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热解半焦性质研究_马克富
不同粒径褐煤的热解特性及煤焦结构

煤 炭 转 化
C0AL C0NVERS 1 0N
Vo 1 . 40 N o. 1
J a n . 2 0 1 7
不 同粒径 褐煤 的热 解特 性及煤焦 结构
霍 威 D 钟 思 青
摘 要 以 内蒙褐 煤 为研 究对 象 , 于 固定床 反 应 器上 , 考 察 了粒径 对褐 煤热 解过 程 中的产 气率 以及 各 气体 组分含 量 的影响 , 通过 x R D 以及 物理 吸 附等 手 段研 究 了热解 后 各 煤 焦 的微 观 结 构 特
本 实 验 以 内蒙 褐 煤 为原 料 , 于加 压 固定 床 反 应
1 )博 士 、 工 程师 ; 2 )博 士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 国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 上 海 石 油 化 工 研 究 院 , 2 0 1 2 0 8 上海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5 — 2 4 ; 修 回 日期 : 2 0 1 6 — 0 7 1 4
关键 词 粒径 , 固定床 , 热解, 煤 焦 结构 , 气化反 应 活性 中图分 类号 T Q5 3 0 . 2
0 引 言
煤 气化 技术 是高 效 、 清洁 的煤炭 利用 技术 之一 ,
器上 研究 粒径 对煤 炭 热 解 特 性 的影 响 , 探 讨 不 同粒
径煤 炭热 解过 程 中 产气 率 以及各 组分 的变 化 规 律 , 考察 了热解后 各煤 焦 的表 面 结 构 、 微 晶 结构 以及 水 蒸气 气化 反应 活性 , 以 了解 粒 径 对 煤炭 热解 特 性 以 及煤 焦结 构 的影 响 , 为 煤炭 热解 工 艺 提 供理 论 参 考
生煤 焦 的结 构特 性 等对后 续 的煤焦 气化 反应 有 十分 密切 的影 响. 因此 , 系统地 研究 煤炭 热解 对准 确 了解 和掌握 煤 炭气化 过 程 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 煤 炭 粒 径 是影 响热 解 的主要 因素之 一 _ 2 ] . ANTHONY 3 研 究 表明, 当褐煤 粒 径 从 5 3 m增大至 1 0 0 0 m, 粒 径 对挥 发分 产 率 变 化 无 明显 影 响. 而 I B R AHI ME 的 研究 则表 明 , 煤 炭 粒径对 热解 存在 一定 影 响. 崔 丽杰 等[ 5 认 为, 粒径 对 煤 热解 失 重 以 及热 解 产 物产 率 均 存在 明 显影 响 , 随着粒径增大 , 气 体 总 产 率 有 所 增
褐煤热解半焦浮选特性研究

i mp r o v e s o b v i o u s l y .T h e o p t i ma l l f o a t a t i o n e fe c t i s a c h i e v e d t a p y r o l y s i s t e mp e r a t re u 5 0 0 % ,2 k . s / t k e r o s e n e a n d 0 . 3 k s / t 2
煤
第4 9 卷 第2 期
do i :1 0 .1 1 7 9 9 /c e 2 01 7 0 2 0 3 5
炭
工
程
Vo 1 . 4 9, No . 2
C OAL EN GI NE ERI NG
褐 煤 热 解 半 焦 浮 选 特 性 研 究
马克 富
( 1 .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 ,北京 1 0 0 0 1 3 ;
p a p e r u s e d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p y r o l y s i s o n l i g n i t e ,a n d r e s e a r c h f l o a t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f o t h e s e mi — c o k e T h e es r u l t s s h o w
Ab s t r a c t :Ai mi n g a t t h e p o o r l f o a t a b i l i t y o f l i g n i t e ,c a u s e d b y l a r g e c o n t e n t o f h y d r o p h i l i e o x y g e n f u n c t i o n a l g r o u p s ,t h e
褐煤热解及半焦成型特性研究

