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艺术教育论文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合集五篇)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32123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3.png)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少儿美术教育论文美术在古往今来人类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少儿美术教育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少儿美术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一课。
要抓好少儿美术教育,首先要尊重少儿的美术天性,重视并严肃对待少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自己;其次要注意科学引导少儿的美术天性。
如何用少儿教育的知识和学问并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少儿美术天性的发展呢?最重要的是激发少儿的美术兴趣。
【关键词】儿童成长美术教育兴趣培养圣贤孔夫子说:“绘事后素。
”美国教育法中说道: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美术教育,我们不能说明他已经受到了完整的教育。
由此可见,美术在古往今来人类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美术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用罗丹的话说是“思想”。
美术的真谛是艺术地展示内心世界。
美术的作用是培养我们的美好心灵,创造想象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娃娃抓起是根基。
少儿美术教育――儿童成长的,必修课。
一、尊重少儿的美术天性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因此,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大家别以为美术高不可及,其实它是少儿的天性。
每个少儿都有自己的美术潜能。
做父母的几乎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宝宝会用手以后明显的动作就是涂鸦,在纸上涂、墙上涂,甚至涂到床上、被上、沙发上,说白了就是绘画天性。
稍大一点,宝宝就要玩橡皮泥,就要用橡皮泥捏小狗、小猫、小兔子,要模仿大人做饭炒菜等。
说白了这就是雕塑天性。
再长大一点,宝宝就会喜欢摆积木,摆到高兴的时候他会问你“我摆的漂亮不漂亮”、“我摆的像不像花园”,这就是工艺天性、建筑天性。
少儿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有他们的童话世界,他们有他们表达童话世界的方式,施教者不可以把自己的审美标准强加给少儿。
举一个例子,我是从事少儿绘画教育的,有一次我让孩子们每人画一个鸡蛋,其中有一个孩子给鸡蛋画上了眼睛、鼻子和嘴巴。
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幼儿艺术教育毕业论文15篇
![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幼儿艺术教育毕业论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a9f82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b.png)
学前教育课题研究论文幼儿艺术教育毕业论文15篇【摘要】幼儿舞蹈的课程就成为不可理解的以训练为主的机械式教学。
跨课程教学的形式就将舞蹈教育与社会、语言、艺术课程巧妙的链接在一起,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艺术学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融合了每种课程的优点,将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毕业论文幼儿艺术教育毕业论文:幼儿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一、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融合方式1.物质层面的融合。
科学和艺术物质层面的关系是指科学方法对艺术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许多教师理解的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主要停留在表象上,需要提倡科学和艺术的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2.心理层面的融合。
在艺术活动中,想象、情感等诸多要素要彼此渗透,情感通过理性的对话能够成为美的艺术,只有当艺术具体化为情理交融的艺术形象的时候才有美的艺术产生。
在幼儿教育中,孩子特别富有想象力,有的教师则认为想象需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不应该违背原则,于是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纠正,这样就封杀了他们的创造力。
遇到这种问题,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激发、引领与指导孩子理性与情感的参与。
3.科学和艺术本质层面的融合。
科学和艺术追求的目标就是人们所说的真、善、美,科学和艺术本质层面的关系富有变化和韵律美的和谐美。
周期美是一种自然与生命的节奏,科学和艺术的汇合,实现了深层次的积极互动,科学活动有助于引导幼儿关注、观察与体验各种物体不同形状的意味,帮助幼儿深入体验其中蕴含的节奏、和谐等,提升幼儿勇于怀疑的品质。
二、幼儿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融合的途径1.从个体角度逐渐渗透。
首先是在艺术的科学启蒙教育,对3—4岁的儿童需要培养他们的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引导幼儿认识从表象向真理过度的过程,教育的重点不注重结果,关键在于过程。
其次是对6岁阶段的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需要开始注重结果和获得结果的意识培养,将艺术的科学教育和科学的艺术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8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af05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1.png)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8篇1.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意教育该论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介绍了一些创意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案例。
2.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视觉艺术素养培养该论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包括观察力、形象思维、美学鉴赏等方面的培养。
论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水平。
3.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制作技能培养该论文讨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通过设计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论文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
4.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史教育该论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史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论文介绍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引入艺术史教育的方法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
5.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过程指导该论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过程,包括素描、绘画、雕塑等方面的指导。
论文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技巧。
6.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该论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论文介绍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方法和案例,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该论文讨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将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美术表现能力。
论文介绍了一些融入科学元素的美术教学方法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培养美术创作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该论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提升美术水平。
论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进步。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67c0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1.png)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1. 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欣赏美术。
