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之我见周晓燕

合集下载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史高飞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在这一个月的课改工作中,我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积极把课改精神贯彻于课堂教学,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体会:1.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建立一种充满宽松、和谐、平等、开放、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重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实现教师主导型课堂向学生自主学习型课堂转变。

2.课改的成功实施,取得真正的实效,源于教师的敬业和技艺。

上好一堂课不容易,上一堂好课且让学生真正掌握技能,乐学语文更不容易。

课改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教师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扎实教学基本功,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求教师更准确地理解把握教材,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具有更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更高超的课堂教学机智。

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相关的资料,认真备课,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3.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实现教师主导型课堂向学生自主学习型课堂转变的前提。

教师要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自我建构过程。

课改之我见发言材料

课改之我见发言材料

课改之我见发言材料尊敬的教育界领导、各位教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教育领域的课改议题。

作为一名学生,我对课改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认为课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只追随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灌输和单向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而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其次,我认为课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过去,我们的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往往把学生视作一个传递和接收信息的容器。

而现在,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另外,我认为课改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因此,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课程。

这样的课改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我认为课改还应该注重教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主导型的,而现在的课改要求教师扮演更多的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

总之,我认为课改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同时也促使教师扮演更好的指导和引导角色。

当然,课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相信,在各界的关注和合作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教育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这次课改已经搞了两三年的时间,经过初期的学习模仿和不断的摸索探究, ,本人就自己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一点小小的做法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一.由学生主讲变为老师主导.课改初期的课堂里,老师大都不讲,课堂由学生主讲.后来我发现这样做既费时又没有多大效果.特别是英语,老师如果不讲,学生连单词都读不准,更不用说理解运用语法编写正确的句子对话了.所以,我认为在英语课上,老师的作用决不能被学生完全代替.,老师该讲时要少讲,精讲.其实,我认为老师应该象个主持人,学生在老师的主持下,按照老师的预设,自学,思考,讨论,展示.练习检测.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教学任务.二. 利用评价优秀小组的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利用评价优秀小组的方法,无疑会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达到公平,公正,透明的效果,本人从多方面给分,最终评出的优秀小组往往让同学们无二话可说.这些方面包括:(1)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2)单词听写的正确率及书写的工整程度(3)展示问题的正确率及效果(4)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有效性及完成情况(5)有无违纪者.( 6)有敢于质疑问难者. 等等以上各项得分的最后结果决定了本节课的优秀小组.现附表如下:三.利用教材整合提高学习效率.新课改中,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作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不再是按部就班的教书匠,而要成为教材的组织者,实施者,学会整合教材,应该成为这一角色转变的重要体现,在整合教材方面我的做法如下:(1)理顺单元内部教材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适当精简:对重复的练习环节予以删除,而花大量时间在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的操练上,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好转.(2)根据需要,使同一单元内的相关内容处理在一起,从而更好的体现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使教学进度不再滞后.教学效果也有所好转.以上观点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有不对之处敬请谅解。

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新课程改革之我见作者:田庆良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2期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改变,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师在前面一味地讲课,学生只能在下面单调的听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式学习,扼杀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参与意识。

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然而,还有一些教师思想上存在一些问题。

究竟怎样对待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这都是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着对学习方式变革问题存在的不同反响,思想认识出现了偏差有些人认为:转变学习方式就是“变接受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三种方式”。

而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还有些人认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完全否定过去的学生接受性学习方式。

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迷惑偏差,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绝对化的倾向,缺乏辩证的扬弃的思维观念,弄不清变革和继承的正确关系。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绝对地提倡新的,坚决否定旧的东西,在思想行为上,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处理好这个辩证关系。

另外有些人认为:新课程改革只是轰轰烈烈搞一阵子,就像一阵风,一刮而过。

因而,在实践新课程的学习理念时心存疑虑和困惑,固守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习惯,不知不觉中演绎了一场“穿新鞋走老路”的悲剧。

其实,这些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会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逐步得到解决。

二、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辩证地看待接受性学习方式和参与性学习方式诚然,在接受性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是现成的,比较省事,它不依靠也不要求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去认识,学生只需要将所学材料通过理解、记忆、整合、建构的过程将外在的显性认识化为自身结构化的知识,就达到了学习目的。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

