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新闻阅读
高中语文备考-实用类文本新闻专题(含访谈)

高中语文备考-实用类文本新闻专题(含访谈)高中语文备考-实用类文本:新闻专题(含访谈)【考情分析】一、考纲考情新闻属于实用类文本的一种,同时也是实用类文本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面。
新闻类文本具体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语句含义、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考点和其他文体类似。
二、趋势分析在的全国试卷中,新闻类阅读一般提供多则新闻材料作为阅读文本。
从命题看,有如下特点:①选材上,类型多样,形式丰富;②在题型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新闻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分析新闻中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是这类文本考查的重点;③在命题上,既有客观选择题,又有主观简答题。
【必备知识】一、新闻的概念新闻即“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
二、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是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
新闻价值作为选择报道事实的标准,有下列要素:(1)时新性(或称时间性、新鲜性)——报道及时,内容新鲜。
事件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新闻价值越大;内容越新鲜,新闻价值越大。
(2)重要性——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越大,就越重要,新闻价值也越大。
(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利害上的接近,思想上的接近,感情上的接近。
凡是具有接近性的事实,受众关心,新闻价值就大。
(4)显著性——新闻报道对象(包括人物、团体、地点等)的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
(5)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事实,往往有新闻价值。
思考角度: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
三、新闻的文体特征(1)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特点,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
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不能想象夸张,信口胡诌。
(2)新鲜性。
报道的内容一般是以前没有报道过的,讲究从新角度说话。
(3)及时性。
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
高三语文新闻知识点汇总

高三语文新闻知识点汇总高三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一代,了解时事新闻并掌握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中语文课程中常见的新闻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语文考试和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新闻信息。
一、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指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进行搜集、报道和传播的一种文字、图片或声音的报道形式。
新闻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和权威性等特点,是一种权威性的信息传播方式。
二、新闻的分类根据报道的对象和内容,新闻可以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不同类别。
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报道方式和关注点,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新闻对于理解和掌握其内涵非常关键。
三、新闻的要素新闻的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段落、作者、发布时间、新闻源、摄影、编辑和评论等多个部分。
每个要素都对于传递信息和加深读者理解新闻背后意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新闻的价值观新闻是一种公共的信息传播形式,它涵盖了各种社会阶层和群体的需求。
新闻信息的传递需要具备一定的价值观,如正确的政治观念、合理的经济观点和尊重人权的价值取向等。
理解新闻的价值观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分析新闻事件对于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
五、新闻的阅读技巧阅读新闻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如快速浏览、提炼关键信息、辨别真假新闻、理解作者意图等。
通过培养正确的新闻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新闻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
六、新闻背后的文化和价值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对事件的简单描述,更体现了一种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闻报道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
七、新闻写作技巧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新闻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技巧。
例如,写作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要尊重事实,避免个人偏见;要掌握新闻语言的特点等。
通过学习和模仿新闻写作技巧,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八、新闻素材的搜集与整理作为一名高中生,积累丰富的新闻素材非常重要。
语文新闻类阅读知识点总结

语文新闻类阅读知识点总结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之一,而“语文新闻类阅读”作为英语、政治等学科的重要补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我们在阅读新闻时应该注意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1.主题句主题句是一篇新闻文章的核心句,通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读者可以通过主题句快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事件的起因、结果等关键信息。
因此,在阅读新闻时,我们需要对主题句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获得全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新闻语言的概括性和鲜明性,避免出现重复、不必要的表述。
2.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它通常包含了新闻事件的本质、影响、原因等方面的信息。
在阅读新闻时,我们需要分析文章中的几个关键点,选出最重要的内容,从而把握新闻事件的本质。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新闻报道中的观点往往是主观的,需要反复考虑,避免被单方面的观点所误导。
3.细节分析细节分析是新闻报道中的重点,它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辅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
在阅读新闻时,我们需要对细节部分进行仔细分析,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要素。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新闻报道中的细节可能存在偏差和失误,需要结合其他信息加以考证。
4.背景知识背景知识是阅读新闻的基础,它指的是读者在读新闻时所需具备的一些基础知识。
在阅读新闻时,了解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政治背景和历史因素等。
当然,不同的背景知识与新闻类型有关,例如经济新闻需要了解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体育类新闻则需要了解比赛规则、历史成绩等相关信息。
5.图表分析图表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形式之一,它能够提供清晰直观的信息。
同时,读者需要在阅读新闻时对图表进行仔细分析和解读,了解图表中的数据、图形含义、数据来源等关键信息。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图表和相关信息,我们还需要了解基本的统计学和计算机知识。
高三语文新闻知识点

