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其稳态调节
选择性必修1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 成的,而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某种疾病导致人 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 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 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 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 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 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 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 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
提示:人体注射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 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注射液浓度过高或过低,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失水或吸 水,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八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 1.通过掌握内环境的组成
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及其稳态,形成稳态与平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 衡的生命观。(生命观念)
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2.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
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间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
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养科学思维能力。(科学
4.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 思维)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 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 第1课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1课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要求】1.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素养目标】1.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生命观念)2.理解体液各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科学思维)3.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列举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2)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淋巴液、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组织液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2.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3.内环境的概念、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成分主要成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约1%)、经血液运输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等主要差别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理化性质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pH 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与HC、H2CO3等物质有关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1.膀胱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分析:尿液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因为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
(×)分析: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
3.与血浆和淋巴液相比,组织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分析: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二、内环境的稳态1.内环境的稳态及意义: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实质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调节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失衡原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概述内环境与稳态是生物体内部环境维持相对恒定状态的重要概念。
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物体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酸碱度、离子浓度等内部环境参数,以确保细胞和组织正常运作。
本文将介绍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并探讨其重要性及调节机制。
内环境的定义内环境是指生物体细胞外部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外液和组织间液。
它包含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氧气和其他生理参与物质,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稳态的概念稳态是指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相对恒定状态。
在稳态下,生物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稳态的维持对于生物体正常生活和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体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酸碱度和离子浓度等参数,以确保细胞和组织正常运作。
如果内环境发生较大波动,细胞和组织将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生物体的死亡。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生物体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这些调节机制可以分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类。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和控制内环境的稳态。
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发出相应的信号来调节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例如,当体温过高时,神经系统会通过出汗和血管扩张等方式来降低体温。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包括激素和酶等,它们可以调节细胞的代谢、酸碱平衡和水盐平衡等。
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体温和新陈代谢,肾脏则可以调节体液中的离子浓度和酸碱度。
内环境的扰动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可以受到外界环境的扰动,例如气候变化和饮食结构改变等。
当内环境发生扰动时,生物体会通过调节机制来恢复内环境的稳态。
这些调节机制可以分为恢复机制和预测机制两类。
恢复机制恢复机制是指当内环境发生扰动时,生物体通过调节机制来纠正内环境的变化,使其返回到稳态状态。
例如,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会被释放出来,将血糖浓度降低到正常范围。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高中生物课程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一个重要且广泛的知识点。
内环境指的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一组恒定的内部条件,包括体温、血液浓度、pH、离子浓度等,而稳态则是指维持内环境恒定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点。
一、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人体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营养物质和氧气,排泄代谢产物和碳 dioxide等,因此与外界保持物质交换。
同时,人体还需要与外界进行热量和水分交换,从而维持体温和电解质稳定。
二、重要的内环境参数1.体温:人体平均体温是37℃,上下波动范围在36~37.5℃之间。
体温的调节是维持人体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
2.血液浓度:血液中的物质浓度需要保持恒定,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浓度、蛋白质的浓度以及水分的浓度等。
3.pH值: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酸碱度需要保持恒定,维持在适合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范围内。
人体的正常pH值为7.4左右。
4.电解质浓度:维持体液中的离子浓度(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关键。
5.压力:正常的血压和气压维持是维持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常运作的前提。
三、维持内环境的机制1.反馈调节: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恒定。
负反馈调节是一种常见的调节方式。
它是指当一些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时,机体会通过一系列的反馈信号来调节该参数,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2.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传递和调节内环境恒定。
神经冲动可以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调节各种生理反应。
3.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对各种生理过程进行调控。
例如,甲状腺素可以调节代谢速率,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等。
4.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恒定。
5.肾脏的调节: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产生和排泄,调节体液的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一人体的内环境知识点二内环境的稳态知识点三稳态的调节1.人体的体温调节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归纳串记]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2)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举例: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
(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
