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新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专业课论文
浅谈城市产生、发展过程、动力及未来发展趋势——以盐城为例摘要要研究一个城市,首先需要了解一个城市如何产生和发展,从时间或空间角度;然后根据发展的过程分析,得出城市发展的动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盐城,2009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经国务院批准,被正式定位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之一、江苏沿海新兴临港工业城市、长江三角洲产业北拓承接基地和西太平洋国际湿地旅游城市。
本文章从学习了解城市发展的概况出发,结合盐城的历史文化、资源要素和发展状况,浅谈盐城城市的产生、发展过程、动力和未来趋势等等。
通过一些文献和新闻调查了解盐城的基本状况,研究盐城的发展过程,并对其提出比较浅显的见解。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代表,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焦点,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轴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要研究一个城市,首先要了解一个城市如何产生和发展,不论是从时间或空间角度来了解;其次,根据发展的过程分析、判断,总结出城市发展的动力,也有由此得出未来发展趋势。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盐城,2009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经国务院批准,被正式定位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之一、江苏沿海新兴临港工业城市、长江三角洲产业北拓承接基地和西太平洋国际湿地旅游城市。
作为生活20多年的城市,通过多种途径,深入了解这个城市的产生、发展、未来趋势,并对其提出一些比较浅显的见解。
1.3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
说明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盐城的历史及产生。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盐城的历史和产生。
第三章,盐城的发展状况。
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盐城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表述;第二部分阐述盐城的发展动力,分为5个小部分,分别为纺织、化工、重点企业、港口优势和旅游。
第四章,未来发展趋势。
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盐城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第二部分为新能源,阐述其发展优势;第三部分为旅游业,阐述对于盐城发展旅游业的优厚条件;第四部分为海洋经济,盐城沿海,对于发展海洋经济的一系列资源基础。
城市地理论文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地理论文题目浅析城镇化率的定位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班级地理 141班学号 20140203050107学生姓名何惠琳任课教师黄万状成绩论文完成日期:2015年10月内容摘要: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以定西市安定区城镇化的发展状况为例,提出了有关专家学者对该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观点后,简单的阐述了自己对城镇化率的定位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发展、城镇发展、特色产业、城镇化、城镇化率、新型城镇化、教育、水利建设正文:浅析城镇化率的定位——关于定西市安定区城镇化率的思考一、定西市安定区的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定西市安定区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中部,是甘肃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通称“陇中”。
介于东经103°52′—105°13′、北纬34°26′—35°35′之间,是兰州市的“东大门”。
定西市安定区海拔最高2100米,最低1856米,平均海拔1942米,属大陆性气候,全年降雨量300—420毫米,蒸发量1400毫米以上。
年平均气温6.8℃,全年无霜期141天。
年平均日照2500小时,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寒冷,年温差大。
(二)经济发展状况定西市安定区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25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07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64.58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09.57亿元增长11.3%。
三次产业结构为31.0:25.6:43.4,与上年相比,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
(三)交通情况定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
距兰州市仅98公里,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毗邻。
随着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定西会完全融入兰白都市经济圈。
陇海铁路、宝兰复线312、310、212、316国道及馋柳高速、兰临高速平定、天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已开工建设的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均途经定西。
地理小论文范文
地理小论文范文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地理环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它们共同影响着城市的
形成、发展和演变。
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气候、水文等,对城市的选址和规模有着直
接的影响。
例如,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城市的扩展和交通网络的建设,
而丰富的水资源则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反,崎岖的地形和恶劣
的气候条件可能会限制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人文地理环境,如人口分布、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也对城市
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口密集的地区往往能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消
费市场,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
而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不仅
能够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还能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等,可能会对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坏,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地理环境的限制也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加剧地区
