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5.19兰亭集序(名师导课)精品教案 人教版第二册
人教版语文高一-兰亭集序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工书法,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各体皆精,尤其擅长楷书与行书。他博采众长,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
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
4、特殊句式
死生亦大矣( ) 当其欣于所遇( )
不能喻之于怀( ) 亦将有感于斯文(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三、课文研讨
1、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2、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3、第二段所议论的问题是。
4、第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
四、小结
2、文体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列于书后称为“”或“”。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3、字词正音
癸丑( ) 会稽( ) 急湍( ) 修禊( ) 流觞( )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浓厚,但这一时期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文人的自觉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五、课堂练习
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一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2020年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1)新人教版.doc
2020年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1)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掌握“修”、“期”、“次”、“致”等文言词语。
2、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3、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4、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方法与过程1、加强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形成文言语感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指导学生经由朗读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及语言的美。
2、指导学生试译,培养学生积累、总结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与习惯。
3、进行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生死观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欣赏文章的语言。
3、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1、对文中流露的生死观的理解。
教学设想一、安排三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四、对文中涉及的生死观的议论只作适当点拨,不作过多探究。
五、关于文章的情景交融和语言特色需要加强朗读去加强理解。
第一课时一、导入此环节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和特定情景灵活安排。
或从散文发展的角度引入,或从书法的角度引入,或从王羲之的佚事引入,或从文章所流露的生死观引入。
二、作者简介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
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
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整理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整理教学目的1、把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句式。
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力量,培育语感。
3、体会熟悉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熟悉水平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重要的文言词语。
2、领悟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索与人生熟悉。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由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及其影响导入。
二、介绍序的学问三、初步读课文1、同学单读课文一遍,留意字音和停顿等。
2、师范读。
四、梳理文言学问1、重点实、虚词。
“次”、“极”、“信”、“或”、“由”等。
2、词类活用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觞喝酒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之人少长咸集:少少者;长长者①数词活用为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做一样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做相等3、翻译句子,留意句式特点① 介词结构后置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不能喻之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① 省略句引以(之)为流觞曲水悟言(于)一室之内五、以同学读为主,探究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1、分别用文中一个字概括每部分流露的思想情感。
2、第一部分为什么说“信可乐也”?3、第三段说“岂不痛哉”,找出写“痛”的句子,并体会为什么“痛”?4、第四段又为什么感到“悲“?六、小结全文七、课堂练习八、作业背诵并默写《兰亭集序》全文。
附板书设计:乐情感思路痛悲田野[《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兰亭集序》优秀教案(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
引导语:《兰亭集序》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文章的优秀教案吧。
《兰亭集序》优秀教案(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3课时
一、导入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淡定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世俗烦扰的双眸明亮如初,使原本扭曲浮躁的心回复平静,使尘世的烦恼成为过眼云烟千年往事兰亭盛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书圣”王羲之从这次兰亭盛会中体悟到了什么呢?他想通过这篇序文传达出哪些人生感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珠联璧合、堪称绝世之作的《兰亭集序》吧!
