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一(物理部分)的分析及反思

合集下载

2009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09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09高考物理试卷分析试卷与“说明”基本一致,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能力,因此,每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高考说明是考生的指导性文件,应引起充分重视,并以它来指导应考复习。

试卷结构上实验题由一道大题变为两道大题,但分值并没有变化。

内容仍以力学、电磁学为主。

试题考查到中学物理5个部分知识占分的情况为力学61分,热学6分,电学41分,光学6分,原子物理6分,物理主干知识力学和电磁学占分比例高达85%,其中知识点的覆盖比往年更加全面。

试卷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去年相比,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均比去年要求更高,体现了高考改革新动向,试卷未出现偏题、怪题,大部分试题背景都源于学生常见题,如14、15、16、17、18、19、25题,学生感到熟悉、亲切,但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能力。

在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上体现试题的区分度,比如第20题振动与波,是常见的波动问题,但不少学生感到有困难,原因是不能将振动与波的图像信息综合理解并加以灵活运用。

21题考查学生对碰撞问题的综合能力。

上述列举的试题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再加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才能正确做出解答。

实验题第23题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为背景、基础知识为原理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第22题以多用电表的使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用基本仪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因有一定的开放性,从而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题第24题题目情景新颖,属于信息题,解决问题必须具有物理思想及很强的数学能力;第25题源于基础题目,考查了力学几乎所有知识点,包括功、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功能关系、物体平衡等;第26题物理情景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碰撞等,问题具有开放性,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阅读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高度的数学概括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是一种考查。

总之,今年物理试卷中有许多立意新颖的好题,有利于物理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这也是高考改革的新动向谈2009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全国卷Ⅰ)1、突出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兼顾知识点的覆盖面09年全国理综Ⅰ(物理部分)正如考前预测,整体保持平稳(只是实验题由一道大题变为两道大题,但分值并没有变化),内容仍以力学、电磁学为主。

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卷)试题与解析知识点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卷)试题与解析知识点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卷)物理试题与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测试题目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K 39 Cu 64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右镜8m,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B.32mC.40mD.48m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0.6328μm,=3.39μm,已知波长为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96eV的两的。

用表示产生波长为的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的近似值为:()A.10.50eVB.0.98eVC. 0.53eVD. 0.36eV17.如图,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知识点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知识点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与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3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 铅笔将与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题卡上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i 28 P 31 S 32测试题目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

图中记录的是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14.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原子发光现象15.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

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16.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和E Q,电势分别为U P和U Q,则A.E P>E Q,U P>U Q B.E P>E Q,U P<U QC.E P<E Q,U P>U Q D.E P<E Q,U P<U Q17.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

陈继明 Ⅰ卷理综物理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

陈继明 Ⅰ卷理综物理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

2009届全国高考Ⅰ卷理综物理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继明邮编430030第一部分总体评价2009年全国高考(非课改区)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乙卷供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西、广西等省使用。

试题延续了2008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的特点,继续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选择题和实验题难度适中,计算题层次分明、新旧知识相互融合,压轴题难度很大,评分标准及绝大部分试题表述科学、严谨、规范,试卷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效度和信度,很好地满足了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实际要求,有力地推进了高中物理课程改革,较好地发挥了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导向功能。

第二部分试题特点一、试题排序由易到难,有利于考生发挥正常水平乙卷试题第Ⅰ卷和第Ⅱ卷的排列均设置为由易到难、适度起伏、螺旋上升的格局,且实验题设问很细、选择题和实验题的难度均比2008年有所降低,考生答题比较顺手,增强了考生的信心,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有利于高考在不同的层次上对考生进行区分。

二、调整试卷结构,向课改区高考卷过渡今年理科综合试题的绝对数量由往年的31题增加到34题,但是物理学科命题者只是将往年的实验题“一分为二”,实质上物理总题量并没有增加,而生物、化学两科增加的试题却是“小题做大”,致使考生考试用时比较紧张,一部分最后做物理试题的考生连题目都来不及看,考试就已经结束了。

由于第19、21、24、25题运算量较大、第22题步骤较难叙述、第24题情景新颖、第26题难度很大,所以今年的物理试题整体难度略大。

三、以知识为载体,以过程和方法为依托,考核能力试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景、对物理过程和临界状态进行分析与推断,找出这些物理过程和状态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并用公式准确表述出来,灵活运用物理方法和数学工具解答问题。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1)解析版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1)解析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09全国1)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答案D【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D错误。

(09全国1)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是微生物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有速率。

