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第六章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步步高第六章第1课时

步步高第六章第1课时

第1课时 动量 动量定理考纲解读 1.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2.掌握并能应用动量定理进行有关计算及解释有关现象.1.[对动量理解的考查]如图1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在S 的正上方.在O 和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b ,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答案 A解析a、b两球到达S点时速度方向不同,故它们的动量不等,C、D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a、b经过同一高度时速率相同,但b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b始终小于同高度时a球的速度v a,应有平均速度v b<v a,由t=Rv知,t a<t b,所以a先到达S点,A正确,B错误.2.[对冲量概念的考查]关于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B.作用在静止物体上的力的冲量一定为零C.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D.冲量的方向就是物体受力的方向答案 A解析力作用一段时间便有了冲量,而力作用一段时间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动量就发生了变化.因此说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A选项正确;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经历一段时间,这个力便有了冲量I=Ft,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共同产生的效果,所以B选项不正确;物体所受冲量I=Ft与物体的动量的大小p=m v无关,C选项不正确;冲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某一过程中力的方向不变时,冲量的方向才与力的方向相同,故D选项不正确.3.[对动量定理的考查]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石头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石头的撞击过程中()A.玻璃杯的动量较大B.玻璃杯受到的冲量较大C.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大D.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快答案 D解析从同一高度落到地面上时,速度相同,动量相同,与草地和石头接触后,末动量均变为零,因此动量变化量相同.因为玻璃杯与石头的作用时间短,由动量定理Ft=Δm v 知,此时力F较大,容易碎.即选项D正确.一、动量和冲量1.动量(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2)表达式:p=m v.(3)动量的三性①矢量性: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②瞬时性: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动量定义中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是针对某一时刻而言的.③相对性:大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通常情况是指相对地面的动量.(4)动量与动能的大小关系:p=2mE k.2.冲量(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2)表达式:I=Ft.单位:牛秒(N·s)(3)矢量性: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4)物理意义:表示力对时间的积累.(5)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二、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变化.2.表达式:Ft=Δp=p′-p.3.矢量性: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与冲量方向相同,还可以在某一方向上应用动量定理.考点一对冲量的计算与理解1.时间性: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讨论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上的冲量,即冲量是过程量.2.矢量性:当力F为恒力时,I的方向与力F的方向相同,当力F为变力时,I的方向由动量的变化量的方向确定.3.绝对性:只要有力的作用就存在冲量,恒力的冲量不会为零,合力的冲量可能为零,变力的冲量也可能为零.例1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运动,则在时间t内()图2A.重力的冲量为0B.拉力F的冲量为FtC.拉力的冲量为Ft cos θD.拉力F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解析一个恒力的冲量等于这个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与物体所受的其他力及合力和运动的方向无关;D项中,应是所有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答案 B1.冲量的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冲量等于各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若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受力不同,则合冲量为各阶段冲量的矢量和.2.由于冲量是过程量,它是力在一段时间内的积累,它取决于力和时间两个因素,所以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3.计算力的冲量时,一定要搞清楚所求的是合力的冲量还是某一个力的冲量,然后再计算.突破训练1如图3所示,一木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木楔的倾角为θ,在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则在t时间内,斜面对小物块的冲量大小和方向是()图3A.mgt cos θ,垂直于斜面向上B.0C.mgt,竖直向上D.mgt,竖直向下答案 C解析小物块受到重力mg、支持力F N和静摩擦力F f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 N和F f的合力与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故斜面对小物块的冲量大小为mgt,方向竖直向上.突破训练2 从O 点以某一速度竖直上抛小球,球从抛出点O 上升到最高点A ,又从A 点返回到O 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f 的大小不变,则在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关于冲量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 .上升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相同B .上升与下降过程中阻力的冲量相同C .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D .上升过程中阻力的冲量大于重力的冲量 答案 C解析 上升时F 合=mg +f =ma 上 下降时F 合′=mg -f =ma 下所以a 上>a 下,由h =12at 2知,t 上<t 下.重力的冲量I 上=mgt 上<I 下=mgt 下,阻力的冲量为I f =ft ,亦可知I f 上<I f 下,选项C 正确,D 项中无法比较. 考点二 对动量、动量定理的理解 1.动量与动能的比较2.p 、Δp 和ΔpΔt的区别(1)p =m v 是动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状态量,即与状态有关.(2)Δp =p ′-p ,是动量变化量,也是矢量,是过程量,与状态变化有关,与合力的冲量等大同向.(3)Δp Δt 是动量的变化率,大小等于合外力:F =Δp Δt . 3.对动量定理I 合=Ft =Δp =p ′-p 的理解(1)I 合、Ft 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总冲量.(2)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I 合和动量的变化量Δp 的关系,I 合与Δp 不仅大小相等,而且Δp 的方向与I 合的方向相同. (3)用动量定理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增大作用力,必须缩短作用时间.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减小作用力,必须延长作用时间——缓冲作用. 例2 将质量为0.5 kg 的小球以20 m /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球从抛出至到最高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10 N·s②小球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动量的增量大小为0 ③小球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0 ④小球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20 N·s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解析 小球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取向下为正方向,小球从抛出至到最高点受到的冲量 I =0-(-m v 0)=10 N·s ,①正确;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小球落回出发点的速度大小仍等于20 m/s ,但其方向变为竖直向下,由动量定理知,小球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受到的冲量为:I ′=Δp =m v -(-m v 0)=20 N·s ,④正确,②③均错误.所以选项C 正确. 答案 C1.求动量的增量,也就是求动量的变化量.由于动量是矢量,在计算前要先规定正方向. 2.利用动量定理求冲量是冲量计算的重要途径.突破训练3 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它的动量方向B .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一定不为零C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不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使物体的动能增加D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的冲量不一定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答案 C解析 物体的动量方向即是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所以选项A 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得: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即动量发生变化,则合外力的冲量一定不为零,所以选项B 正确.动量定理说明合外力的冲量改变的是物体的动量,动量是一个矢量,可以是大小不变只是方向改变,所以动能可以不变,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考点三动量定理的应用1.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力冲量的矢量和——合力的冲量;或先求合力,再求其冲量.(3)抓住过程的初、末状态,选好正方向,确定各动量和冲量的正、负号.(4)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2.对过程较复杂的运动,可分段用动量定理,也可整个过程用动量定理.例3如图4所示,一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v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在地上的P点.若以2v的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A.仍在P点B.在P点左边C.在P点右边不远处D.在P点右边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图4解析纸条抽出的过程,铁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一定,以v的速度抽出纸条,铁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时间较长,由I=F f t=m v0得铁块获得速度较大,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较大.以2v的速度抽出纸条的过程,铁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时间较短,铁块获得速度较小,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较小,故B选项正确.答案 B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1)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此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越大;时间越长,力就越小.另一类是作用力一定,此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越小.分析问题时,要把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搞清楚.(2)由动量定理解释现象时,关键是分析清楚作用力、作用时间及动量变化量的情况.突破训练4从同样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打碎,而掉在草地上不容易打碎,其原因是()A.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小,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大B.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小,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大C.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小D .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作用力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作用力小 答案 D解析 玻璃杯从同样高度落下,到达地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即具有相同的动量,与地面相互作用后都静止.所以两种地面的情况中玻璃杯动量的改变量相同,故A 、B 、C 错误;掉在水泥地上时,作用时间短,故作用力大,掉在草地上时,作用时间长,故作用力小,故D 正确.例4 起跳摸高是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某中学生身高1.80 m ,质量80 kg.他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10 m .在一次摸高测试中,如果他先下蹲,再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同时举臂,离地后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55 m .设他从蹬地到离开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2 s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求: (1)他跳起刚离地时的速度大小; (2)上跳过程中他对地面平均压力的大小.解析 (1)跳起后重心升高h =2.55 m -2.10 m =0.45 m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12m v 2=mgh解得v =2gh =3 m/s(2)由动量定理(F -mg )t =m v -0 即F =m vt+mg将数据代入上式可得F =2.0×103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平均压力F ′=2.0×103 N 答案 (1)3 m/s (2)2.0×103 N突破训练5 据报道,一辆轿车高速强行超车时,与迎面驰来的另一辆轿车相撞.两车相撞后连为一体,两车身因碰撞挤压,皆缩短了约0.5 m ,据测算相撞时两车车速均约100 km/h ,试求碰撞过程中车内质量是60 kg 的人受到的平均冲击力约为 多少?(运算过程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4.7×104 N解析 两车相碰时认为人随车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此过程位移为0.5 m 设人随车做匀减速运动的运动时间为t 已知v 0≈28 m/s根据s =v 0t 2得t =2sv 0=0.036 s根据动量定理有Ft =m v 0-0F =m v 0t≈4.7×104 N高考题组1.(2012·天津理综·9(1))质量为0.2 kg 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 m /s 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 m/s 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______kg·m /s.若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2 s ,则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N(取g =10 m/s 2). 答案 2 12解析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v ′=4 m /s ,v =-6 m/s 所以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 Δp =m v ′-m v =[0.2×4-0.2×(-6)] kg·m/s =2 kg·m/s根据动量定理,得(F -mg )t =Δp所以平均作用力F =Δp t +mg =20.2N +0.2×10 N =12 N.2.(2013·安徽理综·22)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5(1)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求:图5(1)0~8 s 时间内拉力的冲量; (2)0~6 s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3)0~10 s 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 (1)18 N·s (2)6 m (3)30 J解析 (1)由题图(2)知拉力在0~8 s 时间内的冲量 I =F 1Δt 1+F 2Δt 2+F 3Δt 3=18 N·s(2)由题图(3)知物体在0~6 s 时间内的位移 x =(6-2)2×3 m =6 m(3)由题(3)知,在6 s ~8 s 时间内,物体做匀速运动,于是有 f =2 N由题图(3)知,在0~10 s 时间内物体的总位移为 x 总=(8-6)+(10-2)2×3 m =15 m所以W =fx 总=2×15 J =30 J. 模拟题组3.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用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拉它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 ,在F 作用下经过时间t ,它的速度的变化量Δv ,F 对它的冲量为I ,F 对它做的功为W ,若改用2F 的水平恒力拉它,仍由静止开始,经过相同的时间,则( )A .它的加速度一定为2aB .它的速度的变化量一定为2ΔvC .力对它的冲量一定为2ID .力对它做的功一定为2W 答案 C4.如图6所示,大小相等、质量不一定相等的A 、B 、C 三只小球沿一直线排列在光滑水平面上,三球作用前动量依次为8 kg·m /s 、-13 kg·m/s 、-5 kg·m/s.假设三球只能沿一直线发生一次相互碰撞,且作用过程中,A 球受到的冲量为-9 N·s ,B 球受到的冲量为1 N·s ,则C 球对B 球的冲量I 及C 球在碰撞后的动量p 分别为( )图6A .I =-1 N·s ,p =3 kg·m/sB .I =-8 N·s ,p =3 kg·m/sC .I =10 N·s ,p =4 kg·m/sD .I =-10 N·s ,p =-4 kg·m/s 答案 B解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球对B 球的冲量为9 N·s ,而B 球受到的合冲量为1 N·s ,则C 球对B 球的冲量为-8 N·s ,根据动量定理,碰撞后C 球的动量为3 kg·m/s ,故B 正确.5.质量为1 kg 的物体从离地面5 m 高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2 m ,从下落到上升最高共用时间2 s ,则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为多少?(取g =10 m/s 2) 答案 100 N解析 物体自由下落历时和落地速度 t 1=2hg=1 s ,v 1=2gh =10 m/s 反弹速度及反弹上升时间v2=2gh=8 m/s,t2=v2g=0.8 s因此物体与地面相互作用时间Δt=t-t1-t2=0.2 s对物体与地面碰撞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F N-mg)Δt=m v2-(-m v1)解得F N=100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地面的压力F N′=100 N(限时:30分钟)►题组1对冲量的考查1.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用一水平力F推时间t,但物体始终没有移动,则这段时间内F对物体的冲量为() A.0B.FtC.mgt D.无法判断答案 B解析对于冲量的理解应该与做功区分开,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该力就对物体有冲量,不管物体是否移动.按照冲量概念的定义,物体受到的力的冲量大小和方向只与F有关,大小等于Ft,方向与F相同,所以答案为B.这里需要注意,物体始终没有移动是因为物体还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的冲量与力F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冲量为零.2.某物体受到一个-6 N·s的冲量作用,则() A.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B.物体的末动量一定是负值C.物体的动量增量方向一定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D.物体原来动量的方向一定与这个冲量的方向相反答案 C3.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是m的小滑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经过时间t1速度为零后又下滑,经过时间t2回到斜面底端,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F f,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滑块的总冲量为()图1A.mg sin θ·(t1+t2) B.mg sin θ·(t1-t2)C.mg(t1+t2) D.0答案 C解析此题中要求的是重力的冲量,根据冲量的定义I=Ft,重力对滑块的冲量应为重力乘以作用时间,所以I G=G·t=mg(t1+t2),C正确.4.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甲物体先停下来,乙物体后停下来,则()A.甲物体受到的冲量大B.乙物体受到的冲量大C.两物体受到的冲量相等D.两物体受到的冲量无法比较答案 C解析因物体所受合外力I=F=F f,由动量定理得,Ft=m v0,因m、v0均相同,所以两物体受到的冲量相等,故C正确.►题组2对动量及动量变化的考查5.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B.同一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D.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位移方向答案 B解析此题考查动量大小的决定因素和动量的矢量性.物体的动量越大,即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越大,惯性(质量)不一定大,A项错;对于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所以动量越大,速度越大,B项对;加速度不变,但速度可以变化,如平抛运动的物体,故C项错;动量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与位移方向不一定相同,D错误.6.如图2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在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两个物体具有的相同物理量是()图2A .重力的冲量B .弹力的冲量C .刚到达底端时的动量D .合外力的冲量大小 答案 D解析 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 =g sin α,斜面长l =h sin α,由l =12at 2可知t =1sin α2hg,故物体的重力的冲量I G =mgt 不可能相同.由于二者弹力的方向不同,弹力的冲量亦不相同.由mgh =12m v 2可知,刚到斜面底端时,v 的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动量也不同.由动量定理I 合=m v -0可知,合外力的冲量大小相等,D 项正确.7.从距地面相同的高度,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抛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甲球竖直上抛,乙球竖直下抛,不计空气阻力,两球最后都落在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球的动量变化量及落地时的动量均相同B .两球的动量变化量及落地时的动量均不相同C .两球的动量变化量相同,但落地时的动量不相同D .两球的动量变化量不相同,但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答案 D解析 设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 ,初速度大小均为v 0.由于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距地面的高度相同,初速度大小相同,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都为v ,Δp 甲=m v -(-m v 0)=m v +m v 0,Δp 乙=m v -m v 0,甲球的动量变化量大于乙球的动量变化量.8.如图3所示为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若物体开始时是静止的,则前3 s 内( )图3A .物体的位移为0B .物体的动量改变量为40 kg·m/sC .物体的动能改变量为0D .物体的机械能改变量为0 答案 C解析 第一秒内:F =20 N ,第二、三秒内:F =-10 N ,物体先加速,后减速,在第三秒末速度为零,物体的位移不为零,A 错误;根据动量定理I =Δp ,前三秒内,动量的改变量为零,B 错误;由于初速度和末速度都为零,因此,动能改变量也为零,C 正确;但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否改变不能判断,因此,物体的机械能是否改变不能确定,D 错误.9.羽毛球是速度最快的球类运动之一,林丹扣杀羽毛球的速度可达342 km /h ,假设球飞来的速度为90 km/h ,林丹将球以342 km/h 的速度反向击回.设羽毛球质量为5 g ,试求: (1)林丹击球过程中羽毛球的动量变化量.(2)在林丹的这次扣杀中,羽毛球的速度变化、动能变化各是多少? 答案 (1)0.6 kg·m/s ,方向与羽毛球飞来的方向相反 (2)-120 m/s 21 J解析 (1)以羽毛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p =m v =5×10-3×903.6kg·m /s =0.125 kg·m/s p ′=m v ′=-5×10-3×3423.6 kg·m /s =-0.475 kg·m/s所以动量的变化量Δp =p ′-p =-0.475 kg·m /s -0.125 kg·m/s =-0.6 kg·m/s.即羽毛球的动量变化大小为0.6 kg·m/s ,方向与羽毛球飞来的方向相反. (2)羽毛球的初速度:v =25 m/s , 羽毛球的末速度:v ′=-95 m/s. 所以Δv =v ′-v =-120 m/s. 羽毛球的初动能:E k ≈12m v 2=1.56 J ,羽毛球的末动能:E k ′≈12m v ′2=22.56 J.所以ΔE k =E k ′-E k =21 J.►题组3 对动量定理的应用的考查10.如图4所示,一个下面装有轮子的贮气瓶停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左端与竖直墙壁接触.现打开尾端阀门,气体往外喷出,设喷口面积为S ,气体密度为ρ,气体往外喷出的速度为v ,则气体刚喷出时贮气瓶左端对竖直墙的作用力大小是( )图4A .ρv S B.ρv 2S C.12ρv 2SD .ρv 2S答案 D解析 以t 时间内喷出去的气体为研究对象,由Ft =ρS v t v =ρSt v 2,则F =ρS v 2,由于气瓶处于平衡状态,墙壁与气瓶间作用力与气体反冲作用力相等,故D 正确.11.冬奥会短道速滑接力项目是我国在冬奥会上的优势项目.仔细观察优秀运动员的接力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接棒”的运动员提前站在“交棒”运动员的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等到“交棒”运动员追上“接棒”运动员时,“交棒”运动员猛推“接棒”运动员一把,使其获得更大速度向前冲出.若运动员与冰面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在两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A .两位运动员的动量变化量一定等大反向B .“交棒”运动员比“接棒”运动员的动量变化大C .“交棒”运动员比“接棒”运动员的速度变化大D .“交棒”运动员对“接棒”运动员的冲量大于“接棒”运动员对“交棒”运动员的冲量 答案 A解析 运动员与冰面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两运动员相互作用时只受内力,不受外力,故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相互作用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他们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Δp 1=-Δp 2;由于质量未知,由m 1Δv 1=-m 2Δv 2知,无法比较两运动员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12.排球运动是一项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为了了解排球的某些性能,某同学让排球从距地面高h 1=1.8 m 处自由落下,测出该排球从开始下落到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 =1.3 s ,第一次反弹的高度为h 2=1.25 m .已知排球的质量为m =0.4 kg ,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排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 (2)排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 (1)0.2 s (2)26 N解析 (1)排球第一次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 1,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2,由 h 1=12gt 21,h 2=12gt 22 得t 1=0.6 s ,t 2=0.5 s所以排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Δt =t -t 1-t 2=0.2 s(2)设排球第一次落地的速度为v 1,第一次反弹离开地面时的速度为v 2,则有:v 1=gt 1=6 m /s ,v 2=gt 2=5 m/s ,设地面对排球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F ,以排球为研究对象,取向上为正方向,则在排球与地面的作用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 (F -mg )Δt =m v 2-m (-v 1),即 F =m (v 2+v 1)Δt +mg代入数据得F =26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排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26 N.。