二、文体简介。
高中语文人教版精品教案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方案
三、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最后学生齐读。
四、讨论疏通字词
五、再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理清文章思路
3、如何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复习(PPT)
二、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体裁特点(PPT)
附件3:
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诵读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2、学习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能力目标:
1、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帮助学生提高对生活哲理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感情。
2、它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学生讲述王羲之的故事:坦腹东床,入木三分,书换白鹅等(用PPT展示相关图片)
教师补充: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
3、介绍《兰亭集序》创作背景
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2020年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导语】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胸怀梦想,珍惜时间,发奋学习,立志成才,让青春载着梦想飞扬!这篇关于《人教版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是高一频道为你准备的,希望你喜欢!教案(一)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知识。
2、朗读文本,领悟文本语言的声韵美和意蕴美。
3、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形成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落,正确分析作者因事而发的感慨。
2、结合自己对自然、宇宙、生命的理解,比较古今杰出人物的生命价值观来客观、公允地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
教法设计:质疑讨论,拓展评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语激趣,进入文本。
[幻灯片]出示《兰亭集序》书法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王羲之)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義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
此文被誉为“书中的*,文中的上品。
”可谓艺术奇葩,千古奇文。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从辩才和尚处获得王羲之的真迹后,爱不释手,命人摹拓数本分给太子诸王,并且在死前请求高宗李治把兰亭真迹随葬昭陵。
写作本文时,王羲之33岁,距其后辞官归隐仅有3年,也是他决定归隐的重要的蕴酿阶段。
其间如何反映作者复杂情绪,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交流。
[幻灯片]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二、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诵读体悟。
师导:“三分诗,七分读。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的方法。
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标注字音,划分节奏。
②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落,从文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填入题目的空格内并评价。
[幻灯片]:兰亭集会,赏景畅饮,信可()矣;聚后思索,面对生死,岂不()哉;联系古今,思接千载,亦可()夫。
2、处理疑难字词。
①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会()稽悟()言形骸()世殊()②、判断下列红色字含义的正误。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9兰亭集序(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
19 兰亭集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1.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体会行文的巧妙。
2.学习作者正视现实,直抒胸臆,用语朴实清新的文风。
3.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德育目标正确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生发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
●教学方法1.以诵读教学法为主,辅之以点拨法。
本文为一篇自读文,但由于内容较深,仍需教师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力求当堂背诵。
2.点评教学法。
不对全篇鉴赏,在诵读中力求抓住几个鉴赏点,分析作者行文的妙处,在服务于诵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及文体简介。
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板书文题)设计(二)“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名师教案1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梳理文中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特殊句式,晓畅文意。
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诗人“乐”“痛”“悲”的不同缘由过程与方法:1.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探讨归纳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2. 以读悟文,以诵读教学法为主并辅之以点拨、讨论,引导学生在读中品情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所学,挖掘“乐极生悲”背后所隐藏的“忧患”意识2、结合“乐极生悲”的抒情特点,探究王羲之“向死而生”的积极人生观教学重点: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归纳作者在文本中“乐”“痛”“悲”的不同缘由。
2、让学生从课文、导学案背景资料出发,探究王羲之“向死而生”的积极人生观教学难点:1、联系所学,挖掘“乐极生悲”背后所隐藏的“忧患”意识2、从中国文人的“忧患”传统出发,探究王羲之“向死而生”的积极人生观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千年前,王羲之邀友人兰亭雅集,留下千古名篇;千年后,我们相聚一堂,共赏名篇千古。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王羲之在《兰亭集序》的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是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古人早已相邀,我们又何不走近兰亭,共“感”美文呢?二、教学目标1、疏理词句,晓畅文意2、以读悟文,体悟情感3、以情为导,探究人生三、检查预习镜像展示学生导学案的完成与修正情况,挑选典型错题进行点拨。
典型错题: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
