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边缘构件解析

合集下载

剪力墙构造和约束边缘构件计算

剪力墙构造和约束边缘构件计算

剪力墙构造和约束边缘构件计算一、剪力墙的构造剪力墙是一种能够承受水平力的结构墙,通常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墙体的刚性来抵抗侧向力的作用,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剪力墙一般呈竖向布置,通常位于建筑物的纵向和横向主要结构体系的中部位置,如外立面墙体、内隔墙等。

剪力墙的构造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墙体的宽度和高度:墙体宽度一般取决于墙体本身的受力状况,墙体高度则需要满足建筑物的高度要求和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2.墙体的开洞:在剪力墙上通常需要开设门窗等洞口,这需要在设计时进行合理的配筋和加强措施。

3. 砂浆缝:在剪力墙的砌筑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砂浆缝宽度,一般为10mm-15mm,以保证砂浆充实度和有效的传力面积。

4.剪力墙的布置:剪力墙一般布置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中最不利的位置,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

二、约束边缘构件的计算约束边缘构件是指在剪力墙的两侧或四周设置的构件,它们的作用是对剪力墙施加约束,防止其侧移和破坏。

约束边缘构件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构件、钢构构件或预制构件等,其计算一般包括约束墙的长度、截面尺寸和加强措施等。

约束边缘构件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约束边缘构件的位置和布置方式:一般约束边缘构件与剪力墙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预埋连接等方式。

2.根据设计荷载和约束边缘构件的位置,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和截面尺寸:根据结构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规范,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弯矩和剪力,并选择适当的截面形式和尺寸。

3.设计约束边缘构件的加强措施:根据约束边缘构件的受力特点,需要设计相应的加强措施,如加设剪刀撑、加宽截面、配置纵向和横向加固钢筋等。

4.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进行约束边缘构件的详细计算和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的验证、构建图纸绘制等。

总之,剪力墙构造和约束边缘构件计算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结构整体稳定性。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荷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约束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

1::关于约束边缘沿构件的长度lc是设计图籍的规定详见03G101-1 P49页(附图1),具体数值和抗震等级有关。

具体的含义其实就是在这个LC长度范围内钢筋配筋的增加2:bw表示剪力墙的厚度,bf表示二相交剪力墙的另一边墙的厚度,hc和bc分别为约束边缘端柱的截面高度和宽度尺寸。

这些符号详见附图2举报6.4.1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6.4.2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小应小于0.20%;钢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0MM,最小直径不应小于8MM。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及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 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6.4.4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钢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6.4.5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度)时不宜超过0.4,一级(8度)时不宜超过0.5,二级不宜超过0.6。

6.4.6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本章第6.4.7条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6.4.6的规定值时可按本章第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一、二级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的判断方法

约束边缘构件的判断方法

1.约束边缘构件的分类
约束边缘构件仅用于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上一层墙肢(其中一级抗震分为9度烈度区及7、8度烈度区)。

按照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暗柱、端柱、翼柱、角柱。

也就是说约束边缘构件只会出现在剪力墙的端头及拐角处。

以万科城如园B地块为例:
约束边缘构件的所出现的位置如截图橙色圆圈所示,圆圈编号可与竖向构件图编号对应。

2.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如何确定
由于陕西省的抗震烈度仅为7、8度,按照抗震规范要求高层剪力墙
结构需要做1级抗震。

因此约束边缘构件的最大尺寸为0.2hw,最小为450,hw为剪力墙的长度。

剪力墙的长度规范要求最长不允许超过8米,一般项目剪力墙长度小于等于5米,即约束边缘构件的最长不超过1米。

结论:
1.约束边缘构件出现的位置仅为剪力墙端部,管综时需要避开这些部位,如图所示:
2.一般情况下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lc最大为0.2hw最小为450。

(单位毫米)
(例如:3、4号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为剪力墙的长度4500*0.2=900)
3.特例:约束边缘翼柱的竖向长度为:4*hf+hw。

例如2号约束边缘翼柱,4*250(竖向墙厚)+250(横向墙厚)=1250。

在剪力墙中,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怎么区分

在剪力墙中,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怎么区分

在剪力墙中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怎么区分03G101图集把暗柱和端柱统称为“边缘构件”,又把它分为两大类: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那么如何区分呢?1、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

