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Ⅱ
国际金融-ppt-课件-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下)
![国际金融-ppt-课件-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下)](https://img.taocdn.com/s3/m/616fbd5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7.png)
二、资产供给变动与资产市场的短期调整
对供给相对量变动的分析
BB
e
M’M’
可以看出在本国债券市场 进行的操作对本国利率影
e1
B
响更大,在外国债券市场
MM
进行的操作对本国汇率影
响更大。可见,对于相同
的货币供给量,在假定本
e0
A
国债券与外国债券不可完
F’F’
全替代时,它的内部组成
FF
结构可以影响到利率与汇
(二)经常账户盈余导致的外国债券供给增加的经济效应
二、资产供给变动与资产市场的短期调整
• 首先,从短期看,汇率是同时由三种资产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 时所决定的,汇率同利率有密切关系。资产总量和货币政策可以 改变汇率和利率,引起汇率和利率反向运动。
• 其次,货币供应量通过金融市场对汇率的影响要比通过相对物价 和购买力平价对汇率影响快的多。因此,从短期看,汇率是资产 选择决定的,而不是相对物价或购买力的对比决定的。
➢ 第一,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的影响。 ➢ 第二,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 ➢ 第三,本国利率上升的影响。
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i- i*=Etet+1-et
e t 表示t时期的即期汇率(对数形式), Etet+1表示在t时期市场
投资者所预期的下一时期汇率水平(对数形式)。
et =Zt+ (Etet+1-et)
et =(1/1+ )(Zt+ Etet+1)
表示即期汇率水平是即期的经济基本面状况(例如即期的货币供给、
国民收入水平,用Zt 表示)以及对下一期预期的汇率水平 ( Etet+1 )的函数,所以对下一期汇率水平的预期直接影响到即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修改版)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7eb14eb307e87101f6966f.png)
• 二、 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
• 购买力平价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主要 形式有绝对购买力平价和弱购买力平价。 • 1.绝对购买力平价
• ■绝对购买力平价前提 • 第一,对任一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 • 第二,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 占的权重相等。 •
• 这样两国可贸易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存 在下列关系: • ∑αi pi = e ∑αi pi* • P= e 〃 P* (一价定律) • e=P/P* (绝对购买力平价)
3、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马克思货币理论:纸币是价值的一种代表,两国 纸币之间的汇率便可用两国纸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 量之比来确定。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 实际经济生活中,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 各国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也就不同啦!
• 汇率的数字表现就不同
• 当然,影响汇率因素多种多样! 探讨纸币同黄金脱钩后货币汇率的决定机制,形成了
第三节 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利率平价说
• 利率平价说可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简称CIP)与非套补的利 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简 称UIP)两种,以下对之进行分别介绍。 • • • • • 套补的利率平价 (远期汇率如何决定)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预期的汇率如何决定) 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论 从利率平价说角度对远期外汇市场的分析 对利率平价说的简单评价
• 3、小结 • 第一,某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时, 就有可能引起套利活动的发生。套利活动是否 存在则取决于商品本身的性质及交易成本的高 低。
• 第二,对于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 成本无限高的商品,我们称之为不可贸易品, 它在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不可能通过套利活 动消除。 • 第三,对于可贸易商品,套利活动将使它的地 区间价格差异保持在较小范围内。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new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new](https://img.taocdn.com/s3/m/e23ddc56fd0a79563d1e72ee.png)
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议
在金块本位制度下,黄金曾经很少直接充任流通手 腕和支付手腕,金块绝大局部为政府所掌握,其自在 输入入遭到了影响。异样,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黄金储 藏集中在政府手中,在日常生活中,黄金不再具有流 通手腕的职能,输入入遭到了极大限制。在上述两种 货币制度下,货币汇率由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决议, 称为法定平价。法定平价也是金平价的一种表现方 式。实践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法定平价上下动摇。
第二,正由于购置力平价实际以为汇率完全是一种货 币现象,所以无论相对购置力平价还是相对购置力平 价都以为,名义汇率在剔除货币要素后所得的实践汇 率是一直不变的。显然,购置力平价以为物价的变化 会带来名义汇率的相反方向等量调整,因此实践汇率 一直不变。
为$2/£,美国原来物价水平为200,英国原来物价 水平为100。如今美国物价水平下跌20%,如今物 价水平为240,英国物价水平下跌10%,如今物价 水平为110。那么pi=120,pi*=110,那么新汇率
相对购置力平价说指出,在一定阶段之内,在其它条 件不变的状况下,假定本国通货收缩率高于本国通货 收缩率,外币价钱上升,辅币价钱下跌;反之,假定本国 通货收缩率低于本国通货收缩率,辅币价钱上升,外 币价钱下跌.
