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历代记

合集下载

详解: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技术编年史

详解: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技术编年史

详解: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技术编年史1995年:首款服务器CPU-Pentium Pro提起计算机,就不能不提CPU;说起CPU,就不能不说英特尔。

英特尔不仅是IT产业的推动者,更是全球信息技术的领跑者。

自从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全球第一款微处理器,时值四十载,正值“四十不惑”之年。

英特尔推出的首款微处理器4004,是一款定位于商用领域的处理器芯片,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新性的产品之一。

后来在服务器领域,英特尔持续发力。

目前广为人知的至强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领域占绝大份额。

基于此认识,在迎来英特尔微处理发展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将为广大读者全方位扫描英特尔在服务器领域的CPU发展史。

1995年:第一款专为服务器设计的处理器-Pentium ProPentium Pro产品真图Pentium Pro内核1995年11月1日,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Pro处理器。

Pentium PRO是英特尔首个专门为32位服务器、工作站设计的处理器,可以应用在高速辅助设计、机械引擎、科学计算等领域。

Pentium Pro处理器背面英特尔在Pentium PRO的设计与制造上达到了历史性新的高度,它总共集成了550万个晶体管,并且整合了高速二级缓存芯片,它采用了socket 8方形多针脚插座(专为PentiumPro CPU而设计)。

Socket 针脚Pentium ProPentium Pro 200(1MB)外观根据国外维基百科介绍,英特尔在1995年和1997年,陆续推出了166MHz、180MHz、200MHz的Pentium Pro多个版本。

其中1997年8月18日推出的Pentium Pro,制程工艺0.35微米,二级缓存1MB。

官方披露的Pentium Pro信息Pentium Pro 200(1MB)参数点评:专门针对服务器、工作站应用领域,为运行32位程序而优化设计,但在16位程序上运行效果不佳。

Pentium Pro 不支持当时很流行的MMX指令集。

Intel处理器编年史

Intel处理器编年史

2000-2005年Intel处理器编年史(上)作者: 均儿 (2006-09-14 09:26:30)(文章来自电脑报2006年第30期D8版)每年都有很多新读者加入到《电脑报》的读者队伍中来,这些新读者对电脑处理器的了解都不太多,常常将新老产品混为一谈。

为了让这些对硬件不是很了解的读者能更明了,所以本文以极具收藏价值的表格加配文说明的形式撰写。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很多对处理器不是很了解的读者不会再对型号众多的CPU感到茫然。

电脑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CPU(处理器)的历史,而Intel(英特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78年Intel推出了频率为4.77MHz 的第一款x86兼容处理器8086;1982年80286处理器诞生;1985年80386处理器问世,工作频率为16MHz;1989年486 DX CPU出现,频率达到25MHz;1993年Pentium 60及Pentium 75推出,电脑开始正式进入“奔腾”时代……。

这些产品为电脑技术的不断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考虑到实用性,本文将主要介绍2000年后的CPU产品,很多这个年代早期产品的性能仍然能满足常规办公、上网的需求,还活跃在很多读者的电脑中。

2000年产品●Celeron Ⅱ2000年3月,Intel推出了采用“Coppermine-128”核心的Celeron Ⅱ(俗称“Celeron 2”),外频为66MHz,主频为533-766MHz,具备128KB二级缓存,0.18微米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75V,加入了Pentium Ⅲ处理器才有的SSE指令集,采用FC-PGA封装方式。

随后,Intel推出了同样采用Coppermine核心的100MHz外频Celeron Ⅱ,基本特点同66MHz外频的Celeron Ⅱ一样,只是外频提高到更主流的100MHz,主频达到800MHz-1100MHz,性能有所提高。

高频Celeron Ⅱ产品仍能满足一般上网、办公的需求,至今仍活跃在一些读者的电脑中。

Intel CPU的发展史

Intel CPU的发展史

intel 4004 微处理器
精选ppt课件
2
二.Intel 8008 & 8080
随后1972年英特尔又推出了8008, 8008的运算能力比4004
强劲2倍。1974年,8008发展成8080。8080拥有16位地址总线和8
位数据总线,包含7个8位寄存器(A,B,C,D,E,F,G,其中BC,DE,HL组
多任务是通过多任务硬件机构使微处理器在各种任务间来回快速 切换;处理速度。最早PC机的速度是4MHz,第一台基于80286 的AT机运行速度为6MHz至8MHz,一些制造商还自行提高速度, 使80286达到了20MHz,
使用80286处 理器的电脑
精选ppt课件
7
五. Intel 80386
1985年10月17日,英特尔的划时代的产品80386DX正式发布了,其内
售历史的一个里程碑。
Intel 8008 & 8080 微处理器
精选ppt课件
3
二.Intel 8008 & 8080
基于8080芯片的计算机Processor Technology Sol-20
内部结构
精选ppt课件
4
三. Intel 8086 & 8088
1978年英特尔公司生产的
8086是第一个16位的微处理器。
安腾处理器是构建在IA-64(Intel Architecture 64),也就是说 “IA-64是一个与x86代码的决裂,它是为未来设计的“
精选ppt课件
17
十五.Intel Core
Intel Core微处理器架构是一个由零设计起的架构,但其有类似 Pentium M的设计。它有14条管线(Pipeline),相比NetBurst中 Prescott所有的足足少一倍,即其有一个更大带宽的执行核心。 另外,它的执行核心亦由P6、P6-M、及Netburst的一次可处理3 个指令增加至4个。本架构亦是一个双核心的设计,两个核心的 L1内存互相连接,分享的L2内存。使用以上设计以达到最高效能 功耗比(Performance per watt)。