2、从图集上体会,第49.50页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

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3、从03G101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

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4、03G101图集引用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抗震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可参考该规范加深理解。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

家庭要想和谐兴旺,首先要走对方向,父亲的格局就决定着家庭的发展方向。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心中格局的大小,决定了眼光是否长远,眼光是否长远又决定了事物的成败。

家庭的发展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家庭需要经营,需要规划。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男性,承担着家庭领导者的职能,是家庭“权威”的代表。

作为家庭列车的火车头,父亲的眼光要远,格局要大,只有父亲的格局大,才能确保家庭的发展方向不出错。

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的一生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观念、思想等都会通过家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传递。

如果父亲有一个大格局,那在他的妻子、后辈子孙都会受到好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有大格局,就是在家庭遭遇困难或变故时,不退缩,能够顶住压力。

约束边缘构件lc长度

约束边缘构件lc长度

约束边缘构件lc长度
约束边缘构件的 LC长度是指该构件在受力情况下的边缘部分的长度。

LC长度对边缘构件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

约束边缘构件的 LC长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1. 弯曲应力:当边缘构件受到弯曲载荷时,边缘部分会产生应力集中。

LC长度需要足够长,以减小应力集中的程度。

2. 疲劳寿命:当边缘构件经历循环载荷时,边缘部分容易出现疲劳开裂。

LC长度需要足够长,以提高疲劳寿命。

3. 弯曲刚度:边缘构件的边缘部分在弯曲时会发生变形。

LC 长度需要足够长,以保证边缘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

4. 安装和固定:在安装和固定边缘构件时,需要足够的LC长度来确保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设计和制造边缘构件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LC长度。

通常,设计师会根据材料的强度、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寿命要求等因素来确定边缘构件的LC长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边缘构件的成本和制造工艺等因素。

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构件的区别

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构件的区别

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构件的区别
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构件的区别① 尺寸大小不同。

② 纵筋配筋率要求不同,故表格中对约束边缘构件的纵筋约定间距为100,构造边缘构件为
200,另需注意对复杂高层、框剪结构、筒体结构以及B级高度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配筋率的要求有所提高。

③ 箍筋的配箍特征值要求不同,约束边缘构件要求配箍特征值ëv =0.2,故箍筋约定肢距为100;构造边缘构件分为两种情况,对于一般剪力墙结构无配箍特征值的要求,按不低于构造配置即可,对复杂高层、框剪结构、筒体结构以及B级高度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要求配箍特征值ëv=0.1,需按此计算确定构造配筋,因构造边缘构件配箍相对较小,故约定肢距为200。

另需建立对边缘构件中箍筋作用的正确概念,注意它并非由内力计算所得,边缘构件箍筋的作用在于通过箍筋的约束,使边缘构件范围的砼成为约束砼,与普通砼相比,约束砼具有更大的极限压应变,即砼在压碎破坏前具有更强的变形能力,亦即使剪力墙构件具有更高的延性。

故该措施作用在于通过构造加强提高剪力墙在极限状态下的延性,在程序的计算输出中不会提供该项内容。

当同一墙柱平面中既有约束边缘构件又有构造边缘构件时,必须分别用相应的构件配筋表及标准大样。

(整理)约束边缘构件

(整理)约束边缘构件

1::关于约束边缘沿构件的长度lc是设计图籍的规定详见03G101-1 P49页(附图1),具体数值和抗震等级有关。

具体的含义其实就是在这个LC长度范围内钢筋配筋的增加2:bw表示剪力墙的厚度,bf表示二相交剪力墙的另一边墙的厚度,hc和bc分别为约束边缘端柱的截面高度和宽度尺寸。

这些符号详见附图2举报6.4.1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6.4.2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小应小于0.20%;钢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0MM,最小直径不应小于8MM。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及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 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6.4.4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钢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6.4.5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度)时不宜超过0.4,一级(8度)时不宜超过0.5,二级不宜超过0.6。

6.4.6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本章第6.4.7条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6.4.6的规定值时可按本章第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一、二级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解析

