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定命运论”与美国扩张主义外交
美国近代外交思想
美国近代外交思想美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后起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
独立战争(1775-1783)胜利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到1860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居世界第4位。
经过1861-1863年的南北战争,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南方的奴隶制度,美国的独立和统一从此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外交通常带有孤立主义的特点,这种孤立主义主要表现为对欧洲事务持中立态度。
与此同时,美国在美洲大陆却奉行扩张主义政策。
诸如1803年,美国利用法国的困难处境,从法国手中取得了路易斯安娜;1810-181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佛罗里达等等。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年度国情咨文中还提出了《门罗宣言》,即主张美洲是美洲人的欧洲,欧洲列强不得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
《门罗宣言》的发表,虽然对于维护拉丁美洲新独立国家的独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它也表露了美国企图独占拉丁美洲,把拉丁美洲变成其势力范围的野心。
( )第一节:富兰克林的外交思想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科学家。
富兰克林的一生是充满坎坷,不断奋斗与超越的一生。
他对美国的独立战争和科学事业都作出过重要贡献。
( )富兰克林于1706年1月17日生于今麻萨渚州波士顿城一个贫穷的家庭,因家境贫穷,他并未受正规教育。
10岁那年被迫中止学业。
但勤奋好学的他并未因离开学校而停止学习,在帮父亲工作的两年里,他阅读了《为善论》、《希腊罗马名人传》等大量作品。
这些作品对富兰克林的思想起了重要启蒙作用。
( )1717年,富兰克林做了同母异父兄弟詹姆士、富兰克林的学徒。
1723年因争执而分手。
1724年,富兰克林孤身来到伦敦,其间他在一家印刷所里工作了近一年。
在英国期间他写了一本小册子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发表了见解,他提出:勤劳的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所得分给寄生、懒散的人,这是造成社会贫困的主要原因。
16.08.23 罗援 避免陷阱 美须放弃傲慢与偏见
罗援避免“陷阱”,美须放弃傲慢与偏见(2016-08-23 11:10:04)"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一、造成现代“修昔底德陷阱”的原因霸权思想。
美国的霸权思想来自于美国的“天定命运论”,老子天下第一,这种天生的优越感,决定了美国的傲慢与偏见。
“天定命运论”是19世纪40年代美国产生的一种扩张主义思潮。
从其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其对新大陆的统治和主宰是一种天意的安排,种族优越论和扩张主义是其思想核心。
“天定命运论”迎合了当时美国国内进行领土扩张的需要,在美国盛行一时,成为早期美国的主流思想,至今仍然引导着美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于是,有了奥巴马当政伊始便扬言:“美国只当世界老大,绝对不当世界老二”;于是有了克林顿.希拉里把远在万里的南中国海称为美国的国家利益;于是有了美国的高级军事将领扬言,“今夜就准备在南海开战”,俨然以救世主自居,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耀武扬威。
但问题是,谁给了美国这个特权?难道美国人忘记了他们第3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名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来平等。
”美国凭什么要高人一头?凭什么要当当代霸主斯巴达?冷战思维。
冷战思维是指沿用冷战时期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性的思维模式而非平等协商的模式处理双边或多边的国际问题。
狭义的冷战思维特指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具体表现为:1、对冲思维,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的主要指向就是苏联,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失去对手,无所适从,急于树立新的敌人,于是各种威胁论应运而生,敌情刺激成为美国发展的动力。
2、绝对安全,美国已经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了,但仍然担心来自别国的威胁,担心别的国家挑战它的霸主地位和动它那块奶酪。
简析托马斯·杰斐逊的扩张思想
边疆经 济与 文化
T HE BOR DER ECONOMY AND C UL T URE
No .8 . 2 O l 4
G e n e r a 1 . No . 1 2 8
【 历史文化 】
简析托马斯 ・ 杰斐逊的扩张思想
作 者简 介 :李 欢 ( 1 9 9 0 一 ) ,女 ,江苏徐 州人 ,硕 士研 究 生 ,从事 美 国史 研究 。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5 . 1 5
逊领土扩张的出发点。杰斐逊就任总统之后 ,他的 思 想发生 了明显 的变化 ,他 的使 命 观更加 积极 ,即 从 致力于维 护美 国的 民主扩 大到 向外 推广 ,为 他 的 扩张思想注入 了新 的活力 。
二 、杰斐逊 的农业主义思 想
李 欢
( 哈尔滨师范大学 社会与历史学 院,哈尔滨 1 5 0 0 2 5 )
摘
要 :托 马斯 ・ 杰 斐逊 时 期是 美国 的 一个 关键 性 时期 ,美 国在 这一 时期 开始 走 向 了 大陆 扩 张的 道路 。杰 斐