课改杂谈——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吉州区北门小学陈慧明高效课堂改革(以下简称“课改”),第一改的应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次才应改的是教学的形式。

如果教师的理念不变,那教师在课改中的工作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自然也就会在课改中人云亦云,迷失自我。

说到对课改的态度,我认为既不要盲从,更不要恶意的排斥。

我们应该理性些,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课改究竟改的是什么?追求的高效究竟以何种方式得到体现与落实?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课改已经历经两三年,课改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要把讲堂变为学堂,要把学生的主动话语权还给学生,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会学习、善学习。

可是,我们掩卷沉思,课改前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就没有这些培养目标呢?显然不是,只是我们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把这些培养目标提到如此清晰的高度上,也没有今天提到的“高效课堂”这个响亮的称谓上。

那我们以前课堂能否就此否定呢,答案当然是:不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不就曾尖锐地批判过“拿来主义”吗?我们的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自主、合作、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让孩子会学习,善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既然我们能认识到这些,我们就应该想,课改现在所推行的模式:独学、对学、群学、小组合作捆绑管理、评价等,这都是一种种教学的形式而已,课改是想通过这些形式的推行、推广,达到高效的目的,达到培养孩子会学习的目的,培养更多优秀学习的孩子。

我们都明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我们任何的教学形式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所以,任何的教学形式开展、落实前,都要多想想,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发展学生的何种能力,培养学生的何种学习方法等,千万不能为形式而形式。

还有,这些教学形式的开展,推广是否适合每位不同性格、风格的教师,是否适合每个班的学情等等。

如果我们的教学,搬来的都是一种教学模式,那岂不没有个性、风格、自我了吗?我们都知道,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薛法根的“组块教学”,哪个不风格鲜明呢?为此,我们沉思:当我们追求高效的教学时,当我们想的是为培养孩子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就应该灵活应用现行课改中的课堂模式,取长补短,找寻一条适合自己的,与自己风格相搭的教学形式。

新课改反思之我见

新课改反思之我见

新课改反思之我见新课改反思之我见日期:2009年07月10日泽头中学曲航英新课改走进校园已有三年有余,但新课改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认为,新课改是在反思中前行。

回首新课改的实施,我发现它灿烂的光辉已照亮了教育的每个角落,新课改给了广大教师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最先进的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倡导了研究性的教与学的方法。

它强调教育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全体,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它如一颗种子在每一位教师心中生根、发芽,它同样在我的心中萌发着,太多的感慨汇成一句话,新课改让我在反思与思考中提高。

古人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知自强也.”正因为如此,新课改才把反思提到了重要位置.事实也是如此,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思考,才能达到超越的最终目的.在新课改中教师们都认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完善了,从重视知识、能力发展到兼顾过程和方法,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这也是老师们觉得困难的地方。

“了解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行动,行动不等于到位”,广大老师很希望有切实的、具体的指导。

教师培养的确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

这么多实验教师如何培训?他们每天都有问题,如何指导?我想,集中培训仍然重要,但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因素有政治、经济、人文等诸多方面,每一次的课改都是建立在对前一阶段基础教育反思的基础上。

目前正在全国推进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有着质的差异,其对以往基础教育的反思更为深刻,对未来社会人材素质要求的研究更加前瞻、透彻。

本次课改除了在课程体系作了创造性调整外,更突出反映在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试图促使教育工作者的导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育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推动教育产品更有力地适应和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语文课改之我见

语文课改之我见

语文课改之我见原阳县第二中学初中部宋雨《圣经》上讲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人类为了登天,就联合起来修筑通天塔,同心协力,越修越高,上帝十分惊恐,便心生一计,教修塔的各民族各说各自的语言,结果,各民族纷争不已,不欢而散,上帝无忧。

毫无疑问,文字的阅读对人类文明的维系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就像维系的纽带,起到沟通的作用。

在新课改的春风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像插上了翅膀,翱翔在教室的天空。

我觉得,语文教师本来应当像足球教练,应当尽可能地调动球员去跑、去踢球、去射门,而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倒像球员,拼命地表演,学生却成为观众。

