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孔

合集下载

射孔简介(待编辑)ppt

射孔简介(待编辑)ppt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三
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射孔设备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 禁止未经授权的操作者进行操作。
储存安全事项
射孔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 地方:避免设备受潮、霉变和
损坏。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射孔设 备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 防止设备过热而受到损坏。
储存空间必须安全可靠:储存 射孔设备的空间必须符合国家 和地方的安全标准,确保设备
种类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 引爆器可分为电雷管、非 电雷管、磁力发生器等。
03
射孔过程
射孔前准备
设备检查
包括枪械、射孔枪弹、传 输系统和压力测试等检查 。
井口准备
清理井口,确保井口清洁 ,没有油污或其他杂质。
安全措施
采取多种安全措施,包括 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志 、员工培训等,确保操作 过程安全可靠。
06
射孔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射孔技术应用领域拓展
石油天然气开采
射孔技术作为油气开采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可提高油气井的产能和开采效率。未 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射孔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能源领域
除石油天然气领域外,射孔技术在新能源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地热能、太 阳能、风能等。射孔技术可提高这些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开发成本效益。
射孔弹
作用
射孔弹是射孔作业中用来对油 气层进行打孔的器材。
特点
射孔弹的爆炸威力、穿孔形状 、穿孔速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
射孔效果和作业安全性。
种类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射程要求, 射孔弹可分为普通射孔弹、深 穿透射孔弹、高能射孔弹等。
引爆器
01
02
03
作用
引爆器是射孔作业中用来 引爆射孔弹的器材。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射孔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射孔

井下作业:射孔1作用目的射孔就是根据开发方案的要求,采用专门的油井射孔器穿透目的层部位的套管壁及水泥环阻隔,构成目的层至套管内井筒的连通孔道。

因此射孔是油田开发的重要步骤,是开采油、气、水井的重要手段,射孔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开发方案能否按设计目标付诸实施,并得以全部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

射孔的目的主要是试油、采油、采气、补挤水泥或注水等。

2射孔测量仪器实现定位射孔方法,需要有测量套管接箍位置的井下仪器作为定位手段,目前主要采用磁性定位器。

2.1磁性定位器的工作原理从电磁感应定律中知道,当磁铁或线圈作相对运动时,使线圈周围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磁力线切割线圈的线匣而产生感应电势和感应电流,线圈未成回路时,没有感应电流,只有感应电势存在。

造成电磁感应的基本条件,是包围线圈的磁场的磁力线切割线圈,而要使磁力线切割线圈,必须使线圈周围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也就是磁铁和线圈作相对运动,但磁性定位器的结构是不允许磁铁和线圈作相对运动的,那么,线圈周围的磁通量就不会起变化,也就不会产生感应电势,这样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造成磁通量的变化,即依靠外来铁磁物质的变化。

而由外界铁磁物质影响自身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势,是反映了外界环境的变化。

所以,当磁性定位器在套管中滑行经过接箍时,由于外界铁磁物质—套管壁的厚度发生变化,使磁力线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切割线圈产生感应电势。

当在地面仪器上看到正被记录的磁性定位器讯号波形时,就会断定:这时的磁性定位器正从井下某深度的接箍处经过。

从而和地面仪器的深度部分配合,完成射孔定位工作。

2.2射孔深度计算射孔深度的计算是保证射孔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深度计算的准确,就可以全部射开油层,使油井达到设计产量。

射孔深度计算主要由实施射孔单位来承担,但作为井下作业单位应认真填写射孔原始资料提交射孔单位。

一份完整的油气井射孔深度通知单,包括:井号、井别、射孔层段序号、油层组及小层编号、射孔井段深度及对应的夹层厚度和射开厚度、孔密和孔数、累计夹层厚度、射孔厚度、有效厚度、地层系数、编制人及审核人签名。

射孔简介(待编辑)

射孔简介(待编辑)

2023-10-30contents •射孔概述•射孔的种类与技术•射孔的物理机制•射孔的器材与设备•射孔的应用领域与效果•射孔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目录01射孔概述•射孔:是指利用专用设备或枪械对着地层或油、气目标射穿一定深度的孔眼,以沟通地下油气通道,使井下油气顺畅流入井筒,为后续的采油、采气等作业奠定基础。

射孔的定义射孔的作用确定油气藏类型和储层物性通过射孔过程中的岩屑分析和测试,可以了解油气藏的类型和储层的物性参数,为后续的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油气藏的产能射孔完成后,可以通过对油气藏进行产能测试,评估油气藏的产能和采收率,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参考。

建立油气流入井筒的通道射孔是油气井开发过程中建立油气流入井筒的关键步骤,通过射穿地层,使地层的油气能够流入井筒。

射孔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使用的是炸药爆炸的方式进行射孔。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使用的是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的专用射孔设备和枪械。

现代射孔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提高射孔精度、增加穿透深度、降低对储层的伤害等。

同时,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射孔技术也在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射孔的历史与发展02射孔的种类与技术电缆射孔电缆射孔是一种射孔技术,通过电缆将射孔器送入井筒内,在预定深度进行射孔。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油气藏,特别是深层油气藏。

电缆射孔具有穿透深度大、射孔精度高等优点,但存在电缆易损坏、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套管射孔套管射孔是指在套管上开孔,以便将油气引导到井筒内。

