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基础知识总结清单
高三物理选修三知识点
高三物理选修三知识点一、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流受到磁场影响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感应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电动机、发电机等电磁设备的基础。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的表达式为:ε = -dΦ/dt其中,ε代表感应电动势,Φ代表磁场的磁通量,t代表时间。
根据右手定则,可以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二、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电磁波的特点是既有电场,又有磁场,并且它们垂直于传播方向。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频段。
其中,可见光是人眼所能感知的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3×10^8 m/s。
三、核物理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和核反应等现象的科学。
核物理的基本概念包括质子、中子、原子核和核反应等。
质子和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数目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中子数目决定了同位素的性质。
核反应是指在原子核内部发生的转变,常见的核反应包括裂变和聚变。
在裂变反应中,重核分裂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并释放大量能量。
聚变反应是两个轻核融合形成一个较重的核,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聚变反应是太阳和恒星的能量来源,但目前人类尚未实现可控的聚变反应。
总结:高三物理选修三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电磁感应、电磁波和核物理。
电磁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流受到磁场影响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波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具有电场和磁场的特性。
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结构和核反应的科学,涉及质子、中子、原子核等概念。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电磁设备和核能的应用。
高中物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物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全本文将对高中物理选修三中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 前置知识
在研究选修三之前,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 电磁感应
- 磁场定向规律
- 电磁感应定律
- 洛伦兹力
二. 知识点
1. 交流电路
- 交流电源的基本性质
- 带电粒子在强磁场中的运动
- 交流电路中的电路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
- 电感和电容的作用
2. 物态方程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
-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和等容过程
- 气体实际状态方程
3. 光电效应与原子物理
- 光子学说的基本原理和结论
- 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和结论
- 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 原子光谱的产生和性质
三. 课外扩展
高中物理选修三只是物理知识的一部分,如果想更深入地研究物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 研究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
- 了解电子学、固体物理等相关学科
- 参加相关科技比赛和实验室研究
结语
高中物理选修三中的知识点都是在前几个学期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基础,掌握好这些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代以家族制为基础,实行世袭制;商代在夏代的基础上,设立了官职,形成了成文法律,进一步健全了政治体系。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人阶层提出各自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思想: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礼、智、信等,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
二、世界史
美国的独立:启蒙思想是《独立宣言》的理论渊源,英属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是内在动力,英国的殖民压迫和暴虐统治导致北美人民反抗,最终走上独立道路。
《独立宣言》于1776年7月4日通过,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列强对世界市场和霸权的争夺,列强的矛盾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科技进步和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权在德方,第二阶段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三、现代史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了德、日等国的专制建立。
以上仅是高中历史选修三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二、复习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高中数学选修三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三知识点全总结1. 复数与多项式:包括复数的概念,实部和虚部;复数的四则运算,共轭复数和模的概念;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系数、次数和根的概念;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包括加法、乘法、除法和求导等。
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概念,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几何证明选讲:包括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平行线的证明方法,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证明方法,角的平分线的证明方法等。
4.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极坐标方程的作图方法;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参数方程的应用等。
5. 推理与证明:包括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反证法的应用等。
6. 概率与统计:包括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学期望等。
7.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包括优选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等。
8. 统筹法与图论初步:包括统筹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图论初步的概念和应用等。
9.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包括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等。
10. 矩阵与变换:包括矩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应用,矩阵的秩和行列式等。
11. 算法初步:包括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流程图和伪代码的编写,算法的复杂度分析等。
12. 初步概率: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计算和应用,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等。
13. 统计案例分析: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的应用,以及对应的案例分析。
14.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包括优选法的实际应用和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何应用优选法和试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15. 统筹法与图论初步:包括统筹法的实际应用和图论初步的理论和应用,如何应用统筹法和图论初步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高三选修3必备知识点
高三选修3必备知识点在高三学习阶段,选修3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必备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选修3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电磁感应与交流电路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应的重要基础,它描述了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原理。
根据该定律,当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线内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2. 感应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的计算感应电动势是指导线中由磁通量变化引起的电动势,其计算公式为ε = -N(dΦ/dt)。
