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合集下载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案标题: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案内容和活动:活动一:介绍全球气候变化(适用于小学和初中)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2. 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如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等。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研究并呈现一种全球气候变化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活动二: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适用于初中和高中)1. 概念解释:向学生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研究案例:让学生选择一个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生物物种,进行研究并呈现其受威胁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3. 辩论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环境保护者,一组代表经济发展者,就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展开辩论。

活动三: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适用于高中)1. 学习案例:通过学习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成功案例,向学生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3. 呈现和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并进行讨论和反馈。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于问题的理解与回答。

2. 小组呈现:评估学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应对措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书面作业:布置一篇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文,评估学生对于主题的综合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境保护项目或机构,增加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实际体验和认识。

2.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社区服务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案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案的内容和活动形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2.4 全球气候变化
安顺二中吴有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认识全球变暖的成因以及危害,了解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全球环境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读图能力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学稿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并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身体力行作环境的好卫士。

二教学重、难点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可能危害和防范措施。

补充名词解释:
冰期:地球表面覆盖
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
时期。

又称为冰川时
期。

冰期全球气候寒
冷。

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
为一相对温暖时期。


球气候比较温暖。

冰期,按气候演变的规律现在处于较温暖的时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强化课后辅导,关注学生学习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6.创新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践活动和期末考试等多方面,评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练习情况,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低碳生活。
3.讨论过程:各小组充分讨论,记录讨论成果,为课堂汇报做好准备。
4.课堂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设计: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3.练习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等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撰写小论文:以“全球气候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为主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小论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4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2.4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2.重难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复杂的,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把握。此外,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技术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教学中,应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适应和减缓措施,提高学生的认识。
3.重难点三:气候变化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分析气候变化数据,如气温、降水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数据进行趋势预测和影响评估。这要求教师提供实际的数据分析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气候变化原因的理解与分析
学生在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时,容易混淆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特别是对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等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认识不足。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具体的数据和图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
4.了解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以及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5.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技能,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3.数据分析题:
提供一组关于全球气温、降水等气候数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影响。此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
4.小组合作研究报告: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主题,如低碳生活、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等,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小组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主题背景、研究方法、调查结果、结论与建议。

人教版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1.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3.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
4.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贡献感到骄傲。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短文。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如减少碳排放、节约用水等。
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了解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创新。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节课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通过展示极端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气候变化的现实问题。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现实生活中的气候变化现象为导入,如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2.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
3.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案例为素材,让学生了解到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努力和成果。
4.创设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模拟联合国会议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过程。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3.讲授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责任,以及我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政策。

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原因,掌握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

2.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全球观念,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

三、教学难点:1.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

2.解释气候变化的复杂的自然和社会机制。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前预习1.请学生观看有关气候变化的视频或PPT,了解有关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背景。

2.请学生阅读相关地理书籍或网上文章,了解气候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3.请学生做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调查和研究,在小组或班级中展开讨论。

第二节课堂探究1.教师对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背景作简要介绍,讲述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因和机制。

2.教师通过讲解PPT或实地考察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掌握气候变化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3.教师通过图表和数据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水资源的短缺、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后果和解决之道,如全球减排和环保、能源转型和科技创新等。

5.教师和学生共同展开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气候变化的想法和看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念。

第三节课后拓展1.请学生收集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和新闻,在班级或学校内成立环保小组,开展有关气候变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2.请学生写一篇有关气候变化的文章或演讲稿,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请学生进行气候变化的实地调查或科研项目,研究气候变化的机制和未来趋势,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挑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地理教育的一部分,气候变化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全球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9: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9: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一、设计思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应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并以积极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不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地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探究解决措施的过程中,力求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

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步步启发引导下去分析、对比、推理、判断,并归纳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涉及到的气温变化曲线知识在初中已有接触,应该知道横、纵坐标的含义及读法。

不同的是本节课中图表横坐标代表的时间更长--年份,初中部分横坐标代表的是月份。

三、教材分析:该节是本章大气内容的最后一节内容,在本章节中起到一总结的作用,整节内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理解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

3.通过小组合作,联系实际,讨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忧患意识,树立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节约能源等思想观。

