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教案
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教案教学内容:探索规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规律进行推断和应用教学重点:能够发现规律并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数学教材、小黑板、彩色粉笔、玩具等实物教学步骤:一、导入1.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个规律,让学生发现规律所在,如:1、4、7、10、13、______2. 引导学生讨论规律,提出不同的解释和猜测二、探索规律1.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规律,如:2、4、8、16、32、______2. 小组合作,共同发现规律,并将规律表达出来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规律,并讨论不同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三、运用规律1. 让学生在小组中解决一些规律问题,如:找出序列中的第n项是多少2. 引导学生通过规律解决问题,讨论并比较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3. 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规律题目,并解答2. 鼓励学生通过规律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提高灵活运用规律的能力3. 收集学生的解答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五、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延伸:可让学生设计更复杂的规律问题,并进行挑战板书设计:探索规律1、4、7、10、13、______2、4、8、16、32、______反馈评价:观察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并记录学生的学习反馳和进步。
教学反思: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对规律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精选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围绕“探索规律”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讲解。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四章《有趣的规律》中的第2节《探索规律精选》。
详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列规律、图形规律、数字迷宫、日期规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列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解题中。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图形规律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列规律和图形规律的探索与应用。
难点:数字迷宫的解题方法及日期规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如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受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数列规律:讲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2)图形规律:分析图形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练习题进行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规律。
六、板书设计1. 数列规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 图形规律: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等。
3. 数字迷宫、日期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找出数列中的规律,并填写缺失的数字。
(2)选择题:判断下列图形规律的说法是否正确。
(3)应用题: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综合性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例如:设计一个数字迷宫,邀请同学或家人挑战。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本节课教学目标
1.掌握用多种形式解决有关规律的问题
2.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对规律的感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程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2.常用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1. 游戏热身
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规律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事物,如相邻两天的气温趋势、小学奥数中的算术数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综合运用
将观察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数学问题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认识。
例如,对于一些数列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进而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4. 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规律,并且能以此推断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假如学生已经学过乘法分配律,可以利用一些实例让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存在,并将其应用到求算中。
5. 综合练习
为了检测学生掌握规律的能力,教师为学生设置了综合练习。
教学总结
1.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探索规律的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观察法、综合运用、实例分析以及综合练习都是培养学生规律感知的有效途径。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评课稿一、引言《探索规律》是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篇评课稿将对该教材的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促进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二、教材设计思路《探索规律》教材的设计思路突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探索和规律总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课程内容分析《探索规律》教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规律的发现和总结通过给出一系列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例如,在计算一组数的和时,通过多次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相同数个数的和是这个数的多少倍,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与个数的关系,并总结出规律。
2. 规律的应用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规律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给出一组数的和是20的例题,学生需要找到所有可能的解,并进行理论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规律,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规律的拓展在已经掌握一定规律的基础上,教材通过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例如,通过给出一切互不相同的两位数的和等于100的例题,学生需要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两位数,并进行解释。
这种拓展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分析《探索规律》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
1. 启发式教学教材设计了一些启发性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例如,通过给出一组数的和是30和这组数的积是8000的例题,学生需要通过分析、试验和总结来解决问题,从而发现了和与积的规律。
2.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例如,通过给出一组数的差等于9的例题,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讨论解决方法,并互相监督、协助。
四年级数学探索规律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探索规律练习题1.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2, 4, 6, 8, ...2.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10, 7, 4, 1, ...3.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1, 3, 6, 10, ...4.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9, 16, 25, 36, ...5.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3, 8, 13, 18, ...6.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100, 90, 80, 70, ...7.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25, 20, 15, 10, ...8.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6, 12, 24, 48, ...9.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50, 45, 40, 35, ...10. 请观察下列数字序列并写出下一个数字:4, 7, 12, 19, ...解答:1. 下一个数字是10。
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
2. 下一个数字是-2。
