a.距离——dB直线:(表格形式数字标注).b.距离——波幅直线:将反射波幅用毫米(大概%)画正在纸上大概里板上.依据正在对付比试块上一组分歧深度的人为反射体的反射波幅,真测得到一条基准线画制而成.普遍由评比线;定量线;判兴线三条线组成;分三个天区.各线敏捷度依分歧尺度而定.c.距离——波幅直线创制:①. 距离——dB直线创制测定探头进射面、K值;调好扫描速度.将探头置于考验尺度确定试块上,测距表面迩去人为反射体,找到最下波;调删益使波下至80%,记下衰减器读数与孔深度;而后依次测分歧深度孔(深度达将检测最大深度),调删益使得各孔波下达80%,记下此时衰减器dB数,挖进表中即可.②.距离——波幅直线画制测定探头进射面、K值;调好扫描速度.将探头置于考验尺度确定试块上,测距表面迩去人为反射体,找到最下波;调删益使波下至80%,按住探头不动,记下衰减器读数;并将波峰标正在屏幕里板上.删益不动.依次测其余深度孔,并将各孔波峰标正在屏幕里板上;连交各面,即成为该反射体距离—波幅基准线.根据尺度确定各条线敏捷度,调删益(衰减器),屏幕上那条基准线即可变换成所需的三条线中任性一条线.d.距离——波幅直线真用若探伤中创制一缺陷波.找到最下波,按住探头不动.安排删益(衰减器),使该波峰至距离—波幅直线上(此时屏幕上隐现应是定量线SL),读衰减器读数f;估计f与定量线SL好值为△dB.该缺陷波幅应记录为SL±△dB.若时基线按深度法安排,正在时基线上可直交读出缺陷深度H,并估计出火仄距离L.若时基线按火仄法安排,则正在时基线上可直交读出缺陷火仄距离L,并估计出深度H.深度法: L = K HL火仄法: H= Ke.分段画制直线(适用模拟仪器)若被检工件薄度较大,屏幕上正在最大检测距离处距离—波幅直线位子会很矮.扫查历程中的回动摇态变更阻挡易瞅察到,简单引导缺陷漏检.(直线应画制正在屏幕20%下度以上天区).可采与分段画制办法办理.要领、步调:正在本直线上某一面(中间大概2/3;大概二次波中),调删益,将敏捷度普及10dB(记录此读数).再按惯例要领依次将后里深度反射体波下标正在屏幕上.本量探伤时,此面之前深度内用删益之前敏捷度探伤;此面之后深度范畴,用删益后普及10dB以去的敏捷度.其余各条线敏捷度亦随之.11. 声能传输耗费好的测定a.声能益坏制成本果:①. 材量衰减耦合情景②. 表面益坏工件表面细糙度直率(工件形状)工件自己效用反射波幅的二个主要果素是:材量衰减战工件表面细糙度及耦合情景制成的表面声能益坏.JB/T4730-2005尺度确定:碳钢战矮合金钢板材的材量衰减,正在频次矮于3MHz、声程不超出200mm时,大概者衰减系数小于0.01dB/mm时,不妨不计.超出上述范畴,正在决定反射波幅时,应试虑材量衰减建正.b.横波材量衰减的测定:①. 创制与受检工件材量相共(近),薄40mm,表面细糙度与对付比试块相共的仄里试块.A 1P 2P40mm②.斜探头按深度1:1安排仪器时基扫描线.③.另采用一只与该探头尺寸、频次、K值相共的斜探头,置于试块上,二探头进射面间距为1P,仪器调为一支一收状态,找到最大反射波,记录其波幅值H1(dB).④.将二探头推启到距离为2P的位子,找到最大反射波幅,记录其波幅值H2(dB).⑤.衰减系数α可用下式供出:α=(H1-H2-△)/(S2-S1)S1=40/cosβ+L1S2=80/cosβ+L1L1=L0tanα/tanβ式中:L0——晶片到进射面的距离,简化处理亦可与L1=L0,mm;△——不思量材量衰减时,声程S2、S1大仄里的反射波幅好.(约为6dB).如与对付比试块的探测里测得波幅出进不超出1dB,则可不思量工件的材量衰减.c. 传输益坏好的测定:①. 斜探头按深度安排时基扫描线.②. 采用另一只与该探头尺寸、频次、K值相共的斜探头,置于对付比试块上,二探头进射面间距为1P,仪器调为一支一收状态,找到最大反射波,记录其波幅值H1(dB).40mm对付比试块T工件母材③.正在受检工件上(短亨过焊交交头)共样测出交支波最大反射波幅,记录其波幅值H2(dB).④.传输益坏好△V按下式估计:△V=H1-H2-△1-△2式中:△1——不思量材量衰减时,声程S1 、S2大仄里的反射波幅dB好,可用式20lg(S2/S1)估计得出(dB).S1——正在对付比试块中的声程,mm.S2——正在工件母材中的声程,mm.△2——试块中声程S1与工件中声程S2的超声材量衰减好值,dB.如试块材量衰减系数小于0.01dB/mm,此项可不予思量.d. 由工件直率制成的表面声能益坏:采与戴直率的对付比试块,试块直率半径为工件半径0.9~1.5倍.通过对付比考查,举止直里补偿.综上所述:工件表面耦合好探伤敏捷度删益总量材量衰减量(最大检测声程)(dB)敏捷度央供(根据真止尺度决定)12. 扫查办法①.锯齿形扫查——细扫查.沿W轨迹前后移动探头,(移动齿距≯晶片直径)并做10~15º安排转化.脚段是创制倾斜缺陷.②.安排、前后扫查——安排扫查可测得缺陷少度;前后扫查可测定缺陷自己下度战深度.③.转角扫查——估计缺陷目标.④.环绕扫查——估计缺陷形状.环绕扫查时,波下稳定,可定为面状缺陷.⑤.仄止、斜仄止扫查——用于查看焊缝及热效用区横背缺陷.(与焊缝轴线成10~45º夹角,)敏捷度普及6dB.⑥.串列扫查——用于薄板窄间隙焊缝大概笔直于表面缺陷检测.多采与K1二个探头串列式扫查.串列扫查回波位子稳定;存留扫查死区.串列扫查锯齿形扫查前后扫查安排扫查转角扫查环绕扫查13. 探伤敏捷度采用a.距离波幅——直线敏捷度按真止尺度确定采用.b.检测横背缺陷时,应将各线敏捷度均普及6dB.c.检测里直率半径R≤W2/4时,距离—波幅直线的画制应正在与检测里直率相共的对付比试块上举止.d.正在一跨距声程内最大传输益坏好大于2dB时应举止补偿.e.扫查敏捷度不矮于最大声程处的评比线敏捷度.14. 缺陷最大波幅测定将探头移至缺陷出现最大反射旗号的位子,测定波幅大小,并决定天区.15. 缺陷位子测定a. 火仄定位法:例:时基线安排为火仄1:n.本量探伤中创制一缺陷,屏幕读数40,该缺陷火仄距离即为n*40mm;埋躲深度为n*40/K.b. 深度定位法:例:时基线安排为深度1:n.本量探伤中创制一缺陷,屏幕读数40,该缺陷埋躲深度为n*40;火仄距离为n*40*K.16. 缺陷指示少度测定a. 当缺陷波惟有一个下面,且位于Ⅱ区及以上时,使波幅降到谦刻度的80%后,用6dB法测少.b. 当缺陷波有多个下面,且位于Ⅱ区及以上时,使波幅降到谦刻度的80%后,用端面6dB法测少.c. 当缺陷波位于Ⅰ区,认为有需要记录时,将探头安排移动,使波幅降到评比线,以此测定少度(千万于敏捷度法).6dBⅡ区6dB左端面Ο6dB法端面6dB法17. 缺陷评比与记录报告资格人员按尺度评比、出具.18. 缺陷典型辨别战本量估判缺陷本量测定:缺陷本量不但是可利用缺陷反射波幅变更测定(固态波形),还可瞅察其动背波形的变更推定.探头移动时,球状大概细糙表面缺陷的反射波变更缓缓.为考证此类缺陷不但是要使探头沿直线疏通,,而且还需使探头回转改变声束瞄准目标.光润而仄坦的缺陷比裂纹缺陷明隐的爆收前沿陡而宽度窄的反射波.a. 缺陷典型识别的普遍要领:采与多种声束目标做多种扫查,如前后、安排、环绕、转化扫查;通过对付百般超声疑息概括评比举止辨别.①. 面状缺陷回波个性:(气孔、小夹渣等体积性缺陷)回波幅度较小,探头前后、安排,转化扫查时波幅仄滑,由整降下到最大值,又仄滑的低沉至整.环绕扫查时回波下度基本相共.A隐现波幅固态波形最大反射幅度变更(包络线)面反射体回动摇态波形②. 线性缺陷回波个性:(线性条状夹渣、已焊透、已熔合等)有明隐的指示少度,但是阻挡易测出其断里尺寸.探头前后移动.类似面状波形变更.安排移动时,启初波幅仄滑的由整降下到峰值,探头继承移动,波幅基础稳定,大概正在±4dB的范畴内变更,末尾又稳固的低沉到整.波 A隐现幅固态波形最大反射幅度变更(包络线)交近笔直进射时光润大仄里反射体的回动摇态波形③. 体积状缺陷回波个性:(不准则大夹渣)有可测少度战明隐断里尺寸.安排扫查类似线性条状波形变更,固态波形不圆滑;探头前后、安排移动时,回波幅度起伏不准则.那种缺陷正在多目标大概多种声束角度探。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手动超声波探伤之五兆芳芳创作汽锅压力容器和各类钢结构主要采取焊接办法制造.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是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的主要办法.对于焊缝中的裂纹、未熔合等面状危害性缺陷,超声波比射线有更高的检出率.随着现代科技快速成长,技巧进步.超声仪器数字化,探头品种类型增加,使得超声波检测工艺可以加倍完善,检测技巧更加成熟.但众所周知:超声波探伤中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大;工艺性强;故此对超声波检测人员的素质要求高.检测人员不但要具备熟练的超声波探伤技巧,还应了解有关的焊接根本知识;如焊接接头形式、坡口形式、焊接办法和可能产生的缺陷标的目的、性质等.针对不合的检测对象制定相应的探伤工艺,选用适合的探伤办法,从而取得正确的检测结果.射线检测局限性:1.辐射影响,在检测场地邻近,防护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受穿透力等局限影响,对厚截面及厚度变更大的被检物检测效果欠好.3.面状缺陷受标的目的影响检出率低.4.不克不及提供缺陷的深度信息.5.需接近被检物体的两面.6.检测周期长,结果反响慢.设备较超声粗笨.成本高.常规超声波检测不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它能提供缺陷的深度信息和检出射线照相容易疏漏的垂直于射线入射标的目的的面积型缺陷.能即时出结果;与射线检测互补.超声检测局限性:1.由于操纵者操纵误差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别.2.对操纵者的主不雅因素(能力、经验、状态)要求很高.3.定性困难.4.无直接见证记实(有些自动化扫查装置可作永久性记实).5.对小的(但有可能超标的缺陷)不连续性重复检测结果的可能性小.6.对粗糙、形状不法则、小而薄及不均质的零件难以查抄.7.需使用耦合剂使波能量在换能器和被检工件之间有效传播.超声波的一般特性:超声波是机械波(光和X射线是电磁波).超声波根本上具有与可闻声波相同的性质.它们能在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弹性介质中传播.但不克不及在真空中传播.在良多方面,一束超声波类似一束光.向光束一样,超声波可以从概略被反射;当其穿过两种声速不合物质的鸿沟时可被折射(实施横波检测基理);在边沿处或在障碍物周围可被衍射(裂纹测高;端点衍射法基理).第一节焊接加工及罕有缺陷一、焊接加工1、焊接办法:有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庇护焊、电渣焊、气焊(氧气+乙炔).焊接进程实际上是一个冶炼和铸造进程.利用电能或其它能量产生低温熔化金属,形成熔池,熔融金属在熔池中经冶金反响后冷却,将两母材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焊接接头.焊接进程中,其焊弧温度高达6000℃,相当于太阳概略温度.熔池温度也在1200℃以上.因局部低温带来以下问题:易氧化;产生夹渣;渗入气体(空气中氧、氮);产生应力.为避免有害气体渗入,手工电弧焊是利用外层药皮低温时分化产生的气体形成庇护.埋弧焊和电渣焊是利用固体或液体焊剂作为庇护层.气体庇护焊是利用氩气或二氧化碳气(惰性气体)作庇护层.2、接头形式: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型接头和搭接(搭接接头在汽锅压力容器中不允许采取).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型接头搭接接头3、坡口形式:I型、V型、U型、X型、K型为包管两母材焊接时能完全熔合,焊前将母材加工成一定的坡口形状,使其有利于焊接实施.其形状和各部名称如下:坡口角度坡口面钝边根部间隙坡口目的————包管全熔透,削减填充量.钝边目的————包管全熔透,避免咬边.间隙目的————包管全熔透,控制内凹、未焊透.二、焊缝中罕有缺陷及产生原因1、焊缝罕有缺陷:气孔、夹渣、夹钨、内凹、焊瘤、烧穿、未焊透、未熔合、裂纹等.2、缺陷形成及产生原因:a. 气孔——熔池冷却凝固之前来不及逸出残留气体(一氧化碳、氢气)而形成的空穴.因焊条焊剂烘干不敷;坡口油污不洁净;防风倒霉导致电弧偏吹;庇护气体作用失效等原因所至.b. 夹渣——残留在焊缝内的溶渣或非金属搀杂物(氮化物、硅酸盐).因坡口不洁净;层间清渣不净;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过快;熔池冷却过快,熔渣及搀杂物来不及浮起等原因导致.c. 未焊透——接头部分金属未完全熔透.因焊接电流小;焊速过快;坡口角度小;间隙小;坡口加工不标准;焊偏;钝边过大等原因所至.d. 未熔合——填充金属与母材或填充金属之间未熔合在一起.因坡口不洁净;电流小;运条速度快;焊条角度不当(焊偏)等原因所至.e. 夹钨——钨熔点高,未熔化并凝固在焊缝中.因不熔化极氩弧焊极脱落导致.f. 内凹——概略填充不良.因焊条拔出不到位.g. 裂纹——焊接中或焊接后,在焊缝或母材的热影响区局部的裂缝破裂.热裂纹——焊缝金属从液态凝固到固体时产生的裂纹(晶间裂纹);因接头中存在低熔点共晶体,偏析;由于焊接工艺不当所至.冷裂纹——焊接成形后,几小时甚至几天后产生(延迟裂纹).产生原因:相变应力(碳钢冷却过快时,产生马氏体向珠光体、铁素体过渡时产生);结构应力(热胀冷缩的应力、约束力越高应力越大,这是低碳钢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忌强力装配)和氢脆(氢气作用使资料变脆,壁厚较大时易出现)所至.再热裂纹——再次加热产生.3、缺陷在设备退役中的危害:一般危害——气孔;夹渣;内凹(焊缝截面强度下降,腐化后造成穿孔、泄漏)严重危害——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未熔合:面状缺陷,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未焊透:垂直于焊缝,根部未焊透易腐化;有成长裂纹趋势.裂纹:锋利的面状缺陷,达临界深度即断裂失效.第二节平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可用直射声束法或斜射声束法(无需磨平余高)进行检测.实际探伤中,超声波在均匀物质中传播,遇缺陷存在时,形成反射.此时缺陷便可看作为新的波源,它收回的波被探头接收,在荧光屏上被解读.JB/T4730-2005尺度法则缺陷长度的测定是以缺陷波端点在某一灵敏度(定量线)下,移动探头,该波降至50%时为缺陷指示长度,以此作为判定依据.而此时正是探头中心对准缺陷边沿时的位置.缺陷越小,缺陷回波越不扰乱探头的声场;由扫查法(此时用移动探头测定缺陷长度)测定缺陷尺寸不正确(适用当量法).此法测定的不是缺陷尺寸,而是声束宽度.惠更斯原理称:动摇是振动状态的传播,如果介质是连续的(均匀介质可连续传递动摇),那么介质中任何质点的振动都将引起邻近质点的振动,邻近质点的振动又会引起较远质点的振动.因此动摇中任何质点都可以看作是新的波源.(当探测小于探头晶片尺寸的缺陷时,其指示长度与探头直径相近)一、探伤条件选择1. 按照图纸、合同要求选用标准、尺度(JB/T4730-2005).确定检测技巧等级(A级;B级;C级)2. 频率选择:一般焊缝的晶粒较细,可选择较高频率;2.5~5.0MHz对板厚较薄焊缝,采取高频率,提高分辩力.对厚板焊缝和材质衰减明显的焊缝,应采取较低频率探伤,以包管探伤灵敏度.3. K值选择:①使主声束能扫到整个焊缝截面;a. 要素②使声束中心线尽量与主要危害性缺陷垂直;③包管有足够的探伤灵敏度.aL0bb. 公式:a+b+L0K≥T(不克不及满足此条件,中间有一主声束扫查不到的菱形区域.这一区域内缺陷可能漏检);副声速也可能扫到,但找不到最高波,无法定量.焊缝宽度对K值选择有影响.在条件允许(探伤灵敏度足够)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大K值探头.c. 按照工件厚度选择K值:薄工件采取大K值探头,避免近场探伤,提高定位、定量精度.厚工件采取小K值探头,以缩短声程,减小衰减,提高探伤灵敏度.同时还可削减打磨宽度.JB/T4730-2005推荐K值d. K值会因工件声速变更(斯涅尔定律)和探伤中探头的磨损而产生变更.所以要经常K值进行校验.变更纪律:声速快,K值变大;探头前面磨损大,K值变大.4. 