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
(整理)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教法学法实验观察、猜想反驳、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和火柴;复习与回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猜想教师评价学生猜想,并出示研究课题设计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和火柴。
实验题目1 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教师作出实验指导:(1)实验器材怎样摆放?(凸透镜放置在中间,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在两端)(2)它们的高度怎样调节?(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在同一高度上)步骤:1.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变,使蜡烛距凸透镜25cm。
2.点燃蜡烛,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3.观察对比像的大小正倒。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实验分析学生自主分析实验二分别使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 21cm 、17cm 、 13cm 重复以上实验,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教师巡视指导实验推理 1.物距为30cm成什么像?2.凸透镜能否成等大的实像吗?学生猜想并实验验证。
教师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给出作图分析辨析论证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小于两倍焦距成放大的实像。
学生分析新问题:你认为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PPT课件
设计实验
3、问题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按什么 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
问题②: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 与物距的关系? 问题③: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 数据?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走进探究
应用拓展
巩固练习
进行实验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 屏。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 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同一直线上。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移动物体位置,使物距分别为u>2f;f<u<2f; u<f ,再移动光屏找像,眼睛观察光屏上的像, 直到最清晰为止; 4、记下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
走进探究 应用拓展
放大镜就是 凸透镜,能成 放大的、正立 的像。
巩固练习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我的困惑
那么同样是凸透镜,为什么可以成这样 不同的像呢 ?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走进探究
应用拓展
巩固练习
信息快递
u
F O
v
F
物体
f
f
像
1.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3.像距(v):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 ⒈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观察能 力、实验操作能力。 ⒉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⒊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建立物理概念,归纳科学规律的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乐于参加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 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 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⒊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究创造的心理品 质及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
探究引导设计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刚才两现象中我们改变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发现成像情况不同。由此关于凸透镜成像大家想到了什么呢?
(预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组织学生对提出的某一个问题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并可能提出各种问题
加强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
思考:所需要的器材。
展示合作学习研究成果
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
强化“合作”与“交流”
体会合作探究的快乐
课堂总结
有效反馈
利用课件动画,对本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总结
组织学生完成反馈练习
布置作业
学生观看,并回顾整个实验过程
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收集数据,得出结论:
评估交流: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
会组装实验器材,学会使用光具座
活动:“牛刀小试”
组织学生自己在光具座上找一个像
教师引导,并解决以下问题:
1、实验如何操作
2、实验关键:如何调整像落在光屏的中央?
学生合作实验
让学生体会成功喜悦
学生知道实验如何进行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调整方法
增加探究性
使学生明确实验中要收集的证据像的性质(大或小/正或倒)和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倒立、放大的像
①
②
③
交流发现:成这种像时有何规律?
从u与f的数据上:
从v与f的数据上:
活动3:猜测:什么情况下光屏上可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实验验证(设计表格,下面已画好了表格边框)
发现:
活动4:从远离凸透镜很远处的蜡烛逐步靠近它时,发现移动光屏上得不到像,可能此时烛焰经凸透镜成了像。
最新初中人教版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既是“透镜”和“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与升华,又是“眼睛和眼镜”以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现代社会中。
所以本节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在实验探究中能自主操作实验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现象的观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学习从物理现象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中,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火柴、光屏等。
◆教学过程一、观察思考,引入新课PPT展示: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分别成什么样的像?学生思考回答。
让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并不断移动放大镜,使学生回答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正立放大,倒立放大,倒立缩小的像。
师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究竟有怎样的规律呢?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一起探究。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这一节课的学习目的。
二、实验探究(一)提出问题:透镜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1.(1)展示实验器材并介绍构造: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具座(带有刻度尺)、光屏、蜡烛、火柴;(2)让学生思考:如何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3)教师示范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9篇)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步骤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 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试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录物距u和像距v。
(1)像的虚实: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
虚像?
u>f 时成实像,u<f 时成虚像。 (一倍焦距点分虚实 )
5.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
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u>v时,得到缩小实像; u<v时,得到放大实像。
5.分析与论证
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
关系呢?