有一次一位教师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默然。

教师提高嗓门问:”同学们怎么啦?注释不就有吗?大声念!“学生大声念。

老师说:“这就对了。

”实际上,这恰恰是错了,学生不动情、不动脑。

老师拼命问,问字音、问词意、问分段、问段意、问中心、问写作特点,总之什么都问,以至于把阅读课上成了问答课。

而且,学生的答问必须合乎老师的框框,否则就“引君入瓮”,学生的思维处于完全被动状态,毫无独立思考、质疑的余地。

因此,阅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评价和欣赏,以确定它们的是非、真伪、美丑、善恶、优劣,并对正确的、真的、美的、善的、优的能加以肯定和吸收,对错的、假的、丑的、恶的、劣的能进行抵制、批判,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评价和欣赏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老师说: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汉语特别适合诵读。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正说明了诵读的功效。

在诵读中,老师特别重视朗读和默读的结合。

朗读重在对汉语音韵美的欣赏和领悟,这是其他民族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默读,要带领学生用心去读,要读进去。

1500年前,陶渊明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

”会意是什么?会意就是感悟,一旦心有所悟,便达到“忘食”的境界,每一个读书人所期盼的境界,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之我见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本文结合新课改实施的经验,阐述了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教师;学生作者简介:周五四,任教于江苏省常熟市何市中学。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就是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与合作,没有互动就没有交往,没有合作就没有共鸣,就未发生教学。

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板结的土壤是长不出庄稼的,只有“互动的课堂才有吸引力”。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

”万物在不断的运动与冲撞中才能展示出自己的生命力。

教师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一个形象的比喻,掀起教学波澜;一个幽默巧妙地指出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敢疑、敢问、敢说、敢写、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向教材挑战,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一、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首先突出表现在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上。

长期以来,教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教师与学生完全是“教”与“被教”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来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

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是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这就要学会尊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师生间就能建立起公平和信任,并能相互交换态度、感情和需要,实现共同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由于网络的发展,学生在很多方面已不是后知于教师,而是同知乃至先知于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探究知识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探究。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质疑答疑,培养学生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启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今年是我县教学课堂改革推进年,我们实验小学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之下,各位教师的全力支持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现阶段,我校的“1351”的教学模式改革已进入了空前的阶段,在各学科各学段教师的探索与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这课堂模式的改革的进出之中,我也有自己不同的体会与感悟。

教学真是需要用心、用理去探索与发现,去研究与攻克,在教改之中,需要有耐心来开发和坚持走这与众不同的“教改路”。

一、真正认识“课改”,诠释别样的“1351”。

我们实验小学的“1351”课堂教学模式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中,我们的教师不能马上就得心应手地应用这种新模式,需要用心去认识,去钻研。

一条主线:以创设情境,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三个模块:导、学、练,又称XYZ,即课堂教学包含导、学、练三个模块。

五个环节: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展示交流,反馈诊断;4、讲解点拨,总结提升;5、达标检测,巩固拓展。

一个目标:以高效优质,当堂达标为目标。

教师在通过“1351”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层层地“导”“学”“练”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坚持不懈的抓“课改”,让它真正实惠于学生。

我们正在进行课堂模式改革,这“1351”的课堂模式是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提出的课改模式。

在开始,很多的老师都很纳闷。

现在不是在抓成绩吗?搞什么课改。

一搞课改,我们的成绩怎么抓上去呢?这两个太冲突了。

其实不然,我们的课改,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学生服务的。

杜郞口的教学为什么名扬天下,不就是课改搞得好嘛。

我们的老师要认清这个趋势,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要改变陈旧的面授的教学方式,让从老师的主演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

真正落实了课改,真正做到了“放”,才能达到自如地“收”。

刚开始,我们可能会遇到一点小挫折,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有些不适应,分数或许会有点小滑坡,但是我们要认清这个趋势,要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西华县逍遥镇中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

