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评价方法
存货管理计算指标
![存货管理计算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36b0ce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b.png)
存货管理计算指标
存货管理的计算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核心指标:
1.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Ratio)
概念: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销售的商品或耗用的原材料与平均存货水平的比例,反映企业存货从购入到销售出去的流转速度。
计算方法:
存货周转率= 年度销售成本/ 平均存货
其中,年度销售成本是指企业在该年度内销售商品的成本或者消耗的原材料成本;平均存货通常是期初存货与期末存货的平均数。
2. 存货周转天数(Days Inventory Outstanding, DIO 或Days Sales of Inventory, DSI)
概念: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存货转化为销售额所需的平均天数,也就是存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计算方法:
存货周转天数= 365天/ 存货周转率
或者
存货周转天数= (平均存货×365天)/ 年度销售成本
此外,还有其他辅助性的存货管理评价指标,如:
长库龄商品占比(Percentage of Slow-Moving or Dead Stock)
表示库存中存放时间超过设定期限仍未售出的商品占总库存的比例,用来评估库存结构的健康状况。
存货计价审计的方法
![存货计价审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9137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3.png)
存货计价审计的方法存货计价审计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比较法:将存货价格与市场价格相比较,以确认存货是否按照公允价值计算。
2. 成本法:通过检查采购记录、生产成本记录和运输成本记录等来计算存货的成本。
3. 标准成本法:通过检查标准成本记录、标准工时记录和标准材料用量记录等来计算存货的成本。
4. 重估法:对存货进行重估,以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5. 盘点法:审计人员通过对各项存货的实地盘存,检查存货的数量、品种、规格、金额等实际情况,借以确证企业经济资料和经济活动的真实正确,经济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
6. 审阅法:审计人员通过调阅企业存货保管、存货领用、成本会计等方面的制度文件,了解控制环境、走访并实地观察生产车间、仓库、验收部门、以及财会部门的工作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存货管理各方面制度是否健全,不相容职责是否分离、手续是否完备。
7. 调查法:审计人员经过调查了解,对存货管理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做出客观评价,指出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之处,确定存货实质性审查的范围、重点。
8. 抽查法:审计人员抽查部分存货结算凭证,看是否附有招投标资料。
按规定,存货在办理结算业务时,必须附有局集中采购招投标领导小组办公室签发的《集中采购准购证》。
9. 观察法:关注企业同类物资一年内的采购数量、金额,判断单位是否将集中采购招标范围内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10. 核对法:将企业会计记录与存货状况进行相互对照,用以验明内容是否一致,其目的是查明证、账、表与实物之间是否相符,证实被审计企业存货状况是否真实、正确。
11. 询问法: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口头询问或质疑的方式弄清事实真相并取得口头或书面证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如对可疑存货或异常情况等进行审查,都可以向有关人员提出口头或书面的询问。
以上是常用的存货计价审计方法,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际情况。
如何进行存货的分析报告
![如何进行存货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b9fd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a.png)
如何进行存货的分析报告一、引言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工作。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掌握和管理存货不仅能够提高效益,减少储备费用,还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因此,进行存货的分析报告对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存货的定义、分类、评价指标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
二、存货的定义与分类存货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保留的物理产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
它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根据存货的性质和流转情况,可以将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和成品三类。
原材料是指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转化为商品或劳务的物质。
在产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一部分但尚未达到成品的产品。
成品是指企业生产经过全部必要流程,已具备销售和投放市场的产品。
三、存货的评价指标1.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存货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存货多快地转化为销售和现金。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利用率越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越好。
2. 存货占比存货占比是指存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存货规模和存货对企业整体资产的重要性。
存货占比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占比=存货÷总资产。
一般来说,存货占比越低,说明企业的存货规模较小,风险也较低。
3. 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将存货转化为销售所需要的平均天数,它可以反映出存货的流通速度。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销售成本)× 365。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能够更快地转化存货为销售和现金,经营效率也越高。
四、存货分析的方法1. 存货结构分析存货结构分析是对企业存货的分类和构成进行分析,以了解存货的类型和比例。
通过存货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存货的风险和机会,进而调整存货结构,优化资金和资源的利用。
存货管理制度评价