果表 明,热解温度 由4 5 0℃提高到 7 5 0℃,热解气体产率持续增大,半焦收率则持续减少 ,焦 油收率在 5 5 0℃时最高;气相组分中H : 含量持续增加,C O 和c I - I , 含量减小,C O含量在 6 5 0℃ 时最高; 热解 焦 油主 要 由萘 及 其衍 生物、 高碳 数直 链烷 烃 、苯 酚及 其 衍 生物 、蒽 、 菲及 衍 生 物、
f
6 . 4 4 0
2 8 . 5 1 0
Ad
5 . 7 8
Od
Nd
1 . 0 3 3
1 . 0 6 4
与 半 焦成 型 实验 的研 究 ,考 察热 解 终温 对 解 热产
1 . 2
收稿日期 :2 0 1 4 - 1 1 - 0 5 作者简介 :胡林斐 ( 1 9 9 1 一) ,男,山东滨州入 ,中国矿业
半 焦作 为成 型实 验 的原料 。
表 1 原 煤 的 工 业 分析 与 元 素 分 析
丁1 _ l 分析
1 0, 7 5
3 7 . 7 6
低 温 煤 焦 油 、高 热值 煤 气 以及 无烟 半 焦 ,低 温煤
焦油 可 以作 为加 氢 改质 原料 生 产 L P G、汽 油 调和 组分 以及 柴 油 , 高热 值煤 气 可 作为 热解 热 源 或提
物 分布 、特 性 及 不 同热解 终 温 半焦 的成 型特 性 和
反应 活 性 。
佳 以及污 染 环 境等 。对 褐 煤进 行分 级利 用 ,将 其 中富含 不 同 品质组 分 按 照价 值 大 小逐 级提 炼 ,可
为褐 煤低 碳 、高 效利 用 提供 一 条 合 理途 径 川。对 褐 煤 的分 质 利 用工 艺 主要 包括 蒸 发 或非 蒸 发脱 水 提质 [ 2 】 ,热解 脱水 、脱挥 发 分提 质 [ 3 】 ,溶 剂萃 取 、 抽提提质等 [ 4 】 。相 比其 他 提质 工 艺 ,褐 煤 热解 提 质 能 够 充分 利 用褐 煤 中轻重 组 分 ,将 原煤 转 化为
褐煤热解过程中半焦重整催化剂性质的变化

燃 料 化 学 学 报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Vol. 45 No. 8 Aug. 2017
褐煤热解过程中半焦重整催化剂性质的变化
陈 宗 定 u ,王 永 刚 2,*, 许 德 平 2 , 许 修 强 2
( 1 .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北 京 100037; 2 .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 京 100083)
摘 要 : 为降低焦油产率, 提高褐煤气化效率, 采用胜利褐煤热解所得的半焦作为催化剂, 在二阶石英反应器中对煤热解的焦 油进行原位催化重整, 分析和讨论了反应前后半焦催化剂的性质变化。结 果 表 明 , 反应后半焦质量较反应前普遍有所下降, 半焦是一种消耗性催化剂 ; 反应后半焦的比表面积由 422 m2/ g 降 到 231. 8 m2/g ;R a m a n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反应后半焦含氧官能 团、 小环 ( 3 - 5 个缩合芳环) 与大环( 大 于 5 个缩合芳环) 体 系之比 均 有 所 降 低 。在半焦 - 挥 发 分 作 用 过 程 中 , 快速热解制得半 焦主要将挥发分裂解为小分子气体, 慢速热解制得的半焦则主要使挥发分缩聚结焦脱除。 关键词: 褐煤; 热解; 半焦; 挥发分; 催化重整 中图分类号 : TQ536 文献标识码 : A
目前关于半焦催化剂对煤热解/气化产生的焦油进行 催化重整的反应过程( 即:半焦-挥发分相互作用过 程) 和机理尚不明确。在反应过程中,挥发分与半焦 相互作用, 促使挥发分得到催化裂解/ 重整的同时, 半 焦的结构性质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对反应前后半焦结 构(孔隙结构和化学结构) 分析有利于对半焦催化重 整过程及机理的探究。 本研究从宏观(半焦质量) 和微观( 半焦比表面 积及碳排列等) 两个角度对反应前后的半焦催化剂 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催化重整前后半焦质量、 比表面 积和碳排列等变化的研究, 得到不同制备方法的半
褐煤低温热解及半焦燃烧、成浆特性的试验研究

Date oforal defence:
2Q 13:3:2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浙江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父母,一路上始终将最温暖的关爱无私地给我,让我一路上 倍感温馨,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由衷地感谢岑可法院士、周俊虎教授和刘建忠教授三位老师。岑院士为我们 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求学环境;周老师为我们课题组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风 气。特别感谢刘老师,作为我的导师,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 活上,您都给我无徼不至的关怀,让我的硕士生活充满温馨。在您的悉心指导下,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研,在学术上获得了很多成绩,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 理。能成为您的学生,在您身边学习工作两年半是我的荣幸,也是我一生的财富. 由衷地感谢您对我的谆谆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⑧
论文作者签名:立l幽≤圣
指导教师签名:
论文评阅人1: 评阅人2: 评阅人3: 评阅人4. 评阅人5:
答辩委员会主席: 委员1: 委员2: 委员3: 委员4: 委员5:
Ⅲ11111lI|lIllllllIlllⅧ11111111Illllll㈣
Y230252 1
星圣避血曼望重型垒地蚁Q塾!Q翌丝磐卫璺望童望!叟艘盥垃垒重璺Q!丛g世至璺L
温和热解条件下内蒙褐煤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