一文看尽英特尔处理器的历史

一文看尽英特尔处理器的历史

一文看尽英特尔处理器的历史时间串起经历经历打造历史英特尔桌面CPU19711971年,英特尔发布全球首颗微处理器4004,其时钟频率仅为108KHz,共集成了2300只晶体管。

19781978年,英特尔推出了首枚代号8086的16位微处理器,这也是指令集真正意义上的开端。

19821982年,英特尔发布第一款带有MMU内存管理单元模块的处理器80286,同频率性能比8086处理器高3倍,可支持16MB内存。

19851985年,英特尔推出80386处理器,它也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款32位微处理器,可寻址内存高达4GB,并增加了虚拟86技术。

19941994年,英特尔推出了第一款能同时执行两条指令的第五代x86微处理器奔腾(Pentium),其L2缓存集成于主板上,运行频率等同FSB频率。

19951995年,首款采用P6架构且支持超过4GB内存的处理器奔腾Pro问世,可利用36位物理地址扩展(PAE)技术最大支持64GB内存,并首次在CPU内部集成L2缓存。

19971997年5月,英特尔发布奔腾Ⅱ233MHz、266MHz、300MHz 共3款处理器,采用350nm工艺技术,核心晶体管数提升到750万个。

19981998年,英特尔为了应对AMD的低价策略发布赛扬(Celeron)处理器,其核心架构和奔腾Ⅱ相同,但缓存有所缩减。

19991 9 9 9 年2 月,英特尔发布Coppermine核心的奔腾Ⅲ450MHz、500MHz处理器,采用250nm工艺技术,核心晶体管数为950万个。

20002000年,英特尔推出奔腾4处理器,集成了4 200万个晶体管并且开始采用180nm制造工艺,初始频率就达到了1.5GHz。

20052005年4月,英特尔第一款双核平台问世,包括955X高速芯片组、主频3.2GHz的奔腾840EE至尊版处理器,一个多核心的新时代来临。

20062006年7月,英特尔推出酷睿2(Core 2 Duo)处理器,为了提高双核心的内部数据交换效率采用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两个核心共享4MB二级缓存。

CPU的发展历程

CPU的发展历程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INTEL公司CPU的发展历程: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这是第一个可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四位微处理器,它包含2250个晶体管;而8008则有2500个晶体管。

1974年, 8080成为第二代微处理器,第二代微处理器均采用 NMOS工艺,集成度约5000只晶体管。

1978年,英特尔公司生产的8086是第一个16位的微处理器。

这就是第三代微处理器的起点。

随后,INTEL又开发出了8088。

和8086一样,8088也是一款1 6位的CPU,其内部集成了大约29000个晶体管。

1981年,美国IBM公司将8088芯片用于其研制的PC机中,从而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

也正是从8088开始,个人电脑(PC)的概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从8088应用到IBM PC机上开始,个人电脑真正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它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982年,英特尔公司在8086的基础上,研制出了80286微处理器,80286集成了大约130000个晶体管。

8086~80286这个时代是个人电脑起步的时代,当时在国内使用甚至见到过PC机的人很少,它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神秘的东西。

到九十年代初,国内才开始普及计算机。

估计大家最早听说的PC就用的是这款CPU。

1985年,Intel正式发布80386DX,其内部包含27.5万个晶体管,80386使32位CPU成为了PC工业的标准。

1989年Intel准32位的处理器芯片80386SX。

1989年,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80486芯片由英特尔推出。

这款经过四年开发和3亿美元资金投入的芯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首次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约110万个晶体管,使用1微米的制造工艺。

这也是Intel最后一代以数字编号的cpu。

1993年,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 CPU问世,为了摆脱486时代微处理器名称混乱的困扰,英特尔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以区别A MD和Cyrix的产品。

CPU发展史(精选可编辑)

CPU发展史(精选可编辑)

CPU发展史(精选可编辑)CPU,全称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和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

自1971年第一块商用CPU芯片问世以来,CPU在尺寸、性能和结构上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以下是CPU的发展史概述。

1.早期阶段(1970-1980)(1)4004处理器1971年,英特尔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块商用CPU——4004,它含有2300个晶体管,主频为108KHz,速度为每秒60,000次运算。

(2)8080处理器1974年,英特尔推出了8080处理器,它有6000个晶体管,主频为2MHz,每秒能进行50万次运算。

此时,微型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2.发展阶段(1980-1990)(1)80286处理器1982年,英特尔发布了80286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有13万个晶体管,主频为6MHz。

它引入了32位地址线和24位数据线,使得计算机可以使用更多内存。

(2)80386处理器1985年,英特尔发布了80386处理器,也称386处理器。

它有120万个晶体管,主频可达20MHz。

这款处理器引入了实地址模式和保护模式。

3.繁荣阶段(1990-2010)(1)奔腾系列处理器1993年,英特尔发布了第一代奔腾处理器,这是一款以586为基础的CPU。

随后又推出了奔腾II、奔腾III和奔腾IV等系列。

(2)酷睿系列处理器2006年,英特尔发布了基于酷睿架构的CPU,这一系列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能耗的特点。

之后又不断推出酷睿i3、i5、i7等系列。

(3)ARM架构处理器在这个阶段,移动设备开始兴起,而ARM架构的处理器因为低功耗、高效能而在移动设备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苹果的iPhone和iPad就使用了ARM架构的处理器。

4.当前阶段(2010年至今)(1)多核多线程技术为了提高处理器的性能,现代CPU开始采用多核多线程技术。

这意味着一个处理器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提高了处理器的并行处理能力。

CPU发展史

CPU发展史

HI!想看CPU的家谱吗?我就跟你唠唠这颗传奇的芯吧!众所周知,电脑技术每一次的发展主要是靠CPU不断的推陈出新所推动的,所以CPU的发展史是最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的。

