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优质课)
减数分裂公开课 ppt课件
![减数分裂公开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09881e33687e21af45a9a5.png)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课堂练习】
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 回答下列过程各发
生的时期: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减Ⅰ间期
2.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 减Ⅰ前期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4.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减Ⅰ后期 减Ⅱ后期
5.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分裂完成时
6.DNA数目减半发生在:
3、四分体:联会后的在每一个对四同分源体上染又色不在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一,个叫染色做体四上分的染体色单
体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比如a与b或b’ 。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导致形成不同种类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异。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现象。
DNA分子。
【课堂小结】 精子的形成过程: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 原 细 复制 胞 滋长
初级 精母 细胞
联会 分离、组合
次级 精母 细胞
分裂
精 变形 细
单体分开 胞
精 子
1个
1个
2个
4个
4个
思考: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分__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___姐_妹__染__色__单__体__分__离__。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为例) 请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从哪里来的?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形成部位:睾丸
曲细精管中有大 量原始的雄性生殖细 胞——精原细胞,每 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公开课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上课课件)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上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e317798e9951e79b89279a.png)
5、DNA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 B ) A、 四分体时期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 第二次分裂 D、初级精母细胞中 6、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共有两个着丝点 B、共有四个DNA分子 C、共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 D、共有四个染色体 7、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B ) A、精原细胞 B、精细胞 C、受精卵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精子
(23 46条) 受精作用
受精卵 ?
46条) (92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新个体
(46 92条)
母亲
(46条)
卵细胞
(23 46条)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课本P10)
对象: 时期: 特点: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
2、人体受精卵中的线粒体 ( B ) A、主要来自父方 B、主要来自母方 C、父母双方各占一半 D、无法确定 3、某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6 条,则该生物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D ) A、32 B、16 C、8 D、4
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不相同的是 ( C ) A、有纺锤体形成 B、有DNA复制 C、有同源染色体分离 D、有着丝点分裂为二
四、细胞分裂图像辨别 1.染色体数目的奇偶性 奇数: 减Ⅱ、 成熟的生殖细胞(配子) 偶数: 减Ⅰ、减Ⅱ、有丝分裂 2.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减Ⅱ、成熟的生殖细胞(配子)
减Ⅰ: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
有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 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有丝分裂各时期比较: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c1f3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8.png)
3、如图为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
(1)图中有染色体 4 条,染 色单体 8 条,DNA分子 8 个; 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2 对, 分别是: A和B;C和D 。
(2)A和C、B和D为:非同源染色体 , a和a′,b和b′,c和c′,d和d′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 (3)在每个四分体中,有同源染色体 1 对,包含 2 条染 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4 个DNA分子,着丝点 2 个。
11 11/66
(3)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同源排列赤道侧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1212
12/66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特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同源分离异源组合
初级精母细胞
13 13/66
(5)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初级变次级 染色体减半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色体数目降低二分之一
7 7/66
3.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复制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8 8/66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同源联会四分 体非姐妹会交 换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大:小和形状普通相同,一条来自父方,
4a
26/66
减数分裂
继续 返回
时期
减Ⅰ间期
减Ⅰ前期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减Ⅰ末期 减Ⅱ前期
染色体数目
2N
2N
DNA数目 2N→4N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f9f1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b.png)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通用6篇)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篇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01-12(来源):[暂无]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其次部分。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学问、染色体学问、有丝分裂学问、生殖种类学问为基础。
通过学习,使同学全面熟悉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把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育同学识图、绘图力量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力量。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熟悉,培育对立统一和进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
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熟悉,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同学的实际状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支配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其次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叙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同学思索一系列问题,使他们乐观主动参加到教学中,在猎取学问的同时,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总结的力量。
在猎取学问的同时,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总结的力量。
六、详细的教学过程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导言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索(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示同学留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看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通用课件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3b18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7.png)