温和热解条件下内蒙褐煤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马淞江;刘晓芳;戴谨泽;戴财胜;刘学鹏;梁丽静【摘要】为研究褐煤半焦的高效洁净利用及其燃烧性能的判别,模拟工业生产中煤炭热解外热式直立炭化炉,组装煤炭热解实验装置对内蒙褐煤进行热解.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半焦/煤进行燃烧性能研究,探讨了影响褐煤热解半焦燃烧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半焦与煤的燃烧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解条件是影响半焦燃烧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和热解时间的延长,内蒙褐煤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变差;半焦的燃烧性能与其本身的质量参数相关,用半焦的燃料比可以准确预测半焦的燃烧性能;对比半焦与煤的燃烧性能,发现内蒙褐煤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异常"好,其主要原因是内蒙褐煤半焦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碳的活性高,其性质类似于木炭,有优异的燃烧性能.【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5(040)005【总页数】7页(P1153-1159)【关键词】褐煤;半焦;热解;燃烧性能【作者】马淞江;刘晓芳;戴谨泽;戴财胜;刘学鹏;梁丽静【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湘潭41120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30马淞江,刘晓芳,戴谨泽,等.温和热解条件下内蒙褐煤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J].煤炭学报,2015,40(5):1153-1159.doi:10.13225/ ki.jccs.2014.1004Ma Songjiang,Liu Xiaofang,Dai Jinze,et bustion performance of semi-coke from Inner Mongolia lignite under mild pyrolysisconditions[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5,40(5):1153-1159.doi:10.13225/ ki.jccs.2014.1004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已探明褐煤的保有储量高达1 300亿t,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3%,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部和云南东部[1]。
褐煤快速热解半焦理化特性及气化活性

第5G卷第11期 2016年11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Vol. 50 No. 11Nov.2016DOI:10. 3785/j. issn. 1008-973X. 2016. 11. 001褐煤快速热解半焦理化特性及气化活性孙强,张彦威,李谦,王智化,葛立超,周志军,岑可法(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摘要:为了研究长停留时间,大给料量条件下褐煤快速热解半焦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的变化规律及不同热解条件下半焦的C02气化活性,在自制沉降炉上进行平庄褐煤热解温度600〜 1 000 I:快速裂解实验,并 用N2吸附法、傳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及非等温热重分析法对半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增加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当热解温度为9〇〇C时比表面积最大,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孔及微孔.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吸收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减少,800 °C为分界点,800 °C以下随着热解温度提高,光谱吸收显著减少,800 °C以上减少幅度 降低,随着热解温度增加,煤焦芳香度加剧.煤焦气化活性与比表面积并无严格相关性.关键词:沉降炉;快速热解;比表面积;傳里叶红外光谱;气化活性中图分类号:TQ 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 973X(2016)ll- 2045 - 07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asification reactivity oflignite fast pyrolysis charSUN Qiang, ZHANG Yan-wei, LI Qian, WANG Zhi-hua, GE Li-chao,ZHOU Zhi-jun, CHEN Ke-fa{State K e y La boratory o f Clean E n e r g y Utilization ■,Z h e j i a n g University , H a n g z h o u3100SS ,China) Abstract :The pyrolysis of Pingzhuang lignite was performed in a homemade drop-tube furnace under long residence time and large feed amount condition at600^-1000 °C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specific surface area(SSA),pore size distribution,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and gasification reactivity in C02atmosphere. The cha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2adsorption,FTIR and non-isothermal thermosgravimetric analysis.The result shows that SSA increases at first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rise of pyrolysis temperature and reaches the maximum at900 °C. The pore siz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mesopore and micropore.The spectrum absorp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declines 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800 °C is the critical condition. When temperature is below800 °C,the absorption reduces significantly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While the absorption diminishes slowly when temperature is above800 °C. The aromatic degree increases with the rising of temperature.Gasification reactivity has little relevance with SSA.Key words:drop-tube furnace;fast pyrolysis ;specific surface area;FTIR;gasification reactivity煤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性技术[1].煤气化主要包括煤热解和煤焦气化,在气化过程中,热解产生的挥发分会与半焦作用,影响半焦结构,降 低半焦反应活性.其原因主要有2个.1)热解或挥发分重整产生的自由基与半焦反应,占据半焦活性位.2)挥发分与半焦相互作用影响碱金属的迁移,改变 催化剂的分布状态,降低气化反应速率[2’3].为了减 少挥发分对半焦活性的影响,Zhang等>5]提出在煤收稿日期:2015 - 10 - 28.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网址:/eng基金项目: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2CB214906).作者筒介:孙强(1989 —),男,硕士生.从事煤炭分级清洁利用方面的研究.〇1^(31〇:0000-0002-5199-1217.£-1113丨1:31^叫丨31^@2_^.6(11^。
煤半焦热解探索性实验研究

