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试题及答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20套大全)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20套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20套大全)1.“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答案:B2.关于人大代表选举,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

A.阶层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B.行政区划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C.职业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D.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答案:D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答案:A4.为遏制宏观经济过快的增长速度,2007年我国先后多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这种调控手段属于()。

A.财政政策手段B.货币政策手段C.收入政策手段D.行政调节手段答案:B5.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答案:D1.非法组织他人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构成()。

A.非法组织卖血罪B.故意伤害罪C.非法组织卖血罪和故意伤害罪D.医疗事故罪答案:B2.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

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B.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D.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答案:C3.中国公民特别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

一、行政处罚法1.行政处罚的原则(1)处罚法定原则。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2)公正公开的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设定和实行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4)保障当事人陈述权利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5)一事不再罚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行政处罚的种类(1)人身自由罚。

即短期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

此类处罚主要有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两种形式。

(2)行为罚(能力罚)。

即限制或剥夺某种行为能力或资格的处罚,如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或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机关责令从事违法行为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停止生产、停止营业。

(3)财产罚。

即行政机关强制限制或者剥夺从事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一定的财产权益,主要形式有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及非法财产。

(4)声誉罚(申诫罚)。

即行政机关通过某种形式使违法者的名誉、声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受到一定限制或贬损,以使其不再违法。

主要形式有警告。

3.行政处罚权的设定(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2)国务院。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3)省级人大及常委会,省会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经济特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其中法律常识是重点的内容。

以下是由本人整理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试题1:民法不保护下列主体的权益( )。

A: 公民的合法权益 B: 私人的合法权益C: 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D: 不当得利答案: D试题2:甲、乙两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甲按约给付对方4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

甲企业依法有权要求乙企业给付( )。

A: 2万元 B: 4万元C: 8万元 D: 6万元答案: C试题3:王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王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哪一原则?( )A: 自愿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C: 等价有偿原则 D: 公平原则答案: B试题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除纯获利益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的合同外的合同,应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 )。

A: 十五日/追认 B: 三十日/拒绝追认C: 三十日/追认 D: 十五日/拒绝追认答案: B试题5: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

A: 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 B: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C: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 D: 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答案: C试题6: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 B: 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C: “知识产权”是外来语D: “知识产权”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答案: B试题7:在诉讼期间的最后( )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民法资料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民法资料试题及答案

..试题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除纯获利益及及其年龄、智力、精神安康状态相适应的合同外的合同,应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

A: 十五日/追认 B: 三十日/拒绝追认C: 三十日/追认 D: 十五日/拒绝追认答案: B试题7: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 二个月 B: 三个月C: 六个月 D: 十二个月答案: C试题8:诉讼时效属于〔〕。

A: 消灭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B: 消灭实体权利C: 消灭时效 D: 起诉时效答案: C试题20:〔〕的法律关系主体都是特定的。

A: 债 B: 物权C: 财产所有权 D: 专利权答案: A试题32:以下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

A: 选民资格案件 B: 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C: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D: 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答案: D试题37:民法各项制度的核心组成局部是〔〕。

A: 民事义务 B: 财产所有权制C: 民事权利 D: 维护国家的权利和利益答案: C试题40:债可因以下事实而发生〔〕。

A: 拾得遗物 B: 借贷C: 未受委托管理他人事物 D: 某人死亡且留有遗产答案: ABC试题41:债的担保方式包括;〔〕。

A: 保证 B: 抵押C: 预付款 D: 定金答案: ABD试题42: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是〔〕。

A: 政党 B: 公司C: 企业 D: 机关答案: BCD试题4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A: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人身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答案: AB试题46: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

A: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诉讼 B: 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C: 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 D: 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答案: BCD试题47:法律上保护人身权有以下方式:〔〕。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试题及答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试题及答

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

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8.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10.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A.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D.提前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参考答案解析1.A【解析】宪法是根本法,其它之外都是普通法,故BCD答案错误。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一、刑法知识1.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刑法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利益,以及违反公共秩序和道德准则的行为。

2.刑法的作用是什么?刑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2)惩罚犯罪行为,让犯罪者得到法律制裁;(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4)促进犯罪的预防和治安的维护。

3.什么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有目的地实施犯罪行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危害,但仍然故意为之。

4.刑法中的最低刑和最高刑是什么?最低刑是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行为所对应的刑罚中的最低刑期;最高刑是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行为所对应的刑罚中的最高刑期。

5.什么是累犯?累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的行为,犯罪间隔期满后的犯罪行为即为累犯。