进 的 扩 张思 想 以他 的使命 观 、民 主理 想 以及 农 业 主 义 为基 础 ,并与 孤 立 主 义 紧 密交 织 ,通 过路 易斯 安 那购 买扩 大 了美 国的版 图 ,维护 了美 国的独 立 与 民主制 度 ,对 美 国历 史的发展 产 生 了深 远 的影 响 。 关键 词 :杰 斐逊 ;扩张 思 想 ;民主 ;农 业 主义
杰斐逊 是一位农 业主义 者 ,这 种 以农 立 国 的思 想对他 的扩张思想 产生 了十分重要 的影 响 。在 他 的
“ 农 业帝 国” 的设想 中 ,美 国是 一个 以小农 为 主体 的国家 ,人 们 自食 其力 ,创 造财 富 ,享 受着充 分 的 民主和 自由。杰斐逊在他的著作 吉尼亚笔记》 中 ,描绘 了美 国优 美 的 自然 风光 ,勾勒 出一 幅农 民 安居乐业 的 图画。他认为农 民是上 帝 的选 民 ,他 们 通过 自己的辛勤耕作获取财富 , 具有高 尚的道德感 和真 正的美德 。而商人则投 机取 巧 、唯利是 图 ,会 扼杀美德的萌芽。因此 , 杰斐逊主张美国成为一个 以小 农为 主体 的农 业共 和 国 ,在这 样 一个 国家下 , 美 国将成 为世 界 的 “ 道 德 的典 范 ” ,美 国的 民主 制 度才 能永葆生机 。此外 ,杰 斐逊还 认 为 ,农 业可 以 使美 国避免 战争 。他在致霍金杜普 的信 中提 到 : “ 我 希望 他们 既不 经商 ,也 不 从事 航 运 的希 望 ,美 国的这块 民主试验 田的成功 ,将 预示 民 主将来 在 全世 界 的成 功 。 ”在 杰斐逊 的政治 生涯 中 ,他 不遗余力 地维 护和 巩 固美
美国外交政策复习重点
美国外交政策复习资料研究美国外交的两条线索:1.外交思想●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分界:1898前孤立主义主导1898后国际主义主导:1)西奥多·罗斯福——现实的国际主义2)伍德罗·威尔逊——自由的国际主义3)20S——独立的国际主义4)30S——孤立占主导(孤义和国义的较量)●1941年太平洋战争:美国放弃孤立主义,选择国际主义(1898-1941:美国外交思想摇摆期,各种思想的角逐)2.外交政策(复习思路:人,时间段,政策)●1776-1898 大陆扩张(注重外交思想及其指导原则)(1)《1776年条约计划》《1776年条约计划》是美国第一个正式外交政策文件,它确立了美国外交的指导原则。
其指导思想是亚当斯坚持的孤立主义加商业主义。
美国力求在政治上承担最小的义务,商业上获得最大的利益。
内容包括:第一,不建立任何政治联系;第二,不建立任何军事联系;第三,只建立商业联系。
其最重要的内容是确立了海上自由和中立权力的原则。
此《计划》体现了商业扩张和政治孤立思想,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发展商业资本的要求,体现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矛盾的结合。
(2)孤立主义准则的确立1796年华盛顿的《告别辞》提出了孤立主义准则,把传统的孤立思想上升为方针政策,成为美国历史上重要文献。
美国的孤立从未不是对外界的绝对隔绝,它具有相对的含义:①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不等于经济上同外界不发生联系,它不是一种隐遁政策;②在政治上与外交方面也不是绝对地同外界隔绝;③孤立主义主要是美国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④美国早期孤立主义不只是消极的战略防御政策,也是积极的战略进攻,其目标不只是限制自己的行动,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⑤美国孤立主义具有多方面的内容。
(3)中立政策为了回应法国在其资产阶级革命中根据法美盟约要求美国给予军事援助,华盛顿代表美国于1793年4月22日发表《中立宣言》,声称美国不介入战争的任何一方,规定美国公民不得参加交战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禁止同交战双方进行走私贸易。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_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精品课件
将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原则分为四个学派
汉密威尔主义、威尔逊主义、杰 斐逊主义和杰克逊主义
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的对外政策:
汉密尔顿主义者(商人) 威尔逊主义者(传教士) 杰克逊主义者(战士) 杰斐逊主义者(律师)
精品课件
汉密尔顿主义者(商人)认为: 国家政府与大企业之间的强大联盟是 国内稳定和国外有效行动的关键, 他们长期关注国家以有利的条件 融入全球经济的需要。
精品课件
1989年5月12日,乔治·布什总统首次提出了 对苏联 的超越遏制政策。超越遏制政策实际上是遏制 战略 的继续和发展,但其目标要比遏制政策大得多, 即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不放弃军事遏制的同 时,以经济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 意识形态等各种手段,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的 影响,促使苏联消减军事力量,最终使苏联在
精品课件
威尔逊主义者(传教士)认为:美 国负有向世界传播美国民主和社会 价值观、创造接纳法制的和平国际 社会的道德义务和重要国家利益
精品课件
杰斐逊主义者(律师)认为:美 国外交政策应当少关心向外传播 民主,多关心国内的安全。
精品课件
杰克逊主义者(战士)认为:美 国政府在外交和国内政策方面最 重要的目标应该是美国人民的物 质安全和经济富足。被称为人民 主义学派。
表现:欧洲:冷战政策,亚洲:热战,非洲、拉美:扶植控制 特点: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全球扩张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西欧各国
衰落,苏联政治军事实力增长
(2)冷战结束后(9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意图明显
表现:
科索沃主宰世界)
原因: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国际关系史笔记~~二战前国际关系史(词条21-40)
