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一章第一单元课时作业 沪科版

合集下载

【优化方案】 高中物理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章末综合检测 沪科版选修1-1

【优化方案】 高中物理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章末综合检测 沪科版选修1-1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物理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章末综合检测 沪科版选修1-1(工夫: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最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电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实践存在的物资B .电场是为了便于研讨电荷的运动而引入的理想模型C .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就是电场D .电荷间的彼此作用不是经过电场作媒介产生的解析:选 A.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资,电场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电场假想的,电荷间的彼此作用是经过电场来完成的,B 、C 、D 错,A 正确.2.最早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物理学家是( )A .牛顿B .伽利略C .法拉第D .阿基米德答案:C3.关于电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F q中,若q 减半,则该处电场强度为本来的2倍 B .E =k Q r 2中,E 与Q 成反比,而与r 2成反比 C .在以一个点电荷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场强均相反D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该点所放电荷遭到静电力的方向 解析:选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放入的摸索电荷无关,只由场源决定.在点电荷的电场中,距离场源为r 的地方只是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电场的方向是该点正电荷受力的方向,并不是任何电荷受力的方向.4.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应尽快把产生的静电导走,以下措施中不.是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 .手机装有天线B .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胶套C .飞机轮上装搭地线D.印刷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解析:选AB.手机装有天线,是为了接收电磁波;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胶套,是因胶套绝缘性好,不导电;C、D两项都是防止静电危害的实例.5.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 )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解析:选 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只由电场的性质决定,与检验电荷无关,故D正确.6.图是点电荷Q周围的电场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Q是正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Q是正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C.Q是负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D.Q是负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解析:选A.因电场线方向背离点电荷Q,故Q为正电荷;由于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A点电场线密,电场强度就大,故选项A正确.7.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图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解析:选 B.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时,在验电器上感应出电荷,验电器的顶端带上了正电荷,金属箔片带上了负电荷.故选项B正确.8.如图所示,是静电场中一部分电场线的分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个电场不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B .点电荷q 在A 点遭到的电场力比在B 点遭到的电场力小C .点电荷q 在A 点的瞬时加速度比在B 点的瞬时加速度大(不计重力)D .负电荷在B 点遭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 到E 的方向解析:选AC.负点电荷的电场线是自周围无量远处从不同方向指向负点电荷的直线.故A 正确.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由题图知E A >E B ,又因F =qE ,得F A >F B .故B 错.由a =F m知:a ∝F ,而F ∝E ,E A >E B ,所以a A >a B .故C 正确.B 到E 的方向即为正电荷在B 点的受力方向,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其相反.故D 错.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两个点电荷甲和乙同处于真空中.(1)甲的电荷量是乙的4倍,则甲对乙的作用力是乙对甲的作用力的________倍.(2)把每个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大为本来的4倍,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必须变为本来的________倍,才能使其间的彼此作用力不变. 解析: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两者相等;由库仑定律F =k q A ·q B r 2得:当两者的电荷量都增大为本来的4倍时,要使作用力不变,距离必须变为本来的4倍. 答案:(1)1 (2)410.电荷量q =-5×10-9 C 的点电荷,在电场中的A 点遭到程度向右的电场力F =3.0×10-6 N ,则A 点电场强度E =________ N/C ,方向________.若将此电荷从A 点移出电场,这时分A 点电场强度E =________ N/C.解析:E =F q =3.0×10-65×10-9 N/C =600 N/C. 方向与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程度向左.移走电荷q ,A 点场强不变.答案:600 程度向左 600三、计算和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阐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初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0分)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还会伴有点点火花,若用手接触金属常常被电击,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一景象吗?解析:由于在脱毛衣时,物体与物体之间发生摩擦,使物体带了电,即摩擦起电,所以电荷在发生中和时就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响.在用手和金属接触时发生了放电的景象,所以有被电击的情况.(10分)答案:见解析12.(15分)有3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A 、B 、C ,A 带电荷量为7Q ,B 带电荷量为-Q ,C 球不带电,今将A 、B 固定起来,然后让C 反复与A 、B 球接触,最初移去C 球,求A 、B 的彼此作用力变为本来的多少?解析:在本题中C 球不带电,让其分别与A 、B 接触,三个小球满足电荷守恒定律,电荷量会重新分配,最初三个小球都带有相反的电荷量.再分别利用库仑定律求解在不同时辰时的库仑力即可. C 与A 、B 反复接触,最初A 、B 、C 三者电荷量均分,即q A ′=q B ′=q C ′=7Q +-Q 3=2Q (4分) A 、B 间的作用力为F ′=k 2Q ·2Q r 2=4kQ 2r2(4分) 本来A 、B 间作用力F =k 7Q ·Q r 2=7kQ 2r2,(4分) 所以F ′F =47.(3分) 答案:4713.(15分)把一个电荷量为-1.0×10-6 C 的电荷q ,依次放在带正电的点电荷Q 周围的A 、B 两点(如图),遭到的电场力大小分别是F A=5×10-3 N ,F B =3×10-3N.(1)画出电荷q 在A 、B 两点的受力方向;(2)求出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3)如在A 、B 两点分别放上另一个电荷量为q ′=1.0×10-5 C 的电荷,遭到的电场力如何?解析:(1)电荷在A 、B 两点的受力方向沿着它们与点电荷Q 的连线指向点电荷Q ,如图中F A 、F B 所示.(3分)(2)A 、B 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 =F A q =5×10-31.0×10-6 N/C =5×103 N/C ,(2分) E B =F B q =3×10-31.0×10-6 N/C =3×103 N/C(2分) 电场强度的方向决定于正电荷的受力方向,因而沿着A 、B 两点与点电荷Q 的连线背向点电荷Q (如图).(2分)(3)当在A 、B 两点放上电荷q ′时,遭到的电场力分别为 F A ′=q ′E A =(1.0×10-5×5×103) N =5×10-2 N ,(2分) F B ′=q ′E B =(1.0×10-5×3×103) N =3×10-2 N ,(2分) 其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2分)答案:见解析科学睡眠 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时作业(含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 s 内通过的位移是x ,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A.3x2 B.2x3 C.2x 5D.5x 2解析:3 s 内的位移12at 2=92a,2 s 内的位移12at ′2=2a ,则9a 2-2a =x ,解得a =2x 5.故A 、B 、D 错误,C 正确.故选C.答案:C2.(2019·福建泉州名校联考)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 =4t +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为m 和s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 .4 m/s 与2 m/s 2B .0与4 m/s 2C .4 m/s 与4 m/s 2D .4 m/s 与0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v 0t +12at 2,与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s =4t +2t 2相对比可以得到,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v 0=4 m/s ,加速度的大小为a =4 m/s 2,选项C 正确.答案:C3.(2019·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15层的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 m ,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 1.3 s ,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 取10 m/s 2)( )A .3.0 sB .1.7 sC .0.4 sD .1.3 s解析:楼高为:h =15×3 m=45 m .由h =12gt 2解得t =2hg=2×4510s =3.0 s ,Δt =3.0 s -1.3 s =1.7 s ,则至多允许反应的时间为1.7 s .故选项B 正确.答案:B4.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使物体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发生的位移为( )A.n 2-1v 022aB.n 2v 022aC.n -1v 022aD.n -12v 022a解析:设位移为x ,由题意知末速度为nv 0,由v 2-v 02=2ax ,得x =v 2-v 022a =n 2v 02-v 022a=n 2-1v 022a,选项A 正确.答案:A5.为估测一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 cm ,拍摄到的石子位置A 距石子起落点竖直距离约5 m ,g 取10 m/s 2,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约为( )A .1×10-3s B .1×10-2s C .5×10-2 sD .0.1 s解析:自由落体运动5 m 的末速度为v t =2gh =2×10×5 m/s =10 m/s.由于0.12 m远小于5 m ,故可以近似地将AB 段当作匀速运动,故时间为t ≈AB v t =0.12 m 10 m/s=0.012 s≈0.01s ,故选B.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物体( )A .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 1+x 22TB .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2-x 12TC .运动的加速度为2x 1T2D .运动的加速度为x 1+x 2T 2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v A =v =x 1+x 22T,A 正确;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 ,则x 2-x 1=aT 2,所以a =x 2-x 1T 2,C 、D 错误;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v B =v A +aT ,解得v B =3x 2-x 12T,B 正确.答案:AB7.(2019·海南文昌中学检测)假设列车从甲站开出后某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10 m/s 增加到15 m/s 所用时间为t 1,位移为x 1;速度由15 m/s 增加到20 m/s 所用时间为t 2,位移为x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t 2B .t 1=t 2C .x 1=x 2D .x 1<x 2解析:因为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相等,故根据公式Δv =at 可得,所用时间相同,故t 1=t 2,选项A 错误,B 正确;根据公式x =v 2-v 022a可得x 1<x 2,选项C 错误,D 正确.答案:BD8.(2019·山东济南模拟)将一个物体在t =0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 =0.8 s 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 m/s(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一定是在t =3.2 s 时回到抛出点B .t =0.8 s 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16 m/sD .t =0.8 s 时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解析: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在0.8 s 内的速度变化量Δv =gt =10×0.8 m/s=8 m/s ,由于初速度不为零,可知t =0.8 s 时刻速度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不可能竖直向下,物体处于抛出点的上方,故B 、D 错误;由v =v 0-gt ,代入数据解得v 0=16 m/s ,则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 1=v 0g =1610s =1.6 s ,则回到抛出点的时间t =2t 1=2×1.6 s=3.2 s ,故A 、C正确.答案:AC[能力题组]一、选择题9.取一根长2 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 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是36 cm 、60 cm 、84 cm ,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A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 .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D .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解析:把多个铁垫圈的运动转化为一个铁垫圈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题意可知每两个相邻垫圈之间的距离差都为24 cm ,由Δx =aT 2可知垫圈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选项A 、D 错误,B 正确;由v =gt 可知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选项C 错误.答案:B10.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以10 m/s 的初速度在某高台边沿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g 取10 m/s 2.则3 s 内小球运动的( )A .路程为25 mB .位移为15 mC .速度改变量为30 m/sD .平均速度为5 m/s解析:由x =v 0t -12gt 2得位移x =-15 m ,B 错误;平均速度v =xt =-5 m/s ,D 错误;小球竖直上抛,由v =v 0-gt 得速度的改变量Δv =v -v 0=-gt =-30 m/s ,C 错误;上升阶段通过路程x 1=v 022g =5 m ,下降阶段通过的路程x 2=12gt 22,t 2=t -v 0g=2 s ,解得x 2=20 m ,所以3 s 内小球运动的路程为x 1+x 2=25 m ,A 正确.答案:A11.(多选)一物体以初速度v 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x 1=3 m ,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x 2=2 m ,又经过位移x 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速度v 0的大小为2.5 m/sB .加速度a 的大小为1 m/s 2C .位移x 3的大小为1.125 mD .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解析:由Δx =aT 2可得加速度a =-1 m/s 2,选项B 正确;第1 s 末的速度v 1=x 1+x 22T=2.5 m/s ,得初速度v 0=v 1-aT =3.5 m/s ,选项A 错误;物体速度由2.5 m/s 减小到0所需时间t =Δv a =2.5 s ,则经过位移x 3的时间t 3为1.5 s ,则x 3=-12at 32=1.125 m ,选项C正确;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v =x 3t 3=0.75 m/s ,选项D 正确.答案:BCD12.(多选)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后停在D 点.已知AB =6 m ,BC =4 m ,从A 点运动到B 点,从B 点运动到C 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到达B 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 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C .质点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为4 sD .A 、D 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 m解析:设加速度大小为a ,根据题设条件得|Δv |=at =2 m/s ,AB 、BC 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Δx =at 2,解得t =Δx at =6-42 s =1 s ,a =2 m/s 2,选项B 正确;质点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为2t =2 s ,选项C 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得v B =v AC =AB +BC2t=5 m/s ,选项A 错误;由速度与位移公式可得x AD =AB +v B 22a=12.25 m ,选项D 正确.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13.(2019·云南楚雄高三上学期月考)接连发生的马航MH370和台湾复兴航空客机的坠毁,使人们更加关注飞机的安全问题.假设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0=30 s、在速度达到v0=72 m/s时,驾驶员对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在速度达到v1=78 m/s时,必须做出判断,可以中断起飞或继续起飞;若速度超过v2=84 m/s时,就必须起飞,否则会滑出跑道.已知从开始到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的加速度保持不变.(1)求正常情况下驾驶员从判断发动机运行状态到决定中止起飞的最长时间.(2)若在速度达到v2时,由于意外必须停止起飞,飞机立即以大小为4.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要让飞机安全停下来,求跑道的最短长度.解析:(1)设飞机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飞机从静止开始加速到v0的过程有:v0=a1t0①设飞机从v0加速到v1所用的时间为t,则飞机在此过程中有:v1=v0+a1t②由①②代入数据,解得:t=2.5 s③(2)设飞机从静止开始加速到v2发生的位移大小为x1,则有:v22=2a1x1④设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发生的位移大小为x2,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v22=2a2x2⑤设跑道的最短长度为x,则依题意有:x=x1+x2⑥由①④⑤⑥代入数据,解得:x=2 310 m⑦答案:(1)2.5 s (2)2 130 m14.2018年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继续在武汉进行,女子单人10米台,中国选手包揽冠亚军,其中小将张家齐以427.30分夺冠,卫冕冠军,任茜以403.85分获得亚军.图为某跳水运动员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起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求:(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s2)(1)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v0;(2)从离开跳台到手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t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上升阶段:-v 02=-2gh 解得v 0=2gh =3 m/s (2)上升阶段:0=v 0-gt 1解得t 1=v 0g =310s =0.3 s自由落体过程:H =12gt 22解得t 2=2Hg=2×10.4510s≈1.45 s 故t =t 1+t 2=0.3 s +1.45 s =1.75 s 答案:(1)3 m/s (2)1.75 s。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