2.从全球和未来的角度认识环境,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五、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相关资料分析描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使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3.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4.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候变化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气候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2. 讲解: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气候变化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

2.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自己身边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的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能力、合作精神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

2. 气候变化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新闻报道等。

3. 网络资源,如气候变化相关的网站、博客等。

4. 图片资源,如气候变化影响的照片、图表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

教学难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复杂性。

地理①必修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地理①必修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说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举例说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3.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2.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4.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图表归纳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的周期和特点。

2、引导学生从原因中去寻找措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得出气候变化的缓解对策、适应对策和根本对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投影)珠峰、岛国图瓦卢美丽海岸线、企鹅照片1、据新华社沈阳2003年9月14日电(记者张玫、沈科)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变薄。

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

2、2004年2月1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

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小国目前正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3、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 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

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全球气候变暖”——这不是一个新名词,是大家似是而非知道的,现在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有把“全球气候变化”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的意愿。

人教版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word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word教案

地理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通过资料了解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周期。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从中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5.在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6.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设计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应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并以积极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不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地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十分微弱、极其漫长的变化过程,学生是很难感受得到的。

因此,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可采取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或引导学生观看直观的图片,或通过呈现文字材料等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全球气候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1、下列材料中的某些史实可在教学时参考:科学家恢复的地球历史气候据地质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已知道过去2亿多年里(二叠纪冰期以后)全球气候与现在大不相同。

那时各大陆上根本没有冰,海平面比今天大的高80米,全球气候温和,赤道地区(25- 30 C)与两极地区(8- 10C)温差很小。

约4万年前,赤道与两极的温差开始加大。

由于板块运动,北方的劳亚古陆已分裂,北冰洋形成。

此时南半球高纬区海水温度也迅速下降。

2500万年前,南极半岛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断开,环极洋流形成,造成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至极区的极低温环境,南极大陆戴上永久的冰雪之盔。

大学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大学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成因和影响。

2. 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和应对策略。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全球气候变化概述1. 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2.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3.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2.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1. 减排策略2. 吸收策略3. 适应策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

2. 提问: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1. 全球气候变化概述(1)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2)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3)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2.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2)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三、课堂讨论1.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2. 提问: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应对策略?二、讲授新课1. 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1)减排策略(2)吸收策略(3)适应策略三、案例分析1. 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大学生,我们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些什么?四、课堂总结1. 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强调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和发言质量。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或测验,检验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3. 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的情况。

2.4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必修一 人教版

2.4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必修一 人教版

2.4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理解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

3.通过小组合作,联系实际,讨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忧患意识,树立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节约能源等思想观。

2.从全球和未来的角度认识环境,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欣赏极地冰川的图片,这样宏伟的冰川正在逐步消融之中,进一步威胁到南北极生物的生存环境,展示材料: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召开之前,潘基文秘书长于2009年9月1日前往北极冰盖边缘地区,亲自考察气候变化对北极造成的影响。

潘基文临行前在奥斯陆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他希望自己的北极之行能够向国际社会发去一个清晰而强烈的信息:世界各国必须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一份公平、全面的全球协议,挽救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究竟怎么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什么是气候变化?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提问学生】【教师讲解】同学们拿起笔将“长期”“冷暖”“干湿”圈一下,这里需要注意,这里的气候变化是一种长期的大气现象的变化。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有提到天气的变化是一种比较短暂的大气现象的变化,比如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变化。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地理:2.4《.全球气候变化》优秀教案(新人教必修1)

地理:2.4《.全球气候变化》优秀教案(新人教必修1)

