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汐朋《中国素食传统的国学蕴涵》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选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7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4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素食传统的国学蕴涵王汐朋素食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墨子》记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清人孙诒让注:“素食,谓食草木”。
素食又称“蔬食”,《礼记》曰:“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东汉郑玄注:“草木之实为蔬食”。
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以及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
舌尖之上是对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倾向。
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蕴涵,饱含着动物关怀精神,包括爱惜、同情和敬畏。
其中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动物视为生活资源,但怀爱惜之情有节制地取用,是古代中国关怀动物的主流思想。
熟知的典故,如成汤“网开一面,德至禽兽”、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
爱惜动物是“仁心”的发露,为政者以爱惜动物作为施行仁政的表态,在后世已成中国政治传统。
动物生态伦理的政治化,是古代中国生态伦理的重要特征。
从人类认识的进程来看,在认识到万物与我是有区别的截然两物之后,再认识到万物与我的本原一体,是更深刻的认识。
古代中国早有“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的哲学命题。
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在思维深处对“浑然与物同体”的默会体认。
只有默会了鸟兽的疼痛恐惧与我的疼痛恐惧是同一个疼痛恐惧,鸟兽的生命与我的生命是同一个生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方才会有发自情感深处的呼应。
在此意义上,同情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这在中国哲学中称为“良知”,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
早期中国对动物的道德化,不唯赋予各种动物以特定德性,亦将动物纳入一个道德谱系中,是一种深层次的宇宙图景的精神化。
《大戴礼记》中有一个本体意味的万物谱系:一般动物(毛羽介鳞)和人同处于自然世界,麟凤龟龙等祥瑞动物(简称四灵)与圣人处于更高的神圣世界;平行的双层世界又有垂直的投射关系,四灵是动物之精,圣人是人之精。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题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素食传统的国学蕴涵王汐朋素食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墨子》记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清人孙诒让注:“素食,谓食草木”。
素食又称“蔬食”,《礼记》曰:“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东汉郑玄注:“草木之实为蔬食”。
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以及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
舌尖之上是对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倾向。
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蕴涵,饱含着动物关怀精神,包括爱惜、同情和敬畏。
其中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动物视为生活资源,但怀爱惜之情有节制地取用,是古代中国关怀动物的主流思想。
熟知的典故,如成汤“网开一面,德至禽兽”、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
爱惜动物是“仁心”的发露,为政者以爱惜动物作为施行仁政的表态,在后世已成中国政治传统。
动物生态伦理的政治化,是古代中国生态伦理的重要特征。
从人类认识的进程来看,在认识到万物与我是有区别的截然两物之后,再认识到万物与我的本原一体,是更深刻的认识。
古代中国早有“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的哲学命题。
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在思维深处对“浑然与物同体”的默会体认。
只有默会了鸟兽的疼痛恐惧与我的疼痛恐惧是同一个疼痛恐惧,鸟兽的生命与我的生命是同一个生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方才会有发自情感深处的呼应。
在此意义上,同情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这在中国哲学中称为“良知”,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
早期中国对动物的道德化,不唯赋予各种动物以特定德性,亦将动物纳入一个道德谱系中,是一种深层次的宇宙图景的精神化。
《大戴礼记》中有一个本体意味的万物谱系:一般动物(毛羽介鳞)和人同处于自然世界,麟凤龟龙等祥瑞动物(简称四灵)与圣人处于更高的神圣世界;平行的双层世界又有垂直的投射关系,四灵是动物之精,圣人是人之精。
【优化探究】2019届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提素能14-4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故乡草刘翠婵这个时节,草是村庄最新鲜的主人,它惬意地盛开,有点乍乍乎乎。
各种各样的草竞相开放,比花儿还要热烈。
有的草小得只有米粒大,挤挤挨挨偎在一起,一个春天长下来,还是那么小,看着人心生疼。
有的草大大咧咧地长,一个晚上不见,就会蹿出老高。
后院一堵不大的矮墙上,就有十几种草在这里聚会。
村子是离不开草的,人和牲畜都离不开。
如果没有稻草,就长不出稻谷,没有稻谷,一年的希望又在哪里?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草,牛吃什么羊吃什么猪又吃什么?鸡鸭鹅不怎么吃草,但有草的地方,就有它们肥沃的粮食,各色虫子、蚯蚓随时恭候着它们的到来。
稻草香甜。
稻谷在草叶上扬花、抽穗,凝结一年的希望,从嫩绿到金黄,村人忧心忡忡地牵挂着。
当金黄来临,村庄就丰硕,香喷喷的气息萦绕在村头村尾,像村口溪流哗哗的碎语,止也止不住。
稻草在我心里是一种有温度的草,它恰到好处地温暖了我童年的许多个冬天。
那时夏天收割完,每家每户都会在稻草堆里挑出一些长得好的草秆,晒干后扎成草垫,待到冬天铺在席子下,就是暖了。
盛开的草,漫山遍野站着,站成村庄一季一季的依靠。
很多不知名的草,长在村庄之上,墙头、瓦顶、乱石堆,无处不在且长势良好。
长在屋顶上的草带着一身的侠气,春归时醉享天涯春风,夏日里骄阳烈焰缠身,挺到秋来又要饱尝风霜雨雪,冬临就化作檐角的一撮泥土。
这样的草,孤独地长在高处的瓦上,是藏在村庄深处的魂魄。
死了一拨,瓦就黑上一层,村庄就在它们一次次死去活来中渐渐老去。
一些废弃的墙头上,每年都有不同的草在长。
生在废墟上,便是野草了。
伫立风中,它们的命运并不会随村庄的命运起伏。
除了神,只有野草可以在废墟上歌唱。
有了盛开的草,村子就像有了一件压箱子的衣料,大太阳底下一抖,就会抖出许多难言的气息。
草的一生是一个四季轮回,村人的一生是六七十年或七八十年。
村庄的一生又是多长?我以为,所有的村庄都应该是长生不老的。