试块选择:JB/T4730-2005尺度中法则的尺度试块有;CSK-ⅠA;CSKⅡA;CSKⅢA;CSKⅣ.CSK-ⅠA试块用于超声波仪器、探头系统性能校准和检测校准.CSKⅡA;CSKⅢA;CSKⅣ试块用于超声波检测校准.CSKⅡA;CSKⅣ试块的人工反射体为长横孔.长横孔反射波在理论上与焊缝的滑腻的直线熔渣相似.同时,利用横孔对不合的声束折射角也能得到相等的反射面;但需要不合深度对比孔,适应不合板厚的焊缝检测.长横孔远场变更纪律,因距离变更,其变更纪律更类似于未焊透.在长横孔试块上绘制曲线,测定灵敏度,适用未焊透类缺陷的控制.长横孔变更纪律:(不适合近场)Df1 X23△dB = 10lgDf2 X13CSKⅢA试块的人工反射体为短横孔.短横孔远场变更纪律,因距离变更,其变更纪律似球孔.以此绘制曲线,灵敏度可有效的控制点状缺陷.但此灵敏度对条状缺陷偏严.对中厚板检测灵敏度偏高.短横孔变更纪律:(不适合近场)Df1 X24△dB = 10lgDf2 X14两种反射体试块因反射体类型不合,两者灵敏度不相同.反射纪律不合,曲线纪律亦不合.所控制检测对象不合.故两者不得混用.5. 耦合剂:在超声波直接接触法探伤中,探头和被检物之间不参加适合的耦合剂,探伤是无法完成的.耦合剂可以是液体、半液体或粘体.并应具备下列性能:a. 在实际检测中能提供可靠的声耦合;b. 使被检物概略与探头概略之间润湿,消除两者之间的空气;c. 使用便利;d. 不会很快地从概略流溢;e. 提供适合的润滑,使探头在被检物概略易于移动;f. 耦合剂应是均匀的,且不含有固体粒子或气泡;g. 避免污染,并且没有腐化、毒性或危害,不容易燃;h. 在检测条件下,不容易冻结或汽化;i. 检测后易于清除.经常使用耦合剂有机油;糨糊;甘油;润滑脂(黄油);水.机油倒霉于清除,还给焊缝返修带来倒霉.糨糊更有利于垂直、顶面探伤.耦合剂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其声阻抗值应介于探头晶片与被检资料声阻抗值之间(Z2=√Z1•Z3,薄层介质声阻抗为两侧介质阻抗几何平均值时,声强透射率等于1,超声全透射).操纵者的技巧对良好的耦合是重要因素,整个进程对探头施加均匀、固定压力,有助于排除空气泡和取得均匀的耦合层厚度.6. 探伤面:清除焊接飞溅、氧化皮、锈蚀、油漆、凹坑(用机械、化学办法均可)检测概略应平整,便于探头扫查移动.概略粗糙度≯μm.一般应打磨.a. 检测区宽度——焊缝自己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段区域(5~10mm).b. 探头移动区宽度:(P=2KT)一次反射法检测,应大于或等于1.25P;直射法检测,应大于或等于0.75P.c. 母材检测:C级检测有要求(较重要工件或图纸有要求时)应进行母材检测.仅作记实,不属于母材验收.看其是否有影响斜探头检测结果的分层类缺陷.母材检测要求:①. 2~5MHz直探头,晶片直径10~25mm;②. 检测灵敏度:无缺陷处第二次底波调为屏幕满刻度的100%;③. 缺陷信号幅度超出20%时,应标识表记标帜记实.7. 探测标的目的选择按照工件结构;坡口角度、形式;焊接中可能出现缺陷的标的目的性以及危害性缺陷.选用主声束尽量与其垂直的入射标的目的.B级查验:a.纵向缺陷检测:①.T=8~46mm时,单面双侧(一种K值探头,直射波和一次反射波法)检测;②.T>46~120mm时,双面双侧(一种K值,直射波法)检测.如受几何条件限制,也可在双面单侧或单面双侧采取两种K值探头检测.③.T>120~400mm时,双面双侧(两种K值,直射波法)检测.两探头折射角相差≮100 .b. 横向缺陷检测:①.在焊缝两侧,声束轴线与焊缝中心线夹角10~200作斜平行探测(正反两个标的目的);②.若焊缝磨平,可在焊缝及热影响区上作两个标的目的的扫查;③. 电渣焊易出现人字形横裂纹,可用K1探头以450夹角在焊缝两侧,作正反两个标的目的的斜平行扫查.C级查验:a. 应将焊缝余高磨平;焊缝两侧的斜探头扫查区域之母材用直探头进行检测;b. T=8~46mm时,单面双侧(两种K值,探头折射角相差≮100,其中一个为450;一次反射法)检测;c. T>46~400mm时,双面双侧(两种K值,探头折射角相差≮100,一次反射波)检测;对于单侧坡口小于50的窄间隙焊缝,如有可能应增加对与坡口概略平行缺陷的有效检测办法(如串列扫查);d. 应进行横向缺陷检测.8. 前沿、K值测定a.前沿测定:可在CSK-IA试块上,利用R50;R100圆弧测定.将探头放置在IA试块上,前后移动探头,找到最高波,量出探头前端至试块R100端距离X;此探头前沿尺寸L0=100-X.b. K值测定:①.利用CSK-IA试块上Φ50反射体;前后移动探头,找到最高波,量出探头前沿距试块端部水平距离L;L+ L0-35K=30②.利用CSK-ⅢA试块上Φ1×6孔,深20mm较好(避开近场).找到最高波;量水平距离L.L+ L0-40K=209. 扫描速度(时基线)调节声程法:屏幕时基线显示为超声波传播距离(非K值探头用此法).水平法:屏幕时基线显示为探头入射点至反射体投影到检测面的水平距离.(δ≤20mm时采取此法)深度法:屏幕时基线显示为反射体距检测面深度距离.(δ>20mm时采取此法)a. 利用CSK-IA试块上,R50、R100同心圆弧调节.在IA试块上,左右移动探头;屏幕上同时显示出R50、R100两反射波,找到最高波,波高80%(探头作前后移动,使两反射波高度相同).按住探头不动,调节脉冲移位和深度旋钮,使R50;R100反射波前沿辨别对准h1;h2(计较得出).扫描速度即调整完毕.. 水平法: h1= sinβ*50mm ;h2= sinβ*100mm求 h1;h2深度法:h1=cosβ*50mm ;h2=cosβ*100mmb. 利用CSK-ⅢA试块上,Φ1×6孔调节.①.在ⅢA试块上,选定两倍关系不合深度A、B两孔;(A 孔深度20mm;B孔深40mm);移动探头,找到A孔最高波(波高80%);调脉冲移位旋钮,使A波前沿对准h1;②.挪动探头,找到B孔最高波,波高80%;B 孔读数为Y;若Y不等于2h1,求两者之间的差X. X=︱2h1-Y ︴③.探头不动.调深度(微调)旋钮,移动B孔至Y±2X.再调脉冲移位旋钮,使B波回至2h1.④. 挪动探头,找到A孔最高波,若正对h1,即调整完毕.不然需重复上述步调.注:此法受反射体形状、尺寸影响,精确探伤时需进行修正.A孔B孔X10. 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a.距离——dB曲线:(表格形式数字标注).b.距离——波幅曲线:将反射波幅用毫米(或%)绘在纸上或面板上.依据在对比试块上一组不合深度的人工反射体的反射波幅,实测得到一条基准线绘制而成.一般由评定线;定量线;判废线三条线组成;分三个区域.各线灵敏度依不合尺度而定.c.距离——波幅曲线制作:①. 距离——dB曲线制作测定探头入射点、K值;调好扫描速度.将探头置于查验尺度法则试块上,测距概略最近人工反射体,找到最高波;调增益使波高至80%,记下衰减器读数与孔深度;然后依次测不合深度孔(深度达将检测最大深度),调增益使得各孔波高达80%,记下此时衰减器dB数,填入表中便可.②.距离——波幅曲线绘制测定探头入射点、K值;调好扫描速度.将探头置于查验尺度法则试块上,测距概略最近人工反射体,找到最高波;调增益使波高至80%,按住探头不动,记下衰减器读数;并将波峰标在屏幕面板上.增益不动.依次测其它深度孔,并将各孔波峰标在屏幕面板上;连接各点,即成为该反射体距离—波幅基准线.按照尺度法则各条线灵敏度,调增益(衰减器),屏幕上这条基准线便可转换成所需的三条线中任意一条线.d.距离——波幅曲线实用若探伤中发明一缺陷波.找到最高波,按住探头不动.调节增益(衰减器),使该波峰至距离—波幅曲线上(此时屏幕上显示应是定量线SL),读衰减器读数f;计较f与定量线SL差值为△dB.该缺陷波幅应记实为SL±△dB.若时基线按深度法调节,在时基线上可直接读出缺陷深度H,并计较出水平距离L.若时基线按水平法调节,则在时基线上可直接读出缺陷水平距离L,并计较出深度H.深度法: L = K HL水平法: H= Ke.分段绘制曲线(适用模拟仪器)若被检工件厚度较大,屏幕上在最大检测距离处距离—波幅曲线位置会很低.扫查进程中的回动摇态变更不容易不雅察到,容易导致缺陷漏检.(曲线应绘制在屏幕20%高度以上区域).可采纳分段绘制办法解决.办法、步调:在原曲线上某一点(中间或2/3;或二次波外),调增益,将灵敏度提高10dB(记实此读数).再按常规办法依次将前面深度反射体波高标在屏幕上.实际探伤时,此点之前深度内用增益之前灵敏度探伤;此点之后深度规模,用增益后提高10dB以后的灵敏度.其它各条线灵敏度亦随之.11. 声能传输损耗差的测定a.声能损失造成原因:①. 材质衰减耦合状况②. 概略损失工件概略粗糙度曲率(工件形状)工件自己影响反射波幅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材质衰减和工件概略粗糙度及耦合状况造成的概略声能损失.JB/T4730-2005尺度法则:碳钢和低合金钢板材的材质衰减,在频率低于3MHz、声程不超出200mm时,或衰减系数小于0.01dB/mm时,可以不计.超出上述规模,在确定反射波幅时,应考虑材质衰减修正.b.横波材质衰减的测定:①. 制作与受检工件材质相同(近),厚40mm,概略粗糙度与对比试块相同的平面试块.A 1P 2P40mm②.斜探头按深度1:1调节仪器时基扫描线.③.另选用一只与该探头尺寸、频率、K值相同的斜探头,置于试块上,两探头入射点间距为1P,仪器调为一收一发状态,找到最大反射波,记实其波幅值H1(dB).④.将两探头拉开到距离为2P的位置,找到最大反射波幅,记实其波幅值H2(dB).⑤.衰减系数α可用下式求出:α=(H1-H2-△)/(S2-S1)S1=40/cosβ+L1S2=80/cosβ+L1L1=L0tanα/tanβ式中:L0——晶片到入射点的距离,简化处理亦可取L1=L0,mm;△——不考虑材质衰减时,声程S2、S1大平面的反射波幅差.(约为6dB).如与对比试块的探测面测得波幅相差不超出1dB,则可不考虑工件的材质衰减.c. 传输损失差的测定:①. 斜探头按深度调节时基扫描线.②. 选用另一只与该探头尺寸、频率、K值相同的斜探头,置于对比试块上,两探头入射点间距为1P,仪器调为一收一发状态,找到最大反射波,记实其波幅值H1(dB).40mm对比试块T工件母材③.在受检工件上(欠亨过焊接接头)同样测出接收波最大反射波幅,记实其波幅值H2(dB).④.传输损失差△V按下式计较:△V=H1-H2-△1-△2式中:△1——不考虑材质衰减时,声程S1 、S2大平面的反射波幅dB差,可用式20lg(S2/S1)计较得出(dB).S1——在对比试块中的声程,mm.S2——在工件母材中的声程,mm.△2——试块中声程S1与工件中声程S2的超声材质衰减差值,dB.如试块材质衰减系数小于0.01dB/mm,此项可不予考虑.d. 由工件曲率造成的概略声能损失:采取带曲率的对比试块,试块曲率半径为工件半径0.9~1.5倍.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曲面抵偿.综上所述:工件概略耦合差探伤灵敏度增益总量材质衰减量(最大检测声程)(dB)灵敏度要求(按照执行尺度确定)12. 扫查方法①.锯齿形扫查——粗扫查.沿W轨迹前后移动探头,(移动齿距≯晶片直径)并作10~15º左右转动.目的是发明倾斜缺陷.②.左右、前后扫查——左右扫查可测得缺陷长度;前后扫查可测定缺陷自身高度和深度.③.转角扫查——推断缺陷标的目的.④.环抱扫查——推断缺陷形状.环抱扫查时,波高不变,可定为点状缺陷.⑤.平行、斜平行扫查——用于查抄焊缝及热影响区横向缺陷.(与焊缝轴线成10~45º夹角,)灵敏度提高6dB.⑥.串列扫查——用于厚板窄间隙焊缝或垂直于概略缺陷检测.多采取K1两个探头串列式扫查.串列扫查回波位置不变;存在扫查死区.串列扫查锯齿形扫查前后扫查左右扫查转角扫查环抱扫查13. 探伤灵敏度选择a.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按执行尺度法则选择.b.检测横向缺陷时,应将各线灵敏度均提高6dB.c.检测面曲率半径R≤W2/4时,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应在与检测面曲率相同的对比试块上进行.d.在一跨距声程内最大传输损失差大于2dB时应进行抵偿.e.扫查灵敏度不低于最大声程处的评定线灵敏度.14. 缺陷最大波幅测定将探头移至缺陷出现最大反射信号的位置,测定波幅大小,并确定区域.15. 缺陷位置测定a. 水平定位法:例:时基线调节为水平1:n.实际探伤中发明一缺陷,屏幕读数40,该缺陷水平距离即为n*40mm;埋藏深度为n*40/K.b. 深度定位法:例:时基线调节为深度1:n.实际探伤中发明一缺陷,屏幕读数40,该缺陷埋藏深度为n*40;水平距离为n*40*K.16. 缺陷指示长度测定a. 当缺陷波只有一个高点,且位于Ⅱ区及以上时,使波幅降到满刻度的80%后,用6dB法测长.b. 当缺陷波有多个高点,且位于Ⅱ区及以上时,使波幅降到满刻度的80%后,用端点6dB法测长.c. 当缺陷波位于Ⅰ区,认为有需要记实时,将探头左右移动,使波幅降到评定线,以此测定长度(绝对灵敏度法).6dBⅡ区6dBΟ6dB法端点6dB法17. 缺陷评定与记实陈述资格人员按尺度评定、出具.18. 缺陷类型识别和性质估判缺陷性质测定:缺陷性质不但可利用缺陷反射波幅变更测定(静态波形),还可不雅察其动态波形的变更推定.探头移动时,球状或粗糙概略缺陷的反射波变更迟缓.为验证此类缺陷不但要使探头沿直线运动,,并且还需使探头反转展转改动声束瞄准标的目的.滑腻而平坦的缺陷比裂纹缺陷明显的产生前沿陡而宽度窄的反射波.a. 缺陷类型识此外一般办法:采取多种声束标的目的作多种扫查,如前后、左右、环抱、转动扫查;通过对各类超声信息综合评定进行识别.①. 点状缺陷回波特征:(气孔、小夹渣等体积性缺陷)回波幅度较小,探头前后、左右,转动扫查时波幅平滑,由零上升到最大值,又平滑的下降至零.环抱扫查时回波高度基底细同.A显示波幅静态波形最大反射幅度变更(包络线)点反射体回动摇态波形②. 线性缺陷回波特征:(线性条状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等)有明显的指示长度,但不容易测出其断面尺寸.探头前后移动.类似点状波形变更.左右移动时,开始波幅平滑的由零上升到峰值,探头持续移动,波幅根本不变,或在±4dB 的规模内变更,最后又平稳的下降到零.波 A显示幅静态波形最大反射幅度变更(包络线)接近垂直入射时滑腻大平面反射体的回动摇态波形③. 体积状缺陷回波特征:(不法则大夹渣)有可测长度和明显断面尺寸.左右扫查类似线性条状波形变更,静态波形不圆滑;探头前后、左右移动时,回波幅度起伏不法则.这种缺陷在多标的目的或多种声束角度探头探测时,仍能探测到,回波高度呈不法则变更.波幅④. 平面状缺陷回波特征:(裂纹、面状未熔合、面状未焊透)有长度;自身高度和明显的标的目的性.概略既有滑腻的,也有粗糙的.探头在不合位置检测时,荧光屏上均呈现一个整齐不齐的回波.前后、左右扫查时,回波类似条状或体积性缺陷.对概略滑腻缺陷的作转动和环抱扫查时,与缺陷平面相垂直时,两侧回波高度迅速下降.对概略粗糙缺陷,环抱扫查两侧回波高度的变更不法则.波幅 A显示静态波形最大反射幅度变更(包络线)倾斜入射时不法则大反射体的回动摇态波形⑤. 多重缺陷回波特征:(密集气孔或再热裂纹等)前后、左右扫查时,在时基线上出现位置不合,次序也不法则的缺陷回波.探头移动时,信号时起时伏.每个信号单独呈点状缺陷特征.c.缺陷性质估判:估判依据——①结构与坡口形式;②母材与焊材;③焊接办法和焊接工艺;④缺陷位置、标的目的与回波高度;。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
超声波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焊缝的质
量控制和评定。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是指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时
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其目的是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提
高焊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首先,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应包括对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设
备的要求。