约束边缘构件解析

常见边缘暗柱详解1、平法中的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高抗震等级时采用约束边缘构件,低抗震等级时采用构造边缘构件。

因此我们常见的图纸楼层表中会用括号扩起注明(约束区)。

而楼层高出位置一般是构造边缘。

由于构造边缘简单,无毒无危害,在这大致讲一下约束边缘。

2、软件中的处理。

约束边缘构件根据设计单位,有不同的风格。

如下:案例一:这种设计可以看到分为阴影区和非阴影区。

一般会在说明中作如下说明:λv/2区域为阴影区,详见柱大样详图。

边缘构件和框架柱内的拉筋植筋及间距同相应箍筋植筋及间距………这句话通俗来讲就是阴影区该怎么样怎么样,做成普通暗柱。

非阴影的λv/2区域纵筋同剪力墙钢筋,而拉筋是同柱(暗柱)的箍筋规格。

那么在广联达中就存在两种画法:第一种方法:1、暗柱如图绘制轮廓,剪力墙照常布置,不同的拉筋输入在其他钢筋中。

但此种方法有个弊端,就是剪力墙本身在λv/2区域的拉筋不会扣除,这部分的拉筋会重复计算。

第二种方法:(如下绘制轮廓)将λv/2区域画入暗柱,单独设置此部分的拉筋及纵筋规格。

这样的话,由于暗柱和剪力墙重合部分是全部扣除剪力墙的,拉筋不会重复计算。

弊端是由于λv/2区域的拉筋间距是独立的,精确布置边筋不好设置(GGJ2013有所改善)综合来看的话,方法二是目前比较稳妥的。

第二种约束边缘设计这种设计是最让人抓狂的,也就是墙身水平筋形成封闭箍筋。

并于暗柱自身箍筋一起构成完整短肢剪力墙后。

再与附加钢筋隔一布一进行绘制。

具体可以参照右边的图。

那这种的话,因为懒,我就不截图了,只写下来。

大家凭空想想。

首先可以参考,附加箍筋和自身箍筋的规格。

如果规格一样。

如上图,那么间距缩小一倍处理。

那么就是个人性化的设计。

省事非常多。

第二种是两边箍筋规格不一样。

那么观察上图,右边附加箍筋区域一般是由完整暗柱箍筋构成的。

那么就以附加箍筋作为暗柱的钢筋定义暗柱。

剪力墙钢筋照常绘制,默认来说端部是封边15d,转角是外侧连续通过,内侧弯折15d。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区别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区别

约束边缘端柱YDZ、约束边缘暗柱YAZ、约束边缘转角柱YJZ、约束边缘翼墙(柱)YYZ等,均属于约束边缘构件;
GDZ、GAZ是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暗柱,均属于构造边缘构件。

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
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
作用上。

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设置边缘构件是剪力墙
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见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4.5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抗震墙结构,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不大于表6.4.5—1规定的一、二、三级抗震墙及四级抗震墙,墙肢两端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 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大于表6.4.5—1规定的一、二、三级抗震墙,以及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在以上的其他部位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

(以上的“抗震墙”就是‘混规’和‘高规’上叫的剪力墙)。

关于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一些疑问的探讨

关于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一些疑问的探讨

关于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一些疑问的探讨0前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 [1]( 简称抗规)实施过程中关于“约束边缘构件”所遇到的疑问,以常见的二级抗震等级为例( 其余抗震等级问题类似) ,一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约束边缘构件最小纵筋直径取值抗规[1]表6. 4. 5-3 中,抗震等级为二级时,约束边缘构件最小纵向钢筋为max{ 0. 010Ac,6φ16( 三级6φ14) } 。

该内容存在争议的是: 二级抗震时,约束边缘构件的最小纵筋直径是否需取φ16? 当0. 010Ac > 1 206mm2( 6φ16 ) 时,是否在截面配筋里还必须含有6φ16? 对于剪力墙边缘构件纵筋最小直径的问题,抗规[1]并未明文提及,仅在6. 4. 4-3 条中提及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先分析图1所示的两种配筋方式,两个截面相同,且均为二级抗震的约束边缘构件。