![存货管理制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8ca30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d.png)
存货管理制度评价一、存货管理制度的定义存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对其存货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它包括了存货的采购、库存管理、销售及报废等方面的管理规定,目的是使企业能够合理安排物资的供应、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存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存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存货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盈利能力。
因此,建立科学的存货管理制度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库存周转率:科学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存货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存货的采购和销售,从而提高存货的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
2. 降低存货损耗:合理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存货的报废和损耗,提高存货利用率,减少企业的损失。
3. 优化资金结构:科学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 避免库存积压:合理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存货的情况,避免存货积压,减少库存风险。
三、存货管理制度的评价指标评价一个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和存货利用率。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管理越有效率。
2. 存货成本:存货成本是企业存货管理的直接成本,低成本的存货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利润。
3. 库存水平:库存水平是指企业存货的规模和结构,合理的库存水平可以使企业及时满足市场需求,避免积压和断货现象。
4. 存货损耗率:存货损耗率是指存货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合理的存货损耗率可以降低企业的损失。
5.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与供应商、物流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保证存货的及时供应,减少库存积压。
以上指标综合考虑,可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
四、存货管理制度的评价方法评价存货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问卷:通过向企业员工、管理者、供应商、客户等相关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存货管理制度的看法和评价。
存货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存货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602a9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5.png)
存货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概述:存货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购买、生产、加工、存放、销售过程中的商品、原材料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半成品、产成品等,是企业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存货的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存货分析是对企业存货进行分析、评价和管理的过程,通过存货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运营效率以及风险情况,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存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分析、库存成本分析、存货质量分析等,下面将对存货分析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一、存货周转率分析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存货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存货管理的灵活性。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1.销售成本: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商品所发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消耗、生产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2.平均存货余额:指一定时期内存货的平均余额,计算公式为(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
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企业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管理效率越高;反之,存货周转率越低,表示企业存货管理效率越低。
存货周转率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存货管理水平,合理安排存货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库存成本分析库存成本是企业购买、生产、加工、存放存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购货成本、生产成本、存储费用和保险费用等。
库存成本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购货成本分析:指对企业采购的商品进行成本分析,包括采购价格、运输费用、检验费用等。
2.生产成本分析:指对企业生产的半成品、产成品进行成本分析,包括原材料消耗、生产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3.存储费用分析:指企业存放存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仓储租金、仓储人工和保管费用等。
4.保险费用分析:指企业为存放的存货购买的保险费用,用于对存货进行保护。
库存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存货资金的使用情况,找出存货成本中的节约空间,降低存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三、存货质量分析存货质量是指存货的质量状况和价值,是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abc盘点法 -回复
![abc盘点法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7a211d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e.png)
