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解析直译与意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外语教学与研究

再解析直译与意译

牛 谷 芳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山西晋中030600)

摘 要:翻译界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派也是古已有之。实践证明,直译与意译的区分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尝试进一步分析肯定派、否定派和中间派的观点,说明直译和意译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两个对立面。

关键词:翻译;直译;意译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606(2003)外20040204

翻译界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派也是古已有之。晋代道安(314~385)、隋代彦腙(557~610)主张直译(质),苻秦鸠摩罗什(344~413)主张意译(文),唐代玄奘(602~664)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走的是第三条道路。梁启超对我国历史上直译意译消长调和的过程作了精辟的总结:“翻译文体之问题,则直译意译之得失,实为焦点……新本日出,玉石混淆。意识求真之念骤炽,而尊尚直译之论起。然而矫枉太过,诘鞠为病;复生反动,则意译之论转昌。卒乃两者调和,而中外醇化之新文体出焉。”

与古代一样,20世纪我国翻译界又重演了直译意译消长调和的过程。20、30年代,直译意译两派曾展开一场激烈的论战。50年代初,直译意译之争又起,但不如20、30年代的论战激烈。此后两派之争虽然并未完全停止,但主张调和的中间派占了统治地位。这次消长调和的过程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触及的理论问题深而且广。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派,也不像古代那样在两派各领风骚之后才出现,而是一开始就出现了。然而,中间派内部远不是统一的。有些人根本否定直译意译的提法,可以称之为“持否定态度的中间派”,简称“否定派”;有些人承认直译意译两者并存且无优劣之分,可以称之为“持肯定态度

的中间派”,简称“肯定派”。

否定派认为,“以直译意译分作两类,在根本上似有问题”,“凡适当的翻译均系意译,又同时应为直译”。有的主张“不分裂直译和意译”,指出“真正主张意译的人所反对的也不是直译,而是呆译或死译”;“两派正面的主张,倒是相互接近的……正确的翻译是分不出直译或意译的”。

否定派中有些人在否定直译意译的同时又提出自己的译法。有的主张“译文学作品只有一个条件,那便是要“信”,说“信”有三种程度:形似、意似、神似,“不过在未说之前,对于时下流行的‘意译’或‘直译’说一句话。翻译就是翻译,本来无所谓什么译”。并把直译等同于“形似”,加以否定,主张“意似的译法”和“神似的译法”。有的在否定直译意译的提法之后,提出“字译”与“句译”的区分,“字译是以字解字及以字译字的方法”;“句译与此正相反……是取一种态度,先把原文整句的意思明白准确的体会,然后依此总意义,据本国语言之语法习惯重新表现出来”,“句译是对的,字译是不对的”。有的不仅否定直译意译,而且否定“句译”,并提出“五步法”:寻求原文字义,分析原文文句组织,把原文所代表的意义变成有意义的译文语言的话,按照译文文字的习惯和规则把话写出来,将译文文字加以适当的修饰。

收稿日期:2003210208

作者简介:牛谷芳(19652),女,山西榆次人,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这些主张各有其贡献。有的指出了两派对立的无意义,因为双方都是在与想象中的论敌作战,有的提出了如今广为流传的“神似”,有的提出了翻译的本位———句本位,有的论述了翻译的程序。然而,否定派的根本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翻译实践证明,直译与意译的区分是客观存在的。例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 orth tw o in the bush.可译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也可译为“多得不如现得”。不论以什么名称来称呼这两种译法,闭上眼睛不承认两者的区别,是难以令人心悦诚服的。

从理论上说来,翻译方法至少应包括翻译的对象(语篇及构成语篇的各种要素)、翻译的单位及本位、翻译的标准、翻译的程序等五个方面,其中翻译的程序至少应包括理解与表达两大步。表达则有不同的方法———直译与意译。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矛盾又统一。否定直译与意译之分的观点是以两者的统一性否定两者的矛盾性,以“神似”否定直译意译是以翻译标准否定表达法,以“句译”取代直译意译是以翻译的本位否定表达法,以“五步法”取代直译意译是以翻译程序这个整体否定表达法这个局部。这都是不妥的。

肯定派在承认直译与意译都是正当的翻译表达法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分歧,主要表现在直译意译的用途上。第一种观点是直译用于内容,意译用于形式。有的主张“对于意义上、实质上,须直译;对于文字上、形式上,须意译”。“直译者与意译者苟各趋极端,皆滋流弊。如以前者为精神,后者为手段,则文质庶可茂乎?”这实际上是说,内容忠于原文是直译,形式变通是意译。但意译在内容上也应忠于原文,形式上必然变通。可见持这种主张的人实质上是隐蔽的意译派。第二种观点是直译与意译用于不同的功能变体。有的认为“直译、意译当用何法最善,则当视科目之性质及原文之严谨或浮夸而定”。有的具体地指出,文学应当用意译,自然科学用直译,或“适用此种翻译(直译)者,如学术记载、法令、契约等类,或重要书籍,如学术记载、宗教经典等皆是也……文艺作品,如小说、论著、诗歌之类,多用意译不独能存其真,且亦能臻其雅”。这种主张意味着,译者须首先辨明原文类别,然后确定用直译还是用意译;一经确定之后,一种方法可以而且必须用到底。但这是不符合翻译实践的实际情况的。第三种观点是直译与意译可以而且必须互相参用。“如直译能使

人看得懂,不妨直译,否则宜略参用意译。即在一书之中,直译可懂之句即直译。直译不懂之句则须略为变通,略加意译。”这种主张符合翻译实际,所以拥护者日众。尤其是80、90年代,这一主张几乎独领风骚。《英汉翻译教程》指出:“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不可设想,主张直译的人在翻译中通篇都采用直译法,而主张意译的人通篇只采用意译法。一本书和一篇文章如此,即使一个句子中,译者兼用直译和意译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文体与翻译》指出:“实践证明,直译和意译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两个对立面。”这些论断可以说是不易之论。至此,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任何进一步讨论似乎都是多余的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直译和意译究竟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并未解决。

肯定派,甚至直译派和意译派,在这方面的意见倒是相当一致的,只是具体用语不同罢了。绝大多数论者所下的定义,似乎可以概括为:在译文中既保存原文的意义,又保存原文的(句法)形式的译法谓之直译;在译文中只保存原文意义而打破原文(句法)形式的译法谓之意译。其中“原文的形式”有种种不同的其他说法:“原来文法之结构”,“原来的语法”,“原文表层结构”,“原作面目”等等。直译与意译的这种定义,虽被广泛接受,但是潜伏着危机。早在1984年,就有人指出:“认为保持原作语法结构的译法方是直译,只是把直译推向死胡同,而又在两种互不相同的语言中寻求某些程序、结构的共同点,为直译开拓出路,这种做法是徒劳无益的。”的确,如果以是否保存原文形式为区别直译与意译的标准,那么连最常见的句子也不可能用直译;如果要用,其结果必然是呆译、死译。例如: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桌上有一本书。

这显然是直译,但译文并未保存原文的形式。且不说“is”的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无法保存,冠词“the”无法保存,连词序也无法保存。因此,从直译的这种定义可以直接导致对直译的否定。否定了直译,也就否定了意译,因为没有直译,“意译”就与“翻译”同义了。果然,1988年《中国翻译》上有一篇题为《翻译———只能是意译》的文章,彻底否定直译的存在,其办法就是从分析直译的定义入手。

为了避免因定义不当而导致对直译与意译的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