今天就让我们以INTEL和AMD公司的产品为线索,沿着历史发展的小河,慢慢地看慢慢地聊吧!最早的CPU -----1971年,INTEL(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

它是第一台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也是第一款个人有能力买得起的电脑处理器!尽管它速度很慢,功能也很有限,可是别忘了毕竟是它从此揭开了CPU发展的序幕!X86时代-----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命名为i8086的16位微处理器,同时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由于这两种芯片所用的指令集相互兼容,所以人们统称它们为“X86”指令集。

后来Intel公司又推出的第二代,第三代CPU等仍然兼容原来的“X86”指令集,所以Intel在后续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从而就有了286,386,486这些叫法。

(原来X86的叫法是这样来的)-----1982年,INTEL公司推出了命名为80286的芯片,虽然它仍旧是16位结构,但它的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提高到了20MHz。

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16MB内存。

---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制造工艺也有了很的进步,它的时钟频率为12.5MHz/20MHz/25MHz/33MHz;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4GB内存。

在此期间,AMD公司也开始加入CPU的生产,并且价格比INTEL更低,同样命名为“386”。

(INTEL强劲对手隆重登场!)----1989年,INTEL推出了80486芯片,它的时钟频率为25MHz、33MHz,50MHz。

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了RISC (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从而使CPU速度大大地得到提高。

处理器发展史

处理器发展史

处理器开展史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就是中央处理器的缩写,它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一个局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一个人,那么CPU 就是他的心脏,其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四位微处理器、八位微处理器、十六位微处理器、三十二位微处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处理器等等。

INTEL处理器开展史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40多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

一、Intel桌面处理器开展史1971年11月15日:世界上第一块个人微型处理器4004诞生1971年11月15日,Intel公司的工程师霍夫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4004,从此这一天被当作具有全球IT界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而被永远的载入了史册。

这款4位微处理器虽然只有45条指令,每秒也只能执行5万条指令,运行速度只有108KHz,甚至比不上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

但它的集成度却要高很多,集成晶体管2300只,一块4004的重量还不到一盅司。

这一突破性的创造最先应用于Busicom计算器,为无生命体和个人计算机的智能嵌入铺平了道路。

Busicom最初方案是需要12个定制芯片。

而英特尔工程师霍夫提出了通用逻辑设备的概念,它可能是一个更出色、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正是由于他的提议才使得微处理器得以开发。

起初,Busicom向英特尔支付了60000美元,获得了微处理器所有权。

在认识到“大脑〞芯片的无限潜力之后,英特尔提出用60000美元换回微处理器设计的所有权。

Busicom同意了英特尔的请求。

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4004微处理器,每个售价为200美元。

编号为4004,第一个“4〞代表此芯片是客户订购的产品编号,后一个“4〞代表此芯片是英特尔公司制作的第四个订制芯片。

Intel酷睿处理器发展历程全回顾

Intel酷睿处理器发展历程全回顾

Intel酷睿处理器发展历程全回顾2013年04月03日出处:泡泡网原创不知不觉,酷睿(Core)这个处理器品牌已经存在了8年之久,第一代i7处理器带给人们的那种震撼仍记忆犹新,转眼间第四代智能酷睿都已经箭在弦上:再过两个月的COMPUTEX大会上,Intel就将推出Haswell系列处理器。

80X86系列以数字命名的处理器记录了Intel的诞生和开荒时期,随后的奔腾时代让所人都记住了那段“等灯等灯”的广告音调和个人电脑处理器的代名词。

而酷睿到来后的几年时间里,Intel逐步称霸了PC处理器市场,已经没有人再讨论哪个品牌的CPU更强大,答案已经没有任何争议。

Core系列处理器的发展历史记录着Intel在计算机处理器领域从领先到称霸的历程,诠释着Intel追求更快更强的精神。

这个故事也许并不那么精彩,甚至接近于一篇流水账,因为过程中并没有太多激烈的竞争和碰撞,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了Cor e系列的伟大:凝结着人类科技精华和无与伦比创造力的产物。

这段历史应当被记录下来,就像如今人们缅怀奔腾一样,当若干年之后Core已经不再是顶尖处理器的代名词之时,它曾有过的辉煌可以让人回味。

智能酷睿的前世:Core的诞生:Intel并不是自诞生以来就独孤求败的江湖大侠,它曾有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AM D。

尽管只是一个后来者,尽管要从Intel获得授权才可以制造x86架构计算机处理器,尽管要服从各种协议(比如让Intel无偿使用各种处理器专利技术),但是AMD 从来没有让Intel安心过。

在奔腾时代,AMD曾经几次上演了精彩的逆袭:Thunderbir d和Duron全面赶超同期的奔腾、赛扬,速龙的诞生更是让Intel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之中,不管是奔腾4还是奔腾双核,似乎都已经无法再次坐稳处理器王座的位置了。

在AMD最为意气风发之时,Intel也开始了反击。

虽然不很意外但是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事情发生了:Intel放弃了使用二十多年的奔腾品牌,启用了全新的Core名称。

至强

至强

至强百科名片至强处理器logoXeon是英特尔生产的400MHz的奔腾微处理器,它用于"中间范围"的企业服务器和工作站。

在因特尔的服务器主板上,多达八个Xeon处理器能够共用100MHz的总线而进行多路处理。

Xeon正在取代Pentium Pro而成为因特尔的主要企业微芯片。

Xeon设计用于因特网以及大量的数据处理服务,例如工程、图像和多媒体等需要快速传送大量数据的应用。

Xeon是奔腾生产线的高端产品。

目录编辑本步骤。

Xeon主要设计来运行商业软件、因特网服务、公司数据储存、数据归类、数据库、电子,机械的自动化设计等。

Pentium II Xeon处理器不但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缓存,更重要的是可以支持多达4路或者8路的SMP对称多CPU处理功能,它采用和Pentium II Slot1接口不同的Slot 2接口,必须配合专门的服务器主板才能使用。

