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急性喉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儿科护理是一门需要综合考虑患儿身体和心理特点的护理学科,而心理护理则是在儿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护理旨在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干预,帮助儿童顺利度过疾病期,减轻治疗对他们心理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患儿入院和治疗初期提供情感支持。

许多儿童在入院和治疗初期会感到焦虑、害怕或孤独。

通过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谈话、陪伴和安抚等方式,为患儿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这种情感支持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减轻他们的紧张和不安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另一个应用是帮助儿童调整情绪和应对疾病。

患儿面临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或儿童游戏疗法等,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积极的应对方式。

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与儿童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疾病的治疗过程。

心理护理还可以在儿科护理中预防和减少儿童的心理创伤。

某些治疗过程对儿童来说可能是痛苦和恐怖的,比如手术、注射、抽血等。

通过提前的心理准备和干预,护理人员可以为儿童提供相关信息,解释治疗过程,并通过游戏、绘画、音乐等方式进行陪伴和缓解,减轻儿童的痛苦和对治疗过程的恐惧感。

这种心理干预可以帮助儿童减少心理创伤,提高治疗合作性和遵循治疗计划的积极性。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还包括帮助儿童和家庭建立健康的信任关系。

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支持,而家庭也需要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与家庭密切合作,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儿童和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信任关系。

这种信任关系可以让儿童更好地接受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引言:儿科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多元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医学、护理、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帮助儿童患者获得最佳的身心健康。

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还可以促进康复和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意义1. 促进儿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儿童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抵触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情绪疏导、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儿童患者调整情绪,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2. 缓解儿童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儿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接受一些疼痛性的检查和治疗,例如采血、输液、注射等,这些过程可能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和不适感。

而心理护理可以通过疼痛干预、放松训练等方法,减轻患儿的疼痛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

3. 促进儿童患者的康复和发育心理护理可以为儿童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增强对疾病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康复和发育。

1.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在进行儿科护理时,护理工作者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疾病认知水平等,以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服务。

2. 应用心理干预技术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干预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儿童游戏疗法等,帮助患儿缓解焦虑情绪、疼痛感等不适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和效果。

3. 与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儿科护理不仅仅是对患儿的护理,还包括对患儿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护理工作者可以与患儿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了解家庭的期望、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家庭的和谐。

小明,4岁,因急性咽炎收治入院。

小明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但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和害怕,入院后一直情绪低落,不愿与护士、医生进行接触和交流,甚至对检查、治疗过程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治疗的顺利进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儿童急慢性咽喉炎的心理社会因素与干预研究

儿童急慢性咽喉炎的心理社会因素与干预研究

儿童急慢性咽喉炎的心理社会因素与干预研究咽喉炎是指咽喉黏膜的炎症,据统计,儿童中咽喉炎的患病率较高。

除了生物学因素外,心理社会因素在儿童咽喉炎的发展和干预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儿童急慢性咽喉炎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一、心理因素对儿童咽喉炎的影响1.1 焦虑和抑郁情绪儿童在面对生活压力、学业负担以及人际关系时,常常感到焦虑和抑郁。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儿童身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使其更易患上急慢性咽喉炎。

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情绪与儿童咽喉炎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1.2 心理应激儿童面临诸多生活变化时常常感到压力和焦虑,如学校转学、家庭变动、亲友关系变化等。

这些心理应激事件会导致儿童免疫系统的紊乱,增加患上咽喉炎的风险。

二、社会因素对儿童咽喉炎的影响2.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家庭关系破裂、亲子沟通不畅等问题会增加儿童患上喉咙炎的风险。

另外,家庭中的二手烟暴露、恶劣的居住环境等也会导致健康问题的加重。

2.2 学校环境学校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儿童在学校中面临着学业和人际关系的双重压力。

