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文献综述
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第28卷第6期生态学报V01.28,No.62008年6月ACTAECOLOGICASINICAJun.,2008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赖力1”,黄贤金1,.,刘伟良2(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南京210093;2.江苏省信息中心,南京210013)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补偿标准、补偿模式和补偿效应评价等多方面研究内容做了梳理和评析,进而对国内生态补偿研究提出几点展望,包括生态补偿的GIS时空分配模型、风险式补偿和差别化补偿、补偿模式的系统整合研究、模式选择模型和补偿预期效率研究、补偿社会经济效果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并结合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和区域共同发展的需要角度,提出了开展符合我国生态国情的区域生态补偿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生态补偿;补偿标准;补偿模式文章编号:1000-0933(2008)06・2870-08中圈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AAdvancesintheoryandmethodologyofecologicalcompensationLAILi’一,HUANGXian.Jinl’,LIUWei.Lian921&hodofGeographic&Oceanic&ience,NanjingUniversity。
Nanjing210093,‰2^angsuInformationcetttdr,Nanfing210013,ChinaAetaEcolo#caSiJC.m,2008,勰(6):2870—2877.Abstract:Inthelatterhalfof20thcentury,humandevelopedtheirabilityofreconstructingphysicalworlddramatically.Inevitably,thecorrespondingphenomenonofresourcesdegradation,environmentaldeteriorationandhumanhealthdamagebecamemoreandmoregrievousdecadesbydecades.Ecologicalcompensationtheorygrowninthesoilof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becamethecomnlonunderstandingofinternationalcircles.Inthecircumstanceofconstructingtheresource—effectiveand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inrecentyears,theconceptionofecologicalcompensationhadcomeintocommonuseintheChinesepublicpolicies,whichalsowasthefocusofinternationalacadeIIlia.Thearticlesummarizedthedevelopingprocessandgeneralsituationofthestudyonecologicalcompensation.Furthermore,theauthorsanalyzedandevaluatedtheadvancesinecologicalcompensation,includingconception,theoryorigin,criterion,modeande雎ctofnativeandinternational.Inconclusion,theauthol曙pointedoutthatdomesticresearcheswerelocalizedontheaspectsofthetheoreticdiscuss,compensationmonetarystandardandpolicymodeplan.Fourdeficienciesofdomesticresearchesshouldbeimproved:(1)thesyntheticalstudyofmulti・regionalandmulti・departmentcompensation;(2)thestudyonspatio—temporaldistributionandgradepartition;(3)feasibilityandeffectevaluationand(4)efficiencyanddetailedimplementplananalysis.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06碰:加26);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5-0451);霍英东基金优选资助项目(94001);江苏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R2t瑚039)收稿日期.2007.04一10;修订日期:2007-ll-0r7作者简介:赖力(1980~),男,南京人,博士生,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E-mail:fitedu&e@163.伽・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hxj369@nju.edu.cnFoundation妇m:Theprojectw聃finaneiallysupportedbyMajorPID|印mofNationalSoci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06&zlxr26);ProgrmforNewCenturyExcellentTalentsinUniversity(No.NCET一05・0451);thepreferreditemofFokYj增TungEducationFoundation,China(No.94001);softsciencefoundationofJiangsuProvince(No.BR2007039)Receiveddate:2007—04・10:Accepteddate:2007・1l・0r7Biography:LAILi,Ph.D.candidate,mainly口学瞎edin弛棚I嘲and蚰1『imm嘲1日lecotntotnies.E-majl:firtshake@163.锄6期赖力等: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2871Subsequently,theauthorsgaveoutseveralprospectsforfurtherstudy,thosewere:(1)GISspatio—temporalschememodelofecologicalcompensation;(2)theriskcompensationanddiversecompensation;(3)quantitativesocietal-economiceffectandecO—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study;(4)compensationinclinationanalysis;(5)compensationofmulti—regionalcarbonemissionandSOon.Atlength.theauthorspointedouttheeco—compensationmechanismwastherequirementforeco-friendlysocietyestablishmentandinter—regionalCO—prosperityinChina,andanalyzedthenecessityandbasiccontentforthestudyofregionalecO—compensationtheoryandmethodologyinaccordance诵山nationalecologicalsituationinChina.KeyWords:ecologicalcompensation;compensationcriterion;compensationmode20世纪后半叶,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能力空前高涨的同时,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矛盾亦日益激化,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共同脉搏,生态伦理学、自然权利论、资源承载力等思想深入人心。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宋淑慧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9期摘要: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蔓延,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国内外学者给予“生态经济”相应的关注和重视。
对国内外的主要相关论点作了简要论述,彼得·巴特姆斯对生态足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质疑,国内各学者主要从整体的角度、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角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角度、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作了论述,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趋势。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足迹;生态理论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3-03前言工业时代到来之后,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越来越多的是GDP/GNP这些数字的增长,而往往忽略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当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科技的发展必然能够找到自然资源的替代品。
然而,全球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危机对这些错误观点敲响了警钟,全球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众多经济学家协同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共同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阐述,将生态经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国际国内综合来看,生态经济时代已宣告到来。
