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系统-2-建模理论-3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信道
噪声源
解 调 器
译 码 器
解 密 器
信 宿
同步
图1-3 数字频带通信系统的模型
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的模型
2024/6/26
2021
8
2.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基带
信
信号
源
形成
器
信道
接收 滤波
器
抽 样 判 决
信 宿
噪声源
cp
图1-4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基带信号形成器:包括编码器、加密器以及波形 变换等;
发
接
发
接
送
收
送
收
设
设
设
设
备
备
备
备
(a)串序传输
(b)并序传输
图1-7 串序和并序传输方式
2024/6/26
2021
14
3. 按通信网络形式分 通信的网络形式通常可分为三种:两点间直通方
式、分支方式和交换方式,
终端A (a)
转接站
终端B
终端 终端 终端 ... 终端
A
B
C
N
(b)
终端A 终端B 终端C
第一章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1.1 通信的定义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1.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024/6/26
2021
1
课程描述
导航、遥控遥测等军用尖端技术和包括数字电话、广 播电视、综合信息网、多媒体宽带网等现代民用技术。
通信在过去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个方面来研究。 目前,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 字通信方式在许多领域已逐步取带模拟通信方式,成为 通信的主流,也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通信系统的模型及分类
基带的含义是指:频 谱从零频附近开始的 信号(如语音);
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定义: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分类: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和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通信系统。
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同步 信源 编码 器 加密 器 调制 器 信 道 解调 器 解密 器 译码 器 信宿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
通信系统的 模型及分类
目 录
0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02
03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点对点通信
信源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信宿
发送端
噪声源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接收端
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定义:信道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
信息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信宿
发送端 噪声源
接收端
模拟通信系统 一般模型
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从理论上基带、基带信号、已调信号存在以下关系:
信源发出的原始电信 号是基带信号;
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 的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经过调制后的信号称为 已调信号;
01
02
03
04 已调信号有三个基本特征: 1)携带有信息,2)适合在信 道中传输,3)信号的频谱具有 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 因而已调信号又称频带信号;
优点
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利用现代计算技术对信息进
行处理、存储、变换; 便于加密处理,保密性强; 便于集成化,使通信设备微型化;
缺点
占据系统频带宽,频带利用率不高; 对同步要求高,系统设备比较复杂;
谢谢
通信系统中的多尺度建模与分析
通信系统中的多尺度建模与分析在现代社会中,通信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传递。
对于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通信系统来说,建模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探讨通信系统中的多尺度建模与分析方法,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概述通信系统由各种不同尺度的组件和部件组成,如传感器、无线电、传输介质等。
为了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行为进行分析,我们需要建立多尺度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运行机制和优化方案。
二、多尺度建模方法1. 宏观模型宏观模型是对整个通信系统进行整体建模和分析的方法。
它关注系统的总体行为和性能,而忽略细节和内部结构。
宏观模型可以用数学方程或图表的形式表示,并通过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来推导系统的性能指标。
2. 中观模型中观模型是对通信系统中某些关键组件进行建模的方法。
它关注系统的特定功能和操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中观模型可以用数学方程、状态转移图或状态机的形式表示,以描述组件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3. 微观模型微观模型是对通信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进行建模的方法,例如通信节点、传感器等。
它关注系统的细节和内部结构,可以用时序图、活动图或Petri网的形式表示,以描述不同单元之间的交互和通信过程。
三、多尺度分析方法1. 性能评估通过建立多尺度模型,我们可以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传输速率、延迟、吞吐量等指标来评估系统的性能水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2. 故障诊断多尺度建模和分析还可以用于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
通过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行为,我们可以根据模型的预期结果和实际观测结果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找出导致故障的原因。
3. 优化设计多尺度建模和分析有助于优化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通过对系统的不同组件和部件进行建模和分析,我们可以找出系统的瓶颈和限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四、案例研究为了更好地说明多尺度建模和分析的应用,我们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简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__概述及解释说明
