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绪论
01第一章 绪论 《流体力学(第4版)》罗惕乾(电子课件)
E dp dv v
其中E为体积弹性模量,v为流体体积,负号是因为当受压时dp>0体 积减小dv<0,考虑到一定质量的流体 m=ρv = 常数, 其密度与体积成 反比:
dv vd 0, 即 dv d v
体积弹性模量可写为: E ddp(N /mddp2)
dt
d
dt
其中比例系数μ是反映粘性大小的物性参数,称为流体的粘性系数或粘度。
考虑如上图的流体元变形,因为Δ=(u+du)dt-udt=dudt,
又Δ= dytgdθ=dydθ,所以单位时间内的角变形 d等于速度梯度
dt
dd。uy
从而得到著名的牛顿粘性公式:
du
dy
其中τ的单位是帕:N/m2,流体粘性系数μ的单位是:N.s/m2
(3)表面张力σ(N/m) 液体表面由于分子引力大于斥力而在表层沿表面方向
产生的拉力, 单位长度上的这种拉力称为表面拉力。
2、毛细现象
(1)内聚力,附着力
液体分子间相互制约,形成一体的吸引力。
(2)毛细压强
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强称为毛细压强
3.毛细管中液体的上升或下降高度
d cos( ) 1 d 2hg
慢的趋势,而快层对慢层有向前的牵扯使其有变快的趋势
Δ
u+du τ
dy
d
u
t
t+dt
流体相邻层间存在着抵抗层间相互错动的趋势,这一特性称为流
体的粘性,层间的这一抵抗力即摩擦力或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剪
切力称为剪切应力τ
牛顿提出,流体内部的剪切力τ与流体的角变形率 成d正比(注
意对于固体而言,τ 与θ 成正比)
01 绪论1_精细化工概述
绪
论
前言: 2、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
I. 无机化工主要产品
3
பைடு நூலகம்
酸类:硫酸、盐酸、硝酸等三大酸类 碱类:纯碱、烧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等 化肥和无机盐类: 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 苯、二甲苯)乙炔、萘 醇、醚、醛、酮、酯、腈类
II. 基本有机化工主要产品
绪 论 前言: 2、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
III. 高分子化工主要产品
按材料和产品的用途分:塑料、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涂料、胶粘剂等 按功能分
通用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
乙烯、聚苯乙烯、涤纶、锦纶、丁苯 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
特种高分子:工程塑料,高分子分离
膜、离子交换树脂及其他功能高分子
4
绪 论 前言: 2、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
34
投资效率-盐湖钾肥集团
35
投资效率-上海精细化工
36
投资效率-五粮液集团精细化工
37
高附加价值和利润率
附加价值:是指在产品产值中扣除原材料、税金、设 备和厂房的折旧费后剩余的价值。 它包括利润、工人劳动、动力消耗以及技术开发等费 用。 国外有一个统计,每投入价值 100 美元的石油化工 原料,产出初级化学品价值为 200 美元,再产出有机 中间体 480 美元和最终成品 80 美元;如果进一步加 工为塑料、合成橡胶和纤维以及清洗剂和化妆品,则 可产生价值 800 美元的中间产品和价值 540 美元的 最终产品;如再深一步加工成用户直接使用的家庭耐 用品、纺织品、鞋、汽车材料、书刊印刷物等,则总 产值可达 10600 美元,即相比原来的 100 美元投入 增值为 106 倍。
第二节
精细化学工业的特点
第一章 绪论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形 成 期 ( 1956-1970年)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知识应用期 ( 1970-1988年) 集成发展期 ( 1986年至今)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创立了演绎法。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 最基本出发点。
AI的严格定义依赖于对智能的定义,即要定义人工智能,首先应该定义智能;但 智能本身也还无严格定义。
一般解释: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称机 器智能、计算机智能。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知识与智能 知识 人们通过体验、学习或联想而知晓的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包括事实、
能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AI研究
198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长沙艰难成立,其后长期得不到国内科技界的认同,只能 挂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直到2004年,才得以“返祖归宗”,挂靠到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