2. 美术教学与学科融合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我们提出了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如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科综合素质。
3. 美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本文探讨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等能力,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4. 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本文重点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鉴赏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5. 创意素质的培养与美术教学本文讨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意素质的培养。
我们探索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表达个性等,以帮助学生在美术研究中发展自己的独特创意。
6.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我们认为美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我们探讨了一些引导学生表达情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本文聚焦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创作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本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我们认为通过将美术教学与游戏化元素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我们介绍了一些游戏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研究和体验美术。
小学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中魅力论文
![小学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中魅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f1938eec3a87c24128c40d.png)
小学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魅力艺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
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
小学艺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全面完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对审美的需要、塑造审美意识,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操的魅力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事物,通常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使生活的原形更加生动、典型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
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灵魂。
如:女画家周思聪的中国画《人民和总理》,表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赴地震灾区看望人民群众的感人场面,歌颂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真实情景;中国油画家罗中立的《父亲》表现了典型的中国农村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父亲形象;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反映了不屈不挠、奔腾昂扬的民族气节;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丑行,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给人们提供了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从而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使人们提高了思想认识,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波兰钢琴大师肖邦的爱国乐章之所以让侵略者胆颤心惊,也正是艺术这一不可抗拒的力量有着震撼心灵的作用,它催人奋进、使人向善,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二、艺术教育具有增强审美意识的魅力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鉴赏,如:欣赏璀璨、辉煌的中国瓷器和丝绸织锦艺术,往往使人赞叹不已、荡气回肠,凭添无限的民族自豪之情和振奋之志,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审美的追求和创作热情。
每当我们聆听欢快、悦耳、充满生机的乐曲《蓝色的多瑙河》,还是放声歌唱一曲尽情的心声,或是观看、参与盛装的节日舞蹈,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文艺活动的爱好和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应变能力。
小学生艺术教育探讨论文10篇
![小学生艺术教育探讨论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4247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a.png)
小学生艺术教育探讨论文10篇1. 艺术教育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艺术教育如何对小学生的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艺术教育策略。
2. 艺术教育在小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艺术教育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艺术活动对小学生思维方式、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影响。
3. 小学生艺术教育的评价指标与方法本文提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生艺术教育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4. 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艺术教育策略本文探讨了一些有效的艺术教育策略,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5. 小学生艺术教育与情感发展的关系本文研究了艺术教育在小学生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艺术活动对小学生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的促进作用。
6. 艺术教育在小学生社交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艺术教育在小学生社交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了艺术活动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合作、沟通和团队意识。
7. 小学生艺术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本文研究了小学生艺术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探讨了如何通过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
8. 艺术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艺术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探讨了艺术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9. 小学生艺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理念本文探讨了小学生艺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为核心目标,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10. 艺术教育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联本文研究了艺术教育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联,探讨了艺术活动对小学生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3篇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439c2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9.png)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3篇幼儿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幼儿音乐教育方式,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篇一:谈幼儿音乐教育目标与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园教师在努力继承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了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