个人采集整理仅供参照学习地理必修 1 人教版2.4. 常有地天气系统教案一、《考试说明》中要求:两种常有地天气系统:锋面随和旋.锋面、气旋地形成及对天气地影响 .二、基本知识点回首:【讲堂互动】知识点一:锋面系统自主学习1.锋面:是______与 ______地交界面 . 一般 ______在锋面地下边,______ 在锋面地上面.2.冷锋与天气(1)观点:冷锋是 __气团主动向 __气团挪动而形成地锋 .(2)天气情况过境时:出现____、 ____、起风、降温等天气现象;过境后:天气____ ,气压 ____ ,气平和湿度骤降.( 3)活动时间:冷锋在我国一年四时都有,特别______更多 .3.暖锋与天气( 1)观点:暖锋是__气团主动向 __气团挪动而形成地锋.( 2)天气情况过境时:出现__________天气或雾;过境后:天气____,气温变 __,气压变 __.4.准静止锋(1)观点:冷暖气团权力 ____,使锋面往返摇动地锋 .(2)天气变化:多形成 ____阴雨天气 .合作研究读教材图 2-2-17 “冷锋与天气”和2-2-18 “暖锋与天气”,达成以下要求.( 1)在两图中分别找出锋面、锋线、冷气团、暖气团、冷锋符号和暖锋符号.(2)察看冷气团和暖气团地地点有何不同?两图中冷气团和暖气团地挪动方向有什么不同?(3)比较两图并联合教材说明如何差别冷锋和暖锋?(4)察看两图中地左图,说明冷锋和暖锋过境时分别会带来什么天气?(5)冷锋和暖锋都能够带来降水天气,读图说明冷锋和暖锋地降水地区有什么不同?知识点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自主学习1.高、低气压( 1)高气压:等压线呈____曲线,中心气压____.(2)低气压:高压线呈 ____曲线,中心气压 ____.2.气旋(1)中心气压: __气压 .(2)气流运动方向水平方向:北半球__时针旋转,南半球__时针旋转,气流____;垂直方向:气流作____运动 .( 3)对天气影响:____天气 .3.反气旋(1)中心气压: __气压 .(2)气流运动方向水平方向:北半球__时针旋转,南半球__时针旋转,气流____;垂直方向:气流作____运动 .( 3)对天气影响:____天气 .合作研究读教材图 2-2-19 “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地形成及其天气表示”,达成以下要求.(1)两图近地面气压有何差别?(2)两图近地面气流运转方向是如何地?由左图分析南半球气旋近地面气流运转方向是如何地?(3)由图看出气旋和反气旋中气流在垂直方向地运动方向是如何地?分别形成如何地天气?典例分析例以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域近地面天气模式表示图.读图回答( 1) ~(3)题 .( 1) m 地地风向是()A .西南风B .西寒风C.东南风D.东寒风( 2)此时, m、 n 两地地一般天气情况是()A . m、 n 两地都晴B . m、n 两地都有雨C.m 地有雨, n 地晴 D. m 地晴, n 地有雨( 3)以下图中,正确反应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期,n 地温度变化过程地是()分析:由图可判断,图中虚线地点出现了暖锋,则虚线为低压槽,依据气流运动方向可判断, m 地风向为西南风;暖锋降雨一般在锋前,而m、 n 分别位于锋后和锋前地区,故m 地晴, n 地有雨 .n 地在锋面到临以前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跟着暖锋地到临,n 地慢慢受暖气团控制而气温高升.答案:( 1)A(2)D(3)B变式训练( 2008 江苏南通高三调研,5)以下图为影响甲、乙、丙、丁四地域天气系统表示图.此时()A .甲地正吹东寒风B .乙地流行下沉气流C.丙地处于阴雨天气 D .丁地受暖气团控制典例分析例以下图为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天气图(数字为注记,单位百帕),读图后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字每 B 、 E 所示地气压场名称是: B、 E.(2)C、 D 两地吹地风向是: C 风、 D 风 .(3) F 地地天气情况是,原由是 .(4)G 地地天气情况是,原由是 .分析:图中看出, A 为高压中心, B 为低压中心, E 为高压中心外凸部位,为高压脊;据气压梯度力地方向右判断 C 处吹西南风, D 处吹西寒风; F 地处于暖锋后暖气团一侧,天气明朗, G 处于冷锋锋后,阴雨.答案: (1)高气压高压脊(2)西南风西寒风(3)F 地天气明朗,气温较高;因 F 地处在暖锋后边地暖气流一侧,暖锋地云雨区在G 地阴雨,气温较低;因G 地处在冷锋后边地冷气流一侧,冷锋地云雨区基本上在锋后变式训练2005 年 9 月 11 日报导,一场“卡特里娜”飓风酿成美国历史上“最昂贵”地自然灾祸 .以下四幅图中,能表示“卡特里娜”飓风过境气压变化地是【思想拓展】如何划分冷锋和暖锋?一是冷锋、暖锋中地冷暖气团权力强弱不同,决定了锋面种类和锋眼行进方向.冷锋图中冷气团部分,一般画有冷气团向前推动地方向箭头,与暖气团在锋面上被迫抬升地气流运动箭头方向相反 .暖锋图中暖气团沿锋面爬升地气流方向箭头,与锋面另一侧地冷气团移动方向是一致地.