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圈题3 勾股定理应用课件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再见
1.如图,在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有一只蚂蚁,现 要向顶点B处爬行,已知蚂蚁爬行的速度是1 cm/s,且速度保持不 变,问蚂蚁能否在20 s内从A爬到B? 解:如图,在Rt△ABC中: ∵500>202 . ∴不能在20 s内从A爬到B.
典型例题
2.如图,长方体的高为3 cm,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 cm.现有绳子从点D 出发,沿长方体表面到达点B′,问:绳子最短是多少厘米?
典型例题
5. 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B=4,BC=6,将△ABC沿AC折
叠,使点B落在点E处,CE交AD于点F,则DF的长等于
5 3
.
随堂练习
1.有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洞口,想用一个圆形盖去盖住这
个洞口,则圆形盖的半径至少为
1 2
米.
2.如图,一根12米高的电线杆两侧各用15米的铁丝固定,两个固
有 C 90 .
3.已知∣x-12∣+(y-13)2+z2-10z+25=0,试判断以 x、y 、z为三边的三角
形的形状.
直角三角形
探究新知
探究圆柱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
如图: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了一点食物
在B处,恰好一只在A处的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想从A
处爬向B处,你们想一想,蚂蚁怎么走最近?
第一章勾股定理
3.勾股定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2.能在实际问题中构造直角三角形,进一步深化对图形 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复习回顾
1.在△ABC中,a、b、c分别为其三边,若∠C=90°,则
有 a2 b2 c2.
2.在△ABC中,a、b、c分别为其三边,若a2+b2=c2,则
勾股定理的应用 课件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x 1 1
图1
2z 3y
x2 1 1
图2
3.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 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 仅花仅草少。走4了 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
C
4
B
“路” 5
3
芳草青青,足下留情!
A
4.受台风影响,一棵9米高的大树在离地面4米的 地方断裂,树的前面4米处停放一辆小汽车,这 棵树折断后会砸中小汽车吗?
是 圆柱的高 ,它的另一边长是 底面圆的周长 .
3.有一个圆柱,它的高为12cm,
B
底面半径为3cm, 在圆柱下底
面上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从
点A爬到点B , 蚂蚁沿着圆柱
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π的值取3)
A
我怎么走 会最近呢?
B C 9cm B
高
12cm
A
A 长18cm (π的值取3)
解:将圆柱如图侧面展开.在 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
两树相距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
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
A.7m
B.8m
C.9m
A
D.10m
8m
C
B
2m
8m
8. 一种盛饮料的圆柱形杯(如图), 测得内部底面直径为5㎝,高为12㎝, 吸管放进杯里,杯口外面露出5㎝, 问吸管要做多长?
C
A
B
练习二
1.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 2.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一边长
C6
B
8
8
A
A
5.如图,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 别为4cm、3cm、12cm,求BD’的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验证及应用》课件
+ ,
四边形 = △ + △ = + ( − ) ,
所以 + =
所以 + = .
+ (
− ) .
例2 如图,在铁路 附近有两个村庄 , ,它们到铁路的距离分
所以 ∠ + ∠ = ∘ .所以 ∠ = ∘ .
因为 梯形 = △ + △ + △ ,
所以 (
+ )( + ) =
整理得 + = .
+ + .
变式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面积法”是常用的方
该树 的一棵大树上,大树高 ,且巢离树顶部 .
当它听到巢中幼鸟的叫声时,立即赶过去.如果它飞行的速度
为 / ,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赶回巢中?
解:如图,
由题意知 = , = − = , = .
过点 作 ⊥ 于点 ,则 = − = , = .
在 △ 中,
= + = + = () .
5. 如图,数学活动课上,老师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同学们发现系在旗杆顶端的绳子拉直垂到了地面且还多 .
同学们把绳子的末端拉开 后,发现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地
别是 和 ,作 ⊥ , ⊥ ,垂足分别为 , ,
且 = .现要在铁路旁建一个农副产品收购站 ,使 站到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
解:因为AB=DC=8m,AD=BC=6m, 所以AB2+BC2=82+62=64+36=100. 又因为AC2=92=81, 所以AB2+BC2≠AC2,∠ABC≠90°, 所以该农民挖的不合格.