该技术适用于已经开采的油气藏,可提高油气采收率。

套管射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存在对油气藏二次污染的风险。

无套管射孔是一种不依赖套管进行射孔的技术,通过在井壁上直接打孔实现。

该技术适用于非常规油气藏,如页岩气、煤层气等。

无套管射孔具有对油气藏损伤小、采收率高等优点,但存在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无套管射孔利用高能聚焦的射线在井壁上形成射孔,以实现对非常规油气藏的高效开发。

射孔相位角名词解释

射孔相位角名词解释

射孔相位角名词解释
射孔相位角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概念,通常用于描述地震学中的数据处理和解释过程。

下面对射孔相位角进行解释:射孔(Seismic Shot)是指地震勘探中的一种操作,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在地面或海底设置震源,发射地震波。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经过地下介质时会受到反射、透射和散射等现象的影响,并由地下的各种岩石界面所折射。

这些地震波被接收器(地震传感器)接收并记录,形成地震道集。

相位角(Phase Angle)是指地震道信号中不同的波形震荡所对应的时间差。

在地震道集中,通过对不同道之间的波形进行比较,可以观察到相位角变化。

相位角反映了地下结构的变化和不同地层的界面反射特征。

射孔相位角(Shot Phase Angle)指的是通过测量射孔道信号与其他道信号之间的相位角差异来分析地下结构的一种方法。

通常是对特定的射孔道和其他道之间进行对比,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位角差异。

射孔相位角的变化可以反映地下介质的反射和折射特征,有助于解释地下岩层的界面和构造情况。

射孔相位角的研究对于地震勘探和地下结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射孔相位角的变化,可以帮助地球科学家了解地下介质的性质,包括地层厚度、速度变化、构造变化和岩性转换等信息。

这对于油气勘探、地震灾害评估和地质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六章射孔

第六章射孔

第六章射孔射孔是利用高能炸药爆炸形成射流束射穿油气井的套管、水泥环和部分地层,建立油气层和井筒之间的油气流通道的工艺。

射孔是完井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油气井的完井方式、产能、寿命和开发生产成本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从1932年开始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应用射孔工艺以来,射孔弹由最初的子弹式发展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聚能弹。

射孔弹分为深穿透型和大孔径型两种,能满足高温、中温、低温地层的完井射孔需要。

射孔方式分为电缆射孔、油管输送射孔和过油管射孔。

海上油气田开发费用昂贵,根据不同地层物性条件选择合理的射孔工艺和优化射孔参数(孔径、孔密、相位、孔深),对增加产能和减少修井补射孔作业,提高油气田开发生产效益有重大的影响。

第一节射孔方式和选择一、射孔方式1.电缆射孔电缆射孔是在下入完井生产管柱前,用电缆下入套管射孔枪,利用油气层顶部的套管短节进行射孔深度定位,电雷管引爆射孔枪。

在井筒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压力的条件下射开生产油气层。

电缆射孔枪有开孔枪和高效枪及高孔密枪等。

开孔枪简称PPG(Pore Plug Gun),高效枪简称HEG(High Efficiency Gun)。

PPG和HEG的射孔相位均为90°,最大射孔孔密为13孔/m。

高孔密枪简称HSD(High Shot Donsity)的射孔相位有120°、90°、60°、45°、30°,最大射孔孔密为39孔/m。

射孔弹有深穿透(DP)和大孔径(BH)两种。

(1)电缆射孔优缺点1)优点。

①射孔枪和射孔弹的种类多,能使用大直径射孔枪和大药量射孔弹,满足高孔密、深穿透、大孔径的射孔要求。

②射孔定位快速、准确。

③电雷管引爆可靠性强。

④作业简便快捷,能连续进行多层射孔。

2)缺点。

①正压射孔,对地层造成污染损害,影响产能。

②在地层压力掌握不准时,射孔后易发生井喷,为防井喷必须安装防喷器和防喷管。

③受电缆输送能力和防喷管长度的限制,每次下枪长度只能在10m左右,厚度大,油气层的射孔作业时间长,在大斜度井、水平井和高密度泥浆中的应用也受限制。

第六章射孔介绍

第六章射孔介绍

第六章射孔射孔是利用高能炸药爆炸形成射流束射穿油气井的套管、水泥环和部分地层,建立油气层和井筒之间的油气流通道的工艺。

射孔是完井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油气井的完井方式、产能、寿命和开发生产成本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从1932年开始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应用射孔工艺以来,射孔弹由最初的子弹式发展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聚能弹。

射孔弹分为深穿透型和大孔径型两种,能满足高温、中温、低温地层的完井射孔需要。

射孔方式分为电缆射孔、油管输送射孔和过油管射孔。

海上油气田开发费用昂贵,根据不同地层物性条件选择合理的射孔工艺和优化射孔参数(孔径、孔密、相位、孔深),对增加产能和减少修井补射孔作业,提高油气田开发生产效益有重大的影响。