在现代剖析中,有的学者以为一国的不可贸易品与可 贸易品之间,各国不可贸易品之间存在着种种联络, 这些联络使得一价定律关于不可贸易品也成立。因 此,上式中的物价指数应包括一国经济中的一切商品, 也就是一切国度的普通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 时是相等的,汇率取决于货币的价值(普通物价水平 的倒数)之比。这种观念由于比拟契合汇率是不同货 币之间的价钱的这一性质,因此运用得愈加普遍。
我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将以上的剖析作如下小结: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42b393ff111f18583d05a9f.png)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西方汇率理论的发展线索1、一战以前(金本位制时期):国际借贷说2、一战——二战:购买力平价理论√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理论√3、二战——1973年:由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对汇率理论的研究一度沉寂。
这一时期,西方金融理论以国际收支问题为主题。
4、1973年至今: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包括汇率货币论、汇率超调模型、资产组合平衡论)√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分析第一节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一、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al Standard System)、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System)、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三种形式,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后两种是削弱了的、变形的金本位制。
典型的金本位制度的特点⏹国内流通金铸币,金币有一定的重量和成色,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铸造、熔化、输出入国境;⏹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面值自由兑换金币。
金块本位制⏹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纸币(银行券),纸币规定含金量;⏹纸币在一定数额以上可按含金量兑换金块;;⏹ 节省国内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 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纸币(银行券),纸币规定含金量;⏹ 纸币可以兑换外汇,这些外汇可以在关系国兑换黄金;⏹ 既节省国内黄金,又节省国际间黄金。
金币本位制度下,决定汇价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铸币平价;二是外汇供求。
(一)铸币平价(Mint Par ):铸币平价是指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其单位货币的含金量(Gold Content )之比。
重量 成色 含金量£1:123.27447格令×(22/24)=113.0016格令$1:25.8格令 ×(90/100)=23.22格令因此,英镑与美元之间的铸币平价为表示:1英镑金币的含金量是1美元金币含金量的4.8665倍。
汇率决定培训教材
![汇率决定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6afcb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d.png)
汇率决定培训教材概述汇率决定培训教材是面向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和学习者的一份培训材料,旨在帮助他们理解汇率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企业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本文档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汇率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汇率的影响因素3.汇率对企业和国际贸易的影响4.汇率风险管理5.汇率决定模型6.汇率政策和干预汇率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什么是汇率?汇率是一种衡量两种货币之间相对价值的方式。
它表示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汇率的类型汇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是考虑到两国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价值,而名义汇率则是未经调整的汇率。
汇率的计算方法汇率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报价和间接报价。
直接报价是指以本国货币为基准计算以外币的价格,间接报价则是以外币为基准计算本国货币价格。
汇率的影响因素汇率的涨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利率、经济增长率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2.政治因素:政治不稳定、政府的货币政策调整等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3.外汇供求关系:外汇市场上的需求和供应关系也是决定汇率的一大因素。
汇率对企业和国际贸易的影响汇率的波动对企业和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成本和利润:企业进行跨国贸易时,汇率的变化会导致成本和利润的波动,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国际贸易平衡:汇率的升值或贬值会直接影响到出口和进口的价格,进而影响国际贸易的平衡。