一、国外学者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生态经济的研究较早而且较为全面,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已经蕴含了生态经济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之后,对生态经济的研究日益丰富,观点也各不相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自然观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观点。
其中包含了四方面的主要内容: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应对??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应对??【摘要】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该制度的现状及政策应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为读者提供了研究的必要性和目的。
接着,详细分析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探讨了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机制的完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未来政策应对建议,包括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政策支持以及促进流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观点的阐述,旨在引发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深入思考,促进政策的完善与推进。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政策、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制度改革。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生态系统提供金钱或其他补偿措施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逐渐减弱,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流域生态补偿政策。
研究表明,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指导意见、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混乱、生态补偿对象难以界定等。
有必要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生态补偿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政策应对建议。
这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促进流域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1. 分析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研究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3. 探讨生态补偿机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4. 提出未来政策应对的建议,为流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 正文2.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分析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在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和实施。
新环境保护法与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与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研究2014 年4 月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5 年1 月1 日起施行。
面对中国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环境保护法强化了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在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保障环保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突出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跨行政区污染联防制度等方面对自1989 年12 月起施行的原有环保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订。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新环境保护法中亦被单独明确提出,成为新环境保护法的亮点,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讨论。
2014 年10 月20 日至23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环境法治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解决中国目前的生态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亦应成为实现环境法治的重要方面。
1997 年Robert Costanza 等人在《自然》( 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世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自然资本》(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and Natural Capital) 一文,首次系统地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的价值进行研究,测算出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每年的总价值为16 - 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 万亿美元,对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而发达国家生态补偿实践则可追溯到20 世纪初,如美国、德国等国的矿区生态修复,美国土地休耕生态补偿以及日本的水源地生态补偿等。
2010 年5 月中国林科院发布首次对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为每年10 万亿元人民币,大体上相当于目前GDP 总量30 万亿元人民币的1 /3。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运行解析与比较研究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运行解析与比较研究程烨摘要: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转是社会生活生产的基础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关系到民生福祉。
生态环境属于拥挤产品,政府介入生态保护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调控行为。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学界对国家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的研究情况,阐述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的历史由来和现实发展,进一步解析其运行机制和运行情况,通过国内国际、各省之间、横向纵向多重的比较分析,提出提升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运行质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ki.zggqgl.2021.05.015随着人们对于优质生态环境的诉求日渐高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1],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和价值隐性,其拥挤产品①属性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消除生态效益外溢,政府运用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主动介入生态环境保护过程并进行调控,解决环保成本与生态收益、责任承担与利益分配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保护、破坏、受益、受损多方均衡。
一、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的背景内涵在国际上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被称作“生态环境服务支付”(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ES)[2],即按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生态服务系统的消费者和破坏者向生态保护和修复者支付相应的费用,1997年哥斯达黎加开启一个全国性环境转移支付项目-PSA (Pagopor Servicios Ambientales)[3],成为在发展中国家中首先应用PES方法的国家。
此外,巴西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一套生态转移支付机制-ICMS-E(ICMS-Ecológico),基于一定的生态指标将部分增值税ICMS收入重新分配给地方[4];2007年葡萄牙通过地方财政法Local Finances Law(LFL)对生态保护区实施了财政生态转移支付[5]。
我国生态产权界定:难点与突破_臧凯波
我国生态产权界定:难点与突破臧凯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摘要:生态产权界定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现实依据,实施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资源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而由于我国产权的特殊性,使得生态产权界定在理论和实际中都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也成为了阻碍生态补偿工作顺利执行的一个重要障碍。