编辑本段巨大的成功:Pentium III Xeon1999年,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III Xeon处理器。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采用“铜矿”核心的奔腾3处理器那几年是如何的风光,至今都还被誉为一代经典产品,而作为Pentium II Xeon的后继者,除了在内核架构上采纳全新设计以外,也继承了Pentium III处理器新增的70条指令集,以更好执行多媒体、流媒体应用软件。

除了面对企业级的市场以外,Pentium III Xeon加强了电子商务应用与高阶商务计算的能力。

Intel还将Xeon分为两个部分,低端Xeon和高端Xeon。

其中,低端Xeon和普通的Coppermine一样,仅装备256KB二级缓存,并且不支持多处理器。

这样低端Xeon和普通的Pentium III的性能差距很小,价格也相差不多;而高端Xeon还是具有以前的特征,支持更大的缓存和多处理器。

编辑本段前赴后继:Pentium 4 Xeon2001年英特尔发布了Xeon处理器。

40年历史!125张大图诠释CPU发展简史

40年历史!125张大图诠释CPU发展简史

40年历史!125张大图诠释CPU发展简史1.引言从1946年说起!填补我国教育上的空白2.“桃园三结义”!Intel公司就这样成立了3.1974年两倍于4004性能的CPU——8008(马克八号)4.1978年确立x86地位创造商业奇迹的CPU——80865.1982年俗称“286”CPU——802866.1985年真带领我们进入32位时代的CPU——803867.1993年第一款与数字无关的CPU——Pentium8.1997年将多媒体技术摆上台面的CPU——Pentium II9.1999年多事之秋!赛扬/奔3/奔3至强齐聚首10.2000年空前强大经久不衰的系列CPU——Pentium411.2001年里程碑似的64位时代到来——Itanium12.2003年移动、网络、节能的铁骑——Pentium M13.2005年开创双核处理器新纪元14.正本清源!“从古至今”历数AMD处理器(组图)引言从1946年说起!填补我国教育上的空白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又称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对于PC而言,CPU的规格与频率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台电脑性能强弱重要指标。

Intel x86架构已经经历了28个年头,而x86架构的CPU对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影响颇为深远。

在开始Intel x86神奇时光之旅前面,我们需要弄清楚历史上几件很重要的事件,计算机的始祖到底是谁?是ENIAC吗?这张图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教科书里面的答案是ENIAC。

这个答案不算正确,但也没完全错。

ENIAC是美国宾州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准确一点说: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型计算机。

ENIAC是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它于1946年2月15日诞生;当时的资助者是美国军方,目的是计算弹道的各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

英特尔服务器级别CPU发展历程全解析

英特尔服务器级别CPU发展历程全解析

英特尔服务器级别CPU发展历程全解析CNET中国·ZOL06年11月14日【原创】作者:中关村在线蔺晓峰成立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在1971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4004,经过几十年的磨练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产品的领先制造商。

英特尔公司在1993年推出了全新一代的高性能处理器Pentium,由于CPU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激烈化,英特尔公司提出了Pentium商标注册,英特尔公司还替它起了一个相当好听的中文名字“奔腾”。

1995年推出第一款PC服务器和工作站专用处理器Pentium Pro,自此之后的11年中,处理器从16位到32位再到64位,从单核到双核、四核乃至未来的多核,从150MHz到3GHz以上主频,从X86架构到IA64架构,从奔腾时代到崭新的酷睿时代,从intel inside到Leap ahead,我们领略到了英特尔领导服务器处理器发展潮流的雄姿与伟略,在英特尔“偏执”推动下,全球计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着。

1995年秋天Pentium Pro处理器1995年秋天,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Pro处理器。

已经初步占据了一部分CPU市场的英特尔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其他公司还在不断追赶自己的奔腾之际,又推出了最新一代的第六代X86系列CPU P6。

P6只是它的核心架构代号,上市后P6有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Pentimu Pro。

此款处理器的内部含有高达550万个的晶体管,内部时钟频率为133MHZ,处理速度几乎是PENTIUM的2倍。

Pentium Pro等于是介于Pentium跟Pentium II之间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其架构等于是没有MMX的Pentium II。

Pentium Pro除了内建L2 Cache 以外,也支持多处理器架构,唯一缺点就是必须要用同一制程的Pentium Pro才能使用多处理器架构。

Xeon处理器型号详解

Xeon处理器型号详解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型号大全第1页:双核至强UP:3000、3100系列3000系列“Conroe”2006年9月末英特尔发布了代号为“Conroe”(产品代码80557)的双核至强3000系列CPU,它只不过是英特尔主流“Conroe”的重新贴牌产品,商标采用了酷睿2 Duo(用于消费级的桌面产品),和其它大多数至强处理器不同,它们只支持单CPU运算,使用Socket T (LGA775),前端总线速度1066MHz,支持英特尔增强的自动降频和虚拟化技术,但不支持超线程。

3100系列“Wolfdale”代号为“Wolfdale”(产品代码80570)3100系列双核至强CPU只是对英特尔主流产品Wolfdale进行了重新包装,采用相同的65纳米制造工艺和6MB二级缓存,和大多数至强不同,它们仅支持单CPU运算,使用Socket T (LGA775),前端总线1333MHz,支持增强的自动降频和虚拟化技术,但不支持超线程。

第2页:四核至强UP:3200、3300、3400和3500系列——英特尔的多核之路:四核、六核至强3200系列“Kentsfield”2007年1月7日,英特尔发布了重新包装过的四核(2x2)酷睿2 Quad处理器,即至强3200系列(产品代码80562),2x2四核心包括两个独立的双核芯片,包括三个型号X3210、X3220和X3230,分别运行在2.13GHz、2.4GHz 和2.66GHz。