简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通信系统得以建立和完善,从最初的传统有线电话到如今的移动通信网络,都为人们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快速、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与沟通手段。
本文将简要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对其组件、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同时,本文还将深入探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要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要点一、通信系统的要点二、通信系统的要点三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目标与结构。
接下来,在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部分,我们将具体描述其定义、背景、组件和功能以及工作原理。
在接下来的三个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要点,并提供相关实例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解释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通过详细说明每个关键要点,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并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还可以更好地应用和运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
最终,我们期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清晰且易于理解的概述,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通信系统打下基础。
2.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2.1 定义和背景:通信系统是指通过传送、交换和处理信息来完成信息传递的一组设备和技术的集合。
它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2.2 组件和功能:通信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以实现信息传递。
主要的组件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传输介质和信号处理设备。
发送端将待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播的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发送给接收端。
现代通信网概论-第3章
随着具有程控交换机的数字通信网的 建立,我国No.7公什号共么信信是令道N网信O?令.7 系统的应 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所有No.7信令公共信道组成的一个网 络,就称为No.7信令网。
No.7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网中一个十分 重要的支撑网。
1.No.7信令系统有哪些特点? ➢(1)最适合传输 64kb/s的数字信道, 也适合模拟信道和较低速率下的工作。
(6) 前向拆线信令(CLear Forward,CLF) 是发端局发出的前向释放电路信令。
(7) 释放监护信令(ReLease Guard,RLG) 是收端局对CLF的响应。收端局收到CLF后 立即释放话路,并发出RLG。
3.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SCCP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是适配上层需求与MTP-3提供的服务之间 不匹配的问题。
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系统被管系统代理被管对象具体见教材p59被管系统或设备管理代理网络管理工作站网络管理协议管理信息数据库被监视的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客户机用来跟踪管理被管设备的特殊软件固件扩展卡在不同的被管节点中代理通信被管信息的集中点被管工作站与代理之间的协议提供有关管理信息的设备图318网络管理系统结构图高层管理提交控制大量软件固件5网络管理的参考模型图319osi系统管理实体模具体见教材p60332tmn1tmn的产生人工分散管理方式综合化智能化标准化宽带化综合统一的tmn管理方式专业计算机集中管理方式具体见教材p622tmn的总体介绍在itutm3010标准指出
令
端到端方式
方 信令的 式 传送方式 逐段转发方式
混合方式
起 双多 止 频频 式 二编
信令的
非互控方式 半互控方式
单 进码 频 制方 编 编式
控制方式 全互控方式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2
物联网的兴起
物联网将进一步发展,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创造更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
3
5G时代的到来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人们将享受到更快、更可靠的移动通信体验。
现代通信系统概论
现代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技术手段传递信息的系统。通信系统由发送器、接收 器、信道、编解码技术等组成部分构成。本课程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和应用领域。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发送器和接收器
发送器负责将信息转换成信 号并发送,接收器负责接收 并解码这些信号以还原信息。
信道
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可 以是有线媒体(如光纤)或 无线媒体(如无线电波)。
通信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
1 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通常以位/秒(b/s)或字节/秒(B/s)来表示。
2 误码率
误码率是指传输过程中发生的传输错误的频率,通常以百分比或小数形式表示。
3 带宽
带宽是指信道传输的频率范围,也可以表示为数据传输速率的最大值。
现代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和数据通信,如2G、3G、4G、5G等。
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标准化协议相互连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 的传输和共享。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术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将继续发展,为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速、稳定的通信需求。
编码和解码技术
编码和解码技术用于将信息 转换成容易传输和存储的形 式,并在接收端将其还原为 原始信息。
常见的通信系统类型
1 有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系统使用物理介质进行信息传输, 如电话线、光纤等。
现代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及模型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信息源 传输媒介 收信者
发送设备
接收设备
干扰
通信系统及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是在一 定条件下信息传输速率来衡量。
传输速率(高)
有效性(好)
数字系统的可靠性用错误率来衡量!
系统的性能指标
错误率 = 误比特率 (Pb) + 误码率(Ps)
误比特率(Pb)=
错误比特数 传输比特数 错误码元数
误码率(Ps)=
传输总码元数
Thank you !