高三语文新闻知识点在高三语文学习中,掌握新闻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不仅包含了信息传递的功能,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将从新闻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闻知识点。
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事实、事件进行采访、收集、整理和传播的媒体报道。
它通过媒体渠道传递给受众,具有及时、客观、真实、准确等特点。
新闻的定义与它所具备的特点密不可分,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新闻的特点。
二、新闻的特点1. 及时性:新闻是对当前事态的报道,强调时间要素,所以要求新闻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
2. 真实性:新闻的内容应真实可信,不应虚构、捏造。
3. 公正性: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色彩的干扰。
4. 多样性:新闻内容应多元化,涵盖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信息。
5. 精确性:新闻报道要准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含糊其词或无中生有的情况。
三、新闻的写作技巧在新闻写作中,除了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新闻写作技巧。
1. 标题醒目:新闻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信息优先:新闻的核心要素应该放在开头,主要内容要突出。
3. 清晰准确:新闻的内容要具有清晰、准确的特点,避免使读者产生歧义。
4. 增加细节:通过增加细节的描述,能够使新闻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5. 语言简练:新闻写作应尽量避免使用复杂、晦涩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保持语言简练明了。
四、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新闻作为语文学科的一部分,是高考中的考点之一,学生只有对新闻写作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考试中拿到更好的分数。
其次,新闻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了解新闻知识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再者,新闻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总之,掌握新闻知识点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新闻阅读与实践选修 高三一轮实用类新闻知识点(一)

【新闻】1.类别:广义——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狭义——消息2.基本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洁性3.最主要特点:P7用事实说话≠无倾向性(P8受媒体性质、新闻工作者的影响会出现“合理的想象”或不同的解读。
合理的想象不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
)4.判断新闻价值的要素:P5重要性、时效性、新鲜感、接近性、异常性、宣传性、显著性等(具备要素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
)(不同类型的媒体、不同的版面或栏目,要求突出不同的要素。
)5.传播载体/新闻媒介:P9网络(报道及时、标题短小精悍、内容广泛活泼动态联系、形式多样)、报刊、电视、广播……【消息】1.标志:P21本报讯(记者:XX XXX)、本报X地X月X日电/专讯、XX社X地X月X日电2.首要特点:P19简明扼要3.结构:P195①“倒金字塔”标题:背了半个多世纪的“0”甩进了太平洋——引题: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夺得——主题: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许海峰百步穿杨居魁首曾国强力举千钧占鳌头——副题: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导语:核心。
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对新闻主要内容的凝练概括。
(不必把新闻六要素顺次写在导语里。
)主体:躯干。
背景:可省去结语:可省去。
概括性小结、启发激励、未来预测、提出问题等。
②“华尔街日报体”:P20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
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述完毕以后又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
4.类型:P21、31动态消息(简短、有现场感)、综合消息(材料丰富)、广播电视消息……【通讯】P331.含义: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可以穿插议论、抒情,明白地表达报道者的情感倾向和评价认识,语言富有文采。
2.类别:人物通讯(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
细节描写。
)、事件通讯(将新闻事件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以写出事件的深度和广度。
语文新闻阅读考点梳理