研究发现,学校中的竞争、学习压力以及同伴关系的问题都与儿童急慢性咽喉炎的发生相关。

三、儿童急慢性咽喉炎的心理社会干预3.1 心理教育与干预针对儿童的焦虑、抑郁情绪,可进行心理教育和干预。

通过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和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减少患病风险。

3.2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对于儿童咽喉炎的干预也十分重要。

家庭应加强亲子沟通,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二手烟暴露。

学校应关注儿童学业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3 社会资源整合和疾病预防教育在儿童咽喉炎的干预中,社会资源整合和疾病预防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社会资源整合,提供儿童健康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加强疾病预防教育,提高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有助于减少儿童急慢性咽喉炎的发生。

心理干预视角下儿科护理论文

心理干预视角下儿科护理论文

心理干预视角下儿科护理论文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于儿科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心理干预的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以心理干预视角下儿科护理为主题的论文,为我们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一、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在儿科护理中,心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减轻病痛的负担,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治愈率。

特别是对于患有自闭症、癫痫、神经损伤等疾病的儿童,心理干预更是必不可少。

因为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患儿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而心理干预可以帮助这些儿童缓解这些心理问题,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二、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方法心理干预的方法众多,在儿科护理中也有着多种方法。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情感支持法:情感支持法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干预方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护士对患者进行亲切、热情的关心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他们不是孤独的,身边有人关注他们的健康和情况。

这样可以为患者提高信心,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2)认知疏导法:认知疏导法是一种将正面思考和积极态度引入干预过程的方法。

通过认知疏导法,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看待疾病、疼痛和健康,让患者的心境从消极向积极转变,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

(3)沟通交流法:在儿科护理中,沟通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心情和想法,并通过言语和身体语言回应患者的需求,这样可以打破病人和护士之间的隔阂,促进良好的护理关系。

三、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实践在儿科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实践十分必要。

在实践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干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具体的实践。

(1)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在儿科护理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护理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干预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当护士和患者之间建立起亲密、信任的关系时,他们会更容易彼此沟通和理解,也能帮助患者快速地适应病情,达到更快的康复效果。

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166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入住于本院儿科病室,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83)和研究组(n=83),分别行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与护理的依从率为95.18%,较对照组的78.31%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分析儿科病室小儿心理特点并给予其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提高患儿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缓解患儿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儿科护理;临床应用引言在医疗机构中儿科属于特殊科室,因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儿科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均较高,单纯的护理服务,可使儿科护理质量存在的局限性提升,针对小儿的护理需求不能满足。

心理护理措施主要融合多种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心理问题得到缓解,提升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进而提升其康复效果。

有关研究得出,在儿科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心理因素十分重要。

因儿童表达不良情绪的方式不同于成人,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儿主要采取排斥、抗拒、哭闹等方式宣泄内心压力。

对此,以16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案研究选取166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儿科病室收治的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各83例,其中对照组中男44例,女39例;年龄9个月~8岁,平均年龄5.23±0.17岁;疾病类型:肺炎33例,支气管炎27例,发烧咳嗽23例。

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科学 中 国 人
小儿 急 性 喉 炎 的 护理 干 预分析
王改芳 深 河 医 学 高等 专 科 学校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小 儿 急性喉 炎 的 护 理 措施 卷 调 查 法 调 查 我 附 属 医 院 儿 科 患 儿 和 家属
, , , 。 。
方法
自设 的 问
吸 困 难 而窒 息

定期监 测 体温
睡 前 刷牙 漱 口 的 习 惯

,
饮食 要有 规律 避 免 暴饮暴食
夜 晚避 免
调 查对象 和 方 法
着 凉 在 睡觉 时 避 免 吹对 流风 名

保持 口 腔卫 生 养 成 晨起 饭 后 和

调 查对 象
我 校 第三附属 医 院 的急性喉炎 患 儿 患 儿家 属
处于 康 复期 的 儿 童 嘱 咐家 长给 患 儿 多 喝
希望 护 士 主动 与 其 交 流