(1)“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例如“马之千里者”;(2)“仰观”的宾语是“宇宙”而不是“大”,“俯察”的宾语是“品类”而不是“盛”。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是数词的意动用法,翻译为“把死和生当做一样的”,“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翻译为“把长寿与短命当做等同的”。
所以整句的翻译为“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做一样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3、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翻译为“……的原因”,全句翻译“他们抒发感慨的原因是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19.兰亭集序[修改版]
第一篇: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19.兰亭集序19 兰亭集序●课文鉴赏说明一、借题发挥,立意高远本文是一篇书序。
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消说,但也非出奇。
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作者的借题发挥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
情缘事发,所以先叙事。
叙事分两层: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
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可算是入题。
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
先用景物做烘托,“天朗气清”,则所见者真;“惠风和畅”,则观景之情致浓。
由此说到“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自然顺理成章。
这一层仍是切着兰亭之会写的,却为本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其中“仰”“俯”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又预示了下文将有所发挥。
第2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但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上文已见,只是这里用了它们的合义,表示过得很快。
这就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静者“晤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
作这样的区分,其实只是一种烘托的手段,作者的本意是要说那相同的一面,即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
《兰亭集序》教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
”那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
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
此后传世的“兰亭”是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
中国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中国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
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
在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王羲之的文章,一同走进王羲之诗意的境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
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
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5.19兰亭集序(名师导课)精品教案人教版第二册一、课文补注1.“兰亭”小考课文对“兰亭”的注释为:兰亭,兰渚之亭,在现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
然而到过绍兴的人就会发现这里地处平原地带,虽然“茂林修竹”随历史变迁而废,但“崇山峻岭”是根本没有的,也就是说这“兰亭”绝非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那么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到底在何处呢?据《水经·浙江水注》记载:“(鉴)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里上,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之。
”说明兰亭在天柱山附近的鉴湖湖口。
晋以后“兰亭”又有几次搬迁,顾野王《舆地志》中有:“山阴郭西有兰渚,渚有兰亭,王羲之所谓曲水之胜境,制序于此。
”兰渚是鉴湖中的一个小岛,则说明“兰亭”在晋以后又迁到湖中了。
绍兴市西南20余里的“兰亭”又是怎么来的呢?北宋华镇《兰亭记》说:“山阴天章寺即逸少(王羲之字)修禊之地,有鹅池,墨池,引溪流相注”,这是北宋以后以天章寺为兰亭胜地的最早记录。
据嘉庆《山阴县志》所记,有御书《兰亭集序》,勒石于天章寺侧,上覆以亭。
康熙帝亲书“兰亭”二字,此即为现在所见兰亭。
古今之兰亭不同地点的原因是与王羲之的书艺分不开的,爱屋及乌,凡是与“兰亭”、诗序相关的地名也就随之光大了。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x.11 作者:张广银)2.魏晋人的自然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自然是人的心灵的外化,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人的精神品格。
东晋士人对于自然的观赏是明显带有哲学意识的,他们自觉地脱身于名利场外,发现、理解和尊重自然美,从中汲取了生命的能量和活力。
《兰亭集》中收录了王羲之《兰亭诗》二首,其一云:“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景物并非客观的、写实的景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对照着读,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感知晋人对山水美的发现和他们的艺术心灵——那种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和表里澄澈的通明是颇能令人感动的。
3.文句解难《兰亭集序》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是一句经常拨动人们心弦因而引用率很高的话,那么,“悲”在何处呢?动人处又何在呢?悲在人类认识上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动人处则在于它揭示了这种局限性。
现实总会有一定缺憾,人们身处其境时往往意识不到这种缺憾,因而也就无法弥补和救正,只为后人留下很多惋惜。
我们现在看过去,对过去的是非得失都看得一清二楚,但看现在、看自己时却是扑朔迷离的,这写出了人类认识的尴尬,人类的任何主观努力都不能彻底摆脱这种认识局限,所以也就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永远抒发不尽的惋惜和惆怅。
不过,在一代一代的叹惋中,人类同时就一步步地前进了,因为它是在清楚认识历史、吸取历史智慧的基础上从事现实的历史创造的。
王羲之对人生局限性的认识是极富创意的,“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可以看作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二、课文析读解读人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论是文采还是书艺,都是传世极品。
尤其在立意方面,作者独出机杼,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宴游活动谈到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其哲理的思考,显得不同凡响。
