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病理
病毒性角膜炎
keratitis, HSK)
精品课件
病原学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HSV), 为DNA病毒,人是HSV唯一的自然宿 主,对人的传染性很强,HSV对神经组织及来源 于外胚叶的上皮细胞有亲和力
HSV-I:口腔、唇部、眼部 HSV-II:生殖器,也可引起眼部感染
➢坏死性基质性角膜炎
( necrotizing stromal keratitis)
➢免疫性基质性角膜炎
(immune
stromal
keratitis)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角膜内皮炎(endotheliitis):病毒介导的 免疫性炎症反应
➢
润 ➢ ➢ ➢ ➢
精品课件
角膜基质水肿 ,但并不伴有基质浸
精品课件
上皮性角膜炎(epithelial keratitis) :由于上皮内HSV的复制所导致的感染性炎
症 ➢ 角膜疱疹(corneal vesicles) ➢ 树枝状溃疡(dendritic ulcer) ➢ 地图状角膜溃疡(geographic ulcer)
➢ 边缘性角膜溃疡(marginal ulcer)
水肿区的角膜后 沉着物(KP) 相应区域的基质和上皮水肿 虹膜炎 而非水肿区的角膜后则没有KP
精品课件
药物治疗
非选择性抗HSV药物:碘苷
阿糖胞苷
环胞苷
三氟胸腺嘧啶核 精选品课择件 性抗HSV药物:无环鸟苷 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基质和内皮性角膜炎
无环鸟苷(acyclovir,ACV,又称阿昔洛韦)
➢目前最有效的抗单疱病毒药 ➢选择性抑制HSV,对细胞毒性小 ➢角膜通透性高:角膜和前房中均可达
角膜炎病理变化过程
角膜炎病理变化过程角膜炎是指眼部角膜发生炎症的疾病,通常由各种病原体引起,例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角膜炎的病理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角膜表面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病原体侵入角膜表面后,会导致角膜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
这一阶段通常在病原体侵入后的24-48小时内发生。
角膜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会导致角膜表面出现浅表性糜烂和角膜上皮层的脱落,同时还会引起眼部疼痛、流泪、视力模糊等症状。
第二阶段:炎症细胞浸润在角膜表面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之后,炎症细胞开始向角膜表面迁移,并开始在角膜中心区域聚集。
炎症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这些炎症细胞会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加剧眼部症状,如眼部疼痛、充血、分泌物增多等。
第三阶段:血管新生在炎症细胞浸润的阶段,由于炎症介质的刺激,眼部血管开始扩张,透明的角膜开始出现充血。
同时,角膜中的血管开始增生。
血管新生是朝向病变区域的,这会导致角膜透明度下降,影响视力。
第四阶段:角膜溃疡形成在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角膜表面出现溃疡。
角膜溃疡是指角膜表面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形成一个或多个缺损。
溃疡的大小和形状不一,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角膜溃疡可能导致眼部感染和视力下降。
第五阶段:角膜瘢痕形成如果角膜溃疡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角膜瘢痕形成。
角膜瘢痕是指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的组织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角膜透明度下降,视力受到严重影响。
角膜瘢痕通常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角膜移植等手术治疗来恢复视力。
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角膜瘢痕和视力下降。
因此,在发现眼部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预防角膜炎的发生,可以保持眼部卫生,减少眼部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6-角膜炎
起病 诱因 症状与体征 溃疡形态特征 急骤 外伤 异物 疼痛,睑痉。 充血水肿剧烈 圆形,表面污 秽不光滑,边 缘模糊。 多为黄绿色 刮片可见细菌 抗生素有效
病毒性
慢,单眼反复 感冒 抵抗力差
真菌性
缓慢 植物性外伤
中等刺激,可睁 睁眼自如而病 眼,结膜反应轻 灶严重 树枝或地图状, 表面干净。 不规则,表面 粗糙、牙膏 状,边缘清楚
体征:
(1)眼球充血:睫状充血或混合性 充血; (2)球结膜水肿; (3)角膜浸润、混浊、溃疡形成; (4)角膜新生血管; (5)虹睫炎:KP、前房积脓。
4、 角膜炎的诊断:
病史
角膜外伤史、使用药物史、既往史、全 身情况 临床表现 眼部刺激症状及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混 浊或角膜溃疡形态特征 实验室检查:溃疡刮片镜检 细菌、真菌培养
5、角膜炎的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控制感染 增强抵抗力 促进愈合 减少瘢痕。
(1)抗感染
① 一般化脓菌: 0.3%妥布霉素、 0.3%氧(诺)氟沙星等。 ② 绿脓杆菌: 0.2%多粘菌素、 0.3%妥布霉素、1%庆大 霉素 ③ 真菌: 0.5%二性霉素B,0.5%咪康唑,5%匹马 霉素 ④ 病毒: 0.1%无环鸟苷,干扰素
