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文摘要::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这里通过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中国人偏好于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和求同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偏好于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求异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分别就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说明了这些思维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会造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

Abstract: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nurture a different way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identity. Her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way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t reveals Chinese people prefer to seek the image thinking and integrated thinking and way of thinking the same, while the Westerners prefer abstract thinking or logical thinking, analytical thinking and requesting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On this basis,it analyzes the reasons how the differences are formed respectively.And it explains the way of thinking is the cause of differen life and t values, different behavio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way of thinking, difference,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al differences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中国人偏好于形象思维,西方人偏好于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imagination) 指是指在物体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所出现的该物体的形象。例如,每当我们回想一个熟人时,他的容貌就会立刻浮现出来。它通常包含一个想象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更不能检验对错。而西方人与之相反,他们偏好于抽象思维(abstract) 或逻辑思维( logical ),即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指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思维),因而是理性的、逻辑的,是清晰的。

二、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好分析思维

综合思维( synthesis) 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而分析思维(analysis) 是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区分开来。中国人偏向于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中国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不是就事论事,把事物进行拆分、解析,而是把事物当成一个整体看待,充分注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而西方则偏向于分析的思维模式。对于西方人而言,要弄清楚一件事物,必须要首先把事物进行分割和拆开,才能弄清内部的结构。

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中西文化都注意到了事物的矛盾对立,然而中国文化更加强调的却是“统一”,注重求同的思维方式,强调天、地、人为万物一体、和谐共生。这种统一观表现于政治领域乃是春秋大一统思想,在伦理上表现为顾全大局和整体,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以维护整体利益。而在西方文化中,求异的思维方式则比较普遍,西方人追求个体生存的意义,在面对群体和整体时,认为那是一种压抑自我的力量,个人应该随时抗拒这种力量对自我的吞噬。

中西方思维方式产生的原因

文化上的差异是产生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古代是农耕形社会形态,汉文化深深植根于农村,如果加以追溯,其发祥于黄河流域的广阔农业大地,而这种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思维方式乃是形象思维的发达和逻辑思维的相对不发达。与中国农耕文化相反,西方文化属于外倾性商业海洋文化,尤其对英美民族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动荡不安、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中,他们更多领略了大自然的暴戾无常。征服自然,与自然作斗争,顽强求生存的需求,使其不断向外寻求营养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以强烈的占有欲、征服欲为特征的民族性格文化特征,产生了西方特有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人生信条,而在这样的民族文化心态下,自然孕育和产生了西方传统的思考问题时靠抽象思维和理性逻辑思维。

其次,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来说,始终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以“人与万物为一体”,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对事物不甚讲究分析。结果致使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习惯于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即综合型思维方式。而在西方哲学中,始终认为人和自然这两者是永恒处于矛盾对立的,而人类的根本任务就是认识宇宙、征服自然和与自然作斗争,从斗争中顽强求生存。这种哲学观指导下所形成思维方式开始也是综合型思维方式。但随着文艺复兴以后,由于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天文、医学等相继成为独立的学科,分析法开始了大兴其道。而科学的分类和研究,有利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入透彻揭示,从而把握其规律。在一过程中,分析思维法对近代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最后,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主干,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主张“人治”、“中庸”、“均贫富”, 强调人与人和谐相处,人对社会的服从和牺牲一直是汉民族信奉的个人行为规范。这培养了中国人求同的思维方式。而在西方,因为外倾性商业海洋文化形成的西方人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人生信条,促使他们重视个人权利和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这培养了他们求异的思维方式。

总之,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跨文化交流

1.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中国人由于采取整体优先与和谐至上的思维定势,因而认同集体主义,在中国人的社会氛围中,祥和、安宁、合作、顺从始终占主导地位,每个人既依赖和顺从于集体,同时又从集体中获得安全与关照。西方人由于主要采取分析思维与求异思维来看待事物,因而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对立面,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对立和不协调,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在逻辑上认为他人是自我实现的障碍。在西方人看来,个人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从这一点出发,西方人的自卫心理和危机意识比较强,他们的冷漠可能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中国人的热情却有可能被看作是对其权利和自尊的侵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