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第一篇:《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我与地坛》教案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PPT第2页)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地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二、板书课题、作者。
(PPT第4页)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颁奖词)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21岁的正在清平湾挥汗如雨的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可是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屏幕展示),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条黑暗的精神隧道的呢?他的心路都留在了他的字里行间,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有关作者的情况及其主要作品;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理清两部分内容要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及母亲的情感,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及其苦难的感悟,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生命、母爱的思考与感悟四、教学方法(一)问答法(二)点拨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导入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
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
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
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他在地坛经历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史铁生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请大家翻开课本45页。
板书课题我与地坛(二)作者简介下面,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加入中国作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地坛是北京市的一座古老祭祀场所,境内有寺庙、宫殿、神坛等建筑物,是明清时期皇室祭祀天地神明的场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古老文化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地坛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旅游景区和文化遗产。
在中小学教学中,可以将地坛这一文化遗产作为教学资源,开展相关教学探究活动。
本文将从《我与地坛》这一角度,阐述地坛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能够了解地坛的历史渊源、相关文化知识和意义;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感受地坛的神秘气息和文化底蕴;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2.教学内容(1)地坛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内涵。
(2)地坛建筑群的设计和特点。
(3)地坛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4)实地观察和调查。
(5)图文阅读和文化思考。
3.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其他方式,引入地坛这一话题,让学生了解地坛的基本信息。
(2)知识讲解介绍地坛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实地观察安排实地考察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地坛的神秘气息和文化底蕴,同时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4)文化思考在归来后,安排阅读相关文献或图片,让学生思考地坛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并引导学生可以用图文、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地坛的看法和认识。
(5)总结评价针对学生参与度、思考水平和表现形式,进行总结评价,激励学生表现优异的积极性。
二、教案教学设计本教案教学设计基于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读解》第五篇《我与地坛的缘分》。
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2)通过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2.教学内容(1)阅读《我与地坛的缘分》。
(2)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3)语言表达。
3.教学过程(1)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先自学《读解》第五篇《我与地坛的缘分》,并预习相关课文知识。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6篇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与地坛》教案范文6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我与地坛》教案范文6篇我与地坛教案第一课时,供大家参考。
《我与地坛》教案4篇
《我与地坛》教案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材内容】《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__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__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__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__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地坛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北京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地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导入、阅读、分组讨论、写作等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感受地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地坛是什么?大家对地坛了解多少?对地坛有哪些印象?2.阅读分发《我与地坛》一文,并安排学生短暂阅读一遍,并在阅读后做好笔记。
3.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依据文本内容讨论和分享自己对地坛的理解和感受,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达小组观点。
4.集体讨论根据小组代表的表态和整个班的阅读理解情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展开探讨,让学生通过集体的思考和互相的启发,发现地坛的文化魅力和表达方式,并理解为什么这个地方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地位如此重要。
5.写作组织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本,或者自己对地坛的认识,或者根据集体讨论的主题,完成一篇以地坛为主题的文章,着力阐述自己对文本或讨论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展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展示和点评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展示各小组的讨论和写作成果,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阅读、小组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感受和认识地坛,在多个角度下展开思考。
在阅读和讨论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并挖掘文章的深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用心和传达的信息,然后进行分类轮流发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在写作环节,教师注重点拨和启发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方法,强调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并耐心指导学生修辞和表达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论述的技能和方法。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作家简介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进入古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沉思”时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我与地坛》教案8篇
《我与地坛》教案8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__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__、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
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
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
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
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__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
这是__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__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习,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3、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语设计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
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
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作者简介(幻灯片)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3、解题介绍地坛(幻灯片)(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
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4、研习课文(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曾经: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现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明确:辉煌→荒芜(幻灯片)(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明确:失魂落魄。
《我与地坛》教案14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14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案14 教案教学设计1本教案的教学主题为《我与地坛》。
这是一篇传奇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成为了伟大的道士,并斩蛇除妖,保护了人民的安全。
本教案旨在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思想,并加深他们对勤奋和努力的理解。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与导入在本节课中,教师将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教师将要求学生预读课文,并用一些提问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节。
例如:谁是故事的主角?主角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重要事件会在故事中发生?等等。