手术治疗同细菌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
一、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 I 型 所致,也可为II 型
1、原发感染:2岁内小孩多见,首次感染仅1% 发病,99%为亚型(带病毒者) 2. 复发感染:主要见于成年人 ①病毒潜伏于神经节、角膜组织 ②免疫力降低 、感冒发热、应用皮质 类固醇、免疫抑制剂
二、
临床表现
原发单疱病毒感染
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 唇部或皮肤疱疹
病毒性角膜炎
革兰阴性细菌角膜感染,多表现为快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
其中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特征性,该型溃疡多发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或戴接触镜引起的感染。
也见于使用了被绿脓杆菌污染的荧光素钠溶液或其它滴眼液。
起病迅速、发展迅猛,患者眼痛明显,严重的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甚至球结膜水肿。
由于绿脓杆菌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呈现迅速扩展的浸润及粘液性坏死,溃疡浸润灶及分泌物略带黄绿色,前房积脓严重(图8-4)。
感染如未控制,可导致角膜坏死穿孔、眼内容物脱出或全眼球炎。
其它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角膜感染缺乏特殊体征,一般前房炎症反应轻微。
克雷伯杆菌引起的感染常继发于慢性上皮病变。
摩拉氏菌角膜溃疡多见于酒精中毒、糖尿病、免疫缺陷等机体抵抗力下降人群。
表现为角膜下方的卵圆形溃疡,逐渐向基质深层浸润,边界清楚,前房积脓少。
奈瑟菌属的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感染所致的角膜炎来势凶猛,发展迅速。
表现为眼睑高度水肿、球结膜水肿和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有角膜基质浸润及角膜上皮溃疡。
新生儿患者常致角膜穿孔。
【诊断】病原菌毒力、粘附力、侵袭力的差别;病人角膜的健康状况;使用局部抗生素后,角膜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可失去原有特征性;以及激素使用后减轻了炎症有关的临床体征等因素,都可引起角膜病情变化多端,使临床表现不典型。
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判断。
药物治疗前,从浸润灶刮取坏死组织,涂片染色找到细菌,结合临床特征大体能作出初步诊断。
真正的病原学诊断需要作细菌培养,同时应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敏感抗生素指导治疗。
【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对角膜组织可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临床上对疑似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初诊的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可以根据临床表现,溃疡严重程度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然后再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使用敏感抗生素,常用抗生素使用浓度见(表8-3)。
抗生素治疗目的在于清除病原菌,目前没有一种抗生素能对所有细菌起作用,因此使用广谱抗生素在初诊病例中有较大意义。
病毒性角膜炎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卫生院出院记录姓名:钟道宝性别:男年龄:45岁科别:眼科床号:15床住院号:20110213入院情况(简要病史、体格检查及主要辅助检查):患者因“左眼红肿疼痛伴视力下降几个月”入院入院查体:T:37℃ P:80次/分 R:18次/分 BP:126/84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左眼结膜充血明显,角膜中央大块溃烂,左眼视力为0.5,右眼视力1.5。
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左眼病毒性角膜炎诊疗经过(包括手术日期和手术名称):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予眼药水滴眼,抗病毒,补充维生素及恢复视力等对症支持治疗。
今患者左眼红肿疼痛不明显,一般情况好,好转出院。
出院诊断:左眼病毒性角膜炎出院时情况:患者左眼红肿疼痛不明显,一般情况佳,查体:T36.8℃P:80次/分R:18次/分BP:128/82mmHg,神志清,左眼结膜充血不明显,其角膜溃烂好转,左眼视力为1.2,右眼视力1.5。
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
患者要求带药出院。
出院医嘱:1、出院后继续用药巩固治疗2、注意休息及左眼眼部卫生,饮食宜清淡3、有不适随诊上级医师签名:张晓明经治医师签名:2011年5月11日2011年5月11日兴国县潋江卫生院入院记录科别:眼科病室:206 床号:15床住院号:20110213 姓名:钟道宝出生地:兴国县崇贤乡贺堂村大源组性别:男职业:农民年龄:45岁入院日期:2011-5-5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1-5-5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主诉:左眼红肿疼痛伴视力下降几个月现病史:患者缘于几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红肿疼痛,视力渐降,无发热,伴眼部不适感,无昏迷及呕吐,在当地卫生院点滴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未得到好转。