A W ( + a) l % W- M d Vd×o o a o 1 . 焦样 品制 备 1煤 W・ d D f () l 一 2 实 验 所 用煤 样 为 褐 煤 ,属 低 热值 老 年 褐 煤 ,水 分 和灰 分 高 ,含 式 中:X c为 碳 转 化 率 , w。 反 应 前 煤 焦 的重 量 ,A 为 煤 %; 为 g W ; 硫量 低 , 一 定 温度 下 挥 发分 析 出速度 快 。 样 品分 两 种 : . 原 煤 焦 反应 前 后 总失 量 ,Ma,a, d C d分 别 为煤 焦 空 气 干 燥 基 水 在 a 将 g d d a, a ; A V F 灰分 、 发 分 和 固定碳 含 量 。 挥 自然 晾干后破碎,筛分 出> 5 m块煤;. 2m b 原煤经过 H U 工艺提质 分 、 P 所 得 型煤 , 椭 圆饼 状 。 采 用 管 式 炉 制 取 实 验 所 需 煤 焦 。具 体 方 为 2 结果 与讨 论 法 为 : 6 0 右 的 块 状 原 煤 或 型 煤 加 到 管 式 炉 ,插 入 热 电 偶 使 将 0 g左 21影 响煤 焦 C 果 . O结 其 顶 端 处 于 热 解 炉恒 温 区,然后 用 法 兰 密 封 隔绝 空 气 ,以 1 ̄/ i 0Cmn 研 究表 明, 响煤 焦 气 化反 应 活性 的因 素主 要 包括 煤 阶 、显 微 影 的恒定升温速率升至热解温度, 保温 1 h后关 闭温控仪, . 5 待热解炉 组 分 、 物 质 、 理结 构 、 矿 物 热解 条 件 以及 气 化 条 件等 。原 煤 与 型煤 在 温度 降至 室 温,取 出煤 焦 , 碎 至 3 m一 r 备 用 。所 得煤 焦 的工 不 同 热 解 温 度 下 所 得 煤 焦 的 C 应 活 性 见 图 1 由 图 1 以 看 破 m 6m a O反 。 可 业分 析 见表 1 。 出 , 种煤 焦 与 C : 两 O 的反 应 按 温度 均 可分 为 两 个 阶段 :在< 0  ̄时 , 90C 表 1煤 焦 工业 分析 结果 ( %,d ) 随 着反 应 温 度 升 高,C 原 率 逐 渐上 升 ,不 同 热解 温 度 所 得 煤 焦 O还 的 反 应 活 性 差 别 也 比较 明显 , 5℃时 所 得 煤 焦 的 反 应 活 性 最 差 , 40 S am pl P ol i t m p e yr ys S e er M V A F C 60C 80C 得 煤 焦 的反 应 性 稍 高 ,瓣、 5 o和 5  ̄所 两 别嚣 善大 毒 5 %后 ,除 者差 菩 不 ; 篱 90 tr e % u / Y 4 0外 ,O 基 本 与 其 他 各 种 煤 焦 完 全 反 应 ,O 还 原 率 接 近 M5 C C: YM 2 5 1 . 91 3 . 7 1 6 0 8 4 43 2 .7 .8 10 热 解 温 度 的影 响 不 太显 著 , 是 因为 褐 煤本 身 具 有 较 强 的 化 0 %, 这 YM O 45 40 5 2. 3 2 . 8 1 5 56 05 9 3 9 7. 8 . 学 活性 。 型 煤 与 同一煤 种 的 天然 块 煤相 比, 应 活性 明 显提 高 。在 相 同 反 Y 巧5 ^ O 50 5 1 4 .3 1 . 6 1 9 67 2 3 5 7. O .0 热解 温 度下 ,型煤 半焦 的反应 活 性 稍高 于 原煤 半 焦 ( 表 2。由表 2 见 ) Y 65 M O 60 5 1 7 .5 8. 1 5 71 4 41 8. 7 .5 可知 ,M 5 Y 4 0与 X 4 0的差 别 较 明 显,根 据两 种 煤 焦 的工 业 分 析 数 M5 Y 7O M O 7 0 0 1 8 .2 5. 9 6 1 . 3 74 2 8 8 . 0 据 , 煤 半 焦 的 固定 碳 含 量 高 于 原 煤 半 焦 , 以认 为 低 温 热 解 时 , 型 可 型 Y 75 M 0 7 50 1 O6 . 4. 7 3 2 .2 72 7 2 O .3 煤 由于 孑 隙更 发达 , 出 了更 多 挥发 分 , 焦 表 面孑 隙增 大 , 生较 L 析 煤 L 产 多 的 自由活 性位 , C 与 O 的反 应 活性 随 之增 强 。 随着 气 化反 应 温度 Y 85 M 0 8 50 1 51 . 1 9 2 .5 73 97 .8 2 4 . 的升 高 , O 与各 煤 焦 几乎 完 全 反 应 , 们 之 间的 区 别 只 能通 过 测 C 它 Y 9O M O 90 0 1 1 .1 1 81 2 .4 73 O . 3 8 .6 定煤焦 C O 反应 活 性 随 时间 的变 化 关 系来 确 定 。
内蒙褐煤微波热解特性研究