老师要巧妙设疑,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会语文课堂的乐趣。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the student group discussions, collaborative inquiry learning. Teachers to be cleverly located the suspect, igniting the passion of the students to learn and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to enabl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fun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巧妙设疑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应当怎样把好这个主阵地,让它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次新课改中,我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的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积极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但是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满堂灌”、“满堂问”,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懒于动脑,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价值观,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之我见

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之我见
作 学 生 活 动 的 唯 一 形 式 , 堂 课 下 来 , 面 上 热 热 闹 闹 , 际 上 一 表 实
收效甚微 。 的教师不 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 动辄 就安 排四 有 人小组 讨论 , 管内容有无 讨论 的必要 , 不 有些 甚至一 节课讨论

突 出 人 文 性 。 不 能 淡 化 工 具 性 但
吉赫教 育
语文教 研
课 改形势 下语 文教学 之我 见
河北省 临 西县 第一 中学 陈 秀芳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新一轮课程改革 以来 , 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语文课堂充满 了生机 , 焕发 出活力 , 令人欣喜 , 叫人振奋。 但在教学实践 中, 语文课堂教 学 中的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 引起 我们 的关 注与思考 ,如果 这几个问题能得到很好 的解 决 ,我们 的语 文课 堂才 能更好 的适
欢迎 。新 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 因素放在 教 学 目标 的突 出地位 , 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 的丰富 内涵 , 分展示 充 语文 自身 的无穷魅力 , 还语文 以本来 的面 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 学 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 文性的同时 , 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 应 当使语文的工具性 与人 文性乳交融 。语文学科 的人文性和工
新课程下 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 , 淡化预设与讲授 。 课 程 改革要求课 堂教 学要体现 以学定教 , 因需施教 , 增加 灵活度 。 教师 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 ,把主要 的时间让 给学 生进 行
自主 学 习 。
思考; 二要组织 好合作学 习 , 学生的合作技 能 , 给合作的 培养 教
方法 ,重视对合作学 习的评价 ,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 结 合; 三要组织好全班 交流 , 在交流 中加 强引导 , 全面实现教学 目

(21号)仁怀新课程改革学习之我见

(21号)仁怀新课程改革学习之我见

仁怀新课程改革学习之我见正文:2014年8月22日,我参加了仁怀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研修,通过三天的研修,从而得出,新课程改革要改什么以及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修。

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新课程到底“新”在何处?新一轮课程变革把课程的重心指向课程组织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评价方式的改革、管理方式的变革等。

主要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

说白了,课改就是从以前的灌输到孩子做主学习。

改首先是为了让孩子们不痛苦、不厌学。

而救救孩子其实也没有多么的高难度,只要去想办法“改变学习状态”,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引发学生精神状态、发展状态的改变。

这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新课程改革的“自学”、“对学”、“群学”和传统教学的变革对比。

自学:是从学习个体而言,也就是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对学:对学是指同质学生的合作式学习。

一般为两名或三名学生;群学:群学是指学习小组内部学生间的学习(一般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

群学一般安排在自学或对学之后。

群学体现的是整个小组同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交流,交流的问题主要包括小组学习成果的分享。

从而由传统教学关系的“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由传统师生关系的“师为中心”变成“生为中心”,教师要学会“放手”和“信任”学生,让教育回到“人本”、“学本”、“生本”上来,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成长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发展发生在学生的身上,因为我们不可能代替儿童的生活和成长。

把学习交付给学生,并且善于利用学生教学生,才有超越教师的可能性。

教师的作用解读为80%是对学习者的引领、点燃、唤醒、激励,20%可算作课堂操作技术,那就是“以情动人”,随时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自己习,去创造能力。

第三、从“教案”改革到“导学案”以及“学案”传统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汝州市逸夫小学平晓飞小学语文是人才成长的奠基石,小学教育无疑是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而语文则是支撑人才大厦的奠基柱石。

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将制约着他工作学习的成败、任务完成的好坏、活动能力的大小。

而小学语文恰好是百科之母,因而小学语文的奠基作用就更显重要了。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而和谐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夯实小学语文这块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奠基石,使学生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蓬勃发展,接下来就与诸位同仁一起探讨我在语文教学改革上的几点粗浅看法:一、创设激发兴趣的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

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课堂效果不会太好。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了解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并且要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