20-21版:6.2.3~6.2.4 第1课时 组合及组合数的定义(步步高)

20-21版:6.2.3~6.2.4   第1课时   组合及组合数的定义(步步高)
解析 可把问题分两类情况: 第 1 类,选出的 2 名是男教师有 C26种方法; 第 2 类,选出的 2 名是女教师有 C24种方法. 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 C26+C24=AA2622+AA2224=62× ×51+42× ×31=15+6= 21(种)不同的选法.
(3)现要从中选出男、女教师各2名去参加会议,有__9_0_种不同的选法.
(2)10个人相互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电话? 解 是组合问题,因为甲与乙通一次电话,也就是乙与甲通一次电话, 没有顺序区别,组合数为 C210=AA21220=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10支球队以单循环进行比赛(每两队比赛一次),这次比赛需要进行 多少场? 解 是组合问题,因为每两个队比赛一次,没有顺序的区别,组合数为 C210=AA21220=45.
A.C59种
B.A37
解析 只需再从其他 7 名队员中选 3 人,即 C37种选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从9名学生中选出3名参加“希望英语”口语比赛,有_8_4_种不同选法. 解析 只需从 9 名学生中选出 3 名即可,从而有 C39=AA3339=93××82××71=84(种) 选法.
√B.4
C.12
D.24
解析 由于与顺序无关,所以是组合问题,共有4个:△ABC,△ABD, △ACD,△B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某新农村社区共包括8个自然村,且这些村庄分布零散没有任何三个
村庄在一条直线上,现要在该社区内建“村村通”工程,则共需建公

