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近代中国经济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第14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高考一轮复习第14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二、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和新文化运动
1.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工业的发展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 “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表现 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护国战争
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掀起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背景
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 概况 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
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结果 袁世凯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拥护“德先生(民主)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 旧政治
拥护“赛先生”(科学)
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胡适发表
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 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倡导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
(4)影响: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难点突破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及启示
(2020·山东高考)下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 )
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俄国 答案 A
(2)社会生活
背景 表现
影响
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 新
①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 缠足的法律。 ②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 的称呼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 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 尚

近现代经济史

近现代经济史
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1956—58农业高级合作社—(1958—78人民公社) 中国现代(三)1978——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所有制体制改革: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中心环节:
2、三个阶段:
增强企业活力
(1)试点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综合配套改革、厂长负责制 (2)全面展开:1984年。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 所有制体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21世纪 初)
思考:1985—1989、1992—1997年代、21世纪初 我国经济出现三个发展高潮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开放三大步是什么?
新中国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前30年:(情况、原因是什么?)
第一产业:农业占主要地位
第二产业: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发展较快 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较慢(绝大部分是国营和集体) 改革开放后30年: (情况、原因、影响) 1、农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农业迅速发展、粮棉世界第一)
(5)西欧开始崛起。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了,对世界
的认识开始改变。
“价格革命”的影响:
1、物价飞涨。对封建贵族、贫民、早期资本家产生重大影响。 2、理顺了一个价格。即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价格体 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削弱了两个国家。先是壮大了西、葡两国,后因它把财富 购买奢侈品大肆挥霍而削弱。它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政、 经、文) 4、壮大了三个国家的实力:
社会结构的变化:即出现新阶级新阶层(原因和影响)
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经济知识点大全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经济知识点大全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经济知识点大全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

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管理形式中国古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4.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过程:①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

②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③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

④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3)特征:①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

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②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魏晋隋唐时期的部曲(家仆)、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移的自由,到宋代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③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

④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

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

(4)影响:①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

三、赋役制度--由人丁到财产的标准转变1.概念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

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

役,亦称徭役,即在位统治者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第14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doc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第14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doc

第14讲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表现: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1)外国商品倾销,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3.影响(1)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买办。

二、洋务运动1.发起: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内部发起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活动(1)军用工业①1861年,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②1865年,李鸿章创办当时国内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2)民用工业: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我国首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3.评价(1)洋务企业存在种种问题,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对我国早期的现代化起到推动作用。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1.产生(1)原因:19世纪70年代前后,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

(2)表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原因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③中国人民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3)表现:涌现出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

(4)艰难生存①原因:列强的压制和清政府的勒索。

②结果: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迁(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②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

(2)表现①服饰: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西服进入中国。

②饮食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科。
5/26/2014
• 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过去做出的 选择决定其现在可能的选择.要理解 经济实绩随时间变化而显现出来的差 异,就需要了解经济的演变
• ____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序
5/26/2014
经济史的主题
第一,经济增长 即人类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实质提高的历史 第二,制度变迁 即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与经济制度演变的历史 第三,社会进步 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两方面的历史
5/26/2014
5/26/2014


王亚南:1928年王亚南赴日本留学阅读了大量马克思著作 及欧洲古典经济学,“1933年因参与“福建事变”被通缉 而亡命欧洲。1935年他回到上海,和郭大力翻译《资本 论》。抗战期间,王亚南曾在周恩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委 政治部工作过一段时间。直至解放前,他先后被聘为中山 大学经济学教授、福建研究院经济研究所长、厦门大学教 授,从事教学与著述。 从1950年起,王亚南担任厦门大学校长直到去世。1969年, 他因癌症于上海去世,终年六十九岁,身后留下四十一部 著作(译作)和三百四十多篇学术论文。 厦门大学召开纪念王亚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时,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概括王亚南的两大成就:“一是 翻译《资本论》和以此为武器研究中国;二是为厦门大学 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亚南把《资本论》的观点,马克思的立场方法,作为自 己研究中国经济社会的武器。如他经济理论体系代表作之 一的《中国经济原论》(解放后再版改名为《中国半封建半 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运用《资本论》的体系范畴,从 商品经济入手,揭示了旧中国商品形态的经济属性。该书 出版后被学术界誉为“一部中国式的《资本论》”,被译 成多国文字。
5/26/2014