6.什么是故意伤害?故意伤害是指故意实施具有危害他人身体健康或者身体完整性的行为。

7.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故意杀人罪是指犯罪人以非法情势,故意实施行为致人死亡;过失杀人罪是指由于犯罪人没有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发生了可预料的致人死亡的后果。

二、合同法知识1.什么是合同?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互相表达意思达成的,建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合同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愿性:合同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2)平等性:合同当事人在协商中应平等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3)有偿性:合同一般要求当事人以金钱或其他财产形式给予对方一定的回报;(4)法定性:合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3.合同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合同的成立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合同要由具有相应的法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订立;(2)合同要有明确的合同内容;(3)合同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4.合同的种类有哪些?合同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买卖合同;(2)租赁合同;(3)劳动合同;(4)建设工程合同;(5)借款合同;(6)保险合同;(7)婚姻合同。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第1期及解答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第1期及解答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第1期及解答
问题1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权力机构的组织和职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问题2
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立法机关可以是国家的议会、国民代表大会等。

立法机关通过讨论、审议和投票,将法律草案变成正式的法律文件。

问题3
司法是什么?
司法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争议进行裁决和执行的活动,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问题4
行政机关的职责是什么?
行政机关负责执行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问题5
什么是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承担的责任和处罚。

问题6
合同是什么?
合同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约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合同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当一方不履行合同内容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履行或索赔。

问题7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文学、艺术、发明创造等方面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问题8
什么是侵权?
侵权是指违反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等。

问题9
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规定国家对犯罪行为予以惩罚的法律。

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种类、幅度等内容。

问题10
什么是民法?
民法是规定私人间关系的法律,包括婚姻家庭法、财产权法、合同法等。

民法保护私人的权益和利益。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练习题(十六)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练习题(十六)

1.服刑犯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下列不属于重大立功表现的是( )。

A.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B.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C.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D.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的
答案:D
2.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 )
A.任何法院
B.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C.高级以上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3.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于具有( )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减刑。

A.服从监管
B.悔改表现
C.立功表现
D.积极参加劳动
答案:BC
4.某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 。

A.五年
B.十三年
C.七年
D.十五年
答案:B
5.以下属于减刑的是( )。

A.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确有悔改,减为有期徒刑20年
B.乙被判处罚金5000元,因其经济困难,法院将其罚金减为2000元
C.因丙的主刑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20年,法院将剥夺其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10年
D.丁某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答案:A。

2020年法律基本知识题目与解答

2020年法律基本知识题目与解答

2020年法律基本知识题目与解答1. 什么是合同?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它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约定了双方履行合同的方式和条件。

2. 什么是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常见的侵权行为包括人身侵权、财产侵权、名誉侵权等。

3. 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发现和发明中产生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4. 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刑法规定,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5. 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订立的,约定劳动者提供劳动力,雇主支付工资的协议。

劳动合同规定了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6. 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组织、职权行使和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则的总称。

它主要涉及行政机关的设立、职权行使、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方面。

7. 什么是民法?民法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8. 什么是刑法?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制定的刑事犯罪法律规则的总称。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的性质、刑罚种类和适用条件等。

9. 什么是诉讼法?诉讼法是规范司法机关审理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规则的总称。

它规定了诉讼的主体、程序、证据等方面的规定。

10. 什么是合法性?合法性指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性,即符合法律制定的规则和要求。

行为或事物的合法性是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判断的。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练习题(十七)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练习题(十七)

1.以下对犯罪后自首的正确表述是( )。

A.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B.犯罪被抓获以后,自动、如实向司法机关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
C.犯罪以后,在本单位或司法机关彻底坦白并自愿承担法律责任
D.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二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
答案:A
2.对于自首和立功的人进行处罚,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有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B
3.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A.应当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C
4.某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第一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考虑到他有自首和立功的情节,判决免除刑事处罚。

因为该被告在押,法庭宣判后,应如何处理( )。

A.可以立即将其释放
B.不能立即释放
C.应当立即释放
D.过上诉、抗诉期后才能释放
答案:C
5.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甲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甲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l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答案:A。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法律基础知识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而公共基础知识则是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为大家呈现一份完整的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并给出相应的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A. 受教育权 B. 劳动权 C. 言论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答案:D 解析: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权、劳动权和言论自由,而宗教信仰自由并未明确提及。

2、下列哪个机构不属于我国司法机关?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公安机关 D. 立法机关答案:D 解析: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立法机关不属于司法机关。

3、下列哪个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 A. 劳动合同关系 B. 婚姻关系 C. 继承关系 D. 劳动关系答案:C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继承关系属于财产关系的一种,因此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4、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 A. 非法拘禁 B. 故意伤害 C. 盗窃D. 无证驾驶答案:D 解析:无证驾驶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二、判断题1、我国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对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2、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答案:对解析: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民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答案:对解析:民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4、行政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等权利。

