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A版高三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学设计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解与练习 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理 新人教A版.pdf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解与练习 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理 新人教A版.pdf

[备考方向要明了] 考 什 么怎 么 考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1.用综合法、反证法证明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多为解答题,如2011安徽T19. 2.主要以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方程、数列等知识为载体考查,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高档题. [归纳·知识整合] 1.直接证明 (1)综合法 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框图表示:→→→…→(其中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2)分析法 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框图表示:→→→…→. [探究] 1.综合法与分析法有什么联系与差异? 提示:综合法与分析法是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在使用综合法证明时,易出现的错误是因果关系不明确,逻辑表达混乱.分析法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当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证明中需要用哪些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逐步反推,寻求使当前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明转化为判定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 2.间接证明 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探究] 2.在什么情况下可考虑利用反证法证明问题? 提示: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1)要证的结论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不明显,直接由条件推出结论的线索不够清晰;(2)若从正面证明,需要分成多种情形进行讨论,而从反面证明,只需研究一种或很少的几种情形. [自测·牛刀小试] 1.下列表述:综合法是由因导果法;综合法是顺推法;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法;分析法是逆推法;反证法是间接证法.其中正确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选D 由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的推理过程可知,都正确. 2.(教材习题改编)要证明+<2,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最合理的是( ) A.综合法 B.分析法 C.反证法 D.归纳法 解析:选B 要证明+b,那么>”假设内容应是( )A.=B.<C.=且<D.=或的否定为≤ . 4.在不等边三角形中,a为最大边,要想得到A为钝角的结论,三边a,b,c应满足________. 解析:由余弦定理cos A=<0,所以b2+c2-a2b2+c2. 答案:a2>b2+c2 5.下列条件:ab>0,ab0,b>0,a<0,b0且>0,即a,b不为0且同号即可,故有3个. 答案:3 综合法的应用 [例1] 设a、b、c>0,证明++≥a+b+c. [自主解答] a、b、c>0,根据基本不等式, 有+b≥2a,+c≥2b,+a≥2c. 三式相加:+++a+b+c≥2(a+b+c), 即++≥a+b+c. ——————————————————— 利用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步骤 保持本例条件不变 ,试证明a3+b3+c3≥(a2+b2+c2)·(a+b+c). 证明:a、b、c>0,a2+b2≥2ab, (a2+b2)(a+b)≥2ab(a+b), a3+b3+a2b+ab2≥2ab(a+b)=2a2b+2ab2, a3+b3≥a2b+ab2. 同理,b3+c3≥b2c+bc2,a3+c3≥a2c+ac2, 将三式相加得, 2(a3+b3+c3)≥a2b+ab2+b2c+bc2+a2c+ac2. 3(a3+b3+c3)≥(a3+a2b+a2c)+(b3+b2a+b2c)+(c3+c2a+c2b)=(a2+b2+c2)(a+b+c). a3+b3+c3≥(a2+b2+c2)(a+b+c). 1.已知x+y+z=1,求证:x2+y2+z2≥. 证明:x2+y2≥2xy,x2+z2≥2xz,y2+z2≥2yz, 2x2+2y2+2z2≥2xy+2xz+2yz. 3x2+3y2+3z2≥x2+y2+z2+2xy+2xz+2yz. 3(x2+y2+z2)≥(x+y+z)2=1. x2+y2+z2≥. 分析法的应用 [例2] 已知函数f(x)=tan x,x,若x1,x2,且x1≠x2, 求证:[f(x1)+f(x2)]>f. [自主解答] 要证[f(x1)+f(x2)]>f, 即证明(tan x1+tan x2)>tan, 只需证明>tan, 只需证明>. 由于x1、x2, 故x1+x2(0,π). 故cos x1cos x2>0,sin(x1+x2)>0, 1+cos(x1+x2)>0, 故只需证明1+cos(x1+x2)>2cos x1cos x2, 即证1+cos x1cos x2-sin x1sin x2>2cos x1cos x2, 即证cos(x1-x2)f. ——————————————————— 分析法的适用条件 当所证命题不知从何入手时,有时可以运用分析法获得解决,特别是对于条件简单而结论复杂的题目,往往行之有效,对含有根式的证明问题要注意分析法的使用. 2.已知a>0,求证: -≥a+-2. 证明:要证 -≥a+-2, 只要证 +2≥a++. a>0,故只要证2≥2, 即a2++4 +4≥a2+2++2+2, 从而只要证2 ≥ , 只要证4≥2, 即a2+≥2,而上述不等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反证法的应用 [例3] 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 (1)求证:数列{Sn}不是等比数列; (2)数列{Sn}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自主解答] (1)证明:若{Sn}是等比数列,则S=S1·S3,即a(1+q)2=a1·a1(1+q+q2), a1≠0,(1+q)2=1+q+q2,解得q=0,这与q≠0相矛盾, 故数列{Sn}不是等比数列. (2)当q=1时,{Sn}是等差数列. 当q≠1时,{Sn}不是等差数列.假设q≠1时,S1,S2,S3成等差数列,即2S2=S1+S3, 2a1(1+q)=a1+a1(1+q+q2). 由于a1≠0,2(1+q)=2+q+q2,即q=q2, q≠1,q=0,这与q≠0相矛盾. 综上可知,当q=1时,{Sn}是等差数列;当q≠1时,{Sn}不是等差数列. ——————————————————— 1.反证法的解题原则 反证法的原理是“正难则反”,即如果正面证明有困难时,或者直接证明需要分多种情况而反面只有一种情况时,可以考虑用反证法. 2.反证法中常见词语的否定形式 原词否定形式至多有n个(即x≤n,nN*)至少有n+1个(即x>nx≥n+1,nN*)至少有n个(即x≥n,nN*)至多有n-1个(即x0,且ab+bc+ca>0和abc>0. 证明:必要性(直接证法): a,b,c为正实数,a+b+c>0,ab+bc+ca>0, abc>0, 因此必要性成立. 充分性(反证法): 假设a,b,c是不全为正的实数,由于abc>0, 则它们只能是两负一正,不妨设a<0,b0. 又ab+bc+ca>0,a(b+c)+bc>0,且bc0. 又a<0,b+c0,a+(b+c)>0,a>0. 这与a0, 即a+(b+c)>0. 又a0. 则a(b+c)Q B.P=Q C.P<Q D.由a的取值确定 解析:选C 假设P<Q,要证P<Q,只要证P2<Q2,只要证:2a+7+2<2a+7+2, 只要证a2+7ab,a<b及a=b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a≠c,b≠c,a≠b不能同时成立, 其中正确判断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解析:选C 正确;中,a≠b,b≠c,a≠c可以同时成立,如a=1,b=2,c=3,故正确的判断有2个. 5.不相等的三个正数a,b,c成等差数列,并且x是a,b的等比中项,y是b,c的等比中项,则x2,b2,y2三数( ) A.成等比数列而非等差数列 B.成等差数列而非等比数列 C.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 D.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 解析:选B 由已知条件,可得 由得代入,得+=2b, 即x2+y2=2b2. 故x2,b2,y2成等差数列. 6.在R上定义运算:=ad-bc.若不等式≥1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a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解析:选D 据已知定义可得不等式x2-x-a2+a+1≥0恒成立,故Δ=1-4(-a2+a+1)≤0,解得-≤a≤, 故a的最大值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7.某同学准备用反证法证明如下一个问题:函数f(x)在[0,1]上有意义,且f(0)=f(1),如果对于不同的x1,x2[0,1],都有|f(x1)-f(x2)|<|x1-x2|,求证:|f(x1)-f(x2)|<.那么他的反设应该是________. 答案:“x1,x2[0,1],使得|f(x1)-f(x2)|0,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法一:(补集法) 令 解得p≤-3或p≥, 故满足条件的p的范围为. 法二:(直接法) 依题意有f(-1)>0或f(1)>0, 即2p2-p-1<0或2p2+3p-9<0, 得- <p<1或-3 <p0,->1,求证:> . 证明:->1,a>0, 0<b,只需证·>1, 只需证1+a-b-ab>1,只需证a-b-ab>0, 即>1,即->1. 这是已知条件,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11.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S3=9+3. (1)求数列{an}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 (2)设bn=(nN*),求证: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解:(1)由已知得 解得d=2, 故an=2n-1+,Sn=n(n+). (2)证明:由(1)得bn==n+. 假设数列{bn}中存在三项bp,bq,br(p,q,r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b=bpbr. 即(q+)2=(p+)(r+). (q2-pr)+(2q-p-r)=0. p,q,rN*, ∴2=pr,(p-r)2=0. p=r. 与p≠r矛盾. 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 12.已知{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a1=1,且点(,an+1)(nN*)在函数y=x2+1的图象上.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bn}满足b1=1,bn+1=bn+2an, 求证:bn·bn+2<b. 解:(1)由已知得an+1=an+1,则an+1-an=1,又a1=1,所以数列{an}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an=1+(n-1)×1=n. (2)由(1)知,an=n,从而bn+1-bn=2n. bn=(bn-bn-1)+(bn-1-bn-2)+…+(b2-b1)+b1 =2n-1+2n-2+…+2+1==2n-1. 因为bn·bn+2-b=(2n-1)(2n+2-1)-(2n+1-1)2 =(22n+2-2n+2-2n+1)-(22n+2-2·2n+1+1) =-2n<0, 所以bn·bn+2100,求证:a1,a2,a3,a4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 证明:假设a1,a2,a3,a4均不大于25,即a1≤25,a2≤25,a3≤25,a4≤25, 则a1+a2+a3+a4≤25+25+25+25=100, 这与已知a1+a2+a3+a4>100矛盾,故假设错误. 所以a1,a2,a3,a4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 4.如图,已知两个正方形ABCD和DCEF不在同一平面内,M,N分别为AB,DF的中点. (1)若CD=2,平面ABCD平面DCEF,求直线MN的长; (2)用反证法证明:直线ME与BN是两条异面直线. 解:(1)如图,取CD的中点G,连接MG,NG. 因为ABCD,DCEF为正方形,且边长为2, 所以MGCD,MG=2,NG=. 因为平面ABCD平面DCEF, 所以MG平面DCEF,可得MGNG. 所以MN==. (2)证明:假设直线ME与BN共面, 则AB平面MBEN,且平面MBEN与平面DCEF交于EN,由已知,两正方形不共面,故AB平面DCEF. 又ABCD,所以AB平面DCEF,而EN为平面MBEN与平面DCEF的交线, 所以ABEN.又ABCD∥EF, 所以ENEF,这与EN∩EF=E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ME与BN不共面,它们是异面直线.。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知识梳理+聚焦考向+能力提升)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理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知识梳理+聚焦考向+能力提升)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理