开卷速查规范特训课时作业实效精练开卷速查(九) 牛顿运动定律A组基础巩固1.[2018·福建省三明月考]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图9-1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9-1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D.如果物体不受力,就不会运动解析:选项A、B说法正确,但不是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C图9-22.(多选题)如图9-2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因此选项A错误;作用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能成为平衡力,选项B错误;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还受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正确;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答案:CD3.(多选题)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解析:若磁悬浮列车减速,磁悬浮列车运动的速度变小了,而小球因为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小球运动的速度要大于磁悬浮列车运动的速度,即小球要相对磁悬浮列车向前滚.反之,当磁悬浮列车加速时,磁悬浮列车运动的速度变大了,而小球因为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小球运动的速度要小于磁悬浮列车运动的速度,即小球要相对磁悬浮列车向后滚.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B、C正确.答案:BC4.图9-3如图9-3所示,物块A静止在水平放置的固定木板上,若分别对A施加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拉力F1和F2作用时(F1<F2),A将分别沿F1和F2的方向匀加速滑动,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 f1和F f2,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若从静止开始同时对P施加F1和F2,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3,其加速度大小为a3,关于以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a3=a1=a2B.a3>a2>a1C.F f3>F f1=F f2D.F f1=F f2>F f3解析:因拉力均沿水平方向,所以对水平木板的压力均等于物体A的重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C、D项错误;由已知条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有a3>a2>a1,A项错误,B项正确.答案:B5.用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1的物体,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该力作用于质量为m2的物体时,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若将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1+m2)的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 A.a1+a2B.a1-a2C.a1a2D.a1a2a1+a2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对m1,F=m1a1①对m2,F=m2a2②对m1+m2,F=(m1+m2)a③解得a =a 1a 2a 1+a 2,D 对.答案:D6.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则相对地面跳的最远的是( )A .向北跳最远B .向南跳最远C .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D .无论向哪个方向都一样远解析:运动员起跳后,因惯性其水平方向还具有与船等值的速度.因此应选答案A. 答案:A图9-47.[2018·福建省三明一中月考]如图9-4所示,竖直平面内两根光滑细杆所构成的∠AOB 被铅垂线OO′平分,∠AOB =120°.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环通过水平轻弹簧的作用静止在A 、B 两处,A 、B 连线与OO′垂直,连线距O 点高度为h ,已知弹簧原长为3h ,劲度系数为k ,现在把两个小环在竖直方向上均向下平移h ,释放瞬间A 环加速度为a ,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 .k =3mg 3hB .k =mg 6hC .a =gD .a =3g图9-5解析:以位于A 点的小环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9-5所示,设此时弹簧伸长量为Δx ,则有:k Δx =mgtan30°,而Δx =2h tan30°-3h ,解得:k =mg3h ,所以A 、B 错误;同理分析小环下移h 后的受力情况可得到:k Δx ′cos30°-mgsin30°=ma ,而同时有Δx ′=2×2h tan30°-3h ,代入解得:a =g ,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CB 组 能力提升8.[2018·安徽卷]如图9-6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 )图9-6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仍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解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设斜面的角度为θ,可列方程mgsin θ-μmgcos θ=ma ,sin θ-μcos θ=a/g ,当加上力F 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sin θ-μ(mg +F)cos θ=ma 1,即mgsin θ-μmgcos θ+Fsin θ-μFcos θ=ma 1,ma +Fsin θ-μFcos θ=ma 1,Fsin θ-μFcos θ=F(sin θ-μcos θ)=Fa/g ,Fa/g 大于零,代入上式知,a 1大于a.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只有选项C 正确.答案:C9.质量为M 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挂另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且M >m.用一力F 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小车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 1,如图9-7甲.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 1′,如图9-7乙所示,则( )图9-7A .a′=a ,F 1′=F 1B .a′>a ,F 1′=F 1C .a′<a ,F 1′=F 1D .a′>a ,F 1′>F 1解析: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两球竖直方向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所以两球所受绳子拉力的竖直分力相等(都等于小球重力);又因为两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相等,所以两绳拉力相等,即F 1′=F 1.对甲图选小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1sin αM ;对乙图选小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 1′sin αm. 因F 1=F 1′,M >m ,所以a′>a. 综上所述,可知选项B 正确. 答案:B10.[2018·江苏卷]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 图9-8解析:对皮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皮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mg +kvm ,因皮球上升过程中速度v 减小,加速度减小,当速度v =0时,加速度a =g ,a -t 图象逐渐趋近一条平行于t 轴的直线,C 正确;A 、B 、D 错误.答案:C图9-911.如图9-9所示,高为h 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 ,车厢顶部A 点处有油滴滴落到车厢地板上,车厢地板上的O 点位于A 点的正下方,则油滴落地点必在O 点的左方还是右方?离O 点距离为多少?解析:设油滴离开车厢顶部时,车速为v 0,油滴因惯性此时也具有水平速度v 0,对地做平抛运动,油滴落到车厢上的时间为t ,这段时间油滴水平位移为x 1=v 0t ,车的水平位移为x 2=v 0t -12at 2,因x 1>x 2,所以油滴落在O 点的右方,距O 点Δx =x 1-x 2=12at 2,而t =2h g ,得Δx =a gh. 答案:右 agh图9-1012.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9-10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此时箱对地面压力大小为多少?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9-11甲所示,受重力及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故箱子竖直方向上受力如图乙所示,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及环给它的摩擦力F f′,由平衡条件知:F N=Mg+F f′,F f=F f′,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 N′=F N,F N′=Mg+F f.图9-11答案:Mg+F f13.[2018·山西省长治市二中练考]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9-12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 m/s2,求:图9-12(1)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2)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解析:(1)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为零,小球在绳没有断时受到绳的拉力F、重力mg和弹簧的弹力T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Fcosθ=mg,水平方向:Fsinθ=T,解得:T=mgtanθ=10 N.(2)剪断轻绳后小球在竖直方向仍平衡,水平面支持力与重力平衡N=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μN=ma,解得a=8 m/s2,方向向左.答案:(1)10 N (2)a=8 m/s2,方向向左C组难点突破14.[2018·江西省南昌大学附中月考]在一根绳下串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比下面小球质量大,当手提着绳端沿水平方向并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图9-13中正确的是( )C D图9-13解析:对下面小球,设质量为m,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绳子拉力为T,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则在水平方向有ma=Tcosα,①,而在竖直方向则有mg=Tsinα②,解得tanα=ga;以两球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β=(M+m)a,Fsinβ=(M+m)g,解得tanβ=ga,因此β=α,所以A正确.图9-14 答案:A。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精品学案及答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精品学案及答案

第一章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 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