典例精析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测量问题
有一个高为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壁的地方有一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为0.5米,问这根铁棒最长是多少米?
12.如图,小颖和她的同学荡秋千,秋千AB在静止位置时,下端B离地面0.6米,当秋千荡到AB1的位置时,下端B1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EB1等于2.4米,距地面1.4米,求秋千AB的长.
D
7.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解:如图,由题意知,AC=2,AD=0.5,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22-0.52=3.75.设湖水深BD为x尺,则BC为(x+0.5)尺.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BD2+CD2=BC2,即x2+3.75=(x+0.5)2,解得x=3.5.答:湖水深3.5尺
解:连接对角线AC,只要分别量出AB、BC、AC的长度即可.
AB2+BC2=AC2
△ABC为直角三角形
新知二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实际问题
合作探究
(2)量得AD长是30 cm,AB长是40 cm,BD长是50 cm. AD边垂直于AB边吗?
解:AD2+AB2=302+402=502=BD2,
解:因为出发2小时,A组行了12×2=24(km), B组行了9×2=18(km), 又因为A,B两组相距30km, 且有242+182=302, 所以A,B两组行进的方向成直角.
典例精析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测量问题
有一个高为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壁的地方有一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为0.5米,问这根铁棒最长是多少米?
12.如图,小颖和她的同学荡秋千,秋千AB在静止位置时,下端B离地面0.6米,当秋千荡到AB1的位置时,下端B1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EB1等于2.4米,距地面1.4米,求秋千AB的长.
D
7.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解:如图,由题意知,AC=2,AD=0.5,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22-0.52=3.75.设湖水深BD为x尺,则BC为(x+0.5)尺.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BD2+CD2=BC2,即x2+3.75=(x+0.5)2,解得x=3.5.答:湖水深3.5尺
解:连接对角线AC,只要分别量出AB、BC、AC的长度即可.
AB2+BC2=AC2
△ABC为直角三角形
新知二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实际问题
合作探究
(2)量得AD长是30 cm,AB长是40 cm,BD长是50 cm. AD边垂直于AB边吗?
解:AD2+AB2=302+402=502=BD2,
解:因为出发2小时,A组行了12×2=24(km), B组行了9×2=18(km), 又因为A,B两组相距30km, 且有242+182=302, 所以A,B两组行进的方向成直角.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课件
《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
说课人:
说课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法学法分析
44
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
提供了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数量关系与判断三角形是否 地位与作用 属于直角三角形的根据
提高学生质疑、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 第1 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例2、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 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了一点食 物在B处,恰好一只在A处讨论的交流 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 想从A 处爬向B处,你们想一 想,蚂蚁怎么走最近?
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
探索发现
教学过程
(1)在你自己做的圆柱上,尝试从点A到点B沿圆 柱侧面画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
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 提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
学法分析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练习巩固
激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使得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 其差距
四、教学过程分析
1
一、创设情 境,导入新
2课
3
4二、合作交
流,探索新 知
5
三、迁移 训练,学 以致用
四、总结反 思,拓展升 华
教学过程
第2 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例1、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 花圃,经勾常股有定同理学为了少 走几步而走捷径,于是在 草坪上开辟了一条“新路”, 他们这样走少走了几步? (每两步约为1米)
勾股定理逆定理
4m 3m
设计意图:由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愿望,通过 探求过程,学会分析问题中隐藏的几何模型,体会勾股定 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和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课人:
说课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法学法分析
44
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
提供了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数量关系与判断三角形是否 地位与作用 属于直角三角形的根据
提高学生质疑、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 第1 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例2、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 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了一点食 物在B处,恰好一只在A处讨论的交流 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 想从A 处爬向B处,你们想一 想,蚂蚁怎么走最近?