课改之我见在经济腾飞,科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在我区“教育优先”决策的指引下,去年冬天,我校被定为全区课改实验点,实行高效课堂建设。

今春,我校实施“三结合”的课改方针。

将太谷教学、杜郎口教学与我校教学相结合,博采众长,因地制宜。

现在我校五年级全面展开实施新教法:课堂上学生运用经教师集体备课设计的导学案,以小组的形式,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新教法的实施有有以下看法。

首先,“预习提纲”中的质疑值得提倡。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心中不该只想学生的考试分数,应更多地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着想,所以要善于运用“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其次,“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本班大多数学生基础差,我把仅有学习好的几个学生定为组长,他们的职责是帮助本小组学生解决疑问,而小组汇报时,要求较差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使他们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主动向组长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该生回答的好,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回答的不对,也不能批评,而要鼓励他下去努力,给他们以回答问题的勇气。

第三、“归纳反思“这一环节可使课堂教学得以完善和和升华。

反思这节课的得与失,是一节课的完美总结,更是必要做法。

“得”使我们继续发扬下去;“失”使我们认识到不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课堂之高效。

总之,课改的关键是教师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倘若思想不开放,不去大胆尝试,课改永远是一句空话。

让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做一名课改先行者。

课堂改革之我见

课堂改革之我见

课堂改革之我见江西省靖安县双溪中学温敏敏新课程改革是一种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措施。

在传统教育弊端日益显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的呼之欲出是一种必然,顺应了时势。

新课程改革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竞相开放。

在改革过程中,众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深受它的鼓舞,带着满腔的希望开始了摸索探究。

可是在改革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

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课改经历浅谈一下我眼中的课改。

我们学校自2009年9月开始就在全县率先引进了高效课堂改革。

初一初二年级时这次课改的第一阵地。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一年里,我们积极对外求取课改真经,对内则加强反思讨论。

始终都秉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核心理念,尽心尽力的探索在课改这一片广阔的天地里。

在2009年至2010年这一个学年里,我深切感受到了两大变化:一个是学生的个性风貌得到了全面体现;另一个就是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提升了积极性。

我任教初一年级的语文。

对于学科的划分而言,现当今的语文教学已不是纯粹性、单一性的科目,而是日益走向综合化、与各学科联系日益紧密,时代性不断增强的科目。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改革的确踞有自身的优势:起步快,易于进入课改轨道;操作性强;拥有一个极易调动的参与基础。

在这样的氛围里,主要你有思考,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课堂的参与者。

学生前期的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下来定是“满堂言”。

愿思考会表达的学生在此刻定能成为全部的焦点。

他的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最优秀的表现者。

课堂气氛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营造出来了。

有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开始变得愿意发言,比如我们班的郑思雅、徐文君同学,以前总是老老实实的坐在位置上一言不发。

经过这一年,她们悄然的发生了变化,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有了想法也愿意表达出来和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像她们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班不在少数,而这一种结果的出现得益于开放、创新、合作的高校课堂氛围的熏陶,各科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表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
曲艳
【期刊名称】《青海教育》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以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及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和经济正飞速地发展着,我们每个人面临着的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如何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基就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将自己对课改工作的一点粗浅看法简述如下供参考。

【总页数】1页(P)
【作者】曲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3
【相关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
2.辩证谋求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方高师教育改革的启示——基于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现状的调查
4.探索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力作--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述
5.新时代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基于美、英、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与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改爱你没商量 两次课改学习之我见

新课改爱你没商量    两次课改学习之我见

新课改爱你没商量两次课改学习之我见四川广汉中学李丽平这次新课改培训收获很大。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能够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十分欣赏这句话。

尤其是经历了这次紧张而忙碌的省新课改远程培训和国培后,更能真切的感受到。

培训时间是短暂的,但培训的内容、思想和意义却是重大的,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心灵触动很大。

这次培训让我对课改有了全新的认识。

虽然还没到实践中去运用,不是拿的很准,但新课改的大方向我已经明确了,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要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以人为本,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总的来说这次课改内容丰富,思想新,让优秀的学习资源共享了,开通了平台互动使学员们能在网上及时交流畅所欲言…这无疑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有了收获,思考也挺多的。