本文从生态资源配置、实施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产权界定的必要性,并从强制性“公”权带来低效率、生态资源经营权处理不当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在生态产权界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产权界定一、引言生态产权界定对于生态补偿的开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界定成为了现实中的一个难题。
近年来,生态环境依然在持续恶化,由于生态资源不合理使用使得其利用效率较低。
随着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机制以及江苏省太湖排污权交易等,对于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生态资源产权不明晰等问题的存在,造成生态补偿没有完全贯彻到实处,生态资源的价值也没有全部体现出来。
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明确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或者集体,但对于生态资源并没有直接的规定,生态补偿依然难以进行。
因此在现实中应该对生态产权进行界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文献综述研究生态产权离不开对生态补偿的研究。
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可以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顺利开展,成为环境保护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洪尚群,2001),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钱水苗,2005)。
因此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谈到了如何建立起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主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认为补偿途径和补偿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顺利开展的要求,强调补偿方式和途径,资金来源的多样化策略(洪尚群,2001;沈满洪,2004);二是认为区域之间要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全国性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区域主体的补偿责任(杜振华,2004;张金泉,2007;李宁,2009;王昱,2010);三是从法律角度厘清生态补偿概念,强调要建立一个长效、稳定和先进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来保护生态环境(曹明德,2004;王青军,2006,2009;张炳淳,2008;普书贞,2011);四是认为生态补偿需要全民参与,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实践(王文哲,2011),并从生态补偿利益主体角度的支付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葛颜祥,2009;彭晓春,2010;李芬,2010;苏芳,2011)。
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探析
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探析我国拥有草原亿亩,占国土面积的/。
据统计,目前我国%以上的草原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中,草场退化面积达亿亩。
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离不开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以及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五点建议,希望能对草原生态补偿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有所帮助。
关键词:草原;生态补偿;草原生态补偿f-一、为什么要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我国有亿亩草原,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左右,居世界第二位,是国土面积的/,是我国耕地面积的.倍、森林面积的.倍。
由于我国牧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原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据统计,目前我国%以上的草原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中,草场退化面积达亿亩,占荒漠化地区草场面积的.%,致使养羊的数量每年减少多万只。
草原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草原承载力超支,这一观点主要源于美国的草原学家克莱门兹(clements )的植物演替模型理论。
自年以来,我国草原人口增加了倍多,草地牲畜增加了倍多,草地面积却不断减少,世纪年代,每头草地牲畜占有的草地面积比世纪年代减少了%~%。
而现在,全国草地平均超载量约%,部分地区超载量大于%。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使得草原不堪重负,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都急剧恶化。
相反,新中国成立后年间支援牧业的总资金为.亿元,占牧业产值的.%,产出与投入之差十分巨大。
因此,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是确保草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必要保证。
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我国起步于世纪年代。
年代前期,生态补偿的方式是由环境的破坏者进行赔偿。
到了年代后期,生态补偿的权利主体才逐渐转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我国最早的生态补偿政策应从天然林保护工程时算起,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补偿政策得以逐步规范。
生态补偿概念原属于生态学范畴,它侧重于生态系统自我功能的研究。
世纪年代初期,生态补偿的概念引入经济领域,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生态补偿就是利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
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生态补偿是一种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式,旨在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进行补偿,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本文将从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推动生态补偿工作的发展。
一、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补偿理论”。
生态补偿理论最早被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其基本观点是“污染者付费”,即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应由污染者负责,并且应支付相应的生态补偿费用。
生态补偿理论的提出,为后来生态补偿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经济和生态价值。
森林可以提供木材、保持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这些都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
生态补偿理论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范畴中,强调需要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合理补偿,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完整性。
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发展应该满足当前需求的也要保证未来世代的需求得到满足。
生态补偿理论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通过生态补偿来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 全球环境治理理论全球环境治理理论认为,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全球范围内进行协调和管理。
生态补偿理论倡导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责任实行“污染者付费”,并提出了国际生态补偿机制,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
以上理论基础的提出为生态补偿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生态补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二、生态补偿的实践案例生态补偿的实践案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代表性的生态补偿实践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态补偿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效果。
1. 澳大利亚大堡礁生态补偿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壮丽的珊瑚礁群,但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河流污染等因素,大堡礁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
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