对于焊接材料,应明确规定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超
声波透射率等指标,以确保焊接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超声波探伤的
要求。

对于焊接工艺,应规定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焊接层间质量、焊接温度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焊缝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设备,
应规定超声波探伤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满足
焊缝探伤的需要。

其次,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应包括对探伤方法和技术的要求。

对于探伤方法,应规定超声波探伤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包括超
声波传播路径、探头的选择和放置、探测灵敏度的调节等内容,以
确保探伤结果准确可靠。

对于探伤技术,应规定超声波探伤人员的
培训和资质要求,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最后,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应包括对探伤结果的评定和记录要求。

对于探伤结果的评定,应规定焊缝缺陷的类型、尺寸和数量等指标,以便对焊缝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定。

对于记录要求,应规定探伤结果的记录格式和内容,包括焊缝的位置、探伤图像、探伤报告等内容,以便对焊缝的质量进行追溯和分析。

总之,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焊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才能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

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标准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解析

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标准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解析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标准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11345-89Method for manual ultrasonic testing and classificationof testing results for ferritic steel wdld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检验焊缝及热影响区缺陷,确定缺陷位置、尺寸和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探伤结果的分级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外径小于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内径小于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及外径小于250mm和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纵向焊缝.2 引用标准ZB Y 344 超声探伤用探头型号命名方法ZB Y 231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ZB Y 232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ZB J 04 00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3 术语3.1 简化水平距离l'从探头前沿到缺陷在探伤面上测量的水平距离.3.2 缺陷指示长度△l焊缝超声检验中,按规定的测量方法以探头移动距离测得的缺陷长度.3.3 探头接触面宽度W环缝检验时为探头宽度,纵缝检验为探头长度,见图1.3.4 纵向缺陷大致上平行于焊缝走向的缺陷.3.5 横向缺陷大致上垂直于焊缝走向的缺陷.3.6 几何临界角β'筒形工件检验,折射声束轴线与内壁相切时的折射角.3.7 平行扫查在斜角探伤中,将探头置于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使声束指向焊缝方向,并沿焊缝方向移动的扫查方法.3.8 斜平行扫查在斜角探伤中,使探头与焊缝中心线成一角度,平等于焊缝方向移动的扫查方法.3.9 探伤截面串列扫查探伤时,作为探伤对象的截,一般以焊缝坡口面为探伤截面,见图2.3.10 串列基准线串列扫查时,作为一发一收两探头等间隔移动基准的线.一般设在离探伤截面距离为0.5跨距的位置,见图2.3.11 参考线探伤截面的位置焊后已被盖住,所以施焊前应予先在探伤面上,离焊缝坡口一定距离画出一标记线,该线即为参考线,将作为确定串列基准线的依据,见图3.3.12 横方形串列扫查将发、收一组探头,使其入射点对串列基准线经常保持等距离平行于焊缝移动的扫查方法,见图4.3.13 纵方形串列扫查将发、收一组探头使其入射点对串列基准线经常保持等距离,垂直于焊缝移动的扫查方法,见图4.4 检验人员4.1 从事焊缝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探伤的基础技术,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4.2 焊缝超声检验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的规定经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考核组织颁发的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对应考核项目的检验工作.注:一般焊接检验专业考核项目分为板对接焊缝;管件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节点焊缝等四种.4.3 超声检验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5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5.1 探伤仪使用A型显示脉冲反射式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至少为1-5MHz,探伤仪应配备衰减器或增益控制器,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内.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 总调节量应大于60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5.2 探头5.2.1 探头应按ZB Y344标准的规定作出标志.5.2.2 晶片的有效面积不应超过500mm2,且任一边长不应大于25mm.5.2. 3 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应不大于2°.5.2.4 探头主声束垂直方向的偏离,不应有明显的双峰,其测试方法见ZB Y231.5.2.5 斜探头的公称折射角β为45°、60°、70°或K值为1.0、1.5、2.0、2.5,折射角的实测值与公称值的偏差应不大于2°(K值偏差不应超过±0.1),前沿距离的偏差应不大于1mm.如受工件几何形状或探伤面曲率等限制也可选用其他小角度的探头.5.2.6 当证明确能提高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或能够较好地解决一般检验时的困难而又确保结果的正确,推荐采用聚焦等特种探头.5.3 系统性能5.3.1 灵敏度余量系统有效灵敏度必须大于评定灵敏度10dB以上.5.3.2 远场分辨力a.直探头≥30dB;b.斜探头:Z≥6dB.5.4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和周期检查5.4.1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除灵敏度余量外,均应按ZB J04 001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4.2 探伤仪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在设备首次使用及每隔3个月应检查一次.5.4.3 斜探头及系统性能,在表1规定的时间内必须检查一次.6 试块6.1 标准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A,试块制造的技术要求应符合ZB Y232的规定,该试块主要用于测定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6.2 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B.6.2.1 对比试块采用与被检验材料相同或声学性能相近的钢材制成.试块的探测面及侧面,在以2.5MHz以上频率及高灵敏条件下进行检验时,不得出现大于距探测面20mm处的Φ2mm平底孔反射回来的回波幅度1/4的缺陷回波.6.2.2 试块上的标准孔,根据探伤需要,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布置或添加标准孔,但应注意不应与试块端角和相邻标准孔的反射发生混淆.6.2.3 检验曲面工件时,如探伤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应采用与探伤面曲率相同的对比试块.反射体的布置可参照对比试块确定,试块宽度应满足式(1):b≥2λ S/De (1)式中b----试块宽度,mm;λ--波长,mm;S---声程,m;De--声源有效直径,mm6.3 现场检验,为校验灵敏度和时基线,可以采用其他型式的等效试块.7 检验等级7.1 检验等级的分级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为A、B、C三级,检验的完善程度A级最低,B级一般,C级最高,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A、B、C顺序逐级增高.应按照工件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使用条件及承受载荷的不同,合理的选用检验级别.检验等级应接产品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选择或经合同双方协商选定.注:A级难度系数为1;B级为5-6;C级为10-12.本标准给出了三个检验等级的检验条件,为避免焊件的几何形状限制相应等级检验的有效性,设计、工艺人员应考虑超声检验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和工艺安排.7.2 检验等级的检验范围7.2.1 A级检验采用一种角度的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单侧进行检验,只对允许扫查到的焊缝截面进行探测.一般不要求作横向缺陷的检验.母材厚度大于50Mm时,不得采用A级检验.7.2.2 B级检验原则上采用一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对整个焊缝截面进行探测.母材厚度大于100mm时,采用双面双侧检验.受几何条件的限制,可在焊缝的双面半日侧采用两种角度探头进行探伤.条件允许时应作横向缺陷的检验.7.2.3 C级检验至少要采用两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同时要作两个扫查方向和两种探头角度的横向缺陷检验.母材厚度大于100mm时,采用双面侧检验.其他附加要求是:a.对接焊缝余高要磨平,以便探头在焊缝上作平行扫查;b.焊缝两侧斜探头扫查经过的母材部分要用直探头作检查;c.焊缝母材厚度大于等于100mm,窄间隙焊缝母材厚度大于等于40mm时,一般要增加串列式扫查,扫查方法见附录C.8 检验准备8.1 探伤面8.1.1 按不同检验等级要求选择探伤面.推荐的探伤面如图5和表2所示.8.1.2 检验区域的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段区域,这个区域最小10mm,最大20mm,见图6.8.1.3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外部杂技.探伤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其表面粗糙度不应超过 6.3μm,必要时应进行打磨:a.采用一次反射法或串列式扫查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1.25P:P=2δtgβ (2)或P=2δK (3)式中P----跨距,mm;δ--母材厚度,mmb.采用直射法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0.75P.8.1.4 去除余高的焊缝,应将余高打磨到与邻近母材平齐.保留余高的焊缝,如焊缝表面有咬边,较大的隆起凹陷等也应进行适当的修磨,并作圆滑过渡以影响检验结果的评定.8.1.5 焊缝检验前,应划好检验区段,标记出检验区段编号.8.2 检验频率检验频率f一般在2-5MHz范围内选择,推荐选用2-2.5MHz公称频率检验.特殊情况下,可选用低于2MHz或高于2.5MHz的检验频率,但必须保证系统灵敏度的要求.8.3 探头角度8.3.1 斜探头的折射角β或K值应依据材料厚度,焊缝坡口型式及预期探测的主要缺陷来选择.对不同板厚推荐的探头角度和探头数量见表2.8.3.2 串列式扫查,推荐选用公称折射角为45°的两个探头,两个探头实际折射角相差不应超过2°,探头前洞长度相差应小于2mm.为便于探测厚焊缝坡口边缘未熔合缺陷,亦可选用两个不同角度的探头,但两个探头角度均应在35°-55°范围内.8.4 耦合剂8.4.1 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糊状物作为耦合剂,耦合剂应具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作用,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8.4.2 典型的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耦合剂中可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或活性剂以便改善耦合性能.8.4.3 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8.5 母材的检查采用C级检验时,斜探头扫查声束通过的母材区域应用直探头作检查,以便探测是否有有探伤结果解释的分层性或其他缺陷存在.该项检查仅作记录,不属于对母材的验收检验.母材检查的规程要点如下:a.方法:接触式脉冲反射法,采用频率2-5MHz的直探头,晶片直径10-25mm;b.灵敏度:将无缺陷处二次底波调节为荧光屏满幅的100%;c.记录:凡缺陷信号幅度超过荧光屏满幅20%的部位,应在工件表面作出标记,并予以记录.9 仪器调整和校验9.1 时基线扫描的调节荧光屏时基线刻度可按比例调节为代表缺陷的水平距离l(简化水平距离l');深度h;或声程S,见图7.9.1.1 探伤面为平面时,可在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扫描调节,扫描比例依据工件工和选用的探头角度来确定,最大检验范围应调至荧光屏时基线满刻度的2/3以上.9.1.2 探伤面曲率半径R大于W2/4时,可在平面对比试块上或与探伤面曲率相近的曲面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扫描调节.9.1.3 探伤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探头楔块应磨成与工件曲面相吻合,在6.2.3条规定的对比试块上作时基线扫描调节.9.2 距离----波幅(DAC)曲线的绘制9.2.1 距离----波幅曲线由选用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的实测数据绘制见图8,其绘制方法见附录D,曲线由判废线RL,定量线SL和评定线EL组成,不同验收级别的各线灵敏度见表3.