2.实验方案:
物体
F
O
f 凸透镜
光屏
(1)实验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物距(u) 像距(v)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2)像的大小: 思考:难道实像只有放大和缩小两种情况? 动画演示:
当u=v=2f 时成等大的实像。 二倍焦距点分大小。(没有缩小的虚像。 )
5.分析与论证
(3)像的正倒: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
下成倒立的像?
u>f 时成实像,是倒立的; u<f 时成虚像,是正立的。
5.分析与论证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评估标准与结果分析
评估标准: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评估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课堂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应的等级或分数,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添加标题
安排时间节点,确保按时完成
制作成本预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时间成本:开发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投入
人员成本:开发团队成员的工资和福利
物资成本:开发过程中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风险成本: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所需的费用
测试环境与工具
测试环境: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
实验步骤:a.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b. 调整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观察光屏上的成像;c. 记录成像的特点并总结规律。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汇报人:XXX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目录
课件简介
课件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课件特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课件结构:包括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用实例、练习题等部分
课件教学目标
课件封面:标题、作者、版权信息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将上面的三个仪器成像中物距大 小排个序?(看知识巩固5)
•u >u >u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如何设计一个探究凸透镜成 像规律的实验?
移动
•透镜放蜡烛的一侧有哪两个点? •在物距一侧将主光轴分成几个
部分? •做实验时如何移动? •先移凸透镜,到某一位置 •移光屏,使像最清晰
看
• 要观察什么? • 像是放大还是缩小? •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 像与物是同侧还是异 /
像的性质
距的关系 cm
cm 大小 正倒 虚实
u>2f
30cm
同异侧
u=2f 20cm
2f>u>f 15cm
u=f u<f
(写出看到的现象)
5cm
(估测)
用纸把凸透镜遮去一半,观察有与 没遮什么不同(补充做的)
补充实验
•用纸把凸透镜遮去一半 ,观察 有与没遮什么不同?
六、分析
我们下节课讲!
初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
复习:填空下列表格
物距和像
仪器镜头 像 的 情 况 距的关系,
及物与像 类型 倒立/正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的同、异
侧
照相机 凸透镜 倒立 缩小 实像 u>v 异侧 投影仪凸透镜 倒立 放大 实像 u<v 异侧
放大镜 凸透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u<v 同侧
问题 •镜头都是什么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课件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实像实。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倒立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凹透镜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实像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凹透镜
)
镜,花镜是一个( 凸透镜 )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实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物距小于2f、大于f 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幻灯机、 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小于f成像规律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 与物同侧,物距小于像距 的绝对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 3.4.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会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和总结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规律方法指导:一、要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同学们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1.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现在,我们利用这三条光线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作法:①画一直线表示主光轴;②把透镜放在主光轴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轴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③物体分别放三个位置(u<f、f<u<2f、u>2f);④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的光线.;⑤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相交于一点;⑦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这就是物体的像;⑧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不相交,反向延长,交于物体与透镜的同侧;⑨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用虚线表示其成的像为虚像,如图所示: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诀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口诀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外。
口诀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ppt图文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 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以下判断正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 投影仪 放大镜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倒立 缩小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f = 10cm
发光体
光屏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为了使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我们需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 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确的是( A )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C.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 D.该次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物理大师 格物致知 下次课见!
获取全套ppt,请关注V:物理大师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B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 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
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D )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 = f 不成像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例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中,
(1)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 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 焦距范围为 f <9cm 。 (2)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 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 9cm <f <18cm 距范围为_______
(3)当物距为18cm时,通过透镜可以看 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焦距范 围为 f >18cm 。
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活动:
1.当凸透镜靠近课本时,透过凸 透镜看课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 么? 2.当凸透镜逐渐远离课本时,透过 凸透镜看书本上的字,你又有什么 发现?
物体通过凸透镜到底成放大还是 缩小的的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有关 ___________
实验器材
凸透镜
刻度尺 蜡烛 光屏 光具座
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凸透镜、蜡烛、光屏如何放置在光具座上?
注意: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凸 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 度。目的是能够让像呈到光屏上
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 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也 可用眼睛观察到) 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 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 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 镜同侧?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花园二中物理讲学稿(十八)年级:八时间:2010 10 29内容:三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试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试验的过程,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教学器材】: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或光具座及附件)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呈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立的。
虚像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看到,用屏接收,都是立的。
2 照相机镜头是一个镜, 它能成立的、的、像。
投影仪上也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它成的是立的、的、像。
放大镜就是一个镜,它能成立的、的、像。
(二)自主学习:1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2 猜想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设计实验:(1)预备知识: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简称为物距,用符号u表示。
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符号v表示。
注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2)实验步骤: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 >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 =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