[学法指导]图解法分析物质的穿膜层数(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上皮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组织细胞(1层)=7层。
(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出红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11层。
3.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易误提醒]几组易混淆的概念(1)血液和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本文将探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的机制。
一、体液平衡的调节人体的大部分细胞都生存在体液中,维持体液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
体液平衡主要通过肾脏、肺、皮肤和消化系统等多个器官共同协作来实现。
1. 肾脏调节体液平衡肾脏是体内最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调节尿液的排出量和浓度来维持体液平衡。
当体液中水分过多时,肾脏会增加尿液的产生,从而减少体内的水分;而当体液中水分不足时,肾脏则减少尿液的产生,以保持体内的水分稳定。
2. 肺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肺脏除了呼吸作用外,还能通过排出二氧化碳的同时排出一部分酸性物质,起到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当体内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时,肺脏会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以调节体液的酸碱度。
3. 皮肤和消化系统的调节皮肤通过出汗的方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热量,并通过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来控制体温的稳定。
消化系统通过对食物中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和排除来平衡体液中的成分。
二、体温的调节人体内部的温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生化反应的进行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完成。
1. 神经系统的调节当体温过高时,神经系统会促使汗腺分泌汗液,通过蒸发的方式散热;而当体温过低时,神经系统会收缩血管、刺激肌肉颤抖以产生热量,从而提高体温。
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来调节体温。
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代谢产生热量,而肾上腺素则通过刺激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来增加体温。
三、血糖的调节血糖是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能量来源,而血糖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血糖的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来实现。
1. 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能够促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
[题点考法全训] 1 . (2021·8 省 联 考 , 重 庆 卷 ) 下 列 有 关 动 物 内 环 境 稳 态 的 叙 述 , 错 误 的 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 C.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发生不自主颤抖时,体温已低于正常水平 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解析: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发生不自主颤抖时,体温仍能维持正常水平,C 错误。 答案:C
3.(选择性必修1 P10“与社会的联系”)人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或在夏季炎 热的日光下,会造成“中暑”。试从稳态失衡的角度分析“中暑”的原因。
提示:高温环境下,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引起体热过度蓄积和 体温失调,进而导致稳态失调,出现“中暑”。
4.(选择性必修1 P6“拓展应用”)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感到肌肉酸痛,但 其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3)NaH2PO4/Na2HPO4 发挥作用的原理与上图相似:H2PO-4 呈酸性,可以 与 OH-反应生成 HPO24-和 H2O,HPO24-呈碱性,可以和 H+反应生 H2PO-4 。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各器官、系统与内环境的关系图示分析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系统 ①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②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提示: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 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HCO-3 等)进行调节,pH 保持 相对稳定。
微课题(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其关系 [系统深化知能]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1.含义: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2.稳态的内容
①
体温恒定。
②
气体平衡:维持O2和CO2的平衡。
③
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协调活动
主要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
相对稳定状态
是指内环境的各项指标处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血糖平衡: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能量的供给。
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① 内环境的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②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4.稳态调节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内环境稳态。
5.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基础及相对稳定状态的含义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肌细胞浸泡在组织液中,与其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图中X是组织液,与组织液进行“双向”物质交换的是血浆Y,则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项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部分蛋白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B项正确;肌细胞厌氧呼吸的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降低,C项正确;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D项错误。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答案:B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物系统,它能够自行调节面临的各类环境因素,以达到维持合理的生理状态,并始终保持一定的稳态,这就是人体的内环境。
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于维持身体各项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就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展开探究,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1.人体内环境的概念人体内环境指的是人体细胞和组织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总和。
其中包括体内的水分、离子、各种气体和物质的浓度等,以及体温、pH和压力等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内部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理功能。
例如,人体内需要维持一定水分、电解质和气体含量,以支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细胞内环境的浓度和电位平衡,促进机体内部各种代谢及生理活动的平衡。
2.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者赖以生存的共同点是内外环境的一致性。
人体在不断接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同时,也会努力通过一系列机制,在其内部环境中维持稳态。
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通过威胁生命的方式影响到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例如,寒冷的气候会使体温降低,热浪会导致体温升高,这些都可能对人体内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内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感染病菌可能会被传染到其他人,控制血压等药物的使用也可能会影响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机制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组织和器官,包括肝脏、肾脏、心脏和肺。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机制:(1)细胞膜通透性人体各种细胞的膜结构拥有很高的通透性,允许物质在细胞内外之间自由穿梭。
这种通透性通常受到亲水性和脂溶性化合物的影响,其中跨膜蛋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负反馈机制人体内部维持稳态的机制之一是负反馈机制。
这种机制基于一个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当某参数变化时,对应的生理反应会使该参数回归其环境中的稳态。
例如,当体温升高时,人体会自然地采取降温措施,以恢复体温到正常水平。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机制来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当机体的内部环境发生变化,相关的感受器会感知到这些变化并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会通过神经传递信息来调节身体的功能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温度等变化来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当体液中的某种物质浓度发生变化时,相关感受器会感知到这种变化并传递给控制中枢,中枢会通过调节某种物质的合成、分泌、排泄等过程来保持内环境的平衡。
常见的体液调节机制包括酸碱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
这些调节机制涉及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协同作用,如肾脏、肝脏、胰腺、皮肤等,确保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
下丘脑渗透 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渴觉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 垂体后叶释放
促进肾小管和收集管对水分重吸收 减少尿量(保存体内水分)
一.免疫的概念