3.投资回报率: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波动会导致投资回报率的变化。
汇率风险管理企业在进行跨国贸易时,需要面对来自汇率波动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1.货币互换:企业可以使用货币互换等金融产品来锁定或者减小汇率的风险。
2.外汇期货合约:外汇期货合约是一种可以帮助企业锁定汇率的金融工具。
3.外汇期权合约:外汇期权合约可以帮助企业在保护自己不受汇率波动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利润。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PPT课件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2231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8.png)
e0
=
P1 ΤP0
P∗1 ΤP∗0
或 e1 =
P1 ΤP0
e0 × ∗ Τ ∗
P1 P0
(5-4)
式中:e1和e0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均衡汇率;P1和P0分别为本国报告期和
基期的物价水平;P1*和P0*分别为外国报告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
第5章
5.1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5.1.3 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第五,该理论以物价作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六,购买力平价理论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
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分析,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
第5章
5.1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5.1.4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对名义汇率进行物价因素调整之后得到的汇率。二者的关系可表
示为:
衡状态。国际收支的平衡条件是经常账户(CA)与资本与金融账户(K)相
等,即CA+K=0
(5-16)
如果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而且将经常账户
简单视为贸易账户,则经常账户主要由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决定。其中,进
口主要是由本国收入(Y)和实际汇率(er=e∗p /p)决定的;出口主要由外
的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会贬值;反之,预期本
币远期升值。可见,利率平价理论指出了汇率和利率之间的联动关系。
第5章
5.2
汇率决定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5.2.2 对利率平价的评述
1.利率平价的理论贡献
利率平价理论在期汇汇率、现汇汇率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并由此揭示期汇汇
率的决定,不仅有其理论意义,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市场迅
第五章课后答案文档
![第五章课后答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4733931f111f18583d05ad5.png)
第五章外汇与汇率1.比较外汇与本币的异同。
一国居民持有的外汇在本国境内是否具有货币的各种职能?答:(1)一般地,可以将外汇定义为一切外国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外汇,主要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债权债务证明。
现代的经济是由债权债务网络全面覆盖的经济——任何经济行为主体都是在这个网络下活动的;相应地,任何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都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货币都不过体现着债权债务关系,任何货币的支付都不过反映着债权债务的消长、转移。
就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这样,就联系着全球经济体的国际经济关系来说也是如此。
非常明显,外汇的流转,不过是应收应付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转移和结清。
外汇作为货币,与本币都是债权债务证明,这是没有区别的。
如果要加以区分,那就是外汇还包括股票这类所有权证。
而在论及国内货币时,所有权证则不包括在货币之内。
债务凭证和所有权证,统称为金融资产。
所以,更确切地,应将外汇界定为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它可用作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
(2)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理论上外汇与本币的职能并无实质性的区别,但事实上居民持有外汇在本国境内能否行使如同本币一般的职能,还要取决于本币是否已经实现了完全可兑换。
而即使是实现了完全可兑换,也只是允许本币及外汇的自由进出境和相互自由兑换,并未赋予任何外汇在境内日常交易中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职能。
这些职能只有本币才能执行,这是国家主权赋予本币的特殊权力。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美元化、欧元的出现使得外汇取得了在本国境内货币的各种职能,但这只是局部现象。
2.了解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
为什么说,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答:(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第五讲汇率决定理论ppt课件