表中的DAC是以Φ3mm标准反射体绘制的距离--波幅曲线--即DAC基准线.评定线以上至定量线以下为1区(弱信号评定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为Ⅱ区(长度评定区);判废线及以上区域为Ⅲ区(判废区).9.2.2 探测横向缺陷时,应将各线灵敏度均提高6dB.9.2.3 探伤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应在曲面对比试块上进行.9.2. 4 受检工件的表面耦合损失及材质衰减应与试块相同,否则应进行传输损失修整见附录E,在1跨距声程内最大传输损失差在2dB以内可不进行修整.9.2.5 距离--波幅曲线可绘制在坐标纸上也可直接绘制在荧光屏刻度板上,但在整个检验范围内,曲线应处于荧光屏满幅度的20%以上,见图9,如果作不到,可采用分段绘制的方法见图10.9.3 仪器调整的校验9.3.1 每次检验前应在对比试块上,对时基线扫描比例和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进行调节或校验.校验点沙于两点.9.3.2 检验过程中每4h之内或检验工作结束后应对时基线扫描和灵敏度进行校验,校验可在对比试块或其他儿试块上进行.9.3.3 扫描调节校验时,如发现校验点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偏移超过原校验点刻度读数的10%或满刻度的5%(两者取较小值),则扫描比例应重新调整,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陷,位置参数应重新测定,并予以更正.9.3.4 灵敏度校验时,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波幅曲线降低20%或2dB 以上,则仪灵敏度应重新调整,并对前次校验后检查的全部焊缝应重新检验.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波幅曲线增加20%或2dB以上,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而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陷,应对缺陷尺寸参数重新测定并予以评定.10 初始检验10.1 一般要求10.1.1 超声检验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并满足8.1.3条的要求后进行.10.1.2 检验前,探伤人员应了解受验工件的材质、结构、曲率、厚度、焊接方法、焊缝种类、坡口形式、焊缝余高及背面衬垫、沟槽等情况.10.1.3 探伤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10.1.4 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10.1.5 对波幅超过评定线的反射波,应根据探头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及10.1.2条了解的焊缝情况,判断其是否为缺陷.判断为缺陷的部位应在焊缝表面作出标记.10.2 平板对接焊缝的检验10.2.1 为探测纵向缺陷,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中心线在探伤面上,作锯齿型扫查见图11.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及热影响区.在保持探头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的左右转动.10.2.2 为探测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横向缺陷应进行平行和斜平行扫查.a. B级检验时,可寅边缘使探头与焊缝中心线成10°-20°作斜平行的扫查(图12);b. C级检验时,可将探头放在焊缝及热影响区上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图13),焊缝母材厚度超过100mm时,应在焊缝的两面作平行扫查或者采用两种角度探头(45°和60°或45°和70°并用)作单面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亦可用两个45°探头作串列式平行扫查;c. 对电渣焊缝还应增加与焊缝中心线成45°的斜向扫查.10.2.3 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讯号与伪讯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图14).10.3 曲面工件对接焊缝的检验10.3.1 探伤面为曲面时,应按6.2.3和9.1.3条的规定选用对比试块,并采用10.2条的方法进行检验,C级检验时,受工件几何形状限制,横向缺陷探测无法实施时,应在检验记录中予以注明.10.3.2 环缝检验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为探伤面曲率半径0.9-1.5倍的对比试块均可采用.探测横向缺陷时按10.3.3条的方法进行.10.3.3 纵缝检验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与探伤面曲率半径之差应小于10%.10.3.3.1 根据工件的曲率和材料厚度选择探头角度,并考虑几何临界角的限制,确保声束能扫查到整个焊缝厚度.条件允许时,声束在曲底面的入射角度不应超过70°.10.3.3.2 探头接触面修磨后,应注意探头入射点和折射角或K值的变化,并用曲面试块作实际测定.10.3.3.3 当R大于W2/4采用平面对比试块调节仪器时,检验中应注意到荧光屏指示的缺陷深度或水平距离与缺陷实际的径向埋藏深度或水平距离孤长的差异,必要时应进行修正.10.4 其他结构焊缝的检验10.4.1 一般原则a.尽可能采用平板焊缝检验中已经行之有效的各种方法;b.在选择探伤面和探头时应考虑到检测各种类型缺陷的可能性,并使声束尽可能垂直于该结构焊缝中的主要缺陷.10.4.2 T型接头10.4.2.1 腹板厚度不同时,选用的折射角见表4,斜探头在腹板一侧作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伤见图15位置2.10.4.2.2 采用折射角45°(K1)探头在腹板一侧作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测焊缝及腹板侧热影响区的裂纹(图16).10.4.2.3 为探侧腹板和翼板间未焊透或翼板侧焊缝下层状撕裂等缺陷,可采用直探头(图15位置1)或斜探头(图16位置3)在翼板外侧探伤或采用折射角45°(K1)探头在翼板内侧作一次反射法探伤(图15位置3).10.4.3 角接接头角接接头探伤面及折射角一般按图17和表4选择.10.4.4 管座角焊缝10.4.4.1 根据焊缝结构形式,管座角焊缝的检验有如下五种探侧方法,可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组合实施检验.探测方式的选择应由合同双方商定,并重点考虑主要探测对象和几何条件的限制(图18、19).a.在接管内壁表面采用直探头探伤(图18位置1);b.在容器内表面用直探头探伤(图19位置1);c.在接管外表面采用斜探头探伤(图19位置2);d.在接管内表面采用斜探头探伤(图18位置3,图19位置3);e.在容器外表面采用斜探头探伤(图18位置2).10.4.4.2 管座角焊缝以直探头检验为主,对直探头扫查不到的区域或结构,缺陷向性不适于采用直探头检验时,可采用斜探头检验,斜探头检验应符合10.4.1条的规定.10.4.5 直探头检验的规程a.推荐采用频率2.5Mhz直探头或双晶直探头,探头与工件接触面的尺寸W 应小于2√R;b.灵敏度可在与工件同曲率的试块上调节,也可采用计算法或DGS曲线法,以工件底面回波调节.其检验等级评定见表5.11 规定检验11.1 一般要求11.1.1 规定检验只对初始检验中被标记的部位进行检验.11.1.2 探伤灵敏度应调节到评定灵敏度.11.1.3 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11.2 最大反射波幅的测定11.2.1 对判定为缺陷的部位,采取10.2.3条的探头扫查方式、增加探伤面、改变探头折射角度进行探测,测出最大反射波幅并与距离--波幅曲线作比较,确定波幅所在区域.波幅测定的允许误差为2DB.11.3 位置参数的测定11.3.1 缺陷位置以获得缺陷最大反射波的位置来表示,根据相应的探头位置和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来确定如下全部或部分参数.a.纵坐标L代表缺陷沿焊缝方向的位置.以检验区段编号为标记基准点(即原点)建立坐标.坐标正方向距离L表示缺陷到原点之间的距离见图20;b.深度坐标h代表缺陷位置到探伤面的垂直距离(mm).以缺陷最大反射波位置的深度值表示;c.横坐标q代表缺陷位置离开焊缝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可由缺陷最大反射波位置的水平距离或简化水平距离求得.11.3.2 缺陷的深度和水平距离(或简化水平距离)两数值中的一个可由缺陷最大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直接读出,另一数值可采用计算法、曲线法、作图法或缺陷定位尺求出.11.4 尺寸参数的测定应根据缺陷最大反射波幅确定缺陷当量值Φ或测定缺陷指示长度△l.11.4.1 缺陷当量Φ,用当量平底孔直径表示,主要用于直探头检验,可采用公式计算,DGS曲线,试块对比或当量计算尺确定缺陷当量尺寸.11.4.2 缺陷指示长度△l的测定推荐采用如下二种方法.a.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时,用降低6dB相对灵敏度法测长见图21;b.在测长扫查过程中,如发现缺陷反射波峰值起伏变化,有多个高点,则以缺陷两端反射波极大值之间探头的移动长度确定为缺陷指示长度,即端点峰值法见图22.12 缺陷评定12.1 超过评定线的信号应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特征,如有怀疑时采取改变探头角度,增加探伤面、观察动态波型、结合结构工艺特征作判定,如对波型不能准确判断时,应辅以其他检验作综合判定.12.2 最大反射波幅位于Ⅱ区的缺陷,其指示长度小于10mm时按5mm计.12.3 相邻两缺陷各向间距小于8mm时,两缺陷指示长度之和作为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13 检验结果的等级分类13.1 最大反射波幅位于Ⅱ区的缺陷,根据缺陷指示长度按表6的规定予以评级.13.2 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应为Ⅰ级.13.3 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检验者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无论其波幅和尺寸如何,均评定为Ⅳ级.13.4 反射波幅位于Ⅰ区的非裂纹性缺陷,均评为Ⅰ级.13.5 反射波幅位于Ⅲ区的缺陷,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评定为Ⅳ级.13.6 不合格的缺陷,应予返修,返修区域修后,返修部位及补焊受影响的区域,应按原探伤条件进行复验,复探部位的缺陷亦应按12章评定.14 记录与报告14.1 检验记录主要内容:工件名称、编号、焊缝编号、坡口形式、焊缝种类、母材材质、规格、表面情况、探伤方法、检验规程、验收标准、所使用的仪器、探头、耦合剂、试块、扫描比例、探伤灵敏度.所发现的超标缺陷及评定记录,检验人员及检验日期等.反射波幅位于Ⅱ区,其指示长度小于表6的缺陷也应予记录.14.2 检验报告主要内容:工件名称、合同号、编号、探伤方法、探伤部位示意图、检验范围、探伤比例收标准、缺陷情况、返修情况、探伤结论、检验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字等.14.3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至少保存7年.14.4 检验记录和报告的推荐格式见附录F.附录A标准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补充件)注:尺寸公差±0.1;各边垂直度不大于0.05;C面尺寸基准面,上部各折射角刻度尺寸值见表A1,下部见表A2.附录B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补充件)B1 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表B1.注:①尺寸公差±0.1mm; ②各边垂直度不大于0.1; 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μm; ④标准孔与加工面的平行度不大于0.05.附录C串列扫查探伤方法(补充件)C1 探伤设备C1.1 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方式必须具备一发一收工作状态.C1.2 为保证一发一收探头相对于串列基准线经常保持等距离移动,应配备适宜的探头夹具,并适用于横方型及纵方型两种扫查方式.C1.3 推荐采用,频率2-2.5Mhz,公称折射角45°探头,两探头入射点间最短间距应小于20mm.C2 仪器调整C2.1 时基线扫描的调节采用单探头按标准正文9.1 的方法调节,最大探测范围应大于1跨距声程.C2.2 灵敏度调整在工件无缺陷部位,将发、收两探头对向放置,间距为1跨距,找到底面最大反射波见图C1及式C1,调节增益使反射波幅为荧光屏满幅高度的40%,并以此为基准波高.灵敏度分别提高8dB、14dB和20dB代表判废灵敏度、定量灵敏度和评定灵敏度.C3 检验程序C3.1 检验准备a.探伤面对接焊缝的单面双侧;b.串列基准线如发、收两探头实测折射角的平均值为β或K值平均为K.在离参考线(参考线至探伤截面的距离L'-0.5P)的位置标记串列基准线,见图C2及式C2.0.5P=δtgβ (C1)或0.5P=δK (C2)C3.2 初始探伤C3.2.1 探伤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灵敏度.C3.2 .2 扫查方式采用横方形或纵方形串列扫查,扫查范围以串列基准线为中心尽可能扫查到整个探伤截面,每个探伤截面应扫查一遍.C3.2.3 标记超过评定线的反射波,被判定为缺陷时,应在焊缝的相应位置作出标记.C3.3 规定探伤C3.3.1 对象只对初始检验标记部位进行探伤.C3.3.2 探伤灵敏度为评定灵敏度.C3.3.3 缺陷位置不同深度的缺陷,其反射波均出现在相当于半跨距声程位置见图C3.缺陷的水平距离和深度分别为:(C3)(C4)C3.3.4 缺陷以射波幅在最大反射波探头位置,以40%线为基准波高测出缺陷反射波的dB数作为缺陷的相对波幅,记为SL±----dB.C3.3.5 缺陷指示长度的测定采用以评定灵敏度为测长灵敏度的绝对灵敏度法测量缺陷指示长度.即进行左右扫查(横方形串列扫查),以波幅超过评定线的探头移动范围作为缺陷指示长度.C4 缺陷评定所有反射波幅度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应按标准正文第12章的规定予以评定,并按第13章的规定对探伤结果作等级分类.附录D距离----波幅(DAC)曲线的制作(补充件)D1 试件D1.1 采用标准附录B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形式试块绘制DAC曲线.D1.2 R小于等于W2/4时,应采用探伤面曲率与工件探伤面曲率相同或相近的对比试块.D2 绘制步骤DAC曲线可绘制在坐标纸上(称DAC曲线),亦可直接绘制在荧光屏前透明的刻度板上(称DAC曲线板).D2.1 DAC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a.将测试范围调整到探伤使用的最大探测范围,并按深度、水平或声程法调整时基线扫描比例;。