第一节射孔方式和选择一、射孔方式1.电缆射孔电缆射孔是在下入完井生产管柱前,用电缆下入套管射孔枪,利用油气层顶部的套管短节进行射孔深度定位,电雷管引爆射孔枪。

在井筒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压力的条件下射开生产油气层。

电缆射孔枪有开孔枪和高效枪及高孔密枪等。

开孔枪简称PPG(Pore PlugGun),高效枪简称HEG(High Efficiency Gun)。

PPG和HEG的射孔相位均为90°,最大射孔孔密为13孔/m。

高孔密枪简称HSD(High Shot Donsity)的射孔相位有120°、90°、60°、45°、30°,最大射孔孔密为39孔/m。

射孔弹有深穿透(DP)和大孔径(BH)两种。

(1)电缆射孔优缺点1)优点。

①射孔枪和射孔弹的种类多,能使用大直径射孔枪和大药量射孔弹,满足高孔密、深穿透、大孔径的射孔要求。

②射孔定位快速、准确。

③电雷管引爆可靠性强。

④作业简便快捷,能连续进行多层射孔。

2)缺点。

①正压射孔,对地层造成污染损害,影响产能。

②在地层压力掌握不准时,射孔后易发生井喷,为防井喷必须安装防喷器和防喷管。

③受电缆输送能力和防喷管长度的限制,每次下枪长度只能在10m左右,厚度大,油气层的射孔作业时间长,在大斜度井、水平井和高密度泥浆中的应用也受限制。

射孔工作总结

射孔工作总结

射孔工作总结
射孔工作是油田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油井的产能和有效开采。

在射孔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和技术手段,将油层中的油气有效地引入井筒,从而实现产油的目的。

在进行射孔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了解油层的地质特征和井筒的情况。

只有了解了油层的岩性、孔
隙度、渗透率等地质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射孔设计。

同时,井筒的直径、井深、井壁的完整性等情况也需要全面考虑,以确保射孔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射孔工具和射孔技术。

根据油层的特点和井筒的情况,选
择合适的射孔工具,如射孔枪、射孔弹等。

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射孔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射孔技术,如直接射孔、侧向射孔、多级射孔等。

再次,要严格控制射孔参数和操作过程。

射孔参数包括射孔深度、射孔密度、
射孔角度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和控制直接影响到射孔效果。

在射孔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确保射孔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最后,要及时评价和分析射孔效果。

射孔完成后,需要对射孔效果进行评价和
分析,包括射孔质量、射孔位置、射孔通道等情况。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射孔方案和工艺,以提高射孔效果和井筒产能。

总的来说,射孔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需要在充分了解油层和井筒
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射孔工具和技术,严格控制射孔参数和操作过程,及时评价和分析射孔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射孔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油田的有效开发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射孔简介(待编辑) PPT课件

射孔简介(待编辑) PPT课件

第一趟套校:
对图:确定蓝图的井号,深度比例尺,定位短套管位置无误。
在实测图靠近目的层井段找3-5个GR高值段。高GR段距射孔段不超过100米,连续
100米曲线形状基本相符,测量两尖峰或半幅点幅宽与蓝图一致为合格。选取尖峰深
度或半幅点深度校正到蓝图深度,如GR+ccl可用,读出标准接箍深度。如不可用,
着两个永久磁钢,依靠磁钢产生一恒定的磁场。当磁性定位器周围介 质磁阻发生变化时,使通过线圈的磁力线重新分布,即磁通密度发生 改变,因而在绕组内产生一感应电动势。记录仪即可记录下线圈产生 的感应电动势的变化,形成一个一面单峰,一面双峰的接箍讯号。磁 性定位器在套管、油管或钻杆内滑行时得到的感应讯号是接箍环形缝 隙的产物,单峰指示的正是线圈中点(记录点)经过环形缝隙时的位 置。——现场读图主要是用ccl曲线在过管柱接箍时有尖峰出现。 自然伽马测井(GR)原理:是用伽马射线探测器测量地层总的自然伽马 放射性的强度。由于岩石的自然放射性主要与岩石中的泥质含量有关, 因此,根据自然伽马测井资料可划分岩性和非泥质地层,还可以探测 某些放射性矿藏。--现场GR曲线的应用是尽管油校GR相对于套校GR幅 度上有衰减,但两者曲线是相似。即套校时GR高值点,油校时该点依 然是高值。 磁记号:在油管内测得的CCL+GR曲线没有明显的可辨别的变化,或因 为油管被污染无法测得GR曲线时才用磁记号校深,一般老井在中后期 生产测井过程中可能使用过涡轮流量计,GR污染导致GR曲线不可用。10
优点是:能克服高压地层射孔,保护95/8”套管。
缺点是:封隔器座封后,射孔枪响枪压力不易泄掉,一般配合减震器
使用。
7
8
电缆(管柱):电缆上做电缆头,生产测井和试井上叫鱼雷头。目的 是在遇卡时在此处拉断。如果起下电缆时须剪切电缆,电缆落井深度 在落井电缆长度的10%附近,任呈竖直状态