1985年前,人工智能在西方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而在苏联却受到批判;我国人工智 能也与“特异功能”一起受到质疑,人工智能学科群专著不能公开出版。
(表处理语言)。 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的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1965年,鲁宾逊提出了归结(消解)原理。费根鲍姆开发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
用于质谱仪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由于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乐观,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和成果做出了过高的预言,而这些语言的失败,给人工智能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 当时的人工智能主要存在下列三个局限性:
中科大天文学史讲义01绪论
天文学史讲义讲授提纲第一讲绪论一、天文学史的研究对象1.研究天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2.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过程3.天文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天文学史的分支学科1.按地域划分2.按时代划分3.按分支学科划分三、研究天文学史的意义1.有助于深刻地了解天文学2.研究天文学思想史3.研究中国天文学史4.探索天文学的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提供借鉴5.挖掘和利用古代天象记录,用于研究某些课题6.丰富科学文化史的内容,有助于历史学的研究四、天文学发展分期概述1.古代天文学(史前一一16世纪中叶)2.近代天文学(16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3.现代天文学(19世纪中叶——现代)第二讲宇宙概观一、宇宙万物的尺度1.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的尺度2.天文学中的单位二、宇宙的层次结构三、太阳系概况1.太阳2.地球3.月球4.大行星5.小行星6.彗星和流星体7.卫星和行星环四、银河系概况1.恒星8.恒星集团9.星云10星际物质五、星系、星系集团和宇宙1.星系2.星系集团3.超星系团4.宇宙第三讲古代天文学一、天文学的起源二、史前时期的天文遗址和遗物三、古埃及天文学1.历法2.天体位置测量和天文定位3.宇宙观念四、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1.对天空的认识2.时间和历法3.宇宙观念五、古印度天文学1.历法2.月亮运动和二十八宿3.宇宙观念第四讲中国天文学史概述一、中国天文学的诞生(史前一西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分期1.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一秦汉,BC770-AD220)2.繁荣发展时期(从三国一五代,220-960)3.由鼎盛到衰落的时期(从宋初一明末,960-1600)4.中西天文融介时期(从明末一鸦片战争,1600—1840)三、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点和成就1.中国占代天文学的特点2.历法编制3.天象的观测和记录4.观测仪器5.对天象的解释和天文学发现6.天文大地测量7.宇宙理论第五讲古希腊天文学一、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二、古希腊天文学1.古希腊天文学的特点2.历法编制3.天象观测和记录4.天文测量5.测量仪器6.宇宙理论三、托勒玫体系四、公历的由来1.古罗马和古罗马的历法2.儒略历3.格里历第六讲阿拉伯天文学与欧洲中世纪天文学一、阿拉伯天文学二、蒙占统治时期的天文学三、欧洲天文学的停滞1.基督教教会的束缚2.占星学的发展四、欧洲天文学的复兴1.早期技术革命的推动3.地心体系濒临破产第七讲哥白尼日心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一、哥白尼的生平和学说1.生平简介2.日心体系学说的形成3.《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二、关于《天体运行论》1.体例2.内容简介3.《天体运行论》出版的意义4.《天体运行论》的缺陷三、不屈的布鲁诺四、观测天文大师一一第谷•布拉赫五、天空的立法者一一开普勒1.探索宇宙奥秘2.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3.其他成就第八讲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及其观测成就一、天文望远镜问世1.望远镜的发明2.伽利略和他的天文望远镜二、伽利略的发现I.观测月亮3.观测恒星4.观测行星5.观测太阳三、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四、17世纪的天文望远镜及其观测成就1.开普勒式望远镜2.早期望远镜的改进3.赫维留斯和里乔利的月面图4.惠更斯的发现5.卡西尼的发现6.罗默测定光速第九讲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证实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1.牛顿生平简介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背景3.