【免费下载】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免费下载】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有限责任公司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号:HHR/ZD-02编制:现场检测室审批:年月日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的检测。

2、依据标准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要求3.1 钢结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和量具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检定(校准)证书,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检测所用检测试剂应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2 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进行相应级别的培训、考核,并持有相应考核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3.3 从事焊缝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技术,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3.4 焊缝超声检测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的规定经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考试组织颁发的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对考核项目的检验工作。

注:一般焊接检验专业考核项目分为板对接焊缝;管件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节点焊缝等四种。

3.5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不得从事于该方法和技术等级以外的无损检测工作。

3.6 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

3.7 超声检验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

4、检测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时,基本要求4.1 现场调查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1 收集被检测钢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2 调查被检测钢结构现状,环境条件,使用期间是否已进行过检测或维修加固情况以及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3 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4 进一步明确委托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4.2 检测项目应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资料讲解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资料讲解

超声波特性
束射特性
反射特性
传播特性
波型转换特性
人们正是利用了超声波的这些特性,发展了超声波探伤技术。
超声波的波型
纵波
波传播方向
空气
固体介质
表面波
横波 板波
超声波声速
材料 钢 水 有机玻璃 铝 铜
纵波声速(m/s) 5900 1400 2720 6260 4700
横波声速(m/s) 3230 -1460 3080 2260
➢ 采用二次波探伤,探测面修整宽度为:
S ≥ 2KT+50 (mm)
➢ 采用一次波探伤,探测面修整宽度为:
S≥KT+50 (mm) 式中: K----探头的K值;
T----工件厚度。
P
P
二次波探伤
一次波探伤
耦合剂的选用
• 耦合剂 ➢ 流动性、粘度、附着力适当,易清洗; ➢ 声阻抗高,透声性好; ➢ 价格便宜; ➢ 对工件无腐蚀,对人无害,不污染环境; ➢ 性能稳定,不易变质,能长期保存。
波动频率 f<20Hz 20Hz≤f≤20KHz 20KHz≤f≤103 MHz f>103 MHz
可闻频率 人耳不可闻 人耳可闻 人耳不可闻 人耳不可闻
超声波探伤用的频率为 0.25MHz~15MHz,金属材料超 声波探伤常用频率为0.5MHz ~ 10MHz,其波长约10mm ~ 0.5mm 。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Institute of Nanjing Iron & Steel Co., Ltd.
什Hale Waihona Puke 是超声波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 播而形成的波动,通常以其波动频率 f 和人的可闻频