动生电动势是指导线在磁场中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动势,其计算公式为ε = Blv。
3. 交流电路的相关知识交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周期性变化的电路。
在交流电路中,需要了解电压的表示方法、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还要掌握串联、并联和混合交流电路的运算规律。
二、现代物理中的经典物理实验1. 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光的干涉与衍射是经典光学中的重要实验现象。
同学们需要了解干涉与衍射的基本概念、干涉与衍射的条件以及实验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
2. 入射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入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的基本性质,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入射光线的角度和光线经过界面后的反射与折射角度,来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牛顿环实验牛顿环实验是现代光学中的重要实验。
通过观察在凸透镜与平板玻璃之间形成的环状干涉条纹,可以测量光的波长和凸透镜的曲率半径等物理量。
三、半导体物理与器件1. 半导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半导体是指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同学们需要了解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和掺杂原理等内容。
2. PN结和二极管的工作原理PN结是半导体器件中的基本结构,二极管则是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之一。
同学们需要掌握PN结的形成条件和工作原理,以及二极管的正向导通与反向截止状态。
3. 功率放大器和逻辑门电路功率放大器和逻辑门电路是半导体器件在电子电路中的重要应用。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该册教材主要涉及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中的重要部分。
一、知识点概述1、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电子云、原子轨道等概念,以及原子光谱、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点。
2、分子结构:主要讲解分子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介绍了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类型,并介绍了分子模型、晶体结构等内容。
3、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阐述了反应机理、化学热力学等基本原理。
二、详细知识点介绍1、原子结构1、原子核:质子、中子组成原子核,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2、电子云: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分布。
3、原子轨道: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
4、原子光谱: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光谱,据此可以进行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5、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排列成的表格,分为s、p、d、f等区。
2、分子结构1、分子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其中共价键是最常见的分子键。
2、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等,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3、共价键:通过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主要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
4、离子键: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主要存在于盐、碱中。
5、金属键:通过金属阳离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主要存在于金属中。
6、分子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用于描述分子的空间构型。
7、晶体结构:通过晶格结构阐述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方式。
3、化学反应原理1、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常数等概念,用于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
2、化学平衡:动态平衡概念,用于描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3、酸碱中和反应:通过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酸碱反应的重要类型。
4、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子转移实现的反应,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尤为重要。
物理选修3 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3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场1. 电场的概念和性质电场是空间中存在的电荷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物质。
电场具有电荷的性质,可以被其他电荷所感知和相互作用。
其特性包括:电场的表示和性质、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场中的电荷受力和运动等。
2. 电势能与电势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它与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和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电势则是描述电场中电荷所受力的情况,它与电场强度有直接的关系。
3. 静电场静电场是指电荷分布在空间中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在静电场中,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只受电场力的影响,其运动情况可以用库仑定律和高斯定律进行描述和计算。
4. 电容器电容器是由两块导体板构成的电器设备,通过在两板之间加电势差,产生静电场,从而存储电能。
电容器的特性包括:电容的概念和计算、平行板电容器的研究、介质中的电容等。
第二章:磁场1. 磁场的概念和性质磁场是由电流、永久磁体或变化的电场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磁场的性质包括:磁感应强度、磁场和磁通量、磁场中的电荷受力和运动等。
2. 安培力和磁场力安培力是指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它与电流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有关。
磁场力则是描述磁场中电荷所受力的情况,它与电流、磁场和磁感应强度有相关性。
3. 洛伦兹力和磁场中的运动洛伦兹力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的情况。
在磁场中,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的影响,其运动情况可以通过磁场力的作用进行描述和计算。
4. 磁场中的电流和导线在磁场中,电流和导线所受到的力和效应包括:安培力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磁场中的导线受力和运动等。
第三章:电磁感应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它阐明了导体在磁场中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2. 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是指导体在磁场中相对运动或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电动势。
感应电流则是因感应电动势产生的电流,它与导体的性质和外部磁场有关。
3. 感应电磁场和感应电磁电磁学(简单电磁感应和感应变压器)感应电磁场和感应电磁电磁学是指导体在变化的磁场中产生的电动势和电流,从而实现能量的转化和传输。
物理选修3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能量转化的科学,它是整个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一个分支。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热、功、内能和热力学定律等。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热力学理论的基本规律,包括零熵定律、热传导定律、等温过程定律等。
这些定律对于热力学系统的运行和能量转化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任何变化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等。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理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状态的数学关系式,通常用P-V-T表示。
当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发生状态变化时,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求解出气体的各种性质参数。
5.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了能量在热力学系统中的转化规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可以转化为功,也可以转化为内能,或者由内能转化为热量和功等。
第二章电磁学1. 静电场静电场是由静电荷所产生的场,它包括静电力线、电场强度、电势等。