笔者推荐书目、网站、报纸、主流期刊:1、战后国际关系史顾关福著时事版2、(1)国际关系名词解释白鹤著现代教育版(2)国际关系实用手册3、环球时报/环球网4、现代国际关系(登陆中国知网CNKI)使用说明:笔者公布笔记意在降低备考考试搜索信息的成本,但不愿束缚考生思想,请谨记仅供参考,请“取之精华,去其糟粕”送给考生的话:望努力,勿投机,祝成功!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研究生考试初试业务课1(国际关系史)笔记一、二战前国际关系二、了解更多,请转至笔者新浪博客:纳什纳丽斯的博客(/s/articlelist_2658669854_16_1.html)词条20-4021、神圣同盟(1815)为防止拿破仑东山再起,在俄皇的倡议下,亚历山大一世与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于1815年9月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盟约并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不是一个具有的严格法律意义的载明缔约国权利和义务的同盟条约,倒是像一篇宣传基督教仁慈、友爱、互助精神的宣言书。
它提倡以基督教教义作为处理君主与上帝、君主与君主和君主与臣民三种关系的基本原则,但它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这个大环境的产物。
它是欧洲专制君主特别是东方三大专制君主的互助同盟,它从精神上把各君主国联合起来,为镇压革命提供了一个纽带。
22、四国同盟鉴于拿破仑再次崛起的教训,为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四国在签订第二次巴黎条约的同一天又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1)拥护1815年的《巴黎条约》2)如任何一方受到法国的攻击,盟国各出兵6万相助。
3)定期举行会议,协商各国的共同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有效期为20年。
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相配合,目的在于防止法国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
条约确定的定期的多边外交协商的安排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的财富。
23、欧洲协调(会议外交)1818年,法国加入四国同盟条约后,五大国定期开会,处理共同事务,试图取得一致意见,这种形式叫做欧洲大国的协调或者欧洲协调、会议外交、它是一种定期的多边外交协商的安排,大国通过这种安排,能及时就影响各国的共同利益的事务或突发事件,进行沟通并采取相应举措;也有助于各大国以相互妥协的方式,缓和彼此之间的矛盾,形成暂时的一致或多数的一致的意见。
环球时报:普世价值是西方中心论幻觉
环球时报:普世价值是西方中心论幻觉2013年09月22日 13:18:12 作者:王义桅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普世价值说不只是西方的话语霸权,而是西方的“先发优势”。
西方的普世价值说存在对内多样、对外普世的悖论,因而是虚伪的。
美国对内秉承“天定命运论”,对外倡导“美国例外论”,就是这种悖论的体现。
图说:君士坦丁堡牧首双头鹰徽(资料图)小时候听说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故而一直想去国外看个究竟。
后来又去了美欧,发现外国的月亮也是有阴晴圆缺的,和中国的毫无二致。
不禁纳闷,就这么一个常识,竟然很多年兜了一大圈子才认识到——中外其实共一个月亮!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的圆缺实际是内心圆缺的折射。
进一步说,中国人的外国观,也是自身中国观的某种折射。
西方的价值是普世的,中国的价值是特色的。
这就是现时代的“外国月亮比中国圆”。
这里的外国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国家,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
“普世”的概念源自一神论的基督教。
公元5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牧首(主教)被荣称为“普世牧首”。
那时的“普世”原文是oecumenical ,既有“全世界范围”这个意思,也有“全基督教”的含义。
现代意义的“普世价值”起源于启蒙运动,由于启蒙运动反宗教的特征,虽然也接受了普世的概念,但是,这个世俗化的“普世”一般使用universal 这个词,以显示与基督教的区别。
以1789年《人权宣言》为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成果就是以政治普世价值取代了宗教普世价值。
近代科学革命,强化了西方“发现”人类普世价值的0中心论与优越感,代表性的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直到近300年后爱因斯坦相对论,才给牛顿定律划出边界——所谓的万有引力普世规律只是在宏观世界起作用,在微观世界就是谬误。
因此,普世价值并非什么客观真理。
如今给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划出边界的历史使命,似乎落在了中国人头上。
中国传统上儒道释三种文化并存,并不存在“普世主义”概念,而只有“天下”概念。
美国对外战略的周期性调整及思考
国大厦 ” 的最 后一 根稻 草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杜鲁 门的 “ 遏制战略”奠定了战后美 国对外战略
的基础 。二战结束了近代 国际关系史上 以 “ 欧洲均势”为
中心的时代。美国的经济 和军事实力高居世界榜首 ,经济 总量约占世界的 5 % , 0 军队人数达 1 1 万 , 2 2 并垄断核武器 , 霸权野心膨胀 。而苏联已强大到仅次于美国,并坚持走社 会主义道路, 成为美国扩张谋霸的最大障碍 。在此情况下 , 美国总统杜鲁 门推出以反苏反共为主导思想、以争霸世界 为主要 目标的 “ 遏制战略” ,标志着美 国对外 战略发生了 质 的转变 ,由一战后的孤立主义转向全球扩张 ,也拉开了 以美苏对峙为主要特征的 “ 冷战”的序幕。杜鲁 门的 “ 遏 制战略”为其后几任美国总统所接受和遵循 。艾森豪威尔 的 “ 力量真空说” ,为美 国进入 中东,填补英法退 出后的 势力范围找到 了依据 。肯尼迪 16 年 1 2 91 月 0日在就职演 说 中发 出的为确保 “ 自由”的胜利,将不惜一切代价 “ 支 持任何朋友 ,反对任何敌人”的豪言壮语 ,标志着美 国的