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后拟“左眼病毒性角膜炎”收入我科住院。
既往史:既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表现
病人的症状较重且对治疗的反应不理想。
(2)神经营养性角膜炎: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可能由感染病毒或免疫反应引起,此种类 型患者常伴有角膜的神经功能障碍或泪膜异常,一般不是病毒 感染的活动期。有些患者表现为无菌性溃疡(indolent ulcer)。病 灶可局限于角膜上皮表面及基质浅层,也可向基质深层发展。 溃疡一般呈圆形,有光滑的卷边,长时间变化不大。处理不正 确可能会引起角膜穿孔。它的形成是多因素的,包括基底膜损 伤、基质内活动性炎症、泪液功能紊乱及神经营养的影响。
病因
根据病毒特异性抗原的不同,可以将HSV分为两大类型:
Ⅰ型病毒和Ⅱ型病毒。Ⅰ型病毒通常引起腰以上部位的感染, 而Ⅱ型病毒引起腰以下部位的感染。但这并不是绝对的。HSV 分为两个血清型: Ⅰ型和Ⅱ型。Ⅰ型的感染部位是头颈部,大多数眼部疱疹感 染是由此型病毒引起;Ⅱ型的感染部位是生殖器,偶或也引起 眼部感染。人是HSV惟一的自然宿主。单孢病毒对人的传染性 很强,人群中的绝大多数均被它感染过,血清抗体阳性率约为 90%,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55%~94%的人三叉神经节可发现病 毒的潜伏。
临床表现
抗病毒药物的毒性作用常是此种溃疡持续存在的原因。无菌性 溃疡难以愈合,它的治疗首先是保护角膜上皮,最简单的方法 是包扎患眼(或用治疗性软镜),停用所有药物,包括含有毒性 防腐剂的各种人工泪液。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3)角膜基质炎: 角膜基质炎虽然只占HSK初发病例的2%,但占复发病例的 20%~48%。角膜基质可被多种因素影响,角膜上皮及内皮的病 毒感染均会影响到角膜基质,引起角膜基质的水肿。对由于角 膜上皮及内皮引起的角膜基质改变,其治疗主要是针对角膜上 皮及内皮。
原发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途径如口唇接触、唾液飞沫等。 原发感染中只有1%~6%的人有症状,多为低烧、乏力。少数有 免疫缺陷者,感染可扩散至全身甚至危及生命。6个月以内的 婴儿血液中抗体滴度较高,因而6个月内少见HSV感染。原发感 染的潜伏期为3~9天,多为局限性的,很少引起严重并发症。
角膜炎的病程与病理变化
角膜炎的病程与病理变化1. 引言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角膜的炎症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角膜炎的病程与病理变化,包括其发展过程、病变形态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等。
2. 病程角膜炎的病程可以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个阶段。
2.1 急性期急性期通常在病因暴露后数小时到数天内出现,其特点是病变迅速发展,眼部症状明显。
在急性期,受到感染或损伤的角膜会出现明显的充血、水肿和溃疡等病变。
患者常常出现眼痛、流泪、发红、视力模糊等症状。
2.2 亚急性期亚急性期发生在急性期经过一段时间后,通常为数周到数月。
在亚急性期,急性炎症反应有所缓解,角膜炎症呈现相对较轻的状况。
然而,角膜上仍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混浊,使视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2.3 慢性期慢性期是角膜炎症反应的最后阶段,通常持续数月以上。
角膜的病变较为稳定,炎症反应减轻,但往往伴有不可逆性的纤维化和溃疡愈合后的瘢痕形成。
患者常常出现长期的眼干涩、视力下降和光敏感等症状。
3. 病理变化角膜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炎症反应、溃疡形成以及瘢痕形成等。
3.1 炎症反应在角膜炎的早期阶段,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渗出和细胞浸润等。
受到刺激的角膜组织会释放炎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使角膜充血。
与此同时,炎细胞和渗出物会从血管内渗出,积聚在角膜上,导致角膜水肿、白斑和混浊。
3.2 溃疡形成在角膜炎的进展过程中,细菌或病毒感染、眼部损伤或其他因素可引起角膜溃疡的形成。
溃疡通常出现在角膜表面上,伴随着边缘的炎性反应和渗出物,可能导致角膜表面的破坏和穿孔。
溃疡的形成往往加重了角膜炎症反应,延长了病程。
3.3 瘢痕形成角膜炎的高度炎症反应和溃疡形成可能导致角膜组织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
纤维化是由于炎症后期的修复过程中,胶原纤维在角膜内大量沉积而形成的。
瘢痕形成则是因为溃疡修复后,组织结构的重新排列导致的。
这些瘢痕通常是不透明的,会影响到光线的正常传递,因此会导致视力下降。
病毒性角膜炎诊疗规范(2021年版)
病毒性角膜炎诊疗规范(2021修订版)一、概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在全球致盲性疾病中,角膜疾病排第4位,约占5.1%左右,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HSV-1)感染角膜所引起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每年5.9/105至20.7/105,患病率为149/105。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占角膜病盲的首位。