第十六页,共32页。
C 聚焦考向透析
考 向 二 分析法的应用(yìngyòng)
变式训练
2.已知△ABC三边a,b,c的倒数成等 差数列,证明(zhèngmíng):B为锐角.
证明:要证明 B 为锐角,根据余弦定理,也就是证明 cos B=
a2+c2-b2 2ac >0,即需证 a2+c2-b2>0.
要证明
2
≥f( 2 ),
(3x1-2x1)+(3x2-2x2) x1+x2
x1+x2
即证明
2
≥3 2 -2· 2 ,
3x1+3x2
x1+x2
因此只要证明 2 -(x1+x2)≥3 2 -(x1+x2),
3x1+3x2 x1+x2 即证明 2 ≥3 2 ,
3x1+3x2 因此只要证明 2 ≥ 3x1·3x2,
考 向 三 反证法
例题(lìtí)精编
审题视点 典例精讲 类题通法 变式训练
(2014·浙江杭州模拟)已知函数 f(x)=ax+xx-+21(a>1). (1)证明:函数 f(x)在(-1,+∞)上为增函数; (2)用反证法证明方程 f(x)=0 没有负数根.
(1)用增函数定义证明;(2)假设(jiǎshè)有 负数根,根据指数函数性质证出矛盾.
(2)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证(欲证)…”“即要 证…”“就要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P,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问题成立.
第七页,共32页。
C 聚焦考向透析
考 向 一 综合法的应用(yìngyòng)
例题(lìtí)精编
已知 f(x)=l1n+xx-ln x,f(x)在 x=x0 处取最大值,
已知 f(x)=l1n+xx-ln x,f(x)在 x=x0 处取最大值,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全套 人教A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全套 人教A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三一轮复习 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学目标】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2.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分析法、综合法及反证法的思考过程2.教学难点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达到系统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法、师生互动法【教学过程】个1个2.必知联系;分析法与综合法相辅相成,对较复杂的问题,常常先从结论进行分析,寻求结论与条件、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运用综合法证明,或者在证明时将两种方法交叉使用. 考点分项突破 考点一综合法1.(2015·安徽高考)设n ∈N *,x n 是曲线y =x 2n +2+1在点(1,2)处的切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1)求数列{x n }的通项公式; (2)记T n =x 21x 23…x 22n -1,证明T n ≥14n. 【解】 (1)y ′=(x 2n +2+1)′=(2n +2)x 2n +1,曲线y =x 2n+2+1在点(1,2)处的切线斜率为2n +2,从而切线方程为y -2=(2n +2)(x -1).令y =0,解得切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x n =1-1n +1=n n +1,所以数列{x n }的通项公式x n =nn +1.(2)证明由题设和(1)中的计算结果知,T n =x 21x 23…x 22n -1=⎝⎛⎭⎫122⎝⎛⎭⎫342…⎝⎛⎭⎫2n -12n 2.当n =1时,T 1=14.当n ≥2时,因为x 22n -1=⎝⎛⎭⎫2n -12n 2=n -2n2>n -2-1n2=2n -22n =n -1n,所以T n >⎝⎛⎭⎫122×12×23×…×n -1n =14n . 综上可得,对任意的n ∈N *,均有T n ≥14n.跟踪训练 1.(2015·北京高考)设函数f (x )=x 22-k ln x ,k >0.(1)求f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2)证明若f (x )存在零点,则f (x )在区间(1,e]上仅有一个零点.【解】 (1)由f (x )=x22-k ln x (k >0),得x >0且f ′(x )=x-k x =x 2-k x.由f ′(x )=0,解得x =k (负值舍去). f (x )与f ′(x )在区间(0,+∞)上的情况如下x (0,k ) k (k ,+∞)f ′(x ) - 0 + f (x )k-ln k2所以,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k ),单调递增区间是(k ,+∞).f (x )在x =k 处取得极小值f (k )=k-ln k2. (2)证明由(1)知,f (x )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f (k )=k-ln k 2.因为f (x )存在零点,所以k-ln k 2≤0,从而k ≥e.当k =e 时,f (x )在区间(1,e)上单调递减,且f (e)=0,所以x =e 是f (x )在区间(1,e]上的唯一零点.当k >e 时,f (x )在区间(1,e)上单调递减,且f (1)=12>0,f (e)=e -k 2<0,所以f (x )在区间(1,e]上仅有一个零点.综上可知,若f (x )存在零点,则 f (x )在区间(1,e]上仅有一个零点. 归纳综合法证题的思路考点二 分析法 1. 已知a >0,求证a 2+1a 2-2≥a +1a-2.①-②得,(1-q )S n =a 1-a 1q n , ∴S n =a 1-q n1-q,∴S n =⎩⎪⎨⎪⎧na 1,q =1,a 1-q n 1-q,q ≠1.(2)证明假设{a n +1}是等比数列,则对任意的k ∈N *, (a k +1+1)2=(a k +1)(a k +2+1), a 2k +1+2a k +1+1=a k a k +2+a k +a k +2+1,a 21q 2k +2a 1q k =a 1qk -1·a 1q k +1+a 1q k -1+a 1q k +1, ∵a 1≠0,∴2q k =q k -1+q k +1.∵q ≠0,∴q 2-2q +1=0,∴q =1,这与已知矛盾.∴假设不成立,故{a n +1}不是等比数列. 归纳反证法的适用范围及证题的关键1.适用范围当一个命题的结论是以“至多”、“至少”、“唯一”或以否定形式出现时,宜用反证法来证. 2.关键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假设矛盾,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与事实矛盾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word版含答案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word版含答案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知识点一 直接证明 1.综合法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作综合法.2.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作分析法.易误提醒 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证(欲证)…”“即要证…”“就要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P ,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问题成立.[自测练习]1.要证明3+7<25,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 .反证法D .归纳法解析:要证明3+7<25成立,可采用分析法对不等式两边平方后再证明. 答案:B2.要证:a 2+b 2-1-a 2b 2≤0,只要证明( ) A .2ab -1-a 2b 2≤0 B .a 2+b 2-1-a 4+b 42≤0 C.(a +b )22-1-a 2b 2≤0D .(a 2-1)(b 2-1)≥0解析:a 2+b 2-1-a 2b 2≤0⇔(a 2-1)(b 2-1)≥0.答案:D知识点二 间接证明 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易误提醒 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自测练习]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 >b ,那么3a >3b ”假设内容应是( ) A.3a =3bB.3a <3bC.3a =3b 且3a <3bD.3a =3b 或3a <3b解析:假设结论不成立,即3a >3b 的否定为3a ≤3b . 答案:D4.设a ,b ,c ∈(-∞,0),则a +1b ,b +1c ,c +1a ( )A .都不大于-2B .都不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解析:因为a +1b +b +1c +c +1a ≤-6,所以三者不能都大于-2.答案:C考点一 综合法的应用|已知a ,b ,c 为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b +c -a a +c +a -b b +a +b -cc >3.[证明] 因为a ,b ,c 为不全相等的正数, 所以b +c -a a +c +a -b b +a +b -cc=b a +a b +c a +a c +c b +bc -3, >2b a ×a b+2c a ×a c+2c b ×bc-3=3, 即b +c -a a +c +a -b b +a +b -cc>3.综合法证题的思路1.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对任意正整数n ,总存在正整数m ,使得S n =a m ,则称{a n }是“H 数列”.(1)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n ∈N *),证明:{a n }是“H 数列”;(2)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a n },总存在两个“H 数列”{b n }和{c n },使得a n =b n +c n (n ∈N *)成立.证明:(1)由已知,当n ≥1时,a n +1=S n +1-S n =2n +1-2n =2n .于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 ,总存在正整数m =n +1,使得S n =2n =a m .所以{a n }是“H 数列”. (2)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a n =a 1+(n -1)d =na 1+(n -1)(d -a 1)(n ∈N *) 令b n =na 1,c n =(n -1)(d -a 1),则a n =b n +c n (n ∈N *). 下面证{b n }是“H 数列”.设{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则T n =n (n +1)2a 1(n ∈N *).于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 ,总存在正整数m =n (n +1)2,使得T n =b m ,所以{b n }是“H 数列”.同理可证{c n }也是“H 数列”.所以任意的等差数列{a n },总存在两个“H 数列”{b n }和{c n },使得a n =b n +c n (n ∈N *)成立.考点二 分析法|已知a >0,证明a 2+1a 2-2≥a +1a-2.[证明] 要证a 2+1a 2-2≥a +1a-2,只需证a 2+1a 2≥⎝⎛⎭⎫a +1a -(2-2). 因为a >0,所以⎝⎛⎭⎫a +1a -(2-2)>0, 所以只需证⎝⎛⎭⎫a 2+1a 22≥⎣⎡⎦⎤⎝⎛⎭⎫a +1a -(2-2)2, 即2(2-2)⎝⎛⎭⎫a +1a ≥8-42, 只需证a +1a≥2.因为a >0,a +1a≥2显然成立⎝⎛⎭⎫a =1a =1时等号成立,所以要证的不等式成立.分析法证明问题的适用范围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中所需用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常考虑用分析法.2.已知a ,b ,m 都是正数,且a <b ,求证:a +m b +m >ab .证明:要证明a +m b +m >ab ,由于a ,b ,m 都是正数,只需证a (b +m )<b (a +m ), 只需证am <bm ,因为m >0,所以只需证a <b . 