第五章 射孔

第五章 射孔
第五章 射 孔
1
第五章 射 孔 第一节 射孔器与射孔工艺 第二节 射孔参数与设计 第三节 射孔质量检测与评价 第四节 特殊射孔技术
2
第五章 射 孔
¾ 世界各主要产油国广泛使用的 完井方法,70%~90%。 ¾ 射孔:利用射孔器,射穿套管、 水泥环直至产层,沟通井筒与 产层间的流体通道,这种技术 称为射孔。 ¾ 炮弹射孔的孔眼也称为炮眼。 ¾ 射孔完井方式下,孔眼是联系 油层和井筒唯一通道。
第五章 射 孔
第三节 射孔质量检测和评价 数据测量与处理 ① 穿孔深度 ② 堵孔深度 ③ 套(油)管的孔眼直径 ④ 内毛刺高度 ⑤ 试验数据的处理: 暴露于靶上、下两端的孔道为无效穿孔 完全穿透靶的数据,不计入平均穿孔深度 各孔未穿透厚度平均小于76mm时,试验无效。
3
第五章 射 孔
第一节 射孔器与射孔工艺 ¾ 射孔器指完成射孔工作的设备、装置及其组合。 有聚能射孔器、水力射孔器、复合射孔器等,最 常用为聚能射孔器。 ¾ 射孔工艺指选择射孔完井方式所采用的射孔方法 ¾ 超正压射孔、正压射孔、负压射孔、复合射孔等 ¾ 按射孔器材下入井筒的方式还可以分为过油管射孔、 电缆传输式射孔等。
26
第五章 射 孔
第一节 射孔器与射孔工艺 2-2 电缆输送式过油管射孔
¾ 保护油层的射孔技术。 ¾ 油管下入到所要射孔井段上 部,电缆输送小直径射孔 器,穿过油管下到射孔井 段,在套管中定位射孔。 ¾ 可采用有枪身射孔器和无枪 身射孔器。
27
第五章 射 孔
第一节 射孔器与射孔工艺
2-3 油管输送式射孔 • 油管柱尾端携带射孔器下井射孔方法(简称TCP)。 • 与电缆传输射孔器差别不大,上世纪80年代引进。 油管输送式射孔特点 (1) 采用射孔效率强、大直径、高孔密、深穿透射孔器。 (2) 整个枪串的完全引爆是关键。 (3) 大井段射孔时,枪与枪现场连接,要求射孔器接头连 接方便、可靠,连接长度要短,以减少射孔盲区。 (4) 作业时间相对增长,要求射孔器有更好耐温性能 射孔器与射孔工艺

射孔操作规程

射孔操作规程

射孔操作规程
《射孔操作规程》
射孔是指在油气井中进行注水、分层压裂、增产压裂等工艺操作时,使用射孔枪向井筒内的油层、水层或气层进行射孔。

射孔操作对于油气井的开发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射孔作业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并遵守射孔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射孔作业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井口设备和管道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各项设备完好,同时在射孔前进行井眼清洗,清除可能影响射孔效果的碎屑和沉积物。

其次,需要对射孔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根据油层或水层的地质情况、井筒结构和射孔目的制定射孔计划,确定射孔点的位置和角度。

在进行射孔作业时,需要确保射孔枪的安全使用,采取措施防止射孔枪误发射,执行射孔作业时要保持现场秩序,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另外,射孔操作规程还包括了射孔作业后的管控和监测。

射孔后需要进行射孔效果评价,检查射孔孔道是否通畅,有无碎屑产生等情况。

同时需要密切关注井下压力和产量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射孔策略以确保作业效果。

在射孔作业的整个流程中,需要进行仔细的记录和数据收集,为后续的射孔作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的来说,《射孔操作规程》是保证射孔作业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文件,只有严格遵守规程的要求,合理安排和组织射孔作业,
才能保证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确保油气井的开发和生产效果。

射孔简介(待编辑)

射孔简介(待编辑)
复杂结构井射孔
针对复杂结构井(如分支井、鱼骨井等),采用特殊的射孔技术 和装备,确保射孔作业的安全和有效性。
05
射孔安全与环保要求
射孔作业安全规范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在进行射孔作业前,必须详细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使用合格设备和材料
射孔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严禁使用 不合格或过期产品。
总结与反馈
对射孔作业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后续作业提供参考 。
04
射孔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油气井增产措施中的应用
射孔完井
01
通过射孔枪向油气井中射入一定数量和规格的孔眼,使油气井
与地层连通,达到增产的目的。
射孔酸化
02
在射孔后向地层注入酸液,溶解地层中的堵塞物和扩大孔眼,
提高油气井的产能。
复合射孔
03
采用特殊装药结构和起爆方式,在射孔的同时产生高温高压气
体,对地层进行局部压裂,进一步提高油气井的产能。
水平井分段压裂中的应用
1 2 3
分段多簇射孔
在水平井段内按照一定间距进行多簇射孔,每簇 包含多个孔眼,以便在压裂时形成复杂的裂缝网 络。
限流法射孔
通过控制射孔弹的数量和规格,限制压裂液的流 量,使压裂液在水平井段内均匀分布,提高压裂 效果。
射孔作用
使地层中的流体(油、气、水)能够 流入井筒内,为油气井的生产或注入 创造条件。
射孔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射孔器结构
主要由枪身、弹架、射孔弹、起爆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枪身用于装载射孔 弹和起爆装置,弹架用于固定射孔弹,起爆装置用于引发射孔弹爆炸。
工作原理
将射孔器下入井内预定位置后,通过地面设备引发起爆装置,使射孔弹在套管 和水泥环上爆炸,形成穿透孔眼。