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减去3。
3. 下一个数字是15。
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递增的数列,递增数列从2开始。
4. 下一个数字是49。
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递增的奇数数列。
5. 下一个数字是23。
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增加5。
6. 下一个数字是60。
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减去10。
7. 下一个数字是5。
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减去5。
8. 下一个数字是96。
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乘以2。
9. 下一个数字是30。
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减去5。
10. 下一个数字是30。
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递增的数列,递增数列从3开始。
这些练习题帮助学生思考数字序列中的规律,并通过观察和推理来找出下一个数字。
规律性是数学中一项重要的概念,通过训练学生观察、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题目旨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解数列中数字之间的关系。
小学四年级找规律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找规律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我们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常常遇到的挑战。
而找规律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小学四年级的学习中,找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小学四年级找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找规律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在数学学科中,找规律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通过观察数列或图形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找到规律并推测下一个数或者形状。
例如,给定一个数列:2,4,6,8,10,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2,因此可以猜测下一个数为12。
这个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加减乘除问题时非常有用。
此外,在数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找规律解决几何问题。
例如,给定一组数字3,6,9,12,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一个4行3列的矩阵,在解决几何关系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找到规律。
二、找规律在语文问题中的应用不仅在数学中,找规律在语文学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识字及拼音学习中,通过寻找字母或者汉字的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拼音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相同字母结构或者音节相似的字来记忆。
同样,在学习汉字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字形的相似或者部首的相同来记忆和理解生字。
此外,在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中,找规律也是一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寻找文章的结构、词汇或者句式的规律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找规律在科学问题中的应用科学学科中的实验和观察都需要我们寻找规律。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找到规律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例如,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找到运动规律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找规律在生活问题中的应用实际生活中,找规律也经常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规律来合理安排衣物的搭配;通过总结自己学习的经验规律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等等。
找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一关
比赛规则 比赛分2组进行,第一组运 用规律直接计算,第二组用计算 器计算,比一比,看哪组速度最 快?
第一关
111111÷37037= 3 222222÷37037= 6 333333÷37037= 9 444444÷37037= 12 666666÷37037= 18 999999÷37037= 27
第三关 不用计算器,运用规律直接写得数。
你能运用规律 1×8+1= 9 ,再写几组这 12×8+2= 98 样的算式吗? 123×8+3= 987
1234×8+4= 9876 12345×8+5= 98765 123456×8+6= 987654 1234567×8+7= 9876543 12345678×8+8= 98765432 123456789×8+9= 987654321
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
用新三位数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三 位数和一个最小三位数
重复上面的运算
最后结果得?
活动一
1.两人合作:1人在学习卡上 记录,1人用计算器计算。 2.“最大数”和“最小数”要 写对,计算要准确。
小组合作
在0——9这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三个 不完全相同的数字。
宇宙黑洞
宇宙黑洞
活动二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1= 9999 9999×2= 19998 9999×3= 29997 9999×4= 39996
9999×5= 49995 9999×6= 59994 9999×7= 69993 9999×8= 79992
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右边各题的答案吗? 用计算器进行检验!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二节《探索规律》,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通过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除法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3. 能够发现并应用除法运算中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能够独立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并应用除法运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对竖式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发现问题规律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教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谁能告诉我如何进行竖式计算呢?学生回答:将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然后从左到右进行计算,得到商和余数。
第二环节:规则探索教师:很好!现在我们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请看这个例子:364 ÷26。
请你们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进行竖式计算)教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规律吗?学生:被除数的百位数除以除数的十位数等于商的百位数,被除数的个位数除以除数的个位数等于商的个位数。
教师:非常好!你们发现了规律。
那么,对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如何计算呢?学生:我们可以先计算百位数的商,再计算个位数的商,最后将两个商组合起来。
教师:很好!这就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现在,我们来进行更多的练习。
第三环节:规律总结教师:请你们再举一个例子,然后总结一下规律。
学生:比如,792 ÷48。
被除数的百位数除以除数的十位数等于商的百位数,被除数的个位数除以除数的个位数等于商的个位数。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运算规律》中的“探索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律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有关加法和乘法运算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加法交换律、结合律a. 举例讲解:3 + 5 = 5 + 3,(2 + 3) + 4 = 2 + (3 + 4)b. 解释概念: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乘法交换律、结合律a. 举例讲解:3 × 5 = 5 × 3,(2 × 3) × 4 = 2 × (3 × 4)b. 解释概念:乘法交换律、结合律(3)分配律a. 举例讲解:(3 + 4) × 2 = 3 × 2 + 4 × 2b. 解释概念:分配律3.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6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运算规律。
4. 答疑解难针对学生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强调运算规律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3. 分配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2 +3 +4 + 52 ×3 ×4 × 5(2)应用题:运用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七探索规律第1课时探索规律1上课ppt课件西师大版
1111×1111=1234321位
有4个1,积就从1排到 4,再接着排回来。
到
4 位
我发现 ……
根据上面的规律,计算 11111×111111=23454321
例2.用计算器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424÷101=24 2424÷202=12 2424÷404=6 4848÷101=48 4848÷202=24 4848÷404=12 9696÷101=96 9696÷2024=8 9696÷4024=
从这些计算 中,你发现了 什么规律?