可计算出纵向钢筋配筋率及箍筋的体积配箍率: 方案1: ρs = 1. 03% ,ρv = 1. 047% ; 方案2: ρs =1. 005%,ρv = 0. 951%。

方案1采用了细而密的配筋方案,纵筋采用14 后,在满足配筋率的条件下,减小了纵筋间距,加密了箍筋肢距,提高了体积配筋率,延性将优于方案2,也符合强剪弱弯的延性设计思想。

从控制墙面裂缝的角度来说,由于墙厚一般较小,反而应控制剪力墙纵筋的最大直径,如剪力墙中配置直径过大的纵向钢筋( 如大于墙厚的1 /10) ,则容易产生墙面裂缝。

综上分析,抗规[1]表6. 4. 5-3中关于二级抗震不小于6φ16 的规定应是指配筋面积不小于6φ16,即A s≥1 206mm2,表6. 4. 5-3 内容也并未涉及约束边缘构件纵筋的最小直径,而更多的是从配筋面积上来加以限制。

表6. 4. 5-3 中的6φ16 主要是对截面较小的约束边缘构件设定的,因为一般仅会在截面较小的约束边缘构件( 如墙厚200mm,l c = 400 时) 中出现0. 010A c<1 206mm2( 6φ16) 的情况,截面较大的矩形或转角形约束边缘构件( 如截面大于200 ×600) 的最小配筋面积均大于6φ16。

约束构造边缘构件?98.5%的工程人员都不懂!

约束构造边缘构件?98.5%的工程人员都不懂!

约束构造边缘构件?98.5%的工程人员都不懂!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施组项目策划方案系列培训课程今天开课,莫要犹豫!还是那句话,投资自己就是投资未来!我在这里,始终如一的坚持和坚定,详情可加我个人微信:jishfuz或者QQ:2951503883!今日主题:什么是边缘构件?什么是约束边缘构件?什么是构造边缘构件?作为一名搞施工的技术人员,这几个概念曾经真得让人有点茶不思饭不想,现在看来,不必纠结!另外,我当然知道现在的施行的101系列图集是16版,但目前我们手里的图纸大部分都是今年9月1日之前设计的图纸,仍沿用11G101系列图集,所以以下仍以此做说明!在剪力墙结构中设置在剪力墙竖向边缘旨在加强剪力墙边缘的抗拉抗弯和抗剪性能的暗柱,叫做剪力墙边缘构件。

设置在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两侧的这种暗柱,叫做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

设置在抗震等级为三、四级的剪力墙两侧的这种暗柱,也叫做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

然而,这仅仅是是一个设计概念,在目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一般设计是通过对剪力墙边缘构件列表表达,具体不一定明确体现出某个项目的暗柱,究竟采用什么名称?各设计院不尽相同, 用不同标高段的不同配筋,列表说明设计意图的比较普遍。

图集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中的lc、bw、bf 等等,都是给设计人员看的,施工图内,绝对不会出现lc、bw、bf等等,施工图中只有具体数据,600,200,300等等。

也只有600,200,300等等具体数据,才是施工的依据,决算的凭证,lc、bw、bf等,对施工、预算人员毫无用处,不知道lc、bw、bf 可能比知道lc、bw、bf来得更好,因为实际图纸不大会出现这些代号。

现在有些设计,采用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的YBZ和GBZ,更多的设计院不采用用YBZ和GBZ。

约束边缘构件的代号

约束边缘构件的代号

约束边缘构件的代号
约束边缘构件代号是YBZ。

边缘构件是由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转角墙、构造边缘翼墙组成。

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对所考察物体起限制作用的其他物体,称为约束。

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称为约束力或约束反力,也常简称为反力。

对质点系各质点的位置和速度预先施加的几何学或运动学的限制。

只限制系统位置的约束称几何约束;若还限制运动速度,而且这个限制不能化为位置的有限形式,则称为运动约束或微分约束。

约束的数学表达式称为约束方程。

yjk约束边缘构件技巧

yjk约束边缘构件技巧

yjk约束边缘构件技巧YJK约束边缘构件技巧YJK约束边缘构件是指将钢筋焊接或螺栓连接在混凝土构件的边缘上。

通过约束混凝土的边缘,可以防止混凝土的胀、收及翘曲等变形。

同时,它也可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增加其抗震和抗风扬能力。

YJK约束边缘构件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下面着重介绍以下几点:1. 设计时需考虑钢筋的布置方式今年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提出,钢筋的布置方式应根据构件受力性质、接口形状和板厚等因素进行优化设计。