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
探索发现
教学过程
(1)在你自己做的圆柱上,尝试从点A到点B沿圆 柱侧面画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
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 提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
学法分析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练习巩固
激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使得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 其差距
四、教学过程分析
1
一、创设情 境,导入新
2课
3
4二、合作交
流,探索新 知
5
三、迁移 训练,学 以致用
四、总结反 思,拓展升 华
教学过程
第2 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例1、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 花圃,经勾常股有定同理学为了少 走几步而走捷径,于是在 草坪上开辟了一条“新路”, 他们这样走少走了几步? (每两步约为1米)
勾股定理逆定理
4m 3m
设计意图:由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愿望,通过 探求过程,学会分析问题中隐藏的几何模型,体会勾股定 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和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勾股定理》教学课件(共19张PPT)
例1 高为2.5 m的木梯,架在高为2.4 m的墙上(如图),
这时梯脚与墙的距离是多少?
A
解: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C2=AB2-AC2=2.52-2.42=0.49,
所以BC=0.7.
即梯脚与墙的距离是0.7 m.
C
B
例2 求斜边长为17 cm、一条直角边长为15 cm的直角三 角形的另一边长.
正方形C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
C A
B
图①
➢ 分“割”成若干个直角边为整数的三角形 SC=12×2×3×4+1×1=13;
➢ 把C“补”成边长为5的正方形 SC=5×5-12×2×3×4=13.
观察:
C A
B
图①
正方形A中含有__4__个小正方形,即A的 面积是___4__. 正方形B中含有__9__个小正方形,即B的 面积是___9__. 正方形C中含有_1_3__个小正方形,即C的 面积是__1_3__.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1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勾股定理的探 究方法;
2.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 单问题.
新知引入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和4,你 知道它的第三边长吗?
实际上,利用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 勾股定理是一个古老的定理,人类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定理.
观察:
A'
C'
B'
图②
正方形A'中含有__1_6_个小正方形,即 A'的面积是__1_6__.
正方形B'中含有__9__个小正方形,即 B'的面积是__9___.
正方形C'中含有__2_5_个小正方形,即 C'的面积是__2_5__.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PPT课件全套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你还记得它有 什么作用吗?
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 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 5米,至少需要多长的 梯子?
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 等于3厘米,在圆行柱体的地面A点有一只蚂 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 事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观察图形,正方形A中有 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 为 个面积单位。
正方形B中有 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为 个面积 单位。
正方形C中有 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为 个面积 单位。
你发现A、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得出结论:A+B=C
观察下图,A、B、C之间是否还满足 关系式:A+B=C.
思考
情景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测量和数格子的方法发现 了直角三角形三遍的关系,但是这种方法是否 具有普遍性呢?
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在纸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以这 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 形。
为了方便计算上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 对其进行适当割补:
C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b
a A
B
S正方形ABCD=c2+2ab=(a+b)2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1~6个 单位长度和2、4个单位长度,前面所猜 想的数量关系式还成立吗?
你发现了吗?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 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a、b, 斜边为c,那么有a2+b2=c2.
数学小知识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 为勾,较长的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 这便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北师大版《勾股定理的应用》ppt优质课件3
例主3。在一次台风的袭击中,小明家房前的一棵大树在离地面6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底部8米处.
2、如满图足,的四条边件形;ABCD中,AB⊥AD,已知AD=3cm,AB=4cm,CD=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若2、是如,图哪,一四条边边形所A对BC的D中角,是A直B⊥角A?D请,说已明知理AD由=3cm,AB=4cm,CD=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勾股定理的应用 (二)
本将聚焦
•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2、勾股数 • 3、勾股定理的应用
考点评析
勾股定理逆定理与勾股数是判断直角三角形的 两个常用方法,常与勾股定理结合应用于各种 问题,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为主。
知识回顾
概念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
,
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2、满足的条件; 为筹备迎接新生晚会,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圆筒形灯罩,底色漆成白色,然后缠绕红色油纸,如图①.
(3)最短距离问题:在几何图形上移动的最短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与面积应用: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多边形或半圆,以斜边为边的面积等于一直角边为边长的
面积和。
∴
。
勾(股二定 )理的轨应用迹,可由“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做起点与
B
牛奶盒
A 10cm
8cm 6cm
小试身手
1. 为筹备迎接新生晚会,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圆筒形灯
罩,底色漆成白色,然后缠绕红色油纸,如图①.已知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已知AD=3cm,AB=4cm,CD=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7、,以24下,各25组数为B. 三角形的三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24张PPT)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72021/11/72021/11/711/7/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72021/11/7November 7,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72021/11/72021/11/72021/11/7
最短时: x 1.5,
所以最短是1.5+0.5=2(m).