和300系列类似,这些型号只支持单CPU运算,前端总线1066MHz,其目标定位于刀片服务器市场,X3220也当作Core2 Quad Q6600销售,X3230对应到Q6700。

3300系列“Yorkfield”英特尔发布重新包装的四核酷睿2 Quad Yorkfield Q9400和Q9x50处理器时,同期发布了至强3300系列(产品代码80569),它包含两个独立的双核芯片,采用了45纳米制造工艺,型号包括X3320、X3350、X3360和X3370,分别运行在2.50GHz、2.66GHz、2.83GHz和3.0GHz,每个芯片统一使用6MB二级缓存(但X3320每块芯片二级缓存只有3MB),前端总线1333MHz,所有型号都支持英特尔64位(x86-64实现),XD位和虚拟化技术,也支持按需供电,使用LAG775 Socket。

intel酷睿历代产品时间

intel酷睿历代产品时间

intel酷睿历代产品时间2022-10-18 11:42:13文章来源:本站酷睿时代睿频技术、超线程技术、内存控制器,核显2006年8月,Intel正式发布了Core架构处理器,产品命名也正式更改为-酷睿首批推出的Core 2 E6800和Core 2 Duo E630006年底还发布了首款四核处理器:QX6700和Q6600标志:酷睿处理器面世2008年 Core i系列诞生了第一代经典产品:Core i7 920 1366针脚搭配X58主板初期上市的产品有三款,分别是Core i7-920、Core i7-940和Core i7 965,并未量产标志:i系列上市2009 年 -默认为酷睿i系列第一代(i3 530,i5 760,i7 870)(搭配1156针脚接口的主流主板为P55、H55、H57)( 32nm 1156 5系芯片组)(i3-2核4线程,i5-4核4线程,i7-4核8线程)Intel推出了采用LGA1156接口的i7/i5/i3处理器,开始首次将GPU与CPU封装进同一颗芯片之中(i3-530)标志:首次GPU和CPU集成到一颗芯片,开始划分i3,i5,i7系列产品线2011年-第二代酷睿i系列(i3-2330,i5-2500,i7-2600)(1155针脚搭配H61 ,H67,P67,Z68)( 32nm 1155 6系芯片组)(i3-2核4线程,i5-4核4线程,i7-4核8线程)Intel推出了新一代智能酷睿处理器,正式将GPU与CPU集成封装也从此开始将主板集成显卡变为了历史,核芯显卡进入市场标志:核显上市,集显淘汰2012年-第三代智能酷睿处理器(i3-3210,i5-3470,i7-3770)(1155针脚搭配H61,H61 ,H67,P67,Z68, B75, Z77) ( 22nm 1155 6、7系芯片) (i3-2核4线程,i5-4核4线程,i7-4核8线程)第三代智能酷睿处理器内部包含了图形核心、内存控制器、图形通道控制器和输入输出总线控制器标志:北桥集成到芯片,主板只有南桥,没有北桥2022年-第四代智能酷睿处理器(开始挤牙膏)(i3-4130,i5-4460,i7-4770)(1150针脚搭配H81,B85,H87,Z87,Z97) ( 22nm 1150 8系芯片组,Z97过度)(i3-2核4线程,i5-4核4线程,i7-4核8线程)标志:DDR3结束2022年-第五代智能酷睿处理器(14nm 跳过了桌面处理器,即没有台式CPU,只有移动端,即笔记本处理器)2022年-第六代酷睿桌面处理器(挤牙膏之旅)(i3-6100,i5-6500,i7-6700)(开始使用DDR4内存)( 1151针脚搭配H110、B150、H170、Z170)(14nm 1151 100系列主板)(i3-2核4线程,i5-4核4线程,i7-4核8线程)标志:DDR4上市2022年-第七代酷睿桌面处理器(挤牙膏之旅)(i3-7100,i5-7500,i7-7700)(1151针脚搭配H210,B250,Z270,同时100系列主板刷新BIOS同样支持七代酷睿)(14nm 1151 200系列主板)(i3-2核4线程,i5-4核4线程,i7-4核8线程)标志:主板线混乱开始2022年-第八代酷睿桌面处理器(i9正式上市i9-8950HK ,多两颗核心,换个套路继续挤)(i3-8100,i5-8400,i7-8700)(1151针脚搭配H310,B360,H370,Z370,同时100系列,200系列部分主板刷新BIOS可以支持8代芯片,可以是混乱)(14nm 1151 300系列主板)8代开始(i3-4核4线程,i5-6核6线程,i7-6核12线程,i9-6核12线程)标志:i9正式面世,增加两颗核心,主板名称从B250到B360,(B350为AMD主板)2022年-第九代酷睿桌面处理器(i9系列产品上市)(i3-9100,i5-9400,i7-9700,i9-9900K)(1151针脚搭配H310,B360,H370,Z370,Z390)(14nm 1151针脚 300系列主板)(i3-4核4线程,i5-6核6线程,i7-8核8线程,i9-8核16线程)标志:从8代i7倒吸一口(i7九代比八代多两颗核心少四个线程)(各种魔改主板100系列B150,200系列主板B250刷BIOS上9代芯片)2022年-第十代酷睿桌面处理器(i9多挤一口)(i3-10100,i5-10400,i7-10700,i9-10900)(1200针脚搭配H410,B460,Z490,同时可以搭配H510,B560,Z590) ( 14nm 1200针脚,400系列,500系列主板)(i3-4核8线程,i5-6核12线程,i7-8核16线程,i9-10核20线程)标志:改变了针脚数,从用了五年的1151针到1200针脚,10代i3成为最强i3,比7代以前的i5要强,比肩9代i52021年-第十一代酷睿桌面处理器(从10代i9再倒吸一口)(十一代没有i3桌面版处理器,i5-11400,i7-11700,i9-11900)(1200针脚搭配H510,B560,Z590,同时支持H410,B460,Z490)(14nm 1200针脚,500系列,400系列)(i5-6核12线程,i7-8核16线程,i9-8核16线程)标志:PCIE通道从16条增加到20条,PCIE从3.0到4.02022年-第十二代酷睿桌面处理器(这次挤爆了)(i3-12100,i5-12400单大核,i5-12600k,i7-12700,i9-12900大小核异架构)(1700针脚搭配H610,B660,H670,Z690) (intel7nm(10nm) 1700 600系列)i3(单大核)-4核8线程(12100f,12100)i5(单大核)-6核12线程(6大核)(12400f,12400,12490f,12500,12600)i5(大小核)-10核16线程(6大核4小核)(12600kf,12600k)i7(大小核)-12核20线程(8大核4小核)(12700,12700kf,12700k)i9(大小核)-16核24线程(8大核8小核)(12900,12900kf,12900k)标志:针脚从1200到1700,制作工艺从用了7年的14nm到10nm,首次使用大小核异架构,支持PCIE5.0,支持DDR5(从2022年的DDR4到2022年的DDR5,新的轮回)12代i3比肩9代i5112代i5(单大核)(12400比肩i7-10700和i7-11700)12代i5(大小核)(12600k单核性能比i9-11900k,i9-10900k 要强,多核性能旗鼓相当) " 默秒全"实锤12代i7,i9单核性能强于5950x,多核性能旗鼓相当2008年11月,酷睿i7诞生2009年9月,酷睿i5诞生2010年1月,酷睿i3诞生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强“芯”之路—英特尔至强发展历程