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 障。生态保护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提高人类生活品 质。
生态保护可以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降低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如减少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的发生率。
生态保护可以创造绿色空间,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促进人类身心健康 和全面发展。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群、种系和生态系统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 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人类探索和利用生物资源,促进生物产业的发展,为人类带 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护基因资源,为未来的生物科技发展提供基础。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述
生态补偿的定义
01
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环境保护和 修复的行为进行经济激励的一种 机制,旨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
02
生态补偿的本质是通过经济手段 调节利益相关方的行为,以实现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共赢。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生态补偿机制的挑战与 前景
当前面临的挑战
资金来源不足
目前生态补偿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参与 度低,导致补偿资金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生态保护 的需求。
利益协调难度大
生态补偿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如何协调各方利益,达成共 识,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一大挑战。
技术补偿
01
技术转让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应对??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应对??【摘要】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是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引言、正文和结论为框架,系统分析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政策法规调研、应对措施和建议以及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对各项内容的深入研究和论证,总结出了未来改进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并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展望未来,提出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方向,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现状、问题、挑战、政策法规、调研、应对措施、建议、评估、总结、展望、未来、政策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可以帮你生成内容,让我来为你输出部分的内容。
当前,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工作在政策法规的支持下逐渐开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缺乏标准化的补偿机制、补偿资金来源不明确、效益评估不规范等。
加强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对于推动我国流域生态补偿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政策法规调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实施效果的评估,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目的旨在推动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落实,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3 意义流域生态补偿是一项重要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域生态补偿可以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各类生态主体更加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从而形成多方合作、协同发展的局面。
流域生态补偿可以保障生态利益的受益者获取到应有的利益,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促进社会公平和增进人民福祉。
流域生态补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助方案研究
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助方案研究生态补偿是解决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社区之间保护与利用矛盾的重要措施。
本论文以剖析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没有保护好”的原因为起点,提出了通过起到生态补偿作用的生态效益补助控制保护区社区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从而改善保护区管理的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方法对补助的对象、补助的主体、补助的数量、补助的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定量并有案例支持的生态效益补助方案。
论文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和对保护区管理问题的分析揭示了:自然保护区的正外部性由于中国的管理体制、外部性的受益范围和难以通过边际分析量化其价值等原因无法体现到生态补偿上;而中国相当数量的自然保护区“没有保护好”这一问题的主要成因是保护区社区带来的干扰。
然后,以此认识为基础,构建了“虚拟地”概念,将环境经济学中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创新性地应用于对保护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以虚拟地计算方法为核心的“生态效益补助”方案,较为合理地解决了技术角度难度最大的生态效益补助数量确定问题。
接着运用福利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理论、利益相关者分析、博弈论和生产函数理论分析了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和使用路径。
最后,再以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效益补助”方案的案例点进行了深入的定量研究,以验证和细化理论研究成果。
论文研究在生态效益补助方案关键的四方面结论如下:(1)从合理性角度和可行性角度分析,认为只有对保护区社区进行生态效益补助以提高其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才可能控制保护区社区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
(2)对保护区社区人地关系用生产函数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数社区的经济产出是其生产用地面积的单调递增函数;据此,并改进了环境经济学中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构建了“虚拟地”概念——保护区社区对应于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了达到当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占用的土地面积;认为最低限度的生态效益补助实际上是对保护区社区超过环境承载力的居民的补助资金——对保护区内及保护区社区实施生态效益补助且达到一定的补助值,使其“虚拟地”占用满足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且能够以此补助为基础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从而在不扩大“虚拟地”占用的基础上获得社区居民收入增长;改造了“生态足迹”计算方法——使其能够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的条件下将对土地规模的计算转换到对人口经济数据的统计上,可以从改进后的生态足迹确定的过载人口数量来确定生态效益补助的数量。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 义和价值,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系统研究,可以 得出以下结论:资金管理需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 的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资金来源的 多元化是保证资金充足的关键,政府、企业和社会组 织等各方应共同参与;资金使用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经 济效益的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资金的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0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概 述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含义
含义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是指政府为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通过对森林生态服务提 供者给予经济补偿的方式,以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专项 资金。