东晋时期,由于士族统治阶层门阀森严而且生活奢侈无度,使得相当一部分有文化教养的士族文人遁入纵情山水、游山翰墨的隐逸之途。
他们注重精神自由,珍视人格完美,崇尚自然情趣,善于哲理思辩,真率任情,风流旷达。
但是,由于政治的险恶和社会的动荡,他们在流连山水、饮酒赋诗的同时,又感到“所之既倦,情随事迁”而不能不“临文嗟悼”,因而酣畅之余,内心无不苦闷,无不感伤。
文章开篇记叙了这次会稽兰亭的文人雅集,似乎突出了一个“乐”字,有良辰、美景,更有赏心、乐事。
作者的叙述平稳舒展,保持了从容潇洒的仪态。
在景色描绘方面,三月是花季,该是繁花似锦,而摄入笔底的只有山、水、林、竹,这表明了作者排斥浓妆艳抹,追求清新淡雅的美学情趣。
写宴饮,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之时,曲水流觞,“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沉浸于大自然之中,既有宽阔与开拓的襟怀,又有勃勃生机之体会,更是显示了文人之雅。
生命的意识渗透在深邃的宇宙精神之中,此乃“信可乐也”。
文章后半部分,感叹人生之短促,命运之无常,紧扣一个“悲”字。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但作者娓娓道来,却也顺理成章。
作者在享受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后,难免产生一种曲终人散的凄凉之感。
作者进而深切感悟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
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作者只能感叹“死生亦大矣”!而生死问题,特别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王羲之由眼前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情随事迁,自然乐极而生悲,进而想到生命短促,会短离长,盛会难再,怎不令人痛心;由兰亭一族到普天下之民,由生离到死别,伤感的广度大大扩展了。
不仅如此,作者更推进一层,由现在回顾过去,由现在推想未来,“死生亦大矣”,这种感伤,是对人生哲理的追索,伤感中蕴含着对生的执著,对永恒的生命价值和人生事业的企慕和追求,因而这种感慨不是消极,不是沉寂,其间自有积极的一面。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王羲之在文中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这是对庄子思想提出不同的看法,与虚无主义划清了界限。
世间毕竟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又是那么难遇易逝,短暂的生命就显得非常珍贵;死是生命的毁灭,长寿毕竟不同于夭折。
王羲之对老庄思想的批判,反映了中国“隐士”的另一种思想取向。
他作为作家和书法家,纵情于文学艺术,以形象思维为重,但他坦然承认生命的脆弱,而兰亭盛会却可以不因参加者的死去而湮没人间,那就是作序记胜,流传后世。
王羲之处于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敢于批判庄子的虚妄之言,并且将深沉的伤感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充分表现了他的胆识和理念,自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解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然洒脱的思想与深情超俗的情感无不让人怦然心动,继而掩卷长思。
是啊,读此文,也是在解读人生啊。
(参考《语文教学之友》xx.12 原文作者:朱威)“死生亦大矣”——解读《兰亭集序》本文内容比较艰深,理解起来会遇到不少困难,下面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一番分析。
文章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文章第一段共六句,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侧重于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事物有生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
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
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即“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结集的目的在于警醒后来的读者在读文的时候,不要感染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x.11 有改动,原作者:湘辉)三、类文荐读1.荐读元代王冕《墨梅》诗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示:这首诗初看以为是一首普通的咏物诗,实际它不同一般的咏物,它是题画而咏画中之物的诗。
墨梅,指水墨画的梅花,不着色。
第一句借用王羲之的典故。
传说会稽蕺山下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有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把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诗人用此典故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学苦练。
第二句直接写梅之形态,一个“淡”字神韵全出。
后两句一转,表面写梅,实则写人,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愿望。
作者以墨梅所具有的淡淡清香、所蕴含的疏朗洁静的气质来喻人的超脱世俗的高尚品质,形象而且贴切。
诗最后一句道出了诗人对美好人格的追求。
2.荐读北宋曾巩的小品文《墨池记》墨池记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而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耶?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耶?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耶?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耶?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选自《历代小品文大观》,上海三联书店1991.6)提示:曾巩作文,以文字简洁凝练、章法严谨、布局分明和文气温醇安和著称于世。
《墨池记》即其范例。
它以大约300字的小记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介绍临川墨池的地理位置;反复考证它作为王羲之遗迹的可信性;在叙述王羲之生平的同时,总结出他成就书法艺术的根本原因;又以后世无人达到他的书法成就为据,从反面论证力学的重要性;顺理成章地推出文章的主旨:人当力学以“深造道德”。
作为一篇记,还优游从容地交代了写作《墨池记》的因由和州学教授扬善、劝学、立德的良苦用心。
最后,由墨池的足以纪念,再次强调成就儒家道德的重大意义。
这繁达十余层的语意竟被包容于区区数百字之中,作者驾驭语言的卓绝才能不能不令人拍案称奇。
四、阅读方略文言文阅读之三:文言实词意义推断方法谈(二)5.联想已知迁移推断词义。
即可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展开联想来推断未知实词的词义。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联想学过的课文推断词义。
二是通过古今联想来推断词义。
(1)联想课文来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的阅读试题,选文在课外。
但往往考查的词语在课文中已经学过。
如果我们能够联想到在中学阶段课文中已学过同样或类似的词语,通过辨析迁移,往往能茅塞顿开,得到正确答题。
如xx年全国高考卷第18题的B项,题面把“得全首领以没”中的“全首领”解释为指“保持高位”这对不对呢?如果我们能够联想到课文《五人墓碑记》中,“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这一句,便可知“首领”是“头颅”的意思,“全”与“保”意思相近,“保其首领”是保全头颅,即不被杀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