信卫星的设想
1962,年人类发射了第一颗人造通信卫星
通信发展史和分类 由通信系统模型所引出的 分类:
物理特性
调制方式
传输信号的特性
传输媒介
通信发展史和分类 一,按照物理特性分类:
电报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
图像通信系统
通信发展史和分类 二,按照调试方法分类:
基带传输: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
接传输。
调制传输:对原始的信号进行
各 种调制过后的传输。
三,按照传输信号的特性分类:
数字通信系统
通信发展史和分类
模拟通信系统
四、按照传输媒介分类:
有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现状和发展趋势
几 种 主 要 的 通 信 系 统
短 波 通 信 系 统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卫 星 通 信 系 统
光 纤 通 信 系 统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二进制编码
将信息转换为二进制码,实现数 字信号的传输和解码。
数据压缩
减少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和存 储空间利用率。
模拟通信系统
定义 调制技术 解调技术
使用连续信号表示和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将信息信号转换为不同的模拟载波信号进行传输。
将接收到的模拟载波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基带信号传输
1 定义
2 优点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介绍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包括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 统。
通信系统概述
定义
通信系统是通过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来实现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技术。
组成
由发送端、接收端、信道和处理设备等组成。
基本原理
通过编码、调制和解调等技术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还原。
数字通信系统
定义
使用离散的信号表示和传输信息 的通信系统。
2
噪声
信道中的干扰和失真会影响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3
信道带宽
影响信号传输速率和容量。
误码率与纠错技术
1
误码率
信号在传和纠错码来检测和修正传输中的错误。
3
前向纠错
通过添加冗余信息和校验位来实现错误的自动纠正。
直接传输原始信息信号的一种传输方式。
简单、省带宽、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3 缺点
容易受干扰、传输距离有限、不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调制与解调
调制
将信息信号转换为可以在载波波 形上传输的信号。
解调
将接收到的载波信号还原为原始 信息信号。
调幅调制
改变载波的振幅来表示信息。
通信信道
1
定义
信号传输的介质或路径。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第2章
多天线技术
利用多个天线实现空间 分集、复用和波束赋形 等,提高无线通信系统
的性能。
抗干扰技术
抑制和消除干扰信号, 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 干扰能力和通信质量。
06 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 趋势
现代通信技术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
卫星通信
现代通信技术为移动通信提供了强大的支 持,包括4G、5G等网络技术,实现了高速 、低延时的数据传输和多媒体通信。
信道容量
表示信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 的最大信息量,受信道带宽和信
噪比等因素影响。
抗干扰能力
数字通信系统对信道中噪声和干 扰的抵抗能力,通常采用差错控 制编码等技术来提高抗干扰能力。
05 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
1 2
电磁波传播
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信息,包括无 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
03 模拟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的调制
幅度调制(AM)
通过改变载波的幅度来传 递信息,如标准调幅、双 边带调幅等。
频率调制(FM)
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 递信息,广泛应用于广播、 电视等领域。
相位调制(PM)
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 递信息,如角度调制等。
模拟信号的解调
检波
从已调信号中提取出低频信号的过程,如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等。
多径干扰等指标来评估。
保密性
衡量系统传输信息的保密程度 ,通常以加密技术、扩频技术
等手段来提高保密性。
04 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
基带信号的定义