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

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 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必备知识自主梳理关键能力考点突破考点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例题1.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0年在日本的东京举行.东京成为奥运史上亚洲第一个举办两次奥运会的城市.在评判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例题2.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2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歼-2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2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要点总结1.理想化模型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考点二位移与路程例题3 (多选)2019年8月6日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甲大师赛在广东深圳举行,比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 m.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方向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要点总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及详细解析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及详细解析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及详细解析课时作业(一)[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基础热身1. 以下的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D.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2.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C.物体的位移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3.2012·万州模拟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C.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共线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D.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4.2011·龙岩摸底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 cm/s,如图K1-1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0.5 cm,由此可知()图K1-1A.此人的心率约为75次/分B.此人的心率约为125次/分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75 s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60 s技能强化5.2012·江西模拟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6.汽车刹车时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0=6 m/s,加速度a=-1 m/s2,它表示()A.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B.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7 m/s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汽车做减速运动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加速运动7.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速度可能很大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而该时刻的速度可以为零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8.一列士兵队伍正以某一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有紧急情况通知排头兵,一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在此过程中通讯员的平均速度为v,则()A.v=v0B.v>v0C.v<v0D.无法确定9.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内以v甲1=40 km/h的速度运动,在后半段位移内以v甲2=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乙1=4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乙2=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10.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 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 km/h,停车线至道口拦木的距离s0=5 m,道口宽度s=26 m,汽车长l =15 m(如图K1-2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图K1-211.2011·杭州模拟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VS882型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只需4.2 s.(1)求VS882型跑车的平均加速度.(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1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K1-3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0 s.试估算滑块的加速度.图K1-3挑战自我13.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在甲、丙两地连线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速度为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课时作业(二)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基础热身1.环球网国际军情中心2011年8月28日消息:8月26日,歼—20战斗机在成都某机场再次进行试飞,在空中的歼—20姿态优美,做出各种机动动作.假设歼—20战斗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t ,飞行一段时间后返回飞机场,以速度v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恰好停下,则( )图K2-1A .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v tB .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v t 2C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2v tD .起飞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返回后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不相等2.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该汽车在6 s 内的刹车距离为( )A .30 mB .40 mC .50 mD .60 m3.2011·镇江模拟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v 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v 02g B.v 0gC.2v 0gD.3v 02g技能强化4.如图K2-2所示,传送带保持v =1 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在a 点将一质量m =0.5 kg 的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L =2.5 m ,则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经历的时间为(g 取10 m/s 2)( )图K2-2 A.5s B .(6-1) sC .3 sD .2.5 s5.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 .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 .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 .0.01 m/s 2B .0.05 m/s 2C .36 m/s 2D.180 m/s26.如图K2-3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v1、v2、v3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t1、t2、t3之比分别为()图K2-3A.v1∶v2∶v3=3∶2∶1B.v1∶v2∶v3=5∶3∶1C.t1∶t2∶t3=1∶2∶ 3D.t1∶t2∶t3=(3-2)∶(2-1)∶17.汽车遇情况紧急刹车,经1.5 s停止,刹车距离为9 m.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 s的位移是()A.4.5 m B.4 mC.3 m D.2 m8.2011·天津联考如图K2-4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图K2-4A.v b=10m/sB.v c=3 m/sC.de=3 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9.2011·聊城模拟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是x,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错误的是()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10.在一段限速为50 km/h的平直道路上,一辆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后车轮在路面上滑动并留下9.0 m长的笔直的刹车痕.从监控录像中得知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 s.请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车刹车前的速度,并判断该车有没有超速行驶.11.如图K2-5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l=3 m,货箱放入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a=4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 m/s2.为使货箱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平板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图K2-5挑战自我12. 2011年8月6日,我南海舰队蛟龙突击队演练直升机低空跳伞,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高处时,伞兵离开直升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取g=10 m/s2)求:(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课时作业(三)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基础热身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前1 s 、前2 s 、前3 s 竖直方向的位移之比为1∶4∶9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 s 内的位移之比是1∶3∶5D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 s 末的速度之比是1∶2∶32.从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 .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3.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K3-1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 000s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 点约为( )图K3-1A .6.5 mB .10 mC .20 mD .45 m4.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 的时间间隔是T 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的点B 的时间间隔是T B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 )A.18g (T 2A -T 2B )B.14g (T 2A -T 2B ) C.12g (T 2A -T 2B ) D.12g (T A -T B )2 技能强化5.2012·淮南模拟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时速度大小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小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则小球运动的速度图线可能是图K3-2中的( )A BC D图K3-2图K3-36.如图K3-3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 2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图K3-47.用如图K3-4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 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立即捏住尺子,乙同学发现捏住尺子刻度为b 的位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a 、b 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 约等于( ) A.2a g B.2b gC.2(a-b)g D.2(b-a)g8.2011·天津模拟某中学生身高1.70 m,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 m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取10 m/s2)()A.7 m/s B.6 m/sC.5 m/s D.3 m/s9.2011·海安模拟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图K3-5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A BC D图K3-510.2011·济南一模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A.150 m B.75 mC.15 m D.7.5 m11.2010年11月25日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女子10 m跳台比赛中中国选手胡亚丹以436.7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K3-6所示,假设她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她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s2)图K3-612.在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 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座椅沿轨道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而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4 m高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这一下落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是6 s.(取g=10 m/s2)求:(1)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有多高?(2)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挑战自我13.如图K3-7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 kg,管长为24 m,M、N 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16 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竖直上抛,小球只受重力,取g=10 m/s2.求:(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 m/s,则其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2)若此空管的N端距离地面64 m高,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的范围.图K3-7课时作业(四)[第4讲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基础热身1.2011·大连模拟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K4-1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 BC D图K4-12.2011·湛江模拟如图K4-2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A.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1.6 m/s2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图K4-2图K4-33.2011·黄冈模拟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K4-3所示,在t=20 s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5 s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5 s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t=20 s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在5~15 s的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而后是b车在前D.在10~15 s的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4.2011·苏州模拟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K4-4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图K4-4A.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 mB.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1 mC.出发前两质点的位置是乙在甲之前4 mD.出发前两质点的位置是甲在乙之前4 m技能强化5.2011·安徽联考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自西向东运动,开始时刻两车平齐,相对于地面的v-t图象如图K4-5所示,关于它们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中的乘客说,乙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向东做匀加速运动B.乙车中的乘客说,甲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向东做匀加速运动C.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D.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图K4-5图K4-66.2011·德州模拟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K4-6所示,则()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4 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7.2011·巢湖一模警车A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恰好经过A车,A车立即加速追赶,它们的v-t图象如图K4-7所示,则0~4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4-7A.A车的加速度为5 m/s2B.3 s末A车速度为7 m/sC. 在2 s末A车追上B车D.两车相距最远为5 m8.2011·广西模拟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 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A、B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能再次相遇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K4-8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K4-8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B.若s0<s1,两车相遇2次C.若s0=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10.2012·淮南模拟A、B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A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而B则是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若a1>a2,则()A.B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B.A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C.B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D.A车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11.2011·哈尔滨模拟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0=16 m/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1=3 m/s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2=4 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Δt=0.5 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开始刹车后0.5 s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12.2012·合肥模拟如图K4-9所示,一辆长为12 m的客车沿平直公路以8.0 m/s的速度匀速向北行驶,一辆长为10 m的货车由静止开始以2.0 m/s2的加速度由北向南匀加速行驶,已知货车刚启动时两车相距180 m,求两车错车所用的时间.图K4-9挑战自我13.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平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驶过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 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3)若警车的最大速度是12 m/s,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课时作业(五)[第5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热身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选用了打点计时器,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实验后,该同学选择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下表所示.(1)分析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________运动.(2)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另一同学想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其估算方法如下:s=(0.42×0.1+0.67×0.1+0.92×0.1+1.16×0.1+1.42×0.1) m=…,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位移.为了使估算的位移尽可能接近真实值,你认为采取什么方法更合适?________________.(不必算出具体数据)3.2010·广东卷图K5-1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图K5-1(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技能强化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K5-2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K5-2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s6-s1)等于(s2-s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图K5-35.2011·增城模拟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110s 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K5-3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 s ,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表),则(1)小球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性质属______直线运动.(2)有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甲同学:a 1=s 2-s 1T 2,a 2=s 3-s 2T 2,a 3=s 4-s 3T 2,a =a 1+a 2+a 33乙同学:a 1=s 3-s 12T 2,a 2=s 4-s 22T 2,a =a 1+a 22你认为甲、乙中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较准确?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 6.2011·日照模拟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K5-4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 、B 、C 、D 、E 、F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他各点到A 点的距离依次是2.00 cm 、5.00 cm 、9.00 cm 、14.00 cm 、20.00 cm.图K5-4(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 点的速度为v B =____ m/s ,C 、E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2)以打B 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 -t 坐标系如图K5-5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 2.图K5-57.某同学用如图K5-6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图K5-6图K5-7①安装好实验器材.②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K5-7中0、1、2…6所示.③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s 1、s 2、s 3…s 6. ④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⑤分别计算出s 1、s 2、s 3…s 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s 1t 1、s 2t 2、s 3t 3…s 6t 6.⑥以s t 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标出s t 与对应时间t 的坐标点,画出st-t 图线.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和______.(填选项代号) 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 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刻度尺D .秒表E .天平F .重锤(2)将最小刻度为1 mm 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K5-8所示,则s 2=______ cm ,s 5=_______ cm.图K5-8(3)该同学在图K5-9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st-t 图线.图K5-9(4)根据st -t 图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0=____m/s ;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____m/s 2.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通过 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 Hz ,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如图K5-10所示.每一小段纸带的一端与x 轴相重合,两边与y 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 (1)仔细研究图象,找出小车在相邻时间内位移存在的关系; (2)设Δt =0.1 s ,请画出该小车的v -t 图象; (3)根据图象求其加速度.图K5-10 挑战自我9.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K5-11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 s ,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m/s 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______m/s ,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______.求解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图K5-11课时作业(六) [第6讲 力 重力 弹力]基础热身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对作用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B .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 .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F ,等弹簧再压缩x 距离后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一定也不相同 2.[2011·济宁模拟] 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物体自由下落时不受重力B .同一物体在某处向上抛出后所受重力较小,向下抛出后所受重力较大C .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大小是相同的D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R 只与其质量有关3.如图K6-1所示, A 、B 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G A =3 N ,G B =4 N ,弹簧的重力不计,。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物理总复习一轮课时作业44汇总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物理总复习一轮课时作业44汇总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物理总复习一轮课时作业课时作业44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1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下图给出了两棱镜四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图1所示效果的是()图1解析:四个选项产生的光路效果如下图2所示:由上图可知选项B正确.图2答案:B2.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速度、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高质量的宽带光纤通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B.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C.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色散原理D.目前广泛应用的光导纤维是一种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解析:光导纤维是一种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只有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由内芯和外套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其原理是光传播时在两个界面处发生全反射,故D对,B、C错.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像无线电波一样,作为一种载体来传递信息,A对.答案:AD3.如图3所示,一束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红光的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B.红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D.玻璃对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解析:求解本题,分清折射率的大小是关键,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是由于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和紫光来说,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大,紫光在玻璃中的偏折大,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答案:B4.如图4所示,放在空气中折射率为n的平行玻璃砖,上、下表面M和N平行,P、Q两个侧面相互平行且与M、N垂直.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与M平行),则()图4A.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发生全反射B.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都不会发生全反射C.光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D.由于M与N平行,光只要通过M就不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解析:如图5甲所示,光射到表面M的入射角为i(i≠90°),折射角为r,则sin r=sin i n<1n=sin C.由于M、N相互平行,故表面N的入射角i′=r<C,也就是说光只要通过M就不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图5答案:BD5.在完全透明的水下某深处,放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见到一个圆形的透光圆面,若透光圆面的半径匀速增大,则光源正() A.加速上升B.加速下降C.匀速上升D.匀速下降解析:所形成的透光圆面是由于全反射造成的,如图6甲所示,圆面的边缘处是光发生全反射的位置,即i=C.图6若光源向上移动,只能导致透光圆面越来越小,所以光源只能向下移动.如图6乙所示,取时间t,则透光圆面半径的扩大量为s=v t.由几何知识可得: h =s cos C =v t cos C设这段时间内,光源下移的距离为L .由几何关系可知:L =hsin C =v t cot C由上面的表达式可知:v t cot C 为定值,L 与t 成正比关系,满足匀速运动条件,所以,光源向下匀速运动.答案:D6.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却随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A .这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 .“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C .太阳辐射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D .太阳辐射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解析:可粗略地认为地表空气是由许多水平的气层组成,由于太阳辐射,越接近地表空气折射率越小,光线从上一气层进入下一气层时就要偏离法线方向,入射角逐渐增大,直至发生全反射,故D 选项说法正确.答案:D7.如图7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 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 点,并偏折到F 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 的夹角为θ=30°,E 、F 分别为边AB 、BC 的中点,则( )图7A .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3B .光在F 点发生全反射C .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 .从F 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 点的光束平行解析:本题考查折射率和全反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几何光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几何知识可知三角形EBF 为等边三角形,故从E 点入射的光线,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由折射定律可知n =sin60°sin30°=3,A 正确;光射在F 点时,入射角为30°,故不发生全反射,折射角为60°,BD 错;光从空气中进入棱镜中,光速减小,而光的频率不变,所以光在棱镜中的波长变小,C 正确.答案:AC8.如图8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 ,外圆半径为R ,R =2r .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 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 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 ,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t ,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 )图8A .n 可能为 3B .n 可能为2C .t 可能为22rcD .t 可能为4.8rc解析:本题考查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折射定律和反射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根据题意可画出光路图如图9所示,则两次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均为45°,所以全反射的临界角C ≤45°,折射率n ≥1sin45°=2,A 、B 项均正确;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c n ≤c 2,所以传播时间t =x v ≥42rc ,CD 项均错误.图9答案:AB二、计算题(3×12′=36′)9.一束单色光由左侧射入盛有清水的薄壁圆柱形玻璃杯,图10为过轴线的截面图,调整入射角α,使光线恰好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求sin α的值。