牛顿的研究4.牛顿成就原因简析二、万有引力定律的证实1.哈雷彗星回归的预言2.孤立大山的引力使铅垂线偏转3.万有引力常数的测定4.海王星的发现5.对恒星喑伴星的预言和发现第十讲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一、早期的太阳系起源说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1.笛卡尔的太阳系起源的涡动说2.牛顿关于太阳系起源的考虑3.布封的太阳系形成学说4.17—18世纪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二、康德的太阳系星云假说三、拉普拉斯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四、星云说的历史意义第十一讲奠基期的天体力学一、经典天体力学及其基础1.经典天体力学的对象和方法2.经典天体力学的力学和数学基础二、欧拉的工作1.月球运动理论2.创立摄动理论三、拉格朗日的工作1.太阳系稳定性问题的研究2.建立拉格朗日方程组,探讨三体问题的解四、拉普拉斯的工作1.关于行星轨道的周期变化2.《天体力学》的出版五、其他的重要工作1.达朗贝尔的工作2.克雷洛的工作3.高斯的工作4.亚当斯和勒威耶的工作第十二讲银河系概念的初步确立和恒星距离的测定一、关于恒星系统认识的演进1.从古希腊到伽利略2.恒星自行的发现和距离的估计3.关于银河系的假设二、赫歇尔家族的工作1.太阳系本动的发现2.银河系结构的研究3.威廉•赫歇尔成就的原因4.约翰•赫歇尔在南天的工作三、恒星距离的测定1.斯特鲁维的工作2.贝塞尔的工作3.亨德森的工作4.恒星距离测定的意义第十三讲天体物理学的诞生一、天体物理学诞生的背景1.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2.太阳光的分解二、光谱分析术的发明三、基尔霍夫定律的发现四、氢的发现五、恒星光谱的分光观测1.恒星光谱的观测和初步分类2.恒星光谱的谱线位移六、天体测光术的发明和发展1.恒星亮度的目视测量2.普森公式3.目视光度计的发明七、天体照相术的应用1.照相术的发明和发展2.照相术用于拍摄天体3.照相术用于天体位置测量4.照相术用于拍摄天体光谱八、反射望远镜的改进第十四讲河外星系的发现一、测定旋涡星云距离的探索二、造父变星法求天体距离1.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2.绝对星等与视星等的关系3.周光关系零点的测定4.沙普利和科蒂斯的辩论三、哈勃的工作四、河外星系发现史中的教训第十五讲赫罗图与恒星演化一、赫罗图的建立1.哈佛的恒星光谱分类2.赫茨普龙的工作3.罗素的工作二、早期的恒星演化理论三、爱丁顿的质光关系四、恒星的能源问题1.早期的理论2.核聚变反应理论五、恒星演化的研究1.V-R定理2.恒星演化的现代理论第十六讲广义相时论的诞生和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一、狭义相对论引起的时空观革命1.19世纪末物理学的危机2.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二、广义相对论的诞生三、广义相对论的天文学验证1.水星近日点的反常进动2.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3.光线的引力红移4.电磁波传播的引力延迟四、现代宇宙学的发展1.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学模型2.弗里德曼和勒梅特的膨胀宇宙模型3.宇宙膨胀的观测效应4.稳恒态宇宙模型5.大爆炸宇宙模型第十七讲近代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的发展一、时间工作1.平太阳时的精确定义2.本初子午线和时区的确定3.无线电时号的发播二、地球自转变化的发现1.地极移动的发现2.地球自转不均匀性的发现三、原子时和协调世界时1.原子钟的发明和原子时系统的建立2.协调世界时的建立四、十九世纪后期天体力学的发展1.太阳系小天体运动的研究2.月球和大行星运动的研究3.数学和力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五、二十世纪天体力学的发展1.历史背景2.卫星动力学的建立3.电子计算机与天体力学4.广义相对论和天体力学六、近代天体测量学和天体力学力学发展的特点第十八讲射电天文学的崛起和六十年代四大天文发现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1.央斯基的发现2.雷伯的经典式射电望远镜二、银河系结构的射电探测1.21厘米微波辐射的理论预言2.21厘米微波辐射的探测三、20世纪60年代的四大天文发现1.类星体的发现2.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3.射电脉冲星的发现4.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四、射电天文学的新进展1.大口径射电望远镜2.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3.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4.亳米波和亚亳米波天文学第十九讲空间天文学的进展一、空间探测时代的到来1.全波天文学2.空间探测手段的发展二、地球辐射带的发现三、对月球的探测1.苏联对月球的探测2.美国对月球的探测四.对水星和金星的探测1.对水星探测2.对金星探测五、对类木行星的探测1.对木星的探测2.对土星的探测3.对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测六、红外和紫外天文学的发展七、X射线和γ射线天文学的发展第一讲绪论一、天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天文学史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自然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天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大学语文第1讲:绪论