()答案:对解析:行政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等权利。

三、简答题1、请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 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  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刑法)练习题(一)1.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2.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犯罪的直接客体3.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依据是()。

A.犯罪对象B.犯罪的同类客体C.犯罪的一般客体D.犯罪的直接客体4.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D.行为差误6.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7.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8.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A.牵连犯B.吸收犯C.想象竞合犯D.异种数罪9.避险过当的()。

A.应当从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

A.没有故意犯罪B.遵守监规C.有重大立功表现D.接受劳动改造参考答案1.D 2.A 3.B 4.D 5.C 6.B 7.B 8.C 9.B 10.C(二)1.中国公民特别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 A. 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标• B. 具有强制性• C. 源于人民意志• D. 行为规范性答案:C2.法律的效力具有以下哪种特点?• A. 条兴奋灌注法则• B. 有别于寻常的自然现象• C. 与情感无关• D. 对人类行为具有普遍规律性答案:D3.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功能?• A. 维护社会秩序• B. 保障社会公平• C. 保护人民权益• 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D4.法律权威来源于哪个方面?• A. 立法机关的制定• B. 司法机关的解释• C. 行政机关的执行• D. 科学研究答案:A5.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A. 公平原则• B. 即时原则• C. 确定性原则• D. 一贯原则答案:B二、判断题1.法律规定可以强制性执行,并由国家强制力支持,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法律基本特征。

答案:正确2.法律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答案:正确3.法律的效力是一种行为规范性的效力,与人的自由意志无关。

答案:正确4.法律的权威来源于立法机关的制定,司法机关的解释,以及行政机关的执行。

答案:正确5.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确定性原则和即时原则。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解释法律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标,具有强制性,源于人民意志,以及行为规范性。

其中,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标是指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强制性是指法律规定可以强制性执行,并由国家强制力支持;源于人民意志是指法律的形成和制定需要反映和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为规范性是指法律规定适用于人类行为,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

法律的基本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等。

维护社会秩序是法律的最基本功能,通过法律规范和制度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公共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是指法律通过制定公正的规则和原则,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和机会;保护人民权益是指法律通过规定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保护措施,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是指法律通过制定经济法律规范,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创新活力。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刑法资料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刑法资料试题及答案

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 构成犯罪的行为B: 一切违法行为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答案: A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 宪法B: 民法C: 行政法D: 侵权法答案: A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B: 管制C: 剥夺政治权利D: 拘役答案: C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A: 程序法B: 实体法C: 特别法D: 临时法答案: A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

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

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 市公安局B: 区治安联防队C: 区公安分局D: 李某答案: C试题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

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

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甲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B: 意外事件C: 过失致人死亡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答案: C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 A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

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

A: 杀人中止B: 杀人未遂C: 杀人预备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法理)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法理)

1. 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中,属于政策性原则的是: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B.《婚姻法》规定,我国鼓励晚婚晚育和实行计划生育C.《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D.《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参考答案:B2. 张某系精神病患者,在村上不务正业,经常打骂周边群众,使四周不得安宁。

某日,张某的母亲及两个哥哥张二、张三用扁担、木棒将张某打死。

此后,三人被捕关押。

检察院认为,三个被告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村民认为,张某的母亲和两个哥哥杀死他是为民除害,也是替大家雪恨。

法院最终对此三个被告予以减轻处罚,法院在审理此案的时候适用的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是哪一原则?A.价值位阶原则B.个案平衡原则C.比例原则D.并未适用任何原则参考答案:B3.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出现在:A.民法法系B.普通法法系C.社会主义法系D.伊斯兰法系参考答案:A4. 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应是:A.法律通过之日B.法律公布之日C.法律批准之日D.法律实施之日参考答案:B5.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

这表明法具有:A.规范性B.国家性C.概括性D.效率性参考答案:B6. 下列关于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法律的效力等级高于法规,应优先适用B.自治条例所作的变通规定,其在自治区内优先于法律法规适用C.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特殊规定与旧的一般规定不一致的,由制定机关裁决D.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参考答案:B7. 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A.立法者可以解决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冲突,也可以解决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但对于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冲突是无能为力的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D.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参考答案:B8. 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中,属于政策性原则的是: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B.《婚姻法》规定,我国鼓励晚婚晚育和实行计划生育C.《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D.《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参考答案:B9. 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律不经公布可以生效B.法律部门之间的效力有高低之分C.在法的溯及力上,各国普遍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D.法律绝对没有溯及力参考答案:C10. 下面关于法的效力的根据的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要求人民的行为符合法律,所以法的效力来源于社会B.自然法理论认为法的效力来自于法律自身C.法律体现了公平、正义,因而人们遵守法律,体现了法的效力来源于道德D.法的效力的根据包括法律本身、道德、利益等诸多方面参考答案:B11.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必刷题库及答案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必刷题库及答案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必刷题库及答案一、简答题1.面积误差比的公式是什么?面积误差比=产权登记面积-合同约定面积合同约定面积×100%参考法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2.什么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是指由整幢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幢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当责任。