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便会复原,又恢复原有的活性。

因此A、B、D正确。

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不一定会导致丙物质积累,以抑制酶①的活性。

故C错误。

(09全国1)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答案C【解析】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溶氧不足,会产生乳酸或琥珀酸;培养基通常有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呈液体状态,因此是液体天然培养基;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产量一般都比较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要,通常都要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使菌种产生突变,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菌种,才能用于生产。

20092009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解析

20092009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解析

. . . ....2009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解析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郑学鉴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物理部分)总体来说还是紧扣了考试说明与考试大纲的要求,考试内容覆盖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

达到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点考的命题要求,同时试题也体现一个主导,两个考察和两个重视的特点,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察双基,考察能力,重视联系实际,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

从考试的性质来讲,强调了选拔性考试,所以试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考试能力要求的个五个部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学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考点知识覆盖情况: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重点考查对气体压强的理解,包括气体压强的产生、及其气体压强的决定因素。

A选项就是学生应该理解并要牢记的基本概念。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错.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右镜8m,如图所示。

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 .24mB .32mC .40mD .48m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学生严谨科学精神的好题,其知识层面仅限初中,运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法则很容易选择B ,但学生如果省题不仔细,作图不严谨很容易出错。

此题也可作为初中竞赛的一道好题。

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2m m λμλμ=0.6328,=3.39。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E 1=1.96eV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E 2表示产生波长为2λ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E 2的近似值为 A .10.50eV B .0.98eV C .0.53eV D .0.36Ev原子的跃迁是原子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应用跃迁理论λυυch E ==∆,,可知当,6328.0,196m ev E μλ==∆当m μλ39.3=时,连立可知ev E 36.02=∆便得到答案D ,本题主要注意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2009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解析

2009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解析

2009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解析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郑学鉴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物理部分)总体来说还是紧扣了考试说明与考试大纲的要求,考试内容覆盖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

达到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点考的命题要求,同时试题也体现一个主导,两个考察和两个重视的特点,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察双基,考察能力,重视联系实际,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

从考试的性质来讲,强调了选拔性考试,所以试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考试能力要求的个五个部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学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考点知识覆盖情况: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重点考查对气体压强的理解,包括气体压强的产生、及其气体压强的决定因素。

A选项就是学生应该理解并要牢记的基本概念。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错.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右镜8m,如图所示。

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 B.32m C.40m D.48m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学生严谨科学精神的好题,其知识层面仅限初中,运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法则很容易选择B,但学生如果省题不仔细,作图不严谨很容易出错。

此题也可作为初中竞赛的一道好题。

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2m m λμλμ=0.6328,=3.39。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E 1=1.96eV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2009年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分析1

2009年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分析1

重庆市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卷物理试题分析一、成绩统计情况1.理科综合整卷统计数据2.物理学科各题统计数据全卷各题统计数据(注:不计缺考和零分人数,样本106031人)(易:难度>0.7 中:0.7>难度>0.4 难:难度<0.4)注:考生人数106036人;不计缺考和零分人数。

3.重庆市2009年高考理科物理1分段人数统计表1分段00以上01以上02以上03以上04以上05以上06以上07以上08以上09以上0 106031 106024 106012 105987 105956 105929 105878 105834 10576410 105659 105509 105364 105202 105022 104792 104534 104233 103921 10360420 103249 102818 102420 101932 101394 100834 100257 99723 99132 9851330 97876 97222 96519 95887 95138 94456 93734 93031 92254 9147540 90692 89927 89126 88264 87408 86546 85639 84719 83770 8274650 81772 80780 79727 78676 77600 76501 75363 74189 73025 7184360 70618 69299 67978 66617 65248 63903 62439 60968 59477 5796470 56472 55013 53371 51848 50240 48644 47074 45516 43867 4227780 40625 38905 37290 35756 34108 32523 30881 29207 27601 2603190 24441 22875 21384 19853 18482 17103 15633 14322 12951 11629100 10520 9462 8363 7366 6295 5465 4667 3982 3330 2825110 2218 1808 1376 1120 895 700 487 362 105 76120 60 0 0 0 0 0 0 0 0 0 4.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数据统计总平均分177.42 最高分296.5 信度0.926人数106036 标准差55.26 满分300差生率47.21% 及格率52.79% 优生率13.11%注:①180分以下为差生;180分(含)以上为及格;240分(含)以上为优生。