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直接表达原始信息的数据信号。
基带传输的特点
近距离传输时,信号无需调制,设备简单,成本低。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现代通信PPT课件
电话机由手持机和座机组成。
手持机由拾音器和扬声器组成。
座机包括二/四线变换电路,拨号电路和 键盘,音频滤波和放大电路。
2021/5/30
9
第9页/共87页
② 拨号方式1——脉冲拨号:
脉冲(Pulse)拨号:用电脉冲的个数代表 0~9十个阿拉伯数字。
1
2 3 …
0
2021/5/30
10
第10页/共87页
幅度调制
AM sAM(t) = [Ac m(t)]cosct
DSB sDSB(t) = m(t) cosct
SSB sSSB (t) = m(t) cosct mˆ (t) sinct VSB sVSB (t) = m(t) cosct Q [m(t)]sinct
2021/5/30
45
第45页/共87页
35
第35页/共87页
(3)DSB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sDSB(t) = m(t) cosct
m(t)
cosct
sDSB (t )
低通滤波器
cosct
1 m(t) 2
sDSB(t)
cosct
=
m(t )
cos2ct
1 2
m(t )
1 2
m(t )
cos 2c t
2021/5/30
36
第36页/共87页
A[m(t )]
[m(t )]
同相调制分量: sI (t) A[m(t)]cos [m(t)] 正交调制分量: sQ (t) A[m(t)]sin [m(t)]
16
第16页/共87页
模拟通信中的调制类型:
连续波模拟调制
幅度调制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及各自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了解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现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代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接收和处理的过程,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熟练使用通信实验设备,具备实际操作和调试通信系统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通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发展动态,增强国家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现代通信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新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现代通信系统概述: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重点阐述现代通信系统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讲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两者的优缺点,引入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的概念。
3. 调制解调技术:详细介绍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常见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4. 编码解码技术:讲解数字通信中的常见编码解码技术,如汉明码、卷积码等,分析其原理及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1现代通信系统原理绪论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图 1-7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模型
图 1-8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通信系统
1.2.3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缺点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 抗干扰、 抗噪声性能好。 差错可控。 易加密。 易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两类通信方式抗干扰性能比较 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
信息及其量度
消息出现的概率愈小, 它所含信息量愈大; 反之信息量愈小。 且
消息中所含信息量I是消息出现的概率P(x)的函数,即
可以看出I与P(x)间应满足以上三点, 则它们有如下关系式:
(3) 若干个互相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 所含信息量等于各独立事件信息量的和, 即
信息量I的单位与对数的底数a有关: a=2 单位为比特(bit,简写为b); a=e单位为奈特(nat,简写为n); a=10单位为笛特(Det)或称为十进制单位; a=r单位称为r进制单位。 通常使用的单位为比特。
3.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是现代通信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通信手段,它是随着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而同步发展起来的。 近10年来, 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移动通信从过去简单的无线对讲或广播方式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为一个把有线、 无线融为一体,固定、移动相互连通的全国规模,甚至全球范围的通信系统。