在此情况下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以反苏反共为主导思想以争霸世界为主要目标的遏制战略标志着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质的转变由一战后的孤立主义转向全球扩张也拉开了以美苏对峙为主要特征的冷战的序幕
美国对外战略的周期性调整及思考
口尚 鸿/ 文
r1 二战结束以来 ,美国对外战略处在不断的调整当中, £
系 、实力和谈判”为支柱 的 “ 尼克松主义” ,结束越南 战 争 ,把军事重点从亚洲重新转 向欧洲 ; 推行 “ 均势外交” , 改善与中、苏的关 系。“ 尼克松主义”是二 战后美对外 战 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核心是在不损害美根本利益的前 提下进行有限的战略收缩 ,以缓解 目 标太大与实力有限之 间的矛盾 。福特 的对外政策和卡特 的 “ 人权外交”在一定
20世纪初美国崛起的门罗主义外交政策
20世纪初美国崛起的门罗主义外交政策摘要:大国崛起必然要从区域走向世界,成长为世界大国并发挥领导国家的政治影响力,这是历史上大国崛起所必经的发展逻辑。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门罗主义的外交政策,是美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地区政治结构以及国内诸因素的必然产物,体系层次结构构建了罗斯福门罗主义外交政策的变量要素。
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生态环境为美国的崛起提供了战略机遇期,并成为罗斯福门罗主义外交政策形成的主要动因。
罗斯福门罗主义外交政策妥善处理了美国的周边关系与地区关系以及域外的大国关系,为美国崛起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门罗主义外交政策对美国的崛起具有重大影响作用,保障了美国在崛起过程中的国家利益和周边安全;强化了美国在崛起中对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保障了美国在地区乃至全球日渐增长的经济利益及秩序。
关键词:美国崛起;门罗主义;外交政策;西奥多·罗斯福20世纪初美国处于确立地区主导大国地位进而走向世界大国的重要战略关键期。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着眼于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对美国长期以来外交政策的基本指导原则——门罗主义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拓展延伸,提出了著名的“罗斯福推论”,从而把门罗主义的目标由地区防御型转变为地区主导型发展战略。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为排除欧洲国家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而提出了‘门罗主义’。
不过在欧洲势力退出南美之后,‘门罗主义’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即美国开始在政治与经济等领域对拉美不断施加‘影响力’,最终使‘门罗主义’成为了‘美国霸权’的一个代名词。
”①自19世纪美国门罗总统发表《门罗宣言》以来,门罗主义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门罗之后历届总统都通过继承和丰富门罗主义外交政策来维护美国在西半球的利益。
罗斯福的门罗主义外交政策为美国20世纪的大国崛起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地区环境,同时维护和增进了美国不断扩张的国家利益,对美国的崛起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二章_美国建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
第二章美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孤立与扩张(1776——1815)一.美国外交政策的渊源二.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的确立三.《杰伊条约》四.汉——杰之争与美国的外交传统一.美国外交政策的渊源美国外交的总根源是在殖民地的土壤上萌生并发展的商业资本。
由于商业资本的发展而带来的商业精神、扩张意识和孤立思想,直接制约并影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外交活动的开展。
根植于商业资本的商业精神、扩张意识和孤立思想,组成一整套思想体系,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1. 殖民地的商业资本和商业精神2. 殖民地的扩张意识 3 .孤立思想的形成二.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的确立1.《1776年条约计划》2.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外交3.中立准则的确立4.对孤立主义的认识第一.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不等于在经济上同外界不发生联系,它不是一种隐遁政策。
第二.在政治上与外交方面也不是绝对地同外界隔绝。
第三.孤立主义主要是美国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而对于美洲以及亚洲则是积极进行干涉和扩张。
第四.美国早期孤立主义不只是消极的战略防御政策,也是一种积极的战略进攻。
它的目标不只是限制自己的行动,也是为了根据自己的利益,“自由”地实行扩张,不受大国的牵制。
第五.美国孤立主义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与一系列口号相联系,如“不结盟”、“中立”、“不卷入”、“不干涉”、“不纠缠”、“反对在美洲殖民”、“海上自由”等,并且这些口号具有极大的实用主义性质,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可以随意舍取。