2009年全国卷i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全国卷i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全国卷i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3×10^5 km/s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那么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s为:A. s = v0t + 1/2at^2B. s = v0t - 1/2at^2C. s = v0tD. s = 1/2at^2答案:A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B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那么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为:A. v = √(2gh)B. v = √(gh)C. v = √(2h/g)D. v = √(h/g)答案:A5. 根据欧姆定律,一段电阻为R的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导体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是:A. I = U/RB. I = URC. I = R/UD. I = U + R答案:A6. 一个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强度E与距离r的关系是:A. E = Q/r^2B. E = Qr^2C. E = Q/rD. E = r^2Q答案:A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总能量E等于:A. 动能 + 势能B. 动能 - 势能C. 动能× 势能D. 动能 / 势能答案:A8. 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那么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比为:A. n1:n2B. n2:n1C. 1:1D. n2:n1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9.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其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______。

2009年全国理综卷

2009年全国理综卷

(2007年)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 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 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 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 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 放了热量 答案:.AC
2
(2006年) 14.某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 粒子。由此可知 A.A=7,Z=3 B.A=7,Z=4 C.A=8,Z=3 D.A=8,Z=4 答案:A (2007年) 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 线的数目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 E的可能值为 E/eV n 7 -0.28 6 -0.38 A.△n=1,13.22 eV<E<13.32 eV 5 -0.54 4 -0.85 B.△n=2,13.22 eV<E<13.32 eV 3 -1.50 2 -3.40 C.△n=1,12.75 eV<E<13.06 eV D.△n=2,12.72 eV<E<13.06 eV 1 -13.60 答案:AD (2008年)18.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 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核比Z核多一个原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答案:CD

2009年物理高考试题分析 .doc

2009年物理高考试题分析 .doc

2009年物理高考试题分析一、2009年物理高考试题特点2009年物理高考试题卷面满分110分。

题型分数分布情况是:选择题6×7=42分,占总分38.2%;实验题6×3=18分,占总分16.4%;计算题14+16+20=50分,占总分45%。

高考试题知识体系分数分布情况是:力学题58分,占总分52.8%;电学题46分,点总分41.8%;原子物理题6分,占总分5.4%。

今年是安徽省首次单独命题,分析比照今年与历年物理高考试题,今年试题有如下明显特点。

1、试题难度与历年统招试题难度大体相当,试题难易区分度较大。

历年统招试题中的选择题为多项选择,今年选择题为单项选择,且更重于基础知识考查,共7小题(综合卷14~20题),两者相比,今年选择题得率应比往年高。

今年高考实验题第三小题[综合卷21(III)题]第一次考查了探究性实验,考查了探究方法及实验操作采用了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因而难度不大,倘该题以填空题或问答题方式出现,难度就不同了。

今年实验题中的第一题小题[综合卷2(I)题]要求学生正确读万用表的电流,电压、电阻(欧姆档)三档读数,有两点与往年不同。

一是非十进位要求估读,二是电流档与电压档的使用,往年也是不考的,这两点极易造成学生失分。

至于实验题第二小题[综合卷21(II)题]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的电动势及内电阻,要求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正确选择及对实验系统误差来源正确分析,与历年高考要求一致或偏低(统招题或出现电路仪器实物图电路连接)属历年高考热点题,考查方式也属传统考法。

今年高考的计算题的第一小题(综合卷22题)较易,但该题的定滑轮两端绳分别连接吊椅与运动员,若考生分别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该问题时,估计在采用整体法时可能容易出错,估计细心的物理基本功较好的同学,可以顺利得分;计算题中第二小题(综合卷23题)是一道电学题,同时考查了力学中的类平抛运动,动量守恒知识,瞬时功率等知识。

考点知识多,综合性强,好在只是文字计算,运算并不复杂。

全国高考物理论文理综试卷(江西卷)试题分析

全国高考物理论文理综试卷(江西卷)试题分析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江西卷)物理试题分析-----展望2010年高考及复习的思路江西省余干县蓝天实验学校何胜春理综试卷中物理学科的试题共13道,其中选择题8个,非选择题5个。

依据本人做答的结果,对物理学科的试题进行分析,基本情况如下:1.物理试题特点(1)符合考纲,注重基础试卷中物理学科的试题涉及到力、电、热、光、原各部分内容,物理试题与《考试大纲》中的范围一致,没有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试题。

试题内容注重基础,各部分知识内容分布统计情况见表4。

(2)突出主干,强调能力物理试题以能力考核为主,基本反映了高中物理的主干面貌。

既注意考查主干知识,又强调考查能力。

全卷对能力的考查是十分重视的。

试题考核物理基本知识内容约有30个,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五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查。