目的
提高森林生态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升森林生态 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重要性
促进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给予森林生态服务提供者经济补偿,可以降低保护森林的经 济成本,提高其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维护和提升森林生态功能
通过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管理和投入,可以维护和提升森 林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
资金管理效率不高
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主要由各级林业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管理环节较多, 流程不够简化,导致管理效率不高。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之间的 协调沟通不够顺畅,也影响了资金管理的效率。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制度建设滞后
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与快 速发展的森林生态建设需求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单位在资金 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规范和指导,导致管理混乱、随意性大 等问题。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
林业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一些地方滥伐林木、破坏林地生态环境,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旨在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本文就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及意义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指政府、企业或者个人对于林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补偿的一种经济手段。
这一机制是基于对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用以弥补资源利用者对生态系统的负外部性,并激励其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关于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对于这一机制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和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补偿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适用范围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在政策研究方面,学者们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并总结了这些政策的特点和经验。
在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在国外,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并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的生态补偿政策主要针对私有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强调市场化机制和生态服务市场的建设;欧盟的生态补偿政策则主要关注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重点生物多样性区域,采取了补偿补助和奖励措施。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现状呈现出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互借鉴的态势。
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作者:孙名浩傅晓华陈美璇来源:《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年第03期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了生态补偿制度,全国各地都在不断进行生态补偿理论探究和实践,一些生态补偿实践项目也取得了成效。
生态补偿机制涉及领域广、法律要素多、主体利益关系复杂,针对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问题,必须从法律保障、补偿标准和路径等方面加以完善,才能形成生态补偿的长放机制,打赢蓝天保卫战。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8)03-0122-07建立与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环境保护与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要给予完善并且要推动地区间构建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都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和政策支持。
一、从生态补偿到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一个中国特色概念,国内学者的表述也不尽统一,与国外接轨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补偿和生态资源使用付费。
1991年,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与国际生存联合会举行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提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能力和更新能力”,是从生态伦理属性角度对自然补偿进行的解释,以突出对生态持续性的关注。
Wunder将生态补偿定义为一种在环境服务提供者与购买者之间针对生态服务所达成的一种交易,有以下几个特征:服务者与购买者之间自觉达成协议;有明确的购买者和提供者;有明确的交易标的即生态服务;当且仅当生态服务的提供者如约提供了生态服务,购买者才对提供者进行支付。
完善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中国经贸导刊完善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王金南刘桂环生态产品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生态服务和最终 物质产品的总称,既包括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安 全的土壤、良好的生态、美丽的自然、整洁的人居,还包 含人类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形成的生态标签 产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将被保护的、潜在 的生态产品以政府购买、地区间生态价值交换、生态产 品溢价等形式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价值。
生态产品保护 补偿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以生态产 品质量和价值为基础,通过纵向转移支付、横向转移支 付、异地开发等方式实现优质生态产品可持续和多样 化供给。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 化、制度化阐述,提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 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构建绿 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
《意见》为完 善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_、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保障重要生态系统和国家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安全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对具有生态屏障重要功能的产品价值支付,在我国生态保护补偿体系中具有实现路径等重点问题,全面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的基础理论研究,培养一批既懂经济学、又懂生 态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加强交流合作方面,国际上 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生态服务使用付费等方面 已有一定基础,鼓励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定期举办国际 研讨会、经验交流论坛等,互相交流研究成果,取长补 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创 新实现新突破。
(四)推动督促落实,强化责任担当为推动各方面彻底转变发展思路,需要强化配套 政策,激励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的良好氛围。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1 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生态状况的改善。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深刻地感受到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特别是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严重短缺。
这种状况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