2013年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七第14讲

2013年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七第14讲

特征或认识 国家独立是民 族经济振兴的 基本前提,善 于抓住和创造 有利的国际环 境是振兴民族 经济的重要策 略
近 代 工 业 产 生
民 族 企 业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整合二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作用
1.从经济上看,它的产生冲击、瓦解 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 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目的: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 利益。 (2)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
(3)表现
①济南惨案后,反日会通过了拒绝买 日货 卖________、拒绝使用日钞、拒绝搭
乘日轮的决议。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 折发展
1.民国初年的短暂春天 (1)原因
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
障碍。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作 用。
④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
(2)表现 ①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 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五四运动)提供了基础。 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通称,其实质是 在不同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先是 晚清洋务经济(初期),后是南京国民 政府时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 本。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历史必备—近代中国经济大事件分阶段整理

高考历史必备—近代中国经济大事件分阶段整理
政治
洋务运动的推动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法令,促进法展
政局相对稳定
南京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战争破坏,政局动荡
文化
实业救国和爱国主义思潮的推动
工厂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大生纱厂
保兴面粉厂启新洋灰Fra bibliotek司保晋矿务公司
19世纪60、70年代—1894
兴起
1894—1912
初步发展
1912—1918
短暂春天
1927—1937
黄金时期
1937—1949
萧条
经济
列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列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在华投资设厂;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币制改革”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繁重的捐税负担;帝国主义倾销商品(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 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  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知识精讲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一)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A. 清政府统治后期的社会经济1. 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经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经济:总理衙门设立后,中国海关管理权由英国赫德等操纵了近半个世纪。

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便利了他们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外贸易,外国商品进口增长3倍,中国原料出口也相应增加。

这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同时,在这一时期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以“自强”“求富”的旗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 在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4.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社会经济: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也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B.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一是由中国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本来就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后,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争战,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环。

从1914年到1918年,农户减少了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了2600多万亩,荒地增加了4900多万亩。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4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4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3)大众传媒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出现。
突破核心考点
考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时空观念 近代中国几种主要的经济形式
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史料实证 1.论从史出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史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 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 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结论 史料以分号分层,从两方面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是中国自然 经济解体的动力。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发现问题 材料反映出19世纪中期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 强的原料产地。 命题角度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 融入世界的评价和认识。
2.新式纺织厂冲击下的手工织布业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 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 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 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 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 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 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发现问题 手工织布的“顽强生命力”反映出自然经济在解体过程中的“顽 固”和在当时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命题角度 近代工业化对农村生产的影响;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影响。

论述中国近代经济增长的四个阶段及其原因

论述中国近代经济增长的四个阶段及其原因

论述中国近代经济增长的四个阶段及其原因摘要:我们大致上可以把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850-1887为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1887-1914为近代中国经济初步发展阶段;1914-1936为近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1936-1949为近代中国经济的战时经济阶段。

关键词:中国近代经济增长、过渡期、初步发展、快速发展、战时经济1.中国近代经济增长的四个阶段及其各自的原因:1.1中国近代经济增长第一阶段:(1850-1887年为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1850-1887年之间,存在明显的由传统阶段或者早期的政治周期向经济周期过渡的特征。

该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一是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因仍然是被动的政治性因素主导下,推动社会经济缓慢增长的。

二是西方列强的入侵逐渐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传统经济的核心——耕织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经济逐渐纳入到世界市场的范围之内。

三是西方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商品流通、金融市场,传统产品的价格决定权。

从鸦片战争爆发至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半殖民地特征。

具体原因表现:(1)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呈现下降趋势。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为-0.64%,而人均国民收入为-0.38%。

从当时的经济体制来看,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体。

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用来交换,而是用来满足自身发展。

其目的性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规模小、风险低、小户型单个作业的经营模式。

1852 年,一个英国人就说:“农家一切人手,老老少少,全都动手清棉、纺纱、织布,他们就用这种自家织成的材料,一种厚重耐穿的布匹,自己做衣服穿……”从这段简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社会主体的生产场景。

一家一户的模式在中国非常流行,我们看不见社会的刺激因素。

即使有,这种刺激也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它只是促进农民把他们的剩余产品拿到附近的城市里出卖,这样的交易只是被动地维持着整个社会的基本运行,并没有表现出像西方那样的社会刺激能力。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和现代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和现代化
①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 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 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 纠正冤假错案等 ②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 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 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 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④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3.中国近代化的内容
经济近代化:(创新P42) 实质从传统的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 表现①洋务运动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创新P41 政治民主化: 实质从君主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转化; 表现: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②资产阶级革命派 领导的辛亥革命③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④新中国成 立后,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 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等民主制度 思想文化近代化: 从封建的思想文化向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转化。这一过程,实 际上就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史的认识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抑和排 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 通。 民族经济的发展要以政治独立为前提。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体现了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和哲学道理。 现今大力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 展的客观要求。 加入WTO后,中国民族工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只有 在竞争中才能发展壮大。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一、简答题1.简述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与主要特点。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40--1894年:从整个国民经济看,虽然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但是由于外国侵略势力的掠夺,以与长期大规模战的破坏等外因素,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极其困难,国生产总值为负增长。

