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于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的值的分散性。
它可以用于“不确定度”方式,也可以是一个标准偏差(或其给定的倍数)或给定置信度区间的半宽度。
该参量常由很多分量组成,它的表达(GUM)中定义了获得不确定度的不同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这个定义中的“合理”,意指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所做的修正,特别是测量应处于统计控制的状态下,即处于随机控制过程中。
定义中的“相联系”,意指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与测量结果“在一起”的参数,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通常测量结果的好坏用测量误差来衡量,但是测量误差只能表现测量的短期质量。
测量过程是否持续受控,测量结果是否能保持稳定一致,测量能力是否符合生产盈利的要求,就需要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衡量。
测量不确定度越大,表示测量能力越差;反之,表示测量能力越强。
不过,不管测量不确定度多小,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必须包括真值(一般用约定真值代替),否则表示测量过程已经失效。
原理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
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
虽然客观存在的系统误差是一个不变值,但由于我们不能完全认知或掌握,只能认为它是以某种概率分布存在于某个区域内,而这种概率分布本身也具有分散性。
测量不确定度就是说明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参数,它不说明测量结果是否接近真值。
为了表征这种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
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希望知道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因此,在本定义注1中规定:测量不确定度也可用标准〔偏〕差的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表示。
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称它们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2015.12.29南京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一、(测量)不确定度概念1.不确定度概念绝对测量 x y =直接测量相对测量 0x x y -= 0y U y Y ⊃±=间接测量 ),(21N x x x f y ⋅⋅⋅=定义: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合理地赋予被测量结果的分散性。
新定义:根据所获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2.不确定来源表现为:(1)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2)复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3)测量所取样本的代表性不够(4)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5)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6)仪器计量性能上的局限性(7)赋予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标准值的不准确 (8)引用常数或其它参量的不准确(9)与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有关的的近似性或假定性 (10)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随机变化 (11)对一定系统误差的修正不完善 (12)测量列中的粗大误差因不明显而未剔除(13)在有的情况下,需要对某种测量条件变化,或者是在一个较长的规定时间内,对测量结果的变化作出评定。
应把该相应变化所赋予测量值的分散性大小,作为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3.测量不确定度分类与字母表示 3.1绝对量表达A 类标准不确定度(用统计方法得到):A u 一般可统一表示 标准不确定度B 类标准不确定度(用其他方法得到):B u 为:)(x u 或i u 测量不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 u 或)(y u C 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U 或)(y U : C ku U = (k 为包含因子)3.2相对量表达A 类标准不确定度(用统计方法得到):rel A u . 一般可表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B 类标准不确定度(用其他方法得到):rel B u . 为:)(x u rel 或rel i u . 相对测量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relC u . 或 )(y u rel C 不确定度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rel U 或 )(y U rel : rel C rel ku U .= (k 为包含因子)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A 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A 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指测量随机效应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用A 类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测量结果带有的一个参数,用于表征合理地 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该参数是一个表征分散性的参数。它可以是标准 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度。 ▪该参数一般由若干个分量组成,统称为不确定 度分量 ▪该参数是通过对所有若干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 方差和协方差合成得到。所得该参数的可靠程度 一般可用自由度的大小来表示
(8)引用常数或其它参量的不准确
(9)与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程 序有关的的近似性或假定性
(10)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被测量重 复观测值的随机变化
(11)对一定系统误差的修正不完善 (12)测量列中的粗大误差因不明显而 未剔除 (13)在有的情况下,需要对某种测量 条件变化,或者是在一个较长的规定时 间内,对测量结果的变化作出评定。应 把该相应变化所赋予测量值的分散性大 小,作为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第四章 测量不确定度
寻求
误差概念和误差分析在用于评定测量 结果时,有时显得既不完备,也难于操作 。
一种更为完备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 定测量结果的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
诞生