1 . 2 实 验 装 置 和 方 法
热 解实 验分 别在 经过 改造 的美 的 MM8 2 3 L A6 一 NS微波 炉 ( 2 . 4 5 GHz , 功率 0 ~8 0 0 W 可调) 和 常
压 固定 床 的反应 器 中进行 , 微 波 实验 装 置 参 考 文 献 [ 8 ] ( 见 第 2页 图 1 ) .常压 固定 床实 验装 置参 考文 献 E 1 2 ] . 每次放 入 反 应 器 中 央 2 o g试 样 , 氮 气 通 过气
0 引 言
褐煤 由于含水 量 高 , 热值低 ( 通常 在 1 6 7 4 7 / 以下) , 应用 受 到很 大 限制. 褐 煤 热 解 是改 善 煤 质 、 提 高经 济效 益 的有 效方 法. L 1 目前 , 褐 煤 热解 主要 运 用
半焦试样是在终温为 6 5 0 ℃ 的常 规 加 热 炉 中于 馏 2 h制得 . 原煤 样 与 半 焦 的工 业 分 析 与 元 素 分 析 数
)
动与 碰撞 摩擦 而 产生 的热 量 , 属于 “ 体 加热 ” 范畴 , 具
有独 特 的传质 传 热 规 律 和 易 于控 制 等 优 点 , 受 到 越 来越 多研 究者 的关 注 . 近 年来 , 微 波热 解 已开 始应 用 于生 物质 [ ] 、 油页 岩 。 和 煤 的热 解 n 研究 , 表 明 采用 微波 加热 的方 式对 煤 进行 热解 是 一种 有效 的方 法, 不 同的煤 由于其 介 电特 性 不 同表 现 出 了不 同 的 热解 特性 , C u O, F e 。 0 和 冶金 焦 都是 使 原 煤 快 速 裂 解 以及增 加焦 油 产 量 的有 效 微 波 吸 收剂 . 由于 添 加 Cu O, F e 。 O 和冶金 焦不 易从 热 解 产 物 半 焦 中分 离 ,
热解半焦特性研究

热解半焦特性研究
王俊琪;陈禹绩;戴苏明
【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卷),期】2007(027)003
【摘要】利用兖州烟煤在不同温度下常压流化床氮气气氛的热解半焦作为样品,分析了半焦成分变化的规律,特别是硫的变化规律,并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热解半焦的活化能,研究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活化能逐渐降低.热解半焦的研究为煤气化及半焦燃烧的分级转化技术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王俊琪;陈禹绩;戴苏明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16
【相关文献】
1.挥发分-半焦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 [J], 冯冬冬;赵义军;刘鹏;张宇;张海楠;孙绍增
2.煤-焦炉气共热解特性研究Ⅱ.热解半焦燃烧反应性的研究 [J], 廖洪强;东成功;李保庆
3.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泥热解半焦热解特性的影响 [J], 王俊;解立平;高建东;曹占平
4.粒径对热解半焦和烟煤掺混燃烧特性的影响和试验研究 [J], 闫永宏;陈登科;孙刘
涛;彭政康;孙锐
5.半焦热载体煤热解过程中颗粒混合特性的模拟研究 [J], 芦彦至;刘军祥;于庆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质型煤热解半焦的燃烧特性研究

生物质型煤热解半焦的燃烧特性研究摘要:为开拓低阶粉煤资源高效分质利用途径,在前期制备的能满足直立炉热解要求的生物质型煤的基础上,利用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并与原煤、原煤半焦及型煤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对比,考察了热解温度对半焦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
由结果可知,生物质型煤热解半焦的燃烧特征温度低于原煤半焦;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原煤半焦的燃烧特征温度呈线性增加,而型煤半焦燃烧特征温度的增加幅度较小;在热解温度较高时,型煤半焦的燃尽性能较好;型煤半焦的综合燃烧特性略差于相同热解温度的原煤半焦,但差别很小。
热解温度为650℃的型煤半焦具有最好的燃尽性能和综合燃烧特性。
低阶煤分质转化利用是实现低阶煤高效清洁利用的有效途径。
受煤炭机采率提高因素的影响,低阶粉煤产量巨大,其合理高效利用尤其重要。
目前,低阶粉煤分质利用工程化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如高温物料输送困难、高温密封不严、高温气固分离难、焦油品质差以及半焦利用难等。
将低阶粉煤制备成型煤,再进行分质转化,是克服上述工程化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物质资源来源广,储量大,且具有挥发分高、氮硫含量低、灰分低和CO2零排放的特点。
生物质型煤技术可以将生物质的优势和低阶粉煤资源利用结合起来,实现低阶煤高效清洁利用及农林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
生物质型煤经中低温热解分质转化,可提取其中蕴藏的油、气和化学品资源,同时得到具有一定块度的生物质型煤半焦。
不少研究者从成型粘结剂、成型工艺条件、成型机理以及型煤热解特性等方面对以低阶粉煤为原料制备生物质型煤进行了研究,而关于生物质型煤热解半焦的利用研究则鲜有报道。
经提质后的生物质型煤半焦,其发热量增加,水分降低,燃烧时有害物质排放量减少,是优质的固体燃料。
由于生物质与煤在组成和性质上的差异、热解过程中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热解工艺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均会对生物质型煤半焦的性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燃烧过程,因此,有必要对生物质型煤热解半焦的燃烧性能进行研究,为指导其工业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低阶粉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煤粉热解调控及半焦富氧燃烧若干理论与试验研究