【202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步步高)】目录

【202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步步高)】目录

第一章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1.1集合§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4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1.5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6 基本不等式强化训练1不等式中的综合问题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2.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1课时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2课时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2.2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奇偶性、对称性与周期性第3课时函数性质的综合问题§2.3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2.4 指数与指数函数§2.5 对数与对数函数§2.6 函数的图象§2.7 函数与方程强化训练2函数与方程中的综合问题§2.8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3.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3.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强化训练3导数中的综合问题高考专题突破一高考中的导数综合问题第1课时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第2课时利用导函数研究函数的零点第3课时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1任意角和弧度制、三角函数的概念§4.2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4.3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第1课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2课时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4.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5 函数y=A sin(ωx+φ)的图象及应用强化训练4三角函数中的综合问题§4.6 解三角形高考专题突破二高考中的解三角形问题第五章平面向量、复数§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5.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5.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强化训练5平面向量中的综合问题§5.4 复数第六章数列§6.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6.2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6.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强化训练6数列中的综合问题高考专题突破三高考中的数列问题第七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7.1空间几何体及其表面积、体积强化训练7空间几何体中的综合问题§7.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7.3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7.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强化训练8空间位置关系中的综合问题§7.5 空间向量及其应用高考专题突破四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第八章解析几何§8.1直线的方程§8.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8.3 圆的方程§8.4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强化训练9直线与圆中的综合问题§8.5 椭圆第1课时椭圆及其性质第2课时直线与椭圆§8.6 双曲线§8.7 抛物线强化训练10圆锥曲线中的综合问题高考专题突破五高考中的圆锥曲线问题第1课时范围与最值问题第2课时定点与定值问题第3课时证明与探索性问题第九章统计与统计案例§9.1 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9.2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案例强化训练11统计中的综合问题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0.2 排列、组合§10.3 二项式定理§10.4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10.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均值与方差§10.6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高考专题突破六高考中的概率与统计问题。

