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课件第三章

合集下载

原子物理3第三章详解

原子物理3第三章详解

为 mv) ,就有一定的波长λ和频率 的波与之相对应,这种与
实物粒子相对应的波叫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这些量之间
的关系与光波相类似为: 粒子性
P
Hale Waihona Puke h波动性E h
h
P
h
h
P
mv
… … 著名的德布罗意关系式。
——德布罗意波波长
(2)德布罗意波长的计算:
(a)若 v << c 则有
h m0v
3.1 波粒二象性及实验验证 1、经典物理中的波和粒子
•波和粒子是两种仅有的、又完全不同的能量传播方式。
•在经典物理中,无法同时用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去描述 同一现象。
•粒子可视为质点,具有完全的定域性,其位置、动量 可精确测定。 •波具有空间扩展性,其特征量为波长和频率,也可精确测定。
2.光的波粒二象性
里德伯给出的经验公式:
RhcZ *2 En n2
En
Rhc
n
2
Rhc n*2
Z *
T
Z 2R n2
R
(
n Z
)2
R n2
Z* 是价电子感受到的原子实的有效电荷,对于氢原子Z*=1, 对于碱金属原子,由于原子实极化和轨道贯穿效应的存在, 使得Z*>1.
因为Z*>1,所以n*<n。令n*=n-△
路易.德布罗意认为,如同过去对光的认识比较片面一 样,对实物粒子的认识或许也是片面的,二象性并不只是光 才具有的,实物粒子也具有二象性。
德布罗意说道:“整个世纪(十九世纪)以来,在辐 射理论(光学)中,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来,是过于忽视了 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粒子的理论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 错误呢?是不是我们把关于“粒子”的图象想的太多,而过 分地忽视了波的图象?”

第三章 第4节 原子核的结合能

第三章  第4节  原子核的结合能

1.[多选]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 Δm,相应的
能量 ΔE=Δmc2=2.2 MeV 是氘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用能量小于 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
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B.用能量等于 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
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
ΔE=Δmc2 进行计算,能量单位是 J;若质量单位是 u,则
利用 ΔE=Δm×931.5 MeV 进行计算,故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结合能的计算 [例 1] 如果要把168O 分成 8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要给它 多少能量?要把它分成 4 个42He,要给它多少能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已知186O 的核子平均结合能是 7.98 MeV,42He 的核子平均结合能是 7.07 MeV。
对结合能与比结合能的理解
1.结合能 要把原子核分开成核子时吸收的能量或核子结合成原子 核时放出的能量。 2.比结合能 等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原子核中核子个数的比值,它反映 了原子核的稳定程度。
3.比结合能曲线 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变化图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轻核和 重核的比结合能都比中等质量的原子核要小。
2.原子质量单位为 u,1u 相当于 931.5 MeV 的能量,真空中光速
为 c。当质量分别为 m1(kg)和 m2(kg)的原子核结合为质量为
M(kg)的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是
()
A.(M-m1-m2)·c2 J B.(m1+m2-M)×931.5 J C.(m1+m2-M)·c2 J D.(m1+m2-M)×931.5 eV 解析:选 C 在计算核能时,如果质量的单位是 kg,则用

人教版选修3第三章第二节原子晶体(共21张PPT)

人教版选修3第三章第二节原子晶体(共21张PPT)
—3—
归纳总结
二、原子晶体
1、定义: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 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2、结构特点 (1)构成微粒: 原子 (2)微粒之间的作用: 共价键 (3)气化或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 共价键
—4—
归纳总结
注意:
(1)在原子晶体里,所有原子都以共价键 相互结合,整块晶体是一个三维的共价键网 状结构,是一个“巨分子”,又称共价晶体。 (2)原子晶体无单个分子,原子间以共价 键相连,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中 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目是有限的,原子不采 取密堆积方式; (3)原子晶体无分子式,只有化学式,化 学式为原子个数比。
选修三第三章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课题3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2课时 原子晶体
—1—
学习目 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晶体的概念及其结构,掌握原子 晶体的物理性质。(重点)
2.学会运用模型法和类比法区分不同的晶体 类型。 学习重点与难点:
原子晶体的结构及性质
—2—
自学提 示
自学内容:P65-67页内容 自学方法: 阅读自学内容,了解原子晶体结构特点及性质。 思考: (1)构成原子晶体的微粒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 原子晶体结构有哪些特点吗? (2)哪些物质属于原子晶体,你能总结它们的类 别吗?
—21—
—17—
6、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比较
—18—
7.区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方法 (1)依据构成晶体的粒子和粒子间的作用力判断:构成 原子晶体的粒子是原子,原子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构
成分子晶体的粒子是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有的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还存在氢键。
(2)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原子晶体熔点高,常在 015·江苏启东中学高二检测氮化碳部分结构如下图,其中 β-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下列 有关氮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第3单元课课题2_原子的结构(共53张)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第3单元课课题2_原子的结构(共53张)精品课件