音乐和物理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 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它们互相补充 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 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陀斯妥耶夫斯基所给我的要比任 何科学思想家有都多,比高斯还多。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理智的格调, 培养大众 的心智, 净化民族的情趣, 给大众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 使 大众热情达到固定的目的, 扩充和节制时代的观念, 促进 政治权力的行使, 以及改善私人生活的交往。
——[德] 纽曼
《(大学)语文》较之于《思想品德教育》一类的公共 课程,侧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智慧理性以及 审美能力,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思考与讨 论辨析,受到人文精神、文学素养潜移默化的感染与导 引,进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17讲
杨振宁院士:我的治学经历与体会
1934年我念完初一,暑假我父亲想找一个人来教我。他没有找一 个人来教我数学,也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物理。他去找雷海宗教授。那 个时候雷是清华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是我父亲的好朋友。他跟雷先生说 ,你可不可以找你的一个学生,来教振宁《孟子》。雷先生就介绍了他 的一位得意的学生,叫作丁则良。丁后来是一个很有名的历史学家。
我的包丢在校园里,如果有人拣到一款玫红色的OBA包,或者身份证学生卡之类的 东西,请站内,可恶的贼,气死我了。
发信人: meilin (浩瀚梅林) 你的意思是钱包手机,身份证,银行卡都丢了?还是这些东西都在? 西二不是太平的地方,以后小心,bless~
发信人: BloodyMary (楗亾No.18||血腥玛丽也淘气~~) 明显的是说这些东西都在包里,要不挂失个啥 我真闲 bless楼主
第01章 绪论 (《程序设计基础(第3版)(C语言)》(王红梅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3
1.1 程序、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
什么是程序?什么是程序设计?
程序: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指令序列的集合,这些指令序列描述了计算
机求解某一问题的工作步骤。
程
序
设
程序设计: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的程序的过程,是软件构造活动中的重要
计 基
础
组成部分。程序设计往往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给出这种语言下的程
( 第
…
二进制编码 01010011 00110110 10001100 …
编译
程 序 设 计 基 础 ( 第 版 ) 清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Page 14
3
1.1 程序、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
3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助记符 MOV ADD SHL
…
推动力:抽象的更高要求,程序设计思想的更好支持
程
序
设
计
程
序
设
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对于标识符的构成遵循不同的规则,C语言中标识
计 基 础
(
பைடு நூலகம்
符的构成规则如下:
第
版
(1)以字母(大写或小写)或下划线“_”开始;
)
清
(2)由字母(大/小写)、下划线“_”或数字(0~9)组成;
华 大 学
出
(3)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代表不同的标识符。
版 社
A,P_o,P-o,from,_123,temp,int,6day,program, ok?
Page 10
3
1.1 程序、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
为什么要写程序?程序有什么用呢?
有问题需要解决的人
问题是丰富多彩的 人具有思维
可以解决问题的计算机
01绪论,质点,参考系,位移,速度,加速度
Fan
3)多边形法则
有限个矢量 a1 , a 2 , L a n 相加可由矢量的三角形 求和 法则推广
开始, 自任意点 O 开始,依次引 OA1 = a1 , A1 A2 = a 2 , L , An − 1 An = a n , 由此得一折线 OA1 A2 L An , 于是矢量 OA n = a就是 n 个矢量 a1 , a 2 , L , a n的和,即 的和, OA = OA1 + A1 A2 + L + An − 1 An .