一州 一一 总 纂
患 儿 问 卷调 查反 馈
目 前 我 国的 床 护 比 逐 渐 趋 于时代 要 求 但 是 护 士 不

足 仍 是 护 理 行业 的现状 儿 科 护 士 工作繁忙 压 力 较大 这 些 原 因 一 定程 度 上对 护 患 沟 通会 带来 一 定 的影响
时准确 的服 用
研 究组对 护 理 服务 的满意度 为
满意度
,
实 验 室 检查 研 究 组进行 实 验 室 检查 根 据检查结果 进行 针对 性 的治疗 和 护 理 而 对 照 组 则 按 照 常规方 法进行治疗 和 护 理

, 。
,
研 究组家 属 对 护 理 的满意度

对照 组 和 研

究组 都希 望在住 院 的过 程 中得到 更 多的护 理服务 表

护理干预对急性咽喉炎患儿的症状缓解与满意度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急性咽喉炎患儿的症状缓解与满意度的影响

为0 —1 0 0分 , 8 O分 一1 0 0分 为 非 常 满 意 , 6 O分 一 7 9分 为 比较 满 意, <6 o分 为 不 满 意 。护 理 满 意 度 为 非 常 满 意 率 与 比较 满 意 率
之 和。 1 . 4统 计 学 处 理
用 S P S S 2 0 . 0软 件 核 对 两 组 急 性 咽 喉 炎 患 儿 护 理 后 的 数 据 , 用 均 数 土标 准 差 表 示 患 儿 的症 状 缓 解 时 间 、 住 院 时 间数 据 , 并 用 t 检验 ; 用“ ” 表示 两组患儿 家属 的护理满 意度 数据 , 并 用 卡 方 检 验 。若 两 组 患 儿 的 各 指 标 数 据 存 在 差 异 , 则用 P %0 . 0 5 表示 。
中 国农 村 卫 生 2 0 1 7年 7月 第 1 4期总 第 1 1 6期 C h i n g s r u r a l h e a l t h, J u l y 2 0 1 7 , No . 1 4 , T o t a l No . 1 1 6
6 3
护 理 干 预 对 急性 咽 喉 炎 患 儿 的症 状 缓解 与 满 意 度 的 影 响 .
1 . 3 . 1观 察 指 标
观 察 急 性 咽 喉炎 患 儿 症 状 缓 解 时 间 、 住 院 时 间 以 及 家属 的
护理满意度 。 1 . 3 . 2护 理 满 意 度 判 定 标 准 采 用 本 院 自制 的护 理 满 意 度 调 查 表 对 家 属 进 行 调 查 , 分 值
陈莹( 山 东省 日照 市 莒县 人 民 医院 2 7 6 5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护 理 干 预 对 急 性 咽 喉 炎 患 儿 的 症 状 缓 解 与 满 意度 的 影 响 。方 法 : 选取 2 O 1 3年 4月 ~ 2 O 1 6年 4月 期 间 我 院 收 治的 6 0例 急性 咽 喉 炎 患 儿 作 为 观 察 对 象 。使 用抽 签 的 方 法 将 其 简 单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观 察组和对照组分别 3 0例 。对 照 组 急 性 咽 喉 炎 患 儿使 用 常 规 护 理 , 观 察 组 患儿 在 常规 护 理 的 基础 上 , 给 予针 对性 护 理 进 行 干 预 。 护 理 后 , 对 比 2组 患 儿 的 症 状 缓 解 时 间 、 住 院 时间 以 及 家属 的 护 理 满 意度 。结 果 : 观 察 组 急 性 咽 喉 炎 患儿 在 护 理 后 症 状 缓 解 时 间 、 住 院 时 间均 短 于 对 照 组 , P <0 . 0 5 ; 且 观 察 组 家 属 护 理 满意度为 9 6 . 6 7 , 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 . 0 5 。结 论 : 采 用针 对性 护 理 干 预 急 性 咽 喉 炎 患 儿 的 护 理 工作 , 护理效果显著 , 值得推 广。 【 关键词】 护 理 干预 ; 急性咽喉 炎; 症 状 缓 解 【 中 图分 类号 1 R 4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3 6 1 X( 2 0 1 7 ) 0 7 —0 0 6 3 —0 1