第一节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一、概述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关系,也称为不确定度关 系。 ❖1953年Y.Beers在《误差理论导引》一书中给出实验不确定度。
随这些量变化的情况而定。用符号uc表示。
扩展不确定度(expanded uncertainty)
规定了测量结果取值区间的半宽度,该区间包含
了合理赋予被测量值的分布的大部分。用符号U 或UP表示。
包含因子(coverage factor)
测量不确定度基础知识
测量不确定度基础知识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决策和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无法完全确定。
为了对测量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使用,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基础知识。
一、测量和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测量是指通过使用一定的方法和仪器,对某个物理量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而测量不确定度则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范围,用于表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二、不确定度的来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仪器误差:由于仪器的制造、使用和环境等原因,仪器自身会引入一定的测量误差;2. 人为误差:人为因素,比如操作技巧、人的主观判断等,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3. 环境影响:测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4. 校准误差:校准标准或参考物的不确定度会传递到被校准物上。
三、不确定度的分类不确定度可以分为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性不确定度。
1. 随机不确定度:由于测量条件的变化以及仪器本身的随机误差等原因而引起的不确定度。
2. 系统性不确定度:由于仪器固有误差、人为误差以及环境因素等引起的不确定度。
四、常见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1. 重复性法: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作为不确定度的估计值。
2. 间接测量法:通过对测量结果的计算和分析,结合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进行综合估计。
3. 标准样品法:使用一系列已知精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测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不确定度的估计值。
五、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不确定度通常用标准不确定度或者扩展不确定度来表示。
1. 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u(x),是由随机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的估计,在测量过程中通常使用标准差来表示。
2. 扩展不确定度:表示为U(x),是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扩展得到的,通常采用置信系数进行扩展计算,比如95%的置信度。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或不肯定的程度,也就是不可信度。
传统上人们将测量不确定度理解为“表征(或说明)被测量真值所处范围的一个估计值(或参数)”;在另一段时期理解为“由测量结果给出的被测量估计值的可能误差的度量”,这些含义从本质上来说与现定义并不矛盾,但它们涉及到真值和误差这两个理想化或理论上的概念,实际上难以操作。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测量不确定度分为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两大类。
不确定度又分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两类。
相对不确定度又分为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两类。
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希望知道结果的置信区间,因此规定测量不确定度可用标准差的倍数或说明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来表示。
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又细分为A类标准不确定度,B类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根据包含因子和置信概率细分成几种情况。
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是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内。
实际上扩展不确定度(U)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的倍数(k)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它是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了k倍得到的。
U=kuC .这里k值称做包含因子,一般为2,有时为3,取决于被测量的重要性,效益和风险。
当k=2时,置信水平为95%,当k=3时,置信水平为99% .*所谓置信区间:置信区间就是一个随机区间,它能以足够大的概率套住我们感兴趣的参数(换句话说是能满足我们认为可靠的测量结果)。
例如,用一种方法测定某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多次测定结果为835.6?3.6mg/L,标准差为?3.6mg/L,它就确定了一个估计具有约95%置信水平的区间。
表示被测量的值落在(831.9mg/L- 839.1mg/L)区间的置信度为95%或者说测量结果835.6mg/L在置信水平为95%时的不可信度为3.6mg/L .置信水平取多大的值由测量工作的要求所决定。
第五章测量的不确定度
10
§5.2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用标准差表征的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用符 号u表示。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的评定称为标准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1、单次测量结果标准差与平均值标准差 对某量x在重复条件下所得测量数据列xi(i=1~n)为 基本测量列。 1 n 算术平均值 x xi n i 1 单次测量的标准差(贝塞尔公式)
22
计量器具的B类标准不确定度
对计量器具的标准不确定度做B类评定,应注意
(1)对按“级”使用的计量器具
当计量器具鉴定书上给出准确度“级别”时,可按检定规程 所规定的该级别的最大允许误差±A进行评定。一般采用均匀分 布,得到示值允许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uB
A 3
这样计算的uB不包括检定该器具时所用高级别计量器具的不 确定度所带来的影响。如不能忽略不计时,还要考虑这一项不确定 度分量。uB包括了计量器具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只要使用的环境条 件不超出允许的范围,就不必考虑环境条件引起的不确定分量。
a u ( x) 3
21