答:这根铁棒的长应在2~3 m之间.
3.如图,在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有一 只蚂蚁,现要向顶点B处爬行,已知蚂蚁爬行的速度是 1 cm/s,且速度保持不变,问蚂蚁能否在20 s内从A爬 到B?
B
A
B B
A
【解析】因为从A到B最短路径AB满足 AB2=202+102=500>400,所以不能在20 s内从A爬 到B.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1.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 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图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1.你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吗? 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c>a,c>b), 能否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规律方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找出两点间的最 短路径,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 1.没有图的要按题意画好图并标上字母. 2.有时需要设未知数,并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相应的方程 来解.
最短时: x 1.5,
所以最短是1.5+0.5=2(m).
答:这根铁棒的长应在2~3 m之间.
3.如图,在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有一 只蚂蚁,现要向顶点B处爬行,已知蚂蚁爬行的速度是 1 cm/s,且速度保持不变,问蚂蚁能否在20 s内从A爬 到B?
B
A
B B
A
【解析】因为从A到B最短路径AB满足 AB2=202+102=500>400,所以不能在20 s内从A爬 到B.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1.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 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图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1.你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吗? 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c>a,c>b), 能否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规律方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找出两点间的最 短路径,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 1.没有图的要按题意画好图并标上字母. 2.有时需要设未知数,并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相应的方程 来解.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勾股定理PPT教学课件
两条较小边长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边长的平方.
2020/11/08
13
变式1: 已知△ABC,AB=n²-1,BC=2n,AC=n²+1(n为
大于1的正整数).试问△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若是,
哪一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请说明理由 解:∵AB²+BC²=(n²-1)²+(2n)²
=n4 -2n²+1+4n² =n4 +2n²+1
17
8 5
思考:从上述问题中,能发现什么结论吗?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 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020/11/08
有同学认为测量结果可能有误差,不同意 这个发现.你觉得这个发现正确吗?你能给 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吗?
6
证明结论
已知:如图,△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2020/11/08
4
实验结果: ① 5,12,13满足a2+b2=c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② 7,24,25满足a2+b2=c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③ 8,15,17满足a2+b2=c2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120
90
60
150
12
13
30
180
2020/11/08
0
5
24
25 7
15
解:因为152+82=289,172=289,所以152+82=172,根据勾 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C是直角.
(2) a=13 , b=14 , c=15; 解:因为132+142=365,152=225,所以132+142≠152,不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勾股定理的应用 课件(共15张ppt)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应用于根据三边的长度判断 三角形的形状。
试一试
中国人民的聪明智 慧真的让人叹服!
例3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 了一道有趣的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 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 几何?”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 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 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 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 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为多少?
解:设水池的深度为x尺,则芦苇的长度为
x+1尺。由勾股定理得
5
x2 +52=(x+1)2 x2 +25= x2+2x+1
x x+1
24= 2x
x=12
x+1=13(尺)
答:水池的深度为12尺,芦苇的长度为13尺
小试牛刀
练习2
如图是一个滑梯示意图,若将滑道AC水 平放置,则刚好与AB一样长。已知滑梯 的高度CE=3m,CD=1m,试求滑 道AC的长
(2)量得AD长是30厘米,AB 长是40厘米,BD长是50厘米。 AD边垂直于AB边吗?
(3)如果李叔叔随身只有一个长 度为20厘米的刻度尺,能有办法 检验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吗? 边BC与边AB呢?
议一议
勾股定理与它的逆定理在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勾股定理主要应用于在直角三角形中求线段 的长度,甚至周长或面积。
如果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开成 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 点的最短路 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
例题解析
h 12
C
B
A
解:由题意得展开图,知AB即为最短路径,其中 AC 12, BC 1 18 9 2 在RtABC 中,有 AC2+BC2=122+92=225=AB2 AB=15 故最短路径是15cm。
试一试
中国人民的聪明智 慧真的让人叹服!