Fan
二、质点(mass point) 质点( ) 具有物体的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几何点。 具有物体的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几何点。 说明 如果我们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 如果我们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而可以忽略其大小和 形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若不涉及物体的转动和形变, 形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若不涉及物体的转动和形变, 我们就可以把物体当作是一个具有质量的点( 质点) 我们就可以把物体当作是一个具有质量的点(即质点) 来处理 . 相对性;理想模型; 相对性;理想模型;质点运动是研究物质运动的基础 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来决定。 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来决定。
Fan
1)矢量的表示: 矢量的表示:
常用黑体母或带箭头的字母表示。 常用黑体母或带箭头的字母表示。 矢量的几何表示: 矢量的几何表示:一个矢量可用一条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 v v v v A 矢量的代数表示: v 矢量的代数表示: = eA A = eA A
A
r A 矢量的大小或模: 矢量的大小或模: = A v A v eA = 矢量的单位矢量: 矢量的单位矢量: A
x cos α = , r y cos β = , r z cos γ = r
01生理学-绪论
Harvey 在不同动物解剖中发现了同样的结果 。他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血液由心脏“ 泵”出,经由动脉血管流向身体各处,再从静 脉血管流回心脏,从而完成血液循环。他把这 一发现写成了《心与血的运动》一书,正式提 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为了使读者信服他 的理论,他在书中写道:推理和实验都表明血 液是由于心室的跳动而穿过肺脏和心脏的,由 心脏送出而分布于全身,在流到动脉和肌肉的 细孔后通过静脉由外围各方流向中心,由较小 的静脉流向较大的静脉,最后流入右心室。
三、生殖
生物体发育成熟后,能生产出与自己相似个体的过程。
意义:繁衍后代、延续种系
第二节 内环境及其稳态
一、内环境
概念:机体细胞所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
一、体液的组成及分布
脑脊液、房水、关节液和消化液等,都属于无 功能性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40%
主要成分:类似海水
水、电解质
渗透压: 细胞内、外液相等
(二)正反馈
概念: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反过来加强控制部分 活动的调节方式。 eg. 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病理情况下的 恶性循环
意义:使某种生理功能逐步加强并迅速完成。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同 特点:控制部分活动不断加强,直到完成 包括:排尿反射、分娩、血液凝固等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 意义: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包括:普遍存在
国人将“探路者”号送上了火星,它 发现上面只有石头和沙子。金星上有 生命吗?金星的表层是一层浓浓的硫 酸汽,生命当然不能存在。 幸运二:成为人 幸运概率:1/30000000地球的年龄:46
亿年,人在地球上出现:200万年,有文 字的人类历史:五千年。 幸运三:成为你 幸运概率:1/600亿 母亲从15岁到50岁总共产生约450个卵 子,去掉结婚前10年,约产生300个卵 子,每个卵子都有2亿个精子与它竞争 结合
医学细胞生物学01 第一章 绪论
1983 年 , 美 国 人 K.B.Mullis发明PCR仪, 于 1993 年 获 诺 贝 尔 化 学 奖 。 1988 年 美 国 Cetus公司获PCR技术 专 利 , 1990 年 其 诊 断 试剂盒和仪器的销售额 达2600万美元。
研究内容-----(三个水平) 细胞水平(显微水平)----光学显微镜技术 亚细胞水平(亚显微水平)----电子显微镜技术 分子水平----生物物理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研究方式
从细胞的表型特征入手,探索隐藏在其背后 的分子机制。
从基因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入手,了解其 对细胞功能或行为的影响,因此细胞生物学也 被称为细胞分子生物学或分子细胞生物学。
四、亚显微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形成阶段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时期
1933年:RusKa制造第一台透射电镜
1940年,美、德制造出分辨力为0.2nm的商品电镜。
TEM
( 扫描电பைடு நூலகம்)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的形态学研究深入到亚显微 水平。
➢ 发现了过去在光镜下看不到的细胞器,如内质网、 溶酶体等。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分支
细胞社会学 膜生物学 细胞生理学 细胞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的新兴领域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细胞组学
二、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和基础学科。 ➢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以及最为