煤粉热解调控及半焦富氧燃烧若干理论与试验研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对我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煤炭分级利用并耦合富氧燃烧的多联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一方面能够分级分质提取煤中高价值成分,同时又可对污染物、CO<sub>2</sub>等排放进行综合控制。
本文按照“煤粉固定床高温热解特性→煤粉沉降炉高温热解特性→热解半焦着火特性研究→热解半焦转化过程形态及分子结构研究→热解半焦富氧燃烧及燃烧模型开发→含半焦在内的多种燃料加压富氧燃烧特性研究”的研究思路探索了煤粉热解气析出特性与组份调控方法、半焦不同转化方式下的着火、燃烧、气化特性以及相关理论与模型。
采用高压管式炉系统研究了煤粉在高温、中速加热、高压条件下的煤粉固定床热解气生成特性;热解温度升高会导致热解失重率增加,可从900<sup>o</sup>C时的33.6%升高至1100<sup>o</sup> C的36.6%;热解压力升高会导致热解失重率下降,在10atm内降低幅度较大,高于10atm热解失重率变化较小;热解气组份以H<sub>2</sub>和CO为主,CH<sub>4</sub>和CO<sub>2</sub>次之,C<sub>3</sub>H<sub>8</sub>和O<sub>2</sub>含量几乎接近于零;H<sub>2</sub>、CO产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O<sub>2</sub>、CH<sub>4</sub>、C<sub>3</sub>H<sub>8</sub>产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降低;热解气中各组分产率随热解压力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5atm左右达到最大值。
褐煤热解半焦性质研究

为 1 2 9 1 . 3 6亿 t ,占 我 国 已 发 现 煤 炭 资 源 总 量 的 1 2 . 6 8 %I t - 2 j 。褐煤的煤阶低、 水分含量高、 热值低、 反应性 高、 易风化和自燃, 单位能量的运输成本高, 不利于长距离输 送和 贮 存 。褐 煤 是 支 撑 煤 炭 可 持 续 开 发 的 潜 在 能 源 资
源 一 引。
l 试 验 装置
试验过程采用 固定床热解实验装置 , 试验装置流程如 图
1 所 示。
褐煤半焦 产品水 分低 , 挥 发分 低 , 热 值高 , 燃 点高 , 孔 隙 发达 , 是用途较广的 吸附材料 、 过 滤材料 , 还可作为冶金 工业
a r r a n g e o f Xi L i n l i g n i t e i 8 f r o m 4 8 0 ℃ t o 5 2 0 q C. T he e a r b o c o a l h e a t i s b e t we e n 2 5 2 4 2—2 7 1 6 2 k J / k g:S e mi—c o k e
1 3—2 0 mm.i t c a l l b e p ep r a r d e h i s h h e a t c a r b o c o a 1 .T he e rb a o c o a l h e a t i s 2 7. 8 1 MJ / k g ; he T b e s t p y r o l y s i s t e mp e r a t u r e
Xi n L i n l i g n i t e u n d e r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p y r o l y s i s t e mp er a t u r e 5 2 0 ℃ ,r e t e n t i o n t i me o fo f c o l a s a mp l e s f o r
煤热解半焦物化特性表征研究进展

摘 要:论述总结了煤热解半焦的各种物化特性表征方法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煤热解半焦的化学成分组成表征、 结构特征表征、其它物化特性表征等研究方法,为各种煤热解半焦的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对煤热解半焦物化 特性表征方法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半焦;热解;物化特性;表征 中图分类号:TQ53;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206(2018)05-1048-04
Researchprogressinphysic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 ofcoalpyrolysissemicokes
LIULiting1,2,3,ZHENGHuaan2,3
(1.StateKeyLaboratoryofMultiphaseFlowinPowerEngineering,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2.ShaanxiCoalandChemicalTechnologyInstituteCo.,Ltd.,Xi’an710065,China;
煤炭中低温热解技术是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 转 化 利 用 的 重 要 方 式 [1]。 半 焦 作 为 煤 炭 中 低 温 热 解主要产 物,具 有 燃 烧、气 化、成 浆、成 型、高 炉 喷 吹、吸附剂 等 多 种 利 用 方 式[2]。煤 热 解 半 焦 的 物 理化学性质是指导其利用方式以及研究开发其利 用 技 术 、工 艺 和 设 备 的 重 要 基 础 参 数 。 因 此 ,开 展 煤热解半焦的物化特性表征基础研究非常必要, 可以获得煤热解半焦的物化特性全面表征数据, 对于充分利 用 煤 热 解 半 焦,实 现 煤 炭 高 效 清 洁 转 化具有重 要 意 义。目 前,不 同 学 者 广 泛 开 展 了 对 各种类型煤热解半焦的全方位表征并深入探究其 物化特性。本文旨在对煤热解半焦物化特性的表 征研究 方 法 进 行 总 结,以 期 为 不 同 煤 种、不 同 粒 径、不同热解 技 术 和 工 艺 下 的 各 种 类 型 煤 热 解 半 焦的表征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煤热解中半焦发热量及硫迁移规律的研究