abc盘点法-回复什么是abc盘点法?ABC盘点法是一种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它根据物品的重要性进行分类,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库存。
ABC盘点法认为,不同的物品对企业的经营影响不同,因此应该分别对待。
该方法根据物品对企业的重要性和经济价值将其分为三类,即A类、B类和C类,分别代表高价值、中等价值和低价值的物品。
通过ABC盘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库存,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成本,并确保经营顺利进行。
第一步:物品分类ABC盘点法的第一步是将库存物品进行分类。
对于每一种物品,企业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物品的价值和对运营的影响。
通常,物品的价值可以通过销售价值、采购价值或利润率等指标来衡量。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估。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80/20法则通常被用于决定ABC分类。
根据80/20法则,大约有80的价值来自于20的物品。
因此,根据物品的价值进行排序,将排名前20的物品划分为A类,接下来的30为B类,剩下的50为C类。
第二步:库存控制策略ABC盘点法的第二步是为不同的物品类别制定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
通过根据物品的分类制定不同的策略,企业可以更加精确地调整库存,提高运营效率。
对于A类物品,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库存控制。
A类物品通常是高价值的、对运营影响大的物品。
因此,企业应该保持较低的库存水平,以免出现过量库存导致资金占用过多或者过期损失的风险。
对于B类物品,企业可以采取一些常规的库存控制策略。
B类物品的价值和重要性相对较低,但仍有一定的经济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库存周期和补货策略来控制这类物品的库存,以平衡成本和库存需求。
对于C类物品,通常可以采取更宽松的库存控制策略。
C类物品的价值相对较低,且对企业的经营影响较小。
因此,企业可以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以确保供应的及时性和顺利性。
第三步:定期盘点与优化ABC盘点法的第三步是定期盘点与优化。
定期盘点是检查库存实际情况与理论情况是否一致的过程,以便及时调整库存策略和补货计划。
存货管理的评价指标有哪些?【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存货管理的评价指标有哪些?【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05c9c4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b.png)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单位时间(一年)存货周转的次数,反映了存货 周转速度。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因此,存货周转率 与企业获利能力密切相关。 存货周转率等于销售成本除以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指的是企 业一年中,平均每天的存货量,存货平均余额等于月初存货加上月末存 货再除以 2。
有些企业在管理中往往会更加细化,将存货周转天数细化为原材料周 转率、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率、周转天数,产成品周转率、周转天 数。计算出来以后和企业历史水平以及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反映企 业的存货管理水平。
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有不同的标准,例如云南白药、同仁堂,存 货周转天数比较长,因为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多是中药,有很强的季节 性,一次性采购的数量要保证全年的正常生产。而像娃哈哈这样的企 业,存货周转天数就比较短。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存货管理的评价指标有哪些?【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1.存货周转天数
在管理中,由于存货周转率太过抽象,企业有时也会用存货周转天数 评价存货管理。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产品从买入企业到售出企业的天数, 受企业原材料周转天数、生产周期和产成品库存的影响,计算方法是 360(天)除以存货周转率。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一般来说,企业只要维持正常生产,就必须要有存货。 例如,海尔集团采取按单生产的方法,在减少原材料库存的基础上减 少在制品库存,生产完成后直接就运往各地经销商,但即使这样,海尔 集团仍然有一定的存货。企业会因为生产季节性的原因导致存货时高时 低,因此,逐月计算比较准确。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d4918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3.png)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估仓储管理工作效果和绩效的一套标准和方法。
根据仓储的不同性质和管理目标,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所不同。
下面将从仓储设备利用率、库存周转率、仓储成本、仓储安全等几个方面介绍一种常见的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仓储设备利用率仓储设备利用率是衡量仓储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仓库设备的使用程度和效率。
仓储设备利用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1.仓库容用率:即仓库实际容量与仓库设计容量的比值。
仓库容用率越高,说明仓库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设备利用率较高。
2.仓库设备利用率:即仓库设备的实际使用时间与设备的理论使用时间的比值。
设备利用率越高,说明仓库设备运行时间长,生产效率高。
二、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衡量仓库库存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仓库库存流动速度和库存周转效率。
库存周转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评估:1.平均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间内库存周转次数与期末库存平均值的比值。
平均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仓库库存周转速度较快,库存占用成本较低。
2.平均库存周期:即一定时间内的库存周期与库存周转次数的比值。
平均库存周期越短,说明仓库库存周转速度快。
三、仓储成本仓储成本是衡量仓库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仓库运营和管理所需的各种成本。
仓储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1.仓库运营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电力水费等。
仓库运营成本越低,说明仓库管理效果越好。
2.库存占用成本:包括储存费用、滞销费用和报废费用等。
库存占用成本越低,说明仓库库存管理效果越好。