又已知a <b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考点三 反证法|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2,S 3=9+3 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2)设b n =S nn(n ∈N *),求证: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解] (1)由已知得⎩⎨⎧a 1=2+1,3a 1+3d =9+32,所以d =2,故a n =2n -1+2,S n =n (n +2).(2)证明:由(1),得b n =S nn =n + 2.假设数列{b n }中存在三项b p ,b q ,b r (p ,q ,r 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b 2q =b p b r ,即(q +2)2=(p +2)(r +2),所以(q 2-pr )+2(2q -p -r )=0. 因为p ,q ,r ∈N *,所以⎩⎪⎨⎪⎧q 2-pr =0,2q -p -r =0,所以⎝⎛⎭⎫p +r 22=pr ,(p -r )2=0.所以p =r ,这与p ≠r 矛盾,所以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五个注意点(1)分清问题的条件和结论;(2)假设所要证的结论不成立,而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否定结论);(3)从假设和条件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出与已知条件、公理、定理、定义及明显成立的事实相矛盾或自相矛盾(推导矛盾);(4)因为推理正确,所以断定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假设”错误,即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证明了原结论成立(结论成立);(5)应用反证法时,当原命题的结论的反面有多种情况时,要对结论的反面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否定结论的目的.3.已知a 1+a 2+a 3+a 4>100,求证:a 1,a 2,a 3,a 4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证明:假设a 1,a 2,a 3,a 4均不大于25,即a 1≤25,a 2≤25,a 3≤25,a 4≤25,则a 1+a 2+a 3+a 4≤25+25+25+25=100,这与已知a 1+a 2+a 3+a 4>100矛盾,故假设错误.所以a 1,a 2,a 3,a 4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13.综合法与分析法证题中的易误点【典例】 (1)设x ≥1,y ≥1,证明x +y +1xy ≤1x +1y+xy ;(2)设1<a ≤b ≤c ,证明log a b +log b c +log c a ≤log b a +log c b +log a c . [证明] (1)由于x ≥1,y ≥1,所以x +y +1xy ≤1x +1y +xy ⇔xy (x +y )+1≤y +x +(xy )2.将上式中的右式减左式,得[y +x +(xy )2]-[xy (x +y )+1]=[(xy )2-1]-[xy ·(x +y )-(x +y )]=(xy +1)(xy -1)-(x +y )(xy -1)=(xy -1)(xy -x -y +1)=(xy -1)(x -1)(y -1).既然x ≥1,y ≥1,所以(xy -1)(x -1)(y -1)≥0,从而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 (2)设log a b =x ,log b c =y ,由对数的换底公式得 log c a =1xy ,log b a =1x ,log c b =1y ,log a c =xy .于是,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即为 x +y +1xy ≤1x +1y+xy ,其中x =log a b ≥1,y =log b c ≥1. 故由(1)可知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易误点评] (1)证明问题(1)有两处易误点:①不能利用分析法将其正确转化,从而无法找到证明问题的切入口;②不能灵活运用综合法将作差后的代数式变形,从而导致无法证明不等式成立.(2)证明问题(2)时常因忽视条件“1<a ≤b ≤c ”而不能挖掘出其隐含条件,即x =log a b ,y =log b c ,从而无法证明不等式.[防范措施] (1)在解题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运用,先以分析法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表述解答或证明过程.(2)通过a ,b ,c 的范围得到log a b ≥1,log b c ≥1,联想到x ≥1,y ≥1,从而可令log a b =x ,log b c =y ,再利用对数换底公式,把不等式转化为关于x ,y 的不等式.[跟踪练习] 设f (x )=ax 2+bx +c (a ≠0),若函数f (x +1)与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求证:f ⎝⎛⎭⎫x +12为偶函数. 证明:由函数f (x +1)与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可知f (x +1)=f (-x ). 将x 换成x -12代入上式可得f ⎝⎛⎭⎫x -12+1=f ⎣⎡⎦⎤-⎝⎛⎭⎫x -12, 即f ⎝⎛⎭⎫x +12=f ⎝⎛⎭⎫-x +12, 由偶函数的定义可知f ⎝⎛⎭⎫x +12为偶函数.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已知函数f (x )=⎝⎛⎭⎫12x ,a ,b 是正实数,A =f ⎝⎛⎭⎫a +b 2,B =f (ab ),C =f ⎝⎛⎭⎫ab a +b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C B .A ≤C ≤B C .B ≤C ≤AD .C ≤B ≤A解析:∵a +b 2≥ab ≥2aba +b .又f (x )=⎝⎛⎭⎫12x在R 上为减函数. ∴f ⎝⎛⎭⎫a +b 2≤f (ab )≤f ⎝⎛⎭⎫2ab a +b 即A ≤B ≤C ,选A. 答案:A2.(2016·宁波模拟)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 >b >c ,且a +b +c =0,求证b 2-ac <3a ”索的因应是( )A .a -b >0B .a -c >0C .(a -b )(a -c )>0D .(a -b )(a -c )<0单调递减,若x 1+x 2>0,则f (x 1)C .恒为正值D .无法确定正负 解析:由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且当x ≥0时,f (x )单调递减, 可知f (x )是R 上的单调递减函数,由x 1+x 2>0,可知x 1>-x 2,f (x 1)<f (-x 2)=-f (x 2),则f (x 1)+f (x 2)<0,故选A. 答案:A4.不相等的三个正数a ,b ,c 成等差数列,并且x 是a ,b 的等比中项,y 是b ,c 的等比中项,则x 2,b 2,y 2三数( )A .成等比数列而非等差数列B .成等差数列而非等比数列C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D .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 +c =2b , ①x 2=ab , ②y 2=bc . ③由②③得⎩⎨⎧a =x 2b,c =y2b .代入①,得x 2b +y 2b=2b ,即x 2+y 2=2b 2.故x 2,b 2,y 2成等差数列. 答案:B5.(2016·大连模拟)设S 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 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a ,b ∈S ,对于有序元素对(a ,b ),在S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a *b 与之对应),若对任意的a ,b ∈S ,有a *(b *a )=b ,则对任意的a ,b ∈S ,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 .(a *b )*a =aB .[a *(b *a )]*(a *b )=aC .b *(b *b )=bD .(a *b )*[b *(a *b )]=b=b ,[a *(b *a )]*(a *b )=中的等式均恒成立,仅选项A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b ≥0且a ≠b . 7.若P =a +a +7,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P 2=2a +7+2a a +7=2a +7+2a 2+7a ,Q 2=2a +7+2a +3a +4=2a +7+2a 2+7a +12,∴P 2<Q 2,又∵P >0,Q >0,∴P <Q .答案:P <Q8.某同学准备用反证法证明如下一个问题:函数f (x )在[0,1]上有意义,且f (0)=f (1),如果对于不同的x 1,x 2∈[0,1],都有|f (x 1)-f (x 2)|<|x 1-x 2|,求证:|f (x 1)-f (x 2)|<12.那么他的反设应该是________.答案:“存在x 1,x 2∈[0,1],使得|f (x 1)-f (x 2)|<|x 1-x 2|,则|f (x 1)-f (x 2)|≥12”9.已知a ,b ,m 为非零实数,且a 2+b 2+2-m =0,1a 2+4b 2+1-2m =0.(1)求证:1a 2+4b 2≥9a 2+b2;(2)求证:m ≥72.证明:(1)(分析法)要证1a 2+4b 2≥9a 2+b 2成立,只需证⎝⎛⎭⎫1a 2+4b 2(a 2+b 2)≥9, 即证1+4+b 2a 2+4a 2b 2≥9,即证b 2a 2+4a 2b 2≥4.根据基本不等式,有b 2a 2+4a 2b 2≥2b 2a 2·4a 2b 2=4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2)(综合法)因为a 2+b 2=m -2,1a 2+4b2=2m -1,由(1),知(m -2)(2m -1)≥9,即2m 2-5m -7≥0,解得m ≤-1或m ≥72.因为a 2+b 2=m -2>0,1a 2+4b 2=2m -1>0,所以m ≥72.10.已知f (x )=ax 2+bx +c ,若a +c =0,f (x )在[-1,1]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52.这与|b |+(-|b |)=0相矛盾,所以a ≠0.(2)当⎪⎪⎪⎪b a ≥2时,由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 =-b2a ,知f (x )在[-1,1]上是单调函数,故其最值在区间的端点处取得.所以⎩⎪⎨⎪⎧f (1)=a +b +c =2,f (-1)=a -b +c =-52, 或⎩⎪⎨⎪⎧f (1)=a +b +c =-52,f (-1)=a -b +c =2.又a +c =0,则此时b 无解,所以⎪⎪⎪⎪b a <2. 由(1)(2),得a ≠0且⎪⎪⎪⎪b a <2.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4·高考山东卷)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数,则方程x 3+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B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一个实根C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x 3+ax +b =0恰好有两个实根解析:反证法中否定结论需全否定,“至少有一个”的否定为“一个也没有”. 答案:A2.(2013·高考北京卷改编)给定数列a 1,a 2,…,a n ,对i =1,2,…,n -1,该数列前i 项的最大值记为A i ,后n -i 项a i +1,a i +2,…,a n 的最小值记为B i ,d i =A i -B i .(1)设数列{a n }为3,4,7,1,写出d 1,d 2,d 3的值;(2)设a 1,a 2,…,a n (n ≥4)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且a 1>0,证明:d 1,d 2,…,d n-1是等比数列.解:(1)d 1=2,d 2=3,d 3=6. (2)证明:因为a 1>0,公比q >1, 所以a 1,a 2,…,a n 是递增数列.因此,对i =1,2,…,n -1,A i =a i ,B i =a i +1. 于是对i =1,2,…,n -1, d i =A i -B i =a i -a i +1=a 1(1-q )q i -1. 因此d i ≠0且d i +1d i =q (i =1,2,…,n -2),即d 1,d 2,…,d n -1是等比数列.。