这种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中国的生态保护面临很大困难,而且也影响了地区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
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当前,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提案,呼吁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和政策。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和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等的研究,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政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此外,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积极试验示范,探索开展生态补偿的途径和措施。
2005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关系到中国未来环境与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建立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研究基础、实践基础和政治意愿。
油气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文献综述
坏 以及补偿机制 问题的有关理论观点 , 能源经济 学、 在 环境 经济学、 态经济学的基 础上进行评 述 , 下一步的 生 对
研 究进 行 展 望 。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油气资源开发 ; 究综述 研 中图分类号 : 4 7 2 F 0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8— 6 5 2 1 ) 2— 0 6— 8 10 54 (0 2 0 0 1 0
油气资源勘探 、 开发、 生产过程中 , 既有含油污水 、 含油固体废弃物、 落地原油 以及天然气的跑 、 喷、 漏、 泄对环境的污染 , 又有钻井管线铺设 、 道路修建及油 田地面工程建设对生态的破坏 , 这些都会对资源 所在 地 的大气 、 体 、 水 土壤 、 生物 造成 一定 影 响 。 ] ,] ,] [" ] [ [惦。 [他 。 ] 油气资源开发 中的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为 :1 对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是含油污水 、 () 钻井废液等泄露 后污染地表水或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下水 , 压井卤水回注也会导致对深层地下水造成污染 , 进入水体的 污染物对生物体引起中毒反应。同时 , 油气资源开发还会导致地下水水位 的下 降, 使地表植被供水不
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 , 矿区生态治理取得一定进展。但是 , 油气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依然未能逆 转 , 理依然 困境 重重 。 治
国际上很早就有了关于可耗竭资源与能源开发的研究成果 , eH t lg I 、 o l 对资源价格与可耗竭资源 s ei n
最 优开 采路 径 的研究 ,io 环境 污 染 的外 部 性 解 与 C ae的产 权 思路 ,t hzH r i Pgu对 os Sgt、 at c 可耗 竭 资 i w k对
0 引 言
在 我 国油气 资源是 除煤 炭资 源之外 最重要 的能 源种类 , 能源结 构 中具有 不可替 代 的地位 。但 是 , 在
生态资产核算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生态资产核算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王玉涛;俞华军;王成栋;解伟【摘要】生态资产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科学评估和核算生态资产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厘清生态资产的概念与范畴出发,梳理了有关生态资产核算方法与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认为,加强城市群生态资产相关研究很有必要,建议从生态资产空间流转与代谢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宏观方法与微观方法相结合,定量化评估生态资产的存量和流量,刻画生态资产的空间流转路径与代谢网络关系,深入分析关键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偏好,构建市场化生态资产补偿机制,为实现生态资产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与实证参照.【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年(卷),期】2019(011)003【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生态资产;生态补偿;生态系统服务;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作者】王玉涛;俞华军;王成栋;解伟【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438;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438;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438;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1;F062.2引言生态系统不仅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还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类直接与间接的生态系统服务,由生态系统提供的有形生态资源与无形生态系统服务所共同组成的生态资产,被视为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运行的基础[1, 2]。
然而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生态资产往往被视为廉价或免费资源为社会经济系统所利用,其价值没有在市场中得以体现或被严重低估,导致对生态资产粗放开发使用现象十分普遍。
如何实现对生态资产的合理使用与可持续管理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议题[3]。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干扰加剧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导致生态资产供给与再生能力下降,城市化进程是影响生态资产的一个重要因素[4],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附着在其上的生态系统带来显著影响,导致生态资产受损加剧,也为未来生态资产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不确定性[5, 6]。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政策研究
四、结论与展望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尽管在理论和实践上 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例如,如何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补偿政策;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 调动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等。未来,需要加强政策制定、科学研究、公众参与等 多方面的合作,以推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的深入发展。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给生 态环境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机制成为了解决这一 矛盾的有效方法。本次演示将就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二、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概 述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了诸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这些 问题加速了生态系统的退化,也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态补偿则是通过经济、 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 平衡。
一、背景介绍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政策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为保护生态 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政策的实施可以有 效地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
二、相关政策分析
目前,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制定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政策。 国内的相关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等。这些政策法规明确了生态补偿收费的目的、适用范围、收费标准、 申报程序等。
4、优化申报程序,简化环节和手续,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企业负担的合理 性。
展望未来,我们预期生态补偿收费政策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实现与国 际接轨,推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升和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随着技 术的不断革新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