例3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 了一道有趣的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 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 几何?”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 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 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 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 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为多少?
解:设水池的深度为x尺,则芦苇的长度为
x+1尺。由勾股定理得
5
x2 +52=(x+1)2 x2 +25= x2+2x+1
x x+1
24= 2x
x=12
x+1=13(尺)
答:水池的深度为12尺,芦苇的长度为13尺
小试牛刀
练习2
如图是一个滑梯示意图,若将滑道AC水 平放置,则刚好与AB一样长。已知滑梯 的高度CE=3m,CD=1m,试求滑 道AC的长
(2)量得AD长是30厘米,AB 长是40厘米,BD长是50厘米。 AD边垂直于AB边吗?
(3)如果李叔叔随身只有一个长 度为20厘米的刻度尺,能有办法 检验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吗? 边BC与边AB呢?
议一议
勾股定理与它的逆定理在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勾股定理主要应用于在直角三角形中求线段 的长度,甚至周长或面积。
如果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开成 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 点的最短路 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
例题解析
h 12
C
B
A
解:由题意得展开图,知AB即为最短路径,其中 AC 12, BC 1 18 9 2 在RtABC 中,有 AC2+BC2=122+92=225=AB2 AB=15 故最短路径是15cm。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素养拓展+中考真题课件
得到的不一定是最短路径,对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利用转化思想求面积]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
放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
.
答案
1.4 【解析】
D.6.4
答案
1.A 【解析】
如图,连接CF,根据题意,得CF⊥DE.因为DE∥AB,所以CF⊥AB.因为∠C=90°,AC=6,BC=8,所以
1
1
AB=10,所以S△ABC=2AC·BC=2AB·CF,所以CF=4.8,所以AF2=AC2-CF2=62-4.82=3.62,所以AF=3.6.故选A.
定理的研究中会逐渐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同时在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时会用到转化思想.第1题体现
了转化思想,利用勾股定理将正方形的面积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解决;第2题通过用类比面积法来验证等式的方
式,创设数学活动,体验图形组合、变换的过程;第3题以最短路径问题为背景,通过探究、对照,说明利用表面展开图
5.[202X陕西西安交大附中期中]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
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
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
如图,容易证明Rt△ACB≌Rt△BDE,所以BC=ED,所以AC2+ED2=AC2+BC2=AB2,所以S1+S2=1.同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利用转化思想求面积]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
放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
.
答案
1.4 【解析】
D.6.4
答案
1.A 【解析】
如图,连接CF,根据题意,得CF⊥DE.因为DE∥AB,所以CF⊥AB.因为∠C=90°,AC=6,BC=8,所以
1
1
AB=10,所以S△ABC=2AC·BC=2AB·CF,所以CF=4.8,所以AF2=AC2-CF2=62-4.82=3.62,所以AF=3.6.故选A.
定理的研究中会逐渐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同时在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时会用到转化思想.第1题体现
了转化思想,利用勾股定理将正方形的面积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解决;第2题通过用类比面积法来验证等式的方
式,创设数学活动,体验图形组合、变换的过程;第3题以最短路径问题为背景,通过探究、对照,说明利用表面展开图
5.[202X陕西西安交大附中期中]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
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
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
如图,容易证明Rt△ACB≌Rt△BDE,所以BC=ED,所以AC2+ED2=AC2+BC2=AB2,所以S1+S2=1.同理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
思路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设信息构造直角三角形并求出边 上进行判断.
举一反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 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 km/h.如图1-3-7,一辆小汽车在一 条城市街道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 A的正前方60 m处的C点,过了5 s后,测得小汽车所在的B点与车 速检测仪A之间的距离为100 m. (1)求B,C间的距离; (2)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请 说明理由.
谢谢
解:将曲面沿AB展开,如答图1-3-3,过点C作CE⊥AB于点E,连接 CF. 在Rt△CEF中,∠CEF=90°,EF=18-1-1=16(cm), CE= ×60=30(cm), 由勾股定理,得CF2= CE2+EF2=302+162=342. 所以CF=34(cm). 答: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是34 cm.