由此可借助于冷气团地箭头方素来判断冷暖锋.二是锋面符号不同.为冷锋符号,而为暖锋符号.三是锋面坡度不同样.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挪动,暖气团快速被抬升,所以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暖气团迟缓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迟缓挪动,故暖锋坡度小.四是它们降水地地点及范围大小不同 .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及邻近,雨区狭小;而暖锋降水全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宽 .五是冷锋和暖锋过境前后地天气情况不同.【自我评论】一、选择题1.以下图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地是()( 2008 年四川高考卷,1~ 2)以下图表示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 2 ~ 3 题 .2.若 M 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地地点和性质分别为A .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3.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疆,则此中心挪动地方向往常为①南②西③北④东南⑤西北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 .③④⑤以下图是某地 5 月上旬某日前后几日地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据图达成5~7题.5.此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地是()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6.此次降水过程是()A.气流下沉形成B.气流对流上涨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7.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域地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域地夏天暴雨C.东南沿海地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域地伏旱天气8.以下图为北半球某一天气系统图( 此中气压值 P1>P2>P3) 以下表达正确地是()C.甲锋降水在锋前,乙锋降水在锋后D.甲锋过境时气温高升,气压降低,出现雨雪天气. 9.以下图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表示图,以下说法正确地是()A. a曲线表示反气旋过境B. b曲线表示气旋过程C. c曲线表示寒潮到临D. d曲线表示冷锋过程二、综合题9.读“锋面表示图”( 以下图 ) ,回答以下问题.(1) 乙地上空地天气系统是,此天气系统地挪动方向是.(2) 甲、乙、丙三地比较,气温较高地是地,气压最高地是地,天气变化较强烈地是地.(3) 若甲、丙两地相距100千米,此时该天气系统地挪动速度是3千米 / 时, 48小时以内,丙地地天气变化过程是.10.读北半球某地域地海平面等压线图,达成以下要求.(1)影响 A 处地天气系统是,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 处地天气特色是 .(2)图中 C、 D 两处中处马上发生显然地天气变化,原由是该地将遇到(天气系统)地影响.(3)当前, C、 D 两处都受气团控制 .【讲堂互动】知识点一:锋面系统合作研究(1)略(2)冷气团位于暖气团之下 . 冷锋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一侧挪动;暖锋中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一侧挪动 .(3)①锋面符号不同;②锋面坡度不同;③雨区范围不同;④过境前后地天气变化不同;⑤冷暖气团地权力强弱不同 .(4)冷锋:阴天、起风、下雨;暖锋:连续性降水.( 5)暖锋:锋前;冷锋:锋前、锋后都有,主要在锋后.变式训练D知识点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合作研究( 1)气旋(左)中心气压低,反气旋(右)中心气压高.( 2)气旋:逆时针方向辐合;反气旋:顺时针方向辐散.南半球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3)气旋:气流上涨,形成阴雨天气;反气旋:气流下沉,形成明朗干燥地天气.变式训练B【自我评论】一、选择题1. C2.A3 .C4. C5. D6. B7. B8.C二、综合题9. (1) 暖锋向北推动(2) 甲丙甲乙 (3) 晴—阴雨—晴10.( 1)高压天气明朗(2) C冷锋( 3)暖。