广义上:是生物有机体的 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 “自己”,排除“非己”,也 就是机体识别和排斥异己物质 的机能。
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
抗体成分:球蛋白
抗体在机体内的分布:血清(主要)、 组织液 、外分泌液
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4~6月) 内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抗原进入人(或动物)体 后,有的会被体液中的相应抗 体消灭,有的会被相应的免疫 细胞消灭。前者叫体液免疫, 后者叫细胞免疫。
吞噬细胞
抗原
感应
体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胰岛素是
人体内唯 胰岛素
一降低血
糖的激素
血
-
+
+
糖降
+ 下丘脑 + 某一区域 低
(3)血糖平衡的调节意义
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 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低血糖早期症状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 低血糖晚期症状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 mg/dL时: 高血糖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 糖尿病
热 觉感受 体温调 ②汗液分泌增多 增加散热
器
节中枢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一.下丘脑与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枢纽
促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反馈调节)
促激素
垂体
甲状腺 性腺 肾上腺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课程标准素养要求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生命观念:建立生物体的稳态观。
2.科学思维:建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模型。
3.科学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2.影响内环境动态变化的因素3.稳态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内环境稳态实现的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探究历程3.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
[提醒]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不一定下降,如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多时,代谢速率上升,表现出甲亢症状。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1.实例(1)细胞代谢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有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2)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2.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内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2)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3)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
()(4)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紊乱,此时代谢速率一定下降。
()答案:(1)×(2)×(3)√(4)×知识点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1.内环境稳态2.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流程图1.(2021·辽宁葫芦岛高二检测)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环境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D.细胞不仅仅依赖于内环境,还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答案:C2.(2021·安徽合肥高二期末)许多运动员为了延缓乳酸产生,采取肌肉按摩措施。
深入了解人体调节机制——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详解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认识人体调节机制对于维持我们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很多人对于人体调节机制仍然不甚了解。
为了加深大家的认识,本篇文章将介绍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人体内部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体(细胞外液和间质液)、胶体液(血浆)和细胞内液三部分组成的液体环境。
这种液体环境需要稳定,保持完整性,在人体内部起到维持生命和代谢功能的基础。
目前,人们了解到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靠一系列复杂的调节过程来完成的。
这些调节过程都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的控制,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二、教案内容1.教案设计理念本教案的设计理念是从典型案例出发,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探究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机制,增强学生在应用方向的思维能力。
同时将这些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分析人体内部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增强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了解,并分析其中科学的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课程内容本课程讲授的主题是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机制。
讲授的内容包括影响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因素、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组成与特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两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4.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授、思考和分析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学生的互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5.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讲解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两种调节机制,即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解决学生的困扰。
三、实施效果本教案的实施效果表明,学生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调节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于讲授内容的探究和分析使得学生从形式化的知识记忆,向应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向发展。
感谢读者朋友们的耐心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人体调节机制,共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指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及其组织与细胞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维持是人体能够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细胞、器官和系统三个层面探讨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重要性及其调节机制。
一、细胞层面的稳态调节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细胞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通过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和内质网的调控来实现。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之间的屏障,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通过这些通道和运输蛋白,细胞可以调节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浓度差,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个复杂的膜系统,它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和折叠等过程。
内质网还参与细胞内钙离子的调节,维持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稳定。
细胞膜和内质网的相互作用,使细胞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并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器官层面的稳态调节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的稳态调节对于整个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以下以肾脏和肺脏为例,介绍器官层面的稳态调节。
肾脏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重要器官之一。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出,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肾脏能够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浓度,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肺脏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也参与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
肺脏通过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调节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肺泡是肺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周围血管紧密联系,通过肺泡膜的通透性和肺泡上皮细胞的活动,肺脏能够调节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三、系统层面的稳态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不仅仅局限于细胞和器官层面,各个系统之间也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稳态。
以下以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例,介绍系统层面的稳态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递,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课件ppt
基础医学研究中需要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 制,以及如何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来治疗疾 病,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THANK YOU.