三.《杰伊条约》四.汉密尔顿——杰弗逊之争与美国的外交传统1.争论的具体内容2.二人如何看待美国对外关系中的基本问题?3.二人的争论对后来的美国外交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理解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一.美国外交政策的渊源1. 殖民地的商业资本和商业精神美国外交的某些思想和原则,可以从漫长的殖民地时期找到渊源。
具体地说,美国外交的总根源是在殖民地的土壤上萌生并发展的商业资本。
由于商业资本的发展而带来的商业精神、扩张意识和孤立思想,直接制约并影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外交活动的开展。
2024最新国开电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考任务终考答案(陕西)
形成性考核一1.()从法律上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地位。
A.巴黎和约B.威斯特伐利亚合约C.东京湾决议D.凡尔赛合约答案解释:威斯特伐利亚合约2.()是主权国家的物质载体。
A.国民B.政治机构C.国家元首D.国土答案解释:国土3.()被称为“国际组织的世纪”。
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答案解释:21世纪4.1945年2月,在乌克兰雅尔塔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参会的三个国家是()。
A.英国、美国、中国B.英国、苏联、美国C.美国、苏联、中国D.英国、美国、德国答案解释:英国、苏联、美国5.联合国日是()。
A.10月1日B.10月24日C.6月26日D.4月25日答案解释:10月24日6.1947年()出台,标志着美苏同盟正式决裂,冷战全面展开。
A.金元外交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大棒主义答案解释:杜鲁门主义7.积极推行“戴高乐主义”,强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西欧联合,摆脱美国的控制的法国总统是()。
A.梯也尔B.麦克马洪C.马克龙D.戴高乐答案解释:戴高乐8.1989年乔治.布什上台后,提出的战略是()。
A.欧洲复兴战略B.星球大战战略C.超级遏制战略D.世界霸权战略答案解释:超级遏制战略9.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A.1989年B.1990年C.1991年D.1992年答案解释:1991年10.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
A.美国B.俄罗斯C.英国D.德国答案解释:美国形成性考核二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马歇尔计划”也被称为()。
A.美国复兴方案B.欧洲复兴方案C.日本援助方案D.澳洲复兴方案答案解释:欧洲复兴方案2.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
A.美德日B.美欧日C.美俄日D.美英日答案解释:美欧日3.贯穿于美国外交的一条主线是()思想。
A.美国例外论B.天定命运论C.白人优越论D.自由主义答案解释:美国例外论4.自由主义始于()。
论美国战略思维矛盾的宗教根源
论美国战略思维矛盾的宗教根源美国外交政策中所体现的战略思维一直存在着显著的矛盾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外关系上的孤立主义与扩张主义之争,指导思想上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并行,手段方式上的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并存。
从主导美国信仰的新教入手,发现由新教所主导的美国信念是导致美国战略思维中以上三对矛盾出现的根源所在。
并且,“拯救世界”的天赋使命观并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工具存在,而是美国信念一直诚心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这也决定了美国将在通向理想的现实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标签:美国;战略思维;矛盾;新教;天赋使命纵观美国战略发展历史,其战略和外交政策一直以来都有诸多矛盾之处,这也是美国外交政策备受批评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控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过于孤立主义,过于国际主义;道德至上,过于不讲道德;时而单边,时而多边。
一直以来,学者将此解读为美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的不同变化。
殊不知,这其中有着非常深刻的宗教根源。
由于新教在美国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思维也深刻地打上了新教的烙印。
一、美国的基督清教文化清教徒移民北美以来,新教文化一直伴随着美国的发展进程。
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之后的国教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残余,这使得一部分人宣布脱离国教,要求改革残留的天主教旧制,提倡勤俭生活,由这批人所组成的教派即为清教。
清教徒在许多方面与英国王室发生冲突,遭到英国王室的迫害。
为此,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为寻求能够实现其宗教理想的圣地而远赴重洋,带着对信仰的执着和自由的渴望来到北美新大陆。
他们自诩是上帝的选民,承担着对人类发展和命运的特殊责任,这反映在后来的美国文化中即为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由此便奠定了美国文化的清教基调,在美国的历史中不断延续,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看法和態度。