数字微波、 空间通信
脉冲波调制
脉冲模拟调制
脉幅调制PAM
中间调制方式、 遥测
脉宽调制PDM(PWM)
中间调制方式
脉位调制PPM
遥测、 光纤传输
脉冲数字调制
脉码调制PCM
市话、 卫星、 空间通信
增量调制DM
现代通信系统-2-建模理论-1
8
9 为分组网定义:比特误码率(BER)、信元丢失率(CLR)、端到 端传输延迟(CTD)、信元延迟抖动(CDV)
¾ 业务量特性是指信息传输过程中业务量的变化,一般 通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
¾ 信息网常用的业务量参数:平均呼叫次数和呼叫保持 时间、信息发送峰值速率和平均速率、平均突发长度。
¾ 业务量的随机特性:业务量的分布函数和自相关函数
特性在不同时间区间呈现相似的概率特征
5
信息网络的建模过程
6
2.2 信息网络建模的基本准则
¾ 真实性(real and precise)
模型产生的业务量应接近真实业务源,尽量精确地描述 真实业务源的主要统计特性
¾ 可操作性(implementable)
要易于进行数学分析或计算机仿真
具有适用性,尽量减少模型种类
¾ 可匹配性(matchable)
模型应易于与实际业务量拟合,业务量参数可以从实际 网络中方便地得到
¾ 保守性(conservative)
近似计算或仿真得到的网络性能应不劣于实际网络性能
7
传统的业务量模型
¾ 传统的业务量模型有二大类: 1. 马尔可夫类模型 包括:泊松过程(PP: Poisson Process)、间断泊松过程 (IPP: Interrupted PP)、开关模型(ON/OFF)、马尔可夫 调制泊松过程(MMPP: Markov Modulate PP)等。 2. 自回归类模型 包括:自回归模型(AR: Auto-Regressive)、离散自回归 模型(DAR)、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和自回归综合 滑动平均模型(ARIMA)等。
现代通信原理023
2024/7/31
24
对于两个离散信源X和Y的情况,X中xi和Y中yi 同时出现的平均信息量称为联合熵或共熵,定 义为
H(XY)=-
P(xiyj)logP(xiyj)
2A
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A,A) 最佳分布时的最大熵为
H(X)=log(2A)(bit)
2024/7/31
35
连续信源编码的目的,就是要根据信 源输出的受限情况,将其信源的概率密 度函数变换为符合最大熵条件的概率密 度函数,以得到最大熵。
lo g2
1 4
1 4lo g21 41 8lo g2
1) 8
57
1.9056 57 108.62(bit)
2024/7/31
16
如果消息中各符号出现统计相关,则式(27)不再适用,必须用条件概率来计算平均信 息量,此时引入条件熵的概念:
N
N
H(xj/xi)= p(xi) [-p(xj/xi)logp(xj/xi)]
一般情况下,离散信号中各符号的出现是相
互关联的。即当前出现的符号,其概率与先前出现 过的符号有关,必须用条件概率来描述离散消息。
2024/7/31
5
通常,只考虑前一个符号对后一个符号的影响, 用转移概率矩阵来描述。
P(x1/x1) P(x1/x2) ... P(x1/xn)
P(x2/x1) P(x2/x2) ... P(x2/xn)
2024/7/31
1
2.7.1 消息的统计特性
离散信源:产生离散消息,有限种符号, 可以看成是一种有限个状态的随机序列,用 离散型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予以描述。
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建模研究
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建模研究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建模研究备受瞩目。
信道建模是指对无线信道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信道传播特性和影响因素,从而为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性能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现代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信道建模方法和应用。
一、海森伯-洛伦兹信道模型海森伯-洛伦兹信道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无线信道看作一种动力学系统,存在时变性和随机性。
该模型通过描述信道中的随机扰动、时延和多径传播等因素,来模拟实际无线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多径干扰、噪声干扰等问题。
海森伯-洛伦兹信道模型可以应用于多种通信系统中,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该模型可通过Matlab等软件进行快速仿真,并得出相应的传输性能参数,如误码率、码率、信道容量等。
在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性能评估中,海森伯-洛伦兹信道模型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小尺度信道模型小尺度信道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移动通信信道的信道模型,其主要考虑移动性和多径干扰的影响。