(4)仪器基本误差。设某一仪器在指定条件下对某一被测 量进行测量时,可能达到的最大误差限为a ,假设按均匀 分布考虑,标准不确定度为
a u ( x) 3
(5)仪器分辨力。设仪器的分辨力为 x ,其半区间宽度为 a x ,按均匀分布考虑,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2 x a u ( x) 3 2 3
2
§5.1
一、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变化的不肯定,是表征被 测量的真值在某个范围的一个估计,用以表示被测量分散性 的一个参数。 (1)该参数是一个表征分散性的参数, 可以用标准差或 标准差的倍数表示,分别称为标准不确定度u和扩展不确定 度U 。 (2)该参数一般由若干个分量组成,一般分为两类,即A 类分量和B类分量。统称为不确定度分量。 (3)该参数是通过所有不确定度分量进行方差和协方差合 成得到,其可靠程度可用自由度的大小来表示。 (4)完整的测量结果表达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5)表示形式有绝对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两种。
测量不确定度的通俗理解
测量不确定度的通俗理解1. 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听起来好像是个高大上的概念,但其实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插曲。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做饭,准备放盐。
你把盐罐打开,撒了一点,心里想:“这盐够了吧?”可是,你又有点担心,万一少了,菜就没味道;多了,又会让人咳嗽。
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在告诉我们,这种“万一”其实是有一定范围的。
换句话说,我们在测量时,总是带着一些“模糊不清”的感觉,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
1.1. 不确定度的来源不确定度的来源多得数不胜数,像你家那只懒猫,整天躲在阳光下,既不想动又时不时冒出个小意外。
比如说,温度计的读数可能因为外部温度变化而不一样,或者是你用的尺子不够精准。
还有,有时候你的小手一抖,测量的结果就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根本没法保证准确。
这些不确定因素就像生活中的调皮鬼,让测量的结果变得“有趣”。
1.2. 不确定度的表达那么,如何表达这种不确定度呢?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比如,你测量一个长度,结果是10厘米±0.5厘米,这就意味着实际的长度可能在9.5到10.5之间游荡。
就像买彩票,虽然你可能很幸运,但也有可能空手而归。
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在测量时心里有个底,不会因为数字的变化而慌乱。
2. 为什么要关注测量不确定度?2.1. 实用性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问:“这测量不确定度有啥用啊?”其实,它可是大有裨益呢!无论是科学实验,还是日常生活,了解不确定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决策。
比如,你想买一个新手机,商家给你说电池续航是24小时,但你心里想着:“这数据可信吗?”如果你知道续航的测量不确定度,就能更好地评估这款手机的实际表现了。
2.2. 提升信心另外,测量不确定度还能提升我们的信心。
试想一下,你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做了一道题,结果说对了,心里那个美呀!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答题的准确率只有70%,那就不太稳了。
了解测量不确定度,可以让你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是靠谱的,什么是“水分”十足的。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一.测量不确定度1.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对任何测量的结果存有怀疑。
你也许认为制作良好的尺子、钟表或温度计应该是可靠的,并应给出正确答案。
但对每一次测量,即使是最仔细的,总会有怀疑的余量。
在日常说话中这可以表述为“出入”,例如一根绳子可能2米长,有1厘米“出入”。
2.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由于对任何测量总是存在怀疑的余量,所以我们需要回答“余量有多大?”和“怀疑有多差?”,这样,为了给不确定度定量实际上需要有两个数。
一个是该余量(或称区间)的宽度;另一个是置信概率,说明我们”对“真值”在该余量范围内有多大把握。
例如:我们可以说某棍子的长度测定为20厘米,加或减1厘米,有95%置信概率。
这结果可写成20cm±1cm,置信概率95%这个表述是说我们对棍子长度在19厘米到21厘米之间有95%的把握。
3.误差与不确定度●误差:某待测物的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
●不确定度:定量表示对测量结果的怀疑程度。
无论何时我们都可能试图去修正任何已知的误差,例如:通过校准证书得到的修正值,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其值的任何误差都是不确定度的来源。
首先应明确,测量不确定度是经典的误差理论发展和完善的产物。
不确定度从1963年NBS的埃森哈特提出采用“不确定度”的建议到1993年由ISO、IEC、OIML、BIPM等七个权威国际组织正式颁布《测量不确定度导则》,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方法作出明确规定,历时30年。
由于它比经典的误差表示方法更为科学实用,世界各国的计量测试界已经广泛使用。
传统的误差评定,在实践中遇到两个问题:一是遇到了概念上的麻烦,二是不同领域不同个人对误差处理方法各有不同的见解,以至造成方法不统一,进而使测量结果缺乏可比性。
具体地说:①误差的定义是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应该是一个确定值。
但由于真值只能不断接近而永远无法得到。
因此,误差值也无法准确得到。
果然,在实用中可以用约定真值,但约定真值仍是具有不确定度的值。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其计算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其计算
不确定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绝对误差法:通过与已知真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差值的绝对值作为
不确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真值的情况,但对于没有已知真值的实验,无法使用。
2.标准差法:通过测量一组样本值,计算出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作为不
确定度。
标准差表示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值越大表示不确定度越高。
3.极限误差法:通过测量仪器的极限误差,将其作为不确定度。
极限
误差是指仪器测量的最大误差范围。
4.相对误差法:通过计算相对误差,将其作为不确定度。
相对误差是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值与真值的比值。
不确定度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
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不确定度的传递规律,即当多
个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时,其不确定度如何传递和组合。
在实际应用中,不确定度的计算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非常重要。