【优化探究】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四章第二单元课时作业 沪科版

【优化探究】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四章第二单元课时作业 沪科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tan α随时间t 变化图象是下图中的( )解析:tan α=v y v 0=gt v 0=kt, 所以tan α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斜率为g v 0的倾斜直线,所以B 正确.答案:B2.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板紧贴在固定的刻度尺上方,现假使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一支铅笔从三角板直角边的最下端,由静止开始沿此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铅笔尖的运动及其留下的痕迹的判断中,正确的有( )A .笔尖留下的痕迹是一条抛物线B .笔尖留下的痕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C .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速度方向始终保持不变D .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保持不变解析:铅笔尖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向右匀速运动,竖直方向上沿三角板直角边的最下端,由静止开始沿此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笔尖留下的痕迹是一条抛物线,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沿三角板向上保持不变.答案:AD3.有一同学在研究小球抛体运动规律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他在高h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时,小球经时间t 后落地,为了延长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该同学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 .将小球在高度2h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B .将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2v 0水平抛出C .将小球在高度2h 处以初速度12v 0水平抛出D .将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v 0斜向上抛出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根据y =12gt 2,t = 2yg,故飞行时间与初速度无关,只与下落高度有关,A 、C 可行,B 不可行.若将小球斜向上抛出,则竖直方向上小球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再做自由落体运动,故飞行时间延长,故D 可行.故选B.答案:B4.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谷粒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大些B .谷种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谷种和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不相同D .M 处是谷种,N 处是瘪谷解析:瘪谷的质量小于谷种的质量,在风力的推动下,瘪谷获得的速度比谷种的速度大.两者落地的时间都由竖直高度决定,由h =12gt 2得t = 2hg ,可见,两者落地时间相同.而水平位移x =v 0t =v 02hg,可见瘪谷的水平位移大,M 处是瘪谷,N 处为谷种.故选项B 正确.答案:B5.如图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 处,其速度方向恰好沿斜面方向,然后沿斜面无摩擦滑下,下列选项中的图象是描述物体沿x 方向和y 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O ~t P 段,水平方向:v x =v 0恒定不变;竖直方向:v y =gt ;t P ~t Q 段,水平方向:v x =v 0+a 水平t ,竖直方向:v y =v P +a 竖直t (a 竖直<g ),因此选项A 、B 、D 均错误,C 正确.答案:C6.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 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 m 至15 m 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 =10 m/s 2.则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 .0.8 m 至1.8 mB .0.8 m 至1.6 mC .1.0 m 至1.6 mD .1.0 m 至1.8 m解析:球落地时所用时间为t 1=x 1v =0.4 s 或t 2=x 2v=0.6 s ,所以反弹点的高度为h 1=12gt 21=0.8 m 或h 2=12gt 22=1.8 m ,故选A. 答案:A7.(2012年佛山模拟)如图所示,在高h 处有个小球A ,以速度v 1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地面上有个小球B ,以速度v 2竖直向上抛出,两小球在空中相遇,则( )A .从抛出到相遇所需的时间为h /v 1B .从抛出到相遇所需的时间为h /v 2C .两球抛出时的水平距离为hv 1/v 2D .两球抛出时的水平距离为hv 2/v 1解析:设从抛出到相遇所需的时间为t ,由v 2t-12gt 2+12gt 2=h ,得t =h v 2,故B 正确、A 错误;两球的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 =v 1t =v 1hv 2,故C 正确、D 错误. 答案:BC8.(2011年高考广东理综)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 处,将球以速度v 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 ,重力加速度取g ,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球的速度v 等于Lg 2HB .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2H gC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解析:由平抛运动规律知,H =12gt 2得,t = 2Hg ,B 正确.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 =vt 得,v =xt=L2Hg=Lg2H,A 正确.击球点到落地点的位移大于L ,且与球的质量无关,C 、D 错误.答案:AB9.(2012年温州模拟)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M 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为v 0,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 点,则(重力加速度为g )( )A .可求M 、N 之间的距离B .可求小球落到N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C .可求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D .可以断定,当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答案:ABD10.如图所示,两个倾角分别为30°、45°的光滑斜面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斜面间距大于小球直径,斜面高度相等,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b 、c .开始均静止于斜面同一高度处,其中b 小球在两斜面之间.若同时释放a 、b 、c 小球到达该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若同时沿水平方向抛出,初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到达该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下列关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t 1>t 3>t 2B .t 1=t 1′、t 2=t 2′、t 3=t 3′C .t 1′>t 3′>t 2′D .t 1<t 1′、t 2<t 2′、t 3<t 3′ 解析:由静止释放三小球的过程对a: h sin 30°=12g sin 30°·t 21,则t 21=8h g .对b: h =12gt 22,则t 22=2h g .对c: h sin 45°=12g sin 45°·t 23,则t 23=4h g .所以t 1>t 3>t 2.当平抛三小球时.小球b 做平抛运动,小球a 、c 类似平抛运动,下落时间与平抛初速度无关,即A 、B 、C 正确.答案:AB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如图所示,射击枪水平放置,射击枪与目标靶中心位于离地面足够高的同一水平线上,枪口与目标靶之间的距离x =100 m ,子弹射出的水平速度v =200 m/s ,子弹从枪口射出的瞬间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 为10 m/s 2,求:(1)从子弹由枪口射出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子弹击中目标靶? (2)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到被子弹击中,下落的距离h 为多少?解析:(1)子弹做平抛运动,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设子弹经t 时间击中目标靶则t =x v代入数据得 t =0.5 s.(2)目标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h =12gt 2代入数据得 h =1.25 m. 答案:(1)0.5 s (2)1.25 m12.(15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有1/4圆弧的光滑轨道,半径为R ,OB 沿竖直方向,圆弧轨道上端A 点距地面高度为H .当把质量为m 的钢球从A 点静止释放,最后落在了水平地面的C 点处.若本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且不计空气阻力.请求出:(1)钢球运动到B 点的瞬间受到的支持力多大? (2)钢球落地点C 距B 点的水平距离x 为多少?(3)比值R /H 为多少时,小球落地点C 距B 点的水平距离x 最大?这个最大值是多少? 解析:(1)小球从A 到B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mgR =mv 2/2 ① 小球沿圆弧做圆周运动,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N B -mg =mv 2/R ② 解①②得N B =3mg .(2)小球离开B 点后做平抛运动,抛出点高度为H -R 有H -R =gt 2/2 ③ x =vt ④答案:(1)3mg (2) 4HR -4R 2 (3)12H (或2R )。

【优化探究】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七章第一单元 沪科版

【优化探究】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七章第一单元 沪科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 .由I =UR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率由导体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与温度无关D .欧姆定律I =U R,不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也适用解析:由电阻定律知,导体的电阻是由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所以A 错、B 对.导体的电阻率是由导体的材料决定的,与温度有关.温度发生变化,电阻率也会改变,所以C 错.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所以D 错.答案:B2.如图所示,用输出电压为1.4 V ,输出电流为100 mA 的充电器对内阻为2 Ω的镍—氢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0.12 WB .充电器输出的电功率为0.14 WC .充电时,电池消耗的热功率为0.02 WD .充电器把0.14 W 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解析:充电器对电池的充电功率为P 总=UI =0.14 W ,电池充电时的热功率为P 热=I 2r =0.02 W ,所以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P 化=P 总-P 热=0.12 W ,因此充电器把0.12 W 的功率储蓄在电池内,故A 、B 、C 正确,D 错误.答案:ABC 3.(2012年杭州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 -U 图象,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此导体的电阻R =2 ΩC .I -U 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 =cot 45°=1.0 ΩD .在R 两端加6.0 V 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解析:由I -U 图象知:图象为过原点的斜线,故A 项正确.图象的斜率为电阻的倒数,故R =U I =105Ω=2 Ω,B 项正确.由于两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及标度不同,故图象的斜率k不能用三角函数表示,C 项错误;由I =U R =6.02A =3.0 A ,故q =It =3.0×1 C=3.0 C ,D项正确.答案:ABD4.为使正常工作的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加一倍,在采取下列措施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不可行的是( )A .剪去一半的电阻丝B .并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C .串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D .使电热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解析:由题意,电热器正常工作时在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为Q =U 2R,式中U 为额定电压.欲使Q 增加为原来的2倍,剪去一半的电阻丝接入原电路,这一半的电阻丝两端的电压U 超过了一半的电阻丝所能承受的额定电压,不可行,A 对;并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电热器两端的电压仍为额定电压U ,两根电阻丝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为2Q ,可行,B 错;串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后,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为Q2,不可行,C 对;当电热器两端电压增为2U 时超过了电热器的额定电压,不可行,D 对.答案:ACD 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与电池两极相接,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 给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度竖直方向θ角,若( )A .开关S 断开,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 B .开关S 断开,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C .保持开关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变小D .保持开关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变大 解析:本题考查平行板电容器的相关知识.开关S 断开,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不变,将A 板向B 板靠近,E =U d =Q dC =4πkQS,电场强度与板间距离d 没有关系,所以电场力没变,夹角θ也不变,A 项错误、B 项正确;保持开关S 闭合,U 不变,E =U /d ,将A 板向B 板靠近,E 增大,电场力增大,夹角θ增大,C 项错误、D 项正确.本题选B 、D.答案:BD 6.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 随所加电压U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的切线,PQ 为U 轴的垂线,PM 为I 轴的垂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U 1I 2C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U 1I 2-I 1D .对应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 所围面积解析:I -U 图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值,因此随U 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A 对;对于可变电阻而言,R =U I ,所以P 点对应电阻R =U 1I 2,不能用R =U 1I 2-I 1来计算,B 对、C 错;功率P =UI ,所以P 点对应的功率P =U 1I 2,即为矩形PQOM 所围的面积,D 对.答案:ABD 7.如图所示电路中E 为电源,其电动势E =9.0 V ,内阻可忽略不计;AB 为滑动变阻器,其电阻R =30 Ω;L 为一小灯泡,其额定电压U =6.0 V ,额定功率P =1.8 W ;S 为开关.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B 端,现在接通开关S ,然后将触头缓慢地向A 端滑动,当到达某一位置C 处时,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则CB 之间的电阻应为( )A .10 ΩB .20 ΩC .15 ΩD .5 Ω解析:灯泡的工作电流I =P U =1.86 A =0.3 A ,此时AC 间电阻R 1=U 1I =9-60.3Ω=10 Ω,故CB 间电阻R 2=R -R 1=20 Ω,故B 选项正确.答案:B8.(2012年聊城模拟)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及所用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不自重 40 kg 额定电压 48 V 载重 75 kg 额定电流 12 A 最大行驶速度 20 km/h 额定输出功率 350 WA.B .电动机的内电阻为4 Ω C .该车获得的牵引力为104 N D .该车受到的阻力为63 N解析: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 入=UI =48×12 W=576 W ,故选项A 正确.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为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欧姆定律求内电阻,故选项B 错误.电动车速度最大时,牵引力F 与阻力f 大小相等,由P 出=fv max 得f =P 出v max =350×3.620N =63 N ,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答案:AD9.(2012年平顶山模拟)超导材料电阻率为零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利用超导材料零电阻的性质,可实现无损耗输电.现有一直流电路,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4 Ω,它提供给用电器的电功率为40 kW ,电压为800 V ,如果用临界温度以下的超导电缆替代原来的输电线,保持供给用电器的功率和电压不变,那么节约的电功率为( )A .1 kWB .1.6×103kW C .1.6 kW D .10 kW解析:由P =UI ,得I =P U =40×103800A =50 AP 损失=I 2R =2 500×0.4 W=1 000 W. 即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1 000 W.用超导电缆代替原导线后,由于超导电缆的电阻为零,因而没有电功率的损失,所以节约的电功率为1 kW.A 项正确.答案:A 10.(2012年大庆模拟)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灯泡的I ­U 图象.根据图象,计算甲、乙两灯泡并联在电压为220 V 的电路中,实际发光的功率约为( )A .15 W 、30 WB .30 W 、40 WC .40 W 、60 WD .60 W 、100 W解析:由图知当甲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0 V 时,流过甲灯泡的电流为I 甲=18.3×10-2A ,故甲灯泡实际发光的功率P 甲=I 甲U =40.26 W ;当乙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0 V 时,流过乙灯泡的电流为I 乙=28.1×10-2A ,故乙灯泡实际发光的功率P 乙=I 乙U =61.8 W ,只有选项C 符合要求,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几十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质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 μm 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Ω.(1)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计算髓质电阻率.(2)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 cm 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上1 000 V 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 μA ,求该圆柱体的圆面半径和高.解析:(1)由电阻定律:R =ρl S①所以ρ=RS l =1.6×105×1.0×10-42×10-6Ω·m =8×106Ω·m② (2)由欧姆定律和圆柱体体积公式R =UI③V =πr 2h④ R =ρh πr2⑤ 由③④⑤可得:U I =ρh 2V⑥代入数据解得h =0.02 m =2 cm将h 值代入④式得r =0.04 m =4 cm.答案:(1)8×106Ω·m (2) 4 cm 2 cm 12.(15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原理图,P为金属球,悬挂在一细长金属丝下面,O是悬点,R0是保护电阻,CD是水平放置的光滑电阻丝,与细金属丝始终保持良好接触.无风时,金属丝与电阻丝在C点接触,此时A示数为I0;有风时金属丝将偏转一角度,角θ与风力大小有关,设风力方向水平向左,OC=h,CD=L,金属球质量为m,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k,电源内电阻和金属丝电阻不计,金属丝偏角为θ时,A的示数为I′,此时风力为F,试写出:(1)F与θ的关系式.(2)F与I′的关系式.解析:(1)有风力时,对金属球P,受力如图所示F=F1sin θmg=F1cos θ所以F=mg tan θ.(2)无风时,电路中U=I0(R0+kL)有风力时,电路中U=I′(R0+kL′)L′=L-h tan θ由以上三式解出F=mgI′kh(R0+kL)(I′-I0).答案:(1)F=mg tan θ(2)F=mgI′kh(R0+kL)(I′-I0)。