小尺度信道模型能够反映无线信道中快速衰落的特征,对于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尺度信道模型中,通常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或基于物理的方法来建立模型。
射线追踪方法主要考虑信号在多径环境中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等,从而得到信道路径、时延、幅度和相位等信息。
基于物理的方法则主要考虑天线特性、信号传播损耗、多径衰落等因素,从而建立系统能够真实反映无线信道传输过程的数学模型。
目前,小尺度信道模型已成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三、大尺度信道模型大尺度信道模型是用于描述无线通信中长距离传输和覆盖范围的信道模型,其主要考虑天气、地形、建筑物等影响因素。
大尺度信道模型能够反映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路径损耗的变化规律,对于信号覆盖范围的预测、系统规划与优化有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大尺度信道模型包括径向衰落模型、自由空间模型、多壁衰落模型等。
陈树新现代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第02章..
第2章 仿真与建模方法论
2.2 建模的基本概念
2.2.1 建模的层次结构 模型的准确性越高 对模型的描述就越细致 运行模型需要的指令越多
运行的时间就越长。
系统函数介绍---拉普拉斯变换
第2章 仿真与建模方法论 通信系统的层次描述结构
图2.1-1 通信系统的层次描述结构
第2章 仿真与建模方法论 2.2.2 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
Vt h(l )
(2.1-3)
第2章 仿真与建模方法论 2.分解:按照第二种方案,实际上是将一个大问题转化为简
单形式,由一个或几个条件实验来完成。其条件实验产生的 输出为 利用l‘来替代, 表明离散的输入序列为确定某种条件下的 输入,因此,这个实验也被称为条件实验。这种条件实验简 单、省时,其结果容易理解。如果这类条件实验经过多次试 验,并证明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则可以替代由式(2.1-1) 所得到的实验结果。 3.混合:也可以将第一、二种方案合理结合,构建出简化系 统的条件实验方式,即 Vt=h'( ') (2.1-4)
第2章 仿真与建模方法论 3. 灵活性
仿真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的灵活性 在不影响系统中其它部分性能的前提下,通过仿真可以 改变某一部分的特特; 在分析系统中,只要改变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就必须对 整个系统进行重新分析。 实际问题,都采用仿真与分析相结合
第2章 仿真与建模方法论 2.1.2 通信仿真的方法论
第2章 仿真与建模方法论 3. 滤波器
滤波器模型通过滤波器的幅度特性H(f)和相位特性Φ(f) 进行描述。 4. 放大器 放大器模型有两种描述方式: 其一是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曲线; 其二是输入功率—输出相位曲线。
第2章 仿真与建模方法论 5. 信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性质
对于齐次Markov过程,利用上述定义可以验证状态转移 概率矩阵 P( t ) = { pij ( t )}( i , j ∈ S ) 满足如下性质:
(1) (2) (3) pij ( t ) ≥ 0, i , j ∈ S ;
∑ p (t ) = 1;
j∈S ij
pij ( u + t ) = ∑ pik ( u) pkj ( t ), u, t ≥ 0, i , j ∈ S ;
∑π
i
i∈S i
=1
( πe = 1) e 是单位纵向量
12
π = {π 1 ,π 2 , ,π i , }, π i 为处于 i 状态的概率分布。
连续时间Markov过程
记状态空间为 S = {0,1, 2,
}
定义1 设随机过程 X = { X ( t ), t ≥ 0} 对任意
0 ≤ t0 < t1 <
¾ 矩阵表示:
[ P ( n ) ] = [ P ] [ P ( n−1 ) ] = [ P ] [ P ][ P ( n− 2 ) ] = = [ P ]n
¾ 可见,对于齐次M链来说,一步转移概率完全决定了n 步转移概率。 ¾ 非周期不可约的有限状态 M 链,其平稳状态概率分布 存在,且满足
π j = ∑ π i pij ( π = π P) π是横向量
n =1 n =1
∞
∞
Fn ( t ) 是 Tn 的分布函数。 式中,
24
剩余时间与工作时间
¾ 定义: Yn ( t ) = Tn − t 为剩余时间 (剩余寿命) ; Z n ( t ) = t − Tn−1为已工作时间 (使用寿命)。 ¾ 定理: 时间间隔分布为F(x),平均更新时间为λ −1 的更新过 程,其剩余时间分布 H Y ( x )等于使用寿命的分布 H Z ( x )
式中 λ i , µ i , i = 0, 1, 2, 分别称为出生率与死亡率, 即单位时间内出生与死亡的个数。 对生灭过程X,如果 µi = 0, i ≥ 1 称X是纯生过程; 如果 λi = 0, i ≥ 0则称为纯灭过程。
19
生灭过程的状态转移
¾ 生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连续时间M链, 即Markov过程。生灭过程的状态转移示意可 用下图表示。
22
更新过程的定义
设{X n , n = 1, 2,
n
} 是独立同分布的非负随机变量,
分布函数均为F(x), 且F(0)<1,第 n 个点事件的发生 时间是 由
Tn = ∑ X i , n ≥ 1 (T0 = 0)
N ( t ) = sup{ n Tn ≤ t }, t ≥ 0
i =1
定义的计数过程 { N ( t ), t ≥ 0 } 称作更新过程。 式中,Tn 是第n次更新发生的时间,因此N(t)表示系 统在[0,t]中发生的更新次数。这种随机过程的统计 特性可由F(x)完全描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学位课