步步高高三复习用书 第六章 6.1 精品

步步高高三复习用书 第六章 6.1   精品

§6.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1.向量的有关概念2.向量的线性运算3.共线向量定理向量a (a ≠0)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b =λa . 知识拓展1.一般地,首尾顺次相接的多个向量的和等于从第一个向量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终点的向量,即A 1A 2→+A 2A 3→+A 3A 4→+…+A n -1A n ——→=A 1A n →,特别地,一个封闭图形,首尾连接而成的向量和为零向量.2.若P 为线段AB 的中点,O 为平面内任一点,则OP →=12(OA →+OB →).3.OA →=λOB →+μOC →(λ,μ为实数),若点A ,B ,C 共线,则λ+μ=1.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向量与有向线段是一样的,因此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 × )(2)|a |与|b |是否相等与a ,b 的方向无关.( √ ) (3)若a ∥b ,b ∥c ,则a ∥c .( × )(4)若向量AB →与向量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在一条直线上.( × ) (5)当两个非零向量a ,b 共线时,一定有b =λa ,反之成立.( √ ) (6)若两个向量共线,则其方向必定相同或相反.(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P108B 组T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AB →+AD →|=|AB →-AD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为________. 答案 矩形解析 如图,因为AB →+AD →=AC →,AB →-AD →=DB →,所以|AC →|=|DB →|. 由对角线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 3.[P86例4]已知▱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且OA →=a ,OB →=b ,则DC →=______,BC →=________.(用a ,b 表示) 答案 b -a -a -b解析 如图,DC →=AB →=OB →-OA →=b -a ,BC →=OC →-OB →=-OA →-OB →=-a -b .题组三 易错自纠4.对于非零向量a ,b ,“a +b =0”是“a ∥b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若a +b =0,则a =-b ,所以a ∥b .若a ∥b ,则a +b =0不一定成立,故前者是后者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5.设向量a ,b 不平行,向量λa +b 与a +2b 平行,则实数λ=____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向量a ,b 不平行,∴a +2b ≠0,又向量λa +b 与a +2b 平行,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μ,使λa +b =μ(a +2b )成立,即λa +b =μa +2μb ,则⎩⎪⎨⎪⎧λ=μ,1=2μ,解得λ=μ=12.6.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上的点,AD =12AB ,BE =23BC .若DE →=λ1AB →+λ2AC →(λ1,λ2为实数),则λ1+λ2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DE →=DB →+BE →=12AB →+23BC →=12AB →+23(BA →+AC →) =-16AB →+23AC →,∴λ1=-16,λ2=23,即λ1+λ2=12.题型一 平面向量的概念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a |=|b |,则a =b ;②若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 →=DC →是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③若a =b ,b =c ,则a =c ; ④a =b 的充要条件是|a |=|b |且a ∥b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答案 A解析 ①不正确.两个向量的长度相等,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②正确.∵AB →=DC →,∴|AB →|=|DC →|且AB →∥DC →, 又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反之,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则AB →∥DC →且|AB →|=|DC →|,∴AB →=DC →;③正确.∵a =b ,∴a ,b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 又b =c ,∴b ,c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 ∴a ,c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故a =c ;④不正确.当a ∥b 且方向相反时,即使|a |=|b |,也不能得到a =b ,故|a |=|b |且a ∥b 不是a =b的充要条件,而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③.故选A.2.设a 0为单位向量,①若a 为平面内的某个向量,则a =|a |a 0;②若a 与a 0平行,则a =|a |a 0;③若a 与a 0平行且|a |=1,则a =a 0. 上述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答案 D解析 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a 与|a |a 0的模相同,但方向不一定相同,故①是假命题;若a 与a 0平行,则a 与a 0的方向有两种情况:一是同向,二是反向,反向时a =-|a |a 0,故②③也是假命题.综上所述,假命题的个数是3. 思维升华向量有关概念的关键点 (1)向量定义的关键是方向和长度.(2)非零共线向量的关键是方向相同或相反,长度没有限制. (3)相等向量的关键是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4)单位向量的关键是方向没有限制,但长度都是一个单位长度.(5)零向量的关键是方向没有限制,长度是0,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共线.题型二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命题点1 向量的线性运算典例(1)如图所示,向量OA →=a ,OB →=b ,OC →=c ,A ,B ,C 在一条直线上,且AC →=-3CB →,则( ) A.c =32b -12aB.c =32a -12bC.c =-a +2bD.c =a +2b 答案 A解析 由AC →=-3CB →,可得OC →-OA →=-3(OB →-OC →), 则OC →=32OB →-12OA →=32b -12a ,故选A.(2)(2017·湖州质检)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边上,且CD =2DB ,点E 在AD 边上,且AD =3AE ,则用向量AB →,AC →表示CE →为( ) A.29AB →+89AC → B.29AB →-89AC → C.29AB →+79AC → D.29AB →-79AC → 答案 B解析 由平面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及向量共线的性质可得CE →=CA →+AE →,AE →=13AD →,AD →=AB →+BD →,BD →=13BC →,BC →=BA →+AC →,BD →=13(BA →+AC →),AD →=AB →+BD →=AB →+13BA →+13AC →,AE →=13⎝⎛⎭⎫AB →+13BA →+13AC →, CE →=CA →+13AB →+19BA →+19AC →=13AB →+19BA →+CA →+19AC →=29AB →+89CA →, ∵89CA →=-89AC →,∴CE →=29AB →-89AC →,故选B. 命题点2 根据向量线性运算求参数典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E 为线段AO 的中点.若BE →=λBA →+μBD →(λ,μ∈R ),则λ+μ等于( ) A.1 B.34 C.23 D.12答案 B解析 ∵E 为线段AO 的中点, ∴BE →=12BA →+12BO →=12BA →+12⎝⎛⎭⎫12BD → =12BA →+14BD →=λBA →+μBD →, ∴λ+μ=12+14=34,故选B.(2)在△ABC 中,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且BC →=3CD →,点O 在线段CD 上(与点C ,D 不重合),若AO →=xAB →+(1-x )AC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0,12 B.⎝⎛⎭⎫0,13 C.⎝⎛⎭⎫-12,0 D.⎝⎛⎭⎫-13,0 答案 D解析 设CO →=yBC →, ∵AO →=AC →+CO →=AC →+yBC →=AC →+y (AC →-AB →) =-yAB →+(1+y )AC →.∵BC →=3CD →,点O 在线段CD 上(与点C ,D 不重合), ∴y ∈⎝⎛⎭⎫0,13, ∵AO →=xAB →+(1-x )AC →, ∴x =-y ,∴x ∈⎝⎛⎭⎫-13,0. 思维升华平面向量线性运算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向量加法或减法的几何意义.向量加法和减法均适合三角形法则.(2)求已知向量的和.一般共起点的向量求和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差用三角形法则;求首尾相连向量的和用三角形法则.(3)求参数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向量间的关系,通过向量的运算将向量表示出来,进行比较,求参数的值.跟踪训练(1)如图,已知AB →=a ,AC →=b ,DC →=3BD →,AE →=2EC →,则DE →等于( ) A.34b -13a B.512a -34b C.34a -13b D.512b -34a 答案 D解析 由平面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可知, DE →=DC →+CE →=34BC →+⎝⎛⎭⎫-13AC → =34(AC →-AB →)-13AC →=-34AB →+512AC →=-34a +512b ,故选D.(2)如图,直线EF 与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边AB ,AD 分别交于E ,F 两点,且与对角线AC 交于点K ,其中,AE →=25AB →,AF →=12AD →,AK →=λAC →,则λ的值为______.答案 29解析 ∵AE →=25AB →,AF →=12AD →,∴AB →=52AE →,AD →=2AF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 AC →=AB →+AD →, ∴AK →=λAC →=λ(AB →+AD →) =λ⎝⎛⎭⎫52AE →+2AF → =52λAE →+2λAF →, ∵E ,F ,K 三点共线,∴52λ+2λ=1,∴λ=29.题型三 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典例设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不共线.(1)若AB →=a +b ,BC →=2a +8b ,CD →=3(a -b ),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2)试确定实数k ,使k a +b 和a +k b 共线.(1)证明 ∵AB →=a +b ,BC →=2a +8b ,CD →=3(a -b ), ∴BD →=BC →+CD →=2a +8b +3(a -b ) =2a +8b +3a -3b =5(a +b )=5AB →, ∴AB →,BD →共线.又∵它们有公共点B ,∴A ,B ,D 三点共线.(2)解 假设k a +b 与a +k b 共线, 则存在实数λ,使k a +b =λ(a +k b ), 即(k -λ)a =(λk -1)b .又a ,b 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k -λ=λk -1=0.消去λ,得k 2-1=0,∴k =±1. 引申探究若将本例(1)中“BC →=2a +8b ”改为“BC →=a +m b ”,则m 为何值时,A ,B ,D 三点共线? 解 BC →+CD →=(a +m b )+3(a -b )=4a +(m -3)b , 即BD →=4a +(m -3)b .若A ,B ,D 三点共线,则存在实数λ,使BD →=λAB →. 即4a +(m -3)b =λ(a +b ).∴⎩⎪⎨⎪⎧4=λ,m -3=λ,解得m =7. 