第二阶段为1895--1937年7月:中国国生产总值和人均国生产总值大致是缓慢上升趋势,虽然年均增长率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相比仍然很低,但是毕竟是正值,经济在增长。

第三阶段为1937年7月--1949年:战争使中国出现了三种不同经济制度的互相较量的局面----日占区的殖民地型经济、国统区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加农村封建主义经济、抗日根据地的新主义经济。

这三种经济制度一方面都受战争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由于各自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各自的前途。

总体来讲也是在增长。

1.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明代万历时居正改革后明朝所实行的一项赋役制度。

15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开始把江南田赋折征银两。

后来有的地区将田赋和徭役与杂税合并折银征收,在各地也逐渐施行,叫做一条鞭法。

把原来按照户、丁派役的方法改为按照丁、粮派役,并与夏秋两税与其他杂税合编一条,无论税粮、差役合并且一律改为征银,差役由政府用银雇人充当代替民间自理。

一条鞭法是一种赋役制度历史上与地域上的发展。

款目简单,税额确定,征输利便,负担公平。

是我国古代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2.闭关制度闭关制度是明清尤其是清统治者采取一种限制、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一种制度!清统治者害怕东南沿海汉人武装和外国人以与抗清组织联系助长反清情绪;西方海盗商人入侵东南沿海,威胁其安定统治;同时思想观念旧,自认天朝上国。

因此,通过限制通商口岸、设立行商制度、限制进出口商品种类和数量、限制外商的居住和行动等等闭关措施以维护自身统治。

在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的时代,这种措施违背历史潮流,种种不合理的规定限制、妨碍了正常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对外贸易,压制了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年至1948年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和割裂的时期。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门户,并接受西方列强的控制和剥削。

中国传统经济体系遭到了破坏,国内市场被外国商品所占据。

中国在这一时期主要依赖农业为经济支柱,工业产值贡献较少。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此期间,国家建立了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工业化。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的主体,私有经济几乎被消灭。

同时,农业也通过农村集体化改革得到了发展,粮食产量明显增长。

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并且经济发展不均衡。

第三阶段:1978年至20世纪末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经济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

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资并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特别是经济改革的地区(如广东、浙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私营经济逐渐崛起,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同时,农村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有所增长。

第四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扩大内需、促进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和商品贸易大国。

然而,中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平等等,需要进一步解决。

总的来说,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封闭自给到市场开放、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中国经济从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继续进行改革和创新。

专题7 第14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专题7 第14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专题7 第14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专题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空坐标专题概览]第14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120页)考点1|“欧风美雨”下的求富求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原因(1)内因①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外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表现(1)农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发展,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2)手工业: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破坏;城市手工业遭沉重打击。

(3)商业: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图解历史]自然经济的解体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注意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

由第一时间段“882 495镑”到第二时间段“2 090 406镑”,说明英国输华商品呈增长趋势。

但从第二时间段到第三时间段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其在华销售受阻。

(2)史料二中“1840年后”“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说明上海开埠后,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对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说明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原因。

[提示]前期增长是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结果;后期下降与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本能抵制有关。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阐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曲折发展的历程,以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线索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外商企业的出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必备知识§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9世纪中期)1.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

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表现: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3.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第14讲 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4讲 1840—1894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2时30分31秒下午2时30分14:30:3121.9.1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考点1
栏目索引
(4)影响 a.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国家。 b.经济:中国被迫卷入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 权等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 (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鸦片 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 的发展。
考点1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时间 1858年
1860年
内容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 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b.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 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 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a.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b.增开⑥ 天津 为商埠 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 国 d.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 0万两白银
栏目索引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4:30:3114:30:3114:30Wednesday, September 01,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121.9.114:30:3114:30:31September 1, 2021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