新闻阅读考点梳理一、新闻知识梳理新闻是经用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信息。
新闻分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
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知识点1:新闻的特点知识点2:常见体裁及特点的增多,新闻体裁也有所变化和发展。
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基本区别是:表达新闻材料的手法、口吻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
1.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写作消息要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也可有适当的细节描写与议论。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新闻必不可少的)(1)标题:标题有主标题、引题、副标题之分。
主标题(正题):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交代新闻要素。
引题(眉题、肩题):放在主标题的前面,揭示新闻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归纳成果、烘托气氛等。
副标题(辅题、子题):放在主标题的后面,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新闻标题的妙处:①新闻标题表达上的技巧与作用;广义: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消息真实性时效性新闻的特点准确性②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补充: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美联社(美国)路透社(法国)塔斯社(俄罗斯)(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主要作用有: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主体新闻的主体,承接导语,用典型、具体的材料对导语做进一步的阐述。
高考语文—— 新闻阅读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消息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消息的要素 消息 ( 也叫新闻或报道 ) 有五要素,又称五个 “w” ,即“何 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事”(what)、 “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二、消息 1.概念 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 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 体。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2.消息的特点 (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 (2)快——报道及时,第一时间,时效性强。 (3)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 (4)短——篇幅短小,一个中心,用重点说话。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进程 (1)开头。 一般包括礼貌问候、自我介绍和访谈的目的、动机、意义 等内容。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2)主体进程。 访谈者根据事先拟定的问卷方式对访谈者进行提问的过 程。提问的方式主要有:趣问、直问、推问、旁问。访谈过程 中,访谈对象回答中出现了新情况,访谈者必须及时抓住,积 极引导,验证求实,从而更充分了解对方观点,使访谈更深入 进行。提这种问题的方式有:追问、延伸、对比。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 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 气氛。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 新闻阅读(知识梳理)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新闻阅读(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人物通讯及其种类课文基点:《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杨》、《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都是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写的是社会名流中的科学家,《“探界者”钟杨》社会推出的楷模;《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写的是售货员,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了人生价值,为人民做贡献的普通人。
抛砖引玉:人物通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
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
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人物通讯的类型: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
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
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
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
这是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知识点二:人物通讯的选材:(选材特点)课本基点:1、人物通讯选取小标题的形式:《喜看稻菽千重浪》这篇通讯在结构上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
课文的第一段与后面的四个小标题是总分关系。
(第一段):总述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第二段-----最后)分述其事迹及表现,这也是人物通讯之所以让人读起来感人至深的原因。
高一语文导学案新闻知识点

高一语文导学案新闻知识点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增长知识的重要渠道。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才能正确理解并分辨新闻中的真伪。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一语文课程中的新闻知识点。
一、新闻的定义和特征新闻是报道一定范围内的新事物、新情况或新闻事件的一种文体。
它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等特征。
新闻的及时性意味着它是时效性的,要及时报道最新的事件;真实性要求新闻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事实;客观性要求新闻报道要避免主观色彩,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
二、新闻题材新闻题材包括社会新闻、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
社会新闻通常报道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等;政治新闻报道政治动态、政治活动等;经济新闻报道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等;文化新闻报道文化艺术活动、文化传承等;体育新闻报道体育赛事、体育运动员等。
三、新闻报道的结构新闻报道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几部分。
标题应简洁明了,概括新闻内容;导语应掌握打开新闻的关键点,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体是新闻的核心部分,包括对事实的叙述、报道的经过和相关观点等;结尾可以进行总结、评论或展望。
四、新闻语言的特点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新闻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要通过简练的表达形式将信息快速传递给读者;生动的语言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促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新闻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让广大读者都能理解并参与到对新闻的讨论中。
五、如何阅读新闻阅读新闻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和判断取舍的能力。
首先,要善于辨别信息的真假,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更需要警惕虚假新闻的存在;其次,要善于筛选重要的信息,学会抓住新闻的关键点,避免信息过载;最后,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对新闻进行客观评价,并避免一窝蜂地相信和传播不实信息。
通过学习以上的新闻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新闻事件。
同时,培养良好的新闻素养也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
新闻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