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第二节 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概述
一、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概念: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来 研究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01章+绪论
(三)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组织、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 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分别为:
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一次兴奋初 期很短的时间内,对于任何强度的刺 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的时期(ab段)。
相对不应期:是指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 段时间内,须给予大于该组织阈值的 较强刺激才能引起反应的时期(bc段)。
(三)体液调节的生理意义:对机体的快速变化不能起及时的 调节作用,但是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的最重要 的调节机制。
三、自身调节
绪论
(一)自身调节的基本方式: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因素而起的 调节作用。
(二)自身调节的特点:作用非常局限。
(三)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在心、肾、脑等重要脏器的功 能维持上有重要意义。
(2)持续刺激时间 时值——以二倍于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可兴奋组织,引
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其长短反映了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3)刺激强度变化率
反应(response):机体应答刺激所产生的变化。
兴奋(excitation):由相对静止 变为显著的运动状态,或原有 的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inhibition):由运动转为 相对静止,或活动由强变弱。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条件简
单化,便于分析有关因素对离体器官、
组织或细胞的功能影响。
绪论
2.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
01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各种生命 现象或生理功能。如呼吸、循环、消化、 肌肉运动等生理功能的特点、发生机制与 条件及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对这 些功能的影响等都是生理学研究的任务。
四、生理学与现代医药学的关系
关系密切,相互促进。 生理是药理的基础,药理学促进生理学理 论的发展。 正常→异常(疾病)→正常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
(一)脂质双分子层 以液态的脂质双 分子层为基架,具有 稳定性和流动性。 (二)细胞膜蛋白质 镶嵌或贯穿于脂 质双分子层中,生物 膜具有的各种功能大 多与其有关。 (三)细胞膜糖类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概念:一些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 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动力:浓度差、电位差 决定因素:膜通透性 转运物质:O2,CO2等 特点:不耗能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 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的生理特性 及构成细胞的的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 2. 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系统生理 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 整体水平:研究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关 系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一)急性实验法 1.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优点是排除了 其他因素的影响,缺点是不能完全代表正 常机体的真实情况。 2.活体解剖(在体)实验法:较常用,实 验条件可以人工控制,结果可以重复,机 制可以分析。 (二)慢性实验法 以完整、健康、清醒的动物为对象进行的 研究,动物可以较长期的存活。
课程绪论简介
銅
飞
鼎
船
沧 州 铁 旗 子
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新材料时代
第一讲 绪论
3、学习要求与方法探讨
(1)、学习要求
认真对待课程,能合理选材、 选择毛坯成形方法,并能进 行适当的热处理改性;
(2)、学习方法探讨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讲
绪论
思考题
(1)、学什么?
(2)、学的意义?
(3)、怎么学?
谢谢大家!
选材---合理选择材料
第—讲
绪论
> “合理选材”案例
第一讲 绪论
> “合理选材”案例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讲
绪论
>如何做到合理选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讲
绪论
1、课程的主要内容