可是我看着它渐渐不在了,最初是人声在这里低落下去,接着是牲畜开始稀疏,最后是草爬满了老屋的许多角落。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1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级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HY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标准下进展。
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权威的制约因素。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假设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
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剖开的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贮存水,用双手捧着水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似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
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
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
这便是所谓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存地奉献出来。
中国的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向神灵表达忠诚的崇拜心情,而当这种纪念仪式逐渐定型化,并获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
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
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设想诸神灵的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喝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平安。
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一样,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
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重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
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开展而来的;“图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一共餐〞,“一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
一共餐本身就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
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
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
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这种说法被后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
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答案合集5篇
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答案合集5篇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答案合集5篇在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答案1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
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
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2023年高一第三次月考考题(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
中国饮食文化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民以食为天,相信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自己的饮食文化。
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有着长远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带来的中国饮食文化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
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
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2020届高三语文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目标版
2019届高三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深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上。
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挥的自觉追求。
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
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
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却可以不断追求。
这种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践中则是进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
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自我”,成就“本我”;探求实现“本我”“真我”“大我”之终极路径。
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在相处中的交融,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
主体与客体不是尖锐对立的两极,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而是一种“和”的“存在”和“存续”。
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
山东省烟台市臧家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臧家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
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
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
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
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
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佐料才行。
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
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
“此外,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
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