静电场是电磁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于理解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静电场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2. 静电场的高斯定律高斯定律是描述电荷分布对静电场产生的影响的基本定律,它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根据高斯定律,可以求解出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场的分布规律等。
3. 电场的能量电场具有能量,这是电场的一种重要性质。
根据电场的能量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电场的能量分布和能量转化规律,这对于电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表明电荷在封闭系统中是守恒的。
这一定律对于电荷的转移、电路的分析和电场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5. 电路理论电路理论是电学的基础理论,它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等。
电路理论是电子技术和电子工程的基础,对于电路设计、分析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修三知识点清单
选修三知识点清单(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有多少个能级就有多少个能量不同的电子数③任一能层,第几能层就有几个能级。
④s、p、d、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2、6、10、14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2、构造原理(1)能量的大小顺序: 1S<2S<2P<3S<3P<4S<3d<4P(2)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3)电子排布式的书写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例:1S2→2S2→2P6→3S2→3P6→4S2→3d10→4S2→4P6②.电子排布的书写原理:按电子层顺序书写例:1S22S22P63S23P63d104S24S24P6③.稳定状态原理:在能级上的电子数达到全充满(S2、p6、d10、f14)、半充满(S1、p3、d5、f7)、全空(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叫稳定状态.如果电子排布式以3d4S结尾时4S给3d 1个电子此时如果3d达到稳定状态(3d5或3d10),就把电子给3d 例:3d44S2→3d54s1 3d94S2→3d104s1.(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①.轨道构造原理:s→□、P→□□□、d→□□□□□、f→□□□□□□□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先分占不同的轨道,再排满轨道内电子且自旋状态.(5)价电子排布: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副族元素→最后两个能级(6)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高中物理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高中物理选修三知识一、电场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
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
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
场力做功是qU ,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
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二、恒定电流1.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 t。
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电流表来计量。
电源外部正流负,从负到正经内部。
2.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 l比s 等电阻。
电流做功U I t ,电热I平方R t 。
电功率,W比t,电压乘电流也是。
3.基本电路联串并,分压分流要分明。
复杂电路动脑筋,等效电路是关键。
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路端电压内压降,和就等电动势,除于总阻电流是。
三、磁场1.磁体周围有磁场,N极受力定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安培定则定方向。
2.F比I l是场强,φ等B S 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场强度之名异。
3.BIL安培力,相互垂直要注意。
4.洛仑兹力安培力,力往左甩别忘记。
四、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磁生电,磁通变化是条件。
回路闭合有电流,回路断开是电源。
感应电动势大小,磁通变化率知晓。
2.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碍变化是关键。
导体切割磁感线,右手定则更方便。
3.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
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i 向。
物理选修三基础知识一、原子核的组成1、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即氢原子核。
2、卢瑟福预想到原子内存在质量跟质子相等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即中子。
查德威克经过研究,证明:用天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力很强(10-20厘米的铅板)的不带电粒子,用其轰击石蜡时,竟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此贯穿能力极强的射线即为设想中的中子。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全归纳!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
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 54s1、29Cu[Ar]3d 104s1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选修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选修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一、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向量空间、线性变换和矩阵等概念与性质。
选修三中的线性代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向量空间:向量空间是线性代数的基础概念,它是一组向量的集合,满足一定的性质。
在选修三中,我们学习了向量空间的定义、性质以及与子空间的关系。
2. 线性变换:线性变换是向量空间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它保持向量的线性性质。
在选修三中,我们学习了线性变换的定义、矩阵表示和线性变换的性质。
3. 矩阵:矩阵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工具,它是一个矩形的数组,由行和列组成。
在选修三中,我们学习了矩阵的基本运算、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的逆。
4.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线性变换在某些方向上的特殊性质。
在选修三中,我们学习了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5. 正交性与正交变换:正交性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性质,它描述了向量之间的垂直关系。
在选修三中,我们学习了正交性的定义、正交变换的性质以及正交变换在几何中的应用。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
选修三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描述随机现象结果的数值,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规律。
在选修三中,我们学习了随机变量的定义、概率分布的分类以及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
2.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数理统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在选修三中,我们学习了样本与总体、参数与统计量、抽样与抽样分布等基本概念,为后续的统计推断打下基础。
3.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方法,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检验的方法。
在选修三中,我们学习了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以及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和常用检验方法。
4. 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回归分析是根据一个或多个自变量预测因变量的方法。
选修三最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最全知识点总结一、罗马文明的衰亡罗马文明的衰亡是欧洲文化史中的重要事件,主要表现为内外因素的交织导致罗马帝国的垮台。
内因主要有政治腐败、贵族的无能、军队的削弱、奴隶制度的解体等;外因主要有入侵民族的压力、边疆战争的频繁等。
罗马文明的衰亡对欧洲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世纪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二、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特点是宗教统治和封建制度的盛行。
在宗教方面,基督教成为欧洲主流宗教,教皇和神权政治得到巩固,宗教改革运动在这个时期形成。
在经济方面,封建制度成为主要的社会经济形态,领主和农奴关系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运动,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倡导人文精神,提倡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