未经全体共有人或业主大会依法定程序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侵占或改变全楼公用建筑空间原始设计的使用功能。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3.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原则是什么?①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以幢为单位。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本幢内的公用建筑面积,与本幢不相连的公用建筑面积不得分摊到本幢房屋内。

②为整幢商品房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由该幢楼各套商品房分摊;为局部范围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摊。

屡次分摊公用建筑面积的,分别计算分摊系数。

各套商品房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各次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③公用建筑面积分摊后,不划分各套商品房分摊的建筑面积的具体部位,但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变原设计的使用功能。

参考法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4.哪些公用建筑面积可以分摊?整幢楼的以下公用面积可以分摊:①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用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煤气调压室、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空调机房、热水锅炉房、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等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②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含山墙)墙体面积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练习题(八)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练习题(八)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练习题(八)
1.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A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被告人犯A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

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A.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B.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
C.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3个月
D.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1000元
答案:D
2.下列关于罚金和罚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罚款是刑罚
B.罚款由人民法院判决
C.罚金是行政处罚
D.罚金由司法机关判决
答案:D
3.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 )。

A.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

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
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剩余部分再执行罚金
C.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50%
D. 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
答案:B
4.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 )。

A.无须折抵,仍然判处应判处的罚金数额
B.根据情况由法官自由裁量决定是否折抵
C.可以折抵相应罚金
D.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答案:D
5.罚金属于法律制裁中的( )。

A.违宪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刑事制裁
答案:D。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专项练习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专项练习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专项练习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物权法)练习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甲购买乙的一辆二手车,但双方没有办理过户手续。

甲付款购车后,驾驶该车到某汽车空调配件经销部丙处,购买汽车空调配件并安装。

安装好并付清款项后,甲驾车离开。

途中,因空调泵线圈短路引起电源线起火造成火灾,该车被全部烧毁。

经有关部门认定丙作为汽车空调提供者对火灾负有间接责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B.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为动产所有权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C.甲不能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其不是该车的所有权人D.甲不可以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该车转让没有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2、甲、乙、丙、丁共有一轮船,甲占该船70%份额。

现甲欲将该船作抵押向某银行贷款500万元。

已知各共有人事先对此未作约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将共有轮船抵押应经过乙、丙的同意B.甲将共有轮船抵押须乙或丙两者中的一个同意C.甲将共有轮船抵押无须经任何人同意D.甲将共有轮船抵押属于无权处分3、赵某孤身一人,因外出打工,将一祖传古董交由邻居钱某保管。

钱某因结婚用钱,情急之下谎称该古董为自己所有,卖给了古董收藏商孙某,得款10000元。

孙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李某借款20000元,双方约定将该古董押给李某,如孙某到期不回赎,古董归李某所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钱某与孙某之间的古董买卖合同无效B.孙某取得该古董的所有权C.李某对该古董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D.赵某可以直接请求李某归还该古董4、甲、乙、丙合伙开一家小餐厅,甲出资1万元加上自己的一间房屋,乙出资两万元,丙出资1万元。

餐馆营业后1年,甲因要出国定居照顾自己唯一的亲人舅舅,未来得及处理合伙事宜就出国了。

此后其从国外来信称:自己在合伙中的财产不要了,但没有指定财产归属。

2年后,乙要求退伙,请求分割财产,主张甲的财产应该和丙平均分配;丙认为合伙未到期,财产不能分割;街道居委会认为,甲出资的房屋应归集体所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

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8.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10.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A.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D.提前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参考答案解析1.A【解析】宪法是根本法,其它之外都是普通法,故BCD答案错误。

2.C【解析】法律整理是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ABD答案不符合题意。

3.C【解析】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的是制裁与惩罚,故ABD答案错误。

4.D【解析】本题ABC答案是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5.B【解析】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监督权利体现在公民有权申诉投诉或者检举。