THEORINS AND RESEARCH理论与研究煤热解中半焦发热量 移规律的研究李悦,陈吉浩(陕西煤田地质化验测试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54)摘 要:中等的 实验煤样,对其进行热解,研究热 效果、 热 分的变化 。
采用进行热解,设置不同热解时间、不同的热 度 进行热解,研究热解时间和热解温度 热解脱硝率和半焦分热量的 $研究结果 :(1)热解具6效果,同时 效果受到热 度和热解时间6 ; (2) 16min热 效率到达29. 915, 效果良好,6 热量为22. 99KJ/g ; (3)在450°C -6501 度段内, 效率变化不大,此时焦炭具 效果;(4)随着温度6升6傅里叶红外图谱中C-S 、S-0 6官能团减少使得热解过程脱硫。
关键词:热解; ; ;热Study on calorific value and sulfur migrationof semi - coke dering coal pyrolysiuLIYee ,CHEN Jifao(Shaanxi Coal Geological Laboratory Co.,Ltd , Xi ' an ,710054, China.)Abstract : Taking bituminous coal with medium sulfur content as experimental coal sample , the effect of desulfurization , calorific valuePyrolysis of coal samples was conducted in a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 with diferent pyrolysiz time and dOfer- The effects of pyrolysis ccnditions on desufurization efficiency ,semiccke volatilization and caOafic value were investigated.(1) Pyrolysis had the effect of desulfurization , which was affected by pyrolysis temperature and pyrolysis time ; (2) 915 in 16 min , the desulfurization eXicienca was good , and the calorific value of 22. 99KJ/g ; (3)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450°C te 650l , the desufurization efficiencc had [让^ change , at this tine ,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semicoke was the reduction of C-S and S-0 functional and volatiie matter were studied.ent tempera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sufurization eaiciency of coal pyrolysis reached 29. semiccke was semiccke had the effect of sulfur fixation ; (4) The maximum groups in the FTIR spectrum during pyrolysis.Key words : semi - ccke ; desufurization ; calorific value ; pyrolysi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志码:11的,和社会的 供重要的能源保证$然而, 的 莠 ,低阶煤的含量,直接作为燃料燃烧的 低,造 的浪费,通过热的方式提炼 高的产品, 的潜 ,煤制气、煤炼 油均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1]$赋存大量的硫元素, 的过程中产生 、 气和焦油的同时释放很多有害的含硫物质,例如S02、H 2S 、硫醇类等+2],造成环境的 ,因,研究 过程中脱硫 对实现煤资的 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4 热 解 温 度 对 煤 样 工 业 分 析 指 标 的 影 响
由图4可看出:褐煤经 热 解 后 其 水 分 为 2% ~ 4% ; 随 着 热 解 终 温 的 升 高 , 煤 中 有 机 质 逐 渐 分 解 , 半焦挥发分不断降低,半焦灰分随干馏终温的升高 而不断增加。固定碳随干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煤样的比表面积呈现先 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如图8所示。
图 9 原 煤 及 不 同 热 解 温 度 所 得 半 焦 的 扫 描 电 镜 结 果
从 图 9 可 看 出 : 在 放 大 倍 数 为 300 倍 时 , 原 煤 表面比较紧 密, 孔 隙 较 少;450℃ 热 解 半 焦 孔 隙 较 多,并且出现 明 显 的 裂 痕; 从 侧 面 可 看 出,500℃ 热解半焦孔隙非常发达,呈蜂窝状分布,孔隙之间 联通性好,且整体结构比较疏松。在放大倍数为 3 000倍时,原 煤 表 面 比 较 平 整, 孔 隙 少;450℃ 热解半焦表面有裂痕,伴有亮度较高的团块,并呈 现 明 显 的 片 状 ;500℃ 热 解 半 焦 表 面 裂 痕 更 为 明 显 , 且可看出片状下含有大量的孔隙。 2.2.4 红 外 光 谱 分 析
褐煤具有高水、高挥发分、热值低等特点,严 重限制其综合利用。热解温度对煤样工业分析指标 的影响如图4所示。
图 2 热 解 温 度 对 热 解 产 物 分 布 的 影 响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褐煤 受热分解程度不断加深,半焦产率明显下降,在热 解温度为550℃ 时, 热 解 半 焦 产 率 仅 66.55% (干 燥基)。原因在于随着 热 解 温 度 的 升 高, 褐 煤 中 的 水分脱除,大分子结构中的侧链脱落、桥键断裂, 以煤气和焦油的形式析出,使热解半焦产率随之下 降。在热解温度较低时,热解半焦产率随温度的影 响最为明显。褐煤热解时,油水总产率主要受热解 水的影响。热解水首先来源于褐煤本身含有大量的 水 分, 此 部 分 水 在 100℃ 开 始 逸 出 外 在 水, 在 200℃ ~300℃ 时 化 合 水 和 结 晶 水 也 相 继 析 出 ; 其 次 热解产生的水,主要为褐煤中含氧官能团分解以及 酚缩聚反应所产生 。 [5]
原煤放入不透钢反应管中,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设 定热 解 最 终 温 度 为 300℃、400℃、450℃、500℃ 和550℃,升 温 速 率 为 3℃/min~5℃/min, 保 温 时间为60 min。 在 设 定 温 度 下, 进 行 管 式 炉 热 解 试验,采用两级冷凝管冷却收集焦油,液体产物分 离采用分液漏斗,从而获得水、焦油。 1.3 试 验 装 置
少,发热量提高显著;热解温度在450℃之后,半焦比表面积显著增大, 表面孔隙明显增多; 热解
温度为500℃时,半焦的酚羟基与羧 基 含 量 与 原 褐 煤 相 比 分 别 减 少 了 62.65% 及 76.85%, 可 改 善
半焦的洗选加工性能。
关键词:褐煤;热解;半焦;煤质
中 图 分 类 号 :TQ530.2 文 献 标 识 码 :A