典例精析 【例3】如图1-3-4所示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 高分别为5 dm,3 dm和1 dm,A和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 点A处有一只蚂蚁,想到点B处吃可口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 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如答图1-3-1,将台阶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可知AC=5 dm,BC =3×(3+1)=12(dm),∠C=90°,AB即为最短路程. 在Rt△ABC中,因为AB2=AC2+BC2, 所以AB2=52+122=132. 所以AB=13(dm). 答:这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台阶面 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是13 dm.
第一章 勾股定理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目录
01 本课目标 02 课堂演练
本课目标
1. 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 图形,解决“最短路径”的问题,树立转化思想. 2. 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 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八上数学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共22张)
知2-练
•
去探宝旅游,按照探宝图,他们在点A登陆后先
•
往东走8 km到达C处,又往北走了2 km,遇到障
•
碍后又往西走了3 km,再往
•
北走了6 km后往东拐,仅走了
•
1km就找到了藏宝点B,如
•
图 , 登 陆10点kmA 到 藏 宝 点 B 的
感悟新知
知2-练
•导引:如图,过点B作BD⊥AC,垂足为D,连接AB
感悟新知
• 例2 • • • • •
知2-练
〈探究题〉如图,长方体的高为3 cm,底面是
正方形,其边长为2 cm.现有一只蚂蚁从A处出
发,沿长方体表面到达C处,则蚂蚁爬行的最 短路线的长为( B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感悟新知
知2-练
• 解: 考虑将长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各种情况,
感悟新知
知1-练
• 例 1 如图,有一个圆柱状的玻璃杯,高为12 cm,底
•
面周长为18 cm,在杯内壁离杯底4 cm的点C处
•
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
•
杯上沿4 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蜂
15 cm
蜜
•
的最短路线长为________.
感悟新知
导引: 紧扣圆柱上最短路线的确定方法,确定路线,知1-练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路线的长. 解: 如 作CD⊥ FA 于D, 作A 关于EF 的对称点A′, 连图接,A′ C,与EF 交于B,连接AB,则A → B → C 为最短路 线. 由题意知DC=9 cm,FD=8 cm,FA′ =4 cm, 在Rt △ A′DC 中,A′C2=A′D2+DC2 =(FA′ +FD)2+DC2=(4+ 8)2+92 =225=152,故A′C=15 cm.
《勾股定理的应用》示范课教学课件【数学八年级上册北师大】
做一做
如图,在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有一只蚂蚁, 现要向顶点B处爬行,已知蚂蚁爬行的速度是1 cm/s,且速度 保持不变,问蚂蚁能否在20 s内从A爬到B?
解:将正方体展开得到如下图形, 由勾股定理得,
AB2 = 102 + 202 = 500
20×1=20(cm) ∵ 202 500 ∴蚂蚁不能在20 s内从A爬到B.
A'
OB
A′
B
侧面展开图
A
A
最短路程是AB,AB与圆柱的高和底面
圆周长的一半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以求出AB的长.
探究
A'
OB
A′
B
侧面展开图
A
A
在Rt△A′AB中,利用勾股定理,得AB²=AA′²+A′B². 其中AA′是圆柱体的高,A′B是底面圆周长的一半. 已知圆柱体高为12 cm,底面周长的一半为18÷2=9(cm) , 则 AB = 15 cm.
探究
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的边AD 和边BC是否分别垂于 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
李叔叔量得边AD长是30cm,边AB 长是40cm,边BD 长是50cm. 边AD 垂直于边AB 吗?
解:连接BD ∵AD=30,AB=40,BD=50 又∵AD2+AB2=302+402=502=BD2 ∴ΔABD为直角三角形,∠A=90° ∴AD⟂AB 同理可证得BC⊥AB
A
A'
B
A′ d
B
P (B)
A
侧面展开图
B P
A B
A A
探究 A'
OB
A′ d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4
l l
A
举一反三-突破提 升
l l l3 l l
)
1.如图,已知三角形 ABC 中, ABC 90 , AB 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 1 、 2 、 上,且 1 、 2 之间的距离为 2, 2 、 3 之间的距离为 3,则 AC 的长是(
2 17
B2Βιβλιοθήκη 5C 4 2 4=20秒<25秒. ∴t=80
∴该车给居民带来20秒的噪音影响, 因为带来噪音影响的时间小于25秒,所以载 重汽车可以在这条路上通行.