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
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
七年级语文阅读试题《中国的食文化》语文阅读答案
七年级语文阅读试题《中国的食文化》语文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⑴中国食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渊源流长,传统审美思想渗透到食文化的整个领域。
中国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不仅是为获得肉体存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快感的需求,它如同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及优雅的和谐美和深厚的审美意境。
⑶和谐观作为中国传统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根基。
古人云“天地之美,莫大于和”。
“和”字从“禾”从“口”。
“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同样对中国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烹饪处处力求达到和谐的境地。
《周礼》中所说的“割烹煎和”,认为“和”是贯穿烹饪全部过程的。
西周史伯提出了“五味以调口”,他认为“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调口——声一无听,物一无闻,味一无味”。
春秋时的晏婴也提出“和如美羹”,用美羹来说明君臣和谐的道理。
其实,以和为美不但要求味觉感官上的和谐,而且也与身体健康相统一。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认识到摄取食物时偏好其中一种味道或摄食过多均会引起疾病。
《周礼·天官》讲到:“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只有每天摄入的食物与自然气候相调和,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⑷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
菜肴与食器搭配生动地体现了“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念。
首先,人们很注重菜肴与食器在色彩上的对比统一的关系。
如将嫩黄色的蛋羹盛在绿色的莲瓣碗中,色彩格外清丽,产生了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
还有,在纹饰上食的料形与器的图案也要求相得益彰。
根据菜肴掌故选用图案与其内容相称的器皿,如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起舞的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
次之,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体现了和谐的追求。
如人们把八珍汤盛在水晶碗里,汤色莹澈见底,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使其增色不少。
⑸意境美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境界。
内蒙古准格尔旗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中国素食传统的国学蕴涵王汐朋素食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墨子》记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蔬食”,《礼记》曰:“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
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乃至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
舌尖之上是对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倾向,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蕴涵。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动物视为生活资源,但怀爱惜之情有节制地取用,是古代中国关怀动物的主流思想。
熟知的典故,如商汤“网开一面,德至禽兽”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
如“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强调取用动物应符合其生长节律。
这些规定皆保护了动物的繁衍生息,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爱惜动物是“仁心”的发露,在后世已成中国政治传统,为政者以爱惜动物作为施行仁政的表态。
如北魏孝文帝“至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唐文宗下《禁弋猎敕》“保兹怀生,仁遂物性”,动物生态伦理的政治化,是古代中国生态伦理的重要特征。
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在思维深处对“浑然与物同体”的默会体认。
只有默会了鸟兽的疼痛恐惧与“我”的疼痛恐惧是同一个疼痛恐惧,鸟兽的生命与“我”的生命是同一个生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方才会有发自情感深处的呼应。
在此意义上,同情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这在中国哲学中称为“良知”,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
早期中国对动物的道德化,不唯赋予各种动物以特定德性,亦将动物纳入一个道德谱系中,是一种深层次的宇宙图景的精神化。
论述类文本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山西大同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中)
山西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思想意识中有特别重视“本”的一面,于是追本溯源成为传统思维定式,饮食文化中亦如此。
这种主张体现在烹饪中,就是注重食物之本源本味。
《大戴礼记·礼三本》中说:“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太羹,贵食饮之本也。
”所谓“玄尊”就是清水一杯;“俎生鱼”是指祭案上摆的生鱼;“太羹”即大羹,是不具五味的肉羹。
在祭祀和隆重的宴会上,“太羹”都要被摆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以示对饮食之本和味之本的重视。
但是这些食物很难成为人们喜爱的日常食品,因此这时的“本味论”只局限于“礼学”范畴中,没有真正进入烹调实践领域。
宋以前人们都以大鱼大肉为珍,如果烹饪鱼肉只存其本味,而不除去异味是很难下咽的。
烹调学上的“本味论”是伴随着素食在宋以后的广泛流行而逐渐产生的。
宋以后,人们逐渐喜欢食素,蔬菜、竹笋、菌类的美味渐为人们所赏识。
苏轼在《菜羹赋》序言中说:“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醋)酱,而有自然之味。
”所谓“自然之味”就是蔬菜的本味。
南宋的倪思把食物本味和经过调和所获得的“变味”加以对比:“人食多以五味杂之,未有知正味者。
若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味也。
”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胪列了许多存本味的菜肴,如“傍林鲜”、“锦带羹”、“沆瀣浆”等。
清代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大大发扬了本味论。
他说:“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