新闻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新闻概念及原则新闻是指报道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信息、观点和评论的一个媒体性活动。
新闻报道是通过媒介传播给大众的信息,它要求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新闻的传播渠道主要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种形式,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社交媒体等。
新闻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权威性原则、公益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等。
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立场客观公正,符合时效性,来源权威可靠,符合公众利益。
二、新闻价值及新闻价值选择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报道中某一事件或信息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影响程度。
新闻价值选择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筛选、判断,选择出具有社会关注度和传播价值的新闻事件。
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包括:时效性、近距离性、意外性、个别性、社会性、权威性、冲突性、新颖性等。
三、新闻写作基本要素新闻写作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标题要求简明扼要,能够概括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导语要求能够吸引读者,突显新闻的重要性和特点;主体部分要求围绕新闻事件的要点、重要细节进行详细描述;结尾要求概括全文主要观点,并引起读者的思考。
四、新闻采访基本技巧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工作之一,包括主动采访和应答采访两种方式。
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包括:明确采访对象、提前准备、礼貌而果断、注意采访方式、倾听和记录、及时整理材料等。
五、新闻报道写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新闻报道写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包括标题不准确、导语过长、主体部分内容冗余、结尾不够完美等。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选择更准确的标题、简化导语、调整主体结构、概括全文观点等。
六、新闻报道的伦理原则和新闻道德新闻报道要遵循新闻报道的伦理原则和新闻道德。
新闻报道的伦理原则包括:尊重事实、尊重个人隐私、尊重公众权益、尊重独立的新闻判断等。
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包括不良信息传播、不实报道、追求眼球效应、侵犯个人隐私等,应该要避免做这些事情。
高考语文时事知识点

高考语文时事知识点一、时事热点介绍时事热点是指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或议题。
了解时事热点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增强语文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更多的分数。
以下是一些高考语文时事知识点的介绍。
二、新闻事件分析1. 国家政治及外交新闻国家政治及外交新闻是高考语文时事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应该关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例如中美贸易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
同时,也应了解一些国内政治事件,例如改革开放40周年、十九大报告等。
2. 社会热点事件社会热点事件通常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应该对这些事件有所了解。
例如,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态保护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
此外,社会公平、就业问题也是高考语文时事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
3. 文化艺术领域新闻文化艺术方面的新闻事件常常是高考语文时事知识点中的亮点。
学生应关注文学、电影、音乐等领域的新闻,例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电影节上的佳作等。
同时,也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三、语文应用与拓展1. 语言文字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言文字也在不断变化。
学生应该了解一些新词新语的使用,例如网络流行词、新造词等。
此外,也要关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避免出现错误和习惯性用法。
2. 语文学科的拓展高考语文学科并不仅仅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还包含了对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理解和探究。
学生应该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拓展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学科间的联系。
四、阅读技巧与应试指导1. 阅读技巧高考语文试卷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题型,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例如,要善于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关键信息。
此外,也要合理安排做题时间,避免时间不够导致失分。
2. 应试指导高考是学生们进入大学的关键考试,因此备考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语文科目中,学生应该注重做好试题的细节分析,理解题意,准确回答问题。
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多练,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高三语文新闻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新闻知识点归纳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人文社科类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课程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
高三语文学习中,新闻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将对高三语文新闻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向公众传播的,关于实事、真理和理论的报道和评论。
新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真实性: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真实地反映事实。
2. 及时性:新闻要求及时报道,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公众。
3. 公共性:新闻信息的传播对象是公众,其内容需要对公众具有普遍的意义。
4. 简洁性:新闻需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内容要言之有物,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5. 公正性:新闻应该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避免个人偏见和偏爱。
二、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技巧在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时,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新闻采访和写作技巧:1. 采访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进行提问时的技巧、倾听和记录信息等。
2. 新闻价值判断:记者需要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关注社会热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
3. 新闻标题写作:新闻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 语言表达技巧:新闻语言应该准确简练,用词要精准,避免冗长和晦涩的表达。
三、新闻报道的结构和写作要点新闻报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
2. 导语:对新闻事实进行简单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
3. 主体部分:详细报道事实经过、背景信息和相关的观点。
4. 结尾:总结整个新闻,或者给出适当的评论和展望。
在写作新闻报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信息,及时准确地采集数据和资料。
2. 确保新闻的真实可靠性,进行多方核实,尤其是敏感的新闻事件。
3. 通过采访和调查,挖掘新闻背后的更深层次意义,给出合理的解读和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新闻单元考点整理