但要深化改革,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比如,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进行的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教学,而是对人的培养;音乐教育不是音乐表演,不宜追求技巧娴熟、表现完美,它也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应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亲身参与、充分表现;幼儿或迟或早唱准某个音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验和发现,等等。
这些都与音乐教育目标和教学策略有关。
幼儿音乐教育目标与教学策略涉及如何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艺术的学习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如何使当代教育观念融入音乐教育实践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应该使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促进幼儿全而发展。
音乐教育能够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做什么?音乐教育可以使幼儿体验快乐,培养兴趣。
可以说,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
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
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
音乐在时间中流动、运动的形态,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变化,其音响对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特别是音乐的节奏,间接地影响到血液循环、呼吸甚至内分泌,和人的心理更有着密切关系。
让幼儿体验快乐,应该是音乐带组幼儿的第一份珍贵礼物。
“培养兴趣”不仅是指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的兴趣。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美感,为其今后的健康生活及终生的艺术学习培植动力、奠定基础。
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它可以使幼儿兴奋,也可以使幼儿镇静,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幼儿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幼儿艺术教育浅析论文幼儿教育论文
![幼儿艺术教育浅析论文幼儿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0c8f93be1e650e52ea99e7.png)
幼儿艺术教育浅析论文幼儿教育论文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
艺术活动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
下面是WTT给大家推荐的幼儿艺术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艺术教育浅析论文篇一《浅谈幼儿艺术教育》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存在的误区,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以便帮助幼儿园更好地认识自身在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提高其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幼儿;艺术;方法;自由;直观;评价;多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活动对幼儿作用主要有:一是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感知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二是促进幼儿的智力;三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四是能使幼儿认知艺术语言、符号,促进创造力。
”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
艺术活动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
那么,正确合理地进行幼儿艺术教育呢?一、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1.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不正确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不正确表现在幼儿园的教育者普遍认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幼儿艺术技能地掌握、艺术知识地学习,把艺术教育当做是促进幼儿体育、德育和智育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并没有把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上。
这种对艺术教育目标错误的定位是阻碍幼儿园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2.艺术教育内容选择不恰当当前有一部分幼儿教育者,对幼儿的艺术需求、幼儿艺术发展程度等没有清晰的认识,使得在日常的幼儿艺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够从幼儿的艺术兴趣着手,忽视了幼儿的艺术需求和幼儿艺术发展水平,选取的艺术教育内容往往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选取的那些教育内容都是幼儿比较陌生的,或者是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其次是教师选取的教育内容过于专业化,难度大,不适合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3.艺术教育方法缺乏创造性幼儿教师在艺术活动中采用的教育方法是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幼儿模仿学习为辅的教育方法,轻视幼儿的创造性。
关于幼儿艺术教育的论文-幼儿园艺术教育论文
![关于幼儿艺术教育的论文-幼儿园艺术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b2a9f3dd36a32d737581da.png)
关于幼儿艺术教育的论文|幼儿园艺术教育论文关于幼儿艺术教育的论文篇一:幼儿艺术教育的开发一、本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开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专家研究已经充分的表明,幼儿的发展与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文化密切相关,幼儿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最终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基于本土文化的幼儿艺术教育地方课程,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思想观念、审美与艺术传统等,深深植根于幼儿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这些与幼儿的日常生活不分离、不脱离。
这样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亲和性的文化环境,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将本土文化引入幼儿艺术教育生活,除了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具有亲和性的文化环境外,其另一价值是满足不同地区幼儿多样的文化需要,促进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识以及对其热爱。
本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容。
这与当地的一切都是相契合的,是家乡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同时它们还是本土人民创造的优秀的精神成果,包含着本地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它们往往融合了本地的艺术与审美传统和生产生活需要,具有浓浓的感情色彩。
幼儿作为当地的一员,有权利也有义务去认识了解属于自己的文化。
当然,本土文化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也受到本地儿童的喜爱。
把本地艺术和幼儿的文化需要结合起来,纳入到幼儿艺术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中,一方面,可以满足了不同地区幼儿的多种精神需要,有利于幼儿园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加强文化归属感。
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幼儿认识和了解家乡艺术和文化传统,激发幼儿对家乡艺术、家乡文化的热爱。
同时也有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发扬。