四、仓储安全仓储安全是衡量仓库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仓库的安全管理情况和职工的工作环境安全状况。
仓储安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1.货物安全:包括货物丢失、损坏和盗窃等情况。
货物安全越高,说明仓库货物管理效果越好。
2.人员安全:包括人员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状况。
人员安全越高,说明仓库工作环境越安全。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646523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a.png)
发出存货的计价⽅法有哪些
1、先进先出法:假定先购进的货物先发出,并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使⽤这个⽅法计价时,注意区分购进和发出两个⽅向,也要注意同⼀批次购进但分多次发出的货物在发出时的衔接。
2、⽉末⼀次加权平均法:平时不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末根据各种价格的商品成本之和除以商品的总数量计算出平均单价,并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3、移动加权平均法:每购进⼀次货物计算⼀次单价,发出时以最近⼀次的平均单价计算。
在⼀个会计期间内,购进货物有多少次,就需要计算单价多少次。
4、个别计价法:逐⼀辨认并确定各批发出存货的成本。
计算最准确,⼯作量最⼤,⼀般适⽤于单价较⼤的货物。
存货发出的计价⽅法不⽌上述四种,由于其它计价⽅法在考试中没有要求,因此⼤家只需掌握上述四种计价⽅法,会⽤这些⽅法准确计算存货的发出业务。
不同的存货计价⽅法将会产⽣不同的利润和期末存货估价,并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流量产⽣影响。
采⽤先进先出法。
期末存货的价格接近于当时的价格,真实的反映了企业期末资产状况,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
先进先出法虽然能够较好地符合存货管理、存货估价及业绩评价的要求,但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会导致较⾼的所得税⽀出。
当企业采⽤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时,本期销货成本是在早期购货成本与当期购货成本之间。
但采⽤这两种⽅法会使当期计算得出的销售利润⼤于与当期销售成本配⽐的实际销售利润。
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既不能与当期销售利润配⽐,⼜不能完全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因⽽就可能同时损害了前后两个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浅谈财务分析中的存货分析
![浅谈财务分析中的存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1869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2.png)
浅谈财务分析中的存货分析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财务分析中的存货分析是对企业存货资产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了解企业的存货经营状况和效益,并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将从存货的定义、财务指标、分析方法以及应用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存货的定义存货是指企业为了销售目的而购买、生产或加工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和已完成但尚未售出的产品。
存货作为企业的流动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二、财务指标分析1.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存货的运营效率,它是企业每年存货销售额与存货平均余额之比。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的流动性越好,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但过高的存货周转率也可能意味着企业存货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可以反映企业存货资产在总资产中的重要程度。
一般而言,制造业或批发业存货比重相对较高,而服务业的存货比重相对较低。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高可能表明企业存在过度库存的风险。
三、存货分析方法1. 存货结构分析:通过对存货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剩余价值较高的存货类别和产品,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用表格或图表形式展示各类存货的比例分布。
2. 存货盈利能力分析:通过存货成本、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等相关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存货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程度。
例如,存货利润率(存货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和存货销售毛利率(存货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的比率)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存货的盈利能力。
3. 存货周转天数分析: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存货平均销售周期所需要的时间,反映存货的流动性和资金占用情况。
较长的存货周转天数可能意味着存货周转速度慢,资金占用较高。
四、财务分析中的存货分析的应用范围存货分析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投资决策等方面。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存货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和评价企业存货的风险和效益,有助于合理决策和优化资源配置。
仓库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式及评估
![仓库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式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5c939ebf121dd36a22d8247.png)
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期间内的发出总额/期间内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则反之,=期间内的日平均库存/期间内的日发出总额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存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一个期间内存货能周转几次,数值越大,库存的利用率越高。
传统的存货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料在各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存货。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存货。