焊缝超声波检测规程

焊缝超声波检测规程

焊缝超声波检测规程1 目的1.1本规程是为了准确地检出焊缝、热影响区和邻近母材中各种缺陷,以及对缺陷大小、性质等级评定而编制。

1.2实施本规程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手工探头接触法进行探伤,探伤时可采用斜探头法,也可采用直探头法,还可以两种方法都采用,具体根椐结构焊缝而定。

2参考标准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GB11345-89 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探伤结果分级JB/T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T2694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3超声检测人员3.1从事焊缝检测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检测的基础知识,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检测经验,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金属材料和焊接基础知识。

3.2焊缝超声波检测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并持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或同等机构)颁发的II级以上资格证书。

4检测设备4.1 超声波探伤仪4.1.1超声波探伤仪由计量部门检定有效方可使用。

4.1.2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波型应清晰,仪器应同时具备单、双探头的工作能力,并配有能连续工作不小于6小时的电池,荧光屏附有标定距离和波幅的永久性方格刻度,并配有制作参考曲线的透明幕板。

4.1.3探伤仪工作频率范围至少为1~6MHz,并配有衰减器或增益控制器,总调节量应大于60dB,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在不小于60dB范围内其精度为不大于±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当外接电压拨动15%时,仪器的电压波动值应维持在±2V 范围内。