射孔工艺技术

射孔工艺技术

第一节 炸药 射孔工程上所用的常用炸药分为低速炸药和速爆炸药,速爆炸药又 分为一级速爆炸药和次级速爆炸药。 一级速爆炸药又称为起爆药,它的主要特性:可以迅速由爆燃转为 爆轰,对外界初始冲能(包括撞击、 针刺、 摩擦、 电热)的敏感 性,具有高能输出。 目前应用的耐温起爆药:叠氮化铅、斯蒂芬酸铅、 KP等。在这其 中叠氮化铅因为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较高,且起爆能力强,高温 高湿环境中稳定性好,成为射孔用耐高温耐高压雷管的主要添加药。
聚能射孔弹的结构如图1-2。
聚能射孔弹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弹壳、炸药和药型罩。
1
2 3
图1-2
药型罩一般为锥型或抛物线型,它是由拉制的铜合金或是由铜、铅、钨 等金属粉末压制而成。制造弹壳的材料比较多,有纸、陶瓷、玻璃、金属 等,金属弹壳是应用最广泛的弹壳材料。 射孔弹的炸药主要有 RDX (黑索金)、 HMX (奥克托金)、 HNS (六硝基 砥)、PYX(皮威克斯)等。 炸药是射孔弹穿孔的动力源,其技术参数直接影响到射孔弹的穿孔性能。 聚能射孔弹是利用聚能效应进行穿孔的。所谓聚能效应是指利用装药一端 有锥型或抛物线型空穴来提高装药对空穴前方介质局部破坏作用的效应。 见图1-3所示。 图中:1.爆轰波;2.作用在药型罩上的压力;3.药型罩被挤压的方向
目前,世界各国的射孔技术按输送方式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电缆 输送射孔;二是油管(钻杆、连续油管)输送射孔。按其穿孔作用原理 可分为子弹式射孔技术、聚能式射孔技术、水力喷射式射孔技术、机械 割缝(钻孔)式射孔技术、复合射孔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聚能式射孔 技术。 复合射孔技术因其独特的射孔增产机理而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 场,激光射孔技术也已完成初步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种有 效的射孔工艺技术而被广泛应用。射孔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向综合化、集 成化、高穿深、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射孔施工方案

射孔施工方案

射孔施工方案一、引言射孔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用于在地下产层中构建通孔,并通过钻孔用高压气体或液体将孔洞周围的物质溶解或破碎,以便提高地下资源的开采或注入。

本文将介绍射孔施工的工程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射孔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施工过程的控制及相关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射孔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施工区域:根据工程需求确定进行射孔的区域,同时需要进行现场勘察,评估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安全措施:射孔施工涉及高压气体或液体的使用,需根据相关安全标准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包括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穿戴防护装备、保持施工场地整洁等。

•确定射孔目的和孔径: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确定射孔的目的和所需孔径大小,以便选择合适的射孔工具。

三、射孔工具的选择与使用选择合适的射孔工具对于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常见的射孔工具及其特点:1.钻杆:选择合适尺寸和材质的钻杆,能够提高射孔的穿透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钻杆材质包括碳钢、合金钢等。

2.钻头:根据地质条件和射孔目的选择合适的钻头类型。

常见的钻头有钻孔钻头、凿岩钻头等。

3.射孔枪:用于释放高压气体或液体,形成射孔孔道。

根据工程需求和射孔孔径确定射孔枪的类型和规格。

4.射孔剂:可根据需要选择射孔剂,用于溶解或破碎孔道周围的物质。

常见的射孔剂有水、泡沫等。

在使用射孔工具时,需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工具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定期检查和保养射孔工具,确保其状态良好,避免因工具损坏导致施工延误或安全事故。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具的调整和更换,以达到最佳的射孔效果。

四、施工过程的控制在射孔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以下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1.施工参数控制:根据射孔孔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合理控制射孔枪的放气或放液参数(如气压、液压、流量等)。

2.施工记录及数据采集:在射孔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记录,记录孔径、深度、射孔工具使用情况等数据,并及时整理和保存。

射孔的名词解释

射孔的名词解释

射孔的名词解释射孔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术语,指的是在钻井或计划爆破等工程过程中,利用特殊的工具或装置对固体材料进行穿孔的技术操作。

射孔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以及建筑和爆破工程等领域。

一、射孔的基本原理与分类射孔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压装置向固体材料施加压力,通过射孔装置的作用下,将导管或爆破装置推进到固体材料中,从而产生孔洞。

根据不同的射孔装置和施工方法,射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石油钻井射孔:在石油钻井过程中,为了提高油气井的产能,一般需要进行射孔操作。

通过射孔,可以将井眼与油层有效连接起来,形成流体通道,使得油藏内的油气能够充分流入井筒,提高采收率。

石油钻井射孔主要采用“射孔枪”这种装置,通过高压气体驱动,将子弹形状的弹丸射入沉积岩层,产生射孔口。

2. 爆破射孔:爆破工程中,射孔被广泛应用于岩石破碎、隧道开凿、挖掘和炸药布置等场景。

爆破射孔主要采用射孔钻机进行操作,通常将钻具钻入岩石或土壤中,然后塞入炸药,最后引爆。

爆破射孔能够产生高压气浪和冲击波,实现目标物体的破碎或挖掘。

3. 地质勘探射孔:地质勘探中的射孔用于获取地下岩石或土层的样品,以研究地球构造、油气资源等情况。

一般情况下,地质勘探射孔使用岩心钻机,通过旋转和冲击等方式将钻具进入地下,然后从钻具内部取出岩心样品。

这些样品对于确定岩层性质、分析地质构造以及资源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射孔的工程应用和挑战射孔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射孔不仅可以改善石油开采效益,提高产量,还可以促进爆破工程和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发展。