一、存货的绩效评价量化指标对存货明确而又一致的绩效评价是存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部分,绩效评价既要反映服务水平又要反映存货水平。
如果只集中在存货水平上,计划者就会倾向于存货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对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如果把绩效评价单一地集中在服务水平上,将会导致计划者忽视存货水平所以绩效评价应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的期望和实际需要。
(一)仓库资源利用程度1. 地产利用率=(仓库建筑面积/地产面积)×100%2.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3. 仓容利用率=(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仓库应存数量或容积)×100%4. 有效范围=(库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5. 投资费用化=(投资费用/(单位库存/单位时间)×100%6. 设备完好率=(期内设备完好台数/同期设备总数)×100%7. 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二)服务水平1. 缺货率=(缺货次数/顾客订货次数)×100%2. 顾客满足程度=(满足顾客要求数量/顾客要求数量)×100%3. 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4. 货损货差赔偿费率=(货损货差赔偿费总额/同期业务收入总额)×100%(三)储存能力与质量1. 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期内实际吞吐量/仓库设计吞吐量)×100%2. 进、发货准确率=(期内吞吐量. 出现差错总量/期内吞吐量)×100%3. 商品缺损率=(期内商品缺损量/期内商品总数)×100%二、库存周转率的评析库存周转率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存货评价与管理技巧
![存货评价与管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64e538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存货评价与管理技巧1. 存货评价的重要性存货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评价和管理存货是企业经营者必须掌握的关键技巧之一。
存货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存货的成本和价值,以便正确计量企业的资产和利润。
不同的存货评价方法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存货评价方法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2. 存货评价方法2.1 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常用的存货评价方法,它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被售出。
根据这个假设,先进先出法计算出的存货成本较低,从而使得利润较高。
先进先出法适用于那些易腐烂或易过期的商品,因为这些商品需要尽快售出以避免损失。
此外,先进先出法也适用于那些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因为它可以减少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2.2 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存货评价方法,它假设最近购入的存货最先被售出。
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后进先出法计算出的存货成本较高,从而使得利润较低。
后进先出法适用于那些价格上涨的商品,因为它可以减少价格上涨对利润的影响。
此外,后进先出法也适用于那些需要保持高质量的商品,因为最近购入的商品通常质量较好。
2.3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将所有购入的存货按照其数量和成本加权平均计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平均分摊存货成本,从而使得利润相对稳定。
加权平均法适用于那些存货价格波动较小且质量相对稳定的商品。
它可以减少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并且能够更好地反映存货的真实成本。
3. 存货管理技巧3.1 定期盘点定期盘点是一种重要的存货管理技巧,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存货的实际情况,避免存货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
定期盘点的频率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
在盘点过程中,需要对存货进行清点和核对,并及时调整存货账面数量和实际数量之间的差异。
3.2 合理采购合理采购是有效管理存货的关键。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来制定采购计划,避免过多或过少地采购存货。
存货专项考核方案
![存货专项考核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29cd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5.png)
一、方案背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存货管理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存货管理水平,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特制定本存货专项考核方案。
二、考核目标1. 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2. 优化存货结构,提高库存质量;3. 加强存货管理,确保存货安全;4. 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三、考核范围1. 存货管理部门;2. 采购部门;3. 销售部门;4. 生产部门;5. 仓储部门。
四、考核指标1.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本期销售额/平均存货金额)×100%,目标值为X%;2. 库存成本:计算公式为(本期库存成本/平均存货金额)×100%,目标值为Y%;3. 库存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设定质量合格率目标值为Z%;4. 存货安全:设定存货损耗率目标值为W%;5. 采购成本:计算公式为(本期采购成本/本期销售额)×100%,目标值为V%;6. 供应链协同效率:根据企业内部协同评价标准,设定协同效率目标值为M%。
五、考核流程1. 制定考核方案:各部门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存货专项考核方案;2. 报送考核方案:各部门将考核方案报送至公司考核办公室;3. 考核办公室审核:公司考核办公室对各部门报送的考核方案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4. 修改完善:各部门根据考核办公室的意见,修改完善考核方案;5. 实施考核:各部门按照考核方案执行,定期报送考核数据;6. 考核结果评定:公司考核办公室根据各部门报送的考核数据,进行考核结果评定;7. 奖惩措施: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
六、考核周期存货专项考核方案实行年度考核,每年评定一次。