染色体的复制
染色体复制
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为后续的分裂做好准备 。
意义
染色体复制保证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都有两份相同的拷贝,为遗传 信息的准确传递提供了物质基础。
染色体的分离
同源染色体分离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两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要点一
减数分裂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
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不分离 或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关,研究减数分裂有助于深入了解遗 传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要点二
减数分裂在遗传疾病诊断中的应 用
通过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可以辅助诊 断某些遗传性疾病,并为遗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意义
染色体的分离和组合是遗传物质随机 分配的基础,保证了生物后代遗传的 多样性。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随机移 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的组合
01
02
03
联会与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 期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 体时期可以观察到染色体 形态的变化。
交叉互换
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 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导致基因重组。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总结词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多种基因型组合的配子。
详细描述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定律,它描述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多种基因型组合的配子。这一过程确保了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进化。
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
意义
染色体的组合与交叉互换 是基因重组的重要方式,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 遗传材料。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优秀4篇】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591d5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a.png)
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4篇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篇一基因的本质一、--的基本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设计问题串,组织探究活动,整个教学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学会把握要点,逐步得出结论,最终获得知识,真正用科学思维方式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二、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以美国历第一位华裔首席刑侦鉴定专家李昌钰的杰出成就为切入点,先后展示我校探究实验室的pcr仪图片、dna指纹检测图等,并交流以下问题:dna指纹图上的片段代表什么?是否就是基因?(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是基因。
)借此引出核心问题的探讨:基因是否等于dna?(二)资料分析,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遗传与进化”本节内容的资料1和3(从数量关系上分析基因与dna的关系),并思考以下问题:1、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吗?2、填写下页表:通过对资料中数据的分析,学生写出关系式:全部基因的碱基对数<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并得出以下结论:基因是dna的片段。
< p="">问:人的dna分子中,有98%不能称为基因,而只有2%能称为基因,同样是dna 的一段序列,之所以能称为基因,有何特殊的作用?阅读资料2和4(从基因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1、资料2中转基因小鼠为何能发光?为何要设置第3号小鼠?2、吃得多就一定能长胖吗?资料4中的hmgic基因起什么作用?学生能从资料2中的信息比较容易地得出转基因小鼠发光是因为获得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这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挖掘提升:小鼠能发光,证明海蜇的这种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的特定性状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
减数分裂课件
![减数分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d9ba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1.png)
减数分裂异常对生物体影响
生育能力下降
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导致生殖细胞数量 减少或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 。
遗传疾病风险增加
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子代遗传物质 发生改变,增加遗传疾病的风险。
胚胎发育异常
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导致胚胎发育过程 中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进而引发 胚胎发育异常或流产。
生物进化影响
遗传多样性。
遗传病研究
通过研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的行为和基因突变,可以深入了 解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规律
。
遗传咨询与诊断
利用减数分裂的原理,可以对遗 传病进行风险评估、产前诊断和 遗传咨询,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提供依据。
生殖医学领域应用
辅助生殖技术
在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中,需要利用减数分裂的原理进行卵 子和精子的体外受精和培养。
细胞生物学
减数分裂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减 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细胞骨架的动态调整等,可 以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医药领域
减数分裂的原理和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如利用减数分裂进行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生育能力评估
通过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卵子、精子的质量,可 以评估个体的生育能力和胚胎的发育潜力。
生殖健康指导
根据减数分裂的原理,可以对生育年龄、生育间隔和避孕方法等 进行科学指导,促进生殖健康。
农业育种领域应用
作物杂交育种
利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重组和交换,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 状的新品种。
发生时期与场所
发生时期
减数分裂一般发生在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对于动 物而言,发生在精巢或卵巢中;对于植物而言,发生在花药 或胚囊中。
减数分裂(公开课)课件
![减数分裂(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5ad9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9.png)
减数分裂过程简述
间期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
第一次分裂
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末期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无同源染色体;中期Ⅱ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 期Ⅱ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末期Ⅱ 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子细胞类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子细胞包 括卵细胞和极体(雌性),以及精细 胞(雄性)。
遗传学特点
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使得遗 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实现减半传递。 同时,通过随机组合和交叉互换,增 加了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在生物进化中作用
1 2
促进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随机组合和交叉互换,使得后 代具有不同的遗传组合,增加了种群的遗传多样 性。