第二课时:整体阅读与理解本节课中,学生将整体阅读《我与地坛》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朗读故事,并对其中的生词解释。
接下来,教师将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例如,主角在故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他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故事的基调是什么?等等。
第三课时:分组讨论与展示在这节课中,学生将被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时间来讨论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以及对主角的人物形象和心路历程的理解。
教师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每组都理解了他们讨论的主题。
接下来,每个小组将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为其他小组提供回复。
第四课时:道教思想与观念在这节课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道教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教师将提出一系列问题,以帮助学生了解道教的核心概念,例如道、禅、符、仙等。
教师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这些概念,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道教思想。
第五课时:生动化学习这节课将提供一些小组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和道教思想。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制作符咒的工作坊,了解符咒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教师也可以组织室外活动,例如远足、观察大自然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并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灵静默。
第六课时:综合学习在本节课中,教师将再次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和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思考。
教师将提出一系列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故事和道教思想的理解是否到达预期的目标。
史铁生《我与地坛》备课教案
史铁生《我与地坛》优秀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理解《我与地坛》的主题思想。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作品背景介绍:史铁生及其代表作。
作品主题探讨:人生、亲情与自我认知。
人物形象分析:母亲与作者的形象描绘。
情感表达解读:作品中的情感流动与转折。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与情感纽带。
散文的叙事手法与语言特点。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生哲理。
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情感隐藏与表达。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实践。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主题思想等。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分析与讨论。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段落与句子。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相关图片、视频等。
文学作品材料:提供相关散文供学生阅读。
写作练习:布置相关写作任务,激发学生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课堂导入介绍史铁生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引出《我与地坛》的创作背景。
4.2 作品讲解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解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分析人物形象与关系。
4.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分析与讨论。
4.4 写作练习布置相关写作任务,激发学生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
学生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与创作能力。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作品与评价意见。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比赛,以《我与地坛》为主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安排学生参观地坛公园,体验作品的现场感,并写下感受。
6.2 活动实施文学创作比赛:为期一周,学生提交作品,教师进行评选。
地坛公园参观:安排一个下午的时间,学生自由参观并记录感受。
第七章:学生作业与辅导7.1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其他史铁生的散文作品,加深对其文学风格的理解。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作品中对母爱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及其作用。
2. 理解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及其意义。
2. 如何理解作者对母爱的深层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生平、作品背景,分析作品主题及象征、暗示手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对母爱的感悟。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思考,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 请学生谈谈对作者母爱观念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
2. 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续编)等,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练习的完成质量。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作者及其作品的阅读情况。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我与地坛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与地坛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自读课)。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想曲》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
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
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一)第一部分1.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
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2.“独自”跑到地坛去。
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总是”到地坛去。
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史铁生:生平、代表作品等。
2. 简要介绍《我与地坛》的内容:文章主题、背景等。
【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作者生平和作品背景。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题和背景。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
2. 教师讲述:介绍史铁生及其作品背景。
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我与地坛》的了解。
4. 教师总结:总结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作业布置】1. 阅读《我与地坛》全文。
2. 了解作者史铁生的其他作品。
第二章:理解文意【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我与地坛》的文意。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的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2. 解读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教学方法】1.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
2. 解读法:教师引导学生解读重点句子和词语。
【教学步骤】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结构。
2. 教师讲解:讲解文章的结构。
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4.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解读重点句子和词语。
5.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作业布置】1. 分析文章的结构。
2. 解读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第三章:欣赏语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欣赏《我与地坛》的语言美。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词汇、句式、修辞等。
2. 欣赏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和句子。
【教学方法】1.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2. 欣赏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精彩段落和句子。
【教学步骤】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语言特点。
2. 教师讲解:讲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语言特点的理解。
我与地坛教案(精选9篇)
我与地坛教案(精选9篇)我与地坛篇1刘星河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2、理解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的情味。
3、品味评价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
4、通过学习,培养正确对待生死、正确对待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在地坛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2)在理解文意、分析思路、揣摩语言等方面释疑解难。
2、难点:(1)理解文中母亲给作者的生存的启发。
(2)领会本文饱含感情,又充满哲理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读导入1、(听音乐《命运交响曲》)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他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
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最强音。
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厄运、奋起拼搏成为生活强者的人很多。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近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等。
还有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他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暗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
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些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独特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