七、考核结果应用1. 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提高员工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2. 对考核结果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提高员工积极性;3. 对考核结果较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督促改进;4. 将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存货评价与管理技巧
![存货评价与管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37c16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3.png)
存货评价与管理技巧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说,合理的存货评价和管理技巧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优化资金运作。
本文将从存货评价和存货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介绍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存货评价存货评价是指对企业存货价值进行估计和确认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营决策。
常用的存货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假设最早进入库存的货物最先出售。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能够准确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
2. 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指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假设最近进入库存的货物最先出售。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上涨的行业,能够降低纳税负担,但可能导致存货价值被低估。
3.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期初存货和期间进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作为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相对稳定的行业,能够平滑价格波动对存货成本的影响。
4.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企业制定的标准成本,对存货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成本可预测的企业,能够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二、存货管理技巧存货管理是指对企业存货的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存货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存货管理技巧:1. 定期盘点定期盘点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存货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对,以确保存货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
定期盘点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存货损失、避免盗窃和浪费。
2. 合理采购合理采购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和采购策略。
合理采购能够避免存货积压和过度采购,降低存货成本和风险。
3. 优化储存优化储存是指对存货的储存条件和方式进行优化,以确保存货的质量和安全。
优化储存包括合理布局仓库、定期清理存货、采用适当的储存设备等。
4. 销售预测销售预测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历史销售数据,对未来销售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
财务分析中对存货质量的分析
![财务分析中对存货质量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9e3f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3.png)
财务分析中对存货质量的分析引言概述:
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财务分析中对存货质量的分析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财务分析中对存货质量的分析进行探讨。
一、存货周转率的分析
1.1 存货周转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2 存货周转率的意义和作用
1.3 存货周转率的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存货结构的分析
2.1 存货结构的分类和组成
2.2 存货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3 存货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
三、存货减值的分析
3.1 存货减值的概念和原因
3.2 存货减值的计提和确认
3.3 存货减值的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
四、存货盈亏的分析
4.1 存货盈亏的计量和确认
4.2 存货盈亏的分析和评价
4.3 存货盈亏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五、存货质量风险的分析
5.1 存货质量风险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5.2 存货质量风险的评估和控制
5.3 存货质量风险的分析方法和预警机制
结论:
财务分析中对存货质量的分析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存货周转率、存货结构、存货减值、存货盈亏和存货质量风险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业存货的运营情况和质量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对存货质量的分析应该得到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存货质量和降低存货风险。
存货怎么评估
![存货怎么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29fee2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d.png)
存货怎么评估存货评估是指对企业的存货进行估计和评价,以确定其价值和质量。
存货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重要的资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合理而准确地进行存货评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存货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存货的真实价值,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存货评估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下是常用的三种评估方法。