心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护理中应用探析

心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护理中应用探析

66心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护理中应用探析龙丽随着医疗矛盾的日益突出,护理工作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心理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内容,在耳鼻喉科护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于心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简要做以下分析,以供参考交流。

一、心理干预的定义心理干预指的是在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在心理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一系列心理干预活动。

就一定程度而言,虽然心理干预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项事物,但作为患者的心理间接干预措施,在患者疾病治疗中同样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同时,医院相关管理部门随着对于心理干预措施的不断认可,心理干预措施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病患的护理工作中,经过实践发现也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改善了传统的医患关系。

对于耳鼻喉科的患者而言,住院治疗期间本身已经由于疾病而处于身心不适状态,这个过程中较常规外界群众自身情绪更容易发生波动,如果继续受到外界刺激,那么患者则很容易产生焦躁情绪,最终与外界发生冲突。

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认清这一现实问题,并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调节,这样才能让患者的情绪保持正常状态,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整个治疗过程,更有助于缩短整个治疗周期,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二、搜集资料,判断耳鼻喉科患者的心理状态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经患者同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上加以心理干预护理。

经过两组治疗患者治疗数据分析,实验组中经护理后患者情绪更为平稳,患者由之前98%的负面情绪可转为积极向上的情绪,经过治疗心态更为乐观,更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治疗效果也更为明显。

而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很大一部分情绪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有5例患者护理期间与护理人员发生直接冲突,这种情况意味着治疗失败。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儿焦虑者占2.63%、恐惧者占7.89%、紧张者占5.26%、依从性94.74%、家长环境、态度、肢体动作及护理技能满意度分别(90.56±1.48)分、(92.30±3.84)分、(94.55±1.55)分及(98.70±0.61)分。

对照组患儿焦虑者占18.42%、恐惧者占28.95%、紧张者占26.32%、依从性65.79%、家长环境、态度、肢体动作及护理技能满意度分别(76.41±3.82)分、(76.94±2.53)分、(84.83±1.77)分及(85.42±3.55)分。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提高家长满意度。

标签:心理护理;儿科护理;依从性前言:儿童机体免疫力低,各类疾病的发病率高。

受医院环境、疾病、护理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患儿入院后,多伴有一定的恐惧情绪,治疗依从性差,易对病情的康复造成阻碍。

有研究指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儿科护理中,对上述问题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患儿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了护理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性别:男/女=21/17,年龄(6.84±3.10)岁。

对照组性别:男/女=22/16,年龄(7.00±2.48)岁。

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给药、病情观察等为主。

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方法如下:(1)改善环境:环境过于陌生,或温度及湿度不适宜,易导致患儿产生恐惧情绪。

护理人员应在调整室内温度与湿度的同时,保持病房清洁。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从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出发,探讨了心理护理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心理咨询与干预在儿科疾病中的作用、心理护理对儿童康复的促进作用、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团队中的位置以及心理护理在儿科病房环境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帮助儿童患者应对疾病及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并促进其康复。

心理护理也在整个儿科护理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患儿提供全面而综合的护理服务。

未来,更多的研究应该关注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加强心理护理与之它医疗专业的合作,提升儿科护理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儿科护理、心理护理、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康复、护理团队、病房环境、必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儿科护理是医疗护理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专门针对儿童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

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比成人更为脆弱。

儿科护理在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儿童成长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科护理可以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帮助儿童患者尽快康复。

儿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各种儿科疾病,确保儿童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儿科护理还可以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帮助儿童患者度过疾病期间的心理困扰和抑郁情绪。