每一个幼儿都是热爱大自然、爱美的,本土文化的艺术开发应以幼儿的这一天性为基础,并且要保护幼儿的这一天性,不能摧残之。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的课程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基于本土文化开发的艺术教育地方课程,其内容的选择属于幼儿的成长文化圈,形式贴近幼儿的生活世界,由此幼儿熟悉这些课程,这就使得该类课程更有利于激发、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进而促进幼儿更高的审美追求。
幼儿艺术教育论文六篇
![幼儿艺术教育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91048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7.png)
幼儿艺术教育论文六篇幼儿艺术教育论文范文1本调查中的幼老师资特指幼儿园老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同学,她们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学的实施者和准实施者,其艺术教育素养的凹凸从肯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表现幼儿教育水平的现状,而在调查对象中又刻意的增加了部分非学前教育专业在校高校生,是为了跟学前教育专业同学作肯定的比对,为更好地调整和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素养提升供应借鉴。
艺术教育是提升艺术素养的必要途径,而艺术素养应当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以及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是感受美、鉴赏美和制造美的力量,艺术教育素养是培育此种艺术素养的根本性前提。
艺术教育素养特指幼儿园老师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关艺术教育观念、艺术表演力量、艺术鉴赏、艺术创作实践及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力量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而绝非传统所认为的吹、拉、弹、唱等舞台艺术表现力量。
课题组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老师专业标准》对幼老师资艺术教育素养的要求和当下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编制了相关调查问卷。
课题组随机选取了山东省内20余所幼儿园,发放幼儿园老师调查问卷25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225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97.8%。
另外选取山东省内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6所,发放同学调查问卷320份,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同学210份,其他专业(包括音、美等艺术类专业)11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学前类同学200份,其他专业同学102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94.3%。
与此同时,在调查问卷发放的同时针对艺术教育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访谈与实地考察。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艺术教育观念较为明确但差异明显对于艺术学习和教授的目的,将“提高素养”视为艺术的最主要功能是绝大多数受访对象的选择,其中在校高校生对于艺术目的观的熟悉基本全都,而幼儿园老师的某些看法与在校高校生相差较大。
如在学校艺术培育的最主要作用问题上,学前教育专业同学的选项比较集中的依次是提高素养(62.5%)、丰富同学课余生活(20%)、增长学问(7.5%),而幼儿园老师的选项比较集中的则是提高素养(36%)、增长学问(18.7%)和迎合社会潮流(18.7%),除了关注于提高素养外,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同学更关注于课余生活的丰富和学问的增长,而幼儿园老师则较关注迎合社会潮流和学问的增长。
针对留守儿童的艺术论文
![针对留守儿童的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d498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e.png)
针对留守儿童的艺术论文留守儿童艺术的影响与发展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等原因,长时间生活在农村或城市外随亲朋独自居住的儿童。
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面临着更多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艺术教育被认为是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困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针对留守儿童的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开展留守儿童艺术教育。
一、留守儿童的困境和挑战留守儿童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这些困境与挑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着负面影响。
首先,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使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
没有父母的支持和指导,留守儿童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常常无法得到及时帮助和解决。
其次,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情感认知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因此,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境和挑战,艺术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艺术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作用1.提高心理健康艺术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参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发泄情绪、减轻压力。
通过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留守儿童可以更好地调适自己的情绪,缓解内心的不安与孤独感。
此外,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也能够激发留守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积极影响其心理发展。
2.促进社交能力留守儿童常常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而导致社交能力的欠缺。
艺术活动提供了一个与其他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
通过参与艺术团队或艺术课程,留守儿童可以与其他儿童共同分享和创造,从而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有助于拓展他们的社交圈子,增强沟通和合作能力。
三、开展留守儿童艺术教育的策略与方法1.提供专业指导为了确保留守儿童能够获得优质的艺术教育,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教育专家等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
这些专业人士可以通过组织艺术工作坊、讲座等形式,向留守儿童传授艺术技巧、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留守儿童的兴趣和才华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展艺术教育时应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活动,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精选论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精选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2208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a.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精选论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幼儿艺术教育中多学科地综合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精选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精选论文篇一《学前艺术教育应让儿童获得幸福感》摘要:教育影响着人的身心活动,它与人的幸福感具有直接的关系。
学前艺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部分,它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教育环境中,学前艺术教育存在着诸多降低儿童幸福感的因素,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针对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幸福感缺失的现象,本文将研究提高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幸福感的重要作用,分析导致儿童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为提高儿童幸福感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学前艺术教育;儿童幸福感;幸福感教育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其发展的各个过程都是为提高人们幸福感服务的。