![第五讲汇率决定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1c2eccf8c75fbfc77db226.png)
高美元利率,同时在即期外汇市场买日元,使得日元利率
下降;利率对对外汇市场影响与抛补利率平价类似。
(三)非抛补利率平价说
• un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简称 UIP。 • 在70年代,固定汇率制度奔溃了,投机性资本流动 空间巨大,在这种情形下,必须综合考虑利率和汇率。
i a ib
(二)交互原理(Theory of the Reciprocity)
• 凯恩斯最初提出利率平价说时,主要用以说明远期差价
的决定。后来,艾因齐格(Paul Einzig)在其1931年出版
的《远期外汇理论》和1937年出版的《外汇史》中补充提 出了利率平价说的“互交原理”,揭示了即期汇率、远期 汇率、利率、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如:日元利率高于美元利率,投资者会大量地借美元,推
•பைடு நூலகம்
之后,国际借贷说发展到国际收支说的供求流量模型。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 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诞生了:购买力平价说、汇率心 理说、利率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 瑞 典 学 者 卡 塞 尔 ( G.Cassel) 于 1 9 2 2 年 出 版 了 《 1914 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购买力平价 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一国汇率水平和变化是由 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决定的。 汇兑心理说:(Psychological Theory of Exchange) 1927 年,法国学者阿夫塔里昂( A.Aftalion)运用奥 国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提出了“汇兑心理说” 。 他认为,外国货币的价值不依从任何规则,而是决定 于外汇供求双方对外币边际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
第五讲汇率决 定理论
主要内容
一、购买力平价说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中山大学,牛鸿)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中山大学,牛鸿)](https://img.taocdn.com/s3/m/35e2f33b195f312b3069a5ee.png)
➢他以为,本外货币的价值不依从任何 规那么,而是决议于外汇供求双方对 外币边沿成效所作的客观评价。
➢ 利率平价说:
➢ 凯恩斯于923年在«货币革新论»一书中初 次系统提出远期差价决议的利率平价说 〔Theory of Interest Parity〕
➢ 〔一〕汇率的货币论(Monetary Approach to Exchange Rate)
➢ 〔二〕汇率的资产组合平衡形式〔Portfolio Balance Model of Exchange Rate〕
国际货币主义的汇率形式
Ms
➢
e K
M sf
K kY i , K f k f Y i f
➢利率平价说的运用:远期汇率的决议:
➢远期外汇汇率决议于远期外汇的供应 和需求。
➢远期外汇买卖的参与者主要有三类: 投机者、抛补套利者和进出口商。
➢现代远期汇率决议实际以为,正是他 们的投机和保值行为共同决议着远期 汇率的水平。
第四节 国际收支说
➢ 利率平价说应用非抛补利率平价实际讨论 了即期汇率的决议。但在剖析时疏忽了国 际贸易在汇率决议中的作用。
➢多恩布茨的贡献:
➢总结了汇率理想中的超调现象,并在 实际上初次予以系统的论述。
➢汇率在短期内不只会偏离相对购置力 平价,而且还会不契合购置力平价说 的相对形状。在汇率从短期平衡向临 时平衡过渡中,本国价钱水平在上升, 但外汇汇率却不升反降,即辅币在外 汇市场上反而升值。
➢但汇率超调形式也存在缺乏之处:
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10
(三)新国际收支说的发展----现代凯恩斯主义汇率理 论
•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盖(Victor Argy)提出
了一种新凯恩斯主义汇率行为模式,以改进传统的凯 恩斯主义汇率理论。
• 这一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作了
具体深入的分析。阿尔盖从一系列经济变量间的关系
• 第一,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把世界经济的稳定作为
理论前提,这不符合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
• 第二,任何国家都不会单纯从经济方面考虑货币
区的建立。
• 第三,关于资源有效分配的分析是以假定其他条
件不变为前提的。
• 第四,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只是一种静态分析,它
所考察的对象只是组成货币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但是外部世界的贸易金融情况的变化往往会对这
第五章 汇率决定理论Ⅱ
• 本章着重研究现代汇率理论。 • 理解现代汇率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早期的汇率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崭新 的汇率理论。
• 懂得这些理论都是结合当代国际经济关系
去分析和研究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某种现 象及其本质,对各国制定相应的货币金融 政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20/8/13
• 4. 在政策选择上,该理论认为,为了促使其货币
汇率上升,就必须采取压低物价、提高利率、降
低实际经济增长率的方法。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9
(二)新国际收支说的合理性及其不足