由于儿童通常对疾病和治疗过程缺乏理解,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同时也要关注家长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更在于通过情感和心理支持,帮助儿童患者建立信心、克服困难,最终实现康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儿科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护理质量,为儿童患者的健康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手段。

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也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本文将从心理护理的定义及原理、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心理护理的定义及原理心理护理是指在临床护理中,通过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监测、评估、干预和支持等操作,以达到患者身心健康的缓解和康复。

其原理主要是基于人类的自我认知、情感、行为、社交交往和心理适应等方面,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1、儿童认知发育及心理发展调整儿童在生长过程中,自我意识、认知、语言能力等都在不断地发展。

因此,在医护人员的工作中,需要充分了解儿童的认知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认知及心理发展的调整。

在这一方面,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医护工作者要与儿童建立信任,在医疗过程中细心照顾、满足儿童的需求,尽可能充分利用儿童的认知及常识能力,进行科普宣传,让儿童通过自主的认知来接受自己的疾病和治疗,从而缓解儿童感到的不适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2、减轻儿童手术及疼痛时的心理压力儿童在接受手术及治疗过程中往往会有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心理上产生不适,影响到了治疗效果。

因此,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在减轻儿童手术及疼痛时的心理压力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手术前,通过耐心的告知、引导和安抚,让患儿对手术及治疗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听从医嘱和护理,按时按量地接受治疗,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另外,在术后恢复期间,也要加强心理疏导,让儿童尽快度过恢复期。

3、支持儿童家庭护理儿科护理不仅包括对患儿的护理,还需要对其家人的支持和协助。

在这一方面,心理护理的应用也很重要。

护士应主动走到家庭中,了解儿童家庭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协助其家庭制定一套科学的护理方案,指导儿童的日常护理、摄食和睡眠等,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家庭护理角色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和支持。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儿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具有易受情绪影响、认知能力不健全等特点,因此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儿童调节情绪、缓解恐惧,提升治疗效果。

具体应用包括情绪疏导、游戏疗法等。

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挑战,如儿科患者年龄小、沟通障碍等。

但经过心理护理的应用,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促进病情康复。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未来应加强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水平,促进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儿科护理、心理护理、心理特点、重要性、具体应用、效果评价、挑战、价值、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儿童是社会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

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儿科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时往往面临一系列的困扰。

而心理护理作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在儿科护理中,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十分突出的。

他们在面对疾病和治疗时往往表现出恐惧、焦虑和抵触情绪,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针对儿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引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治疗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重要性、具体应用、效果评价以及挑战,从而揭示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提升儿科护理水平,改善儿童健康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儿科患者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儿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具体应用、效果评价和挑战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心理护理是指通过心理治疗技术和方法,对心理和情绪问题进行干预和辅助,以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可以帮助儿童应对疾病和医疗过程。

儿童面临疾病和治疗常常感到害怕、焦虑和不安,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治疗效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与儿童的交流和倾听,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心理护理还可以运用儿童适应性游戏、绘本阅读等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治疗过程,减轻焦虑和抵抗情绪,提高儿童与医护人员的合作意愿。

心理护理在儿童疼痛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儿童在接受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疼痛,这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不适和恐惧。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医学幻想等技术,帮助儿童减轻疼痛感受和不良情绪,提高疼痛阈值。

心理护理还可以运用非药物疼痛控制方法,如冷敷、按摩等,加强对疼痛的认知,提供安慰和支持,促进疼痛缓解和康复。

心理护理在儿科慢性病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慢性病对儿童的生活和心理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容易导致焦虑、抑郁和自卑等情绪问题。

心理护理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等技术,帮助儿童和家人调整心态,接受并应对疾病,提高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

心理护理还可以提供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加强儿童和家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家庭的和谐和稳定,提高慢性病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它能够帮助儿童应对疾病和医疗过程,减轻疼痛感受,提高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儿童的康复和心理健康。

儿科护理中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心理护理,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的责任和重要任务。