根据上面的规律,写出999999×999997的积。
两个因数都增加一个
9×7 =63
99×97 =9603 999×997 =996003
“9”,积就要增加两 位,并且这两位数字分 别是“9”和“0”。
9999×9997 =99960003
999999×9999979=99996000003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除数不 变,被除 数乘几, 商也乘 几。
2424÷101=24 4848÷101=48 9696÷101=96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 几,商就除以几。
2424÷202=12 2424÷404=6
4848÷202=24 4848÷404=12
9696÷2024=8 9696÷4024=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11×11=121 先计算左面的算式, 11×12=132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1×13=143 根据这个规律,直接 11×14=154 写出右边算式的积。
11×15=165 11×16=176 11×17=187 11×18=198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3.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4.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
1.2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2.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计算器的使用。
3.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3.1 教师出示一系列算式,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3.2 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
3.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4. 解决实际问题4.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4.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数字找到数字规律。
2.能够运用数字规律完成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够发现分别满足某一规律的数字进行运算的结果,并且总结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能够发现数字规律进行运算。
2.学生能够总结数字规律。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或相关图片展示。
2.教师准备符合教学内容的课件和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步:导入
教师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回顾,提出“探索规律”这个主题,并为学生展示有关数字规律的图片。
第二步:概念讲解
教师给学生讲解数字规律的概念,并且以图示为例说明。
然后让学生尝试发现规律。
第三步:案例分析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包含数字规律的数列,并且给学生展示几个例子,让学生发现内在规律。
第四步:巩固练习
1.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数字规律,并且总结特点。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考虑一些数字规律,然后将其进行总结。
第五步:拓展思考
探讨一些常见数字规律,模拟一些实际问题来进行数字规律计算。
第六步: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当天学习所掌握的数字规律,总结特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字规律案例,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数字规律的发现方法。
同时,教师还帮助学生总结思维路径,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找到数字规律。
但是,在巩固练习和拓展思考方面还需要加强,针对个别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辅导。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 通过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一些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用一些具有规律的数学题目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看看他们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
2. 探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组活动或个人活动,让他们自己试验、观察和猜测,发现规律。
3. 分享发现:让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猜测,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看看是否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观点或发现了更多的规律。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他们发现的规律,并进行概括和提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
5.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或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的规律,巩固和运用所学内容。
6. 反思总结: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看看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学生的观察和猜测结果,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规律。
教学工具:1. 讲台2. 教材3. 小组讨论4. 黑板或白板5. 图片或实物教学资源:1. 数学教材2. 数学习题3. 数学应用题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思考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讨论的质量等。
3. 对学生完成的习题和应用题进行评价,看看他们是否能准确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9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教学目的: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2、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在黑板上写出“12345679”让学生读,读后你发现了什么?2、介绍缺8数“12345679 ”,这个数非常神奇,现在很多人都在探究它。
你们想不想来探究它?3、先告诉老师在‘1——9’这九个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老师将用算式算出一串你喜欢的数送给你,高兴吗?12345679 *()4、揭示课题很神奇吧,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探索,你会发现数学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现象。
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5、提出学习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10 1÷11 2÷11 3÷11 4÷11 5÷11(1)学生独立操作。
(用计数器计算)(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充分让学生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5÷11=0.4545…(3)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汇报结果,充分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来写的商?⑷再用计算器验证。
5、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1、数字宝塔P29“做一做”补充:333333.3 * 666666.7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补充题学生的计数器数位不够,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结果)2、寻找奥秘P31第7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6.3探索规律(教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6.3探索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6.3这一单元,使学生能掌握规律的定义,基本方法和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发现规律的乐趣和思考问题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规律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规律的定义和应用范围的确定。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备课完善的教案、教学课件和相关习题资料。
2.学生需要写好必备的学习用品,例如笔记本和笔等。
教学方法1.提问式探究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导入式授课法:使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实际例子,为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和切入点。