发展不平衡。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因素,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
例如,通过建设防洪设施来减少洪
水对城市的影响,或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总之,地理环境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有深入了解和合
理利用地理环境,城市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中学地理论文范文
中学地理论文范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城市化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城市热岛效应尤为突出。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比周边郊区明显偏高的现象,它不仅影响城市的气候环境,还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城市建筑密集,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和沥青等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它们在白天吸收大量太阳辐射,晚上释放热量,导致城市中心区域气温升高。
其次,城市绿化覆盖率低,缺乏足够的植被来调节气温和净化空气。
此外,城市交通繁忙,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因素。
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增加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通过种植树木和草地来吸收热量和净化空气。
二是改善城市建筑的热性能,采用节能材料和设计,减少建筑物的热吸收和热辐射。
三是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减少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排放。
四是加强城市环境管理,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
总之,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
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还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海南大学城市地理学论文_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城市地理学》论文题目: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院:专业:姓名:学号: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关键词中小城市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摘要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变的过程,我国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也不能重蹈“拉美陷阱”的覆辙,把主要精力放到大城市的发展上,而是要正确分析本国国情,立足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面对国內存在的重大问题,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中小城市,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由传统的农业国演变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过程。
就是变农业人口、农村人口为主体为非农业人口为主体、城镇人口为主体的过程。
一个国家城镇化的程度体现着该国家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文明演变进程中在近代的孪生骄子。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物化。
鉴于各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学生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于全球化背景,实现向工业化、城镇化转变,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需优先发展中小城市,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下面学生就来谈谈学生的看法。
一、优先发展中小城市,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农业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农村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阵地,城市只是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存在,其经济功能的主导地位没有显现出来。
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仍不到20%,广大农村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80%农民仍处于靠手工劳动挣饭吃的较为原始的农业状态,同时,这时的城市大多为生产型城市,城市功能不够健全,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不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制定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通过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沿海地区迅速崛起,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地方工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界限被逐步打破。
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审视国情,我国城市化历程可划分为以下阶段:改革开放前包括城市化起步阶段、大起大落阶段和停滞阶段;改革开放后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步发生,包括城市化恢复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加速发展阶段。20世纪7O年代以前,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并未曾正面提出“城市化”问题,有关研究也是凤毛麟角。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城市化才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开始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城市化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大作用。尽管30余年米,中国城市化理论和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但从世界整体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新机遇。现代科技进步和交通通信发展,为中国特色城市化模式创新提供现实可能性;新的产业革命使中国城市经济活动和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为中国特色城市化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开放30余年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加速中国特色城市化提供强大推动力。