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

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

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

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

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 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 作用。(6分) (2)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洋 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 输等方面的困难。 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 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 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 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 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目的
性质 政治
中体西用,维护清统治
内 容
经济
没有触及旧制度的改革,没有 新制度的建立 创办民用工业
军事
文化
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军
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①原因 没有经过手工工场阶段,没有 连续性,不是中国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 没有机器的发明,直接从西方 ②途径: 引进机器、设备和技术; 特 点 ③过程: 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 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④内容: 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⑤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官僚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 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政治不民主、 经济不发达的产物。19世纪后期清政府 洋务派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 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以后北洋政府 由外债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 官僚资本的一部分。
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 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是指国民 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 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 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 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 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 义工商企业。
解体的 主因 解体的 程度 解体的 速度 解体的 后果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经济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经济

时期 1927 — 1936 年
背景
南京国民政府开 展‚国民经济建 设运动‛ 的政 策
经济状况
影响
民族工业快速发 展;‚四大家族‛ 为抗日战争奠定了 为首的官僚资本 一定的物质基础。 迅速膨胀; 日伪政权在沦陷 区经济的破坏, 将占领区经济纳 入日本经济体系 中; ①抗战期间,民族工 业内迁,推动了内地 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 进程,改变了工业布 局; ②民族资产阶级积极 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和反对美蒋的人民 民主统一战线,参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创立 新中国;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 生活的演变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时间: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40--1949 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向以机 器大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近代工业的转变。 近代工业有别于手工作坊,它大规模地采用 动力和机器进行生产,使用雇佣工人,是属于资 本主义性质的工厂企业。 中国近代经济的任务主要是工业化。
解放战争
建国之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设立 外企 刺激 鸦 片 战 争
实业救 国思潮
甲 午 战 争 清政府 放宽限 制 自然经 济进一 步解体 清末新 政
一战列强 放松侵略 辛亥革命 民国政府 鼓舞 群众反帝 斗争
南京政府 名义上统 一全国 国民政府 措施推动
洋务 企业 诱导 自然 经济 开始 解体
兴起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外资企业 3、洋务派企业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特点:工业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通商口岸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 产业结构是以轻工业为主,轻重比例不协调; 从属地位,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

历史教案板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第14讲两次鸦片战争

历史教案板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第14讲两次鸦片战争

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1)经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进一步深化,封建统治者赖以统治的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伴随着列强在华设厂和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政治: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下,清朝统治之下的各阶级开始了反抗和探索,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西方列强的势力。

(3)思想文化:晚清时期的文化开始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了解西方并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第14讲两次鸦片战争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考点定位 1.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2.林则徐、魏源等人为挽救危局向西方学习的努力及局限性。