时至今日,美国仍是一个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新教精神主导了美国文化。
据统计,当今美国基督教徒占总人口的84%,其中新教徒占56%,天主教徒占28%[1]。
美国外交论文:“天赋使命”观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美国外交论文:“天赋使命”观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天赋使命”观发源于17世纪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的宿命论思想,其基本含义是:美国受上帝委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命运负有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
它在美国文化中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成为美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使命”观不仅对美国领导人以及政治家们所作出的决策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并促使了美国积极向外扩张,成为表现在美国对外关系上的一个显著特征。
天赋使命;政治决策;对外扩张一、引言“天赋使命”观是美国外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美国外交的重要因素。
它发源于17世纪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的宿命论思想,其基本含义是:美国受上帝委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命运负有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
许多美国人都认为,作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美国人有责任把世界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使命。
这一观念在美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当中根深蒂固。
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巴尼特说,使命观、民族优越性就是美国人的宗教。
另一名美国学者波恩斯则说,“‘天赋使命’的观念像一根金钱贯穿了美国历史,并深入美国人的文化认同之中,成为美国人把自己同其他国家区别开的自我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促进了美国人民族意识的产生,并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强化,成为美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天赋使命”观深深地影响着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当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主权实体开始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时,这种使命观对政府决策者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体现出来,成为表现在美国对外关系上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美国人“天赋使命”观的根源“天赋使命”起源于17世纪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的宿命论思想。
随着第一批欧洲移民踏上北美大陆,固存于他们思想中的宿命论便与开拓一个新世界的“神圣计划”结合起来,播下了美国“天赋使命”观的最早种子。
其基本含义是:美国作为上帝选择的特殊国度,受上帝委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命运负有一种特殊的并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八年级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2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 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 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 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各国团结起来, 联合第二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1972年2月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讲话
国 大 会号 会决 场议 通 过 时 的 联 合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 斯廷霍 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二、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中美关系的缓和对中国产生了哪些 影响? 1.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2.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758
左为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为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 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外交政 策的调整突出反映在哪一点上?