儿科护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领域,不仅需要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对于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儿童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儿童在面对疾病时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和不安,他们可能不理解医疗过程和治疗方法,甚至会抵触接受治疗。

心理护理通过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困扰,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他们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的效果。

心理护理可以促进儿童的康复和社会适应。

儿童在疾病期间可能面临长期住院或康复的情况,他们需要应对身体的痛苦和功能的限制,同时还要面对和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心理护理通过评估儿童的康复需求和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康复效果,促进他们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心理护理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意识。

儿童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活动,向儿童宣传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心理护理还可以促进儿童和家庭的良好沟通和关系。

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支持系统。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家访和家庭教育,帮助家庭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提供家庭支持和指导,改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提高家庭对儿童的支持和理解,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环境。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对于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应用心理护理手段和方法,可以帮助儿童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康复和社会适应,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意识,促进儿童和家庭的良好沟通和关系。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引言:心理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儿科护理。

在儿科护理中,不仅要关注患儿的生理健康状况,还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

本文将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其对儿童患者的影响。

一、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定义和作用心理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法,旨在解决患者在心理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儿童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其康复和发展。

二、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方法1. 情绪支持:护士要关注儿童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与其交流,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疾病的事实,并给予必要的安慰和鼓励。

2. 活动疗法:护士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为儿童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刺激和适度的体力锻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3. 游戏疗法:通过游戏疗法,护士可以与儿童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让他们在游戏中忘记病痛,积极参与疾病康复过程。

4. 情感教育:护士可以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引导儿童患者学会正确处理情绪和情感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5. 家庭支持:护士要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了解其家庭环境和心理需求,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三、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实例1. 儿童病房的游戏屋:在儿童病房中设置游戏屋,提供各种游戏和玩具,鼓励患儿参与游戏,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2. 儿童患者的情感表达:护士要积极倾听儿童患者的心声,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3. 患儿家庭的支持:护士要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患儿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方法从我院儿科抽取100名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症患者,随即分法将10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葫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三个月的护理后通过观察家属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p<0.05)。

结论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患者临床症状有极大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恢复并大幅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急性喉炎;呼吸困难急性喉炎是小儿多发病中的常见的一种,其以病情急、病程短、进展快等特点著称,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伴随病情可能引发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极有可能威胁儿童生命健康[1]。

近年来,儿童患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症的概率急速上升,对广大儿童群体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针对性护理作为一种兼全方位与个性化于一体的护理模式,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于临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护理模式。

本院选取100名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症患儿进行研究,是以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为目的,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1年4月,选取我院100名急性咽喉炎合并呼吸困难症患儿利用抽签法随即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其中实验组男27例,对照组男3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注:①参加本实验的患儿法定监护人均意识清晰具有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参与本实验的患儿并无合并喉部异物,先天性心脏病和喉部畸形等先天性器官障碍。

)1.2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实施常规儿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家属讲解治疗急性喉炎合并呼吸困难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及时督促患儿服用指定药物和保障患儿休息时间[2]。

心理干预在儿科临床实习护生中的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在儿科临床实习护生中的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在儿科临床实习护生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心理干预提高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护生的实习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而且优秀的儿科护理接班人。

方法了解研究组中100名实习生的实习前心里,抓住能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心里干预,通过对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名实习生进行出科前实习质量综合考核及专科操作技能考核。

结果进行心理干预的实习生综合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实习前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儿科实习护生的实习质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儿科临床实习护生实习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008-02临床实习是儿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从学校走入临床,走入社会的过度阶段,也是必经的阶段,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临床思维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及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临床带教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对照组)及2013年(研究组)在我科实习的儿科临床实习护生(以下简称护生)各10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本科生各2人,专科生各20人,中专生各78人。

两组均为应届毕业实习生,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方法实习前进行心理咨询,充分了解护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课堂授课及入科教育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实习过程中,应用“行为改造理论”对实习护生的行为进行影响与控制,增强个人信心和对工作的胜任感,多表扬,将重点放在积极强化而不是训斥、批评、惩罚等。