我国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病因原因探究的研究显示,由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穿孔、角膜斑翳占纳入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总数17.6%,为临床中第二位手术原因,仅列化脓性角膜炎引起的角膜穿孔其后。
而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的今天,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更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二、病因及危险因素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疱疹病毒的成员。
完整病毒由核心、衣壳、皮层及包膜组成。
核心含双股DNA,缠绕成纤丝卷轴。
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直径为100nm。
衣壳外是皮层覆盖,厚薄不匀,最外层为典型的脂质双层包膜,上有突起。
有包膜的病毒直径为150~200nm。
包膜表面含十多个糖蛋白,与病毒对细胞吸附、穿入、控制病毒从细胞核膜出芽释放及诱导细胞融合有关,并有诱生中和抗体和细胞毒作用的功能。
人类是单纯疱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人群感染高达80-90%。
调查显示,中国地区人群血清中HSV-1抗体呈阳性者高达92%。
人是HSV唯一的自然宿主,HSV感染人体的完整周期包括四个时相: 首先, 在原发感染时病毒进入宿主体内, 在原发病灶进行复制, 如:眼部、皮肤、口唇黏膜等。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优质文档
临床表现
病变部的角膜感觉常减低或消失,但其周围角膜的敏感性却相 对增加,故主觉上有显著疼痛、摩擦感和流泪等刺激症状。多 数浅层溃疡病例经积极治疗后,可在1~2周内愈合,但浅层实 质的浸润需历时数周及至数月才能吸收,留下极薄的云翳,一 般对影响视力较小。
树枝状或地图状溃疡愈合后,有时可见不透明的上皮细胞 呈线条样或分枝状堆积。这种假树枝是在愈合过程中,更多的 上皮细胞先后从不同方向向病损区伸延并最终汇合的结果,此 处的角膜上皮轻度隆起,但荧光素染色一般为阴性。
近年的研究发现,当角膜病变静止后,单纯疱疹病毒既可 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原内,也可潜伏在角膜内。HSK 复发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
发病机制
复发时,HSV可能来源于潜伏在神经节细胞内的病毒再活化, 通过轴浆运输到达角膜,或是潜伏在角膜内的病毒再活化。
HSK的发生、复发以及疾病在临床的表现类型主要与感染 机体的HSV株有关,同时与机体的免疫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 因而HSK的复发常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发生变化有关。
临床表现
抗病毒药物的毒性作用常是此种溃疡持续存在的原因。无菌性 溃疡难以愈合,它的治疗首先是保护角膜上皮,最简单的方法 是包扎患眼(或用治疗性软镜),停用所有药物,包括含有毒性 防腐剂的各种人工泪液。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3)角膜基质炎:
角膜基质炎虽然只占HSK初发病例的2%,但占复发病例的 20%~48%。角膜基质可被多种因素影响,角膜上皮及内皮的病 毒感染均会影响到角膜基质,引起角膜基质的水肿。对由于角 膜上皮及内皮引起的角膜基质改变,其治疗主要是针对角膜上 皮及内皮。
病因
Ⅰ型的常见传播途径是带偶可因性交而致生殖器感染。Ⅱ型则 以性接触为主,同样也可因性交而致眼部感染,新生儿可经产 道感染。新生儿的Ⅱ型感染除累及眼部还可波及皮肤、血液、 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可致命。两型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相似, 为2~12天,通常为3~9天。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科普知识PPT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 治疗方法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
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以帮助控制病 毒感染。
治疗需遵循医生的指示,不要自行用药。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眼部护理
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不适,保持眼部湿润。
避免使用隐形眼镜,直到症状完全消失。
科学研究
目前对病毒性角膜炎的研究仍在进行中,新的治 疗方法可能会不断涌现。
关注相关研究进展,有助于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案 。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相关知识
社会支持
患者及其家属应积极寻求支持,了解疾病及其影 响。
加入患者支持群体,分享经验和信息,可以减轻 心理负担。
谢谢观看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科普 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 2.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症状有哪 些? 3. 如何预防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 4.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5.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 膜炎?