试题的学科内综合性强,所有试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3)反映本质,变化灵活13道物理试题均能够反映物理问题、物理规律的本质。

第14、18、20、21、23题,反映“力与运动”的本质联系。

第25反映了动量变化与冲量、机械能变化与做功、能量守恒等知识内容的本质联系。

识。

这些题设计新颖、巧妙,变化灵活,都有一定难度,区分度绝大部分在0.4以上,有利于高校选拔考生。

(4)强调实验,注重探究试卷注重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如第22题,考查物理实验能力。

第1问第2问,多用电表判断电路故障,第3写出用多用电表检测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命题人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此题很有新意,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回答问题的开放性意识。

由于有效的命题设问,重视实验合理性和准确性,学生得分偏低。

此题对重视实验教学的导向十分有益。

(5)试题偏难,区分度高试卷中物理试题易、中、难试题的占分值分别为18分、50分、52分,易、中、难试题的占分比例约为15%∶41.7%∶43.3%。

显示09年高考物理试题有很高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

理综全国卷I物理部分解析

理综全国卷I物理部分解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09年理综全国卷I(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答案】A【考查目的】考查知识内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考查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思路分析】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是单位时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冲量,B答案不正确;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即压强,故A正确。

平均动能减小即温度降低,而体积变化未知,压强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C不正确。

气体分子数增加,温度变化未知,压强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D不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属于容易题,考查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区分度很好。

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 m,右镜8 m,如图所示。

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 m B.32 m C.40 m D.48 m【答案】B【考查目的】考查知识内容: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思路分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面镜子,物体在左(右)镜的像又可以在右(左)镜中成像,因此物体在左右镜中成的像应是无数多个。

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第一个像是物体关于左镜成的像1,距左镜4m,第二个像是物体关于右镜成的像(距左镜4+8+8=20m)再在左镜成的像2,距左镜20m,第三个像是像1关于右镜成的像(距左镜12+16=28m),再关于左镜成的像3,距左镜28m,再加上4m即为32m故B选项正确64m32m【试题评价】此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查平面镜成像规律是学生在初中已经熟悉的内容,通过分析综合运用以及数学知识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区分度良好。

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 ★ 启封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最 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 24m B.32m C. 40m D.48m16.氮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μm ,λ2=3.39μm 。

己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 1=1.96eV 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ΔE 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 2的近似值为 A.10.50eV B.0.98eV C. 0.53eV D.0.36eV17.如图,一段导线a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线段ab 、bc 和cd 的长度均为L ,且∠abc =∠bcd =1350。

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导线段abcd 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A.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B LB.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B LC.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B LD.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B L18.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关于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 、M 、N 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 。

则A.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B.将负电荷由O 点移动到 P 点,电场力做正功C.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 、M 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拉子.该粒子将沿y 轴做直线运动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

2009年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省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答案解析版

2009年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省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答案解析版

2009年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省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答案解析版2009年理综全国卷I (物理部分)全解析14.A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气体压强的宏观和微观理解解析:气体压强从微观角度理解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的撞击产生的力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效果,亦即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力;B 选项中应强调“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冲量”;C 、D 选项是考查气体压强和宏观量的联系,应该是由“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的密集程度”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所以C 、D 选项均不对.15.B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物体在平面镜内多次成像问题,侧重考查思维的多向性.解析:根据平面镜物像的对称性,作出成像图如下,即可知B 选项正确,作图时左右交替进行,以免漏画.检查时分别以两镜为对称轴观察是否符合对称性.16.D 考查目标:考查波尔理论的基本形式;光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解析:由波尔理论可知:ΔE =hv ,对光有:λv =c ,由两式可知:cE h ν?=,故有:2112E E λλ?=?,从题中数据可知λ1约为λ2的15,故ΔE 2=0.36比较接近.17.A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力的合成.解析:方法一:三段导线受到安培力的大小均为ILB ,据左手定则可知,各力都有沿纸面向上的分量,且bc 段受到的力大小为ILB ,故abcd 受力一定大于ILB ,故选A .方法二:利用等效长度定性判断,可知等效长度大于L ,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A 选项正确.18.AD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电场的性质,场强、电势分布.解析:作出过M 点的等势线,该等势线与P 点所在电场线的交点一定在P 点下方,故可知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故A 选项正确;O 点电势高于P 点电势,故负电荷从O 移动到P 点,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也可根据电场力和位移方向间夹角总是钝角判断),故B 选项错误;由于沿+y 方向场强由大变小,故O 、M 两点间电势差大于M 、N 两点间电势差,故C 选项错;电场在y 轴上方向一直沿+y 方向,故释放正电粒子会沿y 轴做直线运动,D 选项正确.19.D 考查目标:本题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天体的密度.解析:由近地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有2224GMm m r r Tπ=,由于是近地卫星r =R ,由密度公式m V ρ=和球的体积公式343V R π=得23GT πρ=,又据体积和质量比可知密度比,可知M V MV ρρ''=',代入数据可得D 选项正确. A B A1 B1 A220.BC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根据波动图象分析质点间的振动关系,再结合其中之一的振动图象分析另外质点的振动图象.解析:由波动图象可知Q 质点和P 质点平衡位置相隔3m ,故振动相差34T ,由于不知波的传播方向,故不知两点的振动先后,尽管从P 的振动图象能判断0时刻P 的振动方向沿+y 方向,故Q 的振动可能超前P 34T ,也可能滞后34T ,故B 、C 选项均正确.21.AB 考查目标:本题属两体碰后可能性问题,考查碰撞中动量守恒、能量关系、及碰后运动关系.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碰后两物块的动量均为2MV ,由于碰后M 的速度不可能小于m 的速度,故有22MV MV M m≤,可得1M m ≥,由碰撞前后能量关系有:222()()122222MV MV MV M m≥+,可得3M m ≥,故选A 、B 选项. 22、(1)电压欧姆(2)开关或连接点5、6(3)①调到欧姆挡;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挡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贴近教材 立足基础--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分析