因此,设计时需考虑锚固力的大小、锚固段的长度和数量等因素,以提高约束边缘的承载能力。

2. 选择合适的约束边缘构件常见的约束边缘构件有组合柱、角钢、T形钢和U形钢等。

在选择时,应根据构件的形状、大小、受力性质和参数等因素进行选定。

此外,在选择时还应考虑钢材的质量、焊接工艺和施工质量等因素,以确保所选用的约束边缘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约束边缘构件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其效果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钢筋的焊接质量和锚固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在施工现场还应有专人负责验收和检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得到保障。

4. 注重维护和保养约束边缘构件一旦施工完成,就需要注重维护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对于已经焊接或锚固的约束边缘构件,应采取防锈、抗震和防火等措施,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YJK约束边缘构件技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

钢筋的布置设计、约束边缘构件的选择、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和维护保养等四个方面要注重,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效果。

只有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不断积累和探索,才能不断提高YJK约束边缘构件技巧的水平,为混凝土结构建造提供更好的保障。

约束性边缘构件相关内容

约束性边缘构件相关内容

约束性边缘构件相关内容6.4.5 对于开洞的抗震墙即联肢墙,强震作用下合理的破坏过程应当是连梁首先屈服,然后墙肢的底部钢筋屈服、形成塑性铰。

抗震墙墙肢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抗地震倒塌能力,除了与纵向配筋有关外,还与截面形状、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或轴压比、墙两端的约束范围、约束范围内的箍筋配箍特征值有关。

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或轴压比较小时,即使不设约束边缘构件,抗震墙也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或轴压比大到一定值时,就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使墙肢端部成为箍筋约束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受压变形能力。

当轴压比更大时,即使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抗震墙有可能压溃、丧失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

因此,2001规范规定了一、二级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限值;当墙底截面的轴压比超过一定值时,底部加强部位墙的两端及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使底部加强部位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考虑到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相邻层的抗震墙,其轴压比可能仍较大,将约束边缘构件向上延伸一层;还规定了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的具体构造要求。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 将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要求扩大至三级抗震墙。

2 约束边缘构件的尺寸及其配箍特征值,根据轴压比的大小确定。

当墙体的水平分布钢筋满足锚固要求且水平分布钢筋之间设置足够的拉筋形成复合箍时,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可计入分布筋,考虑水平筋同时为抗剪受力钢筋,且竖向间距往往大于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间距,需要另增一道封闭箍筋,故计入的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箍特征值不宜大于0.3倍总配箍特征值。

3 对于底部加强区以上的一般部位,带翼墙时构造边缘构件的总长度改为与矩形端相同,即不小于墙厚和400mm;转角墙在内侧改为不小于200mm。

在加强部位与一般部位的过渡区(可大体取加强部位以上与加强部位的高度相同的--------------- 摘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沿构建。

约束边缘、拉筋加强区及Lc段如何处理?

约束边缘、拉筋加强区及Lc段如何处理?

约束边缘、拉筋加强区及Lc段如何处理?一、什么是约束边缘构件?大家在图纸上找到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基本上就是约束边缘构件了,后面就要找图纸说明,大样来处理其做法。

先来看看图纸上的约束边缘构件的样子。

不同图纸绘制表现方式可能不同,但后面学明白了都是大同小异。

再来看看约束边缘构件的定义约束边缘边缘构件:对于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底层墙肢截面轴压比大于高规7.2.14所规定的限值才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其他的部位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这里应该有的同学对于约束边缘构件就更糊涂了,没有关系,我们换成普通话从后往前慢慢整理。

约束边缘构件的作用是什么呢?是「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就是让整个建筑更加牢固稳定了。