【优化探究】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一章第一单元课时作业 沪科版

【优化探究】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一章第一单元课时作业 沪科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北京奥运会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解析: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路程;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火炬手在运动中,可以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故能看成质点;顶峰的高度大于拉萨的高度,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小,故只有C正确.答案:C2.从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始终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自由释放的物体,物体有一个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同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从飞机上看时,由于飞机的速度与物体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相同,所以会看到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且相对飞机向下运动,故A、B均错;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故C正确、D错误.答案:C3.(2012年广州模拟)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解析: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故只有C正确.答案:C4.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位移不同解析:位移是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用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表示,三个质点的始、末位置相同,故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D 错误;由于运动时间相同,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平均速度也相同,A 正确;曲线运动的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不是任意时刻速度方向都相同的,B 错误;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并不相同,平均速度也不同,C 错误.答案:A5.(2012年临沂模拟)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解析:加速度是用来描述质点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质点速度变化量大,不一定速度变化得快,故A 错误、B 正确;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以改变,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质点,到达最高点后又下滑,此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均沿斜面向下,C 错误;当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同向时,速度仍增大,故D 错误.答案:B6.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A .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B .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C .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D .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解析:在解答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A 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可以.答案:AD7.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 .11 m/s 2B .5.0 m/s 2C .1.4 m/s 2D .0.6 m/s 2解析:题图(甲)为初速度,示数约为20 km/h≈5.6 m/s,题图(乙)为末速度,约为60km/h≈16.7 m/s,则加速度大小a =16.7-5.68m/s 2=1.4 m/s 2,故C 选项正确. 答案:C8.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停止C .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是加速,也可以是减速,加速度不断减小到零表明物体速度变化的越来越慢至速度不变,故A 、B 、C 、D 都正确.答案:ABCD9.在两条相互垂直的水平直道上,甲正以3 m/s 的速度自西向东朝十字路口走去,乙正以4 m/s 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此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0 m .则在以后的过程中,甲、乙之间的最小距离是( )A .100 mB .80.8 mC .80 mD .70.7 m解析:从乙正以4 m/s 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时开始计时,t 时刻两者的距离s= -3t 2+t 2 m = t -2+6 400 m ,则当t =12 s 时,s 有最小值为80 m ,C 正确.答案:C10.(2012年福州模拟)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甲先到达B .乙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解析:设甲、乙两车从某地到目的地距离为s ,则对甲车有t 甲=2s v 1+v 2;对乙车有t 乙=s 2v 1+s 2v 2=v 1+v 2s 2v 1v 2,所以t 甲t 乙=4v 1v 2v 1+v 22,由数学知识知(v 1+v 2)2>4v 1v 2,故t 甲<t 乙,A 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如图所示,一修路工在长为s =100 m 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右隧道口s 0=200 m 处,修路工所处的位置恰好在无论向左还是向右跑均能安全脱离危险的位置.问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的距离是多少?他奔跑的最小速度至少应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解析:设修路工的位置离右隧道口的距离为x ,他奔跑的最小速度为v 1,火车的速度为v 2,若修路工从右出口跑出,则x v 1=s 0v 2若修路工从左出口跑出,则s -x v 1=s 0+s v 2由以上两式可解得,x =40 mv 1v 2=x s 0=15. 答案:40 m 1512.(15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 1=5 s 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了t 2=10 s ,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t 3=2 s 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120 km/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解析:设客车的速度为v 1,声音的速度为v 2,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x 1,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x 2,则有v 2t 1=2x 1-v 1t 1v 2t 3=2x 2-v 1t 3又x 2=x 1-v 1(t 2+t 1)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v 1=v 29≈37.8 m/s ≈136 km/h>120 km/h 故客车超速行驶 答案:见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成套课时练习 第一单元牛顿第一、第三定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成套课时练习 第一单元牛顿第一、第三定律

第三章 第一单元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0·宿州模拟)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1所示,把一个鸡蛋A 快速向另一个完 全一样的静止的鸡蛋B 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静止鸡蛋B 被撞 破,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 ( )图1A .A 对B 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 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B .A 对B 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 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C .A 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 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D .A 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 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 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所受合力较小解析:A 对B 的作用力和B 对A 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A 正确,B 错误;在撞击瞬间,A 蛋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产生对A 蛋壳向前的作用力,使A 蛋壳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B 蛋壳的小,因此B 蛋壳易被撞破,故C 、D 正确.答案:B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B.物体受力越大,运动的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C.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小时,速度却可以最大解析:物体运动不是因为受到了力,A错;物体受力大时,速度不一定大,B错;物体受力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不一定为零,C错;只有D对.答案:D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时物体惯性大的缘故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D.物体受到的外力大,则惯性小;受到的外力小,则惯性就大解析:惯性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其惯性就大,质量小其惯性就小,与其他因素无关,故C项正确.答案:C4.在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如图2)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在相互猛推一下之后他们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时间小于张昊推张丹的时间图2 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小大于张昊的初速度大小D.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张昊的加速度大小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在推的过程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的,所以推力相等,作用时间相同.由于冰刀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两人的加速度相同(均为μg),由运动学公式v2=2ax可知,加速度相同,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说明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故选C.答案:C5.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匀速运动,最后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在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是相等解析:“绳”与“物”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绳与物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与相互作用的性质、物体的运动状态均无关系,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选项正确.答案:D6.在向前行驶的客车上,某时刻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如图3所示,则对客车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图3A.客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客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客车可能是突然减速D.客车可能是突然加速解析:客车突然减速或由静止状态突然倒车都会出现图中情景,故选C.答案:C7.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如图4所示,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转动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对这种设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图4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解析:风扇吹出的风吹到风帆上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风会给风扇一个反向的反作用力,因此对于整个装置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内力,小车不会运行,故选D.答案:D8.(2010·合肥模拟)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解析:由于汤姆对物理知识了解的不全面,只能依据生活经验认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而宇航员的回答体现了物体靠惯性向前运动,不需要外力维持.选项A、C、D正确.答案:B9.如图5所示,重球系于易断的线CD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AB,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线被拉断B.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线被拉断C.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CD线被拉断D.无论在线的A端怎样用力,都是CD线先被拉断图5 解析:缓慢增加拉力时,CD上的力较大,故CD先断,快速猛力一拉,重球惯性较大,速度变化慢,CD上的拉力瞬间几乎没变,故AB先断,所以选项A正确.答案:A10.如图6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M+m)gB.(M+m)g-maC.(M+m)g+ma 图6 D.(M-m)g解析: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 f,有mg-F f=m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 f,方向向下,支持力F N,Mg+F f=F 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 N =(M +m )g -ma .答案:B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 ,环的质量为m ,如图7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 ,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受重力mg 和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 ,故 箱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如图乙所示,受重力Mg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 ,及环给它的摩 擦力F f ,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F N =F f +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弹力.答案:Ff+Mg12.(15分)如图8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m 的物体A ,A 与地面的摩擦不计.图8(1)当卡车以a 1=12g 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56mg ,则A 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2)当卡车的加速度a 2=g 时,绳的拉力为多大?解析:(1)卡车和A 的加速度一致.由图知绳的拉力的分力使A 产生了加速度,故有: 56mg cos α=m ·12g 解得cos α=35,sin α=45. 设地面对A 的支持力为F N ,则有F N =mg -56mg ·sin α=13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 对地面的压力为13mg . (2)设地面对A 弹力为零时,物体的临界加速度为a 0,则a 0=g ·cot θ=34g , 故当a 2=g >a 0时,物体已飘起.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mg ,则由三角形知识可知,拉力 F 2=(mg )2+(mg )2=2mg .答案:(1)13mg (2)2mg。