高考理科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课件74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理科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课件74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从正面不易推导时,常考虑用分析来自.-15-考点1
考点2
考点3
π
对点训练 2(2019 湖南长沙模拟,17)已知函数 f(x)=tan x,x∈ 0,2 ,
π
1
若 x1,x2∈ 0,2 ,且 x1≠x2,求证:2[f(x1)+f(x2)]>f
1 + 2
2
.
-16-
考点1
a2+b2+c2≥ab+bc+ca.
由题设得(a+b+c)2=1.
即a2+b2+c2+2ab+2bc+2ca=1.
1
所以 3(ab+bc+ca)≤1,即 ab+bc+ca≤ .
3
1
当且仅当 a=b=c= 时,等号成立.
3
2
2
2
②因为 +b≥2a, +c≥2b, +a≥2c,
2
2
结论,直到完成命题的证明.
-10-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
1
1
对点训练 1(1)(2019 甘肃兰州城关区模拟)设 f(n)=1+2 + 3+…+ ,
是否存在 g(n),使等式 f(1)+f(2)+…+f(n-1)=g(n)[f(n)-1]对 n≥2 的一
切自然数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2)已知 a,b,c>0,a+b+c=1.求证:
①√ + √ + √ ≤ √3;
1
1
1
3

高考数学人教版理科一轮复习课件: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人教版理科一轮复习课件: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

课堂探究·深度剖析
课堂升华 强技提能
考向一 分析法的应用 【例 1】 已知 a>0,证明:
a2+a12- 2≥a+1a-2.
【证明】 要证 a2+a12- 2≥a+1a-2.
只需证
a2+a12≥a+1a-(2- 2).
因为 a>0,所以a+1a-(2- 2)>0,
所以只需证
第六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数学归纳法
知识梳理·自主学 课堂探究·深度剖析
习 课时作业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课前热身 稳固根基
知识点一 直接证明 1.综合法 (1)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
列的 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 成立 ,这种证明
1.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应用特点:对较复杂的问题,常常先从结论 进行分析,寻求结论与条件的关系,找到解题思路,再运用综合法证明; 或两种方法交叉使用.
2.分析法证明的注意点: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 证(欲证)……”“即证……”“只需证……”.
3.利用反证法证明的特点,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的命题进 行推理,如果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 的.
题也成立.
时命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 n0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n 都成立.
5.若 f(n)=1+12+13+…+6n1-1(n∈N*),则 f(1)为( C )
A.1
1 B.5
C.1+12+13+14+15
D.非以上答案
解析:∵f(n)=1+12+13+…+6n1-1,∴f(1)=1+12+13+…
(2)证明:假设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记为 ap+1, aq+1,ar+1(p<q<r,且 p,q,r∈N*).则 2·21q=21p+21r.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文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文

∴f(0)≥0.于是 f(0)=0.
(2)对于 f(x)=2x,x∈[0,1],f(1)=2 不满足新定义中的条件②, ∴f(x)=2x,(x∈[0,1])不是理想函数. 对于 f(x)=x2,x∈[0,1],显然 f(x)≥0,且 f(1)=1. 任意的 x1,x2∈[0,1],x1+x2≤1, f(x1+x2)-f(x1)-f(x2)=(x1+x2)2-x21-x22=2x1x2≥0, 即 f(x1)+f(x2)≤f(x1+x2). ∴f(x)=x2(x∈[0,1])是理想函数. 对于 f(x)= x,x∈[0,1],显然满足条件①②. 对任意的 x1,x2∈[0,1],x1+x2≤1, 有 f2(x1+x2)-[f(x1)+f(x2)]2=(x1+x2)-(x1+2 x1x2+x2)=-2 x1x2≤0, 即 f2(x1+x2)≤[f(x1)+f(x2)]2.∴f(x1+x2)≤f(x1)+f(x2),不满足条件③. ∴f(x)= x(x∈[0,1])不是理想函数.综上,f(x)=x2(x∈[0,1])是理想函数, f(x)=2x(x∈[0,1])与 f(x)= x(x∈[0,1])不是理想函数.
命题角度2 分析法的应用
典例2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求证:a+1 b+b+1 c=a+3b+c. 证明 要证a+1 b+b+1 c=a+3b+c,
即证a+a+b+b c+a+b+b+c c=3,
也就是a+c b+b+a c=1,
只需证c(b+c)+a(a+b)=(a+b)(b+c),
2.分析法 (1)定义:从___要__证__明__的__结__论___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__充__分__条__件_,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 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2)框图表示: Q⇐P1 ―→ P1⇐P2 ―→ P2⇐P3 ―→…―→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其中Q表示要证明的结 论). (3)思维过程:执果索因.

2019届 一轮复习 人教A版 2.第二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2019届 一轮复习 人教A版 2.第二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考点二
考点三
基 础 全 梳 理
归纳点拨
利用分析法证明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法采用逆向思维,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
直接,或证明过程中所需要用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 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从正面不易推导时

点 全 突 破
,常考虑用分析法.
(2)应用分析法的关键在于需保证分析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它 的常用书面表达形式为“要证……只需证……”或用“⇐”.注意用分析
基 础 全 梳 理
第十四章 推理与证明、算 法
第二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点 全 突 破
基础点一
基础点二
基 础 全 梳 理
基础点一
1.综合法
直接证明
(1) 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
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②__________ 成立 系列的①__________ ,
小题微练
B
解析:

点 全 突 破
基础点一
基础点二
基 础 全 梳 理点二
基 础 全 梳 理
基础点二
间接证明
不成立 反证法:假设原命题①__________ ,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 矛盾 ②__________ ,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
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特别提示: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 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
误.既然原命题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肯定了原命题成立 (命题成 立) .
不自 要己 仰亦 望是 别风 人景
(1)反设:假定所要证的结论不成立,而设结论的反面(否定命题)成 立(否定结论);

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课件:6-5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课件:6-5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 a 8 a 5 ,
感悟考题 试一试 2.(2017·忻州模拟)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b∈N,ab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 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该是 ( ) A.a,b都能被5整除 B.a,b都不能被5整除 C.a,b不都能被5整除 D.a能被5整除
【解析】选B.“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的反面是“都不能被5整除”.
第五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知识梳理】 1.直接证明
内 容
综合法
分析法
从待证结论出发,一步一 从已知条件出发, 步寻 经 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过逐步的推理,最 最后 原因 后 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 结果 结果 定 达到待证结论的 被 原因 义 方


已知
综合法
分析法 从“_____”看 未知
【变式训练】已知m>0,a,b∈R, 求证: 【解题提示】结论较为复杂,采用分析法倒推较为简单.
a mb 2 a 2 mb2 ( ) . 1 m 1 m
【证明】因为m>0,所以1+m>0, 所以要证 即证(a+mb)2≤(1+m)(a2+mb2), 即证m(a2-2ab+b2)≥0,即证(a-b)2≥0, 2 又(a-b)2≥0显然成立,所以
【解题导引】(1)由点D为等腰三角形底边BC的中点,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AD⊥BC,再利用已知面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出.
3.(2017·亳州模拟)实数a,b,c满足a+b+c=0,abc>0, 则 的值 ( ) A.一定是正数 B.一定是负数 C.可能是0 D.正、负不确定
1 1 1 a b c
【解析】选B.由a+b+c=0,abc>0得a,b,c中必有两负一 正,不妨设a<0,b<0,c>0,且|a|<|c|,则 ,从而 而 <0,所以 <0.

2019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课件:第6章 第5节 直接证

2019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课件:第6章 第5节 直接证

(对应学生用书第 100 页)
综合法
(2017· 江苏高考)对于给定的正整数 k,若数列{an}满足:an-k+an-k
+1
+…+an-1+an+1+…+an+k-1+an+k=2kan,对任意正整数 n(n>k)总成立,则称
数列{an}是“P(k)数列”. (1)证明:等差数列{an}是“P(3)数列”; (2)若数列{an}既是“P(2)数列”,又是“P(3)数列”,证明:{an}是等差数 列.
[证明]
(1)因为{an}是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d,则
an=a1+(n-1)d, 从而,当 n≥4 时, an-k+an+k=a1+(n-k-1)d+a1+(n+k-1)d =2a1+2(n-1)d=2an,k=1,2,3, 所以 an-3+an-2+an-1+an+1+an+2+an+3=6an, 因此等差数列{an}是“P(3)数列”.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五节
[考纲传真]
(教师用书独具)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
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 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栏目 导航
双基自主测评 题型分类突破 课时分层训练
(对应学生用书第 99 页) [基础知识填充] 1.直接证明 内容 综合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 定义 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 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 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分析法 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 它成立的 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 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 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 公理等)为止
5.(教材改编)在△ABC 中,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且 A,B,C 成等差数列,a,b,c 成等比数列,则△ABC 的形状为__________三角 形.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优质课教案