(1)、工程材料一- “合理选材”
性能
结构
状态
主线:成分、状态、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讲
绪论
1、课程的主要内容
(2) '热加工-一“应用”
毛坯初步成形
铸造
焊接
锻压
第一讲
绪论
(2)、热加工一- “应用”
热处理一改善零件性能
第一讲
绪论
2、课程的性质与学习的意义
(1)、课程的性质
职业技术基础课
(2)、学习的意义 >掌握与产品制造业相关的基
础知识和技能;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为就业或创业作准备。
材料发展过程石
人类社会历史 斧
青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
____________ 第一讲绪 论
注:本讲部分图片或视频来自网络
第—讲
精讲01 第1章 绪论-全国高中生物竞赛之《细胞生物学》名师精讲课件
魏尔肖(Rudolf Virchow) (1821-1902)
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
细胞理论的另 一条重要原理: 细胞来自细胞
1/16.绪论 1.1.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 1.1.3 从经典细胞学到实验细胞学时期
1. 1665年 Robert Hooke(英国物理学家) cellulae
胡克(R. Hooke) 英国学者
自制显微镜 (40-140 倍)
1665 年《显微图谱》
cellar——发现细胞
“当我一看到这些形像时,我就认为这是我的发现。因为这的确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微
小空洞,可能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发现。显然,这使我理解了软木为什么这么轻的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日趋深入,已经成为21 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和强有力地影响和改 变人一性与多样性 1.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中心体(1883);线粒体(1894);高尔基体(1898)
1/16.绪论
1.1.细胞学与细三胞生、物细学胞学的经典时期
1.1.3 从经典细胞学到实验细胞学时期 1. 经典细胞学时期的主要进展
德国胚胎学家、解剖学家O.Hertwig于1892年发表了《Zelle und Gewebe》 (细胞与组织),认为:“生物变化过程是细胞变化过程的反映”,标志着细胞学( Cytology)作为一门独立的生物学科的建立;
美国生物学家Wilson E.B.于1896年发表了《The Cell in Development and Heredity》(发育和遗传中的细胞)一书,把细胞学、遗传学和胚胎发育结合起来 ,成为细胞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细胞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晶第1讲绪论组合数学课程简介组合数学经典问题组合数学主要应用先从数学说起……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古代数学(17世纪前):算术、代数、几何近代数学(17~19上):解析几何初步、微积分现代数学(19~至今):抽象代数、拓扑学、泛函分析简单复杂低级高级特殊一般从连续到离散按研究对象的连续性,现代数学可以分为两大类研究连续对象的,如数学分析研究离散对象的,如组合数学计算机出现以后,由于离散对象的处理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研究离散对象的组合数学得到迅猛发展!组合数学的定义组合数学是一门研究将离散对象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安排或配置的方法的数学。
组合数学的研究内容存在问题:符合要求的安排方案存在吗?计数问题:符合要求的安排方案有多少种?构造问题:符合要求的安排方案都是什么?优化问题:符合要求的安排方案哪个最好?组合的魅力如果石头组合得好,则能形成宏伟的建筑;如果音符组合得好,则能形成美妙的乐章;如果色彩组合得好,则能形成传世的画卷;如果词句组合得好,则能形成不朽的诗篇;如果人群组合得好,则能形成无穷的力量;如果知识组合得好,则能形成伟大的创新。
组合理论能帮助我们设计和评价组合的好坏课程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组合思维方法和组合技巧的运用使学生掌握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一些优化问题和模型使学生了解组合设计的基础知识主要教材参考教材课程网站考核方式第1讲绪论组合数学课程简介组合数学经典问题组合数学主要应用河图洛书上古之际,黄河之岸孟津有龙马披此图以出,伏羲得之,画大易八卦,揭天地生成之理。
洛水之滨洛宁有神龟负此书为现,大禹得之,立洪范九畴,示治国安邦之法。
Melancholia(忧郁者)德国雕刻家Albrecht Duerer 完成于1514年的的作品定义将1, 2, …, n2个连续整数,填入n×n的方格中,使横竖各行、各列以及对角线上的数字的和等于常数存在性N阶幻方是否存在(N>2都存在)?计数如果N阶幻方存在,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样式”?构造如果N阶幻方存在,应该如何构造?3阶幻方的构造杨辉法:九子斜排,左右相更,上下对易,四维挺出4阶幻方的构造把自然方阵两对角线分别倒排第2列和第3列互换可生成另一个4阶幻方492 357 81616 2 3 135 11 10 89 7 6 124 14 15 116 3 2135 10 1189 6 7124 15 1411997年美国旅行者1号、2号宇宙飞船就带上了幻方作为人类智慧的信号幻方已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图论、人工智能、对策论、组合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杨辉三角形中国最早的组合数学理论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约1050年)贾宪提出的三角形后被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1261年)引用,被普遍称之为“杨辉三角”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654年也发现了这个三角形,比中国晚400多年11,11,2,11,3,3,11,4,6,4,11,5,10,10,5,11,6,15,20,15,6,1杨辉贾宪帕斯卡Tiling问题(贴瓷砖问题)阿基米德上图是阿基米德用希腊文写在羊皮纸上的论文手稿,论文中阿基米德是在计算把14条不规则的纸带拼成正方形一共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这在现在被称为Tiling问题。