故当m =7时,A ,B ,D 三点共线.思维升华(1)证明三点共线问题,可用向量共线解决,但应注意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的区别与联系.当两向量共线且有公共点时,才能得出三点共线.(2)向量a ,b 共线是指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1,λ2,使λ1a +λ2b =0成立,若λ1a +λ2b =0,当且仅当λ1=λ2=0时成立,则向量a ,b 不共线.跟踪训练 (1)(2017·舟山质检)已知向量AB →=a +3b ,BC →=5a +3b ,CD →=-3a +3b ,则( ) A.A ,B ,C 三点共线 B.A ,B ,D 三点共线 C.A ,C ,D 三点共线 D.B ,C ,D 三点共线 答案 B解析 ∵BD →=BC →+CD →=2a +6b =2(a +3b )=2AB →, ∴BD →,AB →共线,又有公共点B , ∴A ,B ,D 三点共线.故选B.(2)已知A ,B ,C 是直线l 上不同的三个点,点O 不在直线l 上,则使等式x 2OA →+xOB →+BC →=0成立的实数x 的取值集合为( ) A.{0} B.∅ C.{-1}D.{0,-1}答案 C解析 ∵BC →=OC →-OB →,∴x 2OA →+xOB →+OC →-OB →=0, 即OC →=-x 2OA →-(x -1)OB →,∵A ,B ,C 三点共线, ∴-x 2-(x -1)=1,即x 2+x =0,解得x =0或x =-1. 当x =0时,x 2OA →+xOB →+BC →=0, 此时B ,C 两点重合,不合题意,舍去, 故x =-1.容易忽视的零向量典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若非零向量a 与b 方向相同或相反,则a +b 与a ,b 之一的方向相同; ②|a |+|b |=|a +b |⇔a 与b 方向相同;③向量b 与向量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 =λa ; ④AB →+BA →=0; ⑤若λa =λb ,则a =b . 错解展示:④中两个向量的和仍是一个向量,所以AB →+BA →=0. 错误答案 ④ 现场纠错解析 对于①,当a +b =0时,其方向任意,它与a ,b 的方向都不相同. 对于②,当a ,b 之一为零向量时结论不成立.对于③,当a =0且b =0时,λ有无数个值;当a =0但b ≠0或a ≠0但b =0时,λ不存在. 对于④,由于两个向量之和仍是一个向量, 所以AB →+BA →=0.对于⑤,当λ=0时,不管a 与b 的大小与方向如何,都有λa =λb ,此时不一定有a =b . 故①②③④⑤均错. 答案 ①②③④⑤纠错心得 在考虑向量共线问题时,要注意考虑零向量.1.给出下列命题:①两个具有公共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②两个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它们的模能比较大小; ③λa =0(λ为实数),则λ必为零; ④λ,μ为实数,若λa =μb ,则a 与b 共线.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 A解析 因为两个向量终点相同,起点若不在一条直线上,则也不共线,命题①错误;由于两个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它们的模能比较大小,因此②是正确的;若λa =0(λ为实数),则a 也可以为零向量,因此命题③是错误的;若λ,μ为0,尽管有λa =μb ,则a 与b 也不一定共线,即命题④是错误的,故选A.2.设a 是非零向量,λ是非零实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 与λa 的方向相反 B.a 与λ2a 的方向相同 C.|-λa |≥|a | D.|-λa |≥|λ|·a 答案 B解析 对于A ,当λ>0时,a 与λa 的方向相同,当λ<0时,a 与λa 的方向相反;B 正确;对于C ,|-λa |=|-λ||a |,由于|-λ|的大小不确定,故|-λa |与|a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对于D ,|λ|a 是向量,而|-λa |表示长度,两者不能比较大小.3.(2017·舟山调研)如图,已知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D 是半圆弧的两个三等分点,AB →=a ,AC →=b ,则AD →等于( ) A.a -12bB.12a -b C.a +12bD.12a +b 答案 D解析 连接OC ,OD ,CD ,由点C ,D 是半圆弧的三等分点,可得∠AOC =∠COD =∠BOD =60°,且△OAC 和△OCD 均为边长等于圆O 半径的等边三角形,所以四边形OACD 为菱形,所以AD →=AO →+AC →=12AB →+AC →=12a +b ,故选D.4.已知AB →=a +2b ,BC →=-5a +6b ,CD →=7a -2b ,则下列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 A.A ,B ,C B.A ,B ,D C.B ,C ,D D.A ,C ,D答案 B解析 因为AD →=AB →+BC →+CD →=3a +6b =3(a +2b )=3AB →,又AB →,AD →有公共点A ,所以A ,B ,D 三点共线.5.如图所示,在△ABC 中,点O 是B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 ,AC 于不同的两点M ,N ,若AB →=mAM →,AC →=nAN →,则m +n 的值为( ) A.1 B.2 C.3 D.4 答案 B解析 ∵O 为BC 的中点, ∴AO →=12(AB →+AC →)=12(mAM →+nAN →) =m 2AM →+n 2AN →, ∵M ,O ,N 三点共线, ∴m 2+n2=1,∴m +n =2. 6.(2018届湖州质检)已知a ,b 是不共线的向量,AB →=λa +2b ,AC →=a +(λ-1)b ,且A ,B ,C 三点共线,则λ等于( ) A.-1 B.-2 C.-2或1 D.-1或2 答案 D解析 由于A ,B ,C 三点共线,故AB →=μAC →,即λ·(λ-1)-2×1=0,解得λ=-1或2.故选D.7.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 ∥b ;②a ⊥b ;③|a |=|b |;④a +b =a -b . 答案 ②解析 根据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知,|a +b |与|a -b |分别为以向量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因为|a +b |=|a -b |,所以该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所以a ⊥b .8.已知D ,E ,F 分别为△ABC 的边BC ,CA ,AB 的中点,且BC →=a ,CA →=b ,给出下列命题:①AD →=12a -b ;②BE →=a +12b ;③CF →=-12a +12b ;④AD →+BE →+CF →=0.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答案 ②③④解析 BC →=a ,CA →=b ,AD →=12CB →+AC →=-12a -b ,BE →=BC →+12CA →=a +12b ,CF →=12(CB →+CA →)=12(-a +b )=-12a +12b ,所以AD →+BE →+CF →=-b -12a +a +12b +12b -12a =0.所以正确命题的序号为②③④.9.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BC 边上的一点,且BD =2DC ,若AC →=mAB →+nAD →(m ,n ∈R ),则m -n =________. 答案 -2解析 由BD =2DC ,得BC →=-3CD →, 其中BC →=AC →-AB →,CD →=AD →-AC →, 那么BC →=-3CD →可转化为 AC →-AB →=-3(AD →-AC →), 可以得到-2AC →=-3AD →+AB →,即AC →=-12AB →+32AD →,则m =-12,n =32,那么m -n =-12-32=-2.10.在直角梯形ABCD 中,A =90°,B =30°,AB =23,BC =2,点E 在线段CD 上,若AE →=AD →+μAB →,则μ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0,12 解析 由题意可求得AD =1,CD =3, ∴AB →=2DC →, ∵点E 在线段CD 上, ∴DE →=λDC →(0≤λ≤1).∵AE →=AD →+DE →,又AE →=AD →+μAB →=AD →+2μDC →=AD →+2μλDE →,∴2μλ=1,即μ=λ2,∵0≤λ≤1, ∴0≤μ≤12.即μ的取值范围是⎣⎡⎦⎤0,12. 11.设a ,b 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1)若OA →=2a -b ,OB →=3a +b ,OC →=a -3b ,求证:A ,B ,C 三点共线; (2)若AB →=a +b ,BC →=2a -3b ,CD →=2a -k b ,且A ,C ,D 三点共线,求k 的值. (1)证明 由已知得,AB →=OB →-OA →=3a +b -2a +b =a +2b , BC →=OC →-OB →=a -3b -3a -b =-2a -4b , 故BC →=-2AB →, 又BC →与AB →有公共点B , 所以A ,B ,C 三点共线.(2)解 AC →=AB →+BC →=3a -2b ,CD →=2a -k b . 因为A ,C ,D 三点共线,所以AC →=λCD →, 即3a -2b =2λa -kλb ,所以⎩⎪⎨⎪⎧3=2λ,2=kλ,所以⎩⎨⎧λ=32,k =43.综上,k 的值为43.12.如图所示,在△ABC 中,D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BF 与CD 交于点O ,设AB →=a ,AC →=b ,试用a ,b 表示向量AO →.解 方法一 由D ,O ,C 三点共线,可设DO →=k 1DC →=k 1(AC →-AD →)=k 1⎝⎛⎭⎫b -12a =-12k 1a +k 1b (k 1为实数),同理,可设BO →=k 2BF →=k 2(AF →-AB →) =k 2⎝⎛⎭⎫12b -a =-k 2a +12k 2b (k 2为实数), ①又BO →=BD →+DO →=-12a +⎝⎛⎭⎫-12k 1a +k 1b =-12(1+k 1)a +k 1b ,②所以由①②,得-k 2a +12k 2b =-12(1+k 1)a +k 1b ,即12(1+k 1-2k 2)a +⎝⎛⎭⎫12k 2-k 1b =0. 又a ,b 不共线,所以⎩⎨⎧12(1+k 1-2k 2)=0,12k 2-k 1=0,解得⎩⎨⎧k 1=13,k 2=23.所以BO →=-23a +13b .所以AO →=AB →+BO → =a +⎝⎛⎭⎫-23a +13b =13(a +b ). 方法二 延长AO 交BC 于点E ,则E 为BC 的中点,∴AO →=23AE →=23⎝⎛⎭⎫12AB →+12AC → =13(AB →+AC →)=13(a +b ).13.已知△ABC 和点M 满足MA →+MB →+MC →=0.若存在实数m ,使得AB →+AC →=mAM →成立,则m =________. 答案 3解析 由MA →+MB →+MC →=0知,点M 为△ABC 的重心,设点D 为边BC 的中点, 则AM →=23AD →=23×12(AB →+AC →)=13(AB →+AC →),所以AB →+AC →=3AM →,故m =3.14.已知点D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AD →=15AB →-45CA →,若△ACD 的面积为1,则△ABD 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4解析 由AD →=15AB →-45CA →,得5AD →=AB →+4AC →,所以AD →-AB →=4(AC →-AD →),即BD →=4DC →. 所以点D 在边BC 上,且|BD →|=4|DC →|, 所以S △ABD =4S △ACD =4.15.设G 为△ABC 的重心,且sin A ·GA →+sin B ·GB →+sin C ·GC →=0,则角B 的大小为________. 答案 60°解析 ∵G 是△ABC 的重心,∴GA →+GB →+GC →=0,GA →=-(GB →+GC →),将其代入sin A ·GA →+sin B ·GB →+sin C ·GC →=0,得(sin B -sin A )GB →+(sin C -sin A )GC →=0.又GB →,GC →不共线, ∴sin B -sin A =0,sin C -sin A =0,则sin B =sin A =sin C .根据正弦定理知,b =a =c , ∴△ABC 是等边三角形,则B =60°.16.已知在△ABC 中,点D 满足2BD →+CD →=0,过点D 的直线l 与直线AB ,AC 分别交于点M ,N ,AM →=λAB →,AN →=μAC →.若λ>0,μ>0,求λ+μ的最小值.解 连接AD .因为2BD →+CD →=0,所以BD →=13BC →,AD →=AB →+BD →=AB →+13BC →=AB →+13(AC →-AB →)=23AB →+13AC →. 因为D ,M ,N 三点共线,所以存在x ∈R ,使AD →=xAM →+(1-x )AN →,则AD →=xλAB →+(1-x )μAC →, 所以xλAB →+(1-x )μAC →=23AB →+13AC →,所以xλ=23,(1-x )μ=13,所以x =23λ,1-x =13μ,所以23λ+13μ=1,所以λ+μ=13(λ+μ)⎝⎛⎭⎫2λ+1μ=13⎝⎛⎭⎫3+2μλ+λμ≥3+223,当且仅当λ=2μ时等号成立, 所以λ+μ的最小值为3+223.。