因此,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进行实验或研究时,需要对测量结果
的不确定度进行充分的估计和分析,以便准确地评估和解释实验结果。
总结起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描述测量结果精确程度的统计度量,可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估计。
准确地计算不确定度对于保证测量结果
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考虑不确定度的传递和组合。
测量不确定度
B类评定一些情况 (1) 数字示值分辨率 数字仪器不确定度来源之一是其指示装置的分辨率。比如,即使重复示值完
全一样,属于重复性的测量不确定度也不为零,因为分布于已知区间的仪器输入 信号在一个范围内都给出相同示值。如指示装置的分辨率是x,则产生给定示值 X的激励值可以是等概率位于x- x/2至x+x/2区间任一处。于是激励描述于半 宽度为 x/2的均匀分布,从而任何示值有一标准不确定度
• (8)在数据处理时所引用的常数及其他参数的不确定度。
• (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引起的不确定度。
• (10)被测量的各种随机影响使测量时重复观测值随机变化。
• 由此可以看出,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随机性或模糊性。前者归因于条件不充分, 后者归因于事物本身概念不明确。因而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许多分量组成。其中一些 分量具有统计性,另一些分量具有非统计性。所有这些不确定度来源?若影响到测量结 果,都会对测量结果的分散性作出贡献。
• 总之,在寻找不确定度的来源时,可从测量仪器、测量环境、测量人员、测量方法及 被测量等方面全面考虑,应做到不遗漏、不重复,特别应考虑对测量结果影响大的不 确定度来源。遗漏会使不确定度变小,重复会使不确定度过大。一份测量不确定度表 示与评定报告准确与否,与寻找各个分量不确定度有直接关系。
评定方法
• GUM法
• (5)测量人员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偏差。
• 由于读数的位置不同,产生读数偏差,引起的不确定度。
• (6)测量仪器的分辨力和识别限不够。
• (7)测量标准引起的不确定度。
• 测量标准如标准装置、标准器具或标准物质,它们的测量通常是将被测量与测量标准 的给定值进行比较而实现的,因此测量标准的不确定度直接引人测量结果中。
测量不确定度(简述)
⎩⎨⎧概率分布估算基于经验或信息的假定类评定布估算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类评定B A 测量不确定度一.综述:(1)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扩展不确定度(U )。
定义: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注:扩展不确定度也称展伸不确定度或范围不确定度。
U=k 〃µc (k 为包含因子)(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µc ): 定义: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µi 2)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理论依据:方差合成定理:若一个随机变量是两个或多个随机变量之和,则该随机变量的方差等于各分量的方差之和。
即y=x 1+x 2+…… µ2(y)= µ2(x 1)+ µ2(x 2) +……注:①上式的前提条件为Y 与X 同量纲。
②分量合成与各分量的来源、性质以及分布无关。
(3)标准不确定度:(µ)定义: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标准差表示●所以U →µc →µi⑸绝对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 相对不确定度得:(rel 相对)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1)思路:(见下图)%100)()(⨯=i i i x x x rel μμ- 3 -思路扩展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方差 各分量方差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程序 U µc (y) µc 2(y) µi 2(y) µi (y) µ(x i ) y=f(x 1,x 2…)C i(2)评定步骤框图(见图)- 4 -- 5 -2D4F(2)建立数学模型(满足测量不确定度要求)y=f(x 1+x 2+……+x n )y:校准为示值误差;检测为被测参数 方法:①根据测量原理从理论上导出初步的数学模型(计算公式)②将遗漏的影响量加在数学模型中。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它是对测量结
果的不确定性程度的描述。
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得到
的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对这些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估。
测量不确定度包括两个方面: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于
实验条件、仪器精度等原因造成的偶然性误差,其大小和方向是随机
变化的;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或者操作者等原因造成的固有性误差,其大小和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为了评估测量不确定度,需要采用一些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
常见的
方法包括标准偏差、置信区间、可重复性与再现性等指标。
其中标准
偏差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数据集合内部数据点之间的离
散程度。
置信区间则可以反映测量结果在一定置信水平下与真实值之
间可能存在的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需要尽可能降低测
量不确定度,并且在报告测量结果时必须明确说明所采用的测量方法、仪器精度、误差来源以及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等信息,以便他人进行复
现和验证。
总之,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程度的描述,它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个方面,并且需要采用一些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和评估不确定度。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尽可能降低测量不确定度,并且在报告测量结果时必须明确说明所采用的相关信息。
测量不确定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1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A类不确定度的计算:
定义: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的估算。
计算方法:
序号
1
测量结果 5.3
2 5.5
3 5.2
4 5.3
5 5.1
6 5.4
7 5.3
8 5.4
9 5.2
1、平均值
2、标准偏差
3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3、平均值标准偏差 4、平均值标准不确定度 5、平均值扩展不确定度
当分量分布难以确定是,则按照均匀分布。
3、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
4、测量结果报告
测量结果为210±0.06HV5,P=95%