8
8
16

11
12
23

17
18
35

26
30
56
找规律:阅读上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数值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但比电子大很多, 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 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 (1.66×10-27Kg)相比较得出,质子和中子 的相对质量均约等于1。
查表填写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0
1

6
6
12
(最外层)
+8 2 6
4.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书写正确的是( C )
+3 3 A
6 2 4 +10 2 8 +14 2 7 5
B
C
D
5、画出下表中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种类 质子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原子种类

2

1


10

8


18

17

质子数
3 12 13
【思考与交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哪些原子的结构是 相对稳定的?
(1)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正负。
注意
① 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② 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
③ 电荷数=原子得失的电子数目。
(2)意义:例:O2- ① 表示一个氧离子
② 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物理3

原子物理3

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 揭开了近代物理的序幕
1895年的X射线 1896年放射性元素 1897年的电子的发现
早期量子论 量子力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
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康普顿效应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德布罗意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 薛定谔方程 波恩的物质波统计解释 海森伯的测不准关系
狄拉克把量子力学与狭义 相对论相结合
四、德布罗意波和量子态
v 质量为 m 的粒子以速度 匀速运动时,具有能
量 E 和动量 p ;从波动性方面来看,它具有波长
和频率 ,这些量之间的关系遵从下述公式:
E mc2 h
p mv h

具有静止质量 m0 的实物粒子以速度 v 运动,
则和该粒子相联系的平面单色波的波长为:
的精密度的极限。还表明
px 0 x 位置不确定
x 0 px 动量不确定
pyqy 2
pzqz 2
pxqx 2
这就是著名的海森伯测不准关系式
二、测不准关系式的理解 1、 用经典物理学量——动量、坐标来描写微 观粒子行为时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 2、 可以用来判别对于实物粒子其行为究竟应 该用经典力学来描写还是用量子力学来描写。
电子的动量是不确定的,应该用量子力学来处理。
例3 电视显象管中电子的加速度电压为10kV,电子 枪的枪口的直径为0.01cm。试求电子射出电子枪后 的横向速度的不确定量。
解: 电子横向位置的不确定量 x 0.01cm
vx 2mx 0.58m s
v 2eU 6 107 m/s m
pdp m
E vp
Et vpt pq
2
mv

原子物理学课件第1-3章

原子物理学课件第1-3章

1 2 1 2Ze 2 Mv Mv 2 2 4 0 rm
有心力场中,角动量守恒
2
Mvb Mvrm
2Ze2 1 14 rm (1 ) ~ 10 m 2 4 0 Mv sin 2
5.对a粒子散射实验的说明
(1)散射截面的问题
(2)大角散射和小角散射的问题 (3)核外电子的问题
的粒子所对应的一个原子的有效截面dσ。 一个粒子打在d 的可能性多大?
4 Mv
a
2 2 2

Ze 4 sin 4 0 2
d
1
Mv
2 2
sin
4

d
问题:
设:靶的面积为A,厚度 t 很小(前后不遮蔽) 单位体积内原子数为N。 靶子共有原子总数是 N A t N 对每个原子有一个---- dσ 总有效散射面积------- d N d N Atd
1896年,贝克勒耳发现放射性
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 1900年,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1911年,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3年,波尔氢原子理论
《原子物理》的研究内容: (1)原子.分子结构.性质. 运动规律及相互作用。 (2)以及由此如何决定物体宏观性质等问题. 重点:单(价)电子原子 双价电子原子
(1)单次散射 (2)靶核不动 (3)只有库仑力 (4)电子作用忽略