20-21版: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导航(步步高)

20-21版: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导航(步步高)
第六单元 学习之道•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01 单元学习导航
内 容
02 学段一 文本前置学习

03 学段二 单元统整学习

04 学段三 “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
单元学习导航
1.单元学习目标 人文主题——学习之道 梳理、探究他人的“学习之道”,对照自己的经验与社会的要求,形成自己的“学习之道”。 语文素养 (1)把握思辨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有针对性表达观点的方法。 (2)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体会其说理艺术,感受思辨中蕴含的逻辑思维。 (3)写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3)一篇杂文:《拿来主义》 本文是一篇探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杂文。作者针对几种对待外来文化的极端做法鲜明地表达了自 己的观点,先破后立,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多样,有清晰的思路和缜密的思维。
(4)两篇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这是两篇有关读书的随笔。作者通过个人经历、经验的叙述来表达鲜明的立场与观点。前者探讨获 得修养的重要途径,先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进行说明。后者讲述了不同时期进 入不同图书馆的经历,表达了对图书馆的礼赞和对知识的崇敬。
2.单元学习资源 (1)两篇古代议论文:《劝学》《师说》 这两篇文章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作者都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 论述,并且采用了多样的论证方法。其中有关学习的观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一篇讲话稿:《反对党八股(节选)》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针对延安政治工作、宣传工作中出现的不当 学风和文风,分析问题的根源,指出问题的本质,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全文论证方法多样,论证 结构清晰。本文的观点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具有指导意义。

21-22版:§6.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步步高)

21-22版:§6.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步步高)


由A→P与A→C共线得 6(x-4)-(-2)y=0,

联立①②,解得x=3,y=3,即点P的坐标为(3,3).
12345
课堂小结
KE TANG XIAO JIE
1.知识清单: (1)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2.方法归纳:转化法. 3.常见误区:不能转化为向量问题.
第六章 平面向量初步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掌握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力学问题等一些实际问题. 2.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运用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和物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梳理

题型探究

随堂演练

课时对点练
1
PART ONE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cos ∠BAO= 33, 故此人的前进方向与河岸夹角的余弦值为 33,且逆着水流方向,实际前
进速度的大小为 4 2 km/h.
反思 感悟
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三步曲”
跟踪训练2 如图所示,一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均为
60 N的力的作用,两力的夹角为60°且有一力方向
水平,求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解 设向量O→A,O→B分别表示两力,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OACB, O→C即为合力,如图所示.
√A.东南风, 2a km/h
B.东风, 2a km/h
C.南风,a km/h
D.西南风, 2a km/h
解析 如图所示,设人的速度为 v1,风速为 v2,则人感受到的风速为 v,且|v|= 2a.
12345
4.飞机以300 km/h的速度斜向上飞行,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则飞机在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是____1_5_0__3____ km/h. 解析 如图所示,|v1|=|v|cos 30°=300× 23=150 3(km/h).

步步高高三复习用书 第六章 6.4 第1课时 课件

步步高高三复习用书 第六章 6.4 第1课时  课件
1 2 3 4 5 6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P108A 组 T5]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3,4) , B(5,2) , C(-1,-4),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
2
3
4
5
6
解析
→ → → AB=(2,-2),AC=(-4,-8),BC=(-6,-6),
1
2
3
4
5
6
2π (4)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 F1 和 F2 的夹角为 3 ,且|F1|=3,|F2|=5,则 F1 +F2 的大小为 19.( √ ) → → (5)设定点 A(1,2)与动点 P(x,y)满足OP· OA=4,则点 P 的轨迹方程是 x+2y -4=0.( √ ) (6)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三个定点 A(-2,-1),B(0,10),C(8,0),若 → → → → 动点 P 满足:OP=OA+t(AB+AC),t∈R,则点 P 的轨迹方程是 x-y+1 =0.( √ )
→ → 2 2 ∴|AB|= 2 +-2 =2 2,|AC|= 16+64=4 5,
→ |BC|= 36+36=6 2,
→2 →2 →2 ∴|AB| +|BC| =|AC| ,
∴△ABC为直角三角形.
1
2
3
4
5
6
→ → → → → → 3.[P120B 组 T8]在△ABC 中, 若OA· OB=OB· OC=OC· OA, 则点 O 是△ABC
【知识拓展】
→ → → 1.若 G 是△ABC 的重心,则GA+GB+GC=0. 2.若直线 l 的方程为 Ax+By+C=0,则向量(A,B)与直线 l 垂直,向量 (-B,A)与直线 l 平行.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六章 章末总结学案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六章 章末总结学案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

方法·探究区
[规范解答]
学案22
(1)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工业,富国强兵,抵御外来侵略。 (2)核心措施:发展近代工业。 主要目的:武装军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 (3)评价: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建立了 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经 济和军事实力;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 侵,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②对 外战争和残暴的统治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 重的苦难。
网络·构建区
学案22
学案 22
章末总结
奥斯曼与马木路克双重统 治下的埃及社会动荡不安 英法工业列强伺机侵略, 埃及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穆 罕 默 德 · 阿 里 改 革
消除军阀割据,中 大力发展经济 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文化教育 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导致最终失败 影 响
央集权空前强化 促进经济复苏与发
展,带动文教繁荣
奥斯曼统治下的埃及处于
封建生产方式下经济衰退
知识·总结区
学案22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与埃及近代化的关系 1.客观的促进作用 (1)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上半期, 工业革命在欧洲列强各国 相继展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寻找商品市场 和原料产地,列强加紧了对外殖民扩张。拿破仑入侵埃 及,进行殖民统治,冲击了埃及旧的社会体制,开始了 埃及的社会变革。 (2)阿里上台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在政治、经 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了有利于埃及近代化的改革措
方法·探究区
请回答:
学案22
(1)据材料一、二,分析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核心措施和主要目的 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价穆罕默德· 阿里的改革。

【步步高】高中物理《8B Unit 6 Reading(1)》教学案 牛津版

【步步高】高中物理《8B Unit 6 Reading(1)》教学案 牛津版
《8B Unit6 Reading(1)》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参与慈善活动的有关情况以及他们如何支持像乐施会毅行者这样的活动。慈善步行是一种为慈善机构募捐较为普遍的途径。参与者要找到赞助人,赞助者承诺捐献一笔钱或按公里捐献一定数额的钱。步行结束后,参与向要赞助者收取赞助款并交给慈善机构。目的是为某个事业筹款并引起人们对这一事业的关注。
Students enjoy these pictures and learn the new words:group,
Group…into,Trailwalker
the logo of Trailwalker
the logo of Oxfam
trail,tough,training,
team spirit,record,
Students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answer some easy questions:
Students finish this exercise individually.
Students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then answer more questions.
Students look and listen.
本单元内容是有关慈善募捐活动。上本节课前几天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全国各地都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正好利用这个契机,我在网上下了一些震后灾区的照片,以《爱的奉献》为背景音乐,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为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ⅡRevision:There are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who need our the world. Do you know who they are? How can we help the people?