9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B类不确定度计算的难点: 数学模型的建立 分量标准不确定度的确定
10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总结: ➢ A类评定所得到的不确定度分量估计值通 常可能会 比 B类评定更准确。
214±2.4HV10
P=95%
意义:[211.6,216.4]区间内任取一值作为真值,其与真值的偏差不会超 过4.8,置信度为95%。
0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1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
➢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A类不确定度) ➢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B类不确定度) ➢ 合成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名词解释
测量不确定度名词解释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描述了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它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系统不确定度、随机不确定度和引用不确定度。
系统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系统本身的不完善而导致的不确定度,例如测量工具的质量、测量环境的稳定性等。
随机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过程中随机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不确定度,例如测量时的噪声、操作误差等。
引用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它是由系统不确定度和随机不确定度的综合影响所导致的。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通常使用不确定度估计方法来估计测量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估计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标准偏差的不确定度估计方法和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不确定度估计方法。
基于标准偏差的不确定度估计方法是指根据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来估计不确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线性和对称的不确定度结构。
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不确定度估计方法是根据测量结果的概率密度函数来估计不确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非线性和不对称的不确定度结构。
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质量控制、实验设计、测量认证等。
测量不确定度名词解释(一)
测量不确定度名词解释(一)测量不确定度——相关名词解释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指的是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所做的量化描述。
测量不确定度是衡量测量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的指标,即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
相关名词解释精度•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偏差程度。
它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指标,通常用百分数或绝对误差表示。
准确度•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高意味着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小,反之则相差较大。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的结果是否相似。
稳定性好意味着测量过程可重复性强,测量结果可靠。
精确度•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或者说是一串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精确度高意味着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小,精确度低则差异较大。
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的量化描述。
不确定度可以包括多种来源,如仪器误差、环境条件、人为误差等。
标准差•标准差是测量结果与平均值之间偏离的平均程度。
标准差越小,测量结果越集中,相对不确定度越小。
极限误差•极限误差是指测量过程中的最大误差。
它可以帮助确定测量结果的上下限,即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可能的最大差异。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测量结果可能的范围。
在置信区间内,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评定是确定或估计测量不确定度的过程。
它包括将各种误差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和合并的步骤,以得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是在不确定度评定的基础上,通过乘以扩展系数得到的一个衡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指标。
扩展系数通常根据测量结果可靠性的要求来确定。
以上是测量不确定度相关名词的解释及说明。
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解和应用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和解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测量不确定度及其有关的基本术语
(一)测量不确定度: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 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 1“合理”-reasonably,是指在统计控制状态下 (statistical control)的测量才能称之为合理的。所谓 统计控制状态就是一种随机状态,即处于重复性条件 下或重现性条件下的测量状态。
这七个国际组织是:
国际计量局(BIPM)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国际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1995年,ISO对《GUM》作了修订和重印,
测量不确定度
丁家华 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
一.引言
测量是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国 内外贸易以至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不 可缺少的一项工作,而临床检验的主要任 务就是对人体标本的赋值.所赋值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
疗方案的确定以及疗效的观察.