贴近教材 立足基础--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分析

贴近教材立足基础--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分析今年我省采用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其最大亮点就是命题规范,没有偏题、怪题,文字表达清晰;注重基础知识,整套试卷与前8年理综测试卷相比考查面更广,得分点更细,题目量更大,考查内容更贴近教材。

今年的命题不仅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而且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1.试卷结构与考查内容试卷结构今年理综试卷各学科分值、试题编排均与前5年一致,但试题组成与前5年略有不同(见表1),各学科试题完全独立,没有跨学科的拼盘题。

这一稳定结构有利于考生考前复习和考试的正常发挥。

表1:2004——2009年理科综合测试题题量及分值分布2004~2008年2009年Ⅰ卷Ⅱ卷总分Ⅰ卷Ⅱ卷总分生物1‒5T 30‒31T1‒5T 31-34T30分42分72分30分42分72分化学6‒13T 26‒29T6‒13T 27-30T 48分60分108分48分60分108分物理14‒21T 22‒25T14‒21T 22-26T 48分72分120分48分72分120分考查内容及认知层次物理学科双向细目(满分120分)表2:2009年理综物理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知识内容题序题型认知等级赋分合计力和平衡25 计算Ⅱ力学部分:46分,占物理总分% 质点的运动26 计算Ⅱ力和运动的关系23 实验Ⅱ10 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19 选择Ⅱ 6 动量与机械能21 选择Ⅱ625 计算Ⅱ18 振动和波20 选择Ⅱ6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14 选择Ⅰ 6 热学部分:6分,占物理总分% 电场18选择Ⅱ6 电学部分:56分,占物理总分% 恒定电流22 实验Ⅱ824 计算Ⅱ15 磁场17 选择Ⅱ626 计算Ⅱ21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场与电磁波光的反射和折射15 选择Ⅱ 6 光学部分:6分,占物理总分% 原子和原子核16 选择Ⅱ6 原子和原子核部分:6分,占物理总分%化学学科双向细目(满分108分)表3:2008、2009年理综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8分)年份2008 2009知识内容赋分认知等级赋分认知等级化学用语 6 9 B C 溶液 6 C原子结构分子结构3 B 晶体结构 6 B 2 C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2 C 化学键与分子极性6 3 BC 4 C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6 C 6 C 盐类水解及离子共存6 C 6 C 电离平衡及PH值计算6 C 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及应用 6 C 15 C阿佛加德罗定律氧化还原反应6 C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试计算7 C 6+6 C热化学反应方程及计算气体摩尔体积溶液浓度计算卤族元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2 B 碳族元素碱金属与碱土金属12 C 镁铝及其化合物铁铁的化合物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 C 烃和烃的衍生物 616 CC 6+6+15 C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高分子材料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演示实验化学仪器及药品化学实验方案设计7 C 15 C 化学实验现象及结论6 C注:A表示“了解” B表示“理解与掌握” C表示“综合运用” 生物学科双向细目(满分42分)表4:2009年理科综合测试生物学科双向细目表(满分:72分)知识内容题序题型认知等级赋分遗传学 1 选择题 B 6微生物学 2 选择题 B 6发酵工程 3 选择题 B 6细胞工程 4 选择题 B 6遗传学 5 选择题 B 6新陈代谢31 填空与简答 C 10酶32 填空与简答 C 11生命活动的调节33 填空与简答C 11 生态学34 填空与简答 C 10注:A—表示“了解”,B—表示“理解与掌握”,C—表示“综合运用”2: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2.1物理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今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客观题8道组成第二大题,8道小题中有多选也有单选,其中单选5道,多选3道,多选题均为2个选项正确;主观题5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一(物理部分)的分析及反思
作者:陈立召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7期
摘要:2009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关于高考理综试卷(一)物理部分的一些分析层出不穷,作为高三毕业班的物理教师有必要深入研究,为以后的工作,尤其是高考辅导辨明方向。