使其在激励中学习,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给予鼓励性引导,采用资料、图片或PPT的形式进行教学讲课,开展护理查房及教学查房,邀请护理部及科教科的老师参与,护生为主动发言人,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到床旁体格检查,提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鼓励护生踊跃发言,提高积极性,提出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护生回答,带教老师补充,拓展护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最后由护理部及科教科的老师总结,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在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价值研究分析

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价值研究分析

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价值研究分析发布时间:2022-05-19T06:00:47.599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5期作者:李思刘海林[导读] 研究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价值。

李思刘海林江苏省连云港市东部战区总医院(原解放军149医院) 儿科 2220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度本院收治的26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护理干预),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满意度12/13(92.31%)高于对照组7/13(53.85%),p<0.05。

结论:将护理干预引入小儿急性喉炎疾病中,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急性喉炎;护理干预;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急性喉炎疾病作为人体喉部粘膜出现急性弥漫炎症,因为小儿的喉腔相对比较狭小,其中软骨比较多,淋巴管较为丰富,粘膜内血管更是丰富,粘膜之下的组织比较松弛,经常会导致水肿出现【1-2】。

加之,儿童的咳嗽能力不够强,导致其喉内的分泌物不容易被排除,神经较为敏感,在受到刺激之后经常会出现喉痉挛状况,进而引发喉梗阻出现。

这就需要在对急性喉炎疾病治疗的同时需要将护理干预引入其中,确保患儿可快速恢复健康。

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价值,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度本院收治的26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干预)。

实验组患儿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5.42±1.57)岁;对照组患儿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5.39±1.42)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组内患儿接受一般护理。

1.2.2实验组组内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具体为: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将急性喉炎疾病患儿安置于室内比较湿润和温暖的病房中。

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分析

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分析

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1-30T09:16:02.09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0期作者:程静[导读] 评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

程静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13摘要:目的:评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

方法:收集80例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急性喉炎患儿为调查对象,收集时间为2022年3月~2022年9月,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各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咳嗽缓解、肺啰音以及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

结论:临床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快速消除其各病症,还能满足患儿及家属的护理需求,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小儿急性喉炎;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2022年3月~2022年9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急性喉炎患儿展开研究,统计出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0个月~7岁,平均(3.21±0.41)岁;观察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1个月~7岁,平均(3.25±0.42)岁。

以上资料对比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经症状和电子喉镜等检查确诊;年龄≤7岁;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他肺部疾病;认知、交流障碍;精神疾病史;恶性肿瘤;先天性语言、听力障碍。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1)情绪安抚。

住院期间首先要安抚好患儿的情绪,耐心向家长介绍喉炎疾病和治疗知识,消除家长的担心、顾虑,并叮嘱家属协助医护人员共同安抚患儿的情绪,消除哭闹情况,摆放卡通、玩具、儿歌、动画片等方式吸引患儿注意力,通过拥抱、拍打等方式给予安全感,促使其配合治疗。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运用对比分组方法,选取2022.09年至2023.0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65%(P<0.05)。

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患儿的恐惧和焦虑感,促进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稳定,增强治疗依从性,加快康复速度。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心理干预;临床效果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和支气管炎等。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频繁发生于幼儿园和学龄期儿童,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该疾病会导致儿童出现咳嗽、发热、鼻塞等不适症状,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睡眠质量;另一方面,儿童因为疾病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感,常常表现出焦虑、恐惧和抵触情绪,这会导致情绪波动、食欲不振等问题。

所以寻找一种有效地护理方法,对改善患儿的预后十分重要[1]。

心理干预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和疾病知识教育,来加强他们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正确面对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反应,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入组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

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5.24±1.14)岁;病程1—6天,平均(3.02±0.48)天。