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了解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 机制,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中需要研究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对机 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环 境来维护人体内环境稳态,预防疾病的发生。
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研发中需要研究药物对机体各系统、各器官 和组织的作用及其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以便开 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之一,包括激素调节和局部调节 等
03
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
1 2 3
神经调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义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等神经物 质的作用,对机体内部的环境状态进行调控的 过程。
神经调节的方式
神经调节主要依靠反射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刺 激感受器,产生反射活动,进而影响效应器的 功能。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的症状
酸碱平衡失调
水平衡失调
如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出现呼吸 困难、抽搐等。
如脱水或水中毒,出现口渴、尿少等症状。
血糖浓度失调
血浆渗透压失调
高血糖或低血糖,出现昏迷、乏力等症状。
如高渗性脱水或低渗性脱水,出现恶心、呕 吐等症状。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的调节方法
对症治疗
针对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充水 分、调节电解质平衡等。
病因治疗
针对导致稳态失衡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抗 感染、控制血糖等。
营养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如高糖、高蛋白等 ,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内环境指的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为
了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人体具备了自我调节的机制,也称作稳态。
人体内环境包括了体温、pH值、血液成分、电解质浓度、血压等多个要素。
这些要素的平衡与稳定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发挥至关重要。
人体通过多种方式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体温可以通过出汗、利尿等机制调节。
血液中的pH值则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的功能调节。
血液成分和电解质浓度可以通过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作用维持平衡。
血压则通过神经调节和荷尔蒙的作用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
化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平衡。
当人体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失衡时,机体会加强自我调节以恢复稳态。
然而,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不是完美的。
有些健康问题可能导
致内环境的偏离,需要通过医疗干预来恢复稳态。
同时,不良的生活
方式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内环境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良好的饮食、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维持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以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探秘体内的平衡机制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探秘体内的平衡机制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其内部环境的稳态对于健康和正常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机制,揭示身体是如何保持平衡状态的。
一、引言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指各种生理参数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如体温、酸碱平衡、血糖水平等。
这些参数的稳态维持是通过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二、体温调节体温是人体内部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体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能够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体温的稳定。
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机体会通过收缩血管、肌肉抖动等方式增加热量的产生;而在高温下,机体则通过扩张血管、出汗等方式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
三、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维持体内环境稳态的另一个重要调节机制。
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需要特定的酸碱环境,而任何偏离正常范围的酸碱值都可能对细胞造成损害。
为了维持酸碱平衡,人体会通过呼吸、肾脏以及酸碱平衡器官的作用来调节体内的酸碱值。
四、水分平衡人体水分的平衡对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人体水分的进出是通过多种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例如,当人体感到口渴时,就会通过喝水来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
此外,肾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排尿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
五、离子浓度调节人体内的离子浓度也需要保持稳定。
钠、钾、钙等离子对于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至关重要。
人体通过调节饮食、肾功能等途径来维持体内离子浓度的平衡。
六、血糖调节血糖水平的稳定对于保持体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
高血糖和低血糖都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人体通过胰岛素和葡萄糖生成酶等机制来调节血糖水平,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七、总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体温、酸碱平衡、水分平衡、离子浓度和血糖水平都是维持身体内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了解这些调节机制对于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机制的探秘,我们更加了解了身体是如何保持平衡状态的。
这些调节机制的正常运作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和的含量有关。
2、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和离子。
3、血浆PH为。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等离子有关。
4、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5、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空中填系统或器官)
体外
体外
6、反射弧的组成:
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形式:
传导特点:
8、兴奋在神经纤维间的传递的形式:
传递的特点:
9、血糖平衡的调节
10、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ຫໍສະໝຸດ 的比较12、体温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