《现代通信系统》
—相关理论与新技术
第二章
信息网络建模理论(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006年2月
2-5 通信网性能分析中 常见的点过程
¾ 泊松过程 (Poisson Process) ¾ 马尔可夫过程 (Markov Process) ¾ 生灭过程 (Birth-Death Process) ¾ 更新过程 (Renewal Process) ¾ 马尔可夫更新过程 (Markov Renewal Process) ¾ 马尔可夫调制泊松过程 (MMPP)
则称 X 为一个生灭过程。
17
生灭过程的Q矩阵
上式写成矩阵形式
− λ0 µ 1 Q=
λ0
− (λ1 + µ1 )
λ1
− ( λ2 + µ 2 )
µ2
λ2
− ( λ3 + µ 3 ) λ3
µ3
18
生灭过程的等价表示
生灭过程等价于
Pi , i +1 ( ∆t ) = λ i ∆t + ο ( ∆t ) Pi , i −1 ( ∆t ) = µ i ∆t + ο ( ∆t ) Pi , i ( ∆t ) = 1 − (λ i + µ i )∆t + ο ( ∆t ) P ( ∆t ) = ο ( ∆t ), i − j ≥ 2 i, j
9 广泛应用于网络流量分析和计算机系统建模, 例如在WLAN的CSMA/CD协议分析中采用了 二维Markov模型 9 应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它不但可以处理AR模 型,而且可以处理非线性模型 9 Markov链的计算机仿真算法理论,如Gibbs抽 样和Markov Monte Carlo方法(MMC)
P11 P12 P21 P22 [P ] = [ pi j ] = Pn1 Pn 2
P1n P2 n Pnn
10
离散时间Markov链的特性
¾ M链的一步转移概率 Pi j 必须满足条件概率的特 点: ∞
Pi j ≥ 0,
∑ Pi j = 1
j =0
且
P { X n + 1 = j X 0 = i 0 , X 1 = i1 , = P { X n +1 = j X n = i }
则称Xn是一离散时间的Markov链,简称M链。 Markov链表示一个随机序列的条件概率只与 最近的系统状态有关,而与先前的系统状态无关。
8
转移概率矩阵与齐次Markov链
3
泊松过程实例
¾ 若用户的各次呼叫相互独立且不会同时有两个以上 的呼叫,则交换台所观察到的呼叫次数近似泊松过程
4
泊松过程的叠加和分解
定理 2.1 设 N 1 ( t ), N 2 ( t ), , N k ( t ) 分别是参数为λ1 , λ2 ,…, λk 的泊松过程,且相互独立,则 ∑ N j ( t ) 是一个参数为
16
生灭过程
定义 一个状态空间为 S={0, 1, 2,…} 的齐次
Markov 过程 X,若其转移强度矩阵 Q = (qij ) 满足
qij = 0, i , j ∈ S , i − j ≥ 2 qi , i +1 = λi , qi , i −1 = µi , qi , i = − (λi + µ i ), i ≥ 1 q01 = λ0 , q00 = − λ0
15
连续时间Markov过程的特性
同样,对于有限状态Markov过程,已证明具有 以下性质:
¾ 正常返 (positive recurrence) 且不可约 (irreducuble) 的连续时间有限状态Markov过程,其平稳状态概 率分布存在,且满足 πQ = 0
πe = 1
¾ 连续时间的齐次 Markov 过程,在任意一个状态 j 连续滞留的时间服从参数为 − q j j 的负指数分布。
< t n < t n+1 , ik ∈ S , 0 ≤ k ≤ n + 1,
若 P{ X ( t k ) = ik , 0 ≤ k ≤ n} > 0, 有
P { X ( t n+1 ) = in+1 X ( t k ) = ik , 0 ≤ k ≤ n } = P{ X ( t n+1 ) = in+1 X ( t n ) = in },
X1 X2
Xn
T2
Tn−1
T0
T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n
23
更新函数
¾ 平均更新间隔时间
µ = E [ X n ] = ∫ x dF ( x ) > 0
0
∞
¾ 平均更新次数称更新函数
m ( t ) = E[ N ( t )] = ∑ nP { N ( t ) = n}
n =1
∞
= ∑ n[ Fn ( t ) − Fn+1 ( t )] = ∑ Fn ( t )
则称 X = { X ( t ), t ≥ 0}为连续时间的Markov链。 定义2 若对任意 u, t ≥ 0, i , j ∈ S , 有
P { X ( u + t ) = j X ( u) = i } = P{ X ( t ) = j X (0) = i } = pij ( t )
则称 X = { X ( t ), t ≥ 0}为齐次Markov链。
7
离散时间Markov链
定义 设随机过程 { X n , n ≥ 0 ,} Xn取值的状态 空间 S 为有限集或可数集, 对任意 i0 , i1 , , in , ∈ S
P { X 0 = i0 , X 1 = i1 , , X n = in } > 0
, X n−1 = i n−1 , X n = i }
k
∑ λk 的泊松过程。
j =1
k
j =1
定理 2.2 设N(t)是参数为的泊松过程,每一发生的事件 以概率p(0 ≤ p ≤ 1) 分流到一个新的随机过程,则分流 后的子过程是一个参数为 pλ 的泊松过程。 ¾ 大量的稀有事件流,如果每一事件流在总事件流中起 的作用很小,且相互独立,则总合成流可以认为是 泊松流。
定义 ∀i , j ∈ S , 称 P{ X n+1 = j X n = i } = pij ( n) n , n +1 P 为 n 时刻的一步转移概率,记作 i j 。 若对 ∀i , j ∈ S , pij ( n) = pij ,即 pij 与n无关,则 称 { X n , n ≥ 0 } 为齐次Markov链。 记 P = ( pij ) ,称 P 为 { X n , n ≥ 0 } 的一步转移概 率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