原 煤 及 热 解 半 焦 的 红 外 谱 图 如 图 10 所 示 。
图 8 热 解 温 度 对 煤 样 比 表 面 积 的 影 响
在热解 温 度 400℃ 之 前, 煤 样 比 表 面 积 较 低, 在4.9 m2/g~6.8 m2/g 之 间, 并 在 热 解 温 度 为 400℃时出现最 低 点。 主 要 是 由 于 随 着 热 解 过 程 的 进行,褐煤中因 含 氧 官 能 团 分 解, 使 CO2 和 H2O 等小分子物质不断析出,引起煤空间结构产生紧密
第6期
煤质研究与管理
煤质技术
2013 年 11 月
褐煤热解半焦性质研究
马 克 富1,2, 刘 文 礼3
(1.国 家 煤 炭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中 心 , 北 京 100013; 2.煤 炭 资 源 高 效 开 采 与 洁 净 利 用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北 京 100013;
3.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北京 100083)
图 3 热 解 温 度 对 热 解 产 物 分 布 的 影 响
由图 3 可 以 看 出, 在 400℃ ~550℃ 范 围 内, 热解总 液 体 产 率 (收 到 基 ) 达 到 40% 以 上。 随 着 热解温度升高,液体产率不断提高;焦油产率较低, 其 干 燥 基 产 率 在 550℃ 时 为 4.45% 。 热 解 煤 气 产 率 由差减法取得,可以得出煤气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 升高而不断提高之结论。 2.2 半 焦 性 质 分 析 2.2.1 常 规 分 析
第6期
煤质技术
2013 年 11 月
高,半焦产品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热解 温 度 对 煤 样 元 素 含 量 的 影 响 如 图 6、 图 7
所示。
图 6 热 解 温 度 对 煤 样 碳 氧 元 素 含 量 的 影 响
化作用,孔隙和微孔出现收缩与闭合,使得比表面 积下降。但进一步提高热解温度,随着挥发分的不 断析出,半焦会发生较剧烈的热分解,导致煤中形 成大量新的孔隙,原有封闭孔隙也开始畅通,使煤 比表面积又急剧增大 。 [6] 2.2.3 扫 描 电 镜 表 征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semi-coke. Key words:lignite;pyrolysis;semi-coke;coal quality
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全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 为1 300亿t,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 。 [1] 目前, 褐 煤 最 主 要 的 利 用 手 段 是 直 接 燃 烧 发 电[2,3], 而 我 国
%
名称
Mad
工业分析
Ad
Vd
Vdaf
FCdaf
Cdaf
af
St,d
褐煤
22.40 16.03 39.24 46.73 53.27 68.85
7.49
21.12
0.91
1.36
1
第6期
煤质技术
2013 年 11 月
1.2 试 验 条 件 将原褐煤破碎至6 mm 以下,取 400g左 右 的
实验设备由管式电阻炉、温度控制器、褐煤干 馏反应器、热电偶、焦油和煤气收集系统组成。各 设备连接如图1所示。
图 1 热 解 试 验 装 置
2 结 果 及 分 析
2.1 干 馏 条 件 对 产 物 分 布 的 影 响 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如图2所示。
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如图3所示。
文章编号:1007-7677 (2013)06-0001-04
Study on properties of semi-coke from lignite pyrolysis
MA Ke-fu1,2,LIU Wen-li 3
(1.National Coal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Beijing100013,China ;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Mining and Clean Utilization,Beijing100013,China ;
3.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some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moisture,low calorific value and high ash content,strong hydrophilicity which would limit lignite's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this paper adopted tube furnace to improve Inner Mongolia lignite quality through pyrolysis at low Temperature,and then how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affected the pyrolysis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as well,some methods like scanning electron mirror,FTIR infrared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analyze various aspects of semi-cok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isture contents of the semi-coke after pyrolysis reduced significantly,while the Calorific valu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was above 450℃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semi-cok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s well as the surface porosity;when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was at 500℃,hydroxyl (—OH)and carboxyl (—COOH) content decreased by 62.65% and 76.85%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lignite,which woul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煤水分、挥发分高,固定碳含量低;原煤中氢与氧
各方面性质变化明显,通过对热解半焦性质随热解温
元 素 含 量 都 非 常 高 , 分 别 为 7.49% 及 21.12% , 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