主题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过程1.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地位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矛头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把矛头指向中国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社会政治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军事非常落后社会矛盾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图解历史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鸦片战争的概况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打开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列强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直接)时间1856—1860年双方清政府与英国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结果(1)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2)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英、法、美三国从中国获得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1)1858年《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英法获取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权益;鸦片贸易合法化)(2)中俄《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俄方提出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概念阐释片面最惠国待遇与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1.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自给自足 2.手工业 手工业、 2.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思考:晚清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晚清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破旧经济的解题
材料一:1845年清朝的一个奏折中 这样诉说厦门的情形: 材料一:1845年清朝的一个奏折中,这样诉说厦门的情形: 厘清概念: 经济结构: 厘清概念: 年清朝的一个奏折中,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 。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 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冲积于厦门。 除贩运洋货外, 冲积于厦门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冲积于厦门。 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卖。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卖。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民间之买洋布 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 洋布、 江浙之棉布不复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 畅销,商人多不贩运; 闽产之土布土棉, 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 不能出口。 不能出口。”这表明 ①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业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④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A.①③ B.①② D.③④ A.①③ B.①② C. ①②③ D.③④
◆影响: 影响: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诱导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诱导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2、民族企业的兴起: 民族企业的兴起: 厘清概念:何为民族工业? 厘清概念:何为民族工业?
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民族资本所办的企业。 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民族资本所办的企业。 民族资本所办的企业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一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 影响: 影响: 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考点二: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发展 考点二: 厘清概念:何为中国近代工业? 厘清概念:何为中国近代工业? 近代” 注:“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 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厘清概念:何为近代化? 厘清概念:何为近代化? 近代化: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经 济的工业化的开端是 洋务运动 。
1、洋务企业(官办)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洋务企业(官办)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世纪60年代——19世纪90 内外交困;西学东渐。 内外交困;西学东渐。 ◆背景: 背景: 目的: 自强、求富;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根本) ◆目的: 自强、求富;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根本) 主办: 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主办: 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企业: 企业: 类型 官办 军事 官办 民用 创办人 评价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近代工业起步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最大军用企业 最早机械开采 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最大民用企业 企业
◎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发展 民族企业:(1860年代 :(1860年代——1956年) 1956年 4、民族企业:(1860年代 1956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之后或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之后或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外国对华资本输出客观上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外国对华资本输出客观上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外国对华资本输出客观上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20世纪初兴起收回利权运动; 20世纪初兴起收回利权运动 20世纪初兴起收回利权运动; •爱国心驱使和利润刺激,促使民资投资工业 爱国心驱使和利润刺激, 爱国心驱使和利润刺激 如实业救国) (如实业救国) 企业数目多了,资本规模大了, 企业数目多了,资本规模大了,棉纺织业尤为迅速 表现: ◆表现: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四、巩固提高
1、(2008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 (2008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 广东单科 有学者认为 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 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 的是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 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20世纪初有人指出 商市展扩所及, 世纪初有人指出“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 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1853年的 顺德县志》 年的《 女布(指土布)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 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 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 工几停其半。 工几停其半。” 1850年 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 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2007上海)右图是售书广告,其中 2007上海)右图是售书广告, 上海 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思考:为什么这些书会成为畅销书? 思考:为什么这些书会成为畅销书?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为 了什么?是由谁领导的?创办了近代的哪些企业? 了什么?是由谁领导的?创办了近代的哪些企业?
立新经济的出现
变化一: 变化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变化二: 变化二: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变化三: 洋务企业) 变化三: 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兴起(洋务企业) 变化四: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 变化四: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
一、(变化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变化一) 变化一 1)列强在华倾销商品; 1)列强在华倾销商品; 列强在华倾销商品 2)列强在华掠夺原料; 2)列强在华掠夺原料; 列强在华掠夺原料 3)列强在华(投资办厂). 3)列强在华(投资办厂). 列强在华 ——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地;外商企业出现
二、(变动二)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变动二)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变动二 解体的原因
列 强 经 济 侵 略
① 倾销商品(以洋纱、 倾销商品(以洋纱、
洋布为主) 纺与织分离, 洋布为主) 纺与织分离, 耕与织分离。 耕与织分离。
农民、 农民、手工 业者纷纷破 产 (为本国:劳 为本国: 动力、 动力、市 场) 农业生产日 益商品化
影响? 影响?
思考:洋务企业与传统官营手工业有什么异同? 思考:洋务企业与传统官营手工业有什么异同? 企业与传统官营手工业有什么异同 都属于官办性质. 官办性质 同: 都属于官办性质. 异: 洋务企业采用机器生产,雇佣工人,部分实 洋务企业采用机器生产,雇佣工人, 机器生产 行成本核算, 行成本核算,而传统官营手工业没有这些特征 带有官僚资本主义色彩) (带有官僚资本主义色彩) 思考: 思考:民族资本企业和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有什么 异同呢? 异同呢? 都采用机器生产;都存在雇佣关系. 同: 都采用机器生产;都存在雇佣关系. 官办, 私营性质 异: 洋务属官办,后者属私营性质 洋务属官办 后者属私营
变化: 变化: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原因: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原因:•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商品、资本输出,掠夺原料) (商品、资本输出,掠夺原料) 表现: 自然经济占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表现: 自然经济占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自然经济(主导) 自然经济(主导)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资企业)19世纪四 世纪四、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资企业)19世纪四、五十年代 洋务经济(洋务企业) 洋务经济(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工业)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
第14讲 14讲
近代中国经济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考纲要求: 一、考纲要求: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必修二第10、11、12课 必修二第10、11、12课 10 二、对应教材: 对应教材: 补充内容: 补充内容:一战后和国共十年对 峙时期的民族工业概况
三、知识整合 ◎考点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考点一:
② 掠夺原料(以丝、 掠夺原料(以丝、
茶为大宗) 茶为大宗)服务于资本 主义市场。 主义市场。
小 农 经 济 逐 渐 解 体
一方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 供了条件(积极); );另一方面中国被迫卷 供了条件(积极);另一方面中国被迫卷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消极)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消极)
(为列强:市场、原 为列强:市场、 料)
2、(2008江苏单科,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 、(2008江苏单科, 2008江苏单科 张之洞说: 所需外洋之物,比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 所需外洋之物,比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 渐开风气。 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效仿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3、继昌隆缫丝厂与安庆内军械所的根本区别是 A、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关系 B、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C、是否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 D、民用工业还是军事工业
思考:材料体现出哪些经济成分?他们表现如何? 上述这则材料反映中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 上述这则材料反映中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材料体现出哪些经济成分?他们表现如何? 外国大量商品涌入,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外国大量商品涌入,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自然经济开始 开始解体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传统的自然经济走向衰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