【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三章第二单元课时作业 沪科版

【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三章第二单元课时作业 沪科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总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7分,共70分,每一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如下列图,物体P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假设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P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 )A.P做匀速直线运动B.P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一次C.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D.有一段过程,P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解析:在物体P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一直在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P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但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如此物体P运动速度一直在减小,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C正确.答案:C2.如下列图,正沿平直轨道向右匀速行驶的车厢内,用水平绳a和倾斜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假设车厢改做加速运动,如此两绳的拉力T a和T b的变化情况是( ) A.T a增大B.T b减小C.T a不变D.T a、T b的合力增大解析:当向右匀速行驶时,T a与T b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当向右加速时,球所受的合外力不为0,T a、T b的合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等于重力,水平方向的分量等于ma,由此得到T a增大,T a、T b的合力增大.答案:AD3.“零重力〞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一架经过特殊改装的波音727飞机载着乘客在高空反复交替做爬升和俯冲的动作,以制造瞬间的“零重力〞状态,乘客可以在地球上体验身处太空的美妙感觉.关于飞机上“零重力〞的产生,如下说法正确或设想原理上可行的是( )A.飞机在匀速爬升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产生“零重力〞B.飞机在经过爬升到达弧形轨道最高点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可视为是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所以这段时间是“零重力〞的产生阶段C.设想飞机通过最高点瞬间关闭发动机、收起机翼,忽略空气阻力,让飞机做平抛运动而产生“零重力〞D.设想飞机竖直爬升时关闭发动机、收起机翼,忽略空气阻力,让飞机做竖直上抛运动而产生“零重力〞解析:“零重力〞状态指的就是完全失重状态,在此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A选项飞机匀速,处于平衡状态,A选项错误,B、C、D选项中飞机的加速度都可以为g.答案:BCD4.建筑工人用如下列图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0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与定滑轮的摩擦,如此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A .510 NB .490 NC .890 ND .910 N解析:对建筑材料进展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g =ma ,得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F =210 N ,然后再对人受力分析由平衡的知识得Mg =F +N ,得N =49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间的压力为490 N ,B 对.答案:B5.如下列图,传送带的水平局部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假设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此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A.L v +v 2μgB.Lv C.2LμgD.2Lv解析:因木块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不同,对应的时间也不同,假设一直匀加速至右端,如此L =12μgt 2,得:t = 2L μg ,C 正确;假设一直加速到右端时的速度恰好与带速v 相等,如此L =0+v 2t ,有:t =2L v ,D 正确;假设先匀加速到带速v ,再匀速到右端,如此v 22μg+v (t -v μg )=L ,有:t =L v +v2μg,A 正确.木块不可能一直匀速至右端,B 错误.答案:B6.如图甲所示,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 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都可以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 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以判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 的值aM =-gB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 的值T =mgC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D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1/m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 -mg =ma ,变形得到与图对应的函数关系式a =T m-g ,可知A 、B 、D 选项都正确.答案:ABD7.(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如下列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 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如此有( )A .a 1=0,a 2=gB .a 1=g ,a 2=gC .a 1=0,a 2=m +M M gD .a 1=g ,a 2=m +MMg解析:木板抽出前,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被压缩产生的弹力大小为mg .木板抽出后瞬间,弹簧弹力保持不变,仍为mg .由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 1=0,a 2=m +MMg .答案:C8.如下列图,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假设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 .假设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 .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D .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 解析:球受力如图,如此 N 2-N 1sin θ=ma N 1cos θ=mg由此判断A 、B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N 1、N 2和mg 三力的合力等于ma ,C 错误.根据N 1=mgcos θ,D 正确.答案:D9.(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如下列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 =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如下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答案是( )解析:刚开始木块与木板一起在F 作用下加速,且F =kt ,a =Fm 1+m 2=ktm 1+m 2,当相对滑动后,木板只受滑动摩擦力,a 1不变,木块受F 与滑动摩擦力,a 2=F -μm 2g m 2=Fm 2-μg ,故a 2=kt m 2-μg ,a ­t 图象中斜率变大,应当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答案:A10.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等效为如下列图的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在AB 段的动摩擦因数μ1<tan θ,BC 段的动摩擦因数μ2>tan θ,他从A 点开始下滑,滑到C 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如此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 点滑到底端C 点的过程中( )A .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B .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C .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D .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大于、后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解析:小朋友在AB 段沿滑梯向下匀加速下滑,在BC 段向下匀减速下滑,因此小朋友和滑梯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先向左后向右,如此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即系统水平方向合外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A 正确,B 错误,系统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因此系统先失重后超重,故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小于后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C 、D 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此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下列图.g 取10 m/s 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推力F 的大小;(3)0~10 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解析:(1)由题中图象知,t =6 s 时撤去外力F ,此后6~10 s 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其加速度为a 1=Δv 1Δt 1=-2 m/s 2又因为a 1=-μmgm=-μg 联立得μ=0.2.(2)由题中图象知0~6 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 2=Δv 2Δt 2=1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ma 2 联立得,水平推力F =6 N.(3)设0~10 s 内物体的位移为s ,如此s =s 1+s 2=12×(2+8)×6 m +12×8×4 m =46 m.答案:(1)0.2 (2)6 N (3)46 m12.(15分)(2011年高考山东理综)如下列图,在高出水平地面h =1.8 m 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 =2 kg 、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 ,其右段长度l 1=0.2 m 且外表光滑,左段外表粗糙.在A 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 ,其质量m =1 kg ,B 与A 左段间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对A 施加F =20 N 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 脱离A (A 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 取走.B 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 =1.2m .(取g =10 m/s 2)求:(1)B 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 B .(2)B 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 时,B 运动的时间t B 和位移x B . (3)A 左段的长度l 2.解析:(1)设物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知识可得 h =12gt 2① x =v B t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 v B =2 m/s ③(2)设B 的加速度为a B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知识得 μmg =ma B ④ v B =a B t B ⑤x B =12a B t 2B ⑥联立③④⑤⑥式,代入数据得 t B =0.5 s ⑦ x B =0.5 m ⑧(3)设B 刚开始运动时A 的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得Fl 1=12Mv 21⑨设B 运动后A 的加速度为a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知识得 F -μmg =Ma A ⑩l 2+x B =v 1t B +12a A t 2B ⑪联立⑦⑧⑨⑩⑪式,代入数据得 l 2=1.5 m ⑫答案:(1)2 m/s (2)0.5 s 0.5 m (3)1.5 m。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及详细解析 第51讲电磁波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及详细解析 第51讲电磁波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及详细解析:第51讲电磁波.基础热身1.在电磁信号传输过程中,把要传输的电信号加载在高频等幅电磁振荡上的过程叫做( )A.调制 B.调频 C.调幅 D.调谐2.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有关波的实例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声波是横波B.电磁波是纵波C.光波是概率波D.机械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图K51-13.某时刻LC回路中电容器中的电场方向和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如图K51-1所示.则这时电容器正在________(填“充电”或“放电”),电流大小正在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技能强化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频率高的电磁波速度较大B.在真空中,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速度变小,频率不变D.只要发射电路的电磁振荡一停止,产生的电磁波立即消失5.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必须依赖介质传播B.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C.电磁波不会发生偏振现象D.电磁波无法携带信息传播6.图K51-2甲电路中,L是电阻不计的电感器,C是电容器,闭合开关S,待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再打开开关S,LC电路中将产生电磁振荡,如果规定电感器L中的电流方向从a到b为正,打开开关的时刻为t=0,那么图乙中能正确表示电感器中的电流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是( )图K51-27.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波是指波长在10-3 m到10 m之间的电磁波B.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C.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8.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B.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振荡的电场一定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的磁场9.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制,调制分调幅和调频两种.如图K51-3甲所示有A、B两幅图.在收音机电路中天线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经放大后送到下一级,需要把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分开,只让低频成分输入下一级,如果采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中虚线框a和b内只用一个电容器或电感器.以下关于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51-3A.在电磁波的发射技术中,甲图中A是调幅波B.在电磁波的发射技术中,甲图中B是调幅波C.乙图中a是电容器,用来通高频阻低频,b是电感器,用来阻高频通低频D.乙图中a是电感器,用来阻交流通直流,b是电容器,用来阻高频通低频10.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11.LC振荡电路中线圈的电感为2×10-6 Hz,欲使它发射出长波长为15 m的电磁波,电容器的电容应多大?12.一台收音机,把它的调谐电路中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然收不到某一较高频率的电台信号.要想收到该电台信号,应该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电感线圈的匝数.13.图K51-4中两电容器的电容都是C=4×10-6 F,电感都是L=9×10-4 H,图甲中开关S先接a,充电结束后将K扳到b;图乙中开关S先闭合,稳定后断开.两图中LC回路开始电磁振荡t=3.14×10-4 s时刻,C1的上极板正在________(填“充电”或“放电”),带________(填“正电”或“负电”);L2中的电流方向向________(填“左”或“右”),磁场能正在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图K51-414.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多在200 MHz至1000 MHz的范围内.(1)下列关于雷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 m至1.5 m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2)设雷达向远处发射无线电波.每次发射的时间是1 μs,两次发射的时间间隔为100 μs.显示器上呈现出的尖形波如图K51-5所示,已知图中ab=bc,则障碍物与雷达之间的距离是多大?图K51-515.如果你用通信卫星转发的无线电话与对方通话,则在你讲完话后,至少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对方的回话?(已知地球的质量M=6.0×1024 kg,地球的半径R=6.4×106 m,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挑战自我16.电子感应加速器是利用变化磁场产生的电场来加速电子的.如图K51-6所示,在圆形磁铁的两极之间有一环形真空室,用交变电流励磁的电磁铁在两极间产生交变磁场,从而在环形室内产生很强的电场,使电子加速.被加速的电子同时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沿圆形轨道运动.设法把高能电子引入靶室,就能进一步进行实验工作.已知在一个轨道半径为r =0.84 m的电子感应加速器中,电子在被加速的4.2 ms内获得的能量为120 MeV.设在这期间电子轨道内的高频交变磁场是线性变化的,磁通量的最小值为零,最大值为 1.8 Wb,试求电子在加速器中共绕行了多少周?课时作业(五十一)【基础热身】1.A [解析] 把电信号加载在高频等幅电磁振荡上的过程叫做调制,调制分为调幅和调频两种方式,选项A正确.2.C [解析] 声波是纵波,故A选项错误;电场和磁场的振荡方向都跟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故B选项错误;机械波不具有粒子性,故D选项错误.3.充电减小[解析] 用安培定则可知回路中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而上极板是正极板,所以这时电容器正在充电;因为充电过程电场能增大,所以磁场能减小,电流也减小.【技能强化】4.C [解析]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与频率无关,选项A、B错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变,选项C正确;电磁振荡停止,产生的电磁波继续传播,选项D错误.5.B [解析] 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选项A错误;衍射是一切波所特有的现象,选项B正确;电磁波是横波,横波能发生偏振现象,选项C错误;所有波都能传递信息,选项D错误.6.B [解析] S断开前ab段短路,电容器不带电;S断开时,ab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减小给电容C充电,此时电流正向最大;给电容器充电过程,电容器充电量最大时,ab中电流减为零.此后LC发生电磁振荡形成交变电流.7.ACD [解析] 由电磁波谱的划分可知,A对.微波的本质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无需介质,声波的本质是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B错.黑体辐射可以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本质上是电磁辐射,C对.根据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推算出的黑体辐射规律和观测到的事实符合得相当好,D对.8.D [解析] 变化的电场周围才会产生磁场,恒定的电场周围不会产生磁场,同理,恒定的磁场周围也不会产生电场,所以A错.随时间做均匀变化的电场,其变化率是常量,故周围产生的磁场是恒定的,同理,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也是恒定的,所以选项B 、C 不对.电场周期性变化,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呈周期性变化,且变化周期相同,所以选项D 正确.9.AC [解析] 从甲图中可以看出,A 是调幅波,B 是调频波,选项B 错误,选项A 正确;在乙图中,虚线框a 中的元件应有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虚线框b 中的元件应有阻高频通低频的作用,即a 是电容器,b 是电感器,选项D 错误,选项C 正确.10.D [解析]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对任何波都是成立的,对电磁波当然成立,选项A 正确;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性,机械波、电磁波都是波,这些特性都具有,选项B 正确;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所以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是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的,所以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选项C 正确;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但是电磁波只能是横波,其证据就是电磁波能够发生偏振现象,而偏振现象是横波才有的,选项D 错误.故应选D.11.31 pF [解析] 电磁波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时,不论其频率大小如何,速度均为c =3.00×108m/s ,且波长和频率成反比关系,由此求得频率.然后由LC 振荡电路的频率公式,即可求得电容C 的大小. 因为c =λf ,所以f =c λ=2×107Hz. 又f =12πLC得C =14π2Lf 2=3.1×10-11F =31 pF. 12.减小 [解析] 调谐电路的频率和被接收电台的频率相同时,发生电谐振,才能收到电台信号.由公式f =12πLC可知,L 、C 越小,f 越大.当调节C 达不到目的时,肯定是L 太大,所以应减小L ,因此要减小匝数.13.充电 正电 左 增大14.(1)ACD (2)7.5×103 m [解析] (1)根据λ=c f ,在200 MHz 至1000 MHz 的频率范围内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 0.3 m 至1.5 m 之间,故A 正确.根据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故B 错误.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C 正确.电磁波波长越短,越不易发生衍射,反射性能越好,D 正确.(2)由ab 等于bc 可知,电磁波从发射到返回所用时间为50 μs.设雷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x ,电磁波往返的时间为t =50 μs由2x =ct 得x =ct 2=3.0×108×50×10-6×12m =7.5×103 m. 15.0.48 s [解析] 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它运行的周期T =3600×24 s =8.64×104 s .设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它绕地球转动的向心力是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有:G Mm (R +h )2=m (R +h )⎝ ⎛⎭⎪⎫2πT 2,h =3GMT 24π2-R . 代入数据,解得h ≈3.58×107 m.最短通信距离是发话人和听话人均在同步卫星的正下方,这时无线电信号传播的距离x=2h ,则最短时间为:t =2×2h c =2×2×3.58×1073×108 s ≈0.48 s. 【挑战自我】16.2.8×105周 [解析]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环形室内的感应电动势为E =ΔΦΔt= 429 V ,设电子在加速器中绕行了N 周,则电场力做功NeE 应该等于电子的动能E K ,所以有N = E K Ee ,代入数据可得N =2.8×105周.图K51-6。