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包括 细胞形态、数量变化等。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 差异,探讨减数分裂的规律。
实验报告撰写
将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整理成完整的实 验报告,以便交流和分享。
THANKS
感谢观看
程
01
CATALOGUE
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
定义及生物学意义
定义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生物学意义
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通过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性。同时,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 多样性,增强了后代的适应性。
减数分裂图解课件
![减数分裂图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29ff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a.png)
与无丝分裂的比较
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与减数分裂不同的是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 ,无丝分裂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和肿瘤细胞中。
促进物种形成
减数分裂的基因重组和遗传变异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有助于物种的 演化和分化。
减数分裂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01 02
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减数分裂导致的遗传变异和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减 数分裂产生的新基因组合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物种的生殖隔 离,进而形成新的物种。
此阶段是DNA复制期,细胞核中的DNA进 行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G2期
M期
此阶段细胞继续合成RNA和蛋白质,为分 裂期的到来做准备。
此阶段细胞进行分裂,包括减数分裂和有丝 分裂。
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机制
同源染色体分离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随机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交叉分向两极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间,染色体交叉分向两极, 导致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第二分裂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的细胞形态变化
同源染色体分离
01
在第一分裂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染色体数目减半
02
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染色体数目减半。
子细胞形成
03
在第二分裂期结束后,两个子细胞形成,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845c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a.png)
染色体数目变异
联会异常可能导致染色体数目的 增减,进而产生非整倍体。
基因重组异常
联会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受到影响 ,降低基因多样性。
多倍体产生途径和生物学意义
产生途径
自然条件下,多倍体可通过未减数配子的融 合形成;实验条件下,可利用秋水仙素等化 学物质诱导染色体加倍。
生物学意义
多倍体在植物中较为常见,可增加植物对不 良环境的适应性;在动物中较为罕见,但某 些多倍体动物如三倍体鱼等具有独特的生物
在中期I,四分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准备进行分裂。此时,可以清晰地观 察到四分体的结构和数量。
染色体形态
四分体中的染色体形态清晰,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着丝粒、臂和端粒等结构。
后期I
同源染色体分离
在后期I,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这是减数分裂的关键步骤 之一,确保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单细胞测序技术
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实现对单个减数分裂细胞的 基因表达和突变进行高精度分析。
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借助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的细微结构和动态变化。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减数分裂数据进行自动 化分析和挖掘,揭示新的调控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03
减数第二次分裂详细解析
前期II:染色体再次凝集和纺锤体形成
染色体凝集
在前期II,染色体再次凝集,变得更加紧 密和粗短,为后续的分离做准备。
VS
纺锤体形成
中心体向两极移动,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 体,为染色体的排列和分离提供结构基础 。
中期II: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排列
高中生物新教材减数分裂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中生物新教材减数分裂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8743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3.png)
分 精细胞 (四个)
裂
变形
精子(四个)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非同源染色体着丝点 排列于赤道板
2、减数分裂过程(精子旳形成—睾丸):
精原细胞 (一种) 特点
染色体行为变化图
间 染色体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
第
期 (DNA复制和蛋白质旳合成)
一 初级精母细胞(一种)
次 分 裂
分 裂 期
四联分会体(交叉互换)(前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于赤道板 (中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后期)
第
体自由组合) 次级精母细胞(两个)
二
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
次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分 精细胞 (四个)
裂
变形
精子(四个)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Fra bibliotek 分析讨论5、姐妹染色单体旳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同源染色体旳分离
7、减数分裂过程中,具有同源染色体旳细胞?
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
不含同源染色体旳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精子)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与第二次分裂区别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 复习有丝分裂
复习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1 次,时
间 细胞分裂间期 ;
DNA复制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 ,DNA加倍 间 期
染色体数加倍时间后期 ;原因 是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1.场所: 2.过程: 卵巢
37
3.卵细胞形成过程图
初级卵母细胞
第 二 极 体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
38
右图是某种动物细 胞的示意图,它属于 ( B ) A.雄蜂精巢中的细胞 B.老鼠精巢中的细胞 C.骨髓造血干细胞 D.正在卵裂的细胞
39
比较项目 发生部位 染色体复制次数 细胞分裂次数
?
受精 4N 2N 发育 4N 2N
受精卵
错 误
4
新个体
魏斯曼的预测:
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 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 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5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成熟生殖细 胞中的染色 体数目比原 始生殖细胞 中的染色体 数目减少一 半
47
(4)配子来源的判断方法 ①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 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②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恰好“互补”(互 补即互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则它们可能来自 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 母细胞。 ③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 补,则只能判定其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不同精原 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
如图为果蝇的配子的 体细胞
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
二者有什么区别,配子能
不能通过有丝分裂形成?
配子
2
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
生殖细胞。
推理:
由亲代产生子代,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
发生什么变化?