然而,射孔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1. 射孔的准确性:在石油开采和爆破工程中,射孔的位置和方向对于工程的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射孔的准确性要求高,需要通过精准的测量和控制,确保射孔位置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同时,射孔过程中,由于地层条件的不确定性,如岩性变化、已有裂缝等,也会对射孔结果产生不确定的影响。

压裂,射孔,簇,定义

压裂,射孔,簇,定义

压裂,射孔,簇,定义
压裂、射孔、簇的定义如下:
1. 压裂:压裂是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油层水力压裂。

油层压裂工艺过程是用压裂车,把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提高整个油层的渗透能力,改善原油在地层条件下的流动状态,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2. 射孔:射孔是利用专用设备向油层或气层注入一定压力的高能气体或液体,使地层内部形成一定深度的径向孔洞。

射孔主要用于油、气井的勘探和开发,使地层内部形成一定深度的径向孔洞,以便通过油管或套管将地层或油气层中的油气采到地面。

3. 簇:在石油工业中,“簇”通常指的是一组相互连接的射孔枪。

这些枪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在同一井段进行多次射孔作业。

这样可以提高产能,同时降低每枪的成本。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可查阅石油工程相关书籍或咨询该领域专家。

射孔

射孔
27
第五章 射 孔
第二节 射孔参数与设计 孔径对产能的影响 孔径不是主要作用因素,孔深浅时,影响才突出, 即随孔径增大,产能提高,此时孔径影响与孔密 无关。 不同完井情况,应选择不同的孔径。 砾石充填完井通常需孔深小而孔径大的眼,便充 填砾石; 具有积垢或石蜡沉积趋势的井,扩大直径可减少 28 沉积,效果较好。
第五章 射 孔
第一节 射孔器与射孔工艺 二、射孔工艺
按 射 孔 时 井筒 压 力 与 地层压力差:正压、负压 射孔。 正压射孔: 正压射孔: 通常井筒内液柱压力高 于或近似等于地层压力, 称为正压射孔或平衡射孔。
22
第五章 射 孔
第一节 射孔器与射孔工艺
负压射孔: 负压射孔:
• 油气层压力大于井内液柱压力下射孔。 • 负压差使射孔瞬间地层液体产生负压冲击回流冲洗 孔眼附近地层和孔眼内爆炸残余物,畅通油流通道, 同时避免井内液体进入地层,防止油层内发生土锁 和水锁 。 • 降低射孔损害、减少孔眼堵塞、提高产能有效方法
31
第五章 射 孔
第三节 射孔质量检测和评价 现场评价和实验评价。 地面实验:射孔弹性能标定 实验参数 主要参数:射孔穿深和孔眼直径 深入实验还包括射孔压实带厚度、污染带厚 度和射孔孔眼周围渗透率变化等。
32
混凝土靶实验 贝雷砂岩靶实验 钢靶实验。
第五章 射 孔
第三节 射孔质量检测和评价 一、混凝土靶实验
24
第五章 射 孔
第二节 射孔参数与设计 主要包括孔眼深度、密度、直径和相位、格式、压 实厚度、压实程度等。 决定射孔完井效率。 参数设计不仅取决于射孔弹型号、地层性质,也取 决于射孔工艺方式、完井管柱类型等各个方面。 对油井产能影响主要原因:炮眼堵塞、非均质地层 影响、射孔参数变化。 射孔格式指孔眼排列方式(交错、螺旋、平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完井设计的基本理论5.3.1.完井方式5.3.1.1射孔完井方式套管射孔完井是钻穿油层直至设计井深,然后下面层套管至油层底部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射孔弹射穿油层套管、水泥环并穿透油层某一深度,建立起油流的通道。

套管射孔完井既可选择性地射开不同压力、不同物性的油层,以避免层间干扰,还可避开夹层水、底水、气顶和夹层的坍塌,具备实施分层注采和选择性压裂或酸化等分层作业的条件。

尾管射孔完井是在钻头钻至油层顶界后,下技术套管注水泥固井,而后用小一级的钻头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用钻具将尾管送下并悬挂在技术套管上,尾管50,再对尾管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

尾管射和技术套管的重合段一般不小于m孔完井由于在钻开油层以前上部地层已被技术套管封固。

因此,可以采用与油层相配伍的钻井液以平衡压力、欠平衡压力的方法钻开油层,有利于保护油层。

此外这种完井方式可以减少套管重量和油井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完井成本。

目前较深的油,气井大多采用此方法完井。

图5.2 套管射孔完井图5.3 尾管射孔完井5.3.1.2裸眼完井方式裸眼完井的最主要特点是油层完全裸露,因而油层具有最大的渗流面积。

这种井称为水动力学完善井,其产能较高。

裸眼完井虽然完善程度高,但使用局限性很大,例如:不能克服井壁坍塌和油层出砂对油井生产的影响;不能克服生产层范围内不同压力的油、气、水层的相互干扰;无法进行选择性酸化和压裂等。