仪器与探头的组合在接收IIW标准试块上半径为100mm曲面的反射波时,其回波高度达到荧光屏满刻度的3/4的情况下,储备的灵敏度余量至少应为40dB。

4.1.4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环境温度应在50℃~-20℃,或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标准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标准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标准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11345-89Method for manual ultrasonic testing and classificationof testing results for ferritic steel wdld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检验焊缝及热影响区缺陷,确定缺陷位置、尺寸和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探伤结果的分级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外径小于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内径小于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及外径小于250mm和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纵向焊缝.2 引用标准ZB Y 344 超声探伤用探头型号命名方法ZB Y 231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ZB Y 232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ZB J 04 00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3 术语3.1 简化水平距离l'从探头前沿到缺陷在探伤面上测量的水平距离.3.2 缺陷指示长度△l焊缝超声检验中,按规定的测量方法以探头移动距离测得的缺陷长度.3.3 探头接触面宽度W环缝检验时为探头宽度,纵缝检验为探头长度,见图1.3.4 纵向缺陷大致上平行于焊缝走向的缺陷.3.5 横向缺陷大致上垂直于焊缝走向的缺陷.3.6 几何临界角β'筒形工件检验,折射声束轴线与内壁相切时的折射角.3.7 平行扫查在斜角探伤中,将探头置于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使声束指向焊缝方向,并沿焊缝方向移动的扫查方法.3.8 斜平行扫查在斜角探伤中,使探头与焊缝中心线成一角度,平等于焊缝方向移动的扫查方法.3.9 探伤截面串列扫查探伤时,作为探伤对象的截,一般以焊缝坡口面为探伤截面,见图2.3.10 串列基准线串列扫查时,作为一发一收两探头等间隔移动基准的线.一般设在离探伤截面距离为0.5跨距的位置,见图2.3.11 参考线探伤截面的位置焊后已被盖住,所以施焊前应予先在探伤面上,离焊缝坡口一定距离画出一标记线,该线即为参考线,将作为确定串列基准线的依据,见图3.3.12 横方形串列扫查将发、收一组探头,使其入射点对串列基准线经常保持等距离平行于焊缝移动的扫查方法,见图4.3.13 纵方形串列扫查将发、收一组探头使其入射点对串列基准线经常保持等距离,垂直于焊缝移动的扫查方法,见图4.4 检验人员4.1 从事焊缝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探伤的基础技术,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4.2 焊缝超声检验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的规定经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考核组织颁发的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对应考核项目的检验工作.注:一般焊接检验专业考核项目分为板对接焊缝;管件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节点焊缝等四种.4.3 超声检验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5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5.1 探伤仪使用A型显示脉冲反射式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至少为1-5MHz,探伤仪应配备衰减器或增益控制器,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内.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 总调节量应大于60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5.2 探头5.2.1 探头应按ZB Y344标准的规定作出标志.5.2.2 晶片的有效面积不应超过500mm2,且任一边长不应大于25mm.5.2. 3 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应不大于2°.5.2.4 探头主声束垂直方向的偏离,不应有明显的双峰,其测试方法见ZB Y231.5.2.5 斜探头的公称折射角β为45°、60°、70°或K值为1.0、1.5、2.0、2.5,折射角的实测值与公称值的偏差应不大于2°(K值偏差不应超过±0.1),前沿距离的偏差应不大于1mm.如受工件几何形状或探伤面曲率等限制也可选用其他小角度的探头.5.2.6 当证明确能提高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或能够较好地解决一般检验时的困难而又确保结果的正确,推荐采用聚焦等特种探头.5.3 系统性能5.3.1 灵敏度余量系统有效灵敏度必须大于评定灵敏度10dB以上.5.3.2 远场分辨力a.直探头≥30dB;b.斜探头:Z≥6dB.5.4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和周期检查5.4.1 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除灵敏度余量外,均应按ZB J04 001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4.2 探伤仪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在设备首次使用及每隔3个月应检查一次.5.4.3 斜探头及系统性能,在表1规定的时间内必须检查一次.6 试块6.1 标准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A,试块制造的技术要求应符合ZB Y232的规定,该试块主要用于测定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6.2 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B.6.2.1 对比试块采用与被检验材料相同或声学性能相近的钢材制成.试块的探测面及侧面,在以2.5MHz以上频率及高灵敏条件下进行检验时,不得出现大于距探测面20mm处的Φ2mm平底孔反射回来的回波幅度1/4的缺陷回波.6.2.2 试块上的标准孔,根据探伤需要,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布置或添加标准孔,但应注意不应与试块端角和相邻标准孔的反射发生混淆.6.2.3 检验曲面工件时,如探伤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应采用与探伤面曲率相同的对比试块.反射体的布置可参照对比试块确定,试块宽度应满足式(1):b≥2λ S/De (1)式中b----试块宽度,mm;λ--波长,mm;S---声程,m;De--声源有效直径,mm6.3 现场检验,为校验灵敏度和时基线,可以采用其他型式的等效试块.7 检验等级7.1 检验等级的分级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为A、B、C三级,检验的完善程度A级最低,B级一般,C级最高,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A、B、C顺序逐级增高.应按照工件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使用条件及承受载荷的不同,合理的选用检验级别.检验等级应接产品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选择或经合同双方协商选定.注:A级难度系数为1;B级为5-6;C级为10-12.本标准给出了三个检验等级的检验条件,为避免焊件的几何形状限制相应等级检验的有效性,设计、工艺人员应考虑超声检验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和工艺安排.7.2 检验等级的检验范围7.2.1 A级检验采用一种角度的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单侧进行检验,只对允许扫查到的焊缝截面进行探测.一般不要求作横向缺陷的检验.母材厚度大于50Mm时,不得采用A级检验.7.2.2 B级检验原则上采用一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对整个焊缝截面进行探测.母材厚度大于100mm时,采用双面双侧检验.受几何条件的限制,可在焊缝的双面半日侧采用两种角度探头进行探伤.条件允许时应作横向缺陷的检验.7.2.3 C级检验至少要采用两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同时要作两个扫查方向和两种探头角度的横向缺陷检验.母材厚度大于100mm时,采用双面侧检验.其他附加要求是:a.对接焊缝余高要磨平,以便探头在焊缝上作平行扫查;b.焊缝两侧斜探头扫查经过的母材部分要用直探头作检查;c.焊缝母材厚度大于等于100mm,窄间隙焊缝母材厚度大于等于40mm时,一般要增加串列式扫查,扫查方法见附录C.8 检验准备8.1 探伤面8.1.1 按不同检验等级要求选择探伤面.推荐的探伤面如图5和表2所示.8.1.2 检验区域的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段区域,这个区域最小10mm,最大20mm,见图6.8.1.3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外部杂技.探伤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其表面粗糙度不应超过 6.3μm,必要时应进行打磨:a.采用一次反射法或串列式扫查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1.25P:P=2δtgβ (2)或P=2δK (3)式中P----跨距,mm;δ--母材厚度,mmb.采用直射法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0.75P.8.1.4 去除余高的焊缝,应将余高打磨到与邻近母材平齐.保留余高的焊缝,如焊缝表面有咬边,较大的隆起凹陷等也应进行适当的修磨,并作圆滑过渡以影响检验结果的评定.8.1.5 焊缝检验前,应划好检验区段,标记出检验区段编号.8.2 检验频率检验频率f一般在2-5MHz范围内选择,推荐选用2-2.5MHz公称频率检验.特殊情况下,可选用低于2MHz或高于2.5MHz的检验频率,但必须保证系统灵敏度的要求.8.3 探头角度8.3.1 斜探头的折射角β或K值应依据材料厚度,焊缝坡口型式及预期探测的主要缺陷来选择.对不同板厚推荐的探头角度和探头数量见表2.8.3.2 串列式扫查,推荐选用公称折射角为45°的两个探头,两个探头实际折射角相差不应超过2°,探头前洞长度相差应小于2mm.为便于探测厚焊缝坡口边缘未熔合缺陷,亦可选用两个不同角度的探头,但两个探头角度均应在35°-55°范围内.8.4 耦合剂8.4.1 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糊状物作为耦合剂,耦合剂应具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作用,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8.4.2 典型的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耦合剂中可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或活性剂以便改善耦合性能.8.4.3 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8.5 母材的检查采用C级检验时,斜探头扫查声束通过的母材区域应用直探头作检查,以便探测是否有有探伤结果解释的分层性或其他缺陷存在.该项检查仅作记录,不属于对母材的验收检验.母材检查的规程要点如下:a.方法:接触式脉冲反射法,采用频率2-5MHz的直探头,晶片直径10-25mm;b.灵敏度:将无缺陷处二次底波调节为荧光屏满幅的100%;c.记录:凡缺陷信号幅度超过荧光屏满幅20%的部位,应在工件表面作出标记,并予以记录.9 仪器调整和校验9.1 时基线扫描的调节荧光屏时基线刻度可按比例调节为代表缺陷的水平距离l(简化水平距离l');深度h;或声程S,见图7.9.1.1 探伤面为平面时,可在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扫描调节,扫描比例依据工件工和选用的探头角度来确定,最大检验范围应调至荧光屏时基线满刻度的2/3以上.9.1.2 探伤面曲率半径R大于W2/4时,可在平面对比试块上或与探伤面曲率相近的曲面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扫描调节.9.1.3 探伤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探头楔块应磨成与工件曲面相吻合,在6.2.3条规定的对比试块上作时基线扫描调节.9.2 距离----波幅(DAC)曲线的绘制9.2.1 距离----波幅曲线由选用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的实测数据绘制见图8,其绘制方法见附录D,曲线由判废线RL,定量线SL和评定线EL组成,不同验收级别的各线灵敏度见表3.表中的DAC是以Φ3mm标准反射体绘制的距离--波幅曲线--即DAC基准线.评定线以上至定量线以下为1区(弱信号评定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为Ⅱ区(长度评定区);判废线及以上区域为Ⅲ区(判废区).9.2.2 探测横向缺陷时,应将各线灵敏度均提高6dB.9.2.3 探伤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应在曲面对比试块上进行.9.2. 4 受检工件的表面耦合损失及材质衰减应与试块相同,否则应进行传输损失修整见附录E,在1跨距声程内最大传输损失差在2dB以内可不进行修整.9.2.5 距离--波幅曲线可绘制在坐标纸上也可直接绘制在荧光屏刻度板上,但在整个检验范围内,曲线应处于荧光屏满幅度的20%以上,见图9,如果作不到,可采用分段绘制的方法见图10.9.3 仪器调整的校验9.3.1 每次检验前应在对比试块上,对时基线扫描比例和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进行调节或校验.校验点沙于两点.9.3.2 检验过程中每4h之内或检验工作结束后应对时基线扫描和灵敏度进行校验,校验可在对比试块或其他儿试块上进行.9.3.3 扫描调节校验时,如发现校验点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偏移超过原校验点刻度读数的10%或满刻度的5%(两者取较小值),则扫描比例应重新调整,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陷,位置参数应重新测定,并予以更正.9.3.4 灵敏度校验时,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波幅曲线降低20%或2dB 以上,则仪灵敏度应重新调整,并对前次校验后检查的全部焊缝应重新检验.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波幅曲线增加20%或2dB以上,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而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陷,应对缺陷尺寸参数重新测定并予以评定.10 初始检验10.1 一般要求10.1.1 超声检验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并满足8.1.3条的要求后进行.10.1.2 检验前,探伤人员应了解受验工件的材质、结构、曲率、厚度、焊接方法、焊缝种类、坡口形式、焊缝余高及背面衬垫、沟槽等情况.10.1.3 探伤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10.1.4 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10.1.5 对波幅超过评定线的反射波,应根据探头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及10.1.2条了解的焊缝情况,判断其是否为缺陷.判断为缺陷的部位应在焊缝表面作出标记.10.2 平板对接焊缝的检验10.2.1 为探测纵向缺陷,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中心线在探伤面上,作锯齿型扫查见图11.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及热影响区.在保持探头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的左右转动.10.2.2 为探测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横向缺陷应进行平行和斜平行扫查.a. B级检验时,可寅边缘使探头与焊缝中心线成10°-20°作斜平行的扫查(图12);b. C级检验时,可将探头放在焊缝及热影响区上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图13),焊缝母材厚度超过100mm时,应在焊缝的两面作平行扫查或者采用两种角度探头(45°和60°或45°和70°并用)作单面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亦可用两个45°探头作串列式平行扫查;c. 对电渣焊缝还应增加与焊缝中心线成45°的斜向扫查.10.2.3 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讯号与伪讯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图14).10.3 曲面工件对接焊缝的检验10.3.1 探伤面为曲面时,应按6.2.3和9.1.3条的规定选用对比试块,并采用10.2条的方法进行检验,C级检验时,受工件几何形状限制,横向缺陷探测无法实施时,应在检验记录中予以注明.10.3.2 环缝检验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为探伤面曲率半径0.9-1.5倍的对比试块均可采用.探测横向缺陷时按10.3.3条的方法进行.10.3.3 纵缝检验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与探伤面曲率半径之差应小于10%.10.3.3.1 根据工件的曲率和材料厚度选择探头角度,并考虑几何临界角的限制,确保声束能扫查到整个焊缝厚度.条件允许时,声束在曲底面的入射角度不应超过70°.10.3.3.2 探头接触面修磨后,应注意探头入射点和折射角或K值的变化,并用曲面试块作实际测定.10.3.3.3 当R大于W2/4采用平面对比试块调节仪器时,检验中应注意到荧光屏指示的缺陷深度或水平距离与缺陷实际的径向埋藏深度或水平距离孤长的差异,必要时应进行修正.10.4 其他结构焊缝的检验10.4.1 一般原则a.尽可能采用平板焊缝检验中已经行之有效的各种方法;b.在选择探伤面和探头时应考虑到检测各种类型缺陷的可能性,并使声束尽可能垂直于该结构焊缝中的主要缺陷.10.4.2 T型接头10.4.2.1 腹板厚度不同时,选用的折射角见表4,斜探头在腹板一侧作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伤见图15位置2.10.4.2.2 采用折射角45°(K1)探头在腹板一侧作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测焊缝及腹板侧热影响区的裂纹(图16).10.4.2.3 为探侧腹板和翼板间未焊透或翼板侧焊缝下层状撕裂等缺陷,可采用直探头(图15位置1)或斜探头(图16位置3)在翼板外侧探伤或采用折射角45°(K1)探头在翼板内侧作一次反射法探伤(图15位置3).10.4.3 角接接头角接接头探伤面及折射角一般按图17和表4选择.10.4.4 管座角焊缝10.4.4.1 根据焊缝结构形式,管座角焊缝的检验有如下五种探侧方法,可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组合实施检验.探测方式的选择应由合同双方商定,并重点考虑主要探测对象和几何条件的限制(图18、19).a.在接管内壁表面采用直探头探伤(图18位置1);b.在容器内表面用直探头探伤(图19位置1);c.在接管外表面采用斜探头探伤(图19位置2);d.在接管内表面采用斜探头探伤(图18位置3,图19位置3);e.在容器外表面采用斜探头探伤(图18位置2).10.4.4.2 管座角焊缝以直探头检验为主,对直探头扫查不到的区域或结构,缺陷向性不适于采用直探头检验时,可采用斜探头检验,斜探头检验应符合10.4.1条的规定.10.4.5 直探头检验的规程a.推荐采用频率2.5Mhz直探头或双晶直探头,探头与工件接触面的尺寸W 应小于2√R;b.灵敏度可在与工件同曲率的试块上调节,也可采用计算法或DGS曲线法,以工件底面回波调节.其检验等级评定见表5.11 规定检验11.1 一般要求11.1.1 规定检验只对初始检验中被标记的部位进行检验.11.1.2 探伤灵敏度应调节到评定灵敏度.11.1.3 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11.2 最大反射波幅的测定11.2.1 对判定为缺陷的部位,采取10.2.3条的探头扫查方式、增加探伤面、改变探头折射角度进行探测,测出最大反射波幅并与距离--波幅曲线作比较,确定波幅所在区域.波幅测定的允许误差为2DB.11.3 位置参数的测定11.3.1 缺陷位置以获得缺陷最大反射波的位置来表示,根据相应的探头位置和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来确定如下全部或部分参数.a.纵坐标L代表缺陷沿焊缝方向的位置.以检验区段编号为标记基准点(即原点)建立坐标.坐标正方向距离L表示缺陷到原点之间的距离见图20;b.深度坐标h代表缺陷位置到探伤面的垂直距离(mm).以缺陷最大反射波位置的深度值表示;c.横坐标q代表缺陷位置离开焊缝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可由缺陷最大反射波位置的水平距离或简化水平距离求得.11.3.2 缺陷的深度和水平距离(或简化水平距离)两数值中的一个可由缺陷最大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直接读出,另一数值可采用计算法、曲线法、作图法或缺陷定位尺求出.11.4 尺寸参数的测定应根据缺陷最大反射波幅确定缺陷当量值Φ或测定缺陷指示长度△l.11.4.1 缺陷当量Φ,用当量平底孔直径表示,主要用于直探头检验,可采用公式计算,DGS曲线,试块对比或当量计算尺确定缺陷当量尺寸.11.4.2 缺陷指示长度△l的测定推荐采用如下二种方法.a.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时,用降低6dB相对灵敏度法测长见图21;b.在测长扫查过程中,如发现缺陷反射波峰值起伏变化,有多个高点,则以缺陷两端反射波极大值之间探头的移动长度确定为缺陷指示长度,即端点峰值法见图22.12 缺陷评定12.1 超过评定线的信号应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特征,如有怀疑时采取改变探头角度,增加探伤面、观察动态波型、结合结构工艺特征作判定,如对波型不能准确判断时,应辅以其他检验作综合判定.12.2 最大反射波幅位于Ⅱ区的缺陷,其指示长度小于10mm时按5mm计.12.3 相邻两缺陷各向间距小于8mm时,两缺陷指示长度之和作为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13 检验结果的等级分类13.1 最大反射波幅位于Ⅱ区的缺陷,根据缺陷指示长度按表6的规定予以评级.13.2 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应为Ⅰ级.13.3 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检验者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无论其波幅和尺寸如何,均评定为Ⅳ级.13.4 反射波幅位于Ⅰ区的非裂纹性缺陷,均评为Ⅰ级.13.5 反射波幅位于Ⅲ区的缺陷,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评定为Ⅳ级.13.6 不合格的缺陷,应予返修,返修区域修后,返修部位及补焊受影响的区域,应按原探伤条件进行复验,复探部位的缺陷亦应按12章评定.14 记录与报告14.1 检验记录主要内容:工件名称、编号、焊缝编号、坡口形式、焊缝种类、母材材质、规格、表面情况、探伤方法、检验规程、验收标准、所使用的仪器、探头、耦合剂、试块、扫描比例、探伤灵敏度.所发现的超标缺陷及评定记录,检验人员及检验日期等.反射波幅位于Ⅱ区,其指示长度小于表6的缺陷也应予记录.14.2 检验报告主要内容:工件名称、合同号、编号、探伤方法、探伤部位示意图、检验范围、探伤比例收标准、缺陷情况、返修情况、探伤结论、检验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字等.14.3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至少保存7年.14.4 检验记录和报告的推荐格式见附录F.附录A标准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补充件)注:尺寸公差±0.1;各边垂直度不大于0.05;C面尺寸基准面,上部各折射角刻度尺寸值见表A1,下部见表A2.附录B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补充件)B1 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表B1.注:①尺寸公差±0.1mm; ②各边垂直度不大于0.1; 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μm; ④标准孔与加工面的平行度不大于0.05.附录C串列扫查探伤方法(补充件)C1 探伤设备C1.1 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方式必须具备一发一收工作状态.C1.2 为保证一发一收探头相对于串列基准线经常保持等距离移动,应配备适宜的探头夹具,并适用于横方型及纵方型两种扫查方式.C1.3 推荐采用,频率2-2.5Mhz,公称折射角45°探头,两探头入射点间最短间距应小于20mm.C2 仪器调整C2.1 时基线扫描的调节采用单探头按标准正文9.1 的方法调节,最大探测范围应大于1跨距声程.C2.2 灵敏度调整在工件无缺陷部位,将发、收两探头对向放置,间距为1跨距,找到底面最大反射波见图C1及式C1,调节增益使反射波幅为荧光屏满幅高度的40%,并以此为基准波高.灵敏度分别提高8dB、14dB和20dB代表判废灵敏度、定量灵敏度和评定灵敏度.C3 检验程序C3.1 检验准备a.探伤面对接焊缝的单面双侧;b.串列基准线如发、收两探头实测折射角的平均值为β或K值平均为K.在离参考线(参考线至探伤截面的距离L'-0.5P)的位置标记串列基准线,见图C2及式C2.0.5P=δtgβ (C1)或0.5P=δK (C2)C3.2 初始探伤C3.2.1 探伤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灵敏度.C3.2 .2 扫查方式采用横方形或纵方形串列扫查,扫查范围以串列基准线为中心尽可能扫查到整个探伤截面,每个探伤截面应扫查一遍.C3.2.3 标记超过评定线的反射波,被判定为缺陷时,应在焊缝的相应位置作出标记.C3.3 规定探伤C3.3.1 对象只对初始检验标记部位进行探伤.C3.3.2 探伤灵敏度为评定灵敏度.C3.3.3 缺陷位置不同深度的缺陷,其反射波均出现在相当于半跨距声程位置见图C3.缺陷的水平距离和深度分别为:(C3)(C4)C3.3.4 缺陷以射波幅在最大反射波探头位置,以40%线为基准波高测出缺陷反射波的dB数作为缺陷的相对波幅,记为SL±----dB.C3.3.5 缺陷指示长度的测定采用以评定灵敏度为测长灵敏度的绝对灵敏度法测量缺陷指示长度.即进行左右扫查(横方形串列扫查),以波幅超过评定线的探头移动范围作为缺陷指示长度.C4 缺陷评定所有反射波幅度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应按标准正文第12章的规定予以评定,并按第13章的规定对探伤结果作等级分类.附录D距离----波幅(DAC)曲线的制作(补充件)D1 试件D1.1 采用标准附录B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形式试块绘制DAC曲线.D1.2 R小于等于W2/4时,应采用探伤面曲率与工件探伤面曲率相同或相近的对比试块.D2 绘制步骤DAC曲线可绘制在坐标纸上(称DAC曲线),亦可直接绘制在荧光屏前透明的刻度板上(称DAC曲线板).D2.1 DAC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a.将测试范围调整到探伤使用的最大探测范围,并按深度、水平或声程法调整时基线扫描比例;。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焊接是金属材料加工中常见的工艺,而焊缝作为焊接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焊缝的质量,超声波探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焊缝的质量检测中。