那么是如何加固的呢?我们看普通剪力墙结构端部构造情况,是暗柱+剪力墙的配置。

而约束边缘构件端部构造是:暗柱+加强区+剪力墙的构造。

暗柱和加强区合在一起统称为Lc段。

约束边缘看似复杂其实就是多了一段加强区。

这个加强区就是暗柱和剪力墙中间段的一个结构强度的缓存区。

普通剪力墙的拉筋间距通常是600mm,而在加强区的拉筋(也可能是箍筋),布置的间距更密集,有的图纸规定是100mm,有的图纸规定是200mm,有的图纸钢筋等级也会提升,从而提升了这个区段的钢筋强度。

约束边缘构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加强区是拉筋。

可以通过三维图看到,暗柱旁边是拉筋的加强区。

还有一种形式是,加强区还有环形的箍筋伸入到暗柱内。

通过三维图可以看到暗柱内有箍筋,加强区也有环形箍筋伸入其中,形成更稳固的结构。

对于Lc段的长度,拉筋的间距等图集没有规定,实际由图纸的设计人员确定。

碰到YBZ这样的构件一定要去图纸上找大样。

二、如何处理约束边缘构件?下面来讲在图纸上碰到了,如何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边缘暗柱详解
1、平法中的边缘构件
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高抗震等级时采用约束边缘构件,低抗震等级时采用构造边缘构件。

因此我们常见的图纸楼层表中会用括号扩起注明(约束区)。

而楼层高出位置一般是构造边缘。

由于构造边缘简单,无毒无危害,在这大致讲一下约束边缘。

2、软件中的处理。

约束边缘构件根据设计单位,有不同的风格。

如下:
案例一:
这种设计可以看到分为阴影区和非阴影区。

一般会在说明中作如下说明:
λv/2区域为阴影区,详见柱大样详图。

边缘构件和框架柱内的拉筋植筋及间距同相应箍筋植筋及间距………
这句话通俗来讲就是阴影区该怎么样怎么样,做成普通暗柱。

非阴影的λv/2区域纵筋同剪力墙钢筋,而拉筋是同柱(暗柱)的箍筋规格。

那么在广联达中就存在两种画法:
第一种方法:
1、暗柱如图绘制轮廓,剪力墙照常布置,不同的拉筋输入在其他钢筋中。

但此种方法有个弊端,就是剪力墙本身在λv/2区域的拉筋不会扣除,这部分的拉筋会重复计算。

第二种方法:(如下绘制轮廓)
将λv/2区域画入暗柱,单独设置此部分的拉筋及纵筋规格。

这样的话,由于暗柱和剪力墙重合部分是全部扣除剪力墙的,拉筋不会重复计算。

弊端是由于λv/2区域的拉筋间距是独立的,精确布置边筋不好设置(GGJ2013有所改善)
综合来看的话,方法二是目前比较稳妥的。

第二种约束边缘设计
这种设计是最让人抓狂的,也就是墙身水平筋形成封闭箍筋。

并于暗柱自身箍筋一起构成完整短肢剪力墙后。

再与附加钢筋隔一布一进行绘制。

具体可以参照右边的图。

那这种的话,因为懒,我就不截图了,只写下来。

大家凭空想想。

首先可以参考,附加箍筋和自身箍筋的规格。

如果规格一样。

如上图,那么间距缩小一倍处理。

那么就是个人性化的设计。

省事非常多。

第二种是两边箍筋规格不一样。

那么观察上图,右边附加箍筋区域一般是由完整暗柱箍筋构成的。

那么就以附加箍筋作为暗柱的钢筋定义暗柱。

剪力墙钢筋照常绘制,默认来说端部是封边15d,转角是外侧连续通过,内侧弯折15d。

把节点改为墙后减两个保护层的宽度即为封闭。

(当然也是因为懒,我一般也不改,出入不大)。

那么只剩下左侧图的水平方向的大箍筋和拉筋没有处理,输入到其他钢筋处理。

我曾经天方夜谭的教人在编辑钢筋中复制一份出来,然后改直径。

现在想想真是折磨人的一种做法,在此忏悔。

其他钢筋无论是对量还是干嘛的都要方便很多,很强大。

以上,结束了。

By 喻工
2014.04.29
希望大家在群里多交流,空闲了问题统一做整理做成这样的文档。

当然,空闲的时候不多。

O(∩_∩)o 哈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