因而当报告测量结果时,必须对其质量给出
定量的说明,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
相对不确定度 Urel (K=2) Urel (K=3) Urel 95 Urel 99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注:
(1) 相对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除以被测量之值。 (2) 标准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给出的不确定度。 (3) A 类标准不确定度:用统计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度。 其评定方法称为A类评定。 (4) B类标准不确定度:用非统计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 度。其评定方法称为B类评定。 (5)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 予被测量之值分布在指定概率内含于此区间。
标准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扩展不确定度
A类标准不确定度(UA) B类标准不确定度(UB)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U(K=2) U(K=3) U95 U99 A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Arel) B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Bre)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Crel)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是被测量真值所处范围的评定? 由于测量结果是被测量真值与该测量结果的误 差之代数和,因而,测量不确定度实际上表明了真 值可能出现的区间。1984年对不确定度的定义就是: 表征被测量值所处的量值范围的评定。
五.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不确定度的评估在原理上很简单,一般分以下四个 步骤: (一)第一步为规定被测量 要清楚地写明需要测量什么?包括被测量和被测量所依 赖的输入量(例如被测数量、常数、校准标准值等)的关 系。只有可能,还应该包括对已知系数影响量的修正。该 技术规定资料应在有关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或其他方 法描述中给出。
GUM是在INC-1(1980)、CI-1981和CI-
1986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应用指南,在术语定
义、概念、评定方法和报告的表达方式上都作
出了更明确的统一规定。它代表了当前国际上 表示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约定做法。
我国:Biblioteka 1991年制订了JJG(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检定 规程)1027-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试 行)》。
开始
规定被测量
第一步
识别不确定度来源 ………………………………………………………………………… 第二步 将现有数据的不确定度 来源分组以简化评估 量化分组分量 量化其他分量 将分量转换为标准偏差 第三步 …………………………………………………………………………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审定,如必要,重新评估较大的分量 结束
1980年,国际计量局(BIPM)成立了不确定度
表示工作组,并起草了一份建议书,即:INC
-1(1980)。该建议书主要是向各国推荐不确
定度的表示原则,从而使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方法逐渐趋于统一。
1981年,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发布了CI-
1981建议书,即:“实验不确定度的表示”,
重申了不确定度表示的统一方法。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五. 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一)计算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前,所有不确定度分量必须以标准不确定度即 标准偏差表示。这可能涉及到将某些度量分散性的其他 方法进行转换。下面的规则为将一个不确定度分量转换 成为标准不确定度提供了某些指导原则。 当不确定度分量是通过试验方法用重复测量的分散 性得出时,可以容易用标准偏差的形式表示。对于单次 测量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就是所观察的标准 偏差’对于平均值的结果,使用平均值的标准差。 当不确定度的评估是源于以前的结果和数据时,可 能已经用标准偏差的形式表示了。如果给出了带置信区 间(用 表示,并指明P%),则将 之值除以与所 给出的置信水平相应的正态分布百分点的值就得到标准 偏差。
例子: 规范中规定天平的读数为 0.2mg,置信水平为95%。 从正态分布的百分点标准表上,95%的置信区间用1.96σ 值进行计算。使用这个数值得出标准不确定度约为 (0.2/1.96)≈0.1。 如果限值 给出时没有给定置信水平,有理由认 为可能是极限值,通常假定其为矩形分布,标准偏差为 / (见附录E) 例子: 证书给出10mlA级容量瓶为 0.2ml,则该标准不确定 度为0.2/ ≈0.12ml。 如果 的限值给出时没有给定置信水平,但是有理 由认为不可能是极限值,通常假定为三角形分布,标准 偏差为 / (见附录E)。 例子: 证书给出10mlA级容量瓶为 0.2ml,但日常内部检查 表明极限值的可能性极少。则标准并且伟大0.2/ ≈0.08ml.