强“芯”之路—英特尔至强发展历程

强“芯”之路—英特尔至强发展历程服务器处理器的发展比普通PC处理器要晚一些,服务器CPU和普通CPU 有很多的不同,比如早期的服务器CPU为了能够减少发热量,能够长时间的稳定工作,在主频和总线上要比普通CPU低很多。

除了在稳定性上的区别,服务器CPU在二级缓存上要大于普通CPU,部分服务器CPU很早就开始应用了三级缓存。

此外在内部指令集、接口以及支持多路级联方面,服务器CPU和普通CPU 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早期的服务器处理器基本采用RISC构架,如IBM的Power和PowerPC处理器、Sun公司的SPARC和UltraSparc处理器、HP的PA-RISC 以及收购康柏后的Alpha处理器等。

这些RISC处理器被应用高端Unix服务器,虽然性能高、稳定而安全,但是由于高成本和技术的封闭性,在近年来辉煌的Unix服务器有了下滑的趋势。

自2000年开始,基于IA构架的Intel和基于x86指令架构的AMD服务器处理器进入了市场,凭借低廉的价格和应用的广泛性逐步站稳了脚跟,随着近年来处理器技术和性能的提高,x86架构处理器在一步步蚕食着RISC处理器的市场,RISC虽然仍旧是高端市场的霸主,但也掩饰不掉下滑的趋势。

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在x86服务器处理器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多核技术的迅速发展,英特尔确立了在x86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霸主地位,除了在双路、四路服务器市场的优秀表现外,在高端市场也表现出强大的表现力。

在08年最新全球TOP500超级计算机榜单中,有75%的超级计算机采用了英特尔处理器。

自涉足服务器处理器领域以来,在取得佳绩的背后,英特尔服务器CPU都有哪些功臣呢,下面,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的“芯”路历程。

Pentium Pro处理器Intel Pentium Pro处理器在1995年11月正式推出,这款采用32位数据结构设计的处理器在当时令人吃惊的性能,因而Pentium Pro一度成为高端处理器的代名词。

Intel CPU的发展史

Intel CPU的发展史
Exceltek Electronics (HK) Ltd Confidential
十三.Intel Pentium 4
• 2000年英特尔发布了 Pentium 4处理器。用户使 用基于Pentium 4处理器的 个人电脑,可以创建专业品 质的影片,透过因特网传递 电视品质的影像,实时进行 语音、影像通讯,实时3D 渲染,快速进行MP3编码解 码运算,在连接因特网时运 行多个多媒体软件
• 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
4GB内存,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
• 它的运算模式除了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以外,还增加了一种"虚拟86"的
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微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 80386DX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频率为12.5MHz的80386每秒钟可执行6百
• Pentium 4处理器传输数据 到系统的其他部分比目前所 有的x86处理器都快,也打 破了Pentium 3处理器受系 统总线瓶颈的限制。其后英 特尔又不断改进系统总线技 术,推出了FSExBc5el3te3k、EleFctSroBn8ic0s 0(HK) Ltd Confidential
十四.Intel Itanium
十.Intel PentiumII
• 1997年5月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233MHz、Pentium II 266MHz、Pentium II 300MHz三款PII处理器,采用了0.35微 米工艺技术,核心提升到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 采用SLOT1架构,通过单边插接卡(SEC)与主板相连, SEC卡盒将CPU内核和二级高速缓存封装在一起,二级高 速缓存的工作速度是处理器内核工作速度的一半;

电脑处理器的发展史

电脑处理器的发展史

电脑处理器的发展史电脑已经走进我们生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已是科技时代,让我们回顾一下电脑处理器的发展史,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 1971年,Intel公司推出第一款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处理器,是4位的微处理器4004.2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8086处理器。