(2)卢瑟福公式 打在 b~b+db上
落在 d环内
散射截面:
db b
d

dR
R
d 2bdb b
d
2
b
r
2
1 1 dS 2 RdR 2 ctg d d 2 2 2 2 2 2 2 sin / 2 r r Mv

《原子物理学》PPT课件

《原子物理学》PPT课件
R
40 2Z 1.44fmMeV/0.1nm 3105 Z rad
E (MeV)
E
15
1-2-3 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4)
• 带正电物质散射(汤氏模型)(4)
–电子对α粒子的偏转的贡献(对头撞)(1)
动量、动能守恒
m v0 m v1 meve ,
1 2
m v02
1 2
m v12
1 2
meve2
2
28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3)
• 空心圆锥体的立体角 ~ d
ds 2 r sin rd ;
d
ds r2
2
sin d
2 b | db
A
|
a2d 16 Asin4
2
29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4)
• 薄箔内有许多环: 核 ~ 环;
• 薄箔体积: At; 薄箔环数: Atn • 粒子打在Atn环上,散射角 相同
• 一个粒子打在薄箔
上被散射到 ~ -d
的几率
dp(
)
16
a2d
4
Asin
nAt
2
30
1-3-2 卢瑟福公式的推导 (5)
• N个粒子打在薄箔上测量到 ~ -d 的粒子数
dN
N a2d 16 A sin 4
nAt
ntN
1
4 0
Z1Z2e2 4E
2
d
sin4
2
2
• 微分截面(卢瑟福公式)
–重复散射也不会产生大角度
• 重复散射为随机, 平均之后不会朝一个方向 特别不会稳定地朝某一方向散射
–汤姆逊原子模型与实验不符!
18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第2节放射性衰变课件教科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第2节放射性衰变课件教科版选修3

[典例1] 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 α、β、γ 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 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 γ 射线,③表示 α 射线 B.④表示 α 射线,⑤表示 γ 射线 C.⑤表示 β 射线,⑥表示 α 射线 D.②表示 β 射线,③表示 α 射线
[解析] α 射线实质为氦核,带正电,β 射线为电子流,带负电,γ 射线为高频电磁波, 根据电荷所受电场力特点可知:①为 β 射线,②为 γ 射线,③为 α 射线.α 射线是高 速氦核流,一个 α 粒子带两个正电荷,根据左手定则,α 射线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左, 故④是 α 射线;β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带负电荷,根据左手定则,β 射线受到的洛伦兹 力向右,故⑥是 β 射线;γ 射线是 γ 光子,是中性的,故在磁场中不受磁场的作用力, 轨迹不会发生偏转,故⑤是 γ 射线.故 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 B
பைடு நூலகம்
解析: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向右射出后,在匀强磁场中,α 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向 上,β 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向下,轨迹都是圆弧.本题选 A、D. 答案:AD
要点二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与衰变方程 [探究导入] 如图为 α 衰变、β 衰变示意图.
(1)当原子核发生 α 衰变时,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如何变化? (2)当发生 β 衰变时,新核的核电荷数相对原来的原子核变化了多少?新核在元素周期 表中的位置怎样变化? 答案:(1)α 衰变时,质子数减少 2,中子数减少 2. (2)β 衰变时,核电荷数增加 1.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后移动一位.
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1)中生成的粒子为42He,属于 α 衰变.(2) 中生成的粒子为-01e,属于 β 衰变.(3)中生成的粒子为-01e,属于 β 衰变.(4)中生成的 粒子为42He,属于 α 衰变. 答案:(1)42He α (2)-01e β (3)-01e β (4)42He α

2021原子核物理第三章PPT优秀资料

2021原子核物理第三章PPT优秀资料
• 根据液滴模型的结合能半经历公式可得
3.2 α衰变
• 理论结果如虚线所示, 它与实验结果的误差是 由于结合能公式的粗糙 而造成,但二者的结果 均反映出α衰变只能在重 核〔A>140〕中才能观 察到
称内转换〔IC〕,释放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释放电子的能量为
衰变常数、半衰期与平均寿命相互关联
2A1/3〕可得同一极次下电跃迁与磁跃迁概率之比为
• α衰变发生的条件为衰变能大于零,即要求衰变前母 由两个电量相等但符号相反的电荷组成的系统称为偶极子,它们之间产生的辐射称为偶极辐射,类似地,由两个偶极子组成的系统称
• 衰变常数、半衰期和平均寿命是放射性核素的特征量, 通常与外界条件无关
3.1 放射性衰变的根本规律
• 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为放射 性强度〔活度〕,它是决定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
• 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是居里Ci及贝克勒Bq • 1Ci=3.7X1010次衰变/秒,1Bq=1次衰变/秒 • 放射性强度与放射性物质总量之比定义为比放射性,
• 当母体半衰期小于子体半衰期时,当时间足够长后子 体将按自身规律衰减,不可能与母体出现任何平衡
3.1 放射性衰变的根本规律
•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是在 反响堆加速器依靠核反 响产生,产生同时又在 发生衰变,经过3个半衰 期后,数量的增加变得 很缓慢,必须综合经济 效益考虑
3.2 α衰变
经过一系列运算可得穿透概率P等于
该值越大,放射性物质纯度越高 • 通过测量放射性强度获得物质的衰变常数:作图法与
间接法
3.1 放射性衰变的根本规律
• 地壳中的重天然放射性核素形成三个放射系 • 钍系,从232Th开场一直衰变到稳定核素
208Pb,系中各放射性核素的质量数均为4的 整数倍,该系最长的母体半衰期为1.41X1010a • 铀系,从238U开场一直衰变到稳定核素 206Pb,系中各放射性核素的质量数满足 A=4n+2,该系最长的母体半衰期为 4.468X109a • 锕系,从235U开场一直衰变到稳定核素 207Pb,系中各放射性核素的质量数满足 A=4n+3,该系最长的母体半衰期为 7.038X108a