故ACD答案错误。

6.C【解析】本题A答案违反民事法律,B答案违反道德义务,D答案违反国家安全法律。

7.D【解析】本题ABC答案要受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能免除。

8.C【解析】本题题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故ABD答案错误。

9.A【解析】本题题意明显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故BCD答案错误。

10.A 【解析】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故BCD答案错误。

单项选择题1.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A.违约行为B.正当竞争的行为C.不正当竞争的行为D.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出生B.10周岁C.16周岁D.18周岁3?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

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

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

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

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A.无效民事行为B.有效民事行为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4.下列遗嘱形式中,不需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是A.口头遗嘱B.自书遗嘱C.录音遗嘱D.代书遗嘱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对象中能够授予专利权的是A.发明B.科学发现C.动物和植物的品种D.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6.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无视他人劝阻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7.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

王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8.在我国的刑罚中,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是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9.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C.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D.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10.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愿意多作贡献,少取报酬;在考虑个人利益时,能够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

做到这一点的人,一般具有A.先公后私的人生目的B.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C.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参考答案解析1.C【解析】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有11种,本题题意符合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故ABD答案错误。

2.A【解析】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故BCD答案错误。

3.B【解析】我国民法规定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有效,结合本题ACD 答案错误。

4.B【解析】我国继承法规定ACD三种遗嘱必须有两人作见证人。

5.A【解析】根据专利法规定,BCD三种对象不授予专利权。

6.D【解析】过于自信的过失,强调可能有危害结果,轻信能够避免,但结果并未避免,故ABC答案错误。

7.B【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现犯罪目的。

故ACD答案错误。

8.B【解析】拘役处罚强调短期且就近执行。

故ACD答案错误。

9.B【解析】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故ACD答案错误。

10.A【解析】先公后私的人生目的强调的是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故本题BCD答案错误。

试题1:民法不保护下列主体的权益()。

A: 公民的合法权益 B: 私人的合法权益C: 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D: 不当得利答案: D试题2:甲、乙两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甲按约给付对方4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

甲企业依法有权要求乙企业给付()。

A: 2万元 B: 4万元C: 8万元 D: 6万元答案: C试题3:王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王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哪一原则?()A: 自愿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C: 等价有偿原则 D: 公平原则答案: B试题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除纯获利益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的合同外的合同,应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

A: 十五日/追认 B: 三十日/拒绝追认C: 三十日/追认 D: 十五日/拒绝追认答案: B试题5: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A: 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 B: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C: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 D: 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答案: C试题6: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 B: 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C: “知识产权”是外来语D: “知识产权”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答案: B试题7: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 二个月 B: 三个月C: 六个月 D: 十二个月答案: C试题8:诉讼时效属于()。

A: 消灭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B: 消灭实体权利C: 消灭时效 D: 起诉时效答案: C试题9: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下来的继承是()。

A: 法定继承 B: 代位继承C: 遗嘱继承 D: 父母答案: A试题10: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

A: 配偶 B: 兄弟姐妹C: 子女 D: 转继承答案: B试题11:下列权利中不属于人格权的()。

A: 名誉权 B: 荣誉权C: 姓名权 D: 肖像权答案: B试题12: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有效期为()年。

A: 五 B: 十C: 十五 D: 二十答案: B试题13:在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年。

A: 五 B: 十C: 十五 D: 二十答案: D试题14:我国对作品实行()原则,作者在作品完成时即取得著作权,受法律保护。

A: 实际履行 B: 协作履行C: 自动保护 D: 先申请答案: C试题15:演绎权属于()。

A: 发表权 B: 修改权C: 著作人身权 D: 著作财产权答案: D试题16: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A: 5% B: 10%C: 15% D: 20%答案: D试题17:以汇票、支票等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出质作为债权担保的质押方式是()。

A: 权利质押 B: 动产质押C: 抵押 D: 留置答案: A试题18:要约和承诺是()要经过的两个主要步骤。

A: 申请专利 B: 注册商标C: 履行债务 D: 订立合同答案: D试题19: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

A: 侵权行为 B: 不当得利C: 无因管理 D: 违法行为答案: C试题20:()的法律关系主体都是特定的。

A: 债 B: 物权C: 财产所有权 D: 专利权答案: A试题21.、法律规定,著作权()。

A.自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B.自作品完成创作之日起产生C.自作品开始构思之日起产生D.自作者死后50年产生答案:B试题22:()是所有权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

A: 占有 B: 处分C: 收益 D: 使用答案: B试题23:物权的客体是特定的独立的()。

A: 行为 B: 物C: 知识 D: 发明答案: B试题24:代理人应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

A: 被代理人 B: 自己C: 代理人所在机构 D: 被告答案: A试题25: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