新标志。世界城市发展规律表明,城市化率在30%一70%之间为加速成长期。毋庸置疑,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成长期,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先决条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世界制造业中心东移、民营经济快速成长、城市群带动和辐射以及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等,都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加速成长的新动力,全面城市建设新时代姗姗来迟。未来20年,全面城市建设将迅速改变中国经济与人口版图,非同以往,具有全面城市转型、竞争、经营、管理和发展等五个新标志。
城市地理学论文
中原地区中小城市商业空间调研分析——以南阳市为例学生:谢鹏义摘要:城市商业空间布局及其内在演变规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也关系到城市商贸业繁荣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南阳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的演变形态、机理进行了深刻剖析,以求更好地推动大连商贸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对南阳市商业空间布局演变过程进行了调查研究,然后深刻分析了南阳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特点,并总结得出了南阳市商业空间布局演变的动力机制,最后对南阳市商业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商业空间;空间布局;南阳商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业空间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领域,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国外在这个领域的理论和实际研究较为广泛和充实,中国的许多学者也从1990年开始了对城市CBD理论以及商业设施的区位、规模、等级、结构、动力机制的研究。
但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在研究城市空间结构要素时,往往更加关注产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管驰名,2004),而利用多学科理论对商业和城市空间进行的研究较少[1]。
一、南阳市商业空间布局的现状特点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重要标志,城市的商业空间布局直接关系到城市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对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的现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多核单中心商业空间形态根据中心地理论以及商圈理论,某一购物中心和商业地产项目的商品销售活动通常都有一定的地理界限,即有相对稳定的商圈,即一个购物中心或商业地产项目吸引消费者的有效空间范围[7]。
根据南阳市一级商业中心以及部分次级商业中心的分布和服务范围,可以看出南阳市业网点呈现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圈层结构分布,南阳市呈现多核单中心的商业空间形态。
南阳市是典型的网格式空间布局,正南北朝向的人民路、工业路,东西朝向的新华路、中州路形成了城市的核心区域,从地图上的四条路可以看出目前南阳市核心商业街共同构成了一个围合状的网格。
浅谈我对城市地理学的认识
浅谈我对城市地理学的认识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发展和城市与环境关系的学科。
对我来说,城市地理学是关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城市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以及其他城市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城市地理学探讨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形态。
城市的布局和形态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建筑设计密切相关。
研究城市的空间布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的发展特点,比如城市中心区域的集中发展和边缘地区的扩展。
此外,城市地理学还研究了城市内部的社会地理分异现象,比如不同社会群体在城市中的分布特点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空间隔离现象。
其次,城市地理学研究了城市的发展模式。
城市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等。
城市地理学通过研究不同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比如,一些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现代化的商业中心,而另一些城市则因为特定的地理条件或经济结构而发展缓慢。
最后,城市地理学还探讨了城市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建筑、工业和交通等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城市地理学研究了城市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环境。
此外,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城市地理学也研究了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城市的空间组织、发展模式和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城市地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论文摘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由大中小城市在一定地域内聚集而成的,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轴线、圈层和网络特征。
由于各中心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面临严重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行政分割、产业趋同、缺乏创新的合作模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只有尽快抓住机遇,完善区域空间管治制度并细化落实,才能真正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区域协调发展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及其特征(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15个地级以上城市、67个县及县级市、1479个建制镇,地级以上城市、县及县级市、建制镇三级比例为1∶4.5∶98.6,从而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并举、城市等级较为完善的“金字塔”结构。
从城市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中心城市和次级城市群构成。
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地级以上的中心城市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城市,即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形成了我国密度最大的城市带。
上述城市构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体系,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体。