一、思之深有所得:这次培训在上级领导的精心组织下课程安排紧凑,层层深入,考虑全面,重点突出,每堂专题都很吸引人。

我的收获归纳起来有三大点。

第一,新课改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一切都是充满生命的“新”,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

经过这次培训我重新认识了语文的特点、性质、内容等,对新课改由原来的陌生无助、困惑茫然变得逐渐清晰坚定、充满信心。

只有把新课标的精神理念理解透彻才能更好的贯彻在我们的新课程教学中。

这是教育的第八次课改,也是变化比较大的一次改革,一个教育划时代的春天来临了。

第二,通过学习我发现这次课改是教育教学思想上的一次彻底革命。

首先,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还课堂时间给学生。

要求对每堂课都要认真思考,精心准备,有备课设计和构想,要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情感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

真正能做到语文课是学生的乐园,快乐语文教学。

其次,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原来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老师讲得多,大都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天性与个性的发展。

而新课改则告诉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潜能,激励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带着兴趣去学习,收获无尽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如何实施课改之我见
各位领导和广大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很有幸在此向大家谈谈我的教学成长经历和体会。

我想,其实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一直默默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教学活动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今年我代一年级语文,有收获的快乐,也有失败的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认为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此,我也想借此会和各位前辈进行交流、学习和探讨,希望各位领导和前辈能不吝赐教。

随着新课标的强力推进,对于在新课标、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众说纷纭。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改革传统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法宝。

作为一位工作在第一线的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师,结合低年级儿童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求知欲强这一特点,我尝试着用一种“快乐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所谓“快乐的教学法”就是寓教于乐,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开发学生的能力与潜力,把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

然而,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人物,怎样才能使孩子们在语文的自由王国中快乐飞翔呢?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

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像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

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进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会失败。

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不仅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还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精心设计好导入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课堂导入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赏物导入、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导入、设置悬念导入……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就行。

例如小学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的教学,我曾经设计过多种教学导入方案,一是谈话法导入;二是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导入;三是谜语与挂图导入等,但总觉得不能完美体现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反复实践,我选择了“看手――画手――夸手”的导入方案,先让学生伸出小手感知“胖乎乎”,在画手的过程中板书“胖乎乎”,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在夸手中实现对教学的拓展,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层层推进,让学生感到有滋有味,很快就进入了自主、快乐的学习环境。

三、开展多种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学起来就会轻松而有成效。

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所得,其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把竞赛、游戏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儿童心理学实验表明,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非常短,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一节课有效注意的时间一般只能保持十几分钟,因此,要求他们一节课老老实实地坐四十分钟是不可能的。

抓住低年级儿童好动这一天性,适当地把游戏引进课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让大脑始终保持一种比较兴奋的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接龙游戏、生字开花、开小火车、四人小组活动等等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孩子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轻松愉快地掌握学习方法。

我认为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孩子们的,而应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它们,独立地去掌握它们。

例如在第二册识字4的教学中,课一开始,我把课文的插图展示在孩子们面前,他们顿时惊呆了,欢呼起来:“哇!好美的一幅画啊!”我笑着问:“夏天到了,你们最喜欢什么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

这种情景创设方式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我很高兴。

接着,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夏天有些什么花吗?”孩子们说:“葵花、茉莉花、荷花……”我立即在黑板上板书这些花名,接着抓住机会引导他们寻找规律。

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发现这些字都有“草”字头,与植物有关,有的孩子还领悟到了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都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

他们在掌握学习方法、独立识字的同时,也获得了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3.启发想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思考的快乐。

思考,并不是一件困难与痛苦的事,而是一件容易与快乐的事,它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喜悦。

不管在什么时代,“思考”和“想象”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根源。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热情。

如我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就给学生留了一个思考题:如果司马光当时没有石头可用,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救人?结果,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

这不仅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
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业应在大量实践中逐渐掌握、运用语文规律。

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给学生“减负”,这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

因此,在作业上我精心设计,让作业成为学生自我表现,超越自我,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平台,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低年级语在课改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会继续努力,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使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才会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美丽的花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