什么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 定义
如果病情加重,可能出现角膜浑浊、角膜水 肿等更严重的眼部问题。
这可能会导致长期的视力损害。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并发症
未及时治疗的角膜炎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穿 孔等严重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如何预防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 角膜炎?
如何预防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 良好的卫生习惯
该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流 感季节时发病率增加。
全球范围内,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和树枝状角膜炎(即角膜匍行疹),都属于病毒性,但前者病情发展快,重者一二天内能使视力下降为眼前手动,轻则一周或十天使视力下降为眼前手动。
这说明角膜的炎症很快向深层发展。
而后者树枝状角膜炎,炎症早期在表层,视力下降缓慢,当然如果治疗不当,炎症范围扩大,溃疡成地图状或坏死状时候,和前房积水化脓穿孔等,视力也会明显下降,但是这往往须一二个月后。
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的,初期也和树枝状角膜炎一样,角膜表面可以有树枝状染色阳性,但是多数患者数天后染色即转为阴性,而向深度发展,如治疗不宜,溃疡范围也可扩大,如坏死状或有前房积脓或弹力膜膨出,甚至穿孔。
但是它和树枝状角膜炎不同处为角膜基质侵润,角膜水肿,角膜内皮有皱褶和内皮有色素,当病情好转时,角膜水肿退去,能出现角膜后细小沉淀物(kp),而那些沉淀物往往是陈旧的了,即kp为色素性了。
当内皮皱褶消失,内皮色素减退侵润成为浅层时,病者视力能上升到1.0,但是如果初发角膜溃疡面大,如坏死状的,它的炎症虽然消退往往留下了云翳,使视力有一定的障碍。
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的,在中医书籍上没有绝对相同的名称,但是有相对类似的,当角膜上皮树枝状染色阳性时,似和古书上所讲的花翳白陷相似;如角膜溃疡范围大而深,坏死状的,似与凝脂翳有些相仿;但是如果角膜上皮生长好,角膜有水肿,如毛玻璃状的,又似和混睛障有些相似。
通过临床实践,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的治疗法则也和角膜溃疡一样分为虚实二型,但实证中没有肝经实热症,虚证中有纯虚者,同时因为此症病程较长,如实证病人一般用药二三个月后,舌苔已经转变为正常,病人主诉出现眼花,侵润变浅时,视力进步停止时,可以加用补虚药,这样,能使炎症有明显的减退和视力又有飞跃的提高。
辨证施治实证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年轻发病时间短,舌质坚歛苍老脉数有力。
一、湿热型脾经有湿热者,有全身症状,如胃呆作呕,头重体倦,胸闷气窒,或小便短赤,大便溏薄,平素脚有湿气,今忽无或减少,口腻而臭味。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是怎么回事?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病理病因,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病因
*一、发病原因:
1.本病是由小RNA病毒属中的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type70,EV70)或柯萨奇A24变种(coxsackie virus A type24,CA24v)所引起。
病毒直径20~30nm,1969年首次发现,迄今全世界已有近100万人感染此病。
*二、发病机制:
1.病毒由肠道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在小肠、咽部的上皮细胞及附近淋巴组织内繁殖复制,达一定程度后侵入血循环中,形成第1次(次要)病毒血症,此时患者可出现轻度不适或全无症状。
病毒随血流进入各种靶组织,并在其中继续繁殖,导致组织细胞发生损害;同时再次侵入血循环(第2次或主要病毒血症),使各种靶组织又一次遭到病毒的侵袭。
临床症状一般发生于组织细胞损害出现后及第2次病毒血症时。
2.组织损伤主要通过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产生抑制因子,抑制细胞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破坏。
但在某些肠道病
毒中,免疫应答引起的组织损伤可能是疾病迁延的原因。
如在心肌炎时早期组织损伤可能由病毒复制引起,后期病变则与免疫应答有关。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病因,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眼睛是我们观看外面世界的一个通道,眼睛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说眼睛出了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处理,在平时的生活中对用眼的时间也要适当的调节一下。