以中心城市为基础,长江三角洲还形成了5个次级城市群(如图1):(1)上海都市区。
以上海为中心,包括3个层次,即中心城区、卫星城镇(6个)、外围小城镇(31个),具有典型的都市区空间结构特点。
(2)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城市群。
包括南京、镇江和扬州3个中心城市和丹阳、扬中、句容、高邮、江都、仪征6个县级市。
(3)苏锡常城市群。
包括苏州、无锡、常州3个中心城市和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吴县、江阴、宜兴、锡山、金坛、溧阳、武进12个县级市,具有城乡一体化的都市区特征。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特征图1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趋势(一)上海市核心功能继续深化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的地位已完全确立,但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相比(见表1),其核心地位和功能仍有待提高。
本科毕业设计-《城市地理学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城市公园对比研究
《城市地理学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城市公园对比研究——广州vs台北摘要处于完全不同制度下的两个城市(广州和台北),在城市公园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基于此,论文从城市公园的背景起源入手,再到总体特征、产权及管理方式,将广州和台北进行全方面对比,突出两者的异同之处,并分别举出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对比。
最后是两地在城市公园的规划理念和发展方向上的对比,并试图对此做出评价。
关键词:城市公园;广州;台北;对比第一章现代公园发展历程对比1.1 广州公园发展历程根据广州历年建成公园绿地面积计算年平均增长率,再结合年平均增长率变化趋势以及社会发展背景,得到各阶段公园绿地面积平均增长率变化。
自1918年以来广州城市公园发展共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分别为:①1918年以前的晚清萌芽期;②1918——1935年的民国快速成长期;③1936——1949年的战乱毁坏减少期;④1950——1959年的新中国成立初恢复增长期;⑤1960——1978年的自然灾害和“文革”停滞期;⑥1979——1999年的改革开放二十年不稳定增长期;⑦21世纪以来持续增长期。
1.1.1 晚清萌芽期(1918年以前)广州园林建设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100多年前的南越王宫苑,但真正具有现代公共园林意义的公园历史则不过一百年左右。
学界对广州首个公园主要有两种说法:①始建于晚清光绪年间(1906年),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建成黄埔公园,现仅存遗迹图。
②始建于民国7年(1918年),由孙中山倡议于1921年建成,当时称广州第一公园,后更名为中央公园,现改名为人民公园。
不过,公园一词作为西方“舶来品”,在广州第一个建立的具有向“公众开放的花园”含义的应该是半殖民地时期沙面租界内的沙面公园。
1.1.2 民国快速成长期(1918——1935年)出现向公众开放的、真正意义的公园,其个数和规模迅速增加,同期居全国之首。
公园开始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不再是个别行为。
公园的建设大多依托现有条件,筹资方式、公园类型及功能开始变得多样化。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范本模板】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发展较快,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如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开放过热,城市化区域不平衡,城镇贫困人口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农民工、留守儿童、老人不断增加,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措施,如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协调区域间的发展;解决城市贫困、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大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等。
关键词:城市化面临问题措施“城市化是指第二、三产业在城镇聚集,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1.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由贫穷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导致了城市化,城市化也反过来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类得到了许多好处:经济成果喜人、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繁荣…………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是每个国家都避免不了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中,许多问题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显现出来了.1。
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开发过热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以前(即1978年以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较晚,人口基数过大,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是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整理(http:///view/7ccebcd658f5f61fb7366630.html?edu_search=true)图1城市化质量较差,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大城市在城市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偏低,中小城市所占比重较大,难以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及要求。
有关城市地理学的论文三篇
有关城市地理学的论文三篇城市地理学论文篇一摘要:城市地理学是研究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的科学,不仅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城市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理学已经走过了开门立户的最艰难岁月,展望未来,城市地理学在知道城市建设方面仍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城市化;学科进展一.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的奴隶社会时代的早期作品,如《诗经》、《管子》、《尚书》、《周礼》等,就是记录地理知识的典籍。
封建时代的历史记录除了《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和许多编年史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城市的描述,诸如《洛阳伽蓝记》、《汴京遗迹志》、《东京梦华录》等,也都主要记载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建筑、风水,内容浩繁如烟海,也很难被称为城市地理书。
解放前,在我国地理研究中,城市地理领域是空白的。
解放后,我们在苏联的地理工作者帮助下进行了少量的研究,主要对农业产业进行服务。