• 新国际收支说比较重视一国国际贸易状况对其货币汇率的影
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因为对外贸易状况确实在各国货 币汇率的变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将外汇供求的变动作 为汇率决定的根本因素则是错误的。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12
• 具体的,阿尔盖还分析了外国国民收入变动对货币
汇率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
• 以上可以看出,现代凯恩斯主义理论导入了汇率预
期因素,并从动态角度分析了汇率的变动及其调节 作用,这比起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前进了一 大步。但其理论分析,基本上是使传统的分析精制 化、复杂化,而没有越出原有理论的框架,这样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4
• 3、蒙代尔认为,为使弹性汇率更好地发挥作用,
就必须放弃各国的国家货币而采用区域性的货币。
• 4 、蒙代尔提出:这里的“区域”是根据要素的流
动性来划 分的。当要素在某几个地区能够自由流 动,而和其他地区之间不能流动时,具有要素流动 性的这几个地 区,就构成—个“区域”,而每一 个这样的区域都应该组成一个货币区,这样形成的 货币区即构成所谓的“最适度货币区”。弹性汇率 是不同“最适度货币区”之间的平衡机制,而要素 流动则是货币区内的平衡机制。
式中导出一国均衡汇率的表达式:
R = f(M,F,W,Y, P, i,Re)
(5-1)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11
这里,R代表汇率,M表示国内货币政策,F表示财政政 策,W表示货币工资率,Y表示外国的实际收入,P为外 国物价,i为外国利率,Re代表预期未来汇率。利用该方 程,现代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认为,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 主要力量有三种:①最主要的基本因素是货币供应量(M) 、政府支出(G)、其他国家的国民收人(Y)、利率(i)和价 格(P);②汇率预期(Re)的形成方式,它可以是适应性预 期(adaptive expectation),也可以是外推性预期 (extrapolative expectation),还可以是理性预期 (rational expectation);③汇率为适应这些因素而进行 的动态调整。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3
2、弹性汇率只能解决两个不同货币区之间 的需求转移问题,而不能解决同一货币区 内不同地区的需求转移问题。蒙代尔假定, 世界只有北美大陆的加拿大和美国这两个 国家组成。它们都有各自的货币,并且相 互间的汇率可以变动。当对加拿大商品的 需求转移到了美国的商品上时,通过加拿 大元贬值或美元升值,两国间的贸易条件 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相互间的国际收支恢 复平衡。
性经济结构与汇率制度的关系上,这不 仅对以后的西欧货币一体化发生了有力 的影响,而且对汇率变动的作用的讨论 也有很大的意义。在当时的条件下,它 使人们比较深入地认识了汇率制度与内 外经济平衡的关系,这对汇率理论的进 一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7
2、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
• 其次,该理论关于“国民收入增加 经常项目逆差”过于绝对,
不一定符合实际。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率 较高,国民收入增加很快,但其经常项目却持续出现顺差。
• 另外,这一理论认为如果一国利率高于外国并且两国间利差稳定,
外国人就会不断持有和积累该国的金融资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 不符合各国的实际。目前,世界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经常 对资本的流出和流入采取种种限制措施,并且,投资者出于避免 风险的考虑,事实上也不会不断地、大量地持有某一国家的金融 资产。
种货币区造成扰动。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8
二、 凯恩斯主义的新国际收支说
• (一)新国际收支说的基本内容
• 1.认为汇率主要决定于外汇资金流量市场上的供
给和需求。
• 2.认为经常项目是影响汇率行为的主要因素。
• 3.在资本项目方面,该理论认为,在人们所持有
的各种资产中,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之间是不完 全替代的。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5
加入货币区的决策: 把GG曲线与LL曲线相结合
加
入
国
的
GG
得
失
E
LL
O
e
加入国与固定汇率区的
经济紧密程度
加入货币区的临界点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6
• (三)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评价
• 1、理论的贡献:
• 该理论首次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区域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1
第一节 二战后汇率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节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第三节 汇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20/8/13
苏州大学商学院 刘尧成
2
第一节 二战后汇率理论的新发展
一、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一)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主要内容 1、在固定汇率制下,当出现支付不平衡时,两国 不可能同时消除通货膨胀与失业。蒙代尔认为:需 求转移是引起支付不平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