2013年高二物理优化训练第1章1.3(沪科版选修3-1)

2013年高二物理优化训练第1章1.3(沪科版选修3-1)

1.有关静电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燥天气里脱化纤衣物时常常会看到火花,听到噼啪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B.室内栽花种草可有效防止静电C.家用电器上装一根接地线能防止静电危害D.地毯中夹杂很细的不锈钢纤维能防止静电危害解析:选ABD.选项A中的现象是摩擦起电现象.属于静电现象,A正确;室内栽花种草可调节室内湿度,能有效防止静电,B正确;选项C主要是用来防止漏电触电,C错误;防止静电危害的最好方法是及时把产生的静电导走,选项D采用这种方法来防止静电,D正确.2.下列哪些措施是利用了静电()A.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有抗静电材料的外壳B.家用电器如洗衣机接有地线C.手机一般装有一根天线D.以上都不是解析:选D.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抗静电材料外壳是防止静电产生;家用电器如洗衣机接有地线是安全用电;手机一般装有一根天线是为了接收信号.3.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是()A.云层中带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B.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C.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D.以上解释都不正确解析:选B.带电荷的云层靠近避雷针时,在避雷针尖端感应出与云层电性相反的静电,达到一定程度就向空中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从而避免遭受雷击,故B正确.4.常见的电脑显示器的玻璃荧光屏容易布满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灰尘的自然堆积B.电脑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C.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D.电脑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解析:选B.荧光屏由于受阴极射线的冲击而使屏外表面带上大量的静电,从而吸附灰尘.图1-3-35. 在工厂里,靠近传送带的工人经常受到电击.经研究发现,这是由于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带电,如图1-3-3所示.(1)解释为什么靠近传送带的任何物体都会带电.(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解析:(1)传送带在传送货物过程中由于与货物摩擦而带电,而靠近它的物体又由于感应而带电.(2)要消除静电,应设法让产生的静电尽可能导走.可以在传送带上镀上金属膜并接地或增加空气的湿度等.答案:见解析一、选择题1.人们在晚上脱衣服时,有时会看到火花四溅,并伴有“噼啪”声,这是因为() A.衣服由于摩擦而产生了静电B.人体本身是带电体C.空气带电,在衣服上放电所致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选A.若我们身穿含有化纤成分的衣服,由于运动,使衣服与衣服之间、衣服和皮肤之间,在摩擦中会使衣服上带有异种电荷.在脱衣服时正电荷和负电荷碰到一起就产生放电现象,于是我们听到“噼啪”的放电声音,若是晚上还可以看见火花四溅的现象.2.静电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技术中利用静电的是()A.激光打印B.电蚊拍C.静电喷洒D.电子空气净化解析:选ACD.激光打印和激光复印的原理是相似的,也是靠硒鼓上的静电吸附墨粉来工作的;电蚊拍是利用高压电所产生的电流来杀死蚊子的;静电喷洒和静电喷涂是一个道理,都是使洒出的液体带上静电以利于吸附到要喷的介质上;电子空气净化设备都是靠静电来吸附空气中的微尘,从而净化空气的.3.人造纤维比棉纤维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A.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吸引灰尘B.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导走静电,留下灰尘C.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不易除掉灰尘D.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累静电,吸引灰尘解析:选D.人造纤维比棉纤维绝缘性好,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不易导走而使电荷积累,积累的电荷对灰尘有吸附作用.故选项D正确.4.为了防止静电危害,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油罐车上拖一条与地面接触的铁链B.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C.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纤维D.尽可能保持印染厂空气干燥解析:选ABC.油罐车上拖一条与地面接触的铁链,是为了导走运输过程中油和油罐摩擦产生的静电,以防止静电积累,A正确;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是为了导走飞机与空气、灰尘等摩擦时产生的静电,以防止静电积累,故B正确;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纤维,是为了将人走动时产生的静电导走,以防止静电积累,故C正确;印染厂里的空气应保持适当的湿度,以便导走纸页间相互摩擦产生的静电,防止静电积累,所以只有选项D不正确.5.下列与雷电和避雷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雷电是云层间或云层与地面间产生的放电B.雷声是由于空气受热突然膨胀发出的巨响C.闪电是由于电流生热而使空气发光产生的D.导体的尖端易放电,不能用尖端导体避雷解析:选ABC.导体的尖端容易放电,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可以利用尖端放电制作避雷针来减小雷电造成的危害.6.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和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A.除菌消毒B.消除静电C.利用静电D.防止漏电解析:选B.在可燃气体环境(如乙醚)中,产生静电时,容易引起爆炸,应设法把产生的静电消除掉(如导入大地),因此只有B选项正确.7.在利用静电为人类服务的同时,静电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静电而引起的是()A.化纤的衣服容易吸引灰尘B.买食品时,装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C.冬天用温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D.在北方的冬季,触摸门把手时,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解析:选C.A、B、D三项中都是因为摩擦起电而产生的静电现象,而C项中的现象则是由于手上的水遇冷凝固所致.8.静电在各种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几乎都是让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现有三个粒子a、b、c从P点向下射入由正、负电极产生的电场中,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1-3-4所示,则()图1-3-4A.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c不带电荷B.a带正电荷,b不带电荷,c带负电荷C.a带负电荷,b不带电荷,c带正电荷D.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c不带电荷解析:选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飞向左侧负电荷的粒子带正电,飞向右侧正电荷的粒子带负电,在电场中不偏转的是中性粒子,即不带电.二、非选择题9.在印染车间,为了保证花布的印染质量,通常是使车间内的湿度大一些,为什么?解析:在印染车间,由于在印染过程中布与机械间的相对运动,造成摩擦,摩擦产生的静电会吸引轻小的物体,就会使空气中的一些漂浮物吸附在印制好的花布上,使印染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消除静电对印染质量造成的影响,就必须将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荷导走,在车间里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空气潮湿,摩擦产生的静电直接被导走,就可以消除静电的影响.答案:见解析10.在燃气灶和燃气热水器中,常常安装电子点火器,接通电子线路时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的电火花来点燃气体.我们看到,图1-3-5中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了针形.这是为什么?图1-3-5与此相反,验电器的金属杆上端却固定一个金属球而不做成针尖状,这又是为什么?解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针形是利用了尖端放电原理.验电器的金属杆上端固定一个金属球是防止尖端放电,而使电荷发生流失而导致验电器结果不准确.答案:见解析11.图1-3-6在干燥的冬天,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经过铺有地毯的走廊来到房间门口,在伸手接触金属门把手的一刹那,突然听到“啪”的一声,手被麻了一下,弄得你虚惊一场(如1-3-6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解析:人在地毯上行走,由于脚与地毯的摩擦,人身上会带有因摩擦而产生的电荷,当人手与金属门把手接触时瞬间放电,会发出“啪”的声响,同时人有触电的感觉.答案:见解析12.图1-3-7把捆东西的塑料绳,一端分成细丝,然后用一只手拿着没有分开的一端,另一只手用尼龙手套(或尼龙布)将绳从上向下捋一下,可以看到塑料丝张开成伞状(如图1-3-7甲所示),为什么?如果向塑料丝周围喷水,塑料丝则合拢,如图乙所示,自己做做看,从这个小实验你得到什么启示?解析:尼龙手套(或尼龙布)和塑料丝摩擦产生静电现象,塑料丝上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若向塑料丝周围喷水,空气潮湿,电荷很容易被导走,故在周围喷水会发现合拢现象.答案:见解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讲物体的平衡课时作业(含详解)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讲物体的平衡课时作业(含详解)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及详细解析:第10讲物体的平衡.1. 如图K10-1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那么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 .0B .mg C.mg 2 D.mg 4图K10-1 图K10-22.如图K10-2所示,质量为m 的两个球A 、B 固在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圆形碗中,杆的长度于碗的半径,当杆与碗的竖直半径垂直时,两球刚好能平衡,那么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 ) A.33mg B.233mg C.32mg D .2mg 3.如图K10-3所示,物块M 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 相连.斜面的倾角α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 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那么有( )图K10-3A .假设物块M 保持静止,那么α角越大,摩擦力一越大B .假设物块M 保持静止,那么α角越大,摩擦力一越小C .假设物块M 沿斜面下滑,那么α角越大,摩擦力越大D .假设物块M 沿斜面下滑,那么α角越大,摩擦力越小4. 2021·检测图K10-4甲为杂技表演的平安示意图,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O 、a 、b 、c 、d ……为绳的结点,平安水平张紧后,假设质量为m 的运发动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 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绳dOe ,bOg 均呈120°向上的张角,如图乙所示,此时O 点受到的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F ,那么这时O 点周围每根绳承受的力的大小为( )图K10-4A .F B.F 2C .F +mg D.F +mg 2技能强化5. 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静靠在竖直墙上,突然释放,它们同时沿墙面下滑,如图K10-5所示,m A >m B ,那么( )A .物体A 只受重力作用B.物体B受重力和A对它的压力C.物体A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物体A、B都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图K10-5 图K10-66.如图K10-6所示,传送带向右上方匀速运转,石块从漏斗里竖直掉落到传送带上,然后随传送带向上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石块落到传送带上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B.石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受到向右上方的摩擦力作用C.石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受到向左下方的摩擦力作用D.开始时石块受到向右上方的摩擦力后来不受摩擦力7.2021·模拟如图K10-7所示,重8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假设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 )A.10 N B.20 N C.40 N D.60 N图K10-7 图K10-88.2021·摸底如图K10-8所示,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倾角为30°的斜面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那么物体此时所受摩擦力( )A.于零B.大小为12mg,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为32mg,方向沿斜面向上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9.如图K10-9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外表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质量为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N,细线的拉力大小为T,那么( )图K10-9A.N=(m2-m1)g B.N=m2gC.T=22m1g D.T=(m2-22m1)g10.一光滑圆环固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K10-10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且与水平线成30°角.B球的质量为3 kg,求细绳对B球的拉力大小和A球的质量.(g 取10 m/s2)图K10-1011.供电局某工程队在冬天架设电线,如图K10-11所示,设两电线杆间距离为L,铜导线总重力为G,电线架好后,在两杆部位电线下坠的距离为h,电线在杆上固处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1)两电线杆处的电线弹力.(2)当到夏天时,两电线杆处的电线弹力与冬天相比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提示:导线上每处的弹力均沿切线方向)图K10-11挑战自我12.物体的质量为2 kg,两根轻细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角的拉力F,相关几何关系如图K10-12所示,θ=60°,假设要使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g取10 m/s2)图K10-12课时作业〔十〕【根底热身】1.A [解析] 将4块砖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得f1=f4=2mg,方向竖直向上.再将3、4整体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乙所示,得f23=0,应选项A正确.2.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球A、B间的杆一水平,对其中一个小球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知识可得,杆的作用力F=mg tan30°=33mg,应选项A正确.3.D [解析] 假设物块M保持静止,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其大小于绳上拉力mg与物块M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量Mg sinα的合力,当mg>Mg sinα时,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其大小于mg-Mg sinα,那么α越大,摩擦力越小,当mg<Mg sinα时,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其大小于Mg sinα-mg,那么α越大,摩擦力越大;假设物块M沿斜面下滑,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于μMg cosα,α越大,摩擦力越小.4.B [解析] 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O点受到竖直向下的冲力F和斜向上的绳的拉力,设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F 1,由力的合成可知,绳Oe 和Od 的拉力的合力大小为F 1,方向竖直向上;同理,绳Ob 和Og 的拉力的合力大小也为F 1,方向竖直向上;由2F 1=F 得F 1=F 2,应选项B 正确. 【技能强化】5.AC [解析] 释放后,因物体A 、B 与墙面间无压力,故无摩擦力,两物体均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 、C 正确,B 、D 错误.6.AB [解析] 由相对运动可知,石块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使石块加速向上运动,最终可与皮带到达共同速度,假设加速运动时经过的位移大于两轮间距,那么一直加速;假设小于两轮间距,那么到达共同速度后石块与皮带相对静止,此后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方向仍沿皮带向上.7.D [解析] 设滑块受斜面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 +f +kx =mg sin30°,可得:F +f =20 N ,F 由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f 逐渐减小,当f =0时,F 为20 N ;故A 、B 均可能;当f 沿斜面向下时,F +kx =f +mg sin30°,有:F =f +20 N ,随着F 增大,f 也逐渐增大,直到f =25 N ,此时F =45 N ,当F >45 N ,滑块就沿斜面滑动,故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60 N.8.A [解析] 由题知mg =kL .设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 ,方向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2mg sin30°=kL +f ,解得f =0,故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9.B [解析] 分析小球m 1的受力情况,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绳的拉力T =0,故C 、D 均错误;分析m 2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N =m 2g ,应选项A 错误、B 正确.10.60 N 6 kg[解析] 对B 球受力分析如下图,物体B 处于平衡状态,有 T sin30°=m B g解得T =m B g sin30°=60 N 物体A 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在水平方向:T cos30°=F N A sin30°在竖直方向:F N A cos30°=m A g +T sin30°.由上两式解得:m A =6 kg11.(1)G2cos θ (2)变小 夏天电线下坠距离较大,θ变小,故拉力变小了 [解析] (1)以电线为研究对象,电线两端所受的力为F 1、F 2,重力G 可看作作用在电线中点,F 1、F 2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量,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 1cos θ+F 2cos θ=GF 1sin θ-F 2sin θ=0解得F 1=F 2=G 2cos θ(2)夏天电线下坠距离较大,θ变小,故拉力变小了.【挑战自我】12.203 3 N ≤F ≤403 3 N [解析] 作出物体A 受力图如下图,由平衡条件 F y =F sin θ+F 1sin θ-mg =0F x =F cos θ-F 2-F 1cos θ=0由以上两式解得F =mgsin θ-F 1 F =F 22cos θ+mg 2sin θ要使两绳都能绷直,那么有F 1≥0,F 2≥0即F 有最大值F max =mg sin θ=403 3 N. 有最小值F min =mg 2sin θ=20 33N 那么F 的取值范围是203 3 N ≤F ≤403 3 N.。