文艺复兴的发生,标志着欧洲社会由中世纪向现代过渡。
宗教改革主要是指16世纪初的欧洲基督教内部的改革运动,由马丁·路德等人领导,提出了“唯独信仰”的主张,导致天主教会的分裂。
四、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理性、科学和人权,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
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洛克等,通过他们的著作,推动了欧洲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
五、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典范。
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原则(自由、平等、博爱)、三大政治口号(宪政、民主、人权)以及旗帜(三色旗),是近代欧洲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标志。
六、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变革时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与资本积累的增加、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等。
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和资产阶级的兴盛。
以上就是选修三《欧洲文化史》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归纳一、原子结构。
1. 能层与能级。
- 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能层,能层用符号K、L、M、N、O、P、Q表示,能量依次升高。
- 能级:同一能层里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如s、p、d、f等能级,各能级的能量顺序为ns < np < nd < nf(n为能层序数)。
2.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 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这个顺序被称为构造原理。
- 电子排布式:如铁(Fe)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为了简化,还可以写成[Ar]3d^64s^2(其中[Ar]表示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
3. 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 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 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 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频率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可用于元素的定性分析。
二、分子结构与性质。
1. 共价键。
- 共价键的类型。
- σ键: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如H - H键,s - s 重叠;H - Cl键,s - p重叠等。
- π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如N≡ N中,除了一个σ键外,还有两个π键。
- 共价键的参数。
- 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 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如CO_2分子中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H_2O分子中键角为104.5^∘,为V形分子。
数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一)
数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一)
前言
数学选修三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数学选修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正文
1. 复数
•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复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复数的模、辐角和共轭复数
•复数的指数形式和三角形式表示
2. 矩阵与行列式
•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矩阵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
•矩阵的乘法和转置
•矩阵的逆和行列式的性质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和求逆矩阵的方法
3. 概率
•随机事件和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运算法则和条件概率•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
•排列和组合的概率计算
•事件的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4.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三角函数的反函数和复合函数5.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数列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关系•数列的求和公式和求和性质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结尾
通过本文对数学选修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读者能够对这门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数学选修三作为高中数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复数、矩阵与行列式、概率、三角函数以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等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在数学选修三方面的能力,为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修三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选修三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选修三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围绕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展开,涉及到生物的结构、功能、生态、进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选修三的知识点展开总结,以便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的知识。
第一章生物分子1.核酸核酸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主要包括DNA和RNA。
DNA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通过不同的碱基序列编码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RNA则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2.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主要包括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
结构蛋白主要构成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如细胞膜、骨骼等;功能蛋白参与到细胞的代谢、调节等生物学过程中。
3.酶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重要物质,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反应的进行,对生物体代谢过程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分子构造与功能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选择性通透的特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的稳定环境。
2.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的生产场所,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为细胞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参与到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4.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参与到翻译过程,将RNA中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物质的储存、分泌和转运的场所,对细胞的稳定和功能发挥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章细胞的信号传导1.激素激素是生物体内的一类化学物质,能够通过血液传递信息,调节生物体的生长、代谢、繁殖等生理活动。
2.信号通路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是生物体内部各种活动的重要调控机制,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细胞内外信息的传递和转导。
第四章生物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以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改良和利用。
2.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体外DNA复制技术,能够在不依赖细胞的情况下,通过酶的作用,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用于基因检测、疾病诊断等领域。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化学选修三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1、能层与能级能层即电子层,按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 K、L、M、N、O、P、Q 等。