3.演绎法:采用讲解和示范的形式,因材施教,灵活又接地气。
4.讨论式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教师可以呈现一系列数字,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Step 2:研究规律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带领他们确定规律的定义、分类以及应用范围。
Step 3:探索其它规律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给学生一些针对具体问题的练习。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自主解决问题,或者用老师讲解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究其它规律。
Step 4:综合练习通过典型的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巩固教学内容。
学习评价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最好采用定期测验的方法,以便从整体上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了解其情况。
优化建议针对学生在这个教学单元中可能存在的误区,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及时提出改善建议。
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方面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表现进行改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探索规律 简单的周期
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红 红 黄 黄红 红 黄 黄 红 红 黄 黄 旗 旗 旗 旗旗 旗 旗 旗 旗 旗 旗 旗
每4面一组,每组都按“红旗、红旗、黄旗、黄旗” 的顺序排列。
第26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红 红 黄 黄红 红 黄 黄 红 红 黄 黄 旗 旗 旗 旗旗 旗 旗 旗 旗 旗 旗 旗 26÷4 =6(组)……2(面) 第26面彩旗是下一组的第2面,是红旗。 28÷4=7(组)第28面彩旗是第7组的最后一面,是黄旗。
红紫绿紫红紫绿紫红紫绿紫 灯灯灯灯灯灯灯灯灯灯灯灯
每4盏一组,每组都按“红灯、紫灯、绿灯、紫灯” 的顺序排列。
第20盏是什么颜色? 第23盏呢?
红紫绿紫红紫绿紫红紫绿紫 灯灯灯灯灯灯灯灯灯灯灯灯 20÷4 =5(组) 第20盏灯是第5组的最后一盏,是紫灯。 23÷4 =5(组)……3(盏) 第23盏灯是下一组的第3盏,是绿灯。
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你能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
你能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 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吗?
……
课堂小结
情境导入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 说说自己花, 第2盆是黄花,第3盆是红花。
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蓝黄红蓝黄红蓝黄红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方法 一
方法 二
19÷3 =6(组)……1(盆) 18盆花正好是6组,
每3盆一组,余下 的一盆是蓝花。
第19盆是第7组的 第1盆,是蓝花。
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义务教育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探索规律
简单的周期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图中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法,探索图形、数字、算式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法探索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算式中的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图形规律a. 出示教材第89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d. 教师点评,强调规律的关键点。
(2)数字规律a. 出示教材第89页例2,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d. 教师点评,强调规律的关键点。
(3)算式规律a. 出示教材第90页例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d. 教师点评,强调规律的关键点。
3. 随堂练习出示教材第91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图形规律2. 数字规律3. 算式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91页练习题1、2、3。
2. 答案(1)教材第91页答案。
(2)自编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规律的理解程度,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在生活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北京课改版课件 探索规律
易错提醒
课件PPT
判断:如果两个因数都除以4,积也除 以4(√ )。
错误原因:对积的变化规律理解错误。
易错提醒
课件PPT
判断:如果两个因数都除以4,积也除 以4(× )。
当两个因数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时, 积不变。
学以致用
课件PPT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则积 ( )。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乘几,积也乘几。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北京课改版)
第二单元 乘法
课件PPT
2 探索规律
学习目标
1.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课件PPT
2.能将积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运用于计 算和解决问题中。
复习导入
课件PPT
你知道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笔算方法吗?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末尾 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 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 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15×72=( ) 30×24=( ) 15×12=( ) 15×3=( )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得数。
解: 1080 720 180 45
课件PPT
学以致用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长 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扩大后的 面积是多少?
长扩大的原来的3倍,面积 就扩大到原来的3倍。
解:12×3=36(平方米)
课件PPT
260×37=( ) 26×370=( )
解题思路: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典题精讲
9620 9620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课件PPT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3, 积( ) 。
解题思路: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规律》,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探索规律”。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认识简单的数学规律,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找出事物规律的方法,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找出事物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卡片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6页第1、2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教材第36页第3题,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教材第37页第14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生活中具有规律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完成教材第37页第14题。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找出规律的方法,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规律的描述还不够准确,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更多的规律,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
(2)深入学习其他类型的规律,如数列、图形等。
(3)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和内容。
2. 例题讲解中规律描述的准确性和学生理解程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