王永志透露,“神州六号”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
考点二——概括主要信息 :和拟写一 句话新闻基本一致,在字数限制严格 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事件及事件的结 果。
例3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能超 过15个字。 [合众社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电]“历史将这一 宣言看成是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就。”联合国大会主席赫 伯物· 伊瓦特博士在通过《人权宣言》时说。经过三年 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苏联集团 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弃权。尽管这一宣言详细内容 不完全清楚,但它在一个国际人权法案中规定了基本的 自由。
必杀绝招:首先要会读新闻,也就是考生要能够 准确把握提供的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 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好准备。其次要注意点评语 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 场鲜明。再次要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即从新闻材料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 说。最后还要注意点评语言的生动形象,尽可能 给人耳目一新、新颖别致而又不失文采的感觉。
1、“爱心大巴”遭冷遇,大学生的怀疑折射社会
“爱心”现状。 2、“爱心大巴”遭猜疑,不是“爱心”“问题”, 而是社会心态“问题”。
考点七——写新闻衔接词 :
新闻正在悄悄“变脸”,更加注重知识性、趣味 性、人文性,这主要通过不同新闻之间的衔接 词体现出来。与此相关的新题型悄然“登陆”高 考试卷。新闻衔接词的要求是:一是简短扼要, 二是衔接自然,三是平和得体,四是贴近观众。
考点三——拟写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 “拟标题”较之于“拟一句话新闻”要求更 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内容,还要讲求句 子形式的优美,有文采。标题往往不需要时 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 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
语文新闻阅读知识点

语文新闻阅读知识点1.明确概念 :新闻属于纪实类作品。
它是借助各种传媒对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所作出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道,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文体。
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的特点。
内容一般包括6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有三类: 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
2.文体分类1.消息狭义新闻: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
其特点是真,短,快。
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结构上一般为”倒金字塔”式标题: 消息的眼睛。
传达消息最主要的实践事实等关注点。
常有引题背景烘托,正题主要事实和副题补充导语: 消息的第一句段,用简洁鲜明的文字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主体: 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进行全面具体的阐述,展开事实。
背景: 烘托补充,或交代起因,或强调新闻的价值,或强调事件的重要。
结语: 紧扣主题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
2. 通讯:消息和通讯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有新闻性,强调所报道的人和事,要有新闻价值,必须真实,不能艺术虚构。
它们的区别在于:1报道详略不同: 消息概括,一般只注重报道事实本身;通讯具体, 往往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进行全面挖掘。
2写作手法不同: 消息注重讲清事实本身,语言平实,文学性弱; 通讯的常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文学性强。
3结构方式不同: 消息一般为”倒金字塔”式;通讯则可以为纵式,横式等其它文学性结构样式。
4时效性不同: 消息时效性强,时效性相对较弱时效性时效性通讯按内容分,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语文新闻类阅读知识点总结

语文新闻类阅读知识点总结语文新闻类阅读知识1一、新闻的文体特点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要素,背景和结语有时会包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二、结构的作用1.标题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
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答题思路:分析①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②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导语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答题模板:导语主要作用有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②为整篇文章定下……的感情基调,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主体部分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
中间: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等。
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
语文新闻类阅读知识2分析新闻语言特色1.数据运用及叙述描写的准确分析:新闻要求准确,准确的数据能使报道的事件真实可信,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
应对:关注语境,明确目的;刻画人物,再现事件;服务主题,分点作答。
2.语言的形象生动分析: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所以有些句子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点。
应对:塑造鲜活形象,再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
分析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要素要准确真实,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引语等必须准确真实。
题型: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如何体现?答题思路: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
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知识点