城市地理仍是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80年代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城市规划动作受到重视和城市的普遍快速开展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进入历史上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在80年代,出版了大量论著。
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一)领域的研究日益拓宽,研究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宏观和中观领域,如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系统。
3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化宏观和中观的同时,微观的研究开始增加,城市交通、环境领域的研究也开始走入城市地理学的视野。
数学方法逐渐被引进城市地理研究,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研究水平也大幅提升。
(二)关注重点研究课题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地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密切相关的。
一方面,由于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非常接近;另一方面,规划领导部门认识到,地理工作者参加编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性?。
大学专业课论文:城市地理论文
如何看待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xxx班姓名学号)从简单的意义上来说,城市地下水体包含了自然蕴藏的地下水以及人为产生的污水及生活用水。
而本文只讨论人类活动产生的、进入到地表以下的生活废水、污水的处理系统,在城市规划中所应占有的地位以及所能产生的作用。
首先谈谈我学习本专业课前后的感触。
在学习城市地理学这门专业课之前,我对城市地理的感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我从前从书本上学到的,城市规划与布局,在交通布局上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我国北京、西安这两座城市,它们在从前的方格网状布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环状、放射状的交通线路,在方便城市沟通的基础上也将城市划分为更为精致的布局,在这一方面,我很感叹城市规划与建造师们的才华。
其实,早在秦始皇统治时期,他就曾下令在国城修筑驰道,这种驰道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道或者高速公路。
在当时,这种交通规划大大方便了城中交通,划分了交通方式,甚至在防卫攻守上起到了意外的作用。
另一方面就是源于我自身对城市设计与规划成果的切身体会。
出门求学三年,最常跑的三座城市,宜昌,武汉,黄石。
这三者之中,宜昌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规划思维和功能性与其他二者大有不同。
武汉与黄石相近,都有大型政划分区,都有主导重工业原料,都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地理位置。
但二者实力悬殊,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获取、运用信息的速度和能力不同。
武汉比于黄石的壮大显而易见,但是,相对于武汉的拥挤混乱,我想大多数乐于安逸的人还是会更愿意在黄石买房。
举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也是我将分析到的,武汉的城市下水道系统真的是负荷过重。
每年的这个季节,武汉武昌区的高等学府,无一不在水中浸泡,不是浅浅的淹没,而是彻底的浸泡。
马路上无论是公交车还是私家车或者行人的腿,都在暴雨里举步维艰。
因此网友们也常常戏谑道“来武汉吧,我请你看海”,武汉甚至还有了“东方威尼斯”的说法。
由此可见,一座城市在面临自然灾害的考验是所表现出的坚强程度是它规划失败或成功的读数。
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论文舞阳坝地区城市化问题研究分析恩施市中心城区班级:学号:姓名:—舞阳坝地区城市化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本论文重点讲述恩施市中心城区-舞阳坝片区的城市化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大量资料进行引证论述。
通过从大到小、从上到下的层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
首先是对区位所处城市的一个简单分析,包括现有资源、环境、根底设施、城市化情况等进行收集分析,对城市开展进行一个系统的swot分析。
其次对舞阳坝片区的现状的分析,包括资源、人口、建筑、商业概况、交通等进行整理分析。
最后找出片区城市化程度、开展的优势、缺乏、存在的问题等。
为恩施市舞阳坝片区及更大范围的开展提供有用的结论。
正文:恩施州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市恩施自治州中部,属云贵高原的东延局部,地近四川台地边缘,处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末端。
东与建始、鹤峰交界,西与利川、咸丰毗邻,南与宣恩相交;北与重庆奉节县接壤,辖区内东西相距86.5千米,南北长90.2千米。
恩施市属于典型的西南卡斯特地貌城市,城市沿清江两侧开展,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俗、地域特色。
现状资料自然资源:水文、地貌地形、气候、资源:清江河横穿恩施整个市区,典型卡斯特地貌,全年降雨丰富,气候温润宜人。
土地资源: 国土面积3967平方公里。
据国土局资料,全市耕地总面积88600.45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22.3%,人均耕地为11.1亩,其中根本农田保护面积50345.59公顷,保护率达56.82%.矿产资源 : 恩施位于多种构造体系联合、符合的部位,地层尚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矿产资源较丰富,种类较多。
全市有39种矿产,103个矿区、点。
已探明具D级储量以上矿产9种,产地15处。
其中熔剂用石灰岩、熔剂用白云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石灰岩、水泥用粘土等五种矿产,居鄂西自治州第一位。
正在开采利用的矿产主要有煤、黄铁矿、水泥用石灰岩、水泥用粘土等四种。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398.2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6.93%,其中有森林面积279.68万亩。
城市地理学论文
目录一、中国与世界城市化比较 (2)二、中国城市化内部差异 (3)(二)中国城市化类型差别 (4)(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4)(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5)(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5)(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6)(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6)三、中国城市化难题 (7)当代中国城市化现状和问题摘要城市化是近现代以来伴随工业化发展而展现出来的一种地理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决定了本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情况,同时合理的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城市化现状与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巨大差距,同时我国城市化过程有着很大的地区差异,我国城市化地区差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和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差异,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极其严重,若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将威胁到国家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以上问题作简略分析,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城市化;类型;特点;差异;问题“城市化,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聚行为所进行的过程,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1城市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后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1)人口结构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3)地域空间的转型;(4)生活方式的转型。