练习
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外交方针由 “一边倒”变为“一大片”的主要原因 是 A.中美关系恶化 B.大陆与台湾关系紧张 C.中苏关系恶化 D.中越关系恶化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外交环境的恶化和“一大片”的方 针
1.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
美国继续在台湾海峡进 行军事活动
美国发动越战
长波电台事件 2.中苏关系的恶化 联合舰队事件 苏联撕毁合作协议
思考:中苏关系的恶化给中国外 交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哪些影响?
3.“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起为 的 了 时 周 。 周克 精兼 两决恩 左与 神外 天代 定来 总亲 席 月 一中 ,长 的年 应总 理王 首 表 , 为国 与的 访团 邀理 与陪 都 中 年 月 陪 陈建 突 问 对 布同 团 在 古 群, 毅交 方同 ,长 尚访 尔检 建 众 刘 副的 解下 并格 未月 问 吉阅 交 欢 总拉 决访 本少 建, 非 巴仪 瓦 , 迎 理美 了问 着奇 交古 洲 (仗 拉 古 大 兼国 建柬 “主 的巴 国 右队 访 是 会 外家 交埔 求席 突政 家 二第 华 。 长。 问寨 同在 尼府 途 )一 时 同 题, 存陈 斯经 中 等个 出 年 异毅 进济 , 在 。西 ”副 行临 一 图哈 努总 理 1960 11 1963 5 9
中美关系何去何从
中美关系何去何从?我们正在讨论的话题是大国关系,我们正在读的书是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
在前几讲,我们介绍了米尔斯海默关于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为什么大国更有进攻性,国家为了求得生存会采取什么策略。
我们也介绍了莫德尔斯基的霸权周期理论。
这一节课,我们要讨论一下米尔斯海默最有争议的一个观点,即中美之间一定会出现冲突,甚至可能爆发战争。
在修订版的《大国政治的悲剧》里,米尔斯海默专门用了一章(第十章)讲这个问题。
那么,他讲的到底对不对呢?1.米尔斯海默眼里美国的崛起米尔斯海默讲到,美国在19世纪的崛起时先后推行了两个政策,第一个阶段叫“天定命运论”(Manifest Destiny),第二个阶段叫“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
天定命运论是要在北美扩张并建立西半球最强大的国家。
门罗主义主张“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用意就是尽量减少英国及其它欧洲大国在美洲的影响。
美国在1776年建国的时候只是由13个殖民地拼凑起来的小国。
之后美国一直不断地扩张。
1800年,美国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展到密西西比河。
随后,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从西班牙手中获得了佛罗里达,1845年独立后的德克萨斯并入美国,1846年美国获得俄勒冈,转而南下,向墨西哥宣战,占领了加利福尼亚。
1867年,美国从俄国手中获得阿拉斯加。
其实,美国的胃口本来更大,它还想吞并加拿大和古巴,但最终却无功而返。
到了19世纪末,美国已经不再需要继续开疆拓土,因为国内问题,尤其是南北方之间关于奴隶制的矛盾已经到了足以分裂美国的地步。
南北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如果南部联邦获胜,美国一分为二,那就没有后来的美利坚霸权了。
到了20世纪初,英国基本退出北美,这背后的原因是随着力量的消长,英国已经不具备在北美挑战美国的实力。
美国也战胜了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大国在美洲的力量。
1823年,詹姆斯·门罗提出美国的外交政策,可以概括为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