3
推理:
2N
2N
(有丝分裂) 精 N 子 2N N 2N 卵 细 胞
13
A与B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 A与C的关系? (非同源染色体) a与a′的关系? (姐妹染色单体) a与b′的关系? (非姐妹染色单体) (四分体) A和B合称什么?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分体
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对应 的部位常常会发生交叉与互换。
14
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 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 图中 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2 倍 C.染色体 1 与 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 离 D.染色体 1 与 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28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主要 行为
有联会现象;四分体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 着丝点分裂,染色 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单体分开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无(0)→有(4N )→有 (2N )
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
有(2N )→无(0) 无
29
有(N对)
4.一个细胞核内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46
3.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种类 (1)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 裂后(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能形成4 个精子,2种类型。 (2)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 裂后(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能形成1 个卵细胞,1种类型。 (3)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经过减数分 裂(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能形成2n种精 子或卵细胞。
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分离,染色体减半
精细胞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变
(Ⅲ)变形
10
2.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
染 色 体 复 制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变 形
精原 细胞
初级精母 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11
3.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5
1.猫熊的精原细胞中有 42 条染色体,它的 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成可能 是( D ) A.20 条常染色体+X B.20 条常染色体+Y C.40 条常染色体+XY D.40 条常染色体+YY
26
2.右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包 C 含的两对等位基因,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 与 a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B.B 与 b 的分离仅发生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 C.A 与 a 的分离仅发生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 D.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 交叉互换
四、细胞分裂图像辨别
1.染色体数目的奇偶性 奇数:减Ⅱ、成熟的生殖细胞(配子)
偶数:减Ⅰ、减Ⅱ、有丝分裂
2.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减Ⅱ、成熟的生殖细胞(配子) 减Ⅰ: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 有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
41
1.右图为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此细胞处于减数第___ 前 期, 一 次分裂____ 图中的同源染色体是____________ 1和2、3和4 , 有四分体 两 个,染色单体有____ 8 条。 (2)在此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 0 对。 2.减数第一次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是( C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42
3、如图为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图中有染色体 色单体 8 4 2 。 条,染 8 个; 对,
条,DNA分子
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分别是: A和B;C和D
(2)A和C、B和D为: 非同源染色体 ,
a和a′,b和b′,c和c′,d和d′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 (3)在每个四分体中,有同源染色体 1 对,包含 2 条染 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着丝点 2 个。 4
15
(3)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16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特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初级精母细胞
17
(5)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初级精母细胞 体数目减半。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
18
(6)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33
34
(3)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 的比例关系
核DNA数∶染色体数=2∶1(BC段:减数第一次 分裂各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 核DNA数∶染色体数=1∶1(OA段:减数第一次 分裂间期DNA复制前;DE:减数第二次分裂的 后期、末期)。
35
4、曲线的比较(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22
(III)变形
结果:精细胞 精子
增加精子的运动能力
细胞核→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高尔基体→头部的顶体 中心体→精子的尾 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线粒体鞘膜
精细胞
精子
23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
1.染色体发生复制。 2.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3.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形成的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 1.染色体不再复制。 2.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精巢、卵巢 1次 2次 有 有 有
体细胞 1次 1次 有 无 无
不
同 点
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无联会、四分体 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 何时着丝点分裂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子细胞名称和数目 相 同 点
减Ⅱ后期 后期 减半 不变 精子4个 体细胞2个 卵细胞1个 都有纺锤丝; 染色体的变化相近;
40
染色体只复制 一次,而细胞 连续分裂两次
实 质
特殊方式的 有丝分裂 进行有性生 殖的生物
分裂结果发生范围 减数分裂来自分裂特点发生时期
在原始的生殖 细胞转变为成 熟生殖细胞的 时期发生
6
1.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间: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3.特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 半 5.场所: 动物睾丸、精巢(低等动物,昆虫)、卵巢 植物: 雄蕊的花药(花粉)、雌蕊的子房(胚珠)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12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大小和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同源染色体: 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共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48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分裂起始细 胞 染色体复制 次数 有丝分裂 体细胞和原 始生殖细胞 一次 减数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 一次 连续两次 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 发生
49
不 细胞分裂次 同 一次 点 数 着丝点分开 有丝分裂后 时期 期 联会、四分 不发生 体、交叉互换
比较项目 同源染色 体分离及非 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A B
b b' a
c d
C e f
D g h i j k l
【思考题】:①、A、B、C、D四个坐标曲线分别表示什么分裂的 什么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情况?请在图中分别标明。并在四个 坐标中注明细胞分裂的时期。 ②、 C坐标中:ab段的原因是 DNA复制,DNA加倍 ; 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细胞中的DNA减半 ; cd段的原因是 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细胞中的DNA减半 ef段的原因是 。 ③、 D坐标中gh段的原因是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细胞中的染色体减半 ; 着丝点一分为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 ij段的原因是 ; 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细胞中的染色体减半 kl段的原因是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