首先是成本法,即按照存货的实际成本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较为稳定的存货,例如原材料和部分周转快速的商品。
成本法可以根据存货的购入成本、生产成本或备抵押品成本进行评估,以确定存货的价值。
其次是市场法,即根据市场价格评估存货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价值稳定的存货,例如固定资产和某些商品。
市场法的评估基于存货的购买和销售价格,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
最后是净实值法,即根据存货的实际价值减去可能的损耗和降价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适用于易损耗的存货,例如水果和蔬菜。
净实值法考虑了存货在质量和数量方面的损耗,以确定存货真正的价值。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适用于存货评估的方法,例如平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
在进行存货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要准确记录和核对存货的数量和质量,确保评估的准确性。
其次是要及时更新存货评估的信息,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存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是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确保存货评估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存货评估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和准确地进行存货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存货的价值和质量,从而提高经营效益和风险控制能力。
存货评价与管理技巧
![存货评价与管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b599b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1.png)
存货评价与管理技巧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产之一,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价和管理存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存货评价和存货管理两个方面,介绍一些相关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存货管理。
一、存货评价技巧1. FIFO与LIFO法则FIFO(先进先出)和LIFO(后进先出)是两种常见的存货评价方法。
FIFO法则是指最先购入的存货最先出售,而LIFO法则则是指最后购入的存货最先出售。
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
2.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存货评价方法,它将期初库存和本期购入的存货按照数量或金额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再根据实际销售情况进行成本分配。
这种方法能够平滑成本波动,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3.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购入成本对存货进行评价,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成本核算能力和信息披露能力,否则容易出现评价不准确的情况。
二、存货管理技巧1. 合理设置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指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而额外储备的存货量,能够保证企业在供应链出现问题时不会出现断货情况。
合理设置安全库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2. 定期盘点存货定期盘点存货是保证存货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盘点,可以及时发现存货损耗、盗窃等问题,确保存货数据的真实可靠,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3. 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存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存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关系、优化物流配送等方式来优化供应链管理。
4. 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是保证存货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存货周转率等因素,合理制定采购计划,避免存货积压或短缺的情况发生,保持存货水平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评估方法
目录
一、材料的评估 (2)
1、近期购入的材料评估 (2)
2、购进批次间隔时间长、价格变化大的材料评估 (2)
3、购进时间较早,市场已经无货,没有确切市场现行价的材料评估 (2)
4、超储积压物资的评估 (2)
二、低值易耗品的评估 (2)
1、在库低值易耗品评估 (2)
2、在用低值易耗品评估 (2)
三、在产品的评估 (3)
四、产成品和库存商品的评估 (4)
一、材料的评估
1、近期购入的材料评估
由于库存时间短,在市价基本稳定的条件下,由于其账面价值均为近期成本,与现行市价的差异极微,故可采用历史成本法进行评估。
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评估值=清查核实后的数量×现行市场价+合理运杂费+验收整理入库费
其中:材料由外地购入的,因其运杂费用支出较大,评估时将其支出金额计入材料评估值;若从市内购入,运杂费数额较小,评估时可忽略不计;但对于体积大、价值低的市内运输费,则应计入材料评估值中。
2、购进批次间隔时间长、价格变化大的材料评估
可以采用最接近市场价格的材料的价格,或直接以市场价格作为评估值。
3、购进时间较早,市场已经无货,没有确切市场现行价的材料评估
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
(1)通过寻找替代品的现行价格,修正材料进价的评估方法。
基本公式为:
材料评估值=库存数量×替代品现行市价×调整系数-减值因素
(2)用同类商品的平均物价指数修正材料进价的评估方法。
基本公式为:
材料评估值=库存数量×进价×同类商品物价指数-减值因素
(3)在市场供需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价格趋势,并以此修正材料进价的评估方法。
基本公式为:
材料评估值=库存数量×进价×市场供需升降指数-减值因素
4、超储积压物资的评估
超储积压物资,长期积压在库,不仅占用流动资金,而且需支付利息,有的受自然力作用,使价值下降。
对这类资产的评估,首先应对其质量进行鉴定,然后区别不同情况扣除相应的贬值额,确定评估值。
一般不宜采用重置成本法或物价指数法,应在历史成本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
基
本公式为:
超储积压材料评估值=超储积压材料×(1-调整系数)
二、低值易耗品的评估
1、在库低值易耗品评估
一般采用与库存材料评估相同的方法;
2、在用低值易耗品评估
一般采用类似固定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
计算公式为:
在用低值易耗品评估值=全新成本价值×成新率
其中:①全新成本的确定,可以比照前述各种库存材料的评估方法进行确定,如对购进时间不长,价格变动不大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法确定全新成本价值;对购进时间较长、或价格波动较大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重置成本法或现行市价法加以确定。