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02节原子的结构教学课件

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02节原子的结构教学课件
第二节 原子的结构
黑箱探究
❖ 情景箱里面的信息是无法直接获取的。研究黑 箱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有目的地向黑箱输入一 些信息,观测黑箱反馈回来的输出信息,进 而推断出黑箱内部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黑箱探究
❖ 粒子直接穿透“黑箱”,运动轨迹基本不 变。
建立新的猜想解释实验现象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 (2)请同学们谈谈上完这一节课后的一些思考:
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异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 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积极向上的人总是把苦难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地球无时不刻都在运动,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记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你把所有的都看透了,别人就看不透你了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学校里的考场上可以有59分,人生的考场上决不允许不及格。
可能的情况 真空或空气
棉花团 网状物质 其他可能
理由 哪种猜测更合理
黑箱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µ sz = − g s S z = −ms g s µ B 2 me
gs
朗德因子. —— 朗德因子.
按这一定义, 按这一定义, g l = 1
电子自旋磁矩: 二 、 电子自旋磁矩 :
仿轨道磁矩, 仿轨道磁矩 ,Biblioteka 再由实验测定常数gs:
e → µs = −gs S, 2me
µ sz = − g s
n = 1:
n = 2:
n = 3:
n ( 2 s +1) L j
12 S 1
2
2 2 S 1 , 2 2 P1 ,
2 2
2 2 P3
2
2
32 S 1 ,
2
3 2 P1 , 3 2 P3 ,
2
32 D3 ,
2
32 D5
2
§2
单电子原子磁矩: 单电子原子磁矩:
L
v
-e dφ d 面积 A r dφ r d
一 、电子轨道运动磁矩
i
φ
| µ |= iA

µL
, T —— 周期 有心力, 有心力, L 守恒
i=−
e T

A=

0
1 2 1 T 2 dϕ r dϕ = ( me r ) dt = L 2 2 me dt 2 me 0
T

e → ∴ µL = − L, 2me

L = l (l + 1)h
2 j +1个
三、电子状态和单电子原子状态
电子 (n, l, ml , ms) 或 (n,
1 2 2 2 2 0 0 1 1 1 0 0 1 0 -1
l,
1 2 2 2
j,
0 0 1 1
mj)
1/2 1/2 1/2 3/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3/2
µ J = µ L cos( L⋅ J ) + µ s cos( S ⋅ J )
→ → → → e = {L cos( L⋅ J ) + 2S cos( S ⋅ J ) 2 me
→ →
→ →
L2 + J 2 − S 2 Q S = L + J − 2 LJ cos(L⋅ J ) , 则 cos( L⋅ J ) = , 2 LJ
L = 1(1 + 1)h = 2h; S =
J1 = 1 1 3 ( + 1)h = h; 2 2 2
作图: 作图:
1 3 1 l = 1, s = , ⇒ j = , , 2 2 2
L = 1(1 + 1)h = 2h; S =
J1 = 1 1 3 ( + 1)h = h; 2 2 2
1 1 3 ( + 1)h = h 2 2 2
± 1/2
即固定主壳层)共有态数: 对固定 n(即固定主壳层)共有态数:
2(2l + 1) = 2n 2 ∑
l =0 n −1
原子状态: 原子状态:
n ( 2 s +1) L j
即固定主壳层)共有态数: 对固定 n(即固定主壳层)共有态数:
2(2l + 1) = 2n 2 ∑
l =0 n −1
原子状态: 原子状态:
2 2 2 → →
→ →
µ J = µ L cos( L⋅ J ) + µ s cos( S ⋅ J )
→ → → → e = {L cos( L⋅ J ) + 2S cos( S ⋅ J ) 2 me
→ →
→ →
L2 + J 2 − S 2 Q S = L + J − 2 LJ cos(L⋅ J ) , 则 cos( L⋅ J ) = , 2 LJ
µJ
z
gJ
µJ
z
= −g J
e Jz 2 me
= −m J g J µ B
四、外磁场对原子的作用

i) 在均匀磁场 B 中,
µ
力矩: 力矩: τ =

µ× B


B
θ
势能: 势能:
U = ∫ τdθ = ∫ µB sin θdθ = −µB cosθ = − µ⋅ B
90 90
θ
θ
→ →
势能: 势能: U = ∫ τdθ = ∫ µB sin θdθ = − µB cosθ = − µ ⋅ B