儿童幸福感与成人没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出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观念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使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获得幸福感的问题更加敏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导致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幸福感缺失。
因此,在学前艺术教育中,应该重视儿童幸福感的提高,使儿童的性格和人格得到完善发展,不断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1 儿童幸福感幸福反映的是人们心理的一种积极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是与人内在的生命力联结在一起的,简单的说就是一切利于个体生命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积极感受就是幸福感。
儿童的成长过程包括了机体成长和心理精神成长两个部分。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和利用有用的资源造就未来的人,这种成长中的创造性是儿童心理世界发展的动力所在。
对于儿童来说,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和阻碍,积极的投入到自己创造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幸福感的本质。
儿童的幸福感通常是与儿童的心理精神世界联系到一起的,一切有助于儿童身心成长的活动、所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都能为儿童带来幸福感。
幼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精选26篇)
![幼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精选2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ee1f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8.png)
幼儿舞蹈教育论文幼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精选26篇)舞蹈是运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来反映人物和事物,表现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的一门艺术。
舞蹈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活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下是幼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幼儿舞蹈教育论文篇1幼儿舞蹈是符合身心特点的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生活情趣,得到美育,还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它们都是属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范畴。
新的幼儿教育《大纲》明确规定:“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部分,舞蹈教学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素质教育的多种类型当中,舞蹈艺术教育,比之其他类型的艺术教育类型更具有直观性、通俗性。
由于是通过感官直接传授给幼儿的,因此对提高幼儿自身综合素质是十分有效的。
通过舞蹈教育可以达到以美辅德、以美激替、以美健身的目的,使艺术教育既面向全体幼儿又注重性格培养,促进幼儿体、智、美全面发展。
幼儿期是人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开展舞蹈教育对促进身心,认识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幼儿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
一、舞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以全身运动中促使幼儿手脑并用,借此愉悦身心,协调动作,增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幼儿园舞蹈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
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大脑皮层对于刺激的反应也不是规律性的,一般规律是兴奋是大多数的,这就表现出非常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肢体不能协调发展,这样的具体表现是犯困。
针对于这些身体机能的变化,幼儿舞蹈能相应地发挥作用,同时还能对孩子的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幼儿园艺术教育探析论文
![幼儿园艺术教育探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9bb6d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9.png)
幼儿园艺术教育探析论文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从素质教育入手,使人的人格与自然、社会协调一致,与当代物质文明相对应、同步发展。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艺术教育探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园艺术教育探析论文篇一《拓展艺术教育内涵,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摘要:本文论述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艺术教育实践经验,探讨了艺术教育思想的构建与艺术教育途径的拓展,从而提高幼儿素质,实现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艺术教育内涵幼儿素质个性发展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从素质教育入手,使人的人格与自然、社会协调一致,与当代物质文明相对应、同步发展。
通过艺术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
从而提高幼儿素质,实现其个性和谐全面的发展。
我园是一所以打造艺术教育特色为己任的省一级幼儿园,自2008年命名为“东风艺术幼托中心”以来,我们更是在继承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确立了幼儿园艺术教育新目标,那就是:环境有艺术风格、校园有艺术气氛、教师有艺术才能、幼儿有艺术情趣。
通过两年的探索,幼儿园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更主要的是我们以整合观思想对原来的幼儿艺术教育进行了反思、梳理。
在幼儿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审美是一个广阔的领域,美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艺术教育的源泉。
由此,将艺术教育的内涵加以拓展,并在全园开展了探索实践。
一、艺术教育思想的构建首先,从“艺术源于生活,生活艺术化”的理念出发,我们将幼儿所感受到的一切生活都视为巨大的艺术之源。
其次,从“艺术的求实、求真”精神与现代的美育观出发,在课程构建时尊重幼儿自发的艺术冲动、尊重幼儿自由表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从“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的生活即游戏”的观点出发,在教育内容选择时把丰富幼儿艺术经验与丰富幼儿游戏经验的内容融会贯通,教育活动的形式为游戏化的。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精选论文(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精选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43f89fd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8.png)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精选论文(2)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精选论文篇二《浅析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论文关键词:音乐教育学前儿童欣赏能力发展浅谈论文摘要: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直接关系到儿童未来人格和智慧的发展,幼儿教师要千方百计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前儿童欣赏能力的发展,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四方面浅谈音乐教育促进学前儿童欣赏能力的发展,即:倾听感受音乐、理解感觉音乐、创造性表现音乐、兴趣欣赏音乐,希望笔者的拙见对学前儿童教育有一定的帮助。
音乐欣赏一种倾听音乐的高雅的活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总是怀着愉悦和欣喜的心情,在反复倾听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陶冶自身的情操。