【步步高】(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复习讲义第六章 专题一

【步步高】(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复习讲义第六章 专题一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读懂诗歌能力一、标题切入诗歌的标题相当于诗歌的眼睛,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读懂诗歌,首先要借助对标题的分析窥见诗中蕴藏的丰富信息。

1.从标题推知写作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2017年高考卷中诗歌标题除浙江卷外,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诗歌的中心事件作了交代,如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江苏卷“秋兴”,对诗歌的内容、事件作了明显的提示或概括。

像这样的标题很多,如“逢入京使”“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这类标题,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

因此,赏析诗歌时抓住题目中交代的主要事件,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像下面的标题都可以用来推测诗歌的感情倾向:“悯农”“伤田家”“春怨”“书愤”“哭晁卿衡”“怀吴中冯秀才”“桃林夜贺晋公”“汾上惊秋”“望鹦鹉洲悲祢衡”。

我们要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那个字眼,看其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等。

3.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目的、意图2017年全国卷Ⅲ诗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文字很多,除点明写作缘由外,“戏赠”二字就点明了白居易写作此诗的目的:戏谑友人,夸耀自己。

当然,读完全诗后可知“戏言”中有“真言”。

如果能抓住标题中像这样点明写作目的的关键词语品读,离真正读懂诗歌就不远了。

4.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很多标题会反映出一首诗的题材类型,不同题材类型的诗往往有不同的情感内容、不同的写法。

(1)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如:“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鹿砦”“竹里馆”“黄鹤楼”等。

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的感情常常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或登临览胜、即景抒怀。

(2)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如:“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流莺”“石灰吟”“海棠”“子规”等。

【步步高】20132014高中英语 Module 6 The Internet and Teleco

【步步高】20132014高中英语 Module 6 The Internet and Teleco

Module 6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Period One Warm­up and Reading(Ⅰ)基础落实Ⅰ.课文理解1.The second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 of ________.A.the first computerB.the first networkC.the development of NSFNETD.the uses of the network2.From the third paragraph,we can conclude that ________.A.English will be replaced by Chinese on the web in the futureB.English will still control the web in the futureC.Chinese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in languages on the web in the future D.you won’t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web if you don’t know Chinese in the future 3.The idea of the World Wide Web appeared in ________ by ________.A.1969;DARPAB.1984;NSFC.1991;Tim Berners­LeeD.1989;Tim Berners­Lee4.The World Wide Web is used to ________.A.share information with other computer usersB.store important informationC.carry information to other computer usersD.make thousands of millionaires5.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A.Berners­Lee,the Inventor of W.W.W.B.Want to Be a Millionaire?Go to W.W.W.C.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D.The Uses of the InternetⅡ.课文缩写The Internet,the biggest source of information in the world,which 1.________ millions of pages of data,is 2.________ through a computer.In 1969,DARPA,a USdefence organisation,3.________ a network of computers called DARPANET and only used by the US army.Then in 1984,the NSFNET network was started,4.________ “Internet”,and then it became possible for universities to use the system 5.________.The web is a computer network that allows computer users to 6.________ information from millions of websites via the Internet.The web 7.________________ in 1991 by an English scientist,who 8.________________ the idea in 1989.He also 9.________ the first “web browser”.10.________________,the web and the Internet grew.Ⅲ.用适当的介、副词填空1.The Internet is the biggest source ________ information ________ the world,and it’s accessible ________ a computer.2.It consists ________ millions ________ pages ________ data.3.________ 1969,DARPA,a US defence organisation,developed a way ________ all their computers to “talk” ________ each other ________ the telephone.4.It then became possible ________ universities to use the system ________ well. 5.NSFNET became known ________ the Inter­Network,or “Internet”.6.The World Wide Web is a computer network that allows computer users to access information ________ millions ________ websites ________ the Internet.7.________ the moment,________ 80 percent of web traffic is ________ English,but this percentage is going ________.________ 2020,much web traffic could be ________ Chinese.8.He came ________ ________ the idea ________ the World Wide Web in 1989 while he was working in Switzerland.9.________ that moment ________,the web and the Internet grew.10.He now works ________ a lecturer ________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________ Boston.能力提升阅读理解AToday almost everyone knows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If I ask you what the most important in your life is,maybe you will say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The first computer was made in 1946.It was very big but it worked very slowly.Today computers are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But they work faster and faster.What can computers do?A writer has said,“People can’t live withoutcomputers today.”The Internet came a little later than computers.It is about twenty­five years later than computers.But now it can be found almost everywhere.We can use it to read books,write letters,go shopping,play games or make friends.Many students like the Internet very much.They often go into the Internet as soon as they are free.They make friends on the Internet and maybe they have never seen these friends.They don’t know their real names,ages,and even sex.They are so interested in making “unreal friends” that they can’t put the ir heart into study.Many of them can’t catch up with others on many subjects because of that.We can use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world.But 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remember that not all the things can be done by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1.The Internet cannot be used for ________.A.studying B.shoppingC.thinking D.playing2.When the computer was invented,it was ________.A.large and worked quicklyB.small and worked slowlyC.large but worked slowlyD.small but worked quickly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A.Few students like going into the Internet.B.Students use the Internet to make “unreal friends”.C.These “unreal friends” always meet each other.D.Students know the friends on the Internet very well.4.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the Internet?A.It is wonderful.B.It can make students study harder.C.It is not good for students.D.It is helpful,but we can’t do everything on it.BTalk about your feelingsTalking about your feelings can help you stay in good mental health and deal with times when you feel troubled.Talking about your feelings isn’t a sign ofweakness.It’s part of taking charge of your well­being and doing what you can to stay healthy.Talking can be a way to cope with a problem you’ve been car rying around in your head for a while.Just being listened to can help you feel supported and less alone.And it works both ways.If you open up,it might encourage others to_do_the_same.It’s not always easy to describe how you’re feeling.If you can’t think of one word,use lots.What does it feel like inside your head?What does it make you feel like doing?You don’t need to sit your loved ones down for a big conversation about your well­being.Many people feel more comfortable when these conversations develop naturally—maybe when you’re doing something together.Eat wellThere are strong links between what we eat and how we feel—for example,caffeine(咖啡因) and sugar can have an immediate effect.But food can also have a long­lasting effect on your mental health.Yo ur brain needs a mix of nutrients to stay healthy and function well,just like the other organs in your body.A diet that’s good for your physical health is also good for your mental health.A healthy balanced diet includes:lo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wholegrain cereals(全谷类食物) or bread,nuts and seeds,dairy products,oily fish,plenty of water.Eat at least 3 meals each day and drink a lot,though not too much alcohol.Try to limit how many high­caffeine or sugary drinks you have.Please note:The advice on this page may not apply if your doctor has given you specific dietary(饮食的) advice.5.From the text we learn that talking about your feelings is one way ________. A.to benefit your mental healthB.to keep a positive attitude about yourselfC.to change your emotional stateD.to get the most out of life6.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to do the same” refer to in the third paragraph? A.To open up.B.To be listened to.C.To stay healthy.D.To feel supported and less alone.7.A healthy balanced diet is NOT likely to include ________ .A.dairy products and oily fishB.nuts and seedsC.fruit and vegetablesD.caffeine and sugar8.According to the text,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________.A.doctors’ dietary advice comes before the expressed adviceB.it’s a must to have a big conversation about one’s feelingsC.sugary drinks have a long­lasting effect on mental healthD.sometimes talking about your feelings is a sign of weakness答案基础落实Ⅰ.1.B 2.C 3.D 4.A 5.CⅡ.1.consists of 2.accessible 3.created 4.known as 5.as well 6.access 7.was invented 8.came up with 9.designed 10.From that moment onⅢ.1.of;in;through 2.of;of;of 3.In;for;to;through4.for;as 5.as 6.from;of;via 7.At;about;in;down;By;in 8.up;with;of 9.From;on 10.as;at;in能力提升1.C 2.C 3.B 4.D 5.A 6.A 7.D 8.A。

【步步高】2012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动量 第1课时 动量 动量定理讲义 大纲人教版

【步步高】2012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动量 第1课时 动量 动量定理讲义 大纲人教版

第六章 动量第1课时 动量 动量定理(限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物体放在水平圆台上,随圆台的转动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 .动能变化,动量不变B .动能不变,动量变化C .动能和动量都不变D .动能和动量都变化2.质量为m 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在时间t 内下滑的距离为s ,在这段时间内物体所受各力的冲量大小分别为( )A .重力的冲量mgt sin θB .支持力的冲量mgt cos θC .摩擦力的冲量mgt sin θD .合力的冲量03.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假设把钢珠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如此( )A .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B .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C .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D .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4.跳远时,跳在沙坑里比跳在水泥地上安全,这是由于( ) A .人跳在沙坑的动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B .人跳在沙坑的动量变化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C .人跳在沙坑受到的冲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D .人跳在沙坑受到的冲力比跳在水泥地上小5.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小滑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滑动,经过时间t 1速度减为零后又下滑,经过时间t 2回到斜面底端,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F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滑块的总冲量为( )A .mg sin θ·(t 1+t 2)B .mg sin θ·(t 1-t 2)C .mg (t 1+t 2)D .0图1图2二、非选择题6.如图3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先用小球把细绳水平拉直,再把小球由静止释放,经时间t,小球经过最低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小球的冲量大小是________,合力对小球的冲量大小是________.图37.如图4所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经过一段时间从A点运动到B点,如此质点的动量变化Δp大小和方向如何?图48.滑块A和B用轻细线连接在一起后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使A、B 一起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桌面滑动.如图5所示,滑块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力F作用t秒后,A、B间连线突然断开,此后力F仍作用于B.试求:滑块A刚好停住时,滑块B的速度多大?(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图59.一人做蹦极运动,用原长15 m的橡皮绳拴住身体往下跃,假设此人质量为50 kg,从50 m高处由静止下落,到运动停止瞬间所用时间为4 s,如此橡皮绳对人的平均作用力约为多大?(g取10 m/s2).10.一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弹簧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6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结合图象,分析:图6(1)试分析图象中前3 s和6.7 s~8.7 s,9.5 s~11.5 s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能得到什么结论?(2)试求在11.5 s~12.3 s时间内,运动员对弹簧床的平均作用力?11.跳水运动员应先将跳板向下压一下,以便让人弹得更高.如图7所示,在奥运会3米跳板跳水中,运动员的质量为40 kg,跳板下压的最大距离为0.2 m,跳板储存的弹性势能为160 J.反弹时跳板将弹性势能全部转给运动员,把运动员视为质点,如此人入水的速度为多大?弹起时人与板的作用时间为0.8 s,那么弹起的过程板对人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少?(g取10 m/s2,板的质量忽略不计)答案1.B 2.BCD 3.AC 4.D 5.C6.mgtm2gl7.解变化量又称为增量,是用末态量减去初态量,而动量是矢量,所以应是矢量的差,应用三角形法如此不难求得.质点在初态A点的动量p1=mv,在末态B点的动量p2=mv.动量变化量Δp的大小为Δp=p21+p22-2p1p2cos 30°=mv2+mv2-2mv2×3 2=2-3mvΔp的方向如下列图.8.F[F-μm A+m B g]t μm B m A+m B g9.8.82×102 N10.(1) 解前3 s,弹簧床的弹力没变,说明运动员静止在床上,即F N=mg=500 N故运动员的质量m=50 kg在6.7 s~8.7 s和9.5 s~11.5 s内,弹力为零,说明运动员已在空中且有2 s的时间(2)1 750 N11.8 m/s 500 N图7。