第六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知识点一直接证明1.综合法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作综合法.2.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作分析法.易误提醒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证(欲证)…”“即要证…”“就要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P,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问题成立.[自测练习]1.要证明3+7<25,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最合理的是( )A.综合法B.分析法C .反证法D .归纳法解析:要证明3+7<25成立,可采用分析法对不等式两边平方后再证明.答案:B2.要证:a 2+b 2-1-a 2b 2≤0,只要证明( ) A .2ab -1-a 2b 2≤0 B .a 2+b 2-1-a 4+b 42≤0C.a +b22-1-a 2b 2≤0D .(a 2-1)(b 2-1)≥0解析:a 2+b 2-1-a 2b 2≤0⇔(a 2-1)(b 2-1)≥0. 答案:D知识点二 间接证明 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易误提醒 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自测练习]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 >b ,那么3a >3b ”假设内容应是( ) A.3a =3bB.3a <3bC.3a =3b 且3a <3b D.3a =3b 或3a <3b 解析:假设结论不成立,即3a >3b 的否定为3a ≤3b .答案:D4.设a ,b ,c ∈(-∞,0),则a +1b ,b +1c ,c +1a( )A .都不大于-2B .都不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解析:因为a +1b +b +1c +c +1a≤-6,所以三者不能都大于-2.答案:C考点一 综合法的应用|已知a ,b ,c 为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b +c -aa +c +a -bb+a +b -cc>3. [证明] 因为a ,b ,c 为不全相等的正数,所以b +c -a a +c +a -b b +a +b -c c=b a +a b +c a +a c +c b +bc-3, >2b a ×a b +2c a ×a c +2c b ×bc-3=3, 即b +c -a a +c +a -b b +a +b -c c>3.综合法证题的思路1.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对任意正整数n ,总存在正整数m ,使得S n =a m ,则称{a n }是“H 数列”.(1)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n ∈N *),证明:{a n }是“H 数列”;(2)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a n },总存在两个“H 数列”{b n }和{c n },使得a n =b n +c n (n ∈N *)成立.证明:(1)由已知,当n ≥1时,a n +1=S n +1-S n =2n +1-2n =2n .于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 ,总存在正整数m =n +1,使得S n =2n =a m .所以{a n }是“H 数列”. (2)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a n =a 1+(n -1)d =na 1+(n -1)(d -a 1)(n ∈N *) 令b n =na 1,c n =(n -1)(d -a 1),则a n =b n +c n (n ∈N *). 下面证{b n }是“H 数列”. 设{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则T n =n n +2a 1(n ∈N *). 于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 ,总存在正整数m =n n +2,使得T n=b m ,所以{b n }是“H 数列”.同理可证{c n }也是“H 数列”.所以任意的等差数列{a n },总存在两个“H 数列”{b n }和{c n },使得a n =b n +c n (n ∈N *)成立.考点二 分析法|已知a >0,证明a 2+1a 2-2≥a +1a-2.[证明] 要证a 2+1a 2-2≥a +1a-2,只需证a 2+1a 2≥⎝ ⎛⎭⎪⎫a +1a -(2-2).因为a >0,所以⎝ ⎛⎭⎪⎫a +1a -(2-2)>0,所以只需证⎝⎛⎭⎪⎪⎫a 2+1a 22≥⎣⎢⎡⎦⎥⎤⎝⎛⎭⎪⎫a +1a --22, 即2(2-2)⎝⎛⎭⎪⎫a +1a ≥8-42,只需证a +1a≥2.因为a >0,a +1a≥2显然成立⎝⎛⎭⎪⎫a =1a=1时等号成立,所以要证的不等式成立.分析法证明问题的适用范围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中所需用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常考虑用分析法.2.已知a ,b ,m 都是正数,且a <b ,求证:a +m b +m >ab .证明:要证明a +m b +m >ab,由于a ,b ,m 都是正数,只需证a (b +m )<b (a +m ), 只需证am <bm ,因为m >0,所以只需证a <b . 又已知a <b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考点三 反证法|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2,S 3=9+3 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2)设b n =S nn(n ∈N *),求证: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解] (1)由已知得⎩⎪⎨⎪⎧a 1=2+1,3a 1+3d =9+32,所以d =2,故a n =2n -1+2,S n =n (n +2).(2)证明:由(1),得b n =S nn =n + 2.假设数列{b n }中存在三项b p ,b q ,b r (p ,q ,r 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b 2q =b p b r ,即(q +2)2=(p +2)(r +2),所以(q 2-pr )+2(2q -p -r )=0.因为p ,q ,r ∈N *,所以⎩⎪⎨⎪⎧q 2-pr =0,2q -p -r =0,所以⎝⎛⎭⎪⎫p +r 22=pr ,(p -r )2=0. 所以p =r ,这与p ≠r 矛盾,所以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五个注意点(1)分清问题的条件和结论;(2)假设所要证的结论不成立,而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否定结论);(3)从假设和条件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出与已知条件、公理、定理、定义及明显成立的事实相矛盾或自相矛盾(推导矛盾);(4)因为推理正确,所以断定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假设”错误,即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证明了原结论成立(结论成立);(5)应用反证法时,当原命题的结论的反面有多种情况时,要对结论的反面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否定结论的目的.3.已知a 1+a 2+a 3+a 4>100,求证:a 1,a 2,a 3,a 4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证明:假设a 1,a 2,a 3,a 4均不大于25,即a 1≤25,a 2≤25,a 3≤25,a 4≤25,则a 1+a 2+a 3+a 4≤25+25+25+25=100,这与已知a 1+a 2+a 3+a 4>100矛盾,故假设错误.所以a 1,a 2,a 3,a 4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13.综合法与分析法证题中的易误点【典例】(1)设x≥1,y≥1,证明x+y+1xy≤1x+1y+xy;(2)设1<a≤b≤c,证明log a b+log b c+log c a≤log b a+log c b +log a c.[证明] (1)由于x≥1,y≥1,所以x+y+1xy ≤1x+1y+xy⇔xy(x+y)+1≤y+x+(xy)2.将上式中的右式减左式,得[y+x+(xy)2]-[xy(x+y)+1]=[(xy)2-1]-[xy·(x+y)-(x+y)]=(xy+1)(xy-1)-(x+y)(xy-1)=(xy-1)(xy-x-y+1)=(xy-1)(x-1)(y-1).既然x≥1,y≥1,所以(xy-1)(x-1)(y-1)≥0,从而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2)设log a b=x,log b c=y,由对数的换底公式得log c a=1xy,log b a=1x,log c b=1y,log a c=xy.于是,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即为x+y+1xy ≤1x+1y+xy,其中x=log a b≥1,y=log b c≥1.故由(1)可知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易误点评] (1)证明问题(1)有两处易误点:①不能利用分析法将其正确转化,从而无法找到证明问题的切入口;②不能灵活运用综合法将作差后的代数式变形,从而导致无法证明不等式成立.(2)证明问题(2)时常因忽视条件“1<a≤b≤c”而不能挖掘出其隐含条件,即x=log a b,y=log b c,从而无法证明不等式.[防范措施] (1)在解题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运用,先以分析法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表述解答或证明过程.(2)通过a ,b ,c 的范围得到log a b ≥1,log b c ≥1,联想到x ≥1,y ≥1,从而可令log a b =x ,log b c =y ,再利用对数换底公式,把不等式转化为关于x ,y 的不等式.[跟踪练习] 设f (x )=ax 2+bx +c (a ≠0),若函数f (x +1)与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求证:f ⎝⎛⎭⎪⎫x +12为偶函数.证明:由函数f (x +1)与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可知f (x +1)=f (-x ). 将x 换成x -12代入上式可得f ⎝ ⎛⎭⎪⎫x -12+1=f ⎣⎢⎡⎦⎥⎤-⎝ ⎛⎭⎪⎫x -12,即f ⎝ ⎛⎭⎪⎫x +12=f ⎝⎛⎭⎪⎫-x +12,由偶函数的定义可知f ⎝⎛⎭⎪⎫x +12为偶函数.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已知函数f (x )=⎝ ⎛⎭⎪⎫12x ,a ,b 是正实数,A =f ⎝ ⎛⎭⎪⎫a +b 2,B =f (ab ),C =f ⎝⎛⎭⎪⎫ab a +b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B .A ≤C ≤B C .B ≤C ≤AD .C ≤B ≤A解析:∵a +b2≥ab ≥2aba +b.又f (x )=⎝ ⎛⎭⎪⎫12x在R 上为减函数.∴f ⎝ ⎛⎭⎪⎫a +b 2≤f (ab )≤f ⎝ ⎛⎭⎪⎫2ab a +b 即A ≤B ≤C ,选A. 答案:A2.(2016·宁波模拟)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 >b >c ,且a +b +c =0,求证b 2-ac <3a ”索的因应是( )A .a -b >0B .a -c >0C .(a -b )(a -c )>0D .(a -b )(a -c )<0解析:b 2-ac <3a ⇔b 2-ac <3a 2⇔(a +c )2-ac <3a 2⇔a 2+2ac +c 2-ac -3a 2<0 ⇔-2a 2+ac +c 2<0⇔2a 2-ac -c 2>0 ⇔(a -c )(2a +c )>0⇔(a -c )(a -b )>0. 答案:C3.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单调递减,若x 1+x 2>0,则f (x 1)+f (x 2)的值( )A .恒为负值B .恒等于零C .恒为正值D .无法确定正负解析:由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且当x ≥0时,f (x )单调递减, 可知f (x )是R 上的单调递减函数,由x 1+x 2>0,可知x 1>-x 2,f (x 1)<f (-x 2)=-f (x 2),则f (x 1)+f (x 2)<0,故选A.答案:A4.不相等的三个正数a ,b ,c 成等差数列,并且x 是a ,b 的等比中项,y 是b ,c 的等比中项,则x 2,b 2,y 2三数( )A .成等比数列而非等差数列B .成等差数列而非等比数列C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D .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 +c =2b , ①x 2=ab , ②y 2=bc . ③由②③得⎩⎪⎨⎪⎧a =x 2b,c =y2b .代入①,得x 2b +y 2b=2b ,即x 2+y 2=2b 2.故x 2,b 2,y 2成等差数列. 答案:B5.(2016·大连模拟)设S 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 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a ,b ∈S ,对于有序元素对(a ,b ),在S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a *b 与之对应),若对任意的a ,b ∈S ,有a *(b *a )=b ,则对任意的a ,b ∈S ,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 .(a *b )*a =aB .[a *(b *a )]*(a *b )=aC .b *(b *b )=bD .(a *b )*[b *(a *b )]=b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对任意a ,b ∈S ,a *(b *a )=b ,则b *(b *b )=b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a *b )]=(a *b )*a =b ,即选项B ,C ,D 中的等式均恒成立,仅选项A 中的等式不恒成立.故选A.答案:A6.(2016·华师附中一模)如果a a +b b >a b +b a ,则a ,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解析:∵a a +b b >a b +b a ⇔(a -b )2·(a +b )>0⇔a ≥0,b ≥0且a ≠b .答案:a ≥0,b ≥0且a ≠b7.若P =a +a +7,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P 2=2a +7+2a a +7=2a +7+2a 2+7a ,Q 2=2a +7+2a +3a +4=2a +7+2a 2+7a +12,∴P 2<Q 2,又∵P >0,Q >0,∴P <Q .答案:P <Q8.某同学准备用反证法证明如下一个问题:函数f (x )在[0,1]上有意义,且f (0)=f (1),如果对于不同的x 1,x 2∈[0,1],都有|f (x 1)-f (x 2)|<|x 1-x 2|,求证:|f (x 1)-f (x 2)|<12.那么他的反设应该是________.答案:“存在x 1,x 2∈[0,1],使得|f (x 1)-f (x 2)|<|x 1-x 2|,则|f (x 1)-f (x 2)|≥12”9.已知a ,b ,m 为非零实数,且a 2+b 2+2-m =0,1a 2+4b2+1-2m =0.(1)求证:1a 2+4b 2≥9a 2+b 2;(2)求证:m ≥72.证明:(1)(分析法)要证1a 2+4b 2≥9a 2+b 2成立,只需证⎝ ⎛⎭⎪⎫1a 2+4b 2(a2+b 2)≥9,即证1+4+b 2a 2+4a 2b 2≥9,即证b 2a 2+4a 2b 2≥4.根据基本不等式,有b 2a 2+4a 2b2≥2b 2a 2·4a 2b 2=4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2)(综合法)因为a 2+b 2=m -2,1a 2+4b2=2m -1,由(1),知(m -2)(2m -1)≥9,即2m 2-5m -7≥0,解得m ≤-1或m ≥72.因为a 2+b 2=m -2>0,1a 2+4b 2=2m -1>0,所以m ≥72.10.已知f (x )=ax 2+bx +c ,若a +c =0,f (x )在[-1,1]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52.求证:a ≠0且⎪⎪⎪⎪⎪⎪b a <2.证明:假设a =0或⎪⎪⎪⎪⎪⎪b a ≥2.(1)当a =0时,由a +c =0,得f (x )=bx ,显然b ≠0. 由题意得f (x )=bx 在[-1,1]上是单调函数, 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b |,最小值为-|b |. 由已知条件,得|b |+(-|b |)=2-52=-12,这与|b |+(-|b |)=0相矛盾,所以a ≠0.(2)当⎪⎪⎪⎪⎪⎪b a ≥2时,由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 =-b2a ,知f (x )在[-1,1]上是单调函数,故其最值在区间的端点处取得.所以⎩⎪⎨⎪⎧ f =a +b +c =2,f -=a -b +c =-52,或⎩⎪⎨⎪⎧f =a +b +c =-52,f-=a -b +c =2.又a +c =0,则此时b 无解,所以⎪⎪⎪⎪⎪⎪b a <2.由(1)(2),得a ≠0且⎪⎪⎪⎪⎪⎪b a <2.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4·高考山东卷)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数,则方程x 3+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B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一个实根C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x 3+ax +b =0恰好有两个实根解析:反证法中否定结论需全否定,“至少有一个”的否定为“一个也没有”.答案:A2.(2013·高考北京卷改编)给定数列a 1,a 2,…,a n ,对i =1,2,…,n -1,该数列前i 项的最大值记为A i ,后n -i 项a i +1,a i +2,…,a n的最小值记为B i ,d i =A i -B i .(1)设数列{a n }为3,4,7,1,写出d 1,d 2,d 3的值;(2)设a 1,a 2,…,a n (n ≥4)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且a 1>0,证明:d 1,d 2,…,d n -1是等比数列.解:(1)d 1=2,d 2=3,d 3=6.(2)证明:因为a1>0,公比q>1,所以a1,a2,…,a n是递增数列.因此,对i=1,2,…,n-1,A i=a i,B i=a i+1. 于是对i=1,2,…,n-1,d i=A i-B i=a i-a i+1=a1(1-q)q i-1.因此d i≠0且d i+1d i=q(i=1,2,…,n-2),即d1,d2,…,d n-1是等比数列.。