对处在学前的儿童教育作用更是很大的,音乐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的活跃和发展,使儿童的运动舞蹈的能力大有增强,另外对儿童形成节奏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能发展学前儿童的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儿童的欣赏能力越强,欣赏的兴趣和愿望越高。
能力发展的越快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创造条件进行音乐教育,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快速进步。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四方面谈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一、倾听感受音乐倾听不同于普通的简单的听听,它是一种有主动意识的,注意力较为集中的留神地听,倾听不仅是注意力的集中,还要有情感的投入,倾听的认真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和感受和吸收的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关键基础,也是促进个性化欣赏的关键环节。
幼儿教师要在学前儿童三岁左右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倾听。
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较为简单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倾听辨别各种声音,比如流水声、雨声、鸟鸣声等等。
在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音响,及时的提问是什么乐器发出的音响,让孩子们做简单的描述。
如在“什么乐器在唱歌”的游戏中,正确指出在遮挡物后面发出声响的熟悉乐器;在“谁来了”的韵律活动中,正确地分辨“沉重的”、“轻柔的”和“跳跃的”音乐,并用性质相似的动物走路的动作来描述所听到的音乐。
他们还能逐步养成注意倾听教师、同伴的歌声和琴声伴奏的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努力使自己的歌声能够与他人相一致。
幼儿艺术教育相关参考论文
![幼儿艺术教育相关参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44f5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5.png)
幼儿艺术教育相关参考论文幼儿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的活动,而事实上,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工作者对幼儿的艺术教育在态度、方法上都偏离了这个目标。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幼儿艺术教育相关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艺术教育相关参考论文篇一《浅谈阻碍幼儿艺术教育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幼儿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的活动,而事实上,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工作者对幼儿的艺术教育在态度、方法上都偏离了这个目标,其原因是什么呢?该如何使幼儿艺术教育真正体现它的宗旨呢?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作以探讨。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人文素养(人文修养);原因;对策艺术自身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艺术教育。
艺术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当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于人时,它所能引发的对一个人心灵的震撼,以及对他的教育意义都是巨大而深刻的。
而当今社会,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艺术教育对培养完美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作用。
人们对艺术有了前所未有的热衷,艺术教育尤其是幼儿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黄进执笔的《生活·生态·创生——“今日之儿童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一文中指出:西方在对待儿童艺术问题上强调儿童的“原创”,即将儿童艺术才能的发展视为一个生物学过程,视为先天潜能的发展,视为一种完全自发的自我表现。
教师作为儿童的伙伴,材料提供者、活动帮助者以及观察者存在,不应对艺术活动进行过多的指导和干涉,不应以规范、技能去约束儿童的想象。
在我国,人们也争先恐后的让孩子学艺术,而事实上,我国的幼儿艺术教育是偏离了其目的、重知识灌输、重技能技巧训练、重整齐划一的要求和标准的教育。
幼儿艺术教育吸引了如此多的人,又为何背离了它自己的目的?失去了它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传统的重知识的灌输、技能技巧的训练的教育模式,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者对幼儿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的不了解或忽视,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小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论文
![小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788a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b.png)
小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论文摘要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
在小学生阶段,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对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教育政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引言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
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
然而,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
为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策略。
影响小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因素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影响小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将艺术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艺术素养提升中起到关键作用。
学校应合理安排艺术课程,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艺术教育,鼓励孩子参加艺术活动,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提供更多艺术实践机会。
小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策略完善教育政策政府部门应完善艺术教育政策,确保艺术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
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学校应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艺术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艺术教育,积极参与孩子的艺术活动,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特长。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提供更多艺术实践机会,促进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结论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教育政策、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教育论文
![艺术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dd88ee844769eae009edf4.png)
艺术教育论文篇一:幼儿艺术教育论文浅谈幼儿的艺术教育摘要: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通过音乐、美术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的教育。
本文分析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特征和意义,认为幼儿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关键词:艺术教育想象力审美能力自信心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培养高素质、身心健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就应该从幼儿时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新世纪的社会需要相适应。
艺术教育是指通过艺术形式进行的教育,即以各种艺术手段感染幼儿,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创造美与识别美的能力,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实施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因此,从幼儿时期开始实行艺术教育势在必行。