”[2]中国真正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持续到现在,而且必将在未来数十年内保持这种较快速度。
但是城市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产生集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粮食和能源等的巨大压力,而我国又是一个发展极不均衡的国家,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距较大,有这些差异的存在必然也导致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譬如农村城市化如何推进,落后地区城市化是否应该加速,又该怎样进行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学论文摘要:城市地理学是研究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的科学,不仅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城市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理学已经走过了开门立户的最艰难岁月,展望未来,城市地理学在知道城市建设方面仍任重而道远.关键词:城市地理学;城市化;学科进展一、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开展较晚,地理学科基础薄弱,直到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中国的奴隶社会时代的早期作品,如《诗经》、《管子》、《尚书》、《周礼》等,就是记录地理知识的典籍.封建时代的历史记录除了《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和许多编年史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城市的描述,诸如《洛阳伽蓝记》、《汴京遗迹志》、《论文范文梦华录》等,也都主要记载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建筑、风水,内容浩繁如烟海,也很难被称为城市地理书.解放前,在我国地理研究中,城市地理领域是空白的.解放后,我们在苏联的地理工作者帮助下进行了少量的研究,主要对农业产业进行服务.城市地理仍是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80年代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城市规划动作受到重视和城市的普遍快速开展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进入历史上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在80年代,出版了大量论著.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一)领域的研究日益拓宽,研究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宏观和中观领域,如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系统.3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化宏观和中观的同时,微观的研究开始增加,城市交通、环境领域的研究也开始走入城市地理学的视野.数学方法逐渐被引进城市地理研究,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研究水平也大幅提升.(二)关注重点研究课题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地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由于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非常接近;另一方面,规划领导部门认识到,地理工作者参加编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性 .在研究中国城市的地理环境方面,也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中的渗透日益突出城市地理学和相邻学科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符合各级城市的法律结构的前提下,探寻和激发城市功能潜力,建立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实体,并实现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活动的高效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然而,为了进行这些研究,仅仅依靠城市地理学是不够的,所以与地理学接近的其他分支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开始.6这个交叉是多层次的,包括理论体系,方法和结论,移植和交叉引用.各学科通过跨学科交流,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并扩大了各自的研究领域.(四)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团队日益成长,主要研究机构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项研究主要局限在综合性大学和地理研究所,开设城市地理课程和城市规划课程.80年代中期以来,国立师范大学地理系纷纷开设了城市地理课程,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城市地理学在系内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城市地理系地理课程的设立和研究该学科的大学的增加表明,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有上升的趋势.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更加多元化,传统的标题也包含了新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城市数字化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在生态城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这些研究中,使用的城市建模,GIS / RS及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总之,中国城市地理学从西方国家引进以来,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道路.