②成新率的确定,其基本公式为:
成新率=(1-实际已使用月数/估计可使用月数)×100%
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或分次摊销的公式,只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工作量,并不反映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损耗程度。
因此,在评估时,应根据实际损耗程度而定,不宜按摊销方式确定成新率。
三、在产品的评估
对数量比较少,生产周期较短,企业成本核算资料质量较高的在产品,可采用历史成本法进行评估,即以账面值作为评估依据,进行适当调整;对数量多、金额大,生产周期在半年以上或一年以上仍继续生产、销售并有盈利的在产品进行评估,则根据技术鉴定和质量检测结果,按现行市价重置同类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所需投入的合理的料、工、费计算评估值。
具体方法为:
1、重置成本法
(1)按价格变动系数调整原成本。
对生产经营正常,会计核算水平较高的企业的在产品评估。
可参照原发生的成本费用,视评估基准日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调整原账面成本。
评估程序是:1)首先对被评估的在产品进行技术鉴定和质量检测,将不合理的产品成本从总成本中剔除,对在产品按不同级别进行分类。
2)分析账面成本和市场变化情况,将非正常的不合理费用从总成本中剔除。
3)测算出投入材料从其生产准备开始到评估基准日止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并测算出相应的价格变动系数。
4)检查从开始生产日到评估基准日期间,账面成本中有无大的工资、燃料及动力等购进价格上涨事宜,并测算出调整系数。
5)根据技术鉴定和等级分类结果,原账面成本分析和价格变动系数,调整账面成本,确定评估值。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某项或某类在产品、自制半成品评估值=原合理材料成本×(1+价格变动系数)+原合理制造费
用×(1+合理制造费用变动系数)
(2)按社会平均工艺定额和现行市价计算评估值。
即按重置同类资产的社会平均成本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采用这一方法,对在产品进行评估需要掌握以下资料:
1)被评估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2)被评估在产品有关工序的工艺定额;
3)被评估在产品耗用原材料的近期市场购买价格;
4)被评估在产品的合理工时费率(采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的工时费率)。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某种在产品评估值=(该工序单件材料工艺定额×在产品实有数量×单位材料现行市价+该工序
单件
工时定额×在产品实有数量×正常小时工资费用)×(1-调整系数)
(3)按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计算评估值。
在产品的最终结果为产成品,该方法是将清查核实后的在其计然后计算产成品重置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在产品评估值。
按照完工程度调整为约当产量,产品数量,
算公式为:
在产品评估值=产成品重置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
或
=产成品重置成本×在产品完工率
在产品约当产量或完工率,可以根据其完成工序与全部工序比例、生产完成时间与生产周期比例确定。
采用约当产量法,需要注意在产品的材料成本。
如果企业的主要材料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一次投入,那么材料成本应按照在产品的实际数量而不是按照约当产量进行计算。
2、现行市价法
即按照可参照的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市场价格,扣除销售过程中预计发生的费用后计算评估值。
该方法适用于企业产品失去销售市场,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可能按评估时的状态直接向市场出售的情况。
这时,若被评估资产通用性强,评估价格会高些,对不能继续生产,又无法通过市场销售的专用配件,则只能以极低的废料回收价格作为评估值。
计算基本公式为:
某在产品评估值=该种在产品实有数量×可接受的不含税的单位市场价格-预计销售费用
如果在调剂过程中有一定的变现风险,还应扣除变现风险系数,作为可变现评估值。
基本计算公式为:
某报废在产品评估值=可回收废料的重量×单位重量现行回收价格
四、产成品和库存商品的评估
主要采用重值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
1、重置成本法
采用重置成本法的基本思路为:根据生产制造该项产成品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分析计算,从而确定评估值。
分别两种情况:
(1)当评估基准日与产成品完工时间接近,成本升降变化不大时,可直接按账面成本确定。
计
算公式为:
产成品评估值=产成品数量×单位账面成本
(2)当评估基准日距产成品完工时间较远,成本费用变化较大时,其评估值按下列公式计算:1)产成品评估值=产成品数量×(合理材料定额×材料单位现行价格+合理工时定额×合理单位
小时工资费用)
2)产成品评估值=产成品实际成本×(材料成本比例×材料调整系数+工资费用成本比例×工资
费用综合调整系数)
2、现行市价法
该方法强调市场的功能,产成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如何接受这种产品而定。
根据该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好坏和变现能力进行评估。
一般说企业产品不含税出厂销售价的内容,又制造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支出和税后利润部分组成。
其中,制造成本、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之和构成企业产成品的完全成本。
)十分畅销产成品评估值=1核实后实有数量×不含税的出厂销售价-(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
(附加+所得税)
)正产销售产成品评估值=核实后实有数量×不含税的出厂销售价-(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2
附加+所得税+适当税后利润)
)勉强能够销售的产成品评估值=核实后实有数量×不含税的出厂销售价-(销售费用+销售(3
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税后利润)
)滞销、积压、降价销售产成品评估值=核实后实有数×不含税的出厂销售价×(14(-折扣率)作为产成品,是存放在企业仓库中尚未出售的部分,其价值只有通过市场销售,才能得以实现。
鉴于此,在评估操作中,对未实现所得税和税后净利润,应遵循的原则是:
1)对十分畅销的产品,在扣除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后将产品完全成本价税后利润作为评估值;
2)对正常销售的产品在扣除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和适当税后利润后,将完全成本和一定税后利润作为评估值。
3)对勉强能够销售的产品,在扣除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和税后利润后,只保留完全成本作为评估值。
一般来讲,应按产成品销售难易程度,考虑利润的分配比例。
对畅销和正常销售的产品,原企业将利润全部预留或预留一部分。
对勉强销售的产品不可预留利润。
这种方法是在扣除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后,分别保留评估完全成本和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