步步高高三复习用书 第六章 6.5 课件

步步高高三复习用书 第六章 6.5  课件

自主演练
解析 设z=a+bi(a,b∈R),z1=a1+b1i(a1,b1∈R),
z2=a2+b2i(a2,b2∈R).
a-bi 1 1 对于 p1,若 z ∈R,即 = 2 2∈R,则 b=0, a+bi a +b
故z=a+bi=a∈R,所以p1为真命题; 对于p2,若z2∈R,即(a+bi)2=a2+2abi-b2∈R,则ab=0. 当a=0,b≠0时,z=a+bi=bi∉R,所以p2为假命题; 对于p3,若z1z2∈R,即(a1+b1i)(a2+b2i)=(a1a2-b1b2)+(a1b2+a2b1)i∈R, 则a1b2+a2b1=0.
内容索引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题型分类
课时作业
深度剖析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1.复数的有关概念 (1)定义:形如a+bi(a,b∈R)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叫做复数z的 实部 ,b 叫做复数z的 虚部 .(i为虚数单位) (2)分类:
满足条件(a,b为实数) a+bi为实数⇔_____ b=0
复数的分类
ac bd bc ad 2 i(c d i 0) 2 2 2 c d c d
(2)几何意义: 复数加减法可按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或三 角形法则进行. 如图给出的平行四边形 OZ1ZZ2 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复
→ → → 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即 OZ = OZ1+OZ2 → → = OZ2-OZ1 .
1
2
3
4
5
6
7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题型一 复数的概念
1.(2017· 全国Ⅰ)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1 p1:若复数 z 满足 z ∈R,则 z∈R; p2:若复数 z 满足 z2∈R,则 z∈R; - p3:若复数 z1,z2 满足 z1z2∈R,则 z1= z 2; - p4:若复数 z∈R,则 z ∈R. 其中的真命题为 A.p1,p3 B.p1,p4 √ C.p2,p3 D.p2,p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库仑定律 电场力的性质考纲解读1.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意义及表示方法.2.熟练掌握各种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并能利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3.会分析、计算在电场力作用下的电荷的平衡及运动问题.考点一 库仑定律的理解及应用1.表达式:F =k q 1q 2r 2,适用条件是真空中两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2.平衡问题应注意: (1)明确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2)知道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接触时电荷量的分配规律; (3)进行受力分析,灵活应用平衡条件. 3.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1)条件:两个点电荷在第三个点电荷处的合场强为零,或每个点电荷受到的两个库仑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规律:“三点共线”——三个点电荷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两同夹异”——正、负电荷相互间隔;“两大夹小”——中间电荷的电荷量最小;“近小远大”——中间电荷靠近电荷量较小的电荷.例1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着四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小球D 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1所示.现让小球A 、B 、C 带等量的正电荷Q ,让小球D 带负电荷q ,使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 与q 的比值为( )图1A.13B.33C .3D. 3 解析 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由几何知识可知,BD =a ·cos30°·23=33a ,以B 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kQ 2a 2cos30°×2=kQq BD 2,解得:Qq =3,D 正确. 答案 D 递进题组1.[对库仑定律的理解]使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带上-3Q 和+5Q 的电荷后,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a 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1.现用绝缘工具使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再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2a 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2.则F 1与F 2之比为( )A .2∶1B .4∶1C .16∶1D .60∶1 答案 D解析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相互接触并分开后,所带的电荷量均变为+Q ,距离变为原来的两倍,根据库仑定律可知选项D 正确.2.[库仑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如图2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圆形光滑绝缘细管,细管截面半径远小于半径R ,在中心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在圆形绝缘细管中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恰好对细管无作用力,求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是多大?图2答案 6mg解析 设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kQq R 2=m v 21R①设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2,管壁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kQq R2=m v 22R②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12m v 21+mg ·2R =12m v 22③由①②③式得F =6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管壁的作用力F ′=6mg .处理库仑力作用下电荷平衡问题的方法 (1)恰当选取研究对象,用“隔离法”或“整体法”进行. 受力分析,注意比力学中多了一个库仑力.(2)列平衡方程,注意电荷间的库仑力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考点二 电场强度的理解1.场强公式的比较三个公式⎩⎪⎪⎨⎪⎪⎧E =F q ⎩⎪⎨⎪⎧ 适用于任何电场与检验电荷是否存在无关E =kQr 2⎩⎪⎨⎪⎧ 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Q 为场源电荷的电荷量E =U d ⎩⎪⎨⎪⎧适用于匀强电场U 为两点间的电势差,d 为沿电场方向两点间的距离2.电场的叠加(1)电场叠加:多个电荷在空间某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各电荷单独在该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2)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例2 (2014·福建·20)如图3所示,真空中xOy 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 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 =2.0m .若将电荷量均为q =+2.0×10-6C 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 、B 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 =9.0×109N·m 2/C 2,求:图3(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析 (1)根据库仑定律,A 、B 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k q 2L 2①代入数据得F =9.0×10-3N ②(2)A 、B 两点电荷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E 1=k q L 2③A 、B 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 点的合场强大小为 E =2E 1cos30°④由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得E ≈7.8×103N/C 场强E 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答案 (1)9.0×10-3N (2)7.8×103N/C 方向沿y 轴正方向变式题组3.[电场强度的叠加]如图4所示,在水平向右、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在O 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A 、B 、C 、D 为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B 、D 连线与电场线平行,A 、C 连线与电场线垂直.则( )图4A .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2+k 2Q 2r 4B .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k Qr 2C .D 点的场强大小不可能为0 D .A 、C 两点的场强相同 答案 A4.[两等量点电荷电场分布特点]如图5所示,两个带等量负电荷的小球A 、B (可视为点电荷),被固定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P 、N 是小球A 、B 连线的水平中垂线上的两点,且PO =ON .现将一个电荷量很小的带正电的小球C (可视为质点)由P 点静止释放,在小球C 向N 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C 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图5A .速度先增大,再减小B .速度一直增大C .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过O 点后,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D .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答案 AD解析在AB的中垂线上,从无穷远处到O点,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到O点变为零,故正电荷所受库仑力沿连线的中垂线运动时,电荷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不断增大,在O点加速度变为零,速度达到最大;由O点到无穷远处时,速度变化情况与另一侧速度的变化情况具有对称性.如果P、N相距很近,加速度则先减小,再增大.等量异种点电荷等量同种点电荷考点三电场线和运动轨迹问题1.电场线与运动轨迹的关系根据电场线的定义,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不会与电场线重合,只有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时,两者才会重合:(1)电场线为直线;(2)电荷的初速度为零,或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平行;(3)电荷仅受电场力或所受其他力的合力的方向与电场线平行.2.解题思路(1)根据带电粒子的弯曲方向,判断出受力情况;(2)把电场线方向、受力方向与电性相联系;(3)把电场线疏密和受力大小、加速度大小相联系,有时还要与等势面联系在一起.例3P、Q两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6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四点,c、d关于PQ 连线的中垂线对称.一个离子从a运动到b(不计重力),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6A.P带负电B.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P的吸引力D.离子从a到b,电场力做正功解析由电场线的方向可知选项A错误;c、d两点场强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选项B错误;离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应该指向曲线的凹侧,故可以判断出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P 电荷的吸引力,选项C正确;离子从a到b,电场力做负功,选项D错误.答案 C变式题组5.[电场方向和运动轨迹的关系]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答案 D解析因为质点做减速运动,故其所受电场力F的方向与v的方向的夹角为钝角,又因为质点带负电荷,其所受电场力F与电场强度E方向相反,故只有选项D正确.6.[电场线和运动轨迹的分析]图7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根据此图可做出正确判断的是()图7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B.场强的方向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何处较大答案CD解析由轨迹的弯曲情况,可知电场力应沿电场线向左,但因不知电场线的方向,故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不能确定.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知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带电粒子在a 点所受电场力较大,从而在a点时加速度较大,综上所述C、D正确.电场线与轨迹问题判断方法(1)“运动与力两线法”——画出“速度线”(运动轨迹在初始位置的切线)与“力线”(在初始位置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从两者的夹角情况来分析曲线运动的情况.(2)“三不知时要假设”——电荷的正负、场强的方向或等势面电势的高低、电荷运动的方向.若已知其中的任一个,可顺次向下分析判定各待求量;若三个都不知,则要用“假设法”分别讨论各种情况.考点四带电体的力电综合问题1.解答力电综合问题的一般思路2.运动情况反映受力情况(1)物体静止(保持):F 合=0. (2)做直线运动①匀速直线运动:F 合=0.②变速直线运动:F 合≠0,且F 合与速度方向总是一致.(3)做曲线运动:F 合≠0,F 合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总指向运动轨迹曲线凹的一侧. (4)F 合与v 的夹角为α,加速运动:0≤α<90°;减速运动;90°<α≤180°. (5)匀变速运动:F 合=恒量.例4 如图8所示,绝缘光滑水平轨道AB 的B 端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粗糙绝缘轨道BC 平滑连接,圆弧的半径R =0.40m .在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 =1.0×104N/C.现有一质量m =0.10kg 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轨道上与B 端距离x =1.0m 的位置,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带电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C 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带电体所带电荷量q =8.0×10-5C ,求:图8(1)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B 端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2)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从B 端运动到C 端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析 (1)设带电体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E =ma解得a =qEm=8.0m/s 2设带电体运动到B 端的速度大小为v B ,则v 2B =2ax 解得v B =2ax =4.0m/s设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B 端时受轨道的支持力为F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m v 2B R解得F N =mg +m v 2BR =5.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B 端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F N ′=F N =5.0N 方向竖直向下(2)因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运动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 电=qER =0.32J设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f ,对此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W 电+W f -mgR =0-12m v 2B解得W f =-0.72J答案 (1)5.0N ,方向竖直向下 (2)-0.72J 递进题组7.[带电体运动轨迹分析]一带正电小球从光滑绝缘的斜面上O 点由静止释放,在斜面上水平虚线ab 和cd 之间有水平向右匀强电场如图9所示.下列选项中哪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小球的运动轨迹( )图9答案 D解析 带正电小球从光滑绝缘的斜面上O 点由静止释放,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进入电场区域后受到电场力作用后水平向右偏转,出电场后向下偏转,所以能正确表示小球的运动轨迹的是D.8.[带电体的力电综合分析]如图10所示,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长为L 的绝缘轻质细硬杆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P ,杆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3mg3q .先把杆拉至水平位置,然后将杆无初速度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10A .小球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B .小球从开始至最低点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C .小球对杆的最大拉力大小为833mgD .小球可绕O 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答案 BC解析 如图所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电场力分别为mg 和qE =33mg ,此二力的合力大小为F =233mg ,方向为与竖直方向成30°角,可知杆转到最低点左侧合力F 沿杆的方向时小球速度最大,A 错,B 对;设小球的最大速度为v ,从释放到小球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F (1+12)L =12m v 2,设小球速度最大时,杆对小球的拉力为F m ,对小球应用向心力公式有:F m -F =m v 2L ,解得F m =83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C 对;根据等效性可知杆转过240°角,速度减小为0,未到达圆周的最高点,小球不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D 错.高考模拟 明确考向1.(2014·重庆·3)如图11所示为某示波管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电子分别从a 、b 两点运动到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 a 和W b ,a 、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和E b ,则( )图11A .W a =W b ,E a >E bB .W a ≠W b ,E a >E bC .W a =W b ,E a <E bD .W a ≠W b ,E a <E b 答案 A解析 由图知a 、b 在同一等势面上,故U ac =U bc ,又由W =qU 知,W a =W b ,又由于在同一电场中,电场线密集处场强大,故E a >E b ,A 正确.2.(2014·浙江·19)如图12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 ,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 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小球A 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 ,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A 静止在斜面上,则( )图12A .小球A 与B 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kq2d2B .当q d =mg sin θ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C .当q d =mg tan θ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D .当q d =mg k tan θ时,斜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为0答案 AC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得A 、B 间的库仑力F 库=k q 2d2,则A 正确;当细线上的拉力为0时满足k q 2d 2=mg tan θ,得到q d =mg tan θk ,则B 错误,C 正确.斜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始终不为零,则D 错误.3.(2013·江苏单科·3)下列选项中的各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答案 B解析 由对称原理可知,A 、C 图中在O 点的场强大小相等,D 图中在O 点场强为0,因此B 图中两14圆环在O 点合场强应最大,选项B 正确.4.(2013·新课标Ⅱ·18)如图13,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c 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图13A.3kq 3l 2 B.3kq l 2 C.3kq l 2D.23kql2 答案 B解析 因为小球a 、b 对小球c 的静电力的合力方向垂直于a 、b 连线向上,又因c 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为垂直于a 、b 连线向上.分析小球a 受力情况:b 对a 的排斥力F 1、c 对a 的吸引力F 2和匀强电场对a 的电场力F 3=qE .根据a 受力平衡可知,a 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利用正交分解法:F 2cos60°=F 1=k q 2l 2F 2sin60°=qE .解得E =3kql2.5.如图14所示,倾斜角度为θ的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物体(可看成质点)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小物体以初速度v 0从斜面上的A 点沿斜面上滑,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又下滑回到A 点.小物体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OA =OB =l .求:图14(1)小物体沿斜面上滑经过AB 中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物体返回到斜面上的A 点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根据题意得F N =mg cos θ+k Qq(l sin θ)2,mg sin θ+μF N =ma ,解得a =mg sin θ+μ[mg cos θ+k Qq(l sin θ)2]m.(2)根据动能定理得0-12m v 20=-mgl sin2θ+W f ,12m v 2=mgl sin2θ+W f ,得v =4gl sin2θ-v 20. 练出高分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1为真空中两点电荷A 、B 形成的电场中的一簇电场线,该电场线关于虚线对称,O 点为A 、B 点电荷连接的中点,a 、b 为其连线的中垂线上对称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A 、B 可能带等量异号的正、负电荷 B .A 、B 可能带不等量的正电荷C .a 、b 两点处无电场线,故其电场强度可能为零D .同一试探电荷在a 、b 两点处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 答案 D解析 根据题图中的电场线分布可知,A 、B 带等量的正电荷,选项A 、B 错误;a 、b 两点处虽然没有画电场线,但其电场强度一定不为零,选项C 错误;由图可知,a 、b 两点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试探电荷在a 、b 两点处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选项D 正确.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B ,质量均为m ,带等量异种电荷,其中A 所带电荷量为+q ,B 所带电荷量为-q .现用两长度均为L 、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在天花板的O 点上,两球之间夹着一根绝缘轻质弹簧.在小球所挂的空间加上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如图2所示,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位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60°,则弹簧的弹力为(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 )图2A.kq 2L 2B.33mg +kq 2L2 C .qE +kq 2L 2D.33mg +kq 2L 2+qE答案 D解析 设绳子的拉力为F T ,弹簧的弹力为F 弹,对A 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F T sin60°=mg ,F 弹=F T cos60°+kq 2L 2+qE ,选项D 正确,A 、B 、C 错误.3.图3中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固定三个点电荷+q 、+q 、-q ,则该三角形中心O 点处的场强为( )图3A.6kqa 2,方向由C 指向O B.6kqa 2,方向由O 指向C C.3kqa 2,方向由C 指向OD.3kqa 2,方向由O 指向C答案 B解析 每个点电荷在O 点处的场强大小都是E =kq (3a 3)2=3kqa 2,画出矢量叠加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O 点处的合场强为E 0=2E =6kqa 2,方向由O 指向C ,B 项正确.4.(2013·海南·1)如图4,电荷量为q 1和q 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 点和Q 点,已知在P 、Q 连线上某点R 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PR =2RQ .则( )图4A .q 1=2q 2B .q 1=4q 2C .q 1=-2q 2D .q 1=-4q 2 答案 B解析 由于R 处的合场强为0,故两点电荷的电性相同,结合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 =k qr2可知,k q 1r 21-k q 2r 22=0,又r 1=2r 2,故q 1=4q 2,本题选B. 5.如图5所示,一带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如图5所示的运动轨迹.M 和N 是轨迹上的两点,其中M 点是轨迹上的最右点.不计重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5A .粒子在M 点的速率最大B .粒子所受电场力沿电场方向C .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D .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始终在增加 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由题图轨迹可知由N 到M 电场力方向向左,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选项A 、B 错误;匀强电场所受电场力不变,加速度不变,选项C 正确;经过M 点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选项D 错误.6.(2013·安徽·20)如图6所示,xOy 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z <0的空间,z >0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z 轴上z =h 处,则在xOy 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z =h2处的场强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图6A .k 4q h 2B .k 4q 9h 2C .k 32q 9h 2D .k 40q 9h 2答案 D解析 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电场与相距2h 的等量异号点电荷相同,在z 轴上z =h2处的场强可看做是处在z =h 处点电荷q 和处在z =-h 处点电荷-q 产生电场的叠加,由点电荷场强公式,E =kq ⎝⎛⎭⎫h 22+k q ⎝⎛⎭⎫3h 22=k 40q 9h 2,选项D 正确. 7.如图7所示,光滑绝缘细杆与水平面成θ角并固定,杆上套有一带正电小球,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为使小球静止在杆上,可加一匀强电场,所加电场的场强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球可在杆上保持静止( )图7A .垂直于杆斜向上,场强大小为mg cos θqB .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为mgqC .垂直于杆斜向上,场强大小为mg sin θqD .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mg cot θq答案 B解析 若所加电场的场强垂直于杆斜向上,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杆斜向上的电场力和垂直于杆方向的支持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小球沿杆方向上不可能平衡,选项A 、C 错误;若所加电场的场强竖直向上,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当E =mgq时,电场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小球可在杆上保持静止,选项B 正确;若所加电场的场强水平向右,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其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假设小球此时能够静止,则根据平衡条件可得Eq =mg tan θ,所以E =mg tan θq ,选项D 错误.本题答案为B.二、多项选择题8.(2014·广东·20)如图8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 的小球P .带电量分别为-q 和+2q 的小球M 和N ,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 与M 相距L ,M 和N 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 .M 与N 的距离大于LB .P 、M 和N 在同一直线上C .在P 产生的电场中,M 、N 处的电势相同D .M 、N 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力为零 答案 BD解析 由于MN 处于静止状态,则MN 所受合力为0,即F PM =F PN ,即k Qq L 2=k 2Qqx 2,则有x=2L ,那么MN 间距离约为0.4L ,故选项A 错误;由于MN 静止不动,P 对M 和对N 的力应该在同一直线上,故选项B 正确;在P 产生的电场中,M 点电势较高,故选项C 错误;由于M 、N 静止不动,则M 、N 和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故选项D 正确. 9.下列选项中,A 球系在绝缘细线的下端,B 球固定在绝缘平面上,它们带电的种类以及位置已在图中标出.A 球能保持静止的是( )答案 AD10.如图9所示,点电荷+4Q 与+Q 分别固定在A 、B 两点,C 、D 两点将AB 连线三等分,现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C 点开始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则该粒子在CD 之间运动的速度大小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图9答案 BC解析 粒子在AB 连线上的平衡位臵即为场强为零的位臵,所以kQ x 2=k ·4Q (L -x )2,得x =L3,即在D 点,粒子在D 点左侧时所受电场力向左,粒子在D 点右侧时所受电场力向右.所以粒子的运动情况有以下三种情况:在D 点左侧时先向右减速至速度为零然后向左加速运动;粒子能越过D 点时,先在D 点左侧减速,过D 点以后加速运动;或在D 点左侧减速,则运动到D 点速度减为0,以后一直静止,所以粒子在CD 之间的运动可以用B 、C 图象描述,故B 、C 正确. 三、非选择题11.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A 放在绝缘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α.小球A 带正电,电荷量为q .在斜面上B 点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将小球A 由距B 点竖直高度为H处无初速度释放.小球A 下滑过程中电荷量不变.不计A 与斜面间的摩擦,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k 和重力加速度g .图10(1)A 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当A 球的动能最大时,求此时A 球与B 点的距离.答案 (1)g sin α-kQq sin 2αmH 2 (2) kQqmg sin α 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α-F =ma根据库仑定律:F =k Qq r 2,r =Hsin α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g sin α-kQq sin 2αmH 2.(2)当A 球受到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即动能最大.设此时A 球与B 点间的距离为R ,则mg sin α=kQq R 2,解得R =kQqmg sin α.12.一根长为l 的丝线吊着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如图11所示,丝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现突然将该电场方向变为向下且大小不变,不考虑因电场的改变而带来的其他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11(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受到的拉力的大小. 答案 (1)3mg 4q (2)4920mg解析 (1)小球静止在电场中受力如图所示,显然小球带正电,由平衡条件得: mg tan37°=qE ,故E =3mg 4q.(2)电场方向变成向下后(如图所示),小球开始摆动做圆周运动,重力、电场力对小球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得: 12m v 2=(mg +qE )l (1-cos37°) 由圆周运动知识,在最低点时,F T -(mg +qE )=m v 2l解得F T =4920m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