病毒性角膜炎会对眼睛和视力造成一定大的危害。
想要了解这个疾病的朋友们可以往下浏览比较详细的内容。
病毒性角膜炎其实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有可能会引起发炎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只来,不然伤害到的只是自己的眼睛。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懂得怎样去保养自己的眼睛。
★病毒性角膜炎(一)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 【概述】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其病原体是单纯疱疹病毒。
该病毒分为I型和II型两个血清型。
大多数角膜病变由I型引起,少数由II型引起。
当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发热、劳累或受严重精神刺激时,容易罹患该病。
【临床表现】1.原发感染多见于幼儿。
有发热,最下前淋巴结肿痛,唇、鼻翼处皮肤疱疹。
眼部受累时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眼睑皮肤疱疹,此时大约有2/3患者出现点状或树村状角膜炎,不到10%患有角膜基质炎和葡萄膜炎。
2.复发感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容易发生。
角膜病变可为点状、树村状、地图状溃疡;严重者发生角膜基质炎、角膜融解、穿孔;病变区角膜知觉减退;角膜后出现沉着物;结膜睫状充血较明显。
3.发生角膜炎时,眼产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和视力下降等症状。
4.因病毒感染后在三叉神经节潜伏,5年内有1/3患者复发,多次反复导致角膜混浊,严重影响视力。
【诊断】1.根据反复发作的病史,病程迁延,角膜病变和角膜知觉减退,可以诊断。
2.实验室检查组织培养、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等辅助手段检测毒,可有助于诊断。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病毒性角膜炎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警惕。
眼睛本来就是很脆弱的,需要自己去保养和爱护,这样才可以得到健康。
如果你在生活中不节制的使用眼睛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眼睛的劳损。
病毒性角膜炎课件
病毒感染
病毒类型:多种病毒可引
起病毒性角膜炎,如腺病 01
毒、疱疹病毒等
感染症状:病毒性角膜炎
可引起眼红、眼痛、流泪、 03
畏光等症状
感染途径:病毒可通过接
02 触、飞沫、空气等途径传
播
治疗方法:抗病毒药物、
04 局部用药、手术治疗等方
法可以治疗病毒性角膜炎
免疫反应
1
病毒感染:病毒性角膜炎主 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单纯
5
炎:由巨细胞病毒
感染引起,表现为
角膜上出现水疱和
溃疡
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6 由疱疹病毒感染引 起,表现为角膜上 出现水疱和溃疡
临床表现
01
眼部不适:如眼红、眼痛、流泪、畏光等
02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03
角膜病变:如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瘢痕等
04
并发症:如结膜炎、虹膜炎、青光眼等
2
病毒性角膜炎病 因
疱疹病毒、腺病毒等
2
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机 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角膜
炎症
பைடு நூலகம்
3
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导致角 膜炎症,表现为红肿、疼痛、
流泪等症状
4
角膜损伤:炎症反应可能导 致角膜损伤,影响视力。
谢谢
病毒性角膜炎分类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
1
膜炎:由单纯疱疹
病毒感染引起,分
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类型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
2
膜炎:由带状疱疹
病毒感染引起,表
现为角膜上出现水
疱和溃疡
腺病毒性角膜炎:
3
由腺病毒感染引起,
表现为角膜上出现
水疱和溃疡
简述角膜炎的病理变化