5.3.1.3割缝衬管完井方式割缝衬管完井方式是钻头钻至油层顶界后,先下技术套管注水泥固井,再从技术套管中下入直径小一级的钻头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

最后在油层部位下入预先割缝的衬管,依靠衬管顶部的衬管悬挂器(卡瓦封隔器),将衬管悬挂在技术套管上,并密封衬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使油气通过衬管的割缝流入井筒。

这种完井方式油层不会遭受固井水泥浆的损害,可以采用与油层相配伍的钻井液或其它保护油层的钻井技术钻开油层,当割缝衬管发生磨损或失效时也可以起出修理或更换。

5.3.1.4砾石充填完井方式它是先将绕丝筛管下入井内油层部位,然后用充填液将在地面上预先选好的砾石泵送至绕丝筛管与井眼或绕丝筛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构成一个砾石充填层,以阻挡油层砂流入井筒,达到保护井壁、防砂入井的目的。

砾石充填完井一般都使用不锈钢绕丝筛管而不用割缝衬管。

图5.4 裸眼砾石充填与套管砾石充填5.3.2.完井设计要求(1).最大限度保护储集层,防止对储层伤害(2).减小油气流入井筒内的流动阻力(3).有效封隔油气水层,防止各层间干扰(4).克服井塌或出砂,保障长期稳产,延长寿命(5).可以实施注水、压裂、酸化等增产措施(6).工艺简单、成本低图5.5 完井方法选择基本思路5.3.3射孔工艺1.射孔完井适用的地质条件(1).有气顶、或有底水、或有含水夹层、易塌夹层等复杂地质条件,因而要求实施分隔层段的储层。

(2).各分层之间存在压力、岩性等差异,因而要求实施分层测试、分层采油、分层注水、分层处理的储层。

(3).要求实施大规模水力压裂作业的低渗透储层。

(4).砂岩储层、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

2.射孔工艺方法(1).电缆输送套管枪射孔工艺(WIRE CASING GUN)图5.6 套管枪正压射孔(2).油管输送射孔工艺(TUBING CORE PERFORATION)图5.7 油管传输射孔3保护油层的射孔工艺(1).采用合理负压差1200左右负压差,瞬时回波冲洗——保持Psi——生产过程中保持合理压差——根据生产动态,合理计算负压差(2).优选射孔参数(枪型、弹种、孔密、相位)——高孔密、深穿透,射孔器材上一对矛盾的合理处置——产能正比于孔密、出流压耗反比于孔密——各向异性地层、水平裂缝发育地层、泥灰岩夹层适合于高孔密,可采取大枪装小弹——各向同性地层、天然垂直裂缝发育地层、钻井液污染严重和大环隙及双层套管,适合于深穿透,可采取小枪装大弹——射孔枪身径与套管匹配符合合理间隙要求,避免穿深损失过大——相位角选择视平面、交叉、螺旋布孔格式和地层与井眼轨迹特性,可选60、90、120度——以API BEREA砂岩靶射孔评价结果、TCP与CFE乘积最大为评判依据5.3.4完井管柱一口井从上往下是由井口装置、完井管柱和和井底结构三部分组成。

井口装置的作用是悬挂井下油管柱、套管柱,密封油管、套管和套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以控制油气井生产、回注(注蒸汽、注气、注水、酸化、压裂和注化学剂等)和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

图5.8 井口装置完井管柱则包括油管、套管和按一定功用组合而成的完井管柱则包括油管、套管和按一定功用组合而成的井下工具。

(1).自喷井完井管柱(2).有杆泵井完井管柱图5.11 有杆泵井完井管柱井底结构则是连接在完井管柱最下端的与完井方法相匹配的工具和管柱的有机组合体。

5.3.5完井测试完井测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地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确定油、气层的工作价值,为油、气井正常生产和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测试时,要取全取准下述几方面的资料:(1).油、气、水产量;(2).原始地层压力,井口油管压力和套管压力;(3).油、气层中部温度及地热增温率;(4).油、气、水样。

5.4结合实际资料设计的无油管完井方法借鉴国内外无油管完井技术经验,下入Φ88. 9mm 油管作为生产套管,固井后套管射孔完井,生产中不再下入油管。

5.4.1固井水泥浆体系及性能优选出一种微膨胀低失水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密度为1. 85~ 1. 88 g /cm3,失水低( API失水小于200 mL),流变性能好,稠化时间为120 ~ 150m in。

5.4.2井口工具及管串附件选用Φ88. 9 mm水泥头及扶正器、扶鞋扶箍、胶塞采用威德福产品。

水泥头体积小,质量轻,具有胶塞入井显示功能。

胶塞为刚性自锁式,可防止水泥浆倒流。

应用表明,工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5.4.3固井施工工艺采用40- 17型固井车固井,下套管时用对扣器对正丝扣,涂CATTS101密封脂,使用带扭矩仪的套管钳紧螺纹,以保证密封。

螺纹扭矩符合标准;水泥采用干混工艺,加入外加剂6 次混拌;对现场套管、附件、水样、水泥样品、外加剂等进行全套性能复核试验;采用正注反挤固井工艺固井,优化施工参数(注灰排量8~ 12 L / s,顶替排量7~ 10 L / s)。