3 1981年,美国IBM公司将8088芯片用于研制PC,IBM PC 大获成功,比尔开始销售DOS.4 1982年,Intel公司推出80286,就是我们常说的286.进入这个时候后,AMD(超微)同时也开始生产电脑芯片。

5 1985年,Intel公司推出80386.6 1989年,intel公司推出80486,首次采用CPU插座,7 Intel处理器到了586时代后,Intel公司将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

8 推出Pentium MMX,在Pentium内核的基础上增加了57条MMX扩展指令集,处理多媒体数据。

9 Pentium Pro 首个为32位服务器设计的处理器,可以应用在辅助设计,机械引擎,科学计算。

10 Pentium时代,AMD公司通过AMD K5和k6 来与Pentium 系列相抗衡。

11 1997-1998,intel推出Pentium 2。

1998年,推出赛扬Celeron,它是Pentium 2的简化版。

12 1999年,intel推出Pentium 3,新增加音频,视频,3d图形效果的扩展功能。

13 2000年,AMD推出主频1GHz的Athlon(K7)处理器,在主频上超过Intel公司。

14 随后,AMD推出Thunderbird (雷鸟)和Duron(应龙),雷鸟处理器在核心上领先于P3.15 2003年,AMD推出Athlon 64 系列处理器,进入64位时代。

世界上第一款64位处理器。

16 2005年,AMD推出全球第一款双核处理器 AMD Athlon 64 X2 ,进入双核时代。

17 2006年,Intel公司推出它的第一款双核处理器,Intel Core 2 Du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载寒窗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历代记 2011-04-11 佚名 IT168 摘要:回顾至强处理器发展的历程,面向双路的产品从最初的至强5000系列到5400系列到最新的至强E7,算下来Intel在双路及四路以上服务器处理器中已经整整更新了10代产品。

2011年4月6日,Intel在北京发布了采用全新命名的至强E7系列,回顾至强处理器发展的历程,面向双路的产品从最初的至强5000系列到5400系列,到Nehalem架构的至强5500、Westmere架构的至强5600;而四路及多路处理器方面,最初的至强7100、六核心的Dunnington至强7400、上一代的Westmere至强7500再到最新的至强E7,算下来Intel在双路及四路以上服务器处理器中已经整整更新了10代产品。

这些产品见证了至强这个品牌一步步走向辉煌,同时这些产品也帮助数以万计的企业获得成功。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最近几年Intel至强的10代产品,为了那些曾经忘却的纪念。

一代、Dempsey核心至强5000系列英特尔公司的“Bensley”平台包括代号为“Dempsey”的双核Xeon DP处理器和代号为“Blackford”的Intel 5000系列芯片组,另外还有一系列的新技术,比如I/O AT技术、FBD内存技术、更新的安全特性等等。

英特尔当时一共发布了8款基于“Dempsey”核心的处理器:Xeon 5080、Xeon 5070、Xeon 5060、Xeon 5063、Xeon 5050、Xeon 5040、Xeon 5030和Xeon 5020。

这些处理器依然采用了NetBurest微架构,它们将会是最后一个采用该微架构的Xeon系列产品。

在Xeon 5000系列处理器中整合了两个完整的NetBurst微架构处理器,并且对于NetBurst 微架构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主要涉及到超管线技术(Hyper Pipelined Technology)和执行追踪缓存(Execution Trace Cache)。

每个处理器拥有独立的2MB二级缓存,其前端总线为1066MHz或者667MHz,可以提供8.5GB/s或者5.3GB/s的传输带宽。

Xeon 5000系列处理器采用了65nm制程,这对于有效的抑制Xeon处理器的发热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90nm制程的Irwindale核心的单核Xeon处理器TDP在130瓦左右,而Xeon 5000系列双核处理器TDP也只有135瓦甚至更低。

Xeon 5000系列处理器不再采用Socket604封装,改用了FC-LGA6 LGA771封装,可进一步改进处理器的电气性能,更利于功率传导。

这个系列的处理器依然支持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这样每个核心可以处理2个线程,每颗双核心处理器可以并行处理4个线程,双路配置的处理器则能可以同时处理8个线程。

另外,这个系列的处理器支持EIST、EM64T、VT、XDbit等技术,对于TM1功能也提供了支持。

二代、Woodcrest核心至强5100基于Woodcrest核心的至强5100英特尔目前已经发布了7款基于Woodcrest核心的Xeon 5100处理器,它们是Xeon 5160、Xeon 5150、Xeon 5148、Xeon 5140、Xeon 5130、Xeon 5120和Xeon 5110。

Xeon 5100系列处理器的主频变化很大,他们没有延续上一代产品的主频,已经发布的处理器中主频最低是1.6GHz,而最高的也只有3.0GHz。

Xeon 5000系列处理器的最低主频为2.5GHz,最高则达到了3.73GHz。

处理器主频的大幅度下降帮助Xeon 5100处理器明显的降低了功耗,在7款处理器中只有5160的TDP为80瓦,5150/5140/5130/5120/5110等五款处理器TDP为65瓦,Xeon 5148的TDP只有40瓦。

Xeon 5100系列处理器(Xeon 5160/5150/5148/5140/5130)增加了对于1333MHz前端总线的支持,该总线实际运行频率为333MHz,可以4倍于其频率的速率传输数据,因此理论上每秒可传输10.66 GB的数据。

而部分低端的处理器(Xeon 5120/5110)则支持1066 MHz前端总线,此时其系统时钟频率为266MHz,带宽为8.5 GB/s。

之前的Xeon 5000系列处理器中则有4款产品采用了1066MHz前端总线,还有4款产品采用了667MHz前端总线。

前端总线的技术并没有明显地的改变,依然利用了分离传输(split-transaction)、延迟应答协议(deferred reply protocol)和地址和数据的源同步传输(Source-Synchronous Transfer,SST)等技术。