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知识点新闻一:全国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举行近日,全国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在北京举行。
此次竞赛旨在提高中小学生对火灾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首先,竞赛知识点之一是火灾的常见原因。
学生们通过参与竞赛,了解到火灾的起因可能包括电器泄漏、明火燃烧、燃气泄漏等。
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火灾隐患的存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火灾预防意识,避免火灾的发生。
其次,竞赛还涵盖了火灾应急处理方面的知识点。
学生们了解到在火灾发生时应当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逃生措施,及时报警等。
通过学习这些紧急处理知识,学生们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反应,确保自身安全。
除了个人的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的火灾应急演练。
通过演练,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火灾应急处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火灾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让他们成为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的生力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
新闻二:高中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最近,越来越多的高中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通过为社区、学校和非营利组织提供帮助,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高中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知识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志愿者活动中,高中生需要与其他志愿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团队协作的认识。
其次,志愿者活动还能够帮助高中生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参与志愿者活动,高中生需要与社区居民、学校教职员工、组织成员等不同的人群进行互动。
这种交往可以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需求,并提升与不同人群相处的能力。
此外,志愿者活动也能够拓宽高中生的视野。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社区、学校或非营利组织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阅读【考点讲解】一、《课标》要求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新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从高考对新闻阅读考查的情况看,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和趋势:①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为基础;②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考查重点;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的难点和热点。
从考点设置来看,考查全面,但有所侧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与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为重点。
二、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知识讲解(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具有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等特点。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的真实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全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时效性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语言简明: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是新闻的语言特征。
(三)新闻的分类1.消息(1)消息的定义: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
(2)消息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4)消息的结构: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①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
形式有三种,即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有具体新闻事实内容,“虚”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通常包含: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常见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
③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④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
一般来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
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⑤结尾:即结语,它紧扣主题进行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
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
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2.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它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
一般来说,通讯有五大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描写的形象性(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且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一般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
事件通讯即以写事为主的通讯。
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事件的典型意义,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工作通讯即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
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
3.访谈访谈是基于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它以记录、传达被采访对象的观点、言论为主,既可以使用问答实录的形式,也可使用被采访者自述的形式,比较灵活。
而访谈札记、访谈随笔、访谈手记等,则偏重于记者或主持人个人在见闻、调查基础上所发感想的记叙。
访谈的主题要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访谈的基本结构为: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
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访谈文体的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
4.特写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细节,作形象性的再现与放大的新闻体裁。
特写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生活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从特写的题材角度出发,可分为四种:①人物特写,以人物为中心,但既不是人物消息,也不是人物通讯,而有些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素描。
②事件特写,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写,为了写出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一般截取事件的一两个精彩片段或精选一两个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
③景物特写,景物特写跟风貌通讯有些相似,但侧重于对场面的描写④专题特写,写一个问题或一种社会现象。
【规律总结】一、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
因此,根据新闻特点,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
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
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
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
阅读时要特别关注。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
二、题型分类指导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一步通读全文,明确时间、地点、人物,理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新闻要点;提取各方观点并加以整合,基本了解作者的倾向性。
第二步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在原文中找准信息范围。
第三步组织答案,一种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信息语句;另一种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删去细节,或将分散、重复表述的内容整合概括为简洁的语句,信息内容较多时要注意进行分层作答。
整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从材料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语言特色,抓住客观、简练、准确、通俗四点,从表述方式、语气、语词和说明方式的运用等方面加以辨析。
把握新闻结构,注意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详略、功能、行文要求等,例如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导语的概述作用,主体的叙述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组织结构等。
快速梳理文章的脉络,依据新闻文体特点概括中心意思,如标题(特别是正题)、导语、结语是主要的快速把握文章中心的依据。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这与其他文体一致,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应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具体而言包括: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4.新闻探究题的方法指导①认真审题,把握命题角度。
新闻报道的事件、人物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对报道对象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角度考查;考查的层面也可以从表面的语句到深层的普适性的意义,因此答题之前,先要审清题目要求探究的范围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