与过去相比,是向前的一步,但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认真研究,高度概括,与引进的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特色的,定性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专业知识,真正创建一个生动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研究局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有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城市系统,城市化的发展方兴未艾,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地理将更快的发展.二、国外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城市地理研究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1920年以前城市地理地理科学体系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至今不超过半世纪.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9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人口激增.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很多世界级的特大城市.与此同时,一些繁华的港口城市,也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在此期间,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环境决定论备受推崇,特别强调区位条件决定城市的命运.当涉及城市内部时,则经常提到建筑形式,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建筑物和街道的形式,屋顶风格,材料的类型等.10(2)1920—1950年工业革命使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城市,农村逐渐成了配角.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城市被罩上了绚丽的光环.世界开始进入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这些变化,引起了人们观察城市、研究城市的兴趣.随之,关于城市的各种理论和学说也陆续问世.在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大学从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芝加哥学派倡导从人类生态学角度考察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社会学家帕克、沃斯和伯吉斯,建立城市同心圆模型.城市地理研究受芝加哥学派的影响,更加偏重于实地考察和城市内土地的利用,克里斯塔勒就此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用以描述城市的规模等级,空间分布特征等城市发展规律.这一时期的地理研究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物质环境决定论;第二,注重城市的生态和空间形态的研究.这一时期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的研究方向.(3)1950-197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们对城市的重建,刺激了对城市结构和布局的认知论文范文,城市地理学发展开始加速.二战结束后,地理学经历了“数量革命”,1958-1962年达到了论文范文.20世纪60年代,中心地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量革命可以被认为是城市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期间,数量地理学家布莱恩使用了一些统计方法实证研究中心地理论,并发表了大量文章和专著的数学理论,他的《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统筹分析了城市规模和城市服务中心的关系.自此,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从城市景观特征转移到城市物质空间构上来.(4)1970年以来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美国和西欧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为背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向更加偏重于社会学.英国在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研究中走到了前面,他们将城市空间资源与城市发展统筹考虑,强调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特别是在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城市资源的分配不应该只考虑经济因素,应考虑公平的空间.在这些研究中,城市地理学出现了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人文学派和行为学派认为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行为学派强调,要分析空间形式,首先必须分析个人的决策过程.11因此,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社会的不断恶化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减少,融入社会科学和政治学的城市地理学开始受到多元化挑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参考文献:[1]《我国城市地理学的成就及评价——以中原城市群为例》.[2]龙祖坤《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网络》硕博学位论文 2001年.[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4]《讨论城市地理在房产发展中的种种》.[5]严重敏.《城市地理学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6]周一星.《城市地理学.现代地理科学理论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阎小培《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地理学报》1994年第06期.[8]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第23卷第4期,2003年7月.[9]《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10]《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中国城市发展网 2007年07月02日.[11]《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数字图书馆.城市地理学论文摘要:作为一种和传统农业存在显著差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城效型农业主要以城市为依托,通过适应城市市场的需求,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生产鲜活农副产品为主,兼具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功能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安庆市区拥有近百万人口,宜秀区几个乡镇大多地处安庆市中心城区的边缘,发展城郊型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工业经济的崛起,农业资源总量呈加速下降趋势,根据宜秀区农业发展现状,根据区域的个性特点以及优势条件,通过精准扶持,使城效型现代农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词:城效型农业特色农业不足建议一、宜秀区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宜秀区辖三乡二镇一办,总面积414.4平方公里,2015年全区人口164675人,其中农业人口143924人,耕地面积13.43万亩,林业用地16.9万亩,2015年农业总产值115694万元,同比增长2.3%,占国民生产总值13.