从英特尔公布的文档来看,Xeon 5100系列处理器还进一步改进了热量和功率管理能力,它除了支持原有的TM1和EIST技术之外,还增加了对于TM2的支持——它主要增加了调节处理器电压的作用。

另外,双核英特尔Xeon 5100系列处理器也支持EDBit(Execute Disable Bit)功能和英特尔虚拟化技术(Intel VT)。

不过超线程技术并没有应用在Xeon 5100系列处理器上。

三代、代号Clovertown 至强5300系列Quad-core Xeon 5300系列处理器是定位于双路服务器/工作站应用的处理器,代号为Clovertown,它将两个双核核心整合在一个处理器基板上,率先向市场上推出了四核双路处理器。

英特尔首先发布了5款处理器X5355、E5345、E5335、E5320和E5310,随后又陆续发布了L5335、X5365等处理器。

这些处理器均采用了65纳米制程和LGA6封装(LGA771),配置了8MB L2缓存(每颗处理器4MB L2缓存),主频分别为最高达到了3.0GHz。

型号最后一位是“5”的FSB频率为1333MHz,传输带宽可达10.6GB/s,型号最后一位是“0”的FSB频率为1066MHz,传输带宽可达8.5GB/s。

四核Xeon 5300系列的TDP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X5355/X5365处理器TDP为120瓦,E系列的四款均为80瓦,L系列为50瓦。

双核Xeon 5100系列处理器中,Xeon 5160的TDP为80瓦,Xeon 5148 LV的TDP为40瓦,其余的均为65瓦。

从英特尔公布的这些TDP数据来看,虽然四核处理器是两颗双核处理器的“简单整合”,但是其功率应该并非两个双核处理器的功率之和。

上图显示的是Xeon 5320处理器的基本信息:Intel Xeon 5320处理器,主频为1.86GHz,前端总线频率为1066MHz,每个核心配置有32KB L1数据缓存,32KB L1代码缓存,每个DIE则整合有4MB L2缓存(也就是两个核心共享4MB L2缓存),整个处理器总共具有8MB L2缓存。

总的来说,Xeon 5100所有的特性,Xeon 5300全都具有,最大的改变无非是核心的数量从2个增加到了4个。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四核处理器的出现使得计算资源的密度大幅度提升,而功耗基本保持不变,这对于寸土寸金的IDC而言绝对是有重大意义的。

四代、代号Harpertown 至强5400系列Intel严格的按照其“Tick-Tock”战略,在2007年的11月份推出了基于45nm制程的四核处理器,代号Harpertown。

相对于上一代65nm Clovertown核心的产品,Harpertown进一步优化了微架构,添加了功能并且升级了主要规格。

Xeon E5430处理器,2.66GHz,12M缓存,1333MHz FSB,具有适中的性能、功耗及价格从65nm到45nm的转变,不仅仅是当前芯片设计在体积上的缩小。

此类处理器中还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如全新的英特尔SIMD流指令扩展4(SSE4),可通过47条全新指令加快包括视频编码在内的工作负载的处理速度,从而支持高清晰度画质和照片处理,以及重要的HPC和企业应用。

较高端的X5460处理器,后来Intel还发布了频率更高的X5482处理器和上一代Clovertown相比,Harpertown 处理器将2 x 4MB的L2缓存提升到了2 x 6MB L2缓存,每两个核心共享6MB缓存。

Harpertown处理器将不再使用旧的1066MHz FSB,而开始支持更高的1333MHz/1600MHz FSB。

由于采用了45nm High-k制程技术,四核Harpertown 的功耗依然保持同现有的双核大致相当的水平,TDP为80瓦、120瓦和150瓦,并且频率规格也有所提高,最高端的Xeon X5492处理器可以达到3.4GHz,而上一代Xeon X5365只有3.00GHz。

五代、Nehalem核心至强5500系列对于Intel的Tick-Tock战略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从另一方面讲,这标明了Tick-Tock战略的成功之处,一个简单、明晰、有序和易于理解的发展计划,对合作厂商、用户和投资者都是极为有利的。

TIck-Tock战略简而言之就是Intel 处理器在奇数年进行制程转换(Tick),例如2005年的65nm和2007年的45nm,而在偶数年进行处理器的架构更新(Tock),Nehalem架构发布的2008年轮换到了Tock,也就是处理器的架构更新。

Nehalem作为Intel用以取代Penryn微架构的新一代处理器架构,和Penryn相比,Nehalem的微架构并非是全新的,不过,架构上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Nehalem采用了直联架构。

除此之外,Nehalem还具有一个鲜明的设计理念,就是采用了可扩展的模块化设计,它将处理器划分为两个部分:Core核心和Uncore非核心(或者叫“核外”),所有产品线的Nehalem处理器,其Core核心部分都是一样的,只是Uncore部分可能不同,以满足Intel对其提出的动态可扩展的要求。

Nehalem满足了这个要求,它的内核具有可扩展的高可伸缩架构。

由于共处在一个Tick-Tock上,因此Nehalem和Penryn都同样属于45nm工艺,从65nm工艺转变到45nm工艺带来的巨大能耗降低已经无法再次重现,因此Nehalem就不再注重于能耗的降低,而是注重于性能的提升,这样的设计理念,带来了处理器架构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均面向性能的提高,也即是说,我们可以期望Nehalem具有着强大的性能。

六代、Westmere核心至强5600系列双路六核服务器版本和双核客户版本Westmere处理器配置Westmere处理器家族是Nehalem处理器家族的下一代,Nehalem基于45nm制程,Westmere则基于32nm制程,它们都使用了high-κ metal-gate(高K金属栅极)工艺,在微架构上,Westmere就是Nehalem的增强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