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既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种诗意的描述,它并不是要在儿童与艺术家之间简单、生硬地划上等号,而更多的是说,每一个儿童都与生俱来拥有艺术能力。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用丰富、形象化的感悟语言引起儿童的兴趣,陶冶儿童的情操和心灵,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设轻松、平等的环境氛围,教师要鼓励孩子自由创造并适当篇二: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谈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很久以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关注对小学生的艺术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艺术教育问题,与此同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文献的形式,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各大中小学学校也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推进作用,都积极努力的做好艺术教育工作。
文章针对目前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完成艺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艺术教育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
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音乐、美术、
舞蹈等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摘要: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关注艺
术教育,在儿童教育领域更是如此。
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
的文化,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艺术教育更有
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儿童
的智力开发,有利于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儿童的生活状态是灵活,开朗,充满想象力和快乐的,不受限制和约束的,仅有知
识与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儿
童是不完整的儿童。
儿童的生命发育需要自在轻松和照料滋养,需要天然的环境,需要整体的、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6岁至14岁”
的儿童时代开展艺术教育是世界教育共通点,通过对儿童开展
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增强儿童的感知能力,培
养儿童对美的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增进儿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
想象力,更进一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能力都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
但是,历来对儿童的教育着眼点在于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
习惯、人格与情感方面,专注于儿童日常行为的规范指导,而
艺术方面的教育只是附带其中。
本文就儿童艺术教育的审美特征,艺术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儿童艺术教育与自然的关系,艺术教育与儿童所处的环境几方面加以分析。
1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环节。
“是指关于
艺术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创作规律、鉴赏规律的教。
还包
括艺术实践、艺术创作技巧、手法的专门教育和训练。
是一种
特殊的职业教育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具
有形象性、生动性、愉悦性等特征。
”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把教育的改革
和发展作为重点,并致力于艺术教育。
美国政府曾颁布一项
《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文件明确规定艺术对教育的贡献远远
超出了其内部的价值,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并强调指出艺
术是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断言“在教育中,艺术有着
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连接世间难以描述的和情感深刻
的各种事物的桥梁。
用最简单的话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
整的教育。
”进而系统介绍了艺术教育拥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另外法国和德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和艺术传统,这些国家都非常
重视艺术教学的价值,都将普及艺术教育纳入被普遍认可的固
定化模式之中,使其成为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早在十九世
纪初,达尔文就提出:“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
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够产生更高的意识状态的那一
部分能力的———丧失。
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
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因为本性
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
”如今,我国教育工作者也
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指出:“没有艺
术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枯燥无味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就没有完全的
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生命的教育不仅是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极可能成为当代整个教育观念、教育
行为改变之突破口。
”
2艺术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部分
儿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艺术教
育可以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陶冶情操,调节心情,启发智力,
培养美育的独特作用。
我国的艺术界和艺术评论家,平时研究
和关注的也是关于艺术的问题,但多是针对成人的艺术,很少
有人去研究儿童的艺术教育。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强
调指出:“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加以考虑。
”
在他看来,尊重儿童兴趣和习惯,就是尊重儿童生长的需
要和时机,如果急于得到生长的结果而忽视了生长的过程,那
是极端错误的。
儿童于主观上有欣赏艺术的本能,在自己所认
知的艺术中寻找乐趣,得到的是精神的愉悦。
在客观方面亦能
得到艺术的欣赏,由感官感觉着事物之美,得到的是一种听觉、视觉和触觉的享受。
儿童不论大小,都有爱好艺术的性情;换句
话说,就是孩子也能欣赏艺术。
儿童的艺术教育应当贴近儿童
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成长需求,采取符合儿童要求和特点的
艺术教育手段与方法,开展相应的艺术教育形式。
3结语
儿童的艺术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传播一种艺术的趣味于儿
童的心坎,陶冶儿童的美感,从而进一步健全人格,完善人生。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的形成是教育的主要特长,其中艺术教
育较之其他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一个受过崇高艺术
熏陶的人,人格亦随之高尚。
当代美学家鲍列夫指出:“如果
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作用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
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
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
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成完整的个性。
”换句话说,艺术教育绝不仅仅是激发
各人的审美能力,对于人格的塑造,艺术教育的功能是整体中
的一部分,它特别侧重于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心灵产生长
久透彻、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最终趋于完美。
在幼年时期就接收艺术教育的儿童,人格上的发展将会是
日趋健全的,最终会走向完善自我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