【全套解析】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全套解析】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出矛盾 ——与已知条件、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及明显的事实矛盾
或自相矛盾;(推导矛盾) 3 .结论:因为推理正确,所以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 “ 反设 ” 的 谬误,既然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肯定了结论成立.(结论成立)
高三总复习
人教A 版 · 数学 (理)
[例3] 设集合W是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无穷数列{an}的集 an+an+2 合:① ≤an+1;②an≤M.其中n∈N*,M是与n无关的常 2 数. (1)设数列{bn}的通项为bn=5n-2n,且{bn}∈W,求M的取值 范围; (2)设数列{cn}的各项均为正整数,且{cn}∈W,证明:cn≤cn+1.
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要把握三点: (1)必须先否定结
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2)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
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依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 (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 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矛盾 等,但是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
高三总复习
人教A 版 · 数学 (理)
高三总复习
人教A 版 · 数学 (理)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三总复习
人教Aபைடு நூலகம்版 · 数学 (理)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 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 反证法; 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高三总复习
人教A 版 · 数学 (理)
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高三总复习
人教A 版 · 数学 (理)
分析法简称为: 执果索因.
4.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假设原命题 不成立
,经过正确的推

高考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章第5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Word版含解析

高考数学(人教A版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章第5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Word版含解析

第五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考纲传真 ] 1.认识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法和剖析法;认识综合法和剖析法的思虑过程和特色.2.认识反证法的思虑过程和特色.1.直接证明内容综合法剖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渐追求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义、使它建立的充足条件,直至最后,定义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纳为判断一个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建立明显建立的条件思想过程由因导果执果索因框图表示要证,只要证,即证书写格式由于,所以或由,得2.间接证明反证法:一般地,假定原命题不建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所以说明假定错误,进而证了然原命题建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1.(思虑辨析 )判断以下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综合法的思想过程是由因导果,逐渐找寻已知的必需条件.()(2)剖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渐找寻使结论建立的充要条件.()(3)用反证法证明时,推出的矛盾不可以与假定矛盾.()(4)在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剖析法找寻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再用综合法显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答案 ](1)√ (2)×(3)× (4)√2.要证明 3+ 7<25,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此中最合理的是() A.综合法 B. 剖析法C.反证法 D. 概括法B[要证明3+7<25建立,可采纳剖析法对不等式两边平方后再证明.].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b 为实数,则方程2+ax+ b= 0起码有3x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定是 ()A.方程 x2+ax+b=0 没有实根B.方程 x2+ax+b=0 至多有一个实根C.方程 x2+ax+b=0 至多有两个实根D.方程 x2+ax+b=0 恰巧有两个实根A[“方程x2+ax+b=0起码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2+ax+b=0没有实根”,应选 A.]b b+x4.已知 a, b, x 均为正数,且 a>b,则a与+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a xb+x b b+x b x a-b>[ ∵-=>0,a+x a a+x a a+ x ab+ x b∴> .]a+ xa5.(教材改编 )在△ ABC 中,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 b,c,且A,B,C 成等差数列, a,b,c 成等比数列,则△ ABC 的形状为 __________三角形.等边[由题意 2B=A+C,π2又 A+ B+ C=π,∴B=3,又 b = ac,22222-ac,由余弦定理得 b = a+c-2accos B=a + c∴a2+c2-2ac= 0,即 (a-c)2=0,∴a= c,π∴A= C,∴A=B=C=3,∴△ABC 为等边三角形. ]综合法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E,F 分别为 D1C1,C1B1的中点,AC∩BD =P, A1 C1∩ EF= Q.求证:(1)D, B, F,E 四点共面;(2)若 A1C 交平面 DBFE 于 R 点,则 P, Q,R 三点共线.[证明 ](1)如下图,由于 EF 是△D1B1C1的中位线,所以 EF∥B1D1.2 分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 B1D1∥BD,所以 EF∥BD, 4 分所以 EF, BD 确立一个平面,即 D,B,F,E 四点共面 .5 分(2)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设平面 A1ACC1确立的平面为α,又设平面 BDEF 为β.由于 Q∈A1C1,所以 Q∈α.又 Q∈EF,所以 Q∈β,则 Q 是α与β的公共点 .8 分同理, P 点也是α与β的公共点 .9 分所以α∩β= PQ.又 A1C∩β=R,所以 R∈A1C,则 R∈α且 R∈β,则 R∈PQ,故 P,Q,R 三点共线 .12 分[规律方法 ]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其逻辑依照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方法,常与剖析法联合使用,用剖析法探路,综合法书写,但要注意有关定理、性质、结论题设条件的正确运用.1 2 1 3[变式训练 1] 已知函数 f(x)=ln(1+x),g(x)=a+bx-2x +3x ,函数 y=f(x)与函数 y=g(x)的图象在交点 (0,0)处有公共切线.(1)求 a,b 的值;(2)证明: f(x)≤g(x).12[解 ](1)f′(x)=,g′(x)=b-x+x,2分g 0 =f 0 ,由题意得f′ 0 =g′ 0 ,解得 a=0, b= 1.5 分(2)证明:令 h(x)=f(x)- g(x)3 1 21=ln(x+ 1)-3x +2x -x(x>- 1).h′(x)= 1 -x2+x-1=-x3.8分x+ 1x+ 1所以 h(x)在(-1,0)上为增函数,在 (0,+∞)上为减函数.h(x)max=h(0)=0,h(x)≤ h(0)=0,即 f(x)≤g(x).12 分剖析法已知 a>0,求证:2 11-2. a +2-2 ≥ +aa a【导学号: 01772227】11[证明 ]要证 a 2+a 2- 2≥ a +a -2,211只要要证a +a 2+ 2≥ a + a + 2.2 分2 1 212由于 a>0,故只要要证a +a 2 +2 ≥ a +a + 2,2 1 2 121 1即 a +a 2+4a +a 2+ 4≥ a +2+a 2+2 2 a +a + 2, 8 分21 1 进而只要要证2 a +a 2≥ 2 a +a ,只要要证 2+1≥2 22+ 1,4 a 2 a +2aa 21即 a +a 2≥2,而上述不等式明显建立,故原不等式建立 .12 分[规律方法 ]1.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中所需用的知识不太明确、详细时,常常采纳剖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常考虑用剖析法.2.剖析法的特色和思路是 “执果索因 ” ,逐渐找寻结论建立的充足条件,即从 “未知 ”看 “需知 ” ,逐渐聚拢 “已知 ”或自己已经建立的定理、 性质或已经证明建立的结论等, 往常采纳 “ 欲证 — 只要证 —已知 ” 的格式,在表达中要注意表达形式的规范性.[变式训练 2] 已知△ ABC 的三个内角 A ,B ,C 成等差数列,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 c.1 1 3求证: a +b +b + c = a + b + c.[证明 ]要证1 +a +b1b +c=3, a +b + ca+ b+ c a+b+cc+a=1,3 分即证+=3,也就是a+b b+c a+b b+c只要证 c(b+c)+a(a+ b)=(a+b)(b+c),222需证 c +a = ac+b , 5 分又△ABC 三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故 B=60°,由余弦定理,得b2=c2+ a2-2accos 60 ,°10 分即 b2=c2+a2- ac,故 c2+a2= ac+b2建立.于是原等式建立 .12 分反证法设{ a n} 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1)推导 { a n} 的前 n 项和公式;(2)设 q≠1,证明数列 { a n+1} 不是等比数列.【导学号: 01772228】[解 ](1)设{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当 q= 1 时, S n= a1+a1++a1=na1;当 q≠ 1 时, S n= a1+a1q+a1q2++a1q n-1,①qS n=a1q+a1q2++a1q n,②①-②得, (1- q)S n=a1- a1q n,a1 1- q n na1, q= 1,n∴S n=,∴S n= 5 分a1 1-q1-q,q≠ 1.1- qn+1}是等比数列,则对随意的*,(2)证明:假定 { a k∈N(a k+1+1)2=(a k+ 1)(a k+2+1),2a k+1+ 2a k+1+1=a k a k+2+ a k+a k+2+ 1,2 2k k k 1k 1k 1k 1a1q + 2a1q=a1q -·a1 q ++ a1q -+a1q +.8 分∵a1≠0,∴2q k= q k-1+q k+1.