当今数学家借助计算机得出的答案是17152种拼法,这在当时是相当困难的。
Tiling问题(贴瓷砖问题)周期贴法非周期贴法对称贴法彭罗斯贴法如果一个足球表面上共有12块黑色正五边形皮子,那么,这个足球应有白色正六边形皮子多少块?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一个人怎样才能一次走遍七座桥,每座桥只走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如果一个图包含一条经过每条边恰好一次的闭途径,则称这个图为欧拉图。
对任意的非空连通图,若它是欧拉的,当且仅当它没有奇度点。
欧拉对七桥问题的研究开启了图论的先河。
Euler定理EulerEuler回路旅行商问题(TSP )TSP 是指找到一条经过每个城市一次且回到起点的最小费用的环游。
若将每个城市看成图上的节点,费用C ij 为连接节点V i 和V j 的边的权值,则TSP 就是在一个具有n 个节点的完全图上寻找花费最小的Hamilton 回路。
Hamilton 问题是图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图论中的许多问题,包括四色问题、图的因子问题,最终都与Hamilton 问题有关。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在一次阅兵时提出:从不同的6个军团各选6种不同军阶的6名军官共36人,排成一个6行6列的方队,使得各行各列的6名军官恰好来自不同的军团而且军阶各不相同,应如何排这个方队?拉丁方阵⎪⎪⎪⎭⎫ ⎝⎛132213321⎪⎪⎪⎪⎪⎪⎪⎪⎭⎫⎝⎛543216432165321654216543165432654321⎪⎪⎪⎭⎫⎝⎛213132321()()()()()()()()()⎪⎪⎪⎭⎫⎝⎛2,11,33,21,23,12,33,32,21,1欧拉猜想不存在6 阶正交拉丁方不存在4k+2 阶正交拉丁方结论对任意正整数n≠2,6,则存在n阶正交拉丁方任意一张地图,用一种颜色对一个地区着色,那么一共只需要4种颜色就能保证每两个相邻的地区颜色不同。
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迭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1852年伦敦大学毕业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提出四色猜想;1872年著名的英国数学家凯利向数学界征求解答;数学家Heawood 花费了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四色研究,于1890年证明了五色定理;直到1976年6月,美国数学家K. Appel与W.Haken,在3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小时,终于证明了四色定理。
在“四色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不少新的数学理论随之产生,也发展了很多数学计算技巧。
如将地图的着色问题化为图论问题,丰富了图论的内容不仅如此,“四色问题”在有效地设计航空班机日程表,设计计算机的编码程序上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1958年,美国的《数学月刊》上登载着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任何6个人的聚会,其中总会有3个人相互认识,或3个人相互不认识”对6个顶点的完全图K6进行红、绿两边着色,则图中一定存在一个同色的三角形Ramsey数推广到一般情况: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整数a 和b,总存在一个最小整数r(a,b),使得r(a,b)个人中或者有a 个人互相认识,或者有b 个人互相不认识。
称r(a,b) 为Ramsey数假设博物馆里有若干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有一盏灯和一个开关,每次按下某个房间的开关,可以改变这个房间以及它相邻的房间的灯的状态问是否可以找到一种开灯的方案,使得所有房间的灯由全亮变为全灭?这就是Sutner 于1989年提出的“全一问题”(All-Ones Problem)最小全一问题求操作次数最少的解称为最小全一问题对于一般图上的最小全一问题是NP完全的陈永川教授与他人合作找到了一个线性时间算法,很好地解决了树和单圈图的最小全一问题。
南开大学陈永川教授如何用最短的线路将三部电话连起来?此问题可抽象为设△ABC为等边三角形,连接三顶点的路线(称为网络)。
这种网络有许多个,其中最短路线者显然是二边之和(如AB∪AC)。
AB C但若增加一个周转站(新点P),连接4点的新网络的最短路线为PA+PB+PC。
最短新路径之长N比原来只连三点的最短路径O 要短。
这样得到的网络不仅比原来节省材料,而且稳定性也更好。
APB C斯坦纳最小树斯坦纳(Steiner)最小树是可以在给定的点之外再增加若干个点(称为斯坦纳点),然后将所有这些点连起来。
如果不允许增加任何额外的点作为网络的顶点,这种最短网络称为最小生成树。
在前面的例子中Steiner 最小树的长为而最小生成树的长为2。
3Jakob SteinerPollak -Gilbert 猜想1968年贝尔实验室数学中心主任波雷克(Pollak)和研究员吉尔伯特(Gilbert)提出如下猜想:平面上任意n 点集,斯坦纳最小树长与最小生成树之长的比值的最小值是这个猜想又被称为斯坦纳比猜想。
23第1讲绪论组合数学课程简介组合数学经典问题组合数学主要应用组合数学主要应用调度排课表、赛程安排、生产调度、航班表、列车时刻表……规划机器人路径规划、网络路由、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编码密码、纠错码、数据压缩……实验设计新药(减少人为因素)、计量(降低仪器误差)……算法分析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其他领域金融分析、军事指挥、基因数据分析……祝大家学有所成!。