(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哲理来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散文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和欣赏文章独特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哲理来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2. 如何从不同角度欣赏散文的美。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写作法:通过写作,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哲理来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感性的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散文的美。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讨论成果。
5. 写作练习:(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作业布置:(1)课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我与地坛》教案集锦五篇
《我与地坛》教案集锦五篇《我与地坛》教案集锦五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课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首雄浑凝重激越而有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命运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史铁生图片)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他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国外出版。
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理解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感悟。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二、讲析第一部分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得无独厚的地坛。
(出示地坛图片)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听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2、(听读)学生回答,出示板书:、剥蚀、淡褪坍圮散落3、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后板书:荒芜4、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经典段落。
(2)能够分析作者对地坛的描述,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能够理解作者通过与地坛的互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观察地坛的图片或实地参观,感受地坛的历史氛围。
(3)通过写作、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3)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地坛的深厚感情。
2. 分析作者通过与地坛的互动,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感悟作者对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描述。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注释。
2. 地坛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表达的相关素材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地坛的图片或视频,感受地坛的历史氛围。
(2)引导学生思考地坛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经典段落,分享自己的感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解析:(1)解析课文中的经典段落,理解作者的表述手法。
(2)分析作者通过与地坛的互动,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
5. 写作、表达:(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段关于地坛的文字。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6. 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课文测试或背诵检查来评估。
2. 学生对作者表述手法的分析和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来评估。
史铁生《我与地坛》备课教案
史铁生《我与地坛》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暗示、对比等,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思考文章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析《我与地坛》中象征、暗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理解并思考文章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1. 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丰富修辞手法。
2. 深入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深刻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欣赏文中的精彩片段。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母爱、生活的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我与地坛》的特殊意义。
2.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 问题探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讨论文章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等。
4.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暗示、对比等,并欣赏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理解母爱,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人生哲理,强调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我与地坛》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体验进行复习。
2. 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回忆与地坛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分析文章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3.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深情描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3、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命运》)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听到的乐曲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贝多芬)对,就是那个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却依然不向命运低头的贝多芬。
他曾经说过:“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叫我屈服。
”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力啊!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一样向不幸命运抗争的人。
今天我们就走近作家史铁生,一起体会他用十五年时间参悟的生命价值《我与地坛》。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作家,中国作协会员。
生于北京,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响应号召到陕西务农。
21岁时,因积劳成疾导致下肢瘫痪。
住进医院的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
但他身残志不残,返回北京后潜心写作,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凭着顽强的毅力,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字作品。
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21岁正是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对他的打击多么深啊。
世界在瞬间崩塌,如何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史铁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长久地思索,他潜心读书,致力写作,终于成长为一个具有哲学家思想的作家,但这中间的过程却是多么地痛苦而又复杂。
史铁生的作品,包括
他的小说、散文均贯穿了一点,那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正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三、整体感知
(一)析题
我与地坛,抒情散文,借地坛抒写自己的痛苦、复杂、深沉的感情。
(二)提问:
1。
几个部分?总体上看,各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
2.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一)地坛对象(二)母亲
∣ ∣ ∣
荒芜但并不衰败特点坚忍、毫不张扬∣ ∣ ∣
生命感悟作用生存启发
四、精读分析
1.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答:我…… 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同病相怜作者被社会遗弃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答:雕栏玉砌不复在苍松翠柏树幽
四壁朱颜改野草荒藤乐悠悠
残阳正红
废园沉静
蜂飞蚁动瓢虫升空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满园草木竞相荣
∣ ∣
古旧荒芜特点生生不息
∣
荒芜但并不衰败
3.它们引发作者怎样的思考?
答:引发了作者的三个思考即(1)我该不该去死?
(2)我为什么要出生?
(3)我应该怎样活?
4、针对第一个问题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找出关键句)
答:“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
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给了我生命的感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到使这里不再衰败,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顺从自然。
所以我虽然双腿残疾,也要顺应自然不应去死。
5、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答案,解答了生与死的问题。
地坛帮他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
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答:(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
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
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
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那么,我应该怎样活着?
6、分析六个譬如“譬如落日。
譬如雨燕。
譬如雪地脚印。
譬如古柏。
譬如草木和泥土的气味。
譬如秋风”以上六句是说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答:六个“譬如”,从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告诉我们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就如作者虽然身体残疾,但志不能残,应该坚强地活着
五、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答: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
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板书设计:
雕栏玉砌不复在苍松翠柏树幽
四壁朱颜改野草荒藤乐悠悠
残阳正红
废园沉静
蜂飞蚁动瓢虫升空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满园草木竞相荣
∣ ∣
古旧荒芜特点生生不息
∣
荒芜但并不衰败(身残志坚,坚强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