破译规律-特别提 醒
03
3
破译规律-特别提 醒
【核心】:分析题意,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题目相关问题 【关键】: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 的应用
举一反三-突破提 升
D 7
举一反三-突破提 升 2、如图,一架 2.5 米长的梯子 AB 斜靠在一面竖直的墙 OB 上,这时梯脚 B 到墙角 O 的距离
为 0.7 米. (1) 这个梯子顶端离地面有多高? (2) 如 果梯 子的 顶端 A 下滑 了 0.4 米, 那么 梯脚 B 在 水平方 向滑 动了 几米 ?
4
4
AC CD 5.835 0.1 5.935
又因为AB+BD=1+4.9=5.9, ∴AB+BD<AC+CD. ∴蚂蚁沿着A-B-D路线走最近.
2
例题剖析-针对讲 解
(2013东区外国语 如图,居民楼与马路是平行的,相距 ) 9m,在距离载重汽车41m处就 可受到噪声影 响,试求在马路上以4m/s速度行驶的载重汽车,给 一楼的居民带来多长时间的噪音影响?若时间超过25秒,则此路禁 止该车通行,你认为载重汽车可以在这条路上通行吗? 解:如图,由题意可知,AB=AD=41m,AC=9m, 在Rt△ABC中,BC= AB2 AC2 412 92 40m ∴BD=2BC=2×40m=80m
举一反三-突破提 升
3、如图,这是一个供滑板爱好者使用的U型池,该U型池可以看作是一个长 方体去掉一个“半圆柱”而成,中间可供滑行部分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 其边缘AB=CD=20m,点E在CD上,CE=2m,一滑行爱好者从A点到E点,则 他滑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边缘部分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结果取整数)
4
4、如图,小明利用升旗用的绳子测量学校旗杆BC的高度,他发现绳子刚好 比旗杆长11米,若把绳子往外拉直,绳子接触地面A点并与地面形成30°角 时,绳子未端D距A点还有1米,那么旗杆BC的高度为多少米?
举一反三-突破提 升
4
举一反三-突破提 升
针对性训练答案: 1、A 2、2.4;0.8 3、22m 4、10
解析:蚂蚁沿着A-B-D路线走最近。 理由如下:
2
例题剖析-针对讲 解
过C作CH⊥AB于H, 在Rt△BCH中,∠H=90°,∵株距为3,∴CH=3, ∵BC=5,∴由勾股定理:BH2=52-32=16, ∴BH=4 又∵AB=1, ∴AH=5 在Rt△ACH中,∠H=90°, ∴CA2=52+32=34, AC 34 5.835 又因为BC=5,CD=0.1,所以BD=4.9,
17、18
7 12
1.【 勾股 ★★★ 问题 应用 2.【 ★★★ ★★★
3.【
上
2013年
《省实验期中试卷》
22、23
★★★★
例题剖析-针对讲 解
02
2
例题剖析-针对讲 解
由于大风,山坡上的一棵树甲被从点A处拦腰折断,如图所示,其树恰 (2013外国语) 好落在另一棵树乙的根部C处,已知AB=1米,BC=5米,两棵树的株距 (两棵树的水平距离)为3米.在点A有一只蚂蚁想尽快爬到位于B、C 两点之间的D处,且CD=0.1米,问它怎样走最近?为什么?
——勾股定理应用
以史为鉴-考法回 顾
01
1
年份
2013年
以史为鉴-考法分 析
圈题3:《勾股定理应用》考法规律分析
试卷
《47中期中试卷》
知识点
勾股定理应用
题号
19、20、22
难度
★★★★
2013年
2013年 2013年
《东区外国语期中试卷》
《枫楊外国语期中试卷》 《外国语期中试卷》
勾股定理应用
勾股定理应用 勾股定理应用 勾股定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