∵q≠0,∴q2-2q+ 1= 0,∴q= 1,这与已知矛盾.∴假定不建立,故 {a n+1} 不是等比数列 .12 分[规律方法 ]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步骤:(1)反设:假定所要证的结论不建立,而设结论的反面建立;(否认结论 )(2)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由此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出矛盾,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定义、公义、定理及明显的事实矛盾或自相矛盾;(推导矛盾 )(3)立论:由于推理正确,所以产生矛盾的原由在于“反设”的错误.既然原命题结论的反面不建立,进而一定了原命题建立.(命题建立 )[变式训练 3] 已知 a≥- 1,求证三个方程: x2+4ax-4a+3=0,x2+(a-221)x+a= 0, x +2ax-2a=0中起码有一个方程有实根.[证明 ]假定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数根,则314a 2-4 -4a+3 <0,-2<a<2,a-1 2-4a2<0,?1 6 分3或a<-1,2a 2-4× - 2a <0a>-2<a<0,3分∴- <a<-1.102这与已知 a≥- 1 矛盾,所以假定不建立,故原结论建立.12 分[思想与方法 ]1.综合法与剖析法的关系:剖析法与综合法相辅相成,对较复杂的问题,经常先从结论进行剖析,追求结论与条件的关系,找到解题思路,再运用综合法证明;或两种方法交错使用.2.反证法证题的本质是证明它的逆否命题建立.反证法证明的重点:①准确反设;②从否认的结论正确推理;③得出矛盾.[易错与防备 ]1.用剖析法证明数学识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经常用“要证(欲证 )”“即要证”“就要证”平剖析到一个明显建立的结论 P,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识题建立.2.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识题时,没实用假定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新人教A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新人教A版
第三十页,共46页。
变式思考 3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n+Sn= 2.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an}中不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
第三十一页,共46页。
解 (1)当n=1时,a1+S1=2a1=2,则a1=1. 又an+Sn=2,所以an+1+Sn+1=2, 两式相减得an+1=12an, 所以{an}是首项为1,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所以an=2n1-1. (2)假设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记为ap+1,aq+1,ar +1(p<q<r,且p,q,r∈N*),
【规律方法】 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即由已 知条件出发,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等式或不等式成立.因此,综合 法又叫做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 推理方法,这就要保证前提正确,推理合乎规律,才能保证结论 的正确性.
第二十页,共46页。
变式思考 1 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lga+2 b+lgb+2 c+lgc+2 a>lga+lgb+lgc.
第四十一页,共46页。
自主体验 1.(2013·南昌模拟)设a,b∈R,则“a+b=1”是 “4ab≤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第四十二页,共46页。
解析 若“a+b=1”,则4ab=4a(1-a)=-4 a-12 2+ 1≤1;若“4ab≤1”,取a=-4,b=1,a+b=-3,即“a+b =1”不成立;则“a+b=1”是“4ab≤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直接证明
课本导读
第六页,共46页。
2.间接证明 反证法:假设命题_不__成__立___ (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 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_矛__盾__.____因此说明假设错 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知识点一直接证明1.综合法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学定义、公、定等,经过一系列的推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作综合法.2.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定义、公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作分析法.易误提醒用分析法证明学问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证(欲证)…”“即要证…”“就要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P,再说明所要证明的学问题成立.[自测练习]1.要证明3+7<25,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最合的是( )A.综合法B.分析法C .反证法D .归纳法解析:要证明3+7<25成立,可采用分析法对不等式两边平方后再证明.答案:B2.要证:a 2+b 2-1-a 2b 2≤0,只要证明( ) A .2ab -1-a 2b 2≤0 B .a 2+b 2-1-a 4+b 42≤0C.a +b22-1-a 2b 2≤0D .(a 2-1)(b 2-1)≥0解析:a 2+b 2-1-a 2b 2≤0⇔(a 2-1)(b 2-1)≥0. 答案:D知识点二 间接证明 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易误提醒 利用反证法证明学问题时,没有用假设命题推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过程是错误的.[自测练习]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 >b ,那么3a >3b ”假设内容应是( ) A.3a =3bB.3a <3bC.3a =3b 且3a <3b D.3a =3b 或3a <3b 解析:假设结论不成立,即3a >3b 的否定为3a ≤3b .答案:D4.设a ,b ,c ∈(-∞,0),则a +1b ,b +1c ,c +1a( )A .都不大于-2B .都不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解析:因为a +1b +b +1c +c +1a≤-6,所以三者不能都大于-2.答案:C考点一 综合法的应用|已知a ,b ,c 为不全相等的正,求证:b +c -aa +c +a -bb+a +b -cc>3. [证明] 因为a ,b ,c 为不全相等的正,所以b +c -a a +c +a -b b +a +b -c c=b a +a b +c a +a c +c b +bc-3, >2b a ×a b +2c a ×a c +2c b ×bc-3=3, 即b +c -a a +c +a -b b +a +b -c c>3.综合法证题的思路1.设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对任意正整n ,总存在正整m ,使得S n =a m ,则称{a n }是“H 列”.(1)若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n ∈N *),证明:{a n }是“H 列”; (2)证明:对任意的等差列{a n },总存在两个“H 列”{b n }和{c n },使得a n =b n +c n (n ∈N *)成立.证明:(1)由已知,当n ≥1时,a n +1=S n +1-S n =2n +1-2n =2n .于是对任意的正整n ,总存在正整m =n +1,使得S n =2n =a m .所以{a n }是“H 列”. (2)设等差列{a n }的公差为d ,则a n =a 1+(n -1)d =na 1+(n -1)(d -a 1)(n ∈N *) 令b n =na 1,c n =(n -1)(d -a 1),则a n =b n +c n (n ∈N *). 下面证{b n }是“H 列”. 设{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则T n =n n +2a 1(n ∈N *).于是对任意的正整n ,总存在正整m =n n +2,使得T n =b m ,所以{b n }是“H 列”.同可证{c n }也是“H 列”.所以任意的等差列{a n },总存在两个“H 列”{b n }和{c n },使得a n =b n +c n (n ∈N *)成立.考点二 分析法|已知a >0,证明a 2+1a 2-2≥a +1a-2.[证明] 要证a 2+1a 2-2≥a +1a-2,只需证a 2+1a 2≥⎝ ⎛⎭⎪⎫a +1a -(2-2).因为a >0,所以⎝ ⎛⎭⎪⎫a +1a -(2-2)>0,所以只需证⎝⎛⎭⎪⎪⎫a 2+1a 22≥⎣⎢⎡⎦⎥⎤⎝⎛⎭⎪⎫a +1a --22, 即2(2-2)⎝⎛⎭⎪⎫a +1a ≥8-42,只需证a +1a≥2.因为a >0,a +1a≥2显然成立⎝⎛⎭⎪⎫a =1a=1时等号成立,所以要证的不等式成立.分析法证明问题的适用范围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中所需用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常考虑用分析法.2.已知a ,b ,m 都是正,且a <b ,求证:a +m b +m >ab .证明:要证明a +m b +m >ab,由于a ,b ,m 都是正,只需证a (b +m )<b (a +m ), 只需证am <bm ,因为m >0,所以只需证a <b . 又已知a <b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考点三 反证法|等差列{a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2,S 3=9+3 2. (1)求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2)设b n =S nn(n ∈N *),求证: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列.[解] (1)由已知得⎩⎪⎨⎪⎧a 1=2+1,3a 1+3d =9+32,所以d =2,故a n =2n -1+2,S n =n (n +2).(2)证明:由(1),得b n =S nn =n + 2.假设列{b n }中存在三项b p ,b q ,b r (p ,q ,r 互不相等)成等比列,则b 2q =b p b r ,即(q +2)2=(p +2)(r +2),所以(q 2-pr )+2(2q -p -r )=0.因为p ,q ,r ∈N *,所以⎩⎪⎨⎪⎧q 2-pr =0,2q -p -r =0,所以⎝⎛⎭⎪⎫p +r 22=pr ,(p -r )2=0. 所以p =r ,这与p ≠r 矛盾,所以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列.