关键词:物理试卷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242-01
一、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覆盖面广
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3个(未涉及到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如下:14题:热学;15题:平面镜;16题:能级跃迁,估算;17题:安培力;18题:电场,电场线、电场强度;19题:万有引力,估算;20题:振动和波动;21题:碰撞,动量和能量;22题:应用多用电表检测电路故障;23题: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24题:电阻定律;25题: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动量和能量;26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1、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大于往年高考
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46分,占38.3%;电学56分,占46.7%;力学和电学共102分,占85%。

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用动量和能量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电路的基本理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

2、非主干知识重视对重要知识的考查
热学6分(14题),占5%;光学(15题)6分,占5%;原子物理学(16题,能级跃迁)6分,占5%;非主干知识的考查共3道题,共18分。

和大纲及教材内容的比例基本一致,但电学内容明显偏大。

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要求不高,但不出现死记硬背的问题,以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

二、贯彻以“能力立意”命题,稳中有变,区分度高
1、从试题的结构来看,客观题没有多大变化,但主观题中的实验题由一道大题变为两道大题,但依然保持着一力一电两个实验题的格局。

而计算题依然为三道大题。

2、从试卷难度来看,总体上比2008年有所提升,但是区分度很好。

(1)选择题部分。

2个估算题(16题和19题),对数学的要求较高。

光学题(15题),难度不大,但是却是初中物理竞赛的改编题目,在高考中出现,值得商榷。

(2)实验题部分。

相对往年应该是更容易得分,但从分值和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来看,将主打实验由电学调换为了力学,这也是与往年不同之处。

应用多用电表检测电路故障。

注重理论联系
实际,学以致用;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3)计算题部分。

第一个计算题有点出乎意料之外,第一个计算题是由奥赛题改编而成,实际上造成考试的不公平,因为一些学校设置的竞赛班里的学生在一些奥赛辅导资料上有可能见到过这些知识,甚至竞赛辅导老师还讲解过类似的题目。

而没有参加过竞赛辅导的大部分学生被
新颖的内容吓到了,感觉难度大、无从下手。

并且该题在运算上运用数学特殊处理的技巧可能
会对考生的心理和时间上是个大的挑战。

当然,从处理信息、知识迁移的角度来说,本题要求的能力较高,还是很好的。

第二个和第三个应该是比较经典的题型。

从知识点上来看,如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均为高中物理核心知识点,但第二个计算题和选择21题在知识点考查上有重复。

并且两个题目对考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运算量较大。

第三个计算题虽然是经典题型,但却是本套试卷物理部分中对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道题目,涉及到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n次情况,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对n的取值范围的确定,此题确实能够选拔出优秀的考生,区分度很好。

3、从高考的选拔功能来看,由于受题量的限制,物理试题在适当照顾知识覆盖面的前提下,
突出对物理学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的
关系、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振动和波、场的概念、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这些内容在考试大纲中基本都是用Ⅱ标出的,这些内容也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

高考的区分度和效度都很好。

三、反思: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综上分析,09年高考理综卷一(物理部分)立意明确,对考试大纲中提出的5种物理学科能力分别在不同的试题进行了考查。

试题考查的虽然都是基础知识,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

由此,对于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来说,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十分必要。

当然,高考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教学当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不可忽视。

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加强基础、主干知识的地位。

2、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4、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用考试或考查的方法及时检验本阶段的能力培养结果。

着重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命好考查试题,尽可能多地覆盖各知识点中的能力要求内容。

可采用个别或部分抽查和全体考查的方法进行检验。

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又可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习和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