能级则是在同一能层中,能量不同的电子亚层,例如 s、p、d、f 等。
能级的能量顺序为:ns <(n 2)f <(n 1)d < np。
2、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排布式能准确表示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例如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²2s²2p⁶3s¹。
3、原子轨道s 轨道呈球形,p 轨道呈哑铃形。
每个能级中的原子轨道数分别为:s 能级 1 个,p 能级 3 个,d 能级 5 个,f 能级 7 个。
4、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泡利原理指出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 2 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洪特规则则表明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5、元素的性质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逐渐增大,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离能逐渐减小,电负性逐渐减小。
二、分子结构与性质1、共价键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 键和π 键。
σ 键头碰头重叠,稳定性较高;π 键肩并肩重叠,稳定性相对较低。
2、键参数键能、键长和键角是描述共价键的重要参数。
键能越大,键越稳定;键长越短,键越稳定;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用于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等于σ 键电子对数与孤电子对数之和。
4、杂化轨道理论常见的杂化类型有 sp、sp²、sp³等。
杂化轨道的形成使得原子的成键能力增强,分子的空间构型更加稳定。
5、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和键的极性。
高一化学选修三基础知识点
高一化学选修三基础知识点高中化学选修三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建立在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并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高一化学选修三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在学习化学选修三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其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在原子结构方面,我们需要掌握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并了解原子的电子构型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二、化学键和化合物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后,我们需要学习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形成。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当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时,我们就得到了化合物。
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在学习化学选修三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研究这些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应用。
三、溶液和溶剂在高一化学选修三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溶液和溶剂的相关知识。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我们需要了解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溶解度规律以及一些与溶解过程相关的因素。
四、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是高一化学选修三的重点内容。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其中涉及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能量等概念。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我们将学习如何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原理以及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五、酸碱中和和溶液的pH酸碱中和是化学选修三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溶液的pH值,它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程度的指标。
六、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是高一化学选修三中的一部分。
电化学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重点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原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原子结构及性质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诞生(大爆炸宇宙学理论)宇宙组成与元素含量:氢元素88.6%;氦元素氢原子的1/8;其他90多种元素不足1% 2、原子组成、结构及粒子数目关系 质量关系、 数量关系、 电性关系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状态1、核外电子运动特点:质量小,运动空间小,速率很快。
2、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3、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必须指明下列四点:能层 :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能层。
能级 :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
原子轨道:把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电子的自旋:电子除空间运动状态外,还有一种状态叫自旋。
(电子的自旋可以比喻成 地球的自转,有顺时针和反时针两种)4、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能 层(n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 号 K LM NO P Q 能 级(l ) … ……原子轨道最 多电 子 数 … …… 2 8 18 32 …… 2n 2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量高低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 0、d 0、f 0、p 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 半充满状态的有 全充满状态的有 四、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1、电子排布式①电子排布式,例如Fe ②简化电子排布式:例如Fe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 例如N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外围电子排布:周期表上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简称“价电子层”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 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
分区 元素分布外围电子排布元素性质特点 s 区n s 1~2除氢外都是活泼金属元素 p 区n s 2n p 1~6最外层电子参与反应d 区 (n -1)d 1~9n s 1~2d 轨道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化学键的形成ds 区 (n -1)d 10n s 1~2金属元素f 区(n -2)f 0~14(n -1)d 0~2n s 2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近,锕系元素化学性质相近六、元素周期律1、原子半径:(1)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 (2)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 (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 注意:电子层多的原子半径不一定比电子层少的原子半径大。
2、电离能:气态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
(1)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 1个电子,元素金属性强。
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碱金属I 1 ,稀有气体I 1 ,从左到右总体呈现增大趋势。
在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2)同一原子的逐级电离能:I 1 < I 2 < I 3 < I 4根据原子的逐级电离能数据可以确定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根据原子的逐级电离能数据突变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合价3、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1)以氟的电负性为 ,锂的电负性为 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2)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电负性1.8标准: 金属<1.8, 非金属>1.8)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3)一般来说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 ,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 。