”并对笋、蕈、莼莱等的鲜美本味大加赞扬,说笋是“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并说笋“素宜白水”煮食。
又说蕈之鲜仅次于笋,其“汁之鲜味无穷”。
但吃饭毕竟与“崇尚古玩”不同,不能置之高阁,这种“本味论”适应的烹调范围极小,只宜于烹饪少数蔬菜。
清代美食家袁枚也重视“本味”,他认为:“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素食传统的国学蕴涵
王汐朋
素食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墨子》记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清人孙诒让注:“素食,谓食草木”。
素食又称“蔬食”,《礼记》曰:“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东汉郑玄注:“草木之实为蔬食”。
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以及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
舌尖之上是对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倾向。
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蕴涵,饱含着动物关怀精神,包括爱惜、同情和敬畏。
其中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动物视为生活资源,但怀爱惜之情有节制地取用,是古代中国关怀动物的主流思想。
熟知的典故,如成汤“网开一面,德至禽兽”、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
从人类认识的进程来看,在认识到万物与我是有区别的截然两物之后,再认识到万物与我的本原一体,是更深刻的认识。
古代中国早有“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的哲学命题。
深切地从动物生命身上直接体认这种思想,以恻隐之心同情动物,《孟子》最初表达了这种思想:“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宋儒程颐否定了动物天生作为食物的观点:“一说天生禽兽,本为人食,此说不是。
岂有人有蚁虱而生耶?”(《河南程氏外书》卷八)晚清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鸟兽与人同本而至亲,“知识灵明,其去人盖不远矣,其知痛苦亦甚矣”,主张戒食动物,并预言未来世界一定是素食的社会。
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在思维深处对“浑然与物同体”的默会体认。
只有默会了鸟兽的疼痛恐惧与我的疼痛恐惧是同一个疼痛恐惧,鸟兽的生命与我的生命是同一个生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方才会有发自情感深处的呼应。
在此意义上,同情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这在中国哲学中称为“良知”,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
早期中国对动物的道德化,不唯赋予各种动物以特定德性,亦将动物纳入一个道德谱系中,是一种深层次的宇宙图景的精神化。
《大戴礼记》中有一个本体意味的万物谱系:一般动物(毛羽介鳞)和人同处于自然世界,麟凤龟龙等祥瑞动物(简称四灵)与圣人处于更高的神圣世界;平行的双层世界又有垂直的投射关系,四灵是动物之精,圣人是人之精。
在哲学意义上,四灵象征从一般动物抽象出的超越的德性实体,圣人表示从人抽象出的超越的完善人格。
《春秋繁露》还记叙了四灵出没的条件:为政者若爱惜、恩惠动物时,四灵便作为令人崇敬的祥瑞象征而出现;若残酷对待动物时,四灵便会隐退,并出现令人畏惧的自然灾难。
在此意义上,敬畏四灵和爱惜动物不是对两种对象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而是内外贯通的关怀:对动物的爱惜,就是对四灵的敬畏;怀敬畏之心去施行爱惜,以爱惜之举来表达敬畏。
当代学者乔清举创见性地将祥瑞动物列入动物生态伦理的范畴,以四灵为例指出了“动物作为自然的神性标志的生态意义”。
对中国思想有深切领悟的法国先贤史怀泽,曾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
不过,“敬畏生命”落实到动物后是同情,与古代中国对祥瑞动物的敬畏之心是有区别的。
换言之,在史怀泽的思想中,动物并不具有神性。
这不难理解,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中,只有上帝才具有唯一的神性位格。
而在古代中国,至上神“帝”早在周代既已取消,祥瑞动物作为“帝使”是德性的神圣象征。
在此意义上,敬畏的真正对象不是四灵,而是为四灵所代表、为自然生命所承载的德性本身。
2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从《墨子》和《礼记》的记载中证明了这一点。
B.中国与西方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饮食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西方则以肉食为主。
C.中国古代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这种对动物的爱惜、同情、敬畏之心是古代中国独有的精神特质。
D.“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体现了古代中国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上的思想。
22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天下》中“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说法,印证了万物与我的本原一体的观点。
B.在如何对待动物的生命这一问题上,《孟子》表述得更直接,要以恻隐之心同情动物。
C.晚清康有为认为“鸟兽与人同本而至亲”,他否定了动物天生作为食物的观点,主张戒食动物。
D.“浑然与物同体”就是说人与天地万物本来就是浑然同体的,所以人对动物会产生恻隐之心。
2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大戴礼记》中的万物谱系说明了早期中国对动物的道德化,也由此看出古代中国对祥瑞动物的敬畏之心。
B.从《春秋繁露》记叙四灵出没的条件来看,敬畏四灵和爱惜动物是对两种对象内外贯通的关怀,即对动物的爱惜,就是对四灵的敬畏。
C.法国先贤史怀泽曾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不过“敬畏生命”落实到动物后是同情,在史怀泽的思想中,动物并不具有神性。
D.古代中国人以敬畏心态面对动物,将之神格化,并作为“帝使”,使动物获得了与神灵相同的地位。
【答案】
225. C
226. C
227. D
【解析】
22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C项,“这种对动物的爱惜、同情、敬畏之心是古代中国独有的精神特质”不正确。
原文第一段说的是“其中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可见不包括“爱惜”、“同情”。
故此题答案为C项。
22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分析,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
C项,“晚清康有为……否定了动物天生作为食物的观点”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否定了动物天生作为食物”是宋儒程颐的观点,非康有为。
故此题答案为C项。
22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
D项,“古代中国人以敬畏心态面对动物”偷换概念,由原文可知,古代中国人以敬畏心态面对的是“祥瑞动物”,而不是所有“动物”。
故此题答案为D项。
【点睛】
第1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
倒。
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
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
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