简述角膜炎的病理变化摘要:一、角膜炎的定义与分类二、角膜炎的病理变化1.角膜上皮层的变化2.角膜基质层的改变3.角膜内层的损伤三、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四、角膜炎的治疗与预防正文:角膜炎是眼部常见的一种疾病,指角膜组织发生炎症、溃疡、水肿等病理变化。
根据病因和病理变化的不同,角膜炎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过敏性角膜炎等。
角膜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角膜上皮层的变化:角膜上皮层是角膜炎病变的第一道防线。
在炎症过程中,上皮细胞受损、脱落,上皮细胞缺损,导致角膜表面不平整,分泌物增多,患者感到疼痛和瘙痒。
随着病情的进展,上皮细胞再生和修复能力减弱,角膜溃疡和穿孔的风险增加。
2.角膜基质层的改变:角膜基质层是角膜的主要支撑结构,由胶原纤维和蛋白质组成。
在角膜炎病变过程中,胶原纤维破坏、排列紊乱,导致角膜弯曲度和透明度下降。
同时,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侵入基质层,引起水肿、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进一步影响角膜的生理功能。
3.角膜内层的损伤:角膜内层包括内皮层和神经层。
在角膜炎病变中,内皮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角膜水肿、透明度降低。
同时,神经层受到炎症刺激,患者出现眼部疼痛、流泪、畏光等症状。
严重时,角膜内层神经纤维断裂,角膜感觉丧失,患者面临角膜溃疡和穿孔的风险。
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眼部疼痛:角膜炎病变时,患者感到眼部疼痛,尤其是在眼球运动、眨眼和接触镜片时。
2.视力下降:角膜水肿、混浊导致视力减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3.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炎病变使眼睛对光线敏感,患者在强光下感到不适,流泪增多,眼睑痉挛。
4.分泌物增多:角膜炎病变时,角膜表面分泌物增多,呈黏稠状或脓性。
5.角膜溃疡、穿孔:严重角膜炎可导致角膜溃疡和穿孔,威胁患者生命。
诊断角膜炎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眼部检查。
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共焦显微镜、眼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
角膜炎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感染治疗:针对细菌性角膜炎,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妥布霉素、氟喹诺酮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医对本病治疗,常用抗病毒眼药水,配合抗菌素眼药水,以防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有虹膜反应时,则加扩瞳药。全身以示体质情况,衰落者或易感冒者,常辅以提高免役的药物。
本病中医称为“聚星障”,此所见症,黑睛风轮有星翳,或聚或散,成簇排列,一旦星翳破溃,融合成片,呈树状的图象,则中医又称“花翳白陷”。本病多因肝肺郁热,复受风邪,风火相扇,上攻于风轮为患,也有肝脾湿热内壅,熏蒸黑睛罹病。常见畏光流泪,疼痛视糊,迁延不愈,日后黑睛留下翳障,视糊终身。若风邪上犯,引动内热,常以散风清热,若是肝脾湿热内结,升扰于目,发为本病,则以清热解毒.化湿退翳。治疗本病,若瞳孔紧小,也需配合应用西药扩瞳眼药水滴眼,以防瞳孔紧小之病变。本病常以体弱外邪侵袭而复发,故本病患者应在平时注意寒热,以防外感。近来也有学者以本病病变部位的深浅来辨证立方,浅层以疏风清热;位于中层,以清热解毒化湿;病变累及瞳神,则清肝胃之火治之。
西医认为本病以单纯疱疹病毒为常见的致病原;带状疱疹病毒次之;还有在接种牛痘疫苗病毒意外感染角膜所致;也有受腺病毒感染而发病。当身体抵抗力减退时,如感冒或高热等,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本病的诊断依据,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它是沿三叉神经末梢颞支分布,在眼睑的上睑及颞部皮肤程带状串珠状的疱疹,且以患眼的同侧为特点,一般皮肤病变决不超越中线。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本病,常在感冒或高热中,一般有口角或鼻翼部出现单纯疱疹。牛痘病毒性角膜炎,有接种或接触过牛痘疫苗病史。以上三种在角膜常呈树枝状角膜炎,浸润后常发生溃疡,严重病例则常引起虹膜反应,虹膜睫状体炎,角膜后在裂隙灯检查下可见有灰白色的沉淀物,甚至有前房积脓。溃疡面扩大,可呈盘状或地图状,少数病例还可引起角膜穿孔,或角膜葡萄肿.继发性青光眼等,最终导致失明。但以腺病毒为致病原的本病,常侵犯角膜基质浅层,程点状侵润,一般不形成溃疡,炎症消退后,常也留有点状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