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五个注意点(1)分清问题的条件和结论;(2)假设所要证的结论不成立,而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否定结论);(3)从假设和条件出发,经过正确的推,导出与已知条件、公、定、定义及明显成立的事实相矛盾或自相矛盾(推导矛盾);(4)因为推正确,所以断定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假设”错误,即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证明了原结论成立(结论成立);(5)应用反证法时,当原命题的结论的反面有多种情况时,要对结论的反面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否定结论的目的.3.已知a 1+a 2+a 3+a 4>100,求证:a 1,a 2,a 3,a 4中至少有一个大于25.证明:假设a 1,a 2,a 3,a 4均不大于25,即a 1≤25,a 2≤25,a 3≤25,a 4≤25,则a 1+a 2+a 3+a 4≤25+25+25+25=100,这与已知a 1+a 2+a 3+a 4>100矛盾,故假设错误.所以a 1,a 2,a 3,a 4中至少有一个大于25.13.综合法与分析法证题中的易误点【典例】 (1)设x ≥1,y ≥1,证明x +y +1xy ≤1x +1y+xy ;(2)设1<a ≤b ≤c ,证明log a b +log b c +log c a ≤log b a +log c b +log a c .[证明] (1)由于x≥1,y≥1,所以x+y+1xy ≤1x+1y+xy⇔xy(x+y)+1≤y+x+(xy)2.将上式中的右式减左式,得[y+x+(xy)2]-[xy(x+y)+1]=[(xy)2-1]-[xy·(x+y)-(x+y)]=(xy+1)(xy-1)-(x+y)(xy-1)=(xy-1)(xy-x-y+1)=(xy-1)(x-1)(y-1).既然x≥1,y≥1,所以(xy-1)(x-1)(y-1)≥0,从而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2)设log a b=x,log b c=y,由对的换底公式得log c a=1xy,log b a=1x,log c b=1y,log a c=xy.于是,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即为x+y+1xy ≤1x+1y+xy,其中x=log a b≥1,y=log b c≥1.故由(1)可知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易误点评] (1)证明问题(1)有两处易误点:①不能利用分析法将其正确转,从而无法找到证明问题的切入口;②不能灵活运用综合法将作差后的代式变形,从而导致无法证明不等式成立.(2)证明问题(2)时常因忽视条件“1<a≤b≤c”而不能挖掘出其隐含条件,即x=log a b,y=log b c,从而无法证明不等式.[防范措施] (1)在解题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运用,先以分析法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表述解答或证明过程.(2)通过a,b,c的范围得到log a b≥1,log b c≥1,联想到x≥1,y≥1,从而可令log a b=x,log b c=y,再利用对换底公式,把不等式转为关于x,y的不等式.[跟踪练习] 设f (x )=ax 2+bx +c (a ≠0),若函f (x +1)与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求证:f ⎝⎛⎭⎪⎫x +12为偶函.证明:由函f (x +1)与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可知f (x +1)=f (-x ). 将x 换成x -12代入上式可得f ⎝ ⎛⎭⎪⎫x -12+1=f ⎣⎢⎡⎦⎥⎤-⎝ ⎛⎭⎪⎫x -12,即f ⎝ ⎛⎭⎪⎫x +12=f ⎝⎛⎭⎪⎫-x +12,由偶函的定义可知f ⎝⎛⎭⎪⎫x +12为偶函.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已知函f (x )=⎝ ⎛⎭⎪⎫12x ,a ,b 是正实,A =f ⎝⎛⎭⎪⎫a +b 2,B =f (ab ),C =f ⎝ ⎛⎭⎪⎫ab a +b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B .A ≤C ≤B C .B ≤C ≤AD .C ≤B ≤A解析:∵a +b2≥ab ≥2ab a +b.又f (x )=⎝ ⎛⎭⎪⎫12x在R 上为减函.∴f ⎝ ⎛⎭⎪⎫a +b 2≤f (ab )≤f ⎝ ⎛⎭⎪⎫2ab a +b 即A ≤B ≤C ,选A.答案:A2.(2016·宁波模拟)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b2-ac<3a”索的因应是( ) A.a-b>0 B.a-c>0C.(a-b)(a-c)>0 D.(a-b)(a-c)<0解析:b2-ac<3a⇔b2-ac<3a2⇔(a+c)2-ac<3a2⇔a2+2ac+c2-ac-3a2<0⇔-2a2+ac+c2<0⇔2a2-ac-c2>0⇔(a-c)(2a+c)>0⇔(a-c)(a-b)>0.答案:C3.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且当x≥0时,f(x)单调递减,若x1+x2>0,则f(x1)+f(x2)的值( )A.恒为负值B.恒等于零C.恒为正值D.无法确定正负解析:由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且当x≥0时,f(x)单调递减,可知f(x)是R上的单调递减函,由x1+x2>0,可知x1>-x2,f(x1)<f(-x2)=-f(x2),则f(x1)+f(x2)<0,故选A.答案:A4.不相等的三个正a,b,c成等差列,并且x是a,b的等比中项,y是b,c的等比中项,则x2,b2,y2三( )A.成等比列而非等差列B.成等差列而非等比列C.既成等差列又成等比列D.既非等差列又非等比列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 +c =2b , ①x 2=ab , ②y 2=bc . ③由②③得⎩⎪⎨⎪⎧a =x 2b,c =y2b .代入①,得x 2b +y 2b=2b ,即x 2+y 2=2b 2.故x 2,b 2,y 2成等差列. 答案:B5.(2016·大连模拟)设S 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 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a ,b ∈S ,对于有序元素对(a ,b ),在S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a *b 与之对应),若对任意的a ,b ∈S ,有a *(b *a )=b ,则对任意的a ,b ∈S ,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 .(a *b )*a =aB .[a *(b *a )]*(a *b )=aC .b *(b *b )=bD .(a *b )*[b *(a *b )]=b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对任意a ,b ∈S ,a *(b *a )=b ,则b *(b *b )=b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a *b )]=(a *b )*a =b ,即选项B ,C ,D 中的等式均恒成立,仅选项A 中的等式不恒成立.故选A.答案:A6.(2016·华师附中一模)如果a a +b b >a b +b a ,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解析:∵a a +b b >a b +b a ⇔(a -b )2·(a +b )>0⇔a ≥0,b ≥0且a ≠b .答案:a ≥0,b ≥0且a ≠b7.若P =a +a +7,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P 2=2a +7+2a a +7=2a +7+2a 2+7a ,Q 2=2a +7+2a +3a +4=2a +7+2a 2+7a +12,∴P 2<Q 2,又∵P >0,Q >0,∴P <Q .答案:P <Q8.某同学准备用反证法证明如下一个问题:函f (x )在[0,1]上有意义,且f (0)=f (1),如果对于不同的x 1,x 2∈[0,1],都有|f (x 1)-f (x 2)|<|x 1-x 2|,求证:|f (x 1)-f (x 2)|<12.那么他的反设应该是________.答案:“存在x 1,x 2∈[0,1],使得|f (x 1)-f (x 2)|<|x 1-x 2|,则|f (x 1)-f (x 2)|≥12”9.已知a ,b ,m 为非零实,且a 2+b 2+2-m =0,1a 2+4b2+1-2m=0.(1)求证:1a 2+4b 2≥9a 2+b 2; (2)求证:m ≥72.证明:(1)(分析法)要证1a 2+4b 2≥9a 2+b 2成立,只需证⎝ ⎛⎭⎪⎫1a 2+4b 2(a2+b 2)≥9,即证1+4+b 2a 2+4a 2b 2≥9,即证b 2a 2+4a 2b 2≥4.根据基本不等式,有b 2a 2+4a 2b2≥2b 2a 2·4a 2b 2=4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2)(综合法)因为a 2+b 2=m -2,1a 2+4b2=2m -1,由(1),知(m -2)(2m -1)≥9,即2m 2-5m -7≥0,解得m ≤-1或m ≥72.因为a 2+b 2=m -2>0,1a 2+4b 2=2m -1>0,所以m ≥72.10.已知f (x )=ax 2+bx +c ,若a +c =0,f (x )在[-1,1]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52.求证:a ≠0且⎪⎪⎪⎪⎪⎪b a <2.证明:假设a =0或⎪⎪⎪⎪⎪⎪b a ≥2.(1)当a =0时,由a +c =0,得f (x )=bx ,显然b ≠0. 由题意得f (x )=bx 在[-1,1]上是单调函, 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b |,最小值为-|b |. 由已知条件,得|b |+(-|b |)=2-52=-12,这与|b |+(-|b |)=0相矛盾,所以a ≠0.(2)当⎪⎪⎪⎪⎪⎪b a ≥2时,由二次函的对称轴为x =-b2a ,知f (x )在[-1,1]上是单调函,故其最值在区间的端点处取得.所以⎩⎪⎨⎪⎧ f =a +b +c =2,f -=a -b +c =-52,或⎩⎪⎨⎪⎧f =a +b +c =-52,f-=a -b +c =2.又a +c =0,则此时b 无解,所以⎪⎪⎪⎪⎪⎪b a <2.由(1)(2),得a ≠0且⎪⎪⎪⎪⎪⎪b a <2.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4·高考山东卷)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则方程x 3+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B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一个实根C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x 3+ax +b =0恰好有两个实根解析:反证法中否定结论需全否定,“至少有一个”的否定为“一个也没有”.答案:A2.(2013·高考北京卷改编)给定列a 1,a 2,…,a n ,对i =1,2,…,n -1,该列前i 项的最大值记为A i ,后n -i 项a i +1,a i +2,…,a n 的最小值记为B i ,d i =A i -B i .(1)设列{a n }为3,4,7,1,写出d 1,d 2,d 3的值;(2)设a 1,a 2,…,a n (n ≥4)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列,且a 1>0,证明:d 1,d 2,…,d n -1是等比列.解:(1)d 1=2,d 2=3,d 3=6. (2)证明:因为a 1>0,公比q >1, 所以a 1,a 2,…,a n 是递增列.因此,对i =1,2,…,n -1,A i =a i ,B i =a i +1. 于是对i =1,2,…,n -1,d i =A i -B i =a i -a i +1=a 1(1-q )q i -1.因此d i≠0且d i+1d i=q(i=1,2,…,n-2),即d1,d2,…,d n-1是等比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