高一地理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过程与方法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具、资料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

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

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学生回答: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教学设计7:2.4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设计7:2.4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一、课标分析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与本节课相关的课标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的“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本节课旨在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学习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准确解读该标准,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第一,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能力的具体要求。

第二,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全球气候变化”,最好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的资料,使学生了解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对气候变化有全面的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混淆,气候变暖只不过是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显著趋势,学生要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当中应该帮助学生区别这两者。

第三,课程标准的核心放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上,这反映出不必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给出相关资料,重点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多种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最后一节,是本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本章的延伸和拓展。

首先,气候是对长期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概括,在学习完“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后以“气候变化”为总结。

其次,本节着重以气候要素为例,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自然要素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拓展,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突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对大气的组成、大气运动以及气候等知识有所了解,为理解“温室效应”提供一定的知识背景。

通过生活经验,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有所了解,但可能混淆两者的关系,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对其进行辨析。

2.能力基础高一学生思维活跃,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增强但仍不完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思维,帮助理解。

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仍需教师适当的指导。

1.2.4 全球气候变化 教案

1.2.4 全球气候变化 教案

1.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程标准分析]这是课程标准中“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这一条标准的要求。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不必具体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但在教学中要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加剧作用。

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1、教材的顺序是:(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2)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3)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欲望,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学生基础分析](1)学生对太平洋岛国的迁移、南极企鹅的生存问题等事件比较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选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需要具备的时间、空间概念和跨度还不够。

(3)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只考虑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可能影响不够完整,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找不到突破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Word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Word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学方法收集资料,分析图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提供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

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

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预习新课】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学生回答】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了解全球气候处在波动变化中。

2. 通过历史时期及近代气候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并预测其可能的影响。

3. 联系实际提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过程与方法:带着疑问,学生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自己的知识储备及多种途径获取的资料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
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对环境产生主人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气候变化的对策。

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怎样使学生理解并认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豫”这个字念什么?你认为它跟那种动物相联系?一一说文
解字中它的一种解释是“牵象之地”而豫恰恰指我国的一个省区一一河南。

这里现在有没有大象?没有!河南出土的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象这个字。

夏商时期,这里确实有大象的分布。

看《不同时期中国野象最北界分布图》,商周、
春秋、唐、宋、现代野象最北界的分布,这种现象说明什么?请同学说。

这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也就是我们课本上这个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商周到清末,气温在波动,但总体是下降的。

v r■■ ir ■■■ ■ ■ F T■■■r ■■ ■ ■ ■ ■ ■ »
挪威雪线海拨高度t米} 中气温距平变化广C }
公元前公死后
环节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师】展示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的图,学生辨认这反映了哪种影响。

(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干旱、中纬度气温升高农作物增产;第二组为干旱、高温、暴雪、洪涝、飓风,看完后用一个词总结这是哪种影响;第三组是海平面上升7米的景观、后天剧照、水资源短缺)
【生】看图,思考,回答。

【师】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还有哪些影响?
【生】一分钟独立思考,请至少8位同学回答。

【师】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小结。

环节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师】板书“影响”这个问题产生如此多的影响,我们自然要去解决它。

所以要寻找原因。

请一位预习的很好的学生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但是,斯科特普鲁伊特不同意这个观点。

他认为“不同意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是个“坏协议” ”,看《巴黎协定》相关内容。

学校难道教错了?
【师】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

【生】
1. 二氧化碳增多以外,地球增温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2. 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活动过程:
2分钟自主思考一5分钟讨论一发言
【师】在活动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
能力),然后看比较流行的其他的说法及网友的观点
【师】我的观点: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

看下图:
18世纪开始,气温由波动下降变为波动上升,这恰好是工业革命时期。

而且复合近百年的气温变化图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图,发现是基本吻合的。

【师】小结: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主要原因
是人为原因。

还要这样看:自然原因会使气候自然变化,人为原因使气候的变化超出自然承受的范围,更容易造成灾害。

环节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师】过渡:事实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增加碳排放。

我们要消费,企业要生产,政府要发展经济,这些都要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应该怎么办?
【生】在政府、联合国、企业家、科学家、民众中选择一个角色,说明其应该采取的措施。

【生】发言
【师】小结:不同角色可以采取的措施。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要知道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时刻谨记。

【师】总结:
【生】做自评与互评量表
评价方式评价内容
自评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A B C D
对本节课上课过程浓厚较浓厚一般弱算咸雪践加犧応度L*) 即区吒盅匪平畫化(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