【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四章第四单元课时作业 沪科版

【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四章第四单元课时作业 沪科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 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 .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 .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C .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 .行星公转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解析:由G Mm R2=m 4π2RT 2以及题中已知的周期之比与半径之比,故可得恒星与太阳质量之比,A 正确;由v =2πRT可得行星公转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D 正确.答案:AD2.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静止在地面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心力指向地心B .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C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D .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解析:物体绕地轴做圆周运动,向心力指向地轴,除赤道上的物体向心力指向地心外,其余位置上的物体向心力都不指向地心,故A 错;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为重力大小,故向心加速度不等于重力加速度,C 错;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时的环绕速度,它远大于绕地轴自转的线速度,故B 错;地面上静止的物体都绕地轴做圆周运动,周期都为24 h ,所以D 项正确.答案:D3.(2012年福州模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后,探月成为同学们的热门话题.一位同学为了测算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 ,便可测算出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按这位同学的方案,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为( )A .v 0 2h RB .v 0 h2RC .v 02R hD .v 0R 2h解析: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即月球第一宇宙速度,v =gR ,对于竖直上抛的物体有v 20=2gh ,所以环绕速度为v =gR =v 202h·R =v 0 R2h,选项D 正确. 答案:D 4.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得其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B.4π2r 31GT 2C.4π2r 3GT 2D.4π2r 2r 1GT 2解析:设S 1、S 2两星体的质量分别为m 1、m 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对S 1有:G m 1m 2r 2=m 1(2πT)2r 1解之可得:m 2=4π2r 2r 1GT 2所以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5.质量为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A .线速度v =GM RB .角速度ω=gRC .运动周期T =2πR gD .向心加速度a =Gm R2解析:由GMm R 2=m v 2R =m ω2R =m 4π2T 2R =mg =ma 得v =GMR,A 对;ω=g /R ,B 错;T =2π R g ,C 对;a =GMR2,D 错.答案:AC6.一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 表示地球的半径,g 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N 表示人对秤的压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g ′=0B .g ′=R 2r 2gC .N =0D .N =m Rrg解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及其上的人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台秤无法测出其重力,故N =0,C 正确,D 错误;对地球表面的物体,GMm R 2=mg ,宇宙飞船所在处,GMmr 2=mg ′,可得:g ′=R 2r2g ,A 错误,B 正确.答案:BC7.(2010年高考四川理综)a 是地球赤道上一幢建筑,b 是在赤道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9.6×106m 的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b 、c 刚好位于a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48 h ,a 、b 、c 的大致位置是图乙中的(取地球半径R =6.4×106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10 m/s 2,π=10)( )解析:由题意知,同步卫星c 一直处于a 的正上方;由GMm r 2=m (2πT b )2r ,r =R +h ;又GMmR2=mg ,得b 卫星的周期T b =2πR +hR R +h g =5.56 h ,在48 h 内b 转过的圈数n =485.56=8.63(圈),故B 图正确.答案:B8.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A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B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C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D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解析:由F =GMm r 2=m v 2r 知,E k =12mv 2=GMm2r,r 越大,E k 越小.r 增大,卫星在升高过程中要克服万有引力做功,引力势能增大.综上所述D 对,A 、B 、C 错.答案:D9.近年来,人类发射的多枚火星探测器已经相继在火星上着陆,正在进行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究,为我们将来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并测得该运动的周期为T ,则火星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 为某个常数)( )A .ρ=kTB .ρ=k TC .ρ=kT 2D .ρ=kT2解析: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时,GMm R 2=m 4π2T 2R ,又M =43πR 3ρ,可得:ρ=3πGT 2=kT2,故只有D 正确.答案:D10.两个行星A 、B ,在这两个行星表面附近各有一颗卫星,若这两颗卫星运动的周期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颗卫星的角速度、线速度一定分别相等B .行星A 、B 表面重力加速度与它们的半径成反比C .行星A 、B 的质量和半径一定分别相等D .行星A 、B 的密度一定相等解析:根据ω=2πT ,v =2πRT,两颗卫星的角速度一定相等,线速度不一定相等,A 错误.根据mg =G Mm R 2=m 4π2T 2R ,得g =4π2T2R ,故行星A 、B 表面重力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B 错误,再根据G Mm R 2=m 4π2T 2R ,A 、B 质量和半径不一定相等,C 错误.由G Mm R 2=m 4π2T 2R ,V =43πR3和ρ=M V ,得ρ=3πGT2,故行星A 、B 的密度一定相等,D 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 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 星∶R 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M 星∶M 地.解析:(1)t =2v 0g 5t =2v 0g ′故g ′=15g =2 m/s 2.(2)mg =G Mm R 2则:M =gR 2G即M 星∶M 地=1×12∶5×42=1∶80.答案:(1)2 m/s 2(2)1∶80.12.(15分)(2012年宝鸡模拟)国际空间站是迄今最大的太空合作计划,其轨道半径为r ,绕地球运转的周期为T 1,通过查阅资料又知引力常量G 、地球半径R 、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 、地球的自转周期T 2以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 的方法:设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G Mm h 2=mh (2πT 2)2得M =4π2h 3GT 22(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计算结果. 解析:(1)上面结果不正确,地球的半径R 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 正确的解法和结果是G Mm R +h 2=m (R +h )(2πT 2)2得M =4π2R +h 3GT 22(2)方法一:国际空间站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G Mm r 2=mr (2πT 1)2得M =4πr 3GT 21.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由G Mm R 2=mg得M =gR 2G答案:见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北京奥运会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
解析: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路程;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火炬手在运动中,可以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故能看成质点;顶峰的高度大于拉萨的高度,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小,故只有C正确.答案:C
2.从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始终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自由释放的物体,物体有一个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同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从飞机上看时,由于飞机的速度与物体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相同,所以会看到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且相对飞机向下运动,故A、B均错;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3.(2012年广州模拟)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解析: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故只有C正确.
答案:C
4.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 .三个质点从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位移不同
解析:位移是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用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表示,三个质点的始、末位置相同,故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D 错误;由于运动时间相同,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平均速度也相同,A 正确;曲线运动的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不是任意时刻速度方向都相同的,B 错误;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并不相同,平均速度也不同,C 错误.
答案:A
5.(2012年临沂模拟)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加速度是用来描述质点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质点速度变化量大,不一定速度变化得快,故A 错误、B 正确;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以改变,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质点,到达最高点后又下滑,此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均沿斜面向下,C 错误;当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同向时,速度仍增大,故D 错误.
答案:B
6.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
A .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
B .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
C .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
D .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
解析:在解答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A 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可以.
答案:AD
7.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A .11 m/s 2
B .5.0 m/s 2
C .1.4 m/s 2
D .0.6 m/s 2
解析:题图(甲)为初速度,示数约为20 km/h≈5.6 m/s,题图(乙)为末速度,约为60
km/h≈16.7 m/s,则加速度大小a =16.7-5.68
m/s 2=1.4 m/s 2,故C 选项正确. 答案:C
8.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停止
C .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是加速,也可以是减速,加速度不断减小到零表明物体速度变化的越来越慢至速度不变,故A 、B 、C 、D 都正确.
答案:ABCD
9.在两条相互垂直的水平直道上,甲正以3 m/s 的速度自西向东朝十字路口走去,乙正以4 m/s 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此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0 m .则在以后的过程中,甲、乙之间的最小距离是( )
A .100 m
B .80.8 m
C .80 m
D .70.7 m
解析:从乙正以4 m/s 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时开始计时,t 时刻两者的距离s
= -3t 2+t 2 m = t -2+6 400 m ,则当t =12 s 时,s 有最小值
为80 m ,C 正确.
答案:C
10.(2012年福州模拟)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甲先到达
B .乙先到达
C .甲、乙同时到达
D .不能确定
解析:设甲、乙两车从某地到目的地距离为s ,则对甲车有t 甲=2s v 1+v 2
;对乙车有t 乙=s 2v 1+s 2v 2=v 1+v 2s 2v 1v 2,所以t 甲t 乙=4v 1v 2v 1+v 22,由数学知识知(v 1+v 2)2>4v 1v 2,故t 甲<t 乙,A 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15分)如图所示,一修路工在长为s =100 m 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右隧道口s 0=200 m 处,修
路工所处的位置恰好在无论向左还是向右跑均能安全脱离危险的位置.问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的距离是多少?他奔跑的最小速度至少应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
解析:设修路工的位置离右隧道口的距离为x ,他奔跑的最小速度为v 1,火车的速度为
v 2,若修路工从右出口跑出,则x v 1=s 0v 2
若修路工从左出口跑出,则s -x v 1=s 0+s v 2
由以上两式可解得,x =40 m
v 1v 2=x s 0=15
. 答案:40 m 15
12.(15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 1=5 s 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了t 2=10 s ,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t 3=2 s 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120 km/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解析:设客车的速度为v 1,声音的速度为v 2,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x 1,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x 2,则有
v 2t 1=2x 1-v 1t 1
v 2t 3=2x 2-v 1t 3
又x 2=x 1-v 1(t 2+t 1)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
v 1=v 29
≈37.8 m/s ≈136 km/h>120 km/h 故客车超速行驶 答案: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