(4)判断化学键类型:(电负性差值1.7标准) 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结构及性质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能层数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性(原子失电子能力)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单质的还原性单质的氧化性形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主要化合价5、对角线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 原因:对角线元素的电负性数值接近,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相近,性质相似。
↑↓ ↑ ↓ ↓ ↓ ↑ ↑ ↑第二章分子结构级性质一、共价键1、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2、离子键、共价键比较3、共价键的饱和性与方向性(共价键的特征)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与表示方法1、共价键的形成过程:2、表示方法:(1)能量变化图(2)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HCl、H2O、CO2(3)原子轨道重叠图根据电子云的最大重叠原理,两个原子在形成稳定的共价键时有两种类型的成键方式。
①σ键的形成s-s σ键的形成s-p σ键的形成p-pσ键的形成σ键的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共价键电子云的,这种特征称为。
σ键类型有②π键的形成:p轨道和p轨道形成π键π键的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组成,分别位于由构成的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_______,这种特征称为________。
3、共价键类型与化学性质的关系①共价键类型判断:单键中含,双键中含一个和,三键中含和。
②共价键类型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三、共价键的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1、键能、键长、键角的概念、规律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化学键的最低能量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2、键能越大,即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意味着这个化学键越,越不容易被打断。
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表明共价键越。
知道某个分子中的键长和键角的数据,那么这个分子的就确定了。
四、等电子体1、等电子体:2、常见等电子体3、等电子体具有的,它们的空间构型相同‘许多性质是相似的。
五、常见分子的立体结构明确:分子的立体结构与其稳定性有关分子的立体结构测定——红外光谱六、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1.价层电子对()包括和。
2、中心原子上孤电子对数== 1/2(a — xb)3、、VSEPR模型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中心原子没有孤电子对的分子空间构型(VSEPR模型与分子结构一致)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的分子空间构型(VSEPR模型与分子结构不一致)4、杂化轨道理论是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构型提出的。
杂化轨道只用于或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
5、VSEPR模型与杂化轨道类型及分子结构的关系价层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VSEPR模型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空间构型范例2 03 01412七、配合物理论简介1、配位键:2、配位化合物(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组成:如对于[Ag(NH3)2]OH,中心原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常见配合物颜色配合离子中心原子配体配位数(5)配合离子的结构:(6)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因而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很不稳定。
八、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极性共价键:由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电子对共价键键合原子一个呈,另原子一个呈非极性键:由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电子对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九、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1.概念:物质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2.分类:分子间作用力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 。
3.强弱:范德华力____氢键____化学键。
4.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
范德华力越强,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一般来说,___________相似的物质,随着______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________,熔点、沸点。
5.氢键:(1)形成:已经与______________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________(该氢原子几乎为裸露的质子)与另一个分子中____________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氢键。
(2)表示方法:A—H…B (A、B为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一般为N、O、F三种元素。
A、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特征: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4)分类:氢键包括__________氢键和__________氢键两种。
(5)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①主要表现为使物质的熔、沸点________ ,对电离和溶解度等产生影响。
②水变成冰,体积,密度③氨易溶于水,乙醇易溶于水。
④接近沸点的水蒸气形成分子,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用H2O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⑤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其熔、沸点比能形成分之间氢键的物质低。
如:邻羟基苯甲醛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十、溶解性1、从分子结构的角度看,存在“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____,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____2、外因: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3、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________。
如果溶于水与水反应,也可以使溶解性________。
十一、手性手性碳原子:连有碳原子。
手性异构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
又称为对映异构体。
手性分子: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
十二、无机含氧酸的酸性1、利用规律无机含氧酸可以写成(HO)mROn,含氧酸的强度随着分子中连接在中心原子上的非羟基氧的个数增大而增大,即(HO)mROn中,n值越大,越强2、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第三章晶体结构及性质一、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又称玻璃体2、晶体分类:晶体类型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组成微粒微粒间作用熔沸点硬度溶解性导电性融化时破坏的作用力3、晶体的特点和性质:(1)自范性:性质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微粒宏观表现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熔融态SiO2快速冷却形成,熔融态SiO2缓慢冷却形成。
(2)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各向异性(导热性、光学性质)晶体的各向异性同样反映了晶体内部粒子实验:在玻璃片表面滴一滴融化的石蜡,用一根红热的铁钉刺中凝固的石蜡,请观察现象,现象:不同方向石蜡融化快慢相同结论:玻璃具有各向同性(3)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4、晶体形成的途径(1) 凝固(2) 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3) 从溶液中析出许多固体粉末用肉眼看不到晶体外形,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规则的晶体外形5、小结: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异固体外观微观结构自范性各向异性熔点晶体非晶体本质区别鉴别二﹑晶胞1.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2、习惯采用的晶胞都是,整块晶体可以看成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所谓“无隙”是指所谓“并置”是指3、均摊法(对于立方体结构)位于顶点的微粒,晶胞平均拥有其位于棱上的微粒,晶胞平均拥有其位于面心的微粒,晶胞平均拥有其位于体心的微粒,晶胞完全拥有图中晶体的化学式为三、各类晶体中的典型物质1、分子晶体(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