µ s = − s ( s + 1) g s µ B
e S z = −ms g s µ B 2me
按这一定义, 按这一定义 , g l = 1
gs
实验测得: 实验测得 :
朗德因子. —— 朗德因子 .
g s = 2.0023193043 86 ± 0.000, 000, 000, 008 ≈ 2
∴ µ s = − 3µ B ( 方向与自旋方向相反 ) 方向与自旋方向相反)
乌仑贝克与古兹米特) 一、电子自旋假设 (1925 年,乌仑贝克与古兹米特) 目前, 目前,在 r < 10
−17
cm 处尚未发现电子有内部结构。 处尚未发现电子有内部结构。
§1
电子自旋和总角动量
乌仑贝克与古兹米特) 一、电子自旋假设 (1925 年,乌仑贝克与古兹米特) 目前, 目前,在 r < 10
-3/2

3/2
1/2
-1/2
-3/2 -5/2

3 1 j = =l− ; ∴① 2 2
5 1 j= =l+ ② 2 2
作图: 作图:
l = 1, s =
1 3 1 , ⇒ j= , , 2 2 2
1 1 3 ( + 1)h = h 2 2 2
J2 = 3 3 15 ( + 1)h = h 2 2 2
= {1 +
j ( j + 1) − l (l + 1) + s ( s + 1) e e } J ≡ gJ J 2 j ( j + 1) 2 me 2 me
gJ
µ J = µ L cos( L⋅ J ) + µ s cos( S ⋅ J )
e = {L cos( L⋅ J ) + 2 S cos( S ⋅ J ) 2me
J 2 − L2 + S 2 e {1 + } J 2me 2J 2
= {1 +

j ( j + 1) − l (l + 1) + s ( s + 1) e e } J ≡ gJ J 2 j ( j + 1) 2me 2me
e → ∴ µ J = −g J J 2m e ,
µ J = − j ( j + 1) g J µ B
→ → → →
→ →
→ →
L2 + J 2 − S 2 Q S 2 = L2 + J 2 − 2 LJ cos(L⋅ J ) , 则 cos( L⋅ J ) = , 2 LJ
→ →
→ →
同理
S 2 + J 2 − L2 cos( S ⋅ J ) = 2 SJ
→ →
J 2 + L2 − S 2 J 2 − L2 + S 2 e ∴ µJ = + J = 2me J2 2J 2
3 3 1 ( + 1)h = 15h 长度 = 2 2 2
3 长度 = 2 h
1/2 3/2 1/2
-1/2
-1/2 -3/2
J z = m j h;
m j = j, ( j − 1), ( j − 2),LL, −( j − 2), −( j − 1), − j 1444444442444444443
µ sz = m µ B
三、单电子原子总磁矩 —— 矢量量子化合成
J
Q g l = 1, g s = 2
∴ µ 和 µ J 不重合

S L

µL µs
µ
由于进动, µ 的平均值为 由于进动,
→ →


µJ

µJ

——— 即实验测值
→ →
µ J = µ L cos( L⋅ J ) + µ s cos( S ⋅ J )
1 2
二、电子总角动量 J


J = L+ S


←—— 矢量量子化合成
合成规律(或原则) : 合成规律(或原则)
L = l (l + 1)h
l = 0, 1, 2, LL , ( n − 1)
S = s( s + 1)h
J=
j ( j + 1)h
j=?
s=
1 2
Lz = ml h,
ml = 0, 44±244,4 l 2 ± 1 ±1, 4 , LL 3
eh ∴ µ L = − l (l + 1) = − l (l + 1) µ B 2m e
e → ∴ µL = − L, 2me
∴ µ L = − l (l + 1)

L = l (l + 1)h
eh = − l (l + 1) µ B 2m e
← L z = ml h
µ Lz = −
e e Lz = − ⋅ ml h 2 me 2me
dJ = J sin θdϕ
dϕ 1 dJ µ J B sin θ µ J B ωL = = = = = dt J sin θ dt J sin θ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