(二)第二步为识别不确定度的来源 在评估不确定度时要列出不确定度可能来源的完整清 单。在列清单时,通常方便的办法是根据被测量的计算 表达式开始。这个表达式中的所以参数可能都有一个与 其数值相关的不确定度,因此都是不确定度的潜在源。 典型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 取样、存储条件、仪器、试剂纯度、化学反应定量关 系、测量条件、样品基质的影响、计算影响、空白修正、 操作人员的影响及随机影响等。
1977年7月,在CCEMRI会议上,美国NBS局长Ambler
先生正式提出了解决测量不确定度表示的国际统一性 问题。
1978年,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要求国际计量局 (BIPM)协同各国解决这个问题。BIPM就此制定了一份
详细的调查表,并分发到32个国际计量院及5个国际组
织征求意见。
表: 95%置信(双边)的学生t分布
自由度 1 2 3 4
t 12.7 4.3 3.2 2.8
5
6
2.6
2.5
( 五)自由度 在方差计算中,自由度为和的项数减去对和的限制数, 记为V0 在重复条件下,对被测量作n次独立测量,在标准 不确定度的统计评定中,自由度V=n-1。
四. 误差和不确定度
区分误差和不确定度很重要,因为误差定义 为:被测量的单位结果和真值之差。由于真值 往往不知道,故误差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不可 能被确切地知道。但不确定度是可以一个区间 的形式表示,如果是为一个分析过程和所规定 样品类型做评估时,可适用于其所描述的所有 测量值。因此,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无论 从定义、评定方法、合成方法、表达形式、分 量的分类等方面均有区别。下表为测量误差与 不确定度的对比表。
分量的合成 置信概率
极限值 与分布的关系
一般存在 无
从分布理论上说,一般不存在 一般有关
按不确定度的定义,对被测量进行一次测量所得 结果是否也有不确定度? 一次测量所得结果是有不确定度的,虽然, 根据一次结果本身是看不出其分散性的,但是,在给 定条件下多次重复的结果可以评定如何一次结果 的分散性,它适用于如何一个结果. 测量不确定度是否就是测量结果的误差限? 由于不确定度给出的是被测量的测量结果可 以出现的区间,可能存在于各个测量结果中的不同 误差构成了这个分散区间。因此,过去曾把测量 不确定度定义为:由测量结果给出的被测量的估 计值中可能误差的度量。
2“分散性”-Dispersion指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即为一 个量值区间,可以是某一个概率包含可能得到的测量
结果。
3“相联系”-associated with,更确切的翻译应为 “与……一起”。因此,不确定度是和测量结果一起, 用来表明在给定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测量时,测量结果 所可能出现的区间。
(二)不确定度分类
(三)第三步为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 测量或估计与所识别的每一个潜在的不确定度来源 相关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大小。通常可以评估或确定与 大量独立来源有关的不确定度的单个分量。还有一点 很重要的是要考虑数据是否足以反映所有的不确定度 来源,计划其他的实验和研究来保证所有的不确定度 来源都得到充分的考虑。
(四)第四步为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在第三步中得到的信息,是总不确定度的一些量 化分量,它们可能与单个来源有关,也可能与几个不确 定度来源的合成有关。这些分量必须以标准偏差的形式 表示,并根据有关规则进行合成,以得到合成标准不确 定度。并且应使用适当的包含因子来给出扩展不确定度。 下图表示该过程
1999年制订了JJF(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技术规 范)105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2002年,中国实验室国际认可委员会制订了
CNAL/AG07:2002《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
评估指南》。该指南是等同采用EURACHEM
(欧洲分析化学中心)和CITAC联合发布的指
南文件《测量中不确定度的量化》第二版
(6) 合成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 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 标准不确定度。即:当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 由若干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构成时,按方和根(必 要时加协方差)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其计算公 式为:
n Uc(Y) = [∑ C²iU² i) ] ½ (X i=1
Ci :为灵敏指数 U² (Xi):为由Xi不确定度引起的Y的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