5.4.4固井质量水泥浆性能良好,严格按照固井工艺施工,气层段固井质量优良,侯凝48 h 后试压25MPa,稳压30m in,压力不降。

Φ88. 9 mm油管内径为Φ76 mm,国内的测井工具还不配套,采用斯伦贝谢专用的小井眼测井工具测三样,固井质量合格。

第6章采油工程设计6.1油管柱由节点系统分析可进行油气管柱的选择,下图是一个普通的采气管柱的设计,由封隔器,安全阀,多个流动短节等组成。

经过节点系统分析得到适合该井的采油管柱,并得出以下一些结论:(1)油管尺寸增加,井口压力增加,选用大尺寸油管可降低井筒内压力损失,产气量越高这种优势越明显。

但当产气量低时,选用大尺寸油管,这种作用甚微,单井产量过低采用大尺寸油管生产反而增加井筒内压力损失,这主要是由于井筒流体流速慢,液滴容易出现滑脱所造成。

相同条件下,随着气井生产水气比的增加,井口压力下降。

而且,随着水气比增加,井口压力下降幅度较大。

(2)从优选的过程来看,对该气井合理管柱的优选其主要作用的是管柱临界携液流量的确定,其影响着气井是否会发生井底积液,从而影响气井生产。

(3)气井发生冲蚀现象,一般发生在气井产量较高时。

当气井产量较低时,冲蚀流量的研究对管径的选择影响不大。

6.2.射孔:6.2.1射孔工艺:射孔工艺包括电缆输送套管枪射孔、电缆输送过油管射孔、油管输送射孔等,通过对几种射孔工艺方法的对比,根据该区块油藏情况,方案推荐直井采用电缆传输射孔工艺,水平井均采用油管输送射孔工艺。

6.2.2 射孔方式:负压射孔时井筒中的压力低于地层压力。

负压射孔后地层流体可立即开始流入井筒,而正压射孔虽然有助于保持井眼稳定,但射孔后完井液和其他颗粒连续进入地层,造成地层污染。

负压射孔有利于带走炮眼堵塞物,提高井眼完善程度,合理使用负压射孔可以有效的提高完井产能。

因此,该断块直井采用负压射孔方式。

6.2.3 射孔参数选择:当枪身与套管的距离间隙超过12mm时,子弹的射出速度和穿透能力将产生较大的损失。

当间隙为零时,其穿透深度比间隙为12mm时的穿透率增加15%,当间隙增大到25mm和50mm时,相应的穿透深度比间隙为12mm时降低25%和30%。

因此射孔时射孔枪必须小于12mm。

6.2.4 射孔孔眼深度:孔眼深度要求超过钻井损害带以提高油井产能。

一定范围内,产能随射孔孔眼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但是孔眼的稳定性会随孔深的加深而变差,所以,必须保证孔眼在地层中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产能。

6.2.5 相位角的选定:使层位上产生的相邻孔眼间距最大化,避免孔眼间的连接带断裂,若连接带断裂分解的沙石进入孔眼,就会造成油气产量的下降,同时兼顾到产量和连接带的承受能力,选择最优相位角。

在均质地层中,90°相位角最佳;在非均质严重的地层,120°相位角最好。

在射孔密度较高情况下或在疏松砂岩地层中,60°相位角最好。

在地层各向异性严重时,应采用180°和120°的高相位射孔;而在各向异性不严重时,应采用90°、60°或45°的低相位射孔,该地层高密度射孔,在含油的沙河街组地层中上部大段褐灰色泥岩夹浅灰色灰质砂岩、灰褐色白云质灰岩,下部深灰色泥岩、灰褐色油斑中砂岩、灰质砂岩、浅灰色粉砂岩,不同岩性的岩石分布相对独立,射孔井段较为匀质,综合考虑该油层多方因素,直井射孔井段采用60°的相位角。

6.2.6 射孔密度一定程度上,产能随着孔眼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孔眼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孔密的增加不会明显增加产能,这里有一个产能的最大值,也就是所选得孔眼密度。

针对该地层低渗特点,采用高密度射孔,尽量打开油层与井眼的联通通道,保障原油顺利流通。

根据射孔分析射孔密度与产能比的图线关系选择20孔/m的射孔密度。

6.2.7 射孔负压差值的确定:负压差射孔时,首先应考虑确保孔眼完全清洁所必须满足的负压差值。

若负压差值偏低,便不能保证孔眼完全清洁畅通,降低了孔眼的流动效率。

但若负压差值过高,有可能引起地层出砂或套管被挤毁。

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确走所需的负压差值。

合理负压值可根据室内射孔岩心靶负压试验,经验统计准则或经验公式确定。

但目前最流行的是美国Conoco公司的计算方法:采用以下公式计算:ΔPrec=0.2ΔPmin+0.8ΔPmax。

根据油气层渗透率,确定最小负压值ΔminΔPmin(油井)=2.17 / K0.3确定最大负压差值ΔPmax;ΔPmax(油井)=0.8×套管抗挤毁压力式中 K—渗透率,μm2;ΔPmin─—最小负压差值,MPa;ΔPmax─一最大负压差值, MPa;ΔPrec─—合理负压值,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