本文将介绍焊缝超声波探伤的标准,以及其在焊接工艺中的重要性。

首先,焊缝超声波探伤的标准主要包括超声波探伤设备的选择、探头的选择、探伤技术参数的设置等内容。

在选择超声波探伤设备时,需要考虑焊缝的类型、厚度和材料,以及探伤的环境条件等因素,以确保设备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探头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焊缝需要选择不同频率和形式的探头,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此外,探伤技术参数的设置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焊缝情况进行调整,包括脉冲重复频率、增益、阈值等参数的设置,以保证探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焊缝超声波探伤在焊接工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超声波探伤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焊缝中的各种缺陷,如气孔、夹杂物、裂纹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或重新焊接,以确保焊缝的质量。

同时,超声波探伤还可以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因此,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焊接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是现代焊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焊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严格执行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焊缝中的各种缺陷,提高焊接质量,确保焊接结构的安全可靠。

因此,各个相关行业和企业都应高度重视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以推动焊接工艺的质量提升和技术进步。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项目和要求,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适合的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案,并严格执行,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对焊缝超声波探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焊接工艺的发展和提升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是焊接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执行对于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焊缝超声波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它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检测焊缝中的缺陷和疵点,对焊接质量进行评估。

在实际工程中,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指导焊接人员进行正确的超声波探伤操作,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将对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焊接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的意义。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焊缝超声波探伤工作,保证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它可以帮助焊接人员正确理解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要求和方法,避免盲目操作和不当操作,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也是对超声波探伤设备和仪器的要求,包括设备的性能指标、操作规程和维护要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和准确检测。

二、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的内容。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焊缝超声波探伤的一般要求、设备和仪器的要求、操作规程、评定标准和报告要求等。

其中,焊缝超声波探伤的一般要求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的控制、焊接质量的要求等;设备和仪器的要求包括超声波探伤设备的性能指标、探头的选择和校准、仪器的校验和维护等;操作规程包括超声波探伤的操作步骤、参数设置、探伤技术要求等;评定标准包括焊缝中各种缺陷和疵点的评定标准,如焊缝内夹杂、气孔、裂纹等;报告要求包括探伤报告的格式、内容、保存要求等。

三、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的应用。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主要适用于各种焊接结构的检测,包括压力容器、管道、船舶、桥梁、建筑等。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的应用可以帮助焊接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正确理解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要求和方法,规范操作行为,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也是对超声波探伤设备和仪器的要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和准确检测。

四、总结。

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依据,它规范了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要求和方法,对焊接质量的评定和检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焊缝超声波探伤操作步骤

焊缝超声波探伤操作步骤

焊缝超声波探伤操作步骤一、探头前沿长度的测量。

将探头放置在CSK—ⅠA试块上,将入射点对准R100处,找出反射波达到最高时探头到R100端部的距离。

然后用其所长100减去此段距离。

现在所得的数据确实是探头的前沿距离。

按此方式连测三次,求出平均值。

二、测量探头的K值利用CSK—ⅠA试块上的φ50孔的反射角测出并用反三角函数计算出K值。

将探头对准试块上φ50横孔,找到最高回波:那么有K=tgβ=(L+l-35)/30。

三、扫描速度的调剂1、水平调剂法:将探头对准R50、R100,调剂仪器使B一、B2别离对准不平刻度,现在计算出l1、l2。

l1,l2将计算出的数据在示波屏上将B1和B2调至相对应的位置,现在水平距离扫描速度为1:1。

2、深度调剂法利用CSK-ⅠA试块调剂,先计算R50、R100圆弧反射波B一、B2对应的纵深d一、d2:d1,d2器使B一、B2别离对准水平刻度值d一、d2。

如K=2时,经计算d1=、d2=。

调剂仪器使B一、B2别离对准和平共处,这时深度1:1就调剂好了。

四、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1、将探头置于CSK-ⅢA试块上,衰减48dB,调增益使深度为10mm的φ1×6孔的最高回波达基准60%,记录现在的衰减器读数和孔深,然后别离探测其它不同深度的φ1×6孔,增益不动,调剂衰减器将各孔的最高回波调至60%高,记下相应的dB值和孔深填入表中。

2、以孔深为横坐标,以分贝值为纵坐标,在座标纸上描点绘出定量线、判废线和评定线,标出Ⅰ区、Ⅱ区、Ⅲ区,并注明所用探头的频率、晶片尺寸和K值。

3、现以T=30mm举例说明50403020101020304050D BM m五、 调剂探伤灵敏度调剂探伤灵敏度时,探伤灵敏度不得低于评定线,一样以2倍的壁厚处所对应的评定线dB 值,也确实是说在工件60mm 处评定线所对应的分贝值。

如假设还要考虑耦合补偿,补偿依如实际情形而定。

六、探测钢板一、初扫,找缺点,疑心处作好标记。

02超声波探伤

02超声波探伤

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工艺规程1 目的为标准超声波检测工作,明确各有关责任人的职责,保证检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超声检测人员资格、仪器探头试块、检测范围、检测方式及查验结果的品级评定。

本规程适用于母材厚度为8-120mm 全焊透熔化焊钢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

本规程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钢焊缝,外径小于159mm钢管对接焊缝,也不适用于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纵向焊缝检测。

本规程采纳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对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进行检测。

本规程按JB4730标准编制,符合《容规》和GB150的要求。

检测工艺卡是本规程的补充,必要时由Ⅱ级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其检测参数规定得更具体。

3 职责检测人员必需通过培训,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那么》的要求,领导论和实际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品级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检测由Ⅱ级以上人员进行,I级人员仅作检测的辅助工作。

检测人员每一年应检查一次躯体,其矫正视力不低于超声波检测操作人员对检测结果和检测部位的正确性负责。

4 要求仪器、探头和试块仪器和探头现利用仪器为汕头超声仪器厂生产的CTS-23型仪器和探头,和金星电脑工程公司的QKS-958型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

a)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检工件最高声程时,其灵敏度余量应≥10dB。

b)衰减器精度: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 dB之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 dB。

c)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d)垂直线性: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e)探头⑴晶片有效面积除还有规定外一样不该超过500mm2,且任意一边长不大于25mm。

⑵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该大于20,主声束垂直方向不该有明显的双峰。

⑶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30 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6 dB。

f)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ZBJ04001和ZBY231的规定进行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焊缝超声波探伤
第二节 平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由于焊缝有增强量、表面凹凸不平,以及焊缝中危险性缺陷(裂缝、未焊透)大多垂直于板面,所以,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基本方法一般都利用斜探头在焊缝两侧与钢板直接接触后
所产生的折射横波进行探测,见图4–4所示。

一、探测面的修整
为保证整个焊缝截面都被超声波束扫查到,探头必须在探测面上左
右、前后移动,为此,通常要对探测面进行修整。

探测面上的焊接飞溅、氧化皮、锈蚀等应清理掉。

清理的方
法可用铲刀、钢丝刷、砂轮等使钢板露出金属光泽。

探测面的修整宽度按GB11345–89标准规定:
a. 用一次(直射)波法扫查,则焊缝两测的修整宽度(探头移动区)应大于0.75P :
P=2TK (4–1)
式中:T 为母材厚度;K 为斜探头折射角的正切(K=tg β)。

b. 用一次反射波法,在焊缝两面两侧扫查,故修整宽度大于1.25P : 二、耦合剂的选用
为使超声波能顺利传入工件,在探伤前必须在探测面上涂上耦合剂,常用的耦合剂有机油、化学浆糊、水、甘油等。

耦合剂的选用应考虑:
① 工件表面光洁度和倾斜角度 ② 探测频率
③ 耦合剂的声透性能
④ 保存和使用的方便性
⑤ 经济性和安全等
各种耦合剂在工件表面光洁度较高时,其声透性能一般相差不大,当工件表面光洁度较差时,选用声阻抗较大的耦合剂,如甘油,可获得较好的声透性能。

三、探头的选择
探头选择主要指探头角度和频率的选择 1. 探头角度的选择
对于钢质材料,为保证纯横波探测,探头的入射角应在第一临界角(27.5°)和第二临界角(57°)之间,即27.5°<α<57°。

国内过去使用的探头均以入射角标称,如、30°、40°、45°、50°、55°等。

近年来,考虑到为使缺陷定位计算方便,故均改用K 值探头(K=tg β)如K=0.8、K=1、K=1.5、K=2、K=2.5、K=3等。

国外则普遍用折射角标称,如β=35°、β=45°、β=60°、β=70°、β=80°等。

为保证整个焊缝截面为声束覆盖,当用一次波和二次波探测时,探头的K 值尚须满足下式(见图4–5):
K ≥
T
b a l
++ (4–
2)
图4–4 焊缝探伤一般方法
式中:a 为上焊缝宽度的一半;b 为下焊缝宽度的一半;l 为斜探头的前沿距离;T 为工件板厚。

从图4–5中可以看出:
图4–5 探头K 值选择
K
a y 1l +=
;K b
y 2= (4–3a) 为保证整个焊缝截面扫查,必须要求y 1+y 2≤T ,这样,
K
b a y y 21l
++=
+≤T K ∴≥
T
b a l
++ (4–3b)
如果y 1+y 2>T ,则焊缝中间就有一小块棱形面积,无法为超声中心束扫查到,缺陷可能
漏检。

一般斜探头折射角根据工件厚度选择,原则上薄工件采用大折射角,这样,声程距离拉开,可提高分辨率和定位精度。

厚工件则采用小折射角,以减少打磨宽度;同时,可缩短声程,保证探测灵敏度。

另外,如果从探测垂直于板面的缝裂考虑,角度越大声束中心线与缺陷越接近垂直,则缺陷反射波越高,所以越有利。

各种焊缝探伤标准均对探头角度有具体规定。

JB1152–81标准规定的探头角度分别如表4–1。

表4–1 JB1152–81标准规定
2. 探测频率的选择
探测频率增高,则其波长减小,可检测的缺陷极限尺寸也小,一般为λ/2。

从这一角度出发,则频率增高,有利于缺陷检出。

另一方面,焊缝中的危险性缺陷大都与超声束入射方向成一定角度,在这种情况下,若频率过高,则缺陷的反射指向性也越好,回波反而不易被探头接收,故频率不宜太高。

焊缝探伤的探测率一般为2MHz ~5MHz 。

JB1152–81标准规定:探测频率一般采用2.5MHz ,板的厚度较薄时可采用5MHz 。

GB11345-89标准规定:检验频率f 一般在2-5MHz 范围内选择,推荐选用2-2.5MHz 公称频率检验。

四、探头移动方式
焊缝探伤中探头移动的基本方式有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定点转动和环绕(即摆动)运动四种。

前后移动、左右移动和定点转动结合使用时,就成为锯齿形扫查。

除此之外,为检测
横向裂缝,还有斜平行扫查、交叉扫查和在焊缝上扫查。

为检测厚板中垂直于板面的裂缝和未焊透,须进行串列式扫查等。

焊缝探伤中常用的探头移动方法见图3–26至3–34。

一般使用锯齿形扫查来检查工件中缺陷的有无;使用左右扫查进行缺陷指标长度的测定;使用前后扫查,结合左右扫查可以找到缺陷的最高回波,进行缺陷定位和缺陷波高的测定;使用定点转动和环绕运动来推断缺陷的形状,进行缺陷性质的判定。

五、探测灵敏度的选定
探测灵敏度决定了检测缺陷的能力。

灵敏度高,检测缺陷的能力大;灵敏度低,检测缺陷的能力也低。

若要把焊缝中所有缺陷都能检查出来,灵敏度应选得越高越好,但实际上受工件材质、表面状况和仪器性能的限制,检测灵敏度有一定的限度。

同时,焊接构件的使用状态不同,质量要求亦不一样。

具体的探测灵敏度在标准中均有规定。

例如,JB1152–81
标准规定为φ2
×40–18dB(适用于板厚8~46mm)和φ2
×40
–14dB(适用于板厚>46~120mm)等。

用K2斜探头对板厚为10~24mm对接焊缝中存在的自然缺陷进行探测,其缺陷反射波高测定的大致情况如表4–2所示。

根据表4–2可以大致推定:
用JB1152–81的检测灵敏度,当板厚<46mm时可检测的自然缺陷约为1.5mm的气孔和2mm
表4–3 各种自然缺陷的反射波高
图4–6 焊缝自然缺陷和回波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