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为1-10岁,平均年龄为(5.61±1.25)岁;病程1—5天,平均(2.87±0.34)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干预在急性喉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31T12:12:28.917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作者:谢佳汛
[导读] 作为常见的儿科疾病,急性喉炎具有起病快、变化迅速等特点,及时予以干预治疗,
阆中市人民医院四川阆中 6374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在急性喉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喉炎患儿为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心理干预,观察患儿恐惧躁动情况,并调查干预前后患儿家长满意度。

结果共46例患儿,恐惧躁动发生率为2.35%(2/46);干预后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强化急性喉炎患儿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儿不良思想行为,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急性喉炎;心理干预;效果
作为常见的儿科疾病,急性喉炎具有起病快、变化迅速等特点,及时予以干预治疗,能够控制病情进展,避免发生不良后果[1]。

此年龄段患儿表达、认知能力差,再加上环境改变,导致患儿产生心理异常改变,进而影响治疗进展。

所以,建议对其护理予以高度重视。

本文以我院急性喉炎患儿为例,辅以心理干预,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已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所有受试者符合《小儿急性喉炎诊断标准》,另外,患儿家长已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及目的,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随机纳入46例急性喉炎患儿,选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包括20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0.5~3岁,平均(1.8±0.3)岁。

1.2方法
强化患儿心理干预,如下:①主动与患儿接触,保持语言温和、举止得体、态度亲切,减轻患儿抵触、恐惧心理,以取得患儿信任;
②通过拥抱、启发式提问、表扬及赞赏等形式分散患儿注意力,减少哭闹及抵触,使其保持安静,自愿配合各项诊疗操作;③根据患儿家长文化程度、接受能力、性格特征,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其交谈,详细介绍关于小儿急性喉炎知识,如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等,使其正视患儿病情,并全面掌握相关护理要点、配合事项,缓解家长负性情绪,稳定心态,配合患儿治疗及护理;④肌注时,取抱坐哺乳位,保持头颈不可过度扭转/前俯后仰;雾化吸入时,向家长、患儿播放雾化吸入视频,已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及理解,减轻排斥感,提高治疗依从性,优化雾化吸入效果;部分进食后咽喉部疼痛加重患儿,予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流食,以减少不适感。

1.3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患者恐惧躁动发生情况,并使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儿家长干预前后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24.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患儿恐惧躁动发生情况
恐惧躁动发生率为4.35%(2/46)。

2.2比较干预前后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增高(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喉炎,占耳鼻咽喉科疾病的1%~2%,与多种因素(受凉、吸入有害气体、过敏等)有关,表现为声音嘶哑、咳嗽、喉部疼痛、呼吸困难等异常,甚至喉梗阻、心力衰竭、死亡,直接危及生命安全[2-3]。

为了延缓病情进展、防治相关并发症、优化生活质量,及时予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患儿年龄小,治疗配合度差,导致治疗效果欠佳。

因此,认为做好急性喉炎患儿护理工作,尤其是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结果得出,干预后患儿躁动恐惧发生率为4.3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09±4.00分,表示心理干预在急性喉炎患儿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

强化急性喉炎患儿心理干预,一方面可以避免患儿发生恐惧、躁动,减少哭闹不安,使其保持安静,减轻心脏负担,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以及提高患儿治疗及护理配合度,缓解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另一方面能够在结合患儿家长个体化差异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促使家长全面了解小儿急性喉炎基本状况,改变错误想法,重新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以及使其逐渐形成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间接影响患儿主动配合治疗,进而优化治疗效果,减短病程,提升机体整体康复水平,甚至促进患儿家长、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综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急性喉炎患儿心理干预,能够避免患儿发生恐惧、躁动,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进而优化治疗效
果,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

现阶段,相关报道较少,导致本次研究开展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建议在今后深入探索心理干预对急性喉炎患儿的影响效果,以期丰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余淼.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急性喉炎患儿中的应用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0):102-104.
[2]周红梅.治疗小儿急性喉炎50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10-210.
[3]钟伟健.急性喉炎患儿实施干预性护理的方法与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3):158-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