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825元,同比增长8%.(一)产业发展情况2015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27050亩,粮食产量51164吨,粮食总产值15151万元.2015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5665亩,同比增长1.8%,蔬菜产量34769吨,同比增长0.5%,全区拥有1500亩的设施蔬菜基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现全区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厂228家,出栏500头以上的有8家,2015年全区生猪出栏60325头,同比增长5.0%,家禽出笼145万羽,较上年增长-3.0%,羊1400头出栏,较上年增长1.4%.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3.97万亩,其中三大湖破罡、石塘湖及东湖占50.2%,四大家鱼、中华绒毛蟹在长江带有比较优势,2015年水产品产量30102万吨,占全市城区年供应量的70%以上.全区拥有花卉苗木基地面积295亩,成功举办了秀园郁金香花展、梨花旅游文化节、杨梅、葡萄采摘节等活动.全区有余湾的柑桔基地1400亩,大龙山的8000亩梨子基地,五横660亩的杨梅基地,罗岭的500亩葡萄基地等,2015年水果产量3728吨,同比增长3.2%.(二)机械化水平在农机补贴政策不断深入以及农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较快.2015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2万千瓦,机耕面积12万亩,占农业播种面积的72%,机收面积7万亩,占总作物播种面积的70%,全区农机合作社13家,国家级一家,省级3家,市级9家.(三)产业化程度全区农业龙头企业43个,其中市级龙头企业43个,省级龙头企业7个,年总产值43亿元,其中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年产值18亿元,三大湖渔场年产量占全区的70%以上,产业集中度较高.(四)休闲农业全区有旅游观光景区10余个,如杨梅基地、柑桔基地、葡萄基地,特别是杨桥余湾的农家乐一条街,集观赏、饮食、垂钓、采摘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逢节日、双休日更是火爆.二、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一)特色农业基地增大全区拥有农业合作社64个,农机合作社13个,有杨梅、草梅、葡萄、柑桔、水产品等基地,占全区农业资源和年产出的70%以上,土地扭转、种养殖大户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明显.(二)龙头企业建设稳定全区拥有农业龙头企业43家,如旺旺集团,年产值过18亿元,8家生猪养殖大户,年出栏量约在500头以上,给农业的产、供、销一条龙打下了的基础,以工促农,以工带农形式开始形成.(三)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安庆市公、铁路调度站均在我区,有一部分社区均在城郊结合部,最远的村(居)距城区地不超过20公里,具有良好交通优势条件,随着安庆市立体交通网的形成,公路、铁路、民航,特别是高铁网的开通,旅游更加便捷.(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就诞生在我区,陈独秀陵园给我们勿忘历史是一个好的教育平台,薪火相转的邓氏家庭、两弹元勋邓稼先诞生于此,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故居,国学大师刘文典,史学大师严耕望都出生于此,留下了很多故事.(五)旅游资源丰富我区集大龙山、小龙山、方圆百里、有峰火集贤关,有石塘湖、鲍冲湖、破罡湖、菜子湖,自然风光,巨石山是国家旅游AAA景区.同时还拥有20多个寺庙.我区成功地举办了郁金香花展、梨花节、杨梅采摘节等活动,为宜秀的一日游、两休闲奠定了基础.三、城郊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农业发展资源限制农业用地指标紧缺.城市的不断不断扩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区划的制约,出现了资源不足现象.同时,土地、林地流转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二)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基础投入不足;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和农企利益联系不紧密;农业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务农人员的综合素质低,对技术、信息的接受能力差.品牌、名牌建设滞后,商品化率低,三多三少,初收产品多,加工产品少,散装产品多,精装产品少,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三)宣传策划不足,人才缺乏安庆市具有较好的文化底蕴,但安庆现在人才显得明显不足,尤其是经济发展的高端人才奇缺,很好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策划和利用,给安庆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人才是安庆及宜秀区发展的关键所在.四、宜秀区发展城郊现代特色农业的若干建议(一)基于特色优势,强化规模农业坚持“一村一品”依托资源、突出特色、连片开发的要求,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带动,企业和种养大户参和的办法,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和建设一批生产稳定,具有鲜明特色,种养规模大的基地化生产区,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生产更多鲜活的农副产品,满足城市需要(如柑桔、四大家鱼、杨梅、草梅等).(二)发挥区域优势,带动休闲农业优势根据资源特点和市场要求,发挥农业、林业的叠加效应,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度假村,生态观光农业(杨桥柑桔基地和余湾农家乐一条街),引导和支持农民创办特色餐饮、住宿、观光休闲娱乐、种养等,拓展延伸乡村旅游产品链,多渠道发展乡村旅游,结合中国创始人陈独秀的独秀园,大小龙山、巨石山、石树、花山景区以及大小20多座寺庙,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兴办一日游、两日休闲的周末度假游.把宜秀区真正建成安庆市的后花园、养老休闲的好去处.(三)用工业、品牌的意识经营农业认真做好让农业产出精品、名品,提品味、增卖点、创效益,坚持走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之路.发展农村产品的精深加工,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建样板区,引领发展.(四)完善土地扭转机制一是要加强扭转服务平台建设,二是要培育发展扭转主体,针对农业发展人多地少的情况,把农村的农业、林业用地集中整合,追求高效化和集约化,把农业、林业生产的千家万户聚集起来,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五)加大人才的引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台湾农业的特色,做好有机整合,招商引资.在宣传策划,规划上下功夫,安庆是历史文化名城,尚未开发的文化资源特色多,认真做结合文章,广阔的文化大地,关键是人才的缺乏和培养,只要我们能沉下去,干起来,做好人才的文章,宜秀的城郊型特色农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和跨越.参考文献:[1]刘超.黄伟.白玲.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实现形式研究——以九江市庐山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2]伍应德.基于生态环境的贵州